白介素1受体_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244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4.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拟南芥HPR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孔结构,功能是协助mRNA转移。
与野生型相比,推测该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型细胞中,有更多mRNA分布于()A.细胞核B.细胞质C.高尔基体D.细胞膜答案:A分析: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得到的mRNA会从核孔出去,与细胞质的核糖体结合,继续进行翻译过程。
分析题意,野生型的拟南芥HPR1蛋白是位于核孔协助mRNA转移的,mRNA是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故可推测其转移方向是从细胞核内通过核孔到细胞核外,因此该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型细胞,不能协助mRNA转移,mRNA会聚集在细胞核中,A正确。
故选A。
2、科学家研究发现,让雌性小鼠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它们第3代中的雌性会出现体型变大和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的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代小鼠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体型会变大B.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也能遗传给后代C.亲代小鼠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DNA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D.亲代小鼠的生活经历可能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传给后代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让雌性小鼠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它们第3代中的雌性会出现体型变大和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的现象,说明高脂肪摄入引起的肥胖可以遗传给后代,可能是高脂肪摄入引起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表观遗传。
A、脂肪是高能物质,小鼠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会长胖,体型会变大,A正确;B、亲代由于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体型变大,它的第三代雌性也出现体型变大,说明环境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C、亲代小鼠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其D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D、题图信息说明亲代的生活经历可能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传给后代,这种现象被称为表观遗传,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答案:D分析:1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539e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b.png)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黄文倩1,2,吴绿1,2,朱虹31 南昌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6;2 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3 江西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是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健康。
EMs的药物治疗以激素类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EMs相关新靶点的发现,新型免疫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新型免疫药物能有效调节与EMs形成机制有关的免疫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干扰素(IFN)、可溶性蛋白酶类等,而新型靶向药物可以从血管生成、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方面进行调控,既弥补了激素类药物对激素受体缺乏或敏感性低的EMs患者疗效不佳的缺憾,又能替代或减少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是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免疫调节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半乳糖凝集素抑制剂免疫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1.025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1-0097-04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组织侵袭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却与恶性肿瘤类似。
目前EMs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有口服避孕药、雄激素合成剂、孕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但不良反应较多,而新型非激素治疗药物的开发一直鲜有突破。
随着EMs相关新靶点的发现,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本研究对EMs的免疫和靶向治疗进行总结,为EMs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1 EMs的免疫治疗E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免疫细胞浸润、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分泌增加为特征。
在EMs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免疫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EMs的免疫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干扰素(IFN)、可溶性蛋白酶类等,其在EMs中的表达有着不同程度的升高或下降,调节上述免疫因子表达可成为治疗EMs的突破口。
小鼠杏仁内侧核中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调控依赖于雌激素受体α(英文)
![小鼠杏仁内侧核中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调控依赖于雌激素受体α(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188f9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d.png)
小鼠杏仁内侧核中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调控依赖于雌激素受体α(英文)张庆红;曹军;吕顺艳;黄艳红;胡玉珍;韦耿泽【期刊名称】《神经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4(20)3【摘要】研究雌激素受体 ( ER)敲除小鼠脑内,ERα和ERβ在介导内侧杏仁核中白细胞介素1β( IL -1β)表达的作用。
IL-1β表达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并且在 ER敲除小鼠含量减少。
细菌脂多糖 ( L PS)或卵巢切除能够促进野生型和ERβ敲除小鼠( BERKO) IL-1β表达 ,但对ERα敲除小鼠 ( ERKO)无作用。
相似的是 ,外源性雌激素能抑制野生型和 BERKO小鼠 IL -1β表达 ,后者时间稍有延搁 ,但对 ERKO IL-1β表达没有影响。
结果表明,ERα是内侧杏仁核 IL -1β表达调节的重要机制 ,提示【总页数】5页(P257-261)【关键词】小鼠;杏仁内侧核;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雌激素受体;脑【作者】张庆红;曹军;吕顺艳;黄艳红;胡玉珍;韦耿泽【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理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8.26【相关文献】1.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杏仁皮质内侧核间电生理的年龄性变化 [J], 赵晓萍;滕国玺2.杏仁体内侧核损伤对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 [J], 王宇;李蕾;何志义3.小鼠双侧杏仁核去5-HT支配后的抑郁样行为学变化及杏仁核内FosB/ΔFosB的异常表达 [J], 陈菲菲;刘君涛;刘芳;宋亮;马传响;陈幽婷4.补肾中药对雄性大鼠杏仁核和皮质顶叶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J], 蔡晶;杜建;曹治云5.内侧杏仁核通过不同通路调控“趋向”和“回避”行为 [J], 刘峙皑;张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https://img.taocdn.com/s3/m/2740abb0227916888586d746.png)
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信号传导通路是将胞外刺激由细胞表面传入细胞内,启动了胞浆中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多种途径将信号传递到胞核内,促进或抑制特定靶基因的表达。
一、MAP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反应。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主要位于细胞浆,很多生长因子所激活,活化后既可以磷酸化胞浆内的靶蛋白,也能进入细胞核作用于对应的转录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分裂、死亡各个阶段的生理活动以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化过程,并在细胞恶变和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阻断MAPK途径是肿瘤侵袭转移的治疗新方向。
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需要经过多级激酶的级联反应,其中包括3个关键的激酶,即MAPK激酶激酶(MKKK)→MAPK激酶(MKK)→MAPK。
(一)MKKK:包括Raf、Mos、Tpl、SPAK、MUK、MLK和MEKK等,其中Raf又分为A-Raf、B-Raf、Raf-1等亚型;MKKK是一个Ser/Thr蛋白激酶,被MAPKKKK、小G蛋白家族成员Ras、Rho激活后可Ser/Thr磷酸化激活下游激酶MKK。
MKK识别下游MAPK分子中的TXY序列(“Thr-X-Tyr”模序,为MAPK第Ⅷ区存在的三肽序列Thr-Glu-Tyr、Thr-Pro-Tyr或Thr-Gly-Tyr),将该序列中的Thr和Tyr分别磷酸化后激活MAPK。
注:TXY序列是MKK活化JNK的双磷酸化位点,MKK4和MKK7通过磷酸化TXY 序列的第183位苏氨酸残基(Thr183)和第185位酪氨酸残基(Tyr185)激活JNK1。
(二)MKK:包括MEK1-MEK7,主要是MEK1/2;(三)MAPK: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MAPK途径的核心,它至少由4种同功酶组成,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1/2)、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p38(p38MAPK)、ERK5/BMK1(big MAP kinase1)等MAPK亚族,并根据此将MAPK 信号传导通路分为4条途径。
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
![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https://img.taocdn.com/s3/m/09d575223169a4517723a396.png)
多胺代 谢相关基 因在 小 鼠子宫蜕膜 中的转 录
于 永 生 , 晓彤 , 庆 林 米 罗 朴
( 林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畜 牧 分 院 , 吉 吉林 公 主 岭 1 6 0 ) 3 10
摘 要 : 测 多胺 代 谢 相关 基 因 在 子 宫 蜕 膜 细 胞 中 的转 录 。 取 正 常 的小 鼠子 宫 蜕 膜 组 织 和 人 工 诱 导 蜕 膜 化 组 织 , 时 利 用 酶 消 化 检 获 同 分 离 小 鼠子 宫 内 膜 基 质 细 胞 , 行 体 外 诱 导 蜕 膜化 , 用 实 时 定 量 P R检 测 多 胺 相 关基 因 在 子 宫 蜕 膜 组 织 或 细 胞 中 的转 录 。结 进 利 C
(rn ho nma Hub nr, inAcdmyo r utrlS i c s ogh l gJl 3 10 C ia B ac fA i l sady J i l a e fAgi l a ce e,G nzui in 1ta t T e i sr c : h am o ti td Wa t d tc te rn cit n f p la n — eae g n s n n o til e iu . Mo s f hs u y s s O ee t h ta srpi o oy mie rltd e e i e d mer d cd a o a ue
化 酶 (oymie oiae P o 依 赖 黄 素腺 嘌 呤二 核 苷 酸 可移 去 乙 酰化 亚 精胺 / 胺 的 乙酰基 团 , p la n x s ,a ) d 精 分别 形 成 腐 胺 和亚 精胺 , 同时释放 乙酰 化物 和 H: ,。多胺 在 细胞 生长 及分 化 中起着 重 要 的作用 , 生 理性 p 下 , OI 5 】 在 H 多胺 的每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https://img.taocdn.com/s3/m/4dfbf896f78a6529647d5398.png)
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信号传导通路是将胞外刺激由细胞表面传入细胞内,启动了胞浆中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多种途径将信号传递到胞核内,促进或抑制特定靶基因的表达。
一、MAP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反应。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主要位于细胞浆,很多生长因子所激活,活化后既可以磷酸化胞浆内的靶蛋白,也能进入细胞核作用于对应的转录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分裂、死亡各个阶段的生理活动以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化过程,并在细胞恶变和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阻断MAPK途径是肿瘤侵袭转移的治疗新方向。
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需要经过多级激酶的级联反应,其中包括3个关键的激酶,即MAPK激酶激酶(MKKK)→MAPK激酶(MKK)→MAPK。
(一)MKKK:包括Raf、Mos、Tpl、SPAK、MUK、MLK和MEKK等,其中Raf又分为A-Raf、B-Raf、Raf-1等亚型;MKKK是一个Ser/Thr蛋白激酶,被MAPKKKK、小G蛋白家族成员Ras、Rho激活后可Ser/Thr磷酸化激活下游激酶MKK。
MKK识别下游MAPK分子中的TXY序列(“Thr-X-Tyr”模序,为MAPK第Ⅷ区存在的三肽序列Thr-Glu-Tyr、Thr-Pro-Tyr或Thr-Gly-Tyr),将该序列中的Thr和Tyr分别磷酸化后激活MAPK。
注:TXY序列是MKK活化JNK的双磷酸化位点,MKK4和MKK7通过磷酸化TXY 序列的第183位苏氨酸残基(Thr183)和第185位酪氨酸残基(Tyr185)激活JNK1。
(二)MKK:包括MEK1-MEK7,主要是MEK1/2;(三)MAPK: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MAPK途径的核心,它至少由4种同功酶组成,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1/2)、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p38(p38MAPK)、ERK5/BMK1(big MAP kinase1)等MAPK亚族,并根据此将MAPK 信号传导通路分为4条途径。
间皮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
![间皮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b44d8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c.png)
间皮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高,对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虽然手术切除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治疗方案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失语感大。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
间皮素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间皮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间皮素mRNA的表达进行探究,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间皮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间皮素mRNA的表达水平;2.探究间皮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3.探究间皮素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样本和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样本;2.实验方法:(1)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间皮素mRNA的表达量;(2)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3)采用细胞实验探究间皮素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四、研究意义1.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间皮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结果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指导意义;3.该研究可能为发现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提供重要线索,有望促进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Elastin基因在小鼠早期妊娠过程中的表达
![Elastin基因在小鼠早期妊娠过程中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285f2ce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9.png)
Elastin基因在小鼠早期妊娠过程中的表达王悦,王一妹,王胜轩,郭加璇,李世杰,马兴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 要:弹性蛋白(Elastin)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对大动脉、肺、韧带、肌腱、皮肤和弹性软骨等许多脊椎动物组织的弹性和复原力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利用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Elastin mRNA在小鼠早期妊娠、假孕及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子宫中的表达。
结果显示:在小鼠早期妊娠1~4 d子宫中未检测到Elastin mRNA表达;随着妊娠进行,在妊娠第5天子宫肌层检测到Elastin mRNA微弱表达;在妊娠第6天的子宫壁肌层与第7、8天的肌层及蜕膜区Elastin mRNA表达逐渐增强。
在小鼠假孕1~5 d子宫中,Elastin mRNA不表达。
在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中,Elastin mRNA在子宫壁肌层及系膜侧蜕膜区均有表达。
以上表明Elastin可能参与小鼠早期妊娠子宫壁肌层弹性的调控与蜕膜化过程。
关键词:Elastin;蜕膜化;小鼠;子宫中图分类号:S814.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628-01小鼠早期妊娠通常是指妊娠第1~8天,交配次日可见的阴道栓代表着雌雄小鼠成功交配,小鼠胚胎着床发生在妊娠第5天,成功着床需要具有着床能力的胚胎与接受态子宫建立密切的相互作用联系[1-3],胚胎着床对于胚胎进一步的发育和成功妊娠至关重要。
着床后,囊胚周围的梭形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迅速增殖并分化为上皮样分泌蜕膜细胞,这一过程称为蜕膜化。
蜕膜基质细胞在保护胚胎免受局部母体免疫排斥、为生长胚胎提供营养、调节滋养细胞侵袭和胎盘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6]。
弹性蛋白(Elastin)是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重要成员之一,由Eln基因编码,可与微纤维结合形成弹性纤维,进而赋予了组织一定的弹性回缩功能和可逆的变形能力[7-9]。
白介素1受体_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
![白介素1受体_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https://img.taocdn.com/s3/m/ae1f1bd02cc58bd63186bd8e.png)
白介素1受体ⅡmRNA 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于永生,罗晓彤,金海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摘 要:采用实时定量PCR 方法检测白介素1受体Ⅱ基因在小鼠子宫蜕膜组织或细胞中的转录。
获取正常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同时利用酶消化分离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进行体外诱导蜕膜化,以未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对照。
结果表明:白介素1受体Ⅱ在正常子宫蜕膜组织、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基质细胞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白介素1受体Ⅱ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
关键词:白介素1受体Ⅱ;子宫内膜;蜕膜化中图分类号:Q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684(2013)01-0072-04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 .cnki .net /kcms /detail /22.1100.S .20120830.0902.002.html引文格式:于永生,罗晓彤,金海国.白介素1受体ⅡmRNA 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1):72-75,82.Transcription of Receptor Type Ⅱof Interleukin 1in Endometrial Decid -uaYU Yong -sheng ,LU O Xiao -tong ,JIN Hai -guoBranch of Animal Husbandry ,Jilin A 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 iences ,G ongzhuling 136100,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transcription of receptor type Ⅱ(IL1R2)of interleukin 1in endometrial decidua .Normal decidual tissue and artificial decidual tissue of mice were collected ,and endometrial str omal cells (ESCs )of mice were obtained from endometrium by enzymatic dissociation ,and were induced to decidualize in vitro .The transcription of IL1R2in those tissues or cells were mea -sured by Real time PC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levels of IL1R2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ormal decidual tissue ,artificial decidual tissue ,and endometrial decidual cellinduced in vitro ,indicating that IL1R2may be involved in endometrial decidualization .The study lay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es on decid -ualizaiton mechanismKey words :receptor type Ⅱof interleukin 1;endometrium ;decidualization 妊娠建立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是蜕膜化过程(Decidualization ),在该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肥大及增殖,并开始贮存糖原及脂质等营养物质,为妊娠进行物质准备。
ATF4基因在小鼠动情周期中子宫内膜的表达
![ATF4基因在小鼠动情周期中子宫内膜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ac0bc1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f.png)
ATF4基因在小鼠动情周期中子宫内膜的表达凌康;柴路维;何晓茜;姜蓉【摘要】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小鼠动情周期中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ATF4mRNA和蛋白在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间期和动情后期的表达规律.结果ATF4mRNA在动情期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期(P<0.05);ATF4蛋白主要在腺上皮细胞和腔上皮细胞胞质表达,其表达规律与RT-PCR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ATF4在小鼠动情周期子宫内膜中呈动态表达,提示ATF4可能参与了动情周期子宫内膜变化的调控.【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4(034)001【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转录激活因子4;小鼠;动情周期;子宫内膜【作者】凌康;柴路维;何晓茜;姜蓉【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ATF4)是ATF家族的一员,该家族识别顺式作用转录增强子cAMP效应元件,是一种包含Jun和Fos结合位点的DNA结合蛋白,属于较大的碱性白氨酸链超家族[1]。
近年来研究表明它能使肿瘤细胞在乏氧或其他应激的肿瘤微环境中促进细胞存活,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TF4基因在肿瘤中的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血管的生成[2-5,9]。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ATF4在妊娠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仍鲜有报道。
本研究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了ATF4 mRNA和蛋白在小鼠动情周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在生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
TGFβ1及其受体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
![TGFβ1及其受体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278b3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1.png)
TGFβ1及其受体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郝晶;高英茂;席慧;秦秋风【期刊名称】《生殖与避孕》【年(卷),期】2001(021)005【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本文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TGFβ1及其受体在着床前后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转录和表达状况.结果:受精后d 4,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TGFβ1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均较未孕期增强.受精后d 5~6,TGFβ1及其受体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初级蜕膜带(primary decidual zone,PDZ).随着胚泡植入的进行,PDZ区蜕膜细胞TGFβ1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增强.结论:TGFβ1可能是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总页数】5页(P288-292)【作者】郝晶;高英茂;席慧;秦秋风【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省阳谷县医院妇产科,;山东省阳谷县妇幼保健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33.3【相关文献】1.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J], 郝晶;高英茂;武玉玲;宋卫华;邴鲁军2.着床窗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与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 [J], 冯苗;李素春;潘萍;刘标英3.胚泡着床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转录和表达 [J], 郝晶;高英茂;李盛芳;邴鲁军4.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 [J], 郝晶;高英茂;李盛芳;邴鲁军;张保华5.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和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表达的影响 [J], 钟志艳; 黄冬梅; 黄光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屑病患者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中白介素1系统mRNA原位杂交检测.
![银屑病患者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中白介素1系统mRNA原位杂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15cf461f111f18582d05a39.png)
银屑病患者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中白介素1系统mRNA原位杂交检测等[7]近来研究炎症性皮肤病中IL-1ra和IL-1α的比例变化,发现表皮IL-1系统在多种炎症性皮肤病中均有改变,并非为银屑病皮损的特异现象。
表皮IL -1α是一种自分泌型生长因子,可直接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3],而这些影响与银屑病皮损的主要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我们研究银屑病患者的非皮损皮肤,发现表皮IL-1系统正、反两方均表达加强,这提示在银屑病皮损形成前,表皮IL-1系统虽被致病因素激活,但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或代偿平衡。
作者单位:刘玮(100036 北京,空军总医院皮肤科)赵庆利(100036 北京,空军总医院皮肤科)蔡瑞康(100036 北京,空军总医院皮肤科)Reno Debets(荷兰Erasmus大学医学院免疫系)Errol P Prens(荷兰Erasmus大学医学院免疫系)参考文献1.Debets R, Hegmans J, Prens EP, et al. The IL- 1 system in psoriatic skin: IL- 1 antagonist sphere of influence in lesional psoriatic epidermis. J Immunol, 1997, 158:2955- 2963.2.刘玮,赵庆利,Debets R,等.银屑病皮损中IL-1受体拮抗物的蛋白和mRNA表达.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340-342.3.Dinarello CA. Biologic basis for interleukin- 1 in diseases. Blood, 1996, 87:2095- 2147.4.Granowitz EV, Mancilla J, Clark BD, et al. The IL- 1 receptor antagonist inhibits IL- 1 binding to the type 2 IL- 1 receptor. J Biol Chem, 1991, 266:14147- 14151.5.Uyemura K, Yamamura M, Fivenson DF,et al.The cytokine network in lesional and lesion- free psoriatic skin is characterised by a T-helper type 1 cell- mediated response. J Invest Dermatol,1993,101:701- 705.6.Bonifati C, Carducci M, Mussi A, et al. IL- 1 alpha, IL- 1 beta and psoriasis: conflicting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opposite behaviour of the two cytokines in lesional or non? lesional extracts of whole skin. 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 1997, 11:133- 136. 7.Terui T, Hirao T, Sato Y,et al. An increased ratio of interleukin - 1 receptor antagonist to interleukin- 1 alpha in inflammatoryskin diseases. Exp Dermatol, 1998, 7:327- 334.(收稿日期:1999-04-21。
细胞色素P450 1A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
![细胞色素P450 1A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760738a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3.png)
细胞色素P450 1A1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8(029)001【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mRNA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2例子宫腺肌病(研究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以及40例非子宫腺肌病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CYP1A1 mRNA的表达.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0.62±0.15、0.42±0.12、0.40±0.14,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在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均P<0.01).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之间CYP1A1 mRNA相对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CYP1A1 mRNA相对表达强度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YP1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总页数】3页(P101-103)【作者】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广州,5102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人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在胚胎鼻咽组织、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 [J], 贺智敏;王水良;袁建辉;陈主初2.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mRNA的化学诱导及在人肝中的基础表达 [J], 董海涛;吴健敏;余应年3.细胞色素P4501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石玉荣;耿建;甘怀勇;章尧4.二恶英对内膜组织中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表达的影响 [J], 张丽君5.细胞色素P450 1A1在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肖艳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1β对不同妊娠时期大鼠子宫与胎盘TGF-β1表达的影响
![IL-1β对不同妊娠时期大鼠子宫与胎盘TGF-β1表达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8cf06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7d.png)
IL-1β对不同妊娠时期大鼠子宫与胎盘TGF-β1表达的影响虞海燕;夏红飞;孙敬;杨颖;张飞雄;彭景楩【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年(卷),期】2006(41)3【摘要】为探讨妊娠过程中白介素-1β(IL-1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妊娠Spreqne-Dawley大鼠为模型,采用宫角注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
检测了妊娠不同时期大鼠子宫和胎盘中IL-1β对TGF-β1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植入期和妊娠晚期IL-1β能降低子宫TGF-β1的表达水平,植入后期和妊娠中期能提高TGF-β1的表达水平,对植入前期TGF-β1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IL-1β能抑制妊娠早期胎盘TGF-β1的表达,妊娠晚期能促进其表达。
结果提示,在妊娠过程中,IL-1β能够调节TGF-β1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具有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总页数】6页(P21-26)【关键词】妊娠大鼠;子宫;胎盘;IL-1β;TGF-β1【作者】虞海燕;夏红飞;孙敬;杨颖;张飞雄;彭景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92【相关文献】1.妊娠不同时期铅暴露对大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曲宝明;王云英;李红;马海燕2.藏药帕珠丸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J], 韵海霞;黄以哲;穆志龙;俞科贤;任世存3.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IL-1 β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 [J], 夏红飞;郝艳红;彭景楩4.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MHC类分子的表达及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 [J], 李明;张俊华;孙兆军;陈卫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
![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ab3b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7.png)
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郝晶;高英茂;李盛芳;邴鲁军;张保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01(010)003【摘要】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EGE及其受体在胚泡着床前后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转录和表达.结果显示:未孕和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仍呈EGF、EGF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阴性着色,受精后第4~5天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GF及其受体转录和表达较未孕期增强;受精后第6天,EGF及其受体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阳性着色主要分布于初级蜕膜带(primary decidual zone,PDZ);随着胚泡植入的进行,PDZ区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明显减少,而PDZ周围蜕膜细胞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和表达增强.结果提示,EGF是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总页数】4页(P245-248)【作者】郝晶;高英茂;李盛芳;邴鲁军;张保华【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山东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相关文献】1.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J], 郝晶;高英茂;武玉玲;宋卫华;邴鲁军2.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J], 张明敏;黄玉琴;程亮亮;张锦金3.胚泡着床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转录和表达 [J], 郝晶;高英茂;李盛芳;邴鲁军4.TGFβ1及其受体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转录和表达状况的研究 [J], 郝晶;高英茂;席慧;秦秋风5.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和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表达的影响 [J], 钟志艳; 黄冬梅; 黄光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位杂交测肿瘤坏死因子mRNA在宫颈细胞及子宫内膜组织的定位表达
![原位杂交测肿瘤坏死因子mRNA在宫颈细胞及子宫内膜组织的定位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251790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4.png)
原位杂交测肿瘤坏死因子mRNA在宫颈细胞及子宫内膜组织的定位表达丁守怡;吴荣【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2(022)003【摘要】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mRNA)在宫颈细胞及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对3个传代的宫颈细胞系(HiSa、W12、NCx)、石蜡包埋的宫颈组织96例、子宫内膜组织75例进行了TNFmRNA定位表达的研究.结果TNFαmRNA在SiHa和W12细胞中有阳性表达,NCx细胞未见阳性表达;在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见于上皮、间质、血管壁及平滑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见于间质单个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结论宫颈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来源的上皮为TNF生成细胞之一;TNFmRNA 表达强度与细胞增生程度有关;宫颈HPV感染对细胞内TNF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总页数】3页(P244-246)【作者】丁守怡;吴荣【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21;青岛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5【相关文献】1.040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mRNA的表达:子宫内膜侵袭性的理论基础 [J], 曾琪;刘华;朱关珍;喇端端2.原位杂交检测孕酮受体mRNA在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 [J], 罗宏志3.隐孔菌多糖对致敏小鼠肺组织趋化因子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J], 陈黎;谢诒诚;柯传奎;谢强敏4.白血病抑制因子mRNA在早孕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和组织学定位 [J], 张炜;周剑萍;刘银坤;吴欣5.5-HT受体亚型mRNAs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J], 武胜昔;朱敏;王亚云;王文;李云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IL-1 β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
![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IL-1 β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0478e6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f.png)
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IL-1 β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夏红飞;郝艳红;彭景楩
【期刊名称】《动物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4(050)001
【摘要】为探讨妊娠过程中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及干扰素-γ(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以妊娠Spre-qne-Dawley大鼠为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妊娠不同时期子宫和胎盘IL-1β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IFN-γ对子宫和胎盘IL-1β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前,子宫组织内IL-1β Mrna的表达较高,胚泡刚植入时,IL-1β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之后,随着胚胎的发育和胎盘的增生,子宫组织内IL-1β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妊娠早、中、晚期胎盘IL-1β Mrna没有显著性差异.注射超生理剂量的IFN-γ后,植入前期、植入后期及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IL-1βmRN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胎盘IL-1β Mrna的表达在妊娠晚期出现下降.上述结果提示,高剂量的IFN-γ对妊娠一定时期的大鼠子宫和胎盘IL-1β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总页数】7页(P48-54)
【作者】夏红飞;郝艳红;彭景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东北农业大学生理学系,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理学系,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
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鼠李素对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的作用
![异鼠李素对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23c4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f.png)
异鼠李素对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的作用唐静;侯俊芳;郭艳;李永海【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22(37)5【摘要】目的观察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小鼠子宫异位内膜侵袭性与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40只AM小鼠随机分为AM组,Iso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10只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
Iso低、中和高剂量组用Iso混悬液(质量浓度5 g·L^(-1)羧甲基纤维素钠)1 mL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1),对照组、AM组用等体积5 g·L^(-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
每天1次,连续干预2个月。
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用Tunel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异位内膜侵袭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P53-273H、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EGFR和转录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与AM 组比较,Iso低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与Iso低剂量组比较,Iso中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与Iso中剂量组比较,Iso高剂量组血清IFN-γ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升高,IL-4水平、异位内膜侵袭性评分降低(P<0.05)。
与AM组比较,Iso低剂量组P53-273H蛋白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与Iso低剂量组比较,Iso中剂量组P53-273H蛋白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与Iso中剂量组比较,Iso高剂量组P53-273H蛋白的表达量及p-EGFR/EGFR、p-STAT3/STAT3降低(P<0.05)。
白介素-1系统与胚泡着床
![白介素-1系统与胚泡着床](https://img.taocdn.com/s3/m/b681173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8.png)
白介素-1系统与胚泡着床
王雪峰;邢福祺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年(卷),期】2003(014)002
【摘要】白介素-1系统在胚泡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白介素-1系统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在女性生殖器中如卵巢、子宫内膜,以及胚泡及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白介素-1在生殖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解决有关胚胎着床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王雪峰;邢福祺
【作者单位】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妇产科,510282;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妇产科,5102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2
【相关文献】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介素-10mRNA、白介素-18mRNA、Fas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J], 宫泽琨;张峻岭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白介素2、白介素10的关系研究 [J], 王颖;尉晓冬;宋为民;许爱娥;范永升
3.IL—1系统与胚泡着床的关系 [J], 张炜
4.白介素-38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与IKKβ激酶的关系 [J], 张
继云;赵旌;努尔夏提·塔布什;罗莉
5.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 [J], 骆明勇;杨戎;王应雄;刘孝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1受体ⅡmRNA 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于永生,罗晓彤,金海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摘 要:采用实时定量PCR 方法检测白介素1受体Ⅱ基因在小鼠子宫蜕膜组织或细胞中的转录。
获取正常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同时利用酶消化分离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进行体外诱导蜕膜化,以未诱导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对照。
结果表明:白介素1受体Ⅱ在正常子宫蜕膜组织、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基质细胞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白介素1受体Ⅱ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
关键词:白介素1受体Ⅱ;子宫内膜;蜕膜化中图分类号:Q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684(2013)01-0072-04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 .cnki .net /kcms /detail /22.1100.S .20120830.0902.002.html引文格式:于永生,罗晓彤,金海国.白介素1受体ⅡmRNA 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1):72-75,82.Transcription of Receptor Type Ⅱof Interleukin 1in Endometrial Decid -uaYU Yong -sheng ,LU O Xiao -tong ,JIN Hai -guoBranch of Animal Husbandry ,Jilin A 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 iences ,G ongzhuling 136100,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transcription of receptor type Ⅱ(IL1R2)of interleukin 1in endometrial decidua .Normal decidual tissue and artificial decidual tissue of mice were collected ,and endometrial str omal cells (ESCs )of mice were obtained from endometrium by enzymatic dissociation ,and were induced to decidualize in vitro .The transcription of IL1R2in those tissues or cells were mea -sured by Real time PCR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levels of IL1R2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ormal decidual tissue ,artificial decidual tissue ,and endometrial decidual cellinduced in vitro ,indicating that IL1R2may be involved in endometrial decidualization .The study lay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es on decid -ualizaiton mechanismKey words :receptor type Ⅱof interleukin 1;endometrium ;decidualization 妊娠建立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是蜕膜化过程(Decidualization ),在该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肥大及增殖,并开始贮存糖原及脂质等营养物质,为妊娠进行物质准备。
目前蜕膜化发生机制仍不清楚,研究结果表明激素、细胞因子、非编码RNA 等多种因素均与蜕膜化相关[1-3]。
白介素1(Inter -leukin 1,IL1)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有致热和介导炎症的作用,它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504005),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0220),引进人才基金项目(00109)作者简介:于永生,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1-11-28 网络出版时间:2012-08-3009:0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35(1):72~75,82http ://xue bao .jlau .edu .cn Journal of Jilin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 E -mail :jlndxb @vip .sina .comDOI :10.13327/j .j jla u .2013.01.026相应高亲和力受体结合而介导的[4]。
利用芯片技术检测小鼠第8天正常蜕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对照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IL-1受体Ⅱ(inter-leukin1receptor,typeⅡ,IL1R2)在小鼠蜕膜化组织中高表达[5],推测IL1R2在小鼠蜕膜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试验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对体内(正常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化组织)和体外(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基质细胞)蜕膜化组织或细胞中的IL1R2转录水平进行检测,为了解蜕膜化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8~12周中国昆明白小鼠,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近交繁育后代。
总R NA提取试剂盒、DL2000购自Tiangen Biotech,One Step SYBR·PrimeScript·RT-PCR Kit购自Takara公司,细胞培养液DME M、胎牛血清购自Gbico公司。
1.2 方法1.2.1 体内正常蜕膜化 将成年雌鼠与成年健康雄鼠合笼,次日检查阴道栓,判断是否交配,以见栓当日为妊娠第1天,在妊娠第8天收集蜕膜化子宫,挤取蜕膜化组织,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以假孕第8天的子宫内膜为对照,重复3次试验。
1.2.2 人工诱导蜕膜化 将成年雌鼠与输精管结扎雄鼠合笼,次日检查阴道栓以判断是否交配,以见栓当日为妊娠第1天,在妊娠第4天9:00手术,一侧子宫角内注射25μL芝麻油,另一测作为对照。
在妊娠第8天收集人工诱导蜕膜化子宫角,挤取蜕膜化组织,同时收集对照侧子宫,挤取子宫内膜,提取RNA,将RNA调整至相同的浓度,反转录等量R NA。
利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化标志分子蜕膜/滋养层催乳素相关蛋白(Decidual/trophoblast prolactin-r elated pro-tein,DTPRP)的表达,重复收集3只小鼠注油侧和对照侧子宫内膜,分别进行检测。
PCR反应体系25μL:10倍Buffer2.5μL,dNTP Mixture1μL,模板cDNA0.5μL,Taq DNA Polymerase0.5μL,引物mDTPRP-1和mDTPRP-2(10μmol/L)各0.5μL, ddH2O19.5μL。
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45s,27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内参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PCR体系和反应条件同上,所用引物分别为m GAPDH-1和mGAPDH-2。
引物序列及扩增片段长度见表1。
利用real-time PCR检测DTPRP的相对定量。
real-time PCR体系20μL:SYBR·Premix Ex Taq TM 10μL,引物mDTPRP-3和mDTPRP-4(5μmol/L)各0.8μL,反转录产物1μL,dH2O7.4μL。
反应条件:95℃预变性10s;95℃,5s,60℃,34s,40个循环。
内参GAPDH Real-time PCR体系和条件同上,所用引物分别为mGAPDH-3和m GAPDH-4(表1)。
1.2.3 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体外蜕膜化 将8~10只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采集子宫,剔净脂肪和系膜,纵向剖开,参考Dimitriadis等报道的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子宫内膜基质细胞[6],将细胞平均接种到8个35mm细胞培养皿中,37℃培养过夜,培养液中添加的血清为去除激素的血清。
24h后,试验组4个培养皿的培养液换为添加10nmol/L雌激素和100nmol/L孕酮的培养液进行体外蜕膜化,每2d换液1次,第5天收集细胞,提取R NA,将R NA调整至相同的浓度,反转录等量RNA,以未激素处理的细胞为对照。
利用半定量PCR检测DTPRP的表达。
利用Real-time PCR检测DTPRP的相对定量。
反应条件与体系同本文“1.2.2”。
重复3次。
表1 PCR扩增所用引物序列Table1.Primer sequence used for PCR am plification引物Pri mer序列Prime s equence片段长/bpSize of the fragment参照序列Reference s equencemGAPDH-1ACCACAGTCCATGCCA TCAC452N M-008084 mGAPDH-2TCCACCACCCTGTTGCTGTAmDTPR P-1GCTGCCATTGA GTCAACCTCACTTC655BC061150 mDTPR P-2ATCAACGCGTAG GCAGT GAGAAA GG 73于永生等:白介素1受体ⅡmRNA在小鼠子宫蜕膜中的转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续表1引物Pri mer 序列Prime s equence 片段长/bp Size of the fragment参照序列Reference s equence mGAPDH -3GCCTTCCGT GTTCCTACCC 102N M -008084mGAPDH -4TGCCTGCTTCA CCACCTTC mDTPR P -3AGCCA GAAATCACT GCCACT 119BC061150mDTPR P -4TGATCCAT GCACCCATAAAA mIL1R2-1CAAGGAT GTGGGTGAA GGGTA 101N M -010555mIL1R2-2CTCACAGTG GGATGCGTTTCT1.2.4 IL1R2的表达 利用Real -time PCR 分别检测小鼠体内蜕膜组织、小鼠体外蜕膜化组织、小鼠人工诱导蜕膜化细胞中IL1R2mR NA 的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