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分析及启示

合集下载

价格波动与市场

价格波动与市场

价格波动与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波动成为市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价格波动指的是商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起伏变动,这种变动会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生产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价格波动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价格波动的原因价格波动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产能变化、外部因素影响等。

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某种商品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上涨;反之,需求量小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下降。

2.产能变化:产能的变动也会引起价格波动。

当某个行业的产能增加,供应量会增加,价格往往会下降;相反,产能减少时,供应量减少,价格则会上涨。

3.外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如天气、政策法规、国际关系等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粮食供应减少,从而推高粮食价格;而政府的调控政策也会对相关行业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二、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价格波动对市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市场竞争:价格波动可以激发市场中的竞争,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影响企业利润: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

价格上涨会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但可能会导致成本上升;价格下跌则会降低企业的销售收入,但可能减少成本压力。

3.影响消费者决策:价格波动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价格上涨会减少消费者购买力,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替代产品或减少消费;价格下跌则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促进市场活跃。

4.影响投资决策:价格波动对投资决策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价格可能会吸引投资者进入相关行业,增加投资项目的数量;而低价格则可能会使投资者对相关行业持谨慎态度,导致投资规模减少。

三、应对价格波动的策略面对价格波动,市场主体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减轻影响。

1.合理预测: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价格趋势的预测,以及变动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前做好准备。

我国物资价格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物资价格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物资价格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我国物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我国物资价格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为消费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物资价格整体趋势我国物资价格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过去几年来,大部分物资的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加和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食品价格分析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资之一,其价格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食品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各种粮食作物、畜禽产品和水果蔬菜的价格逐年上涨。

其中,受气候影响的自然灾害、种植结构调整和生产成本上升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能源价格分析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之一。

近年来,我国能源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价格逐年上升。

此外,国际油价波动和供需失衡也对我国能源价格产生了影响。

工业品价格分析工业品价格的波动对制造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我国某些工业品价格出现了下跌趋势,如钢铁、有色金属等。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造成的。

而另一些工业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如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产品等。

这是由于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较为旺盛。

影响物资价格的因素物资价格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宏观经济因素、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物资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外部因素如国际市场价格、贸易政策等也会对我国物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价格调控政策的作用为了稳定我国物资价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价格调控政策。

例如,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控制市场垄断行为、扩大供应等手段来稳定物资价格。

此外,适时调整关税和进出口政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资价格。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物资价格在近年来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食品、能源和工业品的价格都有所增长,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的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分析及启示

近年来的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分析及启示
2008年2月底、3月初的国内市场食用油价
格大幅波动,也是在美国农业部1、2月连续发布全球大豆减产、库存大幅下降及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发生的。3月3日,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由2月1日的473.3美元/吨涨到527.6美元/吨,涨幅为11.5%,豆油价格则由1193.3美元/吨涨到1491.7美元/吨,涨幅为25%。大豆、豆油价格分别达到历史高点。此后,在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测报告调增巴西大豆产量和南美大豆即将上市的预期影响下,3月底,国际市场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又迅速回落到440美元/吨和1135美元/吨的水平上,国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也相应出现回落。
而2007年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则是由于前两年猪肉价格偏低(2006年6月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价格每500克降至7.29元,当年5月生猪收购价格降至3.24元,均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民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加之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猪蓝耳病导致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使供求严重失衡所致。2006年底的全国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到2007年6月底,母猪存栏数比年初又下降7%。
同年10月中下旬,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又出现大幅上涨,个别地区出现集中购买、抢购现象。10月中旬,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豆油首先涨价,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30.00%、25.00%、21.21%、12.07%。到10月下旬,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城市迅速增多,36个大中城市散装豆油、桶装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19.89%、7.81%;其中,兰州、成都、重庆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8.37%、34.23%、33.98%,南宁、厦门、长沙、宁波豆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0.63%、29.41%、28.57%、27.27%。进入11月后,价格方趋稳定。

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生活。

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应对,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了解市场行情首先,要正确理解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趋势,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和因素,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规律。

通过科学数据分析,对行业的市场前景、竞争情况、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预测,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行情变化。

二、降低成本在应对价格波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降低生产和成本,从而使产品的售价更具竞争力,吸引消费者购买。

降低成本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的供应渠道和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等,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

三、多元化经营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企业需要坚持多元化经营策略,尽可能减少对单一产品或单一市场的依赖,减少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多元化经营还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降低风险,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四、加强产品研发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加强产品研发,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市场趋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尤为重要。

五、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市场价格波动往往是受到外部影响,政策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化。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及时应对政策风险并且调整经营策略,减少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

总之,市场价格波动时刻存在,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风险,从而更好地稳定经营发展,实现长远发展。

价格暴跌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价格暴跌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1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价格波动是常态。

而近期,我国某行业产品价格出现了暴跌的现象,让我深感震惊。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对价格暴跌的感悟与心得体会。

一、价格暴跌的原因分析1. 供需关系失衡价格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失衡。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当求大于供时,价格就会上涨。

此次价格暴跌,正是由于供大于求导致的。

2. 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价销售。

这种恶性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最终导致了价格暴跌。

3. 行业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某行业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消化过剩产能,不得不降价销售,从而引发了价格暴跌。

4. 政策调控政府为了稳定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对某些行业进行了政策调控。

例如,限制行业准入、提高环保标准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竞争,促使价格下跌。

二、价格暴跌的感悟1. 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价格暴跌让我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残酷性。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竞争中不断降价。

这种残酷的竞争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甚至出现亏损。

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短期内能够享受到低价带来的实惠,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可能因利润过低而减少研发投入,影响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2. 产业链的脆弱性价格暴跌暴露出产业链的脆弱性。

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相互依存。

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如价格暴跌,就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对于稳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 政策引导的重要性价格暴跌让我意识到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政府应当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合理调整产能,避免产能过剩;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4. 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价格暴跌促使消费者转变观念。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低价,关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价格变动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价格的波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了解和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价格变动的常见趋势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价格上涨是最常见的价格变动趋势之一。

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时,市场价格往往会上升。

例如,石油价格的上涨往往是由于全球供应不足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导致的。

为了应对价格上涨,消费者和企业可以寻找替代品或采取节约措施。

其次,价格下跌也是一种常见的价格变动趋势。

当产品或服务的供应量超过需求时,市场价格可能下降。

这通常发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例如,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价格往往会下降。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下跌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

除了上涨和下跌趋势,价格还可能呈现震荡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震荡价格可能是由供需关系的平衡或市场情绪的波动所致。

对于投资者来说,震荡价格可能提供买入或卖出的机会。

了解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价格分析方法:首先是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通过观察价格的历史数据来确定价格的走势。

这可以通过绘制价格图表来实现。

例如,通过绘制折线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价格的上涨、下跌或震荡趋势。

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其次是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通过研究与价格相关的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来预测价格的变动。

例如,通过分析供需关系、宏观经济指标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我们可以判断价格是否会上涨或下跌。

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价格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价格的走势。

最后是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通过研究价格图表和市场交易数据来预测价格的变动。

技术分析认为市场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反映在价格图表中,因此通过研究价格图表的图案和指标,我们可以发现价格的趋势和可能的反转点。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精选3篇)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篇1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合理的价格水平、良好的价格环境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当推动。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不少价格问题。

从我们调查的状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以粮食储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种粮农夫直接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爱护制度,比较有效地稳定了粮食价格,保障了农夫的种粮收益。

但农产品爱护范围偏小,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爱护制度尚未建立,农村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

据对湘西北澧县的调查,农夫反映20__年上半年当地生猪市场低迷,农夫养猪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亏损。

在新农村建设中整治村容村貌、进行道路硬化,增加了水泥、红砖、砂石等商品的需求,其价格不断上涨。

据涔南乡曾家河村农夫反映,20__年每50千克水泥价格上升了5元,每块红砖的价格由0.14元上涨到0.19元,有的地方价格上涨到0.25元仍买不到砖。

农村工匠的工价也在快速攀升,如涔南乡曾家河村泥水工工价由每天30元涨到了每天50-60元。

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农村机械耕作费用上升,涔南乡曾家河村农夫反映,目前当地每亩水田的机械耕作费上升到50至60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

在调查中,农夫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

20__年与20__年相比,澧县尿素价格平均上涨12.5,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

澧县农夫反映,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夫种一亩水稻早、晚二季的收入不到600元,农夫来自种田的人均收入在900元左右。

假如没有最低收购价格的支撑,撂荒现象还会消失。

三、农夫教育收费负担较重。

调查反映,农夫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校)实行两免一补后,乱收费现象削减,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旧偏高。

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影响

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影响

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物价水平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从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从整体来看,中国的物价水平自开放以来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

特别是近些年来,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物价指数一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

2024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在具体商品方面,食品、燃料、服装、住房等方面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

尤其是食品价格,受到天气、自然灾害、供给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频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住房价格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二、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对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与收紧、财政政策的支出与节约都会直接影响到通货膨胀。

2.国际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等对中国的进口价格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

3.需求因素: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需求的增加等都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需求过热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4.供给因素:生产成本、供给短缺等都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供给短缺时,物价水平会出现波动。

5.人口因素: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都会对需求、供给等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物价水平。

三、中国物价水平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对人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加重社会不公平。

2.消费水平:物价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水平,尤其是食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3.社会稳定:物价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通货膨胀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对社会造成一定冲击。

4.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稳定与否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1. 引言农产品是国家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中国与美国两个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寻两国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的异同,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天气条件、政策变化等。

在中国与美国市场中,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2.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由大量农民提供,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应量较大,因此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较大,供应链相对完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2 天气条件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产品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而美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相对稳定,农产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小。

2.3 政策变化政策变化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有着较大的调控力度,通过价格稳定保护农民权益,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大。

相反,美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干预较少,价格由市场自行调节,因此价格波动较小。

3. 农产品价格波动案例对比为了更直观地对中国与美国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以下将以大豆为例进行分析。

3.1 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需求量巨大。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大豆市场有一定的调控政策。

但由于国内农民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中国仍需大量进口大豆。

世界市场大豆价格较为波动,因此中国大豆价格也相应波动。

3.2 美国市场相比之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美国政府较少对大豆市场进行调控,价格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

美国大豆农民可以依靠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来提高产量,供应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4. 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启示:首先,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核心。

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是指商品或服务价格在市场上出现的不稳定性现象。

这种波动往往是由供求关系、市场预期、经济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价格波动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供需关系是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供应过剩将导致价格下降;而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供应不足将推动价格上涨。

这种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并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

例如,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降低价格以促销产品,从而消费者购买欲望增强,进而提高市场供需平衡;而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利润,进而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不仅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还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市场预期也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参与者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判断和预期,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反应。

当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走势有不同的预期时,价格会受到影响。

例如,如果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市场将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提前抢购对应商品,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市场参与者普遍预期供应充足,他们可能会延迟购买或寻找其他替代品,从而导致价格下跌。

市场预期对价格的影响不仅限于短期,还会对长期经济走势产生影响,因为市场预期往往会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经济政策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等,来引导经济运行和平稳发展。

这些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供需关系和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作用。

例如,货币政策的收紧可能会降低市场流动性,使得融资成本上升,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导致价格下降;而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会增加市场流动性,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类似地,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往往会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

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价格波动会对企业经营和竞争产生影响。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一、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价的变化也同样明显。

目前,我国的物
价水平处在一个变化的现状中,总体而言是有所上升的,处在不断上升的
趋势中。

二、物价水平的现状
从我国2024年至今的物价水平来看,物价水平在近几年一直处于持
续上升的趋势,其中2024年和2024年两年的物价水平是比较稳定的,2024年的物价水平则开始有所上升,去年物价的上涨也比较明显,2024年,物价的上涨也有所加剧,几乎处于持续走高的态势。

从行业来看,商品零售价格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也持续增加,而
交通等部分物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特别是交通物价的上涨给人们
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三、物价水平的走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尤其是过去几年,物
价的上涨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改变,以及资源供应价格的上涨,这些因素对物价的上涨都有较大
的影响。

四、物价对策分析
1.抑制物价上涨的投资规模
控制物价上涨的关键在于抑制投资规模,这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
措施,加强对投资规模的管控和审查,引入金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降低贷款成本,以促进经济发展。

价格波动及影响

价格波动及影响

价格波动及影响价格波动及其影响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其对经济和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价格波动的原因1.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上涨。

供求关系受到市场需求变化、产能影响、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外部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政治不稳定、战争等外部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价格波动。

例如,自然灾害可能破坏农作物产量,进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政治动荡可能引发市场不确定性,导致股票和商品价格波动。

3.货币政策和通胀:货币政策的变化和通胀水平也会影响价格波动。

当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减少,导致借贷成本增加,从而抑制需求,价格可能下降。

而通胀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成本上升,企业可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价格波动的影响1.企业经营: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价格上涨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亏损。

企业需要根据价格波动情况灵活调整生产、采购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2.消费者购买力: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行为。

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降低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价格下跌则可能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

价格波动还可能引发通胀预期或通缩预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投资行为。

3.宏观经济稳定: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过大的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市场监管措施,以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价格波动的策略1.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生产和供应策略。

2.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如使用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多元化投资组合、保险保障等,以降低价格波动对其造成的损失。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近十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波动加剧”的运行态势。

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低位平稳运行”后,呈现出“高位、大幅波动”态势。

整理2000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三大谷物在内的国际农产品在近十年来的价格走势中,以2006年为界,前后基本呈现“低位平稳运行”和“高位、大幅波动”两大运行态势。

2006年前,无论玉米、小麦、大豆还是大米,价格基本呈低位运行态势,仅在2003-2004年间出现过一轮较为明显的波动。

但2006年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现波动加剧且中轴抬升的态势。

2010-201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再次急速攀升,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接近于2007-2008年间的峰值。

当前,大多数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苗头,但价位仍处近年来高位。

这一走势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在推动耕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不平衡等农产品供应减少。

农产品供需紧张不断推升价格上涨;二是近年来货币流动性的充裕,众多资金涌入国际大宗农产品领域,投机炒作助长价格上涨。

二是主要能源品价格呈“波动式上行”态势。

从2002年以来的布伦特原油和澳大利亚煤炭离岸价看,近十年来国际能源品价格基本呈波动上行态势。

其中,原油价格已经历三波上涨,分别是2002-2004年、2004-2006年、2006-2008年,且每波上涨均推动原油价格驶入一个更高的价位运行。

价格波动与经济政策调整

价格波动与经济政策调整

价格波动与经济政策调整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商品价格波动成为了一个日益频繁的现象。

从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到黄金、钢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

而这种价格波动往往受到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一、价格波动的影响价格波动会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产业链较长、涉及现金流、资金回收等的大宗商品生产和贸易更加明显。

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关乎其盈利能力,价格波动的波动对其影响往往超出成本存疑的范畴,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挑战。

此外,个人对于价格波动的感受主要是来自于消费端,包括食品、家电、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负担,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稳定物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不应该过度介入市场,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市场。

政府有义务积极干预,维护市场稳定。

一方面,要加强商品价格的监管,严格执法打击不合法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也会对价格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权力机构和财政机构,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供求、价格水平和投资预期,达到保持价格稳定的目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来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支持优势产业和需要发展的行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

三、政策调整带来的问题然而,政府的过度干预却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例如,压制物价波动可能降低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导致资本和生产要素流向不合理和低效的领域。

另外,政策调整也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能源和环境压力增加。

例如,在中国,限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实施水平较高,但也因市场对政策预期过度反应,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一、批发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批发市场价格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最根本的
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变化。

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当供应量和需求量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供应量的
增加或减少会直接影响到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而需求量的增加或减
少则会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的幅度。

二、外部环境因素对批发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除了供需关系的变化外,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批发市场价格波
动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法规的调整、自然灾害的发生、国际市场的
变化等都可能成为价格波动的诱因。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气候的
变化、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批发市场的价格水平。

三、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除了供需关系和外部环境因素外,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也会对
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
到价格的波动。

当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供需情况持乐观态度时,价
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供需情况持悲观态度时,价格则会下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批发市场价格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变化。

外部环境因素、市场预期和心理因素也会对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参与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判断市场走势,做好风险管理,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只有全面了解价格波动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报告一、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行业价格趋势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行业的综合调研和数据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关于当前市场价格的趋势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战略决策。

二、行业背景(此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三、价格趋势分析1. 历史价格走势通过对过去三年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行业整体价格呈现出以下趋势:在2018年,行业价格相对稳定,呈现平稳增长,受到供需关系平衡的影响较大。

2019年,在短期内出现了一定的价格波动,但整体仍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而到了2020年,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行业价格出现了较大的下跌,尤其是在第一季度。

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行业价格也开始回升。

2.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此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 预测未来价格趋势根据对市场环境和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对未来行业价格趋势作出以下预测:(a)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渐回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的均衡供需关系将逐渐恢复,整体价格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b)季节性价格波动:由于某些产品受到季节性需求的影响,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c)政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某些产品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企业需及时关注并作出相应调整。

四、对企业的建议基于以上的价格趋势分析,我们对企业提出以下建议:(a)加强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市场价格动态,抓住价格波动带来的机会;(b)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c)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避免价格风险;(d)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五、结论通过对行业价格趋势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a)行业价格在历史上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稳定增长;(b)在未来,行业价格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作出相应调整;(c)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提高竞争力。

近十年物价的变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近十年物价的变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近十年物价的变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近十年来,物价的变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物价上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十年物价变化的研究和分析,探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提出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和居民应对物价上涨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近十年物价的总体趋势和相关状况,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应对物价上涨的有效建议和应对方案。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主要分节和各个分节的内容概述,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构成和组织架构。

以下是一个例子: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研究对象,对近十年物价的变化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包含了近十年物价变化的背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以及物价上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主要内容。

2.1 近十年物价的背景该部分描述了近十年来物价的整体背景情况,包括物价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变动等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并对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概括。

2.2 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该部分分析了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供求关系变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紧缺等因素,并详细解释每个原因对物价的影响。

2.3 物价上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该部分探讨了物价上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消费能力下降、经济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并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

3.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对近十年物价的总体趋势进行总结,讨论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以及居民应对物价上涨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知道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目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近十年物价的变化趋势,并分析物价上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批发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批发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批发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一、批发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
批发市场价格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

首先,
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
格往往会上涨;相反,当市场供应过剩时,价格则会下跌。

其次,
季节性因素也会对价格造成影响。

例如,某些水果在丰收季节价格
会下降,而在淡季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政策调控、天气变化、国
际市场情况等因素也会对批发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二、价格波动对批发商的影响
价格波动对批发商的经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价格波动
会影响批发商的利润水平。

当价格上涨时,批发商的成本也会相应
增加,从而降低了利润空间;而价格下跌则会导致批发商的库存价
值下降,造成资金压力。

其次,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批发商的市场竞
争力。

价格波动大、不稳定会使批发商难以做出准确的价格预测,
从而影响其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三、应对价格波动的策略
为了有效地应对价格波动,批发商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建立灵活的采购和销售策略,及时调整库存量,降低库存风险。

其次,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做出准确的价
格预测。

此外,批发商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四、结语
总的来说,批发市场价格的波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批发商应该保持警惕,灵活应对价格波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优化经营策略,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价格波动与市场预期

价格波动与市场预期

价格波动与市场预期市场经济中价格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与市场预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价格波动通常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竞争、宏观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价格波动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一、价格波动的原因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表现,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1.供需关系变化:当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变化时,价格往往会出现相应的波动。

例如,当某种商品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价格有可能上涨;相反,当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时,价格可能下跌。

2.市场竞争与厂商行为:市场竞争程度及厂商的定价策略也会对价格波动产生影响。

例如,当市场竞争激烈时,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导致价格下降;反之,厂商也可能通过提高售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3.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状况对价格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价格上涨,而经济衰退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二、市场预期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对价格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场参与者通常会基于自己的经验、信息和判断形成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

市场预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期供需关系:市场参与者会根据供需关系的变化来预测价格的上涨或下跌。

例如,在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预期价格将上涨,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囤货或提前购买。

2.预期市场竞争与厂商行为: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预测市场竞争的强度以及厂商的定价策略,从而对价格波动做出预期。

例如,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竞争激烈,厂商可能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市场参与者则可能会等待价格下降后再购买。

3.预期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宏观经济指标来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动。

例如,如果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预期价格将上涨,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消费决策。

市场预期对价格波动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当市场参与者预期价格将上涨时,他们可能会提前购买或投资,从而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相反,当市场参与者预期价格将下跌时,他们可能会延迟购买或减少投资,从而进一步推动价格下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是突发事件引发的价格波动。2003年“非典”引发的全国范围的药品和粮食、食盐价格上涨是最典型的事例,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社会恐慌心理导致,消毒、防护类卫生用品和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类药品价格上涨则主要是短时期内需求猛增所致。
另外,一些局部地区的突发灾害也都在一定区域内引发了一些相关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如今年南方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就引发了受灾地区的蔬菜等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贵州的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价格最高时价格比灾前上涨一倍以上,晚籼米、鸡蛋价格上涨10%左右。江西的蔬菜价格普遍比灾前上涨50%左右,其中青菜、萝卜、包菜价格最高时分别上涨97%、87%、68%,牛肉、鸡肉价格分别上涨8%、11%左右。受高速公路交通堵塞影响,贵州的普通方便面价格卖到每盒10元,甚至高达20元,矿泉水价格上涨1~2倍,蜡烛价格上涨10~15倍。
一、近年市场价格波动的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部分商品在一定时段上出现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情况,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只是价格波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一)2003年初的药品、食品价格波动和年底前的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
2003年初,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非典”疫情,由于疫情影响,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引发了部分药品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并在一些地区出现抢购现象。如2月份,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南昌、南京等地出现抢购板蓝根冲剂和醋制品现象,板蓝根冲剂价格上涨3~5倍,醋价上涨5~10倍,抗病毒口服液价格上涨2~10倍;同时,广东部分市县出现抢购粮油、盐等食品风波,食盐价格上涨5~10倍,米价最高时涨到1倍以上。由于疫情的蔓延,到4月份,华北、西北、东北的部分城市也先后出现抢购大米、食盐等食品以及药品现象,大米、食盐价格上涨一倍左右,9种中药饮片平均价格上涨3倍多,部分西药及卫生用品价格最高涨幅达1.5倍多。5月中下旬,随着疫情的控制,价格波动才得到彻底平息。
2006年,主要是年底前的部分城市面粉价格上涨对社会影响较大。11月中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小麦、面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山东青岛小麦批发价格涨幅超过10%,面粉价格涨幅超过20%;江苏徐州和浙江杭州的面粉价格涨幅在10%左右。随后,上涨态势很快影响到全国,到12月下旬,36个大中城市标准粉零售价格比11月上旬上涨4.76%。其中,北京、武汉、昆明、南京标准粉价格涨幅均超过10%,兰州价格上涨22%。
同年10月中下旬,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又出现大幅上涨,个别地区出现集中购买、抢购现象。10月中旬,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豆油首先涨价,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30.00%、25.00%、21.21%、12.07%。到10月下旬,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城市迅速增多,36个大中城市散装豆油、桶装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19.89%、7.81%;其中,兰州、成都、重庆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8.37%、34.23%、33.98%,南宁、厦门、长沙、宁波豆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0.63%、29.41%、28.57%、27.27%。进入11月后,价格方趋稳定。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期间也大大小小地发生过一些价格波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地区的努力,这些波动基本上都很快得到平息,使之未伤害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正确认识价格波动现象,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发展特点,对做好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2007年的猪肉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和2008年春节后的食用油价格波动。
2007年“五一”节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猪肉价格首先上涨,并迅速形成全国性的普遍上涨。5月份,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下同)价格比上月上涨10.62%。其中,沈阳、呼和浩特、长春、西宁猪肉价格分别上涨24.70%、23.00%、22.58%、18.36%。到8月,猪肉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落。10月下旬,猪肉价格再次出现反弹上涨,到12月份,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价格每500克为13.69元,达到1989年以来的最高点,比4月份的平均价格8.66元上涨58.08%,比上年同期上涨60.30%。猪肉价格上涨还带动与之相关的肉禽蛋等副食品价格的一起上涨,2007年12月的牛、羊价格分别比4月份上涨29.51%、26.73%,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6.97%、 36.16%。进入2008年后,猪肉价格仍持续上涨,春节期间(2月12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每500克进一步达到15.06元的历史高点,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开始趋稳下降。
受大米价格上涨影响,3~4月份,面粉价格也出现上涨。从3月中旬开始,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城市面粉价格首先上涨。3月下旬,石家庄富强粉、标准粉价格分别上涨12.50%、15.00%,郑州价格分别上涨7.27%、5.77%,西安市价格分别上涨8.00%、9.09%。随后,上涨态势扩展到全国,到4月份,36个大中城市富强粉、标准粉价格比涨价前的2月份分别上涨6.82%、8.93%。
二、价格波动的原因
近年国内市场发生的几次价格波动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根本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所致,包括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一时需求的非正常增加。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最典型的是2004年的粮价上涨和2007年的猪肉价格上涨。2004年的粮价上涨,是在2000~2003年连续四年当年产量不能满足当年消费,全社会粮食库存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发生的。2003年的粮食产量由历史最高年份的1998年的5123亿公斤降到4307亿公斤,当年产需缺口超过500亿公斤,其中稻谷当年产量1607亿公斤,比历史最高年份1997年减少近400亿公斤,当年产需缺口近300亿公斤。
二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近几年,国内的几次大的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成品油、化肥价格上涨,都是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而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则是2003年10月中下旬和2008年2月底3月初的食用油价格波动。2003年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2003年全球大豆减产10%的消息,由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提前一天得到消息,9日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就出现大幅度上扬,13日价格分别达到266.8美元/吨和603.1美元/吨,分别比8日价格上涨7.8%和9.7%,随后便引发了当年10月中下旬的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由于上年发生的食用油价格上涨和当年发生的大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粉价格上涨,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为1997年至2004年期间的价格最高涨幅。
(三)2005年至2006年的部分商品价格波动。
这两年,国内市场商品价格总体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但2005年上半年化肥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尿素、磷酸二铵价格7月份分别比年初上涨7.08%、9.91%。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当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了4次,4月份石家庄、郑州、上海、长沙、广州等地还曾出现限制或停止柴油批发情况,昆明、长沙等地出现抢购柴油现象。
此外,价格波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商品供求总量平衡程度有着较大关系。如2004年和2006年的粮食价格波动的持续时间,前者有三个月,后者只有一个月。应该说,这两次粮价大幅波动都是在粮食总量基本平衡(加上库存)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持续时间都不是很长,特别是2006年11月的面粉涨价,是在当年小麦大幅度增产而市场短暂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持续时间也最短。而2007年5月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则是在供求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所以持续时间最长。同样,国内市场供给对外依存度高的如原油、植物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就大一些,依存度低的商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就相对小一些。
2008年2月底、3月初的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大幅波动,也是在美国农业部1、2月连续发布全球大豆减产、库存大幅下降及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发生的。3月3日,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由2月1日的473.3美元/吨涨到527.6美元/吨,涨幅为11.5%,豆油价格则由1193.3美元/吨涨到1491.7美元/吨,涨幅为25%。大豆、豆油价格分别达到历史高点。此后,在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测报告调增巴西大豆产量和南美大豆即将上市的预期影响下,3月底,国际市场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又迅速回落到440美元/吨和1135美元/吨的水平上,国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也相应出现回落。
三是影响大。价格波动对市场相关商品、购买行为及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如2004年2月的大米价格上涨不仅带动了面粉价格上涨,还拉动后期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4.26%、8.46%。2007年5月的猪肉价格上涨相应带动牛肉、羊肉价格的同步上涨。有些价格波动,则相应引发了部分地区部分商品的集中购买和抢购现象,如2003年“非典”期间的一些地区抢购粮食、食盐、药品现象,2008年3月初部分城市出现的集中购买桶装食用油现象等。另外,价格波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而2007年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则是由于前两年猪肉价格偏低(2006年6月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价格每500克降至7.29元,当年5月生猪收购价格降至3.24元,均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民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加之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猪蓝耳病导致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使供求严重失衡所致。2006年底的全国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到2007年6月底,母猪存栏数比年初又下降7%。
此外,每次价格波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涨价预期,特别是价格波动发生后,涨价预期会进一步增强,对市场势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价格波动的特点
一是涨势猛。以2004年大米、2007年猪肉的价格为例,从36个大中城市发生波动的单月价格涨幅来看,2004年3月粳米零售价格比涨价前的2月上涨17.83%,2007年5月猪肉价格比涨价前的4月上涨10.62%,分别比此前平常年份的月度价格涨幅高出17.22个和9.98个百分点。而2003年“非典”引发的消毒、防护类卫生用品和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类药品价格一个月内上涨2~10倍的情况,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未曾见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