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指南 -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指南 - 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abf174c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c.png)
心理健康指南 - 校本课程纲要1.引言心理健康在学生的成长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决定推出多个校本课程来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
本纲要将介绍这些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课程名称及目标2.1 心理健康常识目标:通过研究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认知能力。
2.2 压力管理技巧目标:培养学生有效地管理压力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3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和表达能力。
2.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课程内容3.1 心理健康常识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压力与焦虑抑郁与情绪障碍自尊与自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措施3.2 压力管理技巧压力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压力管理的策略时间管理放松和冥想技巧支持和寻求帮助的途径3.3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情绪的类型和影响积极情绪调节的方法心理放松技巧正向思维与自我激励健康的情感表达与沟通方式3.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健康的人际关系特征良好沟通的基本原则解决冲突的策略与技巧4.课程实施和评估方式课程将通过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施。
每个课程将安排评估活动,以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5.结论校本课程的推出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应对压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基础指导。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从中受益,并应用所学知识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3f1f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7.png)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1.4 课程实施1.5 课程评价第二章:认识自己2.1 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2.3 教学过程2.4 教学评价第三章:情绪管理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3.3 教学过程3.4 教学评价第四章:人际交往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4.3 教学过程4.4 教学评价第五章:适应生活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过程5.4 教学评价第六章:自我成长6.1 教学目标6.2 教学内容6.3 教学过程6.4 教学评价第七章:心理健康7.1 教学目标7.2 教学内容7.3 教学过程7.4 教学评价第八章:家庭关系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8.3 教学过程8.4 教学评价第九章:社会适应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9.3 教学过程9.4 教学评价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10.2 教学内容10.3 教学过程10.4 教学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学生可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1.2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框架。
二、认识自己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3 教学过程: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如自我介绍、优点分享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自我描述的准确性和深度来评估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提升。
3.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
3.2 教学内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技巧。
3.3 教学过程:通过角色扮演、情绪卡片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情绪管理。
“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76dbe69f5335a8102d22054.png)
“心理健康课”课程纲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偏态)或不健康状态(病态)的小学生回复到正常状态,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病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
“心灵游戏”校本课程开发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梯式实验研究”相结合,深化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力度,运用实验研究,行为研究等有效方法,形成更多,更具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
一、课程目标总目标:提高全体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4、教学相长,使参加实验的师生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课程内容根据小学生年级高低进行划分,做不同的心理游戏。
低年级(1~2年级)(1)我是独一无二的(2)说说心里话(3)今天我是小老师根据这三个游戏,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小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
中年级(3~4年级)(1)校园红绿灯(2)独立“当家”(3)心怀感恩(4)请你原谅我根据这四个游戏,让小学生在心理上更加独立,并且在心中有感恩之心,学习与同学和谐相处。
高年级(5~6年级)(1)搭座心桥过代沟(2)开心教室(3)我是谁(4)别说不可能根据这四个游戏,让小学生体会与同学老师交往过程中的快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在心理上产生自信心。
三、课程实施建议(1)全面性原则。
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制订课程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活动时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
要能够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78bd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1.png)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心理健康在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态度,特制定本课程大纲。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正面积极的情绪态度。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提升抗逆能力。
3.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4.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5. 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概述- 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与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的关系。
- 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介绍常见心理问题和预防方法。
2. 情绪管理与调适-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情绪对心理、生理的影响。
-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积极思维等。
3. 压力管理与应对- 分析学生面临的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
- 培养学生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等。
4. 管理人际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提供解决冲突、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5. 自我认知与发展- 探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并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 提供自我发展的指导和学习方法。
6. 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提供常见心理问题的预警信号和干预措施。
-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意识。
四、课程教学策略1. 学生参与为主-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活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与体验- 课程设置实践任务,例如情绪管理练习、人际关系沟通实践等,提供实践机会。
4. 案例分析- 通过讨论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应对方式,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程评估与调整1. 定期测验- 定期进行课程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法。
马寨一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
![马寨一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c958f58af121dd36a32d82b4.png)
马寨一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课程类型:选修教材:自编的校本教材授课时间:12课时设计:马寨一中心理健康教研组授课对象:马寨一中全体学生一、课程总目标1、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2、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3、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4、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5、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
第一板块:认识心理健康第一课时:认识心理变化第二课时:学会适应第三课时:我的班级我的家第四课时:独特的我。
第二板块:让交往更快乐第一课时:认识别人的优点第二课时:心怀感恩第三课时:爸爸妈妈我爱你第三板块:学习是一种幸福第一课时:超级记忆力第二课时:超级专注力第三课时:学习有术第四板块:考前心理辅导第一课时:我长大了(青春期心理辅导)第二课时:让自己快乐第三课时:自信心辅导第四课时:我的时间我做主三、实施建议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至九年级都未开设心理课。
因此采用班会时间进行心理训练。
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我自找材料,进行编排,进行逐步的探索自编校本课程,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2、除了课堂班会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小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纲要,DOC
![小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纲要,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434cca284ac850ad0242ea.png)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开发背景第二部分开发原则第三部分开发可行性第四部分课程目标1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学生也是社会人,每一位学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课题。
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
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要求。
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不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珍疗。
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历程2000年,学校开始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研究,立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性研究,标志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认识的深入。
通过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形成了培养的模式,并且培养了一批有专业辅导经验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1、2、3①???育作用。
②???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各课的教学环节既照顾到教师教学过程的编写,又充分考虑到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学生通过阅读读本能够自能掌握一些技巧,突现教材的自助作用。
4、差异性原则:主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三、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1、通过两轮课题的研究和心理课的开设,班主任已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心理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我校教师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e62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0.png)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10个章节,分别为:课程介绍、自我认识、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性格培养、心理防御、性教育、心理测评。
第二章:自我认识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2.2 教学内容(1)认识自己的外貌: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了解自己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
(2)认识自己的性格: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认识到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3)认识自己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展特长。
2.3 教学活动(1)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优点大盘点: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互相分享,增加自信心。
(3)性格拼图:让学生根据性格特点,拼凑出自己的性格拼图。
第三章:情绪调节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2 教学内容(1)情绪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认识到情绪的正常波动。
(2)情绪的影响:探讨情绪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3)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运用呼吸法、冥想、运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3.3 教学活动(1)情绪猜猜看:让学生通过表情、动作等表现情绪,增进对情绪的认识。
(2)情绪调色板:让学生画出代表不同情绪的颜色,探讨情绪的调节方法。
(3)情绪管理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绪调节方法,记录情绪变化。
第四章:压力应对4.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及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抗压能力。
4.2 教学内容(1)压力认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认识到压力对身心的影响。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aaf1fd219e8b8f67c1cb966.png)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3、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授课时间:11课时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 杨慧娟6、授课对象:七年级二、具体内容(一)、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
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课:《新学校 新同学》第二课:《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第三课:《人生难免有挫折》第四课:《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第五课:《我很棒》第六课:《声声入耳》第七课:《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第八课:《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九课:《控制情绪》第十课:《插上创造的翅膀》第十一课 :《谈谈考试》(三)、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以其他出版社教材为辅,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2、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528d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1.png)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要求(2024年修订版)1. 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学生,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 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提高心理防范意识。
-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 学会运用心理调适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 能对他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 教学内容2.1 心理健康基本概念-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2 心理素质培养- 自我认识与接纳- 情绪管理- 压力应对- 人际沟通与交往2.3 心理调适方法- 放松训练- 积极心理疗法- 心理排解技巧- 心理咨询与辅导2.4 心理疾病识别与预防- 常见心理疾病类型及表现- 心理疾病的成因与预防- 心理疾病的支持与康复2.5 心理素质拓展- 创新思维与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素质与团队合作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讲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
-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
-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 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 心理测试:了解自身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
4. 课程考核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50%)的方式进行。
4.2 考试内容期末考试包括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素质培养、心理调适方法、心理疾病识别与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4.3 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5.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材。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205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9.png)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纲要介绍一、课程背景1. 了解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提出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技能3.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4. 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三、课程内容1. 自我认知与自尊2. 情绪管理与表达3. 人际交往与合作4. 应对压力与挫折5. 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2. 角色扮演3. 故事分享4. 实践活动5. 家庭作业五、课程评估1. 学生参与度2. 学生表现3. 学生反馈4. 教学效果评估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尊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2.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2.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 理解自尊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自我介绍游戏2. 优点卡制作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介绍的表现2. 学生制作优点卡的创意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表达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情绪2. 培养学生表达情绪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情绪类型2. 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3. 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情绪角色扮演2. 情绪日记写作3. 小组分享四、教学评估1. 学生情绪角色扮演的准确性2. 学生情绪日记的质量3. 学生参与小组分享的积极性第四章:人际交往与合作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交往礼仪和技巧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3. 理解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交往礼仪情景剧2. 团队合作游戏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交往礼仪情景剧的表现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参与度3. 学生对友好交往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应对压力与挫折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压力与挫折2. 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策略二、教学内容1. 认识压力与挫折的来源2. 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3. 培养积极的心态三、教学方法1. 压力与挫折分享会2. 积极心态冥想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压力与挫折的真实性2. 学生参与积极心态冥想的投入程度3. 学生对应对压力与挫折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的联系2. 学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3. 理解健康生活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三、教学方法1. 生活习惯分享会2. 健康生活行动计划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生活习惯的真实性2. 学生制定健康生活行动计划的完整性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第七章:课程总结与反馈一、教学目标1. 总结课程所学内容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程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三、教学方法1. 课程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学生意见收集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程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质量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二、教学内容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2.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3.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三、教学方法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竞赛2. 实践活动指导3. 小组合作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创意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实践活动意义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教学目标1.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2. 指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心理健康二、教学内容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2. 学习与家长沟通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3. 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三、教学方法1.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2. 家长沟通技巧培训3. 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的积极性2. 学生掌握家长沟通技巧的情况3. 学生对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解程度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一、教学目标1. 总结全册教案内容2. 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二、教学内容1. 回顾全册教案重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探讨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1. 全册教案回顾讨论2. 学习收获分享3.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全册教案回顾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的完整性3. 学生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的见解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课程纲要介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校本课程目标和意义的理解。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7a0ad59551810a6f4248667.png)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3、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授课时间:11课时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杨慧娟6、授课对象:七年级二、具体内容(一)、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
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第二课:《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第三课:《人生难免有挫折》第四课:《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第五课:《我很棒》第六课:《声声入耳》第七课:《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第八课:《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九课:《控制情绪》第十课:《插上创造的翅膀》第十一课:《谈谈考试》(三)、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以其他出版社教材为辅,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2、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27a09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8.png)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的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他们的心理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1. 情绪管理与认知调适能力的培养- 了解情绪的本质与功能- 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学会正向思维与积极情绪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压力调适与情绪调控策略2. 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学习自我觉察与自我评价的方法- 探索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与兴趣特长-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与自尊心3. 人际关系与交往技巧- 掌握沟通与表达自己的能力- 学会有效解决冲突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培养合作与团队意识- 提升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巧4. 压力管理与逆境应对- 了解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 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培养积极应对逆境的能力- 增强心理韧性与坚韧精神三、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教学影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2. 情景模拟学习设计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小组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与同学协作,促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 反思与评估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与反馈1. 学习笔记与作业每节课后要求学生撰写学习笔记,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完成相关作业。
2. 个人成长报告学期末要求学生撰写个人心理成长报告,总结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3. 评估与反馈教师定期组织测验、参与度评估和班级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
五、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课程参考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杨东辉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王海滨2. 相关参考资料:- 《你的情商越高,越容易成功》傅园慧- 《情商25堂课》戴维·卡尼基总结: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旨在通过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相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小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7a3a4603c1ec5da50e270e5.png)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开发背景第二部分开发原则第三部分开发可行性第四部分课程目标第五部分课程内容第六部分实施办法第七部分课程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前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力度将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明确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努力培养和造就“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的要求。
由此,开始酝酿开发一套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1、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学生也是社会人,每一位学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及时疏导,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一个课题。
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
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要求。
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不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珍疗。
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历程2000年,学校开始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开始了《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轮研究,立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性研究,标志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认识的深入。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8c921453610661ed9f48f.png)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和全册教案现代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健全发展的人。
心理辅导无疑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活动。
由于小学各年段学生心理状况有很大不同,小学心理辅导应主要以预防、发展为主,我们认为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最主要途径,拟建立一套适宜小学生的活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应我校区域特征的活动课程,对于进一步扩大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开发目标促进学生在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学习心理等四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健全学生人格。
1、生活适应:培养健康的文化乐趣;初步形成生活自理意识;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有一定的小主人精神。
2、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兴趣、爱好;能接纳自我,有初步保护自己意识,掌握相应常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意向,乐观热情,有成就感、自信心。
3、人际交往:愿意与同辈和长辈交往,懂得初步的交往方式;主动关心身边人和事;学习体会别人的心情,对他人有同情心,主动为他人服务;乐于交往,有较广泛适应性。
4、学习心理:有较强求知欲;学习认真,针对学习疑难敢于发问;逐步形成认真刻苦,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学习品质,不自满、不自卑;能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程开发内容三、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看我有多棒活动目的:展示自己的优点,证明自己是很棒的人,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彩笔、图画纸活动过程:1、轻松发现:说出自己的优点。
展示自己的长处。
2、开心一刻:通过游戏的形式让每一位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
3、活动延伸:在小“脚印”里填(今天我学会了)第二课:可爱的集体活动目的: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的重要性,从而明白应该关心集体。
活动准备:一张大白纸,上面写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挂图活动过程:1、情景谈话:两个小故事启发。
2、情感分享:看图片,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关心集体,为集体做好事的。
心理健康教学 -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教学 - 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77dd9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c.png)
心理健康教学 - 校本课程纲要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校本课程纲要,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3.促进学生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的关注。
内容纲要单元一:心理健康概述-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 讨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 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
单元二:压力管理-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压力源。
- 提供有效的应对压力的策略和技巧。
-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
单元三:情绪管理- 教授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
- 培养学生合理表达情绪的能力。
-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
单元四:人际关系和沟通-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
- 提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 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冲突和建立健康关系。
单元五: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 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和的价值观和优势。
-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和规划未来。
- 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2.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
3.情景模拟和实践活动。
4.艺术和创造性表达的方式。
评估方式1.日常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2.书面测验和问卷调查。
3.学生项目和作品的展示。
结论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学校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同时关注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
这份校本课程纲要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指导文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希望各校能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4a9c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1.png)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1. 理解情绪管理:探索情绪的本质,学习有效处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2. 增强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
3. 发展人际关系技巧:学习与他人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4. 增强适应能力:面对压力和变化时,提供应对策略,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应对能力。
5. 解决冲突与问题解决:学习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6. 增强情感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和意愿,培养情感智慧和共情能力。
7. 整合积极心理资源:发掘学生潜能与优势,引导他们发展积极的心理资源。
8. 培养自我关爱与心理健康:学习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拓展个人心理健康的保护与维护方法。
9. 增进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10. 提升意义和目标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3、教学材料:自编教材
4、授课时间:11课时
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杨慧娟
6、授课对象:七年级
二、具体内容
(一)、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
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
第二课:《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第三课:《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四课:《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第五课:《我很棒》
第六课:《声声入耳》
第七课:《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
第八课:《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第九课:《控制情绪》
第十课:《插上创造的翅膀》
第十一课:《谈谈考试》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以其他出版社教材为辅,展开心理健康
的教育。
2、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等,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所以个别咨询辅导也是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课程评价
1、智能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
2、情绪方面:乐观的人生态度、情绪的调节、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
3、学习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
4、社会方面:认识和接受现实、乐于交往、适应环境、正确的劳动观、正确的职业观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