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学说(请大家补充)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推荐文档
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时期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隋开皇元年~唐永淳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克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本文转载自春风微拂《【转载】中医各家学说 - 经络秘密的日志 - 网易博客》上篇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各家学说是以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中医学术流派、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及中医各种学说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历史悠久,医家辈出。
随着中医学的历史发展,历代医家通过理论研究、临床经验积累与总结,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或在理论上进行发挥,或在临床上总结经验,形成了各自的学术思想,加上历代医家之间学术上的继承性,致使不同的学说不断涌现,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被总结,使中医学这一伟大宝库丰富多彩,表明中医理论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习中医各家学说,主要要掌握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但应认识到,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继承性,师承授受是古代学习中医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医学流派熟悉与掌握,对深入地认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全面的评价,以便综合各医家学术之长,正确地进行取舍与应用,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从而达到继承发扬中医学的目的。
第一章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中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产生了众多的著名医家。
每位医家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同时,往往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又形成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独到观点、独到经验,形成了百家齐鸣的局面。
中医学术的发展,师承授受或者学习每家的著作往往是培养中医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医不断延续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些医家研究共同的领域,或宗共同的学术见解与观点,再加上他们之间的师承授受关系,学术上的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术流派。
学派是学术发展中表现的一种形式。
因此,研究学术的发展,研究学派的形成、沿革与发展变化,是一种重要方法。
第一节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理论的奠立是一个学科形成的重要条件,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这一学科领域的形成,只有学科形成,才可能产生学术上的不同流派。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的各家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阳明学派:强调气血运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认为疾病的根本在于土壤瘀阻、内热外寒等因素。
2.五行学派:将人体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强调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将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归纳为五行的关系调和与失调。
3.望闻问切学派:强调观察症状、辨识证候对病之判断的重要性,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对人体气血阴阳、精神、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疾病的治疗方案。
4.通臂派:强调针灸技术和手法,将人体各部位视作一体,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脏学派:强调人体脏腑器官与疾病的关系,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和体质,注重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以上这些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医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版各家学说
医家一:孙思邈1、生平:初唐。
2、著作:①《千金要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②《千金翼方》3、学术理论:大医精诚论。
强调医德。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4、学术理论之养生论述:养性和养老,即养生之道和老年保健。
养生之道:①抑情节欲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③依时摄养④内视和调气:专意存思,吐纳气息⑤食宜、食养、食疗:为了避免酸咸过度,有伤于人,他还主张“学淡食”,朱丹溪“茹淡”。
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善养性者线饥而食,先渴而饮。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
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⑥服食、服水⑦养老:老年人的养性及老年人的防治。
5、学术理论之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每一脏、每一腑都有“实热”和“虚寒”证,而相为表里的脏腑又有“俱实”“俱虚”“俱实热”“俱虚寒”肝湿热-目痛胸满,气急塞,用泻肝前胡汤;肝虚寒-胁下痛,胀满气急,目昏浊,视物不明,用槟榔汤。
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
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温胆汤。
6、伤寒温病方论:①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
研究方法: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
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②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
处方用药重在化裁,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开表里双解之法。
为后世医家开启了扶正攻下和滋阴润下的法门。
③重视瘟疫,详论防治。
首先他把瘟疫与其他热病区别开来,重视“辟温”,屠苏酒、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辟温病粉身散、治瘴气方。
详载了四时五脏阴阳毒的病名病机及证治:春三月“青筋牵病”,属肝腑藏温病阴阳毒,以发热、项直、背强为特点;夏三月“赤脉奋病”心腑藏温病阴阳毒,发热、战掉惊动、口开舌破;秋三月“白气狸病”肺腑,体热生斑,或暴嗽呕逆、气喘引饮。
冬三月“黑骨温病”肾腑,里热外寒,恶寒引饮,胸胁腰部疼痛。
四季“黄肉随病”,脾腑,隐隐发热、不相断离、头重颈直、皮肉强痹。
精心归纳诸子百家的核心学说,几分钟读完,通俗易懂,推荐阅读
精心归纳诸子百家的核心学说,几分钟读完,通俗易懂,推荐阅读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张“德治”和“仁政”,主张以礼治国,呼吁恢复“周礼”。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性善论”,而荀子则是对立的“性恶论”思想,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所倡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并以之积极办学。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儒家学派在秦始皇时期因“焚书坑儒”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时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复兴,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立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学说,为维护皇权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南宋时期奉行程朱理学为主流的儒家学说,明代王阳明则发展为心学。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道家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最初也叫道德家。
从广义上来说,道家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
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小邦寡民、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黄老道家追求大一统,主张因俗简礼、宽刑简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国。
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
在唐朝统治时期,道家地位大幅上升,与儒家、佛教一道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
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
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桑弘羊、王叔文、王安石、张璁、张居正、严复、梁启超等。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所创造并留传下来的珍贵的民族医学,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经历了长时期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具有系统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由于历代医家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各有擅长,他们在继承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又有新的阐发,使这一理论体系不断有所充实、提高,并向纵深方向发展。
故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和治疗经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所依据的基础。
各家学说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路,增加我们的治疗手段,无论对临床诊疗或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各种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经验累积和理论总结,形成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可以认为医学理论本源自某些医家对医学的认识和见解,由于历代各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努力和研究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渐趋完整。
早在西周,医学家已提出四时发病及五药治病等理论,《周礼·医师章》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晚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又说:“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昧节之。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这种学说已经论述了发病情况以及有关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其间亦体现了当时医家们的理论特色和学术成就。
在春秋时代,又有六气致病的学况,如《左传》记载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医和提出“天有六气,降有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中医各家学说辅导资料
中医各家学说辅导资料总论一、名词解释1、《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医学流派和历代著名医家的的学术思想和血书成就。
2、三世医学:《黄帝针经》、《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是针刺、脉学及药物学方面的三种著作。
3、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4、伤寒学派:伤寒诸家以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1宋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袛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2明清伤寒三派: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3清初三大家:喻昌、张璐、吴谦5、河间学派:以宋金时期的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其学术思想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药物,故亦称之寒凉派。
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和《三消论》。
代表人物:刘完素、穆大黄、穆子朝昭、董系、马宗素、金山浮屠等6、易水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元素为代表,探索脏腑辨证,在总结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脏腑寒热虚实辩证学说的一个流派。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代表人物:李杲、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以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为代表人物,强调治病应以攻击病邪为首要任务,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之理,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一个医学流派。
著作有《儒门事亲》。
8、丹溪学派:以元代注明医学家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的一个流派,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9、温补学派:以明代医家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强调脾胃与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味以温阳补虚,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说,每一派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中医各家学说的重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
1. 黄帝内经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也是最早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医理论的著作。
其学说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指导着中医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自然界万物按照五行分类,运用于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经络系统及其作用的研究。
2. 五藏六腑学说五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学说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病理特点,中医临床常常以五脏六腑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
3. 四诊学说四诊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推断内脏状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获得病情资料;切诊是通过按摩腧穴或把握脉搏等来了解体内病变情况。
四诊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4.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体液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津液等概念。
气是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基础,血是人体组织和器官正常运动的物质基础,津液则是保持组织润滑和营养的重要物质。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机制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外界病因(六淫,如风、寒、湿、热、暑、燥)与内因(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众多的学术派别和学说构成了中医的多元性,其中包括六经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派、经络派等等。
本文将介绍中医各家学说的特点和主要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复杂性。
一、六经学说六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之一。
它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将人体生理活动分为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个方面作为分析和诊断依据。
太阳经代表着人体表面的阳气活动,阳明经代表着人体内脏的阳气活动。
阳明与太阳相对应,是六经学说中的表里对应原则。
而太阴、少阴、厥阴则是对应于人体阴气活动的三个经络。
在六经学说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为基础,将人体生理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归纳为五行之中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构成了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关系。
在中医临床中,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医师可以识别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
三、气血派气血派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和血的重要学说。
它强调气和血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认为气血的充盈和运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来源,它主要通过呼吸和脾胃的消化吸收来得到补充。
血则是人体营养和氧气的主要载体,它通过心脏的泵动和经络的输送来维持全身组织的正常功能。
气血派关注气血的调和平衡,注重调理气血不畅的疾病。
例如,在治疗贫血和气虚的疾病时,中医师常常会采取调理脾胃和补充营养的方法,从而改善气血的运行和充盈情况。
四、经络派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着连接脏腑和四肢百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以《灵枢·经脉》为代表,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分布、功能和调理方法。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总论: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美尼尔氏综合症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尤怡,钱潢(以法类证)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荆山浮屠:罗知悌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八、丹溪学派养阴九、温补学派宋《局方》温燥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明温补清寒凉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华佗神方》孙思邈著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
各家学说资料汇编
总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唯一的著作,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
2.各家学说的共同点:①有継承②有取舍③有发展医家一: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金元四大家之一代表著作:①《素问病(又名《宣明论方》)③《三消论》学术理论:脏腑本气──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本气虚则──温清寒燥热玄府气液说──导致“玄府闭塞”的原因:热气怫郁“主火论”是刘河间学术理论的核心,是刘氏最基本的学术观点亢害承制──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五运六气偏亢过极,表现为“胜己之化”的假象)表里双解代表方──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把消渴分为三类:①消渴②消中③肾消治疗瘖痱代表方:地黄饮子提出:“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创制治痢疾方──芍药汤增加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燥病病机(刘完素)医家二: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2.《内外伤辨惑论》3.《兰室秘藏》学术理论:认为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1.饮食失节2.劳役过度3.七情所伤对元气与火的关系,他认为:两者相互制约,一胜则一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创制当归补血汤治疗饥困劳役所致的血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
脾胃论主要内容: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医家三:王好古,字进之,号汝庄,号海藏老人,元代著名医家,代表著作《阴证略例》内感阴证的病因:1.饮食生冷、过服凉药2.外感寒湿雾露之邪 3.纵欲劳倦,素体虚弱内感阴证病机:元阳中脱内感阴证的表现形式或传变方式:1.阳从外走(内阴外阳证) 2.阳从内消治疗经验:1.外感寒湿雾露之邪──神朮汤;内伤冷物兼外感风邪有汗者──白朮汤2.治疗内感阴证,强调以“调中”为主,治疗有“先缓后急”之分,强调“药当从温,不可遽热”。
缓治代表方剂──黄芪汤、调中丸。
3.阴证服四逆后,胸中发躁而渴,大小便秘涩者,治疗用“海藏已寒丸”4.王氏最喜用的药物是:附子、干姜医家四: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儒门事亲》。
各家学说背诵
1、.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理论:(1)老子清净无为说(2)庄子养生、全形(3)子华子“贵生”说(4)孔子“安适自养”(5)荀子“修身礼治”(6)韩非子“啬神”、“少欲”(7)管子“节欲存精”说(8)《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1)法天顺时;(2)知本去害;(3)顺性、养生(4)胜理、归朴(9)《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1.知性(2)胜心(3)顺情(4)主静(10)《黄帝内经》论养《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2.南朝,陶弘景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其著作《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
3.葛洪的养生思想:(1)伤损必先“复故”(2)延养自须“得谨”(3)养生“不绝人理”4.寒温之辨:金元时期,对纠正时医滥用温燥辛热的时弊起了积极作用,后来形成滥用苦寒之剂的医学新时弊。
①王纶强调“精血既亏,相火必旺”,并主张终身服含有知母、黄柏的补阴丸。
②薛己在治疗上重视甘温以生发脾胃之阳气,并注重肾与命火不足的辨证施治。
③孙一奎指出了对于内伤发热、虚损等滥用苦寒,畏投甘温的错误。
④赵献可对医者多用知、柏以治阴虚发热,以及误用苦寒直折以治阳虚火衰的假阳证,提出指责。
⑤李中梓认为原因:一者守丹溪阳常有余之说,二者拘河间有热无寒之论,对火热不辨虚实。
5.瘟疫学说形成发展1.戴天章1.瘟疫五辨”气血舌神脉五方面的辨证2.“治疫五法”,即汗法、下法、清法、和法、补法2.杨璿辛凉宣透为治瘟疫的重要方法。
升降散辛凉宣泄,升清降浊,即是其学术成就之一用药在吴又可善用大黄的基础上又结合黄连,而将两者作为解毒逐秽之主药3. 余师愚余霖著有《疫疹一得》(2)疫疹为瘟疫病中出疹类疾病。
疫疹的病机由于胃虚而感受四时不正之疠气(3)对于疫疹的发病机制,余氏既重视火毒疠气,又强调胃气的盛衰由此创制了清瘟败毒散一方,以重用石膏为其特点4. 王士雄《霍乱论》(1)与五运六气,地理环境,居住条件,水质污染等有关:(2)病因主要是一种疫邪,由于饮水恶浊所致,王氏将其概括为“臭毒”(3)辩证治疗。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各家学说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的各家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阴阳二气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它们彼此互补、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现象。
在中医中,通过分析疾病的阴阳失衡现象,来确定治疗方案。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相生,与身体的五脏和六腑相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贯穿全身并与脏腑组织相连。
通过影响经络系统的流通和调整经气的流量,来治疗各种疾病。
4.元气学说元气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元意为根本、本质,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
元气来源于父母遗传和天地精华的滋养,它是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逆气犯元是指任何影响到元气的因素,它可能是内部、外部或精神因素,病因可通过恢复元气来治疗。
5.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根本基础。
五脏六腑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互相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机能。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虚实学说虚实学说是中医中的一种基本学说,虚实是中医中常用来描述疾病和诊断的术语。
虚指体内功能失调或欠缺,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物质过多。
通过判断病人是否为虚或实,来确定治疗方案。
7.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中关键的学说之一,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诱发的,并以外感、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为主,针对不同的病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它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
气的运动和血的循环,保证了整个身体的营养和代谢。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中医各家学说
1.温补学派:指明代以薛己、张介宾等人为代表人物的医学流派,在学术上侧重探讨水火肾命,治疗主张温养补虚。
3.真阴之脏:指命门,命门内藏先天元阴元阳,故称真阴之脏。
5.引经报使:指某一味药物能引导一群药物走向一定的脏腑经络,如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行等。
1、除湿热烦热之圣药:指黄芪、人参、甘草三味药。
2、真阴之用:指命门的功用。
命门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
3、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从正、李杲、朱丹溪4、三本二统:绮石治虚劳,注重肺脾肾三脏,称为“治虚三本”,三本之中,尤重肺脾二脏,阴虚者统之于肺,阳虚者统之于脾,成为二统。
5、反兼化:指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反见胜己之化,即会向相反的,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
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间学派以刘完素为代表阐发火热病机。
2易水学派以张元素为代表研究脏腑病机和辨证治疗。
代表李杲。
3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孙思邈】1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
2精神养生中﹤十二多﹥为丧生之本,﹤十二少﹥为养生之要。
3饮食养生:详论饮食宜忌,提倡饮食清淡,主张少食多餐,强调食物治疗。
4运动养生中﹤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5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6化裁古方:将小建中汤化为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乐令黄芪汤,治疗各种虚劳之症。
7创制新方:犀角地黄汤(解毒地黄汤),独活寄生汤,鲤鱼汤,苇茎汤,神曲丸,大小续命汤(治疗真中风的代表方剂),耆婆万病丸,温脾汤,温胆汤. 【钱乙】1字仲阳,《小儿药证直诀》(门人闫季忠整理)2小儿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3创立小儿五脏辩证纲领。
⑴五脏辩证①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②肝主风。
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
③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④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⑤肾主虚,无实也。
惟疮疹,肾实则变黒陷。
肾病,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
⑵治疗方药:盛即下之,久即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①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②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③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雨露散;脾气虚-益黄散④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肺有痰热-葶苈丸;肺气虚-阿胶散⑤肾虚用地黄丸。
肝肾俱虚用地黄丸滋水涵木。
4制方用药特色⑴善用丸散⑵创制新方:四君子汤加陈皮为异功散⑶顾护脾胃⑷喜用药引:用药柔润平和,力戒呆补峻攻,反对妄攻误下。
【刘完素】1字守真,《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2《河间六书》非刘完素一人所为。
3刘完素治疗火热病的方法⑴表里为纲辨治火热病:突破了《伤寒论》温药发表、先表后里的成规⑵防风通圣散及用药特色⑶三一承气汤及用药特色4刘完素首次提出热极中风(属内风)5刘完素治疗中风的方剂:加减小续命汤,三化汤(开通腑法治疗中风之先河),大秦艽汤,地黄饮子。
6刘完素从中风轻重,筋脉抽搐的缓急来推测预后。
7中风发有先兆,宜先期预防,所谓见微知著,止于萌芽。
【张元素】1字洁古,《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家珍》。
2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因而创立脏腑辩证理论,中药归经学说。
3张元素创制新方九味羌活汤。
4创立新的中药分类方法①风升生类:阴中之阳,味薄则通②热浮长类: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③湿化成类:胃土气平,兼气温凉寒热;脾土味淡,兼辛甘甘咸苦④燥降收类: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⑤寒沉藏类:阴中之阴,味厚则泄。
5提出五种制方原则:风制法,暑制法,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法。
6张认为﹤气薄者未必尽升,味薄者未必尽降﹥7创立归经学说⑴归经即中药作用的定位,是某种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⑵引经报使说即某些中药能引导其他中药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着向导作用,使全方发挥更好的疗效。
该中药被称为引经药。
【张从正】1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儒门事亲》(麻知几,常仲明)2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3张子和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所导致的,邪气包括天地人三邪4汗吐下攻邪三法包括⑴汗法: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服辛散解表药物、灸、蒸、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
【出血疗法】:出血量多、砭刺次数多、刺激量大、刺血部位多,多用针,磁片。
砭刺出血有循经取穴砭刺、病灶局部砭刺、鼻内弹刺砭刺出血三种。
⑵吐法: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服催吐药、引涎、漉涎、嚏气、追泪。
伤寒头痛瓜蒂散,杂病头痛葱根白豉汤,痰实积滞,瓜蒂末,两胁肋刺痛,独圣散加全蝎梢,发狂,三圣散。
⑶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
寒药泻下首选调胃承气汤及大小陷胸汤、桃仁承气汤、大柴胡汤;凉下有八正散、洗心散、黄连解毒散;温下无忧散,十枣汤;热下有煮黄丸、缠金丸;峻下有舟车丸,浚川散。
“急则用汤,缓则用丸。
”5张子和的情志相生疗法不是完全依据五行生克。
(以情胜情)6反对滥用补法,认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六种:平补,峻补,温补,寒补,筋力之补,房室之补。
7张子和用大黄很有特色。
【李杲】1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密藏》2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见解,创立脾胃学说,为补土学派之鼻祖。
3脾胃内伤的原因有⑴饮食不节⑵劳逸过度⑶情志内伤4脾胃内伤的病机⑴气火失调:元气不足,阴火上乘为元气之贼(即壮火食气)。
李杲所论阴火包括亢盛之心火、下焦包络之火、相火、肾间阴火、七情之火、脾胃津亏燥热等多种。
⑵升降失常:脾胃气盛,升降失司,湿浊下流,阴火炽盛。
5脾胃内伤的临床特征(内热伤中证症状分析)⑴脾胃气虚证候⑵火热亢盛证候6李杲临证经验与用药⑴甘溫除热(补中益气汤)⑵升阳散火(升阳散火汤。
火郁汤)【朱震亨】1字彦修,元,金元四大家之一,尊之为丹溪翁。
《局方发挥》《格致余论》2明代王纶说﹤杂病用丹溪﹥。
3﹤阳有余阴不足论﹥,说明人体阴精难于充足,相火易于妄动。
4认为相火寄于肝肾﹤肝肾之阴,悉具相火﹥,在正常情况下生生不息之相火是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相火和脏腑关系:虽然寄存于肝肾,但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等密切联系。
5相火妄动危害:煎熬真阴,耗伤元气。
6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
7火证论治:⑴实火可泻⑵火郁当发⑶虚火可补8痰证论治:⑴病因病机:脾虚,湿滞,气郁,火炎⑵临床表现﹤百病兼痰﹥⑶治疗:①实脾燥湿:是治其本,以绝生痰之源﹤治痰者,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②治痰先治气﹤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气而顺矣﹥③痰淤同治:重视痰淤互结。
⑷二陈汤为基本方⑸预后:兼气郁者难治,气湿痰热者难治。
9郁证⑴病因病机:病位在中焦,以气郁为关键。
⑵临床表现:六郁﹤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⑶治疗:重在调气,芎术为主,越鞠丸。
【薛己】1字新甫,号立斋明《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正体类要》《明医杂著注》2重视脾胃和肾命,是温补学派的先驱。
3认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峰起﹥。
4薛己临证强调温补脾肾,注重人体阳气,常用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补养肾命。
5薛己温补脾胃的四证四方:①阳气虚弱而不能生阴血者(六君子汤)②阳气虚寒而不能生阴血者(六君子汤加炮姜)③胃土燥热而不能生阴血者(四物汤)④脾胃虚寒而不能生阴血者(八味丸)6薛己用药方法:朝夕互补法,急证骤补法,偏虚纯补法。
【张介宾】1字会卿(又作惠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
《类经》《景岳全书》《质疑录》。
2善用补益方药,后世称为温补派的宗师。
3善用熟地被称为张熟地。
4三方面论述其真阳论:⑴形体之辩:形体是基础但阳气是生命活动之关键⑵寒热之辩:阳气是自然界各种生机的主宰⑶水火之辩:一切生命物体源于﹤天一之阳﹥,一切生活机能又是﹤少火生气﹥的作用。
5五方面论述真阴论:⑴真阴之象:即人之形体。
阳化气,阴成形。
⑵真阴之脏:命门。
五脏阴精统于肾,肾之阴精藏命门⑶真阴之用:真阴属水是命门火的基础,命门养于阴水之中,真阴之用指命门水火的功用。
⑷真阴之病:即命门火衰,水亏之候。
⑤真阴之治:因水亏火衰皆在命门,故治疗真阴不足,既可壮命门之水,又可阳中求阴补阳以生水。
6张景岳首先提出二纲六变的辩证纲领:阴阳为纲,表里虚实寒热为六变。
辩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7张临证用药特色:⑴左归丸:补阳益阴,阳中求阴,纯补无泄。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
⑵右归丸:阴中求阳,主治肾阳不足或火不生土⑶左归饮:壮水之剂,用于真阴虚而火旺者⑷右归饮:益火之剂,用于命门之阳衰阴盛。
8张景岳治虚损特色:阴阳相济,填精补血,长于温补。
9重视药物思维:人参,熟地,附子,大黄。
⑴人参熟地为治世之良相⑵附子和大黄为治乱之良将⑶人参有健运之功,熟地秉静顺之德⑷附子走而不守,大黄斩将夺冠。
【吴有性】1字又可,号淡斋,为明末清初著名温病学家,瘟疫学派的先驱。
《瘟疫论》。
2吴有性的杂气致病特点:⑴传染性,流行性:接触杂气不一定都被传染,与正气盛衰及杂气多少有关⑵散发性⑶偏中性①病种特异性:某种杂气只能引起某种疾病,不同杂气引起的疫病种类也不一样②病位特异性:某气传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③物种特异性:杂气不同,所致物种病变各异。
4瘟疫多从半表半里的膜原开始分别向表里传变,分为四大类九种,称九传。
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
5吴有性治疗用药特色(提出治疗瘟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⑴疏利膜原:三消饮为治疫之全剂⑵辛凉发散:白虎汤,举斑汤⑶攻里通下:认为大黄才是治本之药,常大剂量用,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⑷注意养阴:清燥养荣汤⑸生姜护胃:善用生姜和胃调中。
6吴在瘟疫各个阶段治疗⑴瘟疫初起,疏利膜原—达原饮(疏利表气,驱除伏邪)、三消饮(消内消外消不内不外,使邪气溃散,表里分消⑵疫邪传胃,下不嫌早—“温病下不嫌早,伤寒下不嫌迟”,下之则里通表和、逐邪外出。
目的为驱邪。
反对大剂芩连栀柏,重用大黄:承气汤。
⑶疫后养阴,不宜温补。
整个过程都注重保津护阴。
对下后疫邪已清主张用清燥养荣汤。
愈后投药不易,莫如静养节饮食(勿妄投寒凉,破气及参芪术等补益之品)。
【叶桂】1、字天士,号香岩,别号上津老人,清,《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2创立卫气营血辩证纲领。
3认为肝风的主要病机在于阳化内风。
4叶养胃阴经验:主张脾胃分治,认为﹤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治疗胃阴不足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为主濡养胃阴。
5叶治疗虚损的经验⑴甘药培中:在于恢复胃气⑵血肉填下:用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益气养血(阳虚以鹿茸为主,阴虚以龟板为主)⑶中下兼顾,对肾阴亏损兼见胃气不足者中下兼顾⑷静养节欲:药物只起辅助作用⑸饮食调养﹤食物自适,即胃喜为补﹥6久病入络说(治疗络病以通为主)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⑵治疗:辛以通络,攻坚磊,佐以辛香⑶治法:辛润通络法,辛温辛香通络法,辛咸通络法【王清任】1又名全任,字勋臣,清,《医林改错》。
2王勋臣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3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的脑髓说(非言脑主神明)4王勋臣治疗淤血的方法:分部治疗法(将人身分为内外两部分)⑴在外为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⑵在内以隔膜分为上下两段,隔膜以上为胸中又称血府,隔膜以下为肚腹。
①通窍活血汤:主治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血瘀之症②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③膈下逐瘀汤:主治肚腹血瘀之症④少腹逐瘀汤:主治妇人少妇积块,痛经崩漏及调经种嗣⑤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