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8: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荒漠化的防治》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荒漠化的防治》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 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阻隔,受大陆气团控制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二荒漠化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原因--气候变异,人类过度的经济后动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①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加剧荒漠化进程②人为因素------常起决定性作用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过的放牧---牧区掘井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①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③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④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保护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⑥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种植耐旱植物⑦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1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云贵广西等地)石漠化严重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地面冲刷强烈地形起伏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严重土壤层薄且贫瘠,易造成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滥垦耕地、砍伐薪柴等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裸露,失去保护2 江南丘陵----红漠化(水土流失)3 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4 土地此生盐渍化原因自然原因: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华北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雨季短,春秋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人为原因:农业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排泄排水不排盐。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案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案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4:2.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4:2.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教案第一课时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并且提出了活动意见: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

(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荒漠化的成因教学难点:动植物的变化对荒漠化的指示作用为本节的难点教学分析: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作好准备。

课型:新授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幻灯片播放荒漠化的视频资料片和图片【板书】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概述:【设问导思】根据刚才所看得视频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并结合教材思考:1、荒漠化发生在什么地区?2、荒漠化的本质是什么?3、荒漠化的表现有哪些?4、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关系如何?5、荒漠化的现状日如何?【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荒漠化的概念和现状;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案例】二、中国西北地区:【设问导思】看幻灯片及教材上的图,分析回答:1、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提问】荒漠化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结合教材和自己课后查阅的资料)【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先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总结,教师指点即可。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案(人教版必修3)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结合具体区域图,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具体原因。

3.以此案例分析方法为模式,学会分析其它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等)的成因。

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概念图解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思维活动1.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红色荒漠”属于哪一种荒漠化类型?成因是什么?答案属于石质荒漠化。

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Ⅰ为○10温带草原,Ⅱ为?荒漠草原,Ⅲ为?荒漠。

(2)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 mm以下,B为?200 mm以下,C为?50 mm以下。

2.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思维活动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否相同?试简要说明。

答案不相同。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探究点一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探究活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结合教材P16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完成(1)~(2)题。

(1)我国西北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是什么?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2)西北干旱地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等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多雨年份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但西北地区气温、降水变率大,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反思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的成因自然因素的影响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深居内陆,高原、山岭阻隔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为风沙向东、南方向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重要条件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份利于抑制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速荒漠化进程探究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探究活动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7: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7: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基础梳理一、荒漠化及其表现1.概念:指发生在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过程:植被破坏→→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长期丧失→如同荒漠般景观。

5.现状⎩⎪⎨⎪⎧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 的威胁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 之一,尤其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特别提醒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区别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

简单地说,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而沙漠化是指单纯在干旱地区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位置: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宁夏与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为主。

5.内部分异:以为界,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自主测评一、判断题1.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 )2.荒漠化不可能发生在湿润地区。

( )3.荒漠化的主要成因都是人为原因。

( )4.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类活动。

( )5.土地次生盐碱化与不合理灌溉有关。

( )二、综合题6.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 mm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 mm。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重点)阶段1 知识梳理教材整理1 荒漠化阅读教材P16第1至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发生在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____________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_________。

4.现状(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遭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微体验正误判断:(1)湿润地区不会发生土地荒漠化。

( )(2)沙漠化就是荒漠化。

( )教材整理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阅读教材P16第3至5自然段,P17第1至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________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___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___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气候:________气候。

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____ 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微体验正误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相同。

( )(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 )(3)气候异常是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 )教材整理3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阅读教材P17最后一自然段至P19,完成下列问题:1.根本原因(1)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________、过度开垦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微体验正误判断:(1)自然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扩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5: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5: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目标】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 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 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1. 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 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

【学法指导】1. 学好本节内容,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2. 通过案例,学好分析解决环境与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 通过知识的网络化处理,理清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学习过程】探究点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探究材料】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葱郁,是“绿色中国”;北方多广阔的“黄土地”,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广布,荒沙漫漫,是“金色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雄浑巍峨,冰川连绵,雪峰皑皑,是“银色中国”。

今后“彩色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向是:“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当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要永葆“银色”。

1.简述“金色中国”的位置与范围。

2.试说明荒漠化发生的类型有哪些?3.怎样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特征?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和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的成因是否一样?5.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盼晴天,这是为什么?探究点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探究材料】教材图2.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2.塔里木河河流下游绿洲被废弃的人为因素可能是什么?3.不同的人为因素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如何?4.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与人口激增有无关系?【基础达标】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学案18: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学案18: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学习目标】1. 知道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也是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3.理解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难点: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16-21页内容,阅读XXX 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荒漠化的发生过程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二、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1.概念:是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_____________。

2.表现:_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而引起的土地________化、石质荒漠和次生盐渍化。

广义的荒漠化还包括因水蚀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南方丘陵的“红色沙漠”等。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注意: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沙漠化≠荒漠化。

3、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植被破坏→地表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6: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6: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2.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学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为荒漠化的治理为本节的重点。

荒漠化的成因分析是本节的难点。

教材的处理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

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作好准备。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

这部分是本节,也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

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协调人地关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他们之间的知识关系:由于气候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土地荒漠化→制约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教学方法1.图像分析法:分析图2.1揭示西北地区具有干旱的环境特征;分析图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得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原因造成的;分析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固沙成果显著图;分析此类植物的根、叶的特点,分析此类植物与环境的适应。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6: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6: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预读教材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石质荒漠化和。

4.分布(1)世界:约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3)请把我国对应的荒漠化区域连线:[温馨提示]荒漠≠荒漠化(1)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一种过程。

(2)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原来的土地逐渐演变为荒漠的过程。

(3)荒漠化过程可最终形成荒漠,但荒漠不一定是荒漠化过程的结果,有些荒漠是原生荒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以西,—阿尔金山—一线以北,大致包括、宁夏、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属于气候,气候干旱。

(4)自然景观:以、为主。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潜在因素——干旱的自然特征①干旱导致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沉积物,再加上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

(2)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降水变率大的特征。

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8: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8: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教材分析】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荒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战略与措施,并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中国一项长期的任务。

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我国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教材首先介绍了关于荒漠化的几个问题,进而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并分析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然后是介绍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讲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

包含知识点:1、荒漠化概念;2、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补充)能力要求:(1)说出荒漠化概念,表现;(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因素;(3)读某区域图(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景观图)说出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资料分析【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环保观念,加强德育教育,从自身做起,为全球的环境效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用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

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9: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9: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第1课时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分布。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分析,归纳总结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知识体系梳理荒漠化及其原因1.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是②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③、石质荒漠化和④。

2.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属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⑤mm以下,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⑥,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和巨大的⑦,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干旱西⑧东(4)生态环境脆弱a.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⑨。

b.⑩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5)⑪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利用不合理。

(3)主要表现:过度⑫;过度放牧;过度⑬;⑭利用不当。

预习效果检测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冰蚀荒漠化等类型。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A.风蚀荒漠化B.冰蚀荒漠化C.水蚀荒漠化D.盐渍荒漠化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学习目标】:1.阅读书本P16第一段,了解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发生区域、原因和主要表现2.能够根据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降水等要素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通过阅读课本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4.熟记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5.通过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学会归纳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学习过程】【活动一】阅读书本P16第1~2段,说出荒漠化概念、表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____________。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_______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__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____________、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活动二】阅读书本P16第3~5段,结合图2.1,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降水等特点。

(在图中圈出大兴安岭、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贺兰山等地物)位置:地形:降水:【活动三】阅读书本P17~19,分析归纳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熟记)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Ⅰ为__________,Ⅱ为__________,Ⅲ为______。

(2)年降水量:图中A为____mm,B为____mm,C为____mm。

(3)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降水减少,土地的自然产出和________也随之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______,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分布着大片戈壁和沙漠。

【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下面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标细化】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前练习】 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1.概念:指发生在及一些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2.形成:是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和。

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 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和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新疆境内)是和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1)干旱成因:深居_______,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2)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 不足50毫米 200毫米以下 200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沙漠和戈壁草原________递减,_________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阻隔水汽进入。

青藏高原隆起位置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

③动力条件----。

④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来自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目标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难点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过程:课前基础知识(自学引导)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__________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__________。

4.现状(1)世界:约______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______、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___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__________以西,昆仑山—_____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______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__________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5.内部分异:以_______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__________,________风化和_____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________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______,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_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______季节。

(2) ___________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江南丘陵红漠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 华北平原盐碱化 成因
西北地区
生态问 产生原因和

危害
治理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
南方低 人多地少, ②植树造林,保
山丘
毁林开荒; 持水土;③营 乱砍滥伐, 造薪炭林、发
陵地 破坏植被。 展沼气、开发
区的
生态问 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 施
山高坡陡,雨水集中,
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 漠化的人为因素
北京沙尘天气
生态问 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华北、
西 北 降水量少,农
地 区 的 土
作物生长期气温 引淡淋盐; 较高,蒸发旺盛;井排井灌; 地下水位高;大 采取农田
一﹑荒漠化的概述
1.荒漠化的过程
没有植被保护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原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
四、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工程建设 1%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 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土地生产力长期 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般的景观, 即发生土地退化
使土壤中水分和 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2.荒漠化
(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 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说明: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 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 漠般的景观。 ⑵成因: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13: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次生盐渍化
华北平原 / 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地理位置 ②地形 ③气候 ④水文 ⑤植被 ⑥土壤 ··· ···
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Fra bibliotek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位置: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绝对位置:73 °E—120 °E;35 °N—50 °N 行政位置: 包括 新、内蒙、宁、甘(北部)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
石漠化
缺 土
石灰岩地区水 土流失,致使 岩石裸露的现 象
荒漠化的类型
沙漠化
缺 水
干旱半干旱地 区因土地缺乏 水分使沙丘入 侵或沙丘活化
盐渍化
多 盐
在蒸发旺盛地 区使盐分在地 表集聚的现象
石漠化
缺 土
石灰岩地区水 土流失,致使 岩石裸露的现 象
土地沙漠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狭义)
西南喀斯特地区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例
荒漠化
土地生产力长期 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景观的的现 象
实质是一种土地 退化的过程
荒漠化的类型
沙漠化
缺 水
干旱半干旱地 区因土地缺乏 水分使沙丘入 侵或沙丘活化
荒漠化的类型
盐渍化
多 盐
在蒸发旺盛地 区使盐分在地 表集聚的现象
荒漠化的类型
动力条件
植被 稀疏
人为原因
人口的不 合理活动
人口 激增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小组合作 探究
沙漠化
缺 水
盐渍化
多 盐
石漠化
缺 土
原因
1、华北地区盐渍化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0: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0: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后,教学容量更大了,各种地图出现得较多,要多一些时间给学生读图和思考。在本节教学中,有些提问给学生预留的思考时间少了一些。
7.重视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读图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地理现象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能力,从而能举一反三,分析将来遇到的类似问题。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们是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课堂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板书设计】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⑵形成:
⑶主要表现:
⑷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我国西北地区的概况:
⑴位置范围:
⑵地形特征:
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2)脆弱的生态环境:
(3)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类(地貌)
沙漠(沙质荒漠)、戈壁(砾质荒漠)、岩漠、泥漠、盐漠
2、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过程:土地缺少水分和养分,植物无法生长,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荒漠般的景观。
(3)从气候上看: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东西部的划分大致以贺兰山为界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优质课件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 较快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 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阅读P19思考:掘井为什么会造成荒漠化? 斑点状荒漠圈
答: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在水井周 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 的地区,当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土壤流失后,露出 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被称为 红漠化。
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 (1)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一种过程。
(2)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作用 或人为作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原来的土 地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 (3)荒漠化过程最终会形成荒漠,但荒漠不一定 是荒漠化过程的结果,有些荒漠是原生荒漠。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 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 投资开发。
西北 地区 荒漠 化的 成因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1:2.1.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教案
板书:
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带来了很大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西北地区的气候、地貌、河流水文特征、自然植被、农牧业生产、国土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对照图,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区域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思考)
读课本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观察并思考:
重 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难 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课 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因材施教
一、我国西北地区的概况
(一)位置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学生回答,适当补充)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源缺乏地区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农垦
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人口过快增长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人们迫于生计而无可选择地采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落后的灌溉方式等非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形式,从而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图,分析各个要素,适当情况下进行前后讨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2.3“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思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引导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学习目标】
1. 知道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掌握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也是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3.理解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难点: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2.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16-21页内容,阅读XXX 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荒漠化的发生过程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二、知识梳理
(一)荒漠化的概念和发生过程
1.概念:是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_________
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_____________。

2.表现:_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________退化而引起的土地________化、石质荒漠和次生盐渍化。

广义的荒漠化还包括因水蚀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南方丘陵的“红色沙漠”等。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注意: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沙漠化≠荒漠化。

3、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植被破坏→地表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______________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__________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东部属于半干旱的草原景观,西部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4._______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开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景观特色。

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______________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_________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_________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__________干旱的季节。

三、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荒漠为主
B.草原为主
C.森林、草原为主
D.草原、荒漠为主
3.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为()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
C.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D.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00mm
4.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
1、下图是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及C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1)填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阴影部分是非洲萨赫勒地区,该地区是世界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根据该地区有代表性的C地的气候资料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探究二:荒漠化的成因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治理荒漠化成效显著,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A、B二地荒漠化状况图
我的疑惑:我的收获:
(1)A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训练案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1~5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
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2011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
该考察团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障
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
2010年1月14日资源网: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

此外,我国土地沙化情况也很严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千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D.过度放牧
7.在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
——★参考答案★——
预习案
预习自测
1.C
2.D
3.B
4.D
探究案
探究一:
『答案』
(1)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2)从气候资料看,代表性的C地月均温在22℃以上,气温高,蒸发量巨大;降水量不足500mm,气候干旱,极易产生荒漠化现象。

探究二:
『答案』:
(1)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过度农垦,破坏植被。

(3)先变大再变小
训练案
1~5『答案』1.B2.A3.D4.B5.B
『解析』
1.图示区位于我国荒漠化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大气降水少,A错。

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所以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B对。

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

水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含沙量较小,D错。

2.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主要是荒漠景观。

图例中有长城、山脉等符号,可能见到,B.C可能见到。

沙漠边缘铁路沿线,可能见到草方格沙障,D可能。

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牧区,不是荒漠区,A对。

3.在西北干旱区,农业最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源,人口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决定绿洲的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的分布及数量,D对。

交通、地形、热量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制约因素A.B.C错。

4.由于人口增加,中上游农业用水量大,导致下游地区缺水,水量少,土地荒漠化,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A错,B对。

交通线离山地更近,C错。

山地森林覆盖率变化不大,D错。

5.图示区域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大,工农业用水量多,或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导致土壤荒漠化问题严重,B对。

城镇区森林覆盖率低,破坏较轻,A错。

降水少,水土流失少,C错。

地面沉降问题少,D错。

6~7『答案』6.B 7.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