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doc
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
药物。
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科学安全地使用药物。
2.3千万不能用假药或者质量不合格的药物市场上的药物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在给动物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选到那些不合格的药物。
必须选择那些经过国家认证了的药。
3结语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一个比例,药物的使用是养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是当前我们国家的用药问题仍然十分不规范,一味滥用只会更加拖累养殖业的整体发展,也会给为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加强安全用药势在必行。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药物残留,对于规定的禁止使用的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守,不可使用假药以及质量不过关的药。
只有把用药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推动养殖业的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徐伟.兽医安全用药的原则[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8):18-19.健康养殖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张学武(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潍坊262200)摘要:仔猪消化道微生物与宿主形成相互依赖的系统。
这些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仔猪正常的生理状态,提高仔猪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对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定植规律及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便为深入研究仔猪肠道微生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肠道微生物;乳酸菌;双歧杆菌;免疫力仔猪胃肠道内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影响体系。
仔猪肠道微生物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当断奶仔猪日粮和环境发生变化时,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状态也随之显著改变,而微生物菌群变化会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
仔猪通过接触母体、周围环境、采食以及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适应与选择,逐渐在肠道内建立菌群平衡系统。
研究发现,微生物对仔猪肠道黏膜的形成及免疫系统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概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特点及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仔猪消化道微生物提供参考。
1肠道微生物对仔猪免疫能力的影响1.1肠道微生物的定植规律仔猪胚胎时期肠道存在大肠杆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原因可能是胚体通过胎盘和母体羊水进行营养交换得到的。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在当今的畜牧业领域,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的微生物,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不仅能够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性能,还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那么,益生菌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在畜牧业中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一、益生菌的作用机理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肠道菌群的平衡。
当有害菌数量增多时,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益生菌能够通过竞争肠道黏膜表面的附着位点、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2、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黏膜是动物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病原体和毒素的侵入。
同时,益生菌还能刺激肠道分泌黏液,进一步加强肠道的防护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它们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使免疫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对机体造成损伤。
4、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益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帮助动物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同时,益生菌还可以降低肠道内的 pH 值,创造有利于消化酶发挥作用的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5、改善肠道环境益生菌在肠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
这些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还能够降低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此外,短链脂肪酸还具有调节肠道蠕动、促进肠道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利于改善肠道环境。
二、益生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家禽养殖在家禽养殖中,益生菌可以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微生态的作用
微生态的作用微生态是指生物体内或周围微小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微小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许多方面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1. 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微生态在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产生有益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
此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与肠道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而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2. 免疫调节:微生态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它们通过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调节。
微生态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活化,促进抗炎反应,减少过度免疫反应,从而维护免疫平衡。
研究表明,缺乏适当的微生物群落与许多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等。
3. 促进营养吸收和代谢:微生态参与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营养吸收。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例如,它们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这些物质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并供给身体能量。
此外,微生态还可以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如促进钙吸收、维生素合成等,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 防御病原微生物:微生态在身体的免疫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们占据着生态位,与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竞争资源和营养物质,限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微生态还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如抗菌肽和酸性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和多样性,微生态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5. 影响心理健康:微生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通过肠脑轴相互作用。
肠道固有茵群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
胞 , 激 机体 产 生免 疫应 答 。还 通过 巨 噬细胞 、 K细 刺 N
胞、 T细胞 的活 化 ,增 强 周 围血 管 和局 部淋 巴结 中淋
巴细胞 的免疫 。T辅 助 细胞 、 K细胞 的增加 , N 可使 抑
制 性 T细胞 减 少最 终增 强 机体 的免疫 力 。 附于机 体 吸 的嗜酸 陛乳 杆 菌具 有抗 菌 活性 , 菌株 能 吸附 于分 化 该
常或 致 病 现象 ,称 这层 微 生 物 为正 常菌 群 或 固有 菌 群 和 原籍 菌 群 。动 物 的 胃肠 道栖 息 着 大 约 3 O属 5 0 0 多种 细 菌 ,主要 由厌 氧菌 、兼 性厌 氧 菌 和需 氧 菌 组
介导素的分泌 ,增强免疫功能 ,提 高宿主 的抗 病能
力 。这 些 因子 在某 些 情 况 下 , 以代 替免 疫 调 节 剂 , 可 其不仅能刺激造血活性 ,而且也 能增强成熟 细胞 的
的肠 道 细 胞 上 , 可 在 体 外抵 抗 幽 门螺杆 菌 , 灭 入 还 杀 侵菌 。
6 和 疫 苗 混 合 使 用 提 高 抗 体 水 平
据 报道 , 光合 细 菌 与传 染 性 支气 管 炎 疫苗 ( ) H
混合使用 ,能提 高鸡体 内的 一 球蛋 白和禽传染性 支气 管 炎 病 毒 (B 特 异性 抗 体 的水 平 。在 新 城疫 IV)
1 菌 群 屏 障作 用
动 物 的先 天 性 或非 特 异 性 免疫 应 答 ,亦 即机 体 免疫 系统 识别 和排 除 各种 异 物 ,主要 依靠 机体 的屏 障 作用 , 括 正 常 菌 群 、 体 的皮 肤 黏 膜 、 体 等 体 包 机 补 液 因子 抑 菌 、 菌 、 菌 等 作 用 、 噬 细胞 的 吞 噬 作 杀 溶 吞 用 等 。不 难看 出 , 常 菌群在 机 体 的屏 障作 用 中起 着 正 极 为重 要 的作 用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对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关注。
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高血压研究模型,其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揭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动物本实验选用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对实验大鼠进行肠道菌群样本采集,采用无菌操作法收集大鼠肠道内容物,并进行适当处理以备后续实验。
2.3 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样本进行测序,获取各样本的菌群组成及丰度信息。
三、实验结果3.1 肠道菌群组成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得到了各样本的菌群组成信息。
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菌群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与高血压相关的潜在致病菌在高血压组大鼠肠道中丰度较高。
3.2 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通过对比两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我们发现高血压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更加复杂,菌群多样性降低,优势菌群更加明显。
这表明高血压可能改变了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
3.3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某些特定菌群的丰度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些潜在致病菌可能通过影响大鼠的免疫系统、代谢等途径,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与正常大鼠存在明显差异,且某些潜在致病菌的丰度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相关性。
这表明肠道菌群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大鼠的免疫系统、代谢等途径,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蜜蜂及熊蜂的肠道菌群种类和作用
蜜蜂及熊蜂的肠道菌群种类和作用刘春蕾;王红芳;胥保华【摘要】昆虫的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而且在抵抗病原菌侵袭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宿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蜜蜂及熊蜂肠道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它们与蜂群的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从东、西方蜜蜂及熊蜂肠道菌群的种类、蜜蜂肠道菌群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蜜蜂肠道微生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6(067)012【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蜜蜂;熊蜂;肠道菌群;种类;作用【作者】刘春蕾;王红芳;胥保华【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据调查表明,全球约有1/3的农作物产量依靠授粉昆虫,每年直接源于昆虫授粉创造的经济价值约有150亿美元,约占全球农业生产经济总收入的9.5%[1]。
蜜蜂及熊蜂是世界范围内两种主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作物乃至生态植被的授粉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全球蜂群总量的波动对农作物增产和生态植被的保护均会产生较大影响。
蜜蜂和熊蜂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平衡的微生物区系。
它们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而且在一些病原菌侵袭的抵抗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宿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其体内的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出现死亡[2-5]。
例如2006年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蜂群衰竭失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导致蜜蜂大量死亡而引发的授粉危机[6],人们开始意识到蜜蜂的重要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蜜蜂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因此关于蜜蜂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渐渐增多[7]。
1.1 蜜蜂肠道菌群的种类1.1.1 西方蜜蜂肠道菌群的种类西方蜜蜂是世界上饲养量最大的蜂种,尤其是意大利蜜蜂。
动物肠道健康与消化生理研究
动物肠道健康与消化生理研究动物的肠道健康与消化生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肠道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食物消化的关键场所,还承担着营养吸收、免疫防御和代谢调节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肠道的健康与消化生理,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肠道菌群及其功能肠道菌群是指寄居在动物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对于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能够分解复杂的食物成分,帮助动物吸收养分;同时,它们还可以合成维生素、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抑制有害菌生长等。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
二、营养素消化与吸收动物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简单的营养物质,然后吸收到血液中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通过咀嚼和胃肠蠕动等方式使食物颗粒变小,增大其表面积,便于化学消化酶的作用。
化学消化则是通过酶类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较小分子,以便被吸收。
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小肠粘膜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增大了其表面积,便于充分吸收。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肠道内被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然后通过绒毛进入血液循环。
这个过程中需要胰岛素、胆汁酸等多种物质的参与。
三、肠道免疫功能肠道免疫系统是人和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系统,它主要由肠道黏膜屏障、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和肠道免疫调节细胞等组成。
肠道黏膜屏障可以防止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入侵,黏膜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它们可以产生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来进行免疫应答。
肠道免疫调节细胞则是调控肠道免疫平衡的重要因素,包括调节性T细胞和抗炎细胞等。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过度免疫应答,维持肠道内稳定的微生物群落。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
四、肠道疾病与健康调控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和肠道肿瘤等对于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肠道微生态指的是肠道内各种有益细菌、有害菌以及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它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保护人体抵抗外界致病菌入侵方面,还可以影响肠道中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免疫肠道内滋生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与人体的肠道黏膜形成了一个微生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肠道免疫系统随着肠道微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肠道内的有益菌可以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保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
肠道内的哺乳动物细胞和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着。
肠道细胞表面含有一些受体,这些受体可以识别微生物分泌的分子。
当有害微生物进入体内时,哺乳动物细胞可以通过分泌一些免疫因子,如肠道抗菌肽等来杀灭这些有害微生物。
而有益细菌则会分泌一些物质来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
有益菌还可以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和修复,提高肠道的代谢能力以及防止肠道感染。
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衡会引发肠道免疫反应,刺激体内炎症的产生。
当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时,会引发胃肠道炎症反应、机体氧化压力升高等不适症状,增加机体感染的风险,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肠道微生态与精神免疫肠道微生态与身体健康的联系除了与肠道免疫有关,还与精神免疫密不可分。
人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神经元,以及与大脑相似的感觉传导系统。
这种通过肠道内神经系统与大脑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被称为肠脑轴,而肠道微生态平衡与这种系统的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并不只和肠道疾病和肠道免疫有关,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有关的代谢产物与肠脑轴有关,因此在肠脑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肠道有益菌可以将纤维素等难消化物质分解为能够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以供人体吸收消化。
肠道微生物对家禽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肠道微生物对家禽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朱丽慧;廖荣荣;杨长锁【摘要】A vast diversity of microbes colonizes in the poultry gastrointestinal tract,referred to intestinal microbiota.Microbiota and products thereof are indispensable for shaping the functions of poultry digestive and immune system,thereby exerting multifaceted impacts in gut health.As antibiotics are restricted or disabled worldwide,the issue of the intestinal problems of poul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caus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for the farmers.However,the researches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 of poultry are still at a relatively early stage.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omposition of poultry gut microbiota and current nutrition studies on poultry gut health control.Then,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n immunity of gut microbe-derived nucleic acids and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as well as the involvement of commensals in the gut homeostasis.In addition,we further focused on the recent findings with an intention to illuminate the mechanisms about how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immunity system regulating gut microbiota,hoping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s for further poultry gut health protection.%家禽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积极参与家禽的消化与免疫应答过程,对家禽健康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抗生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限制或禁用,家禽肠道问题日益突出,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对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本文首先综述了家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以及家禽肠道健康营养调控措施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肠黏膜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调控的潜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家禽肠道健康的营养措施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8(030)003【总页数】9页(P820-828)【关键词】家禽;肠道微生物;肠道免疫;肠道健康【作者】朱丽慧;廖荣荣;杨长锁【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06;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06;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营养代谢、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滥用对动物健康的危害
抗生素滥用对动物健康的危害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在人类和动物医学中,抗生素的应用不可避免,它可以拯救生命,缓解疾病。
然而,抗生素滥用及不当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极大地威胁着动物健康。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对动物健康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对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抗生素滥用是造成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动物在得到感染时,抗生素通常被用来控制和治疗感染。
然而,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一旦细菌具备了抗生素耐药性,它们将无法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从而导致感染难以治愈。
2. 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削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会破坏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其变得脆弱。
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免疫系统可以应对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并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依赖性增加,当抗生素失去作用时,动物将更加容易受到感染。
3. 对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动物的肠道菌群对其健康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重要生理过程。
滥用抗生素会扰乱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一些有益菌受到破坏,从而降低了动物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肠道菌群的紊乱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腹泻和消化不良等。
4. 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危害抗生素滥用不仅对动物本身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造成威胁。
通过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品,人类可能摄入抗生素,进而导致人类的健康问题。
此外,动物排泄物中大量存在的抗生素也会进入土壤和水源中,对环境产生污染。
解决方案:1.合理使用抗生素动物饲养者和兽医应该遵循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只在确诊感染时使用,并且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周期进行应用。
同时,应该鼓励使用选择性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对人类和动物免疫系统产生较大压力的广谱抗生素。
2.加强监管和教育政府和兽医行业应加强对抗生素滥用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同时,对兽医人员和农场主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使用合理性的认识,推广正确的养殖管理方法。
动物肠道微生物学了解动物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与影响
动物肠道微生物学了解动物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与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学:了解动物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与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体内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与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对动物的健康、免疫、代谢和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动物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它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长条件,吸引了大量微生物栖息。
动物肠道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肠道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多样,它们可以帮助动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氨基酸、降解抗营养物质、调节肠道免疫反应等。
例如,某些肠道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释放出可被动物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某些益生菌可以合成维生素K和维生素B12,供宿主吸收利用。
此外,动物肠道微生物还能产生抗菌肽、乳酸等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二、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动物健康的关联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肠道屏障、免疫系统和代谢健康等方面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
1. 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增加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有害物质通过肠壁进入体内,从而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2. 调节宿主免疫:肠道微生物通过与宿主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反应的发生和程度。
适当的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宿主的抵抗力,并减少过敏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3. 影响宿主代谢: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宿主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宿主食欲、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等,对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三、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失衡与疾病当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失去多样性和稳定性时,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的失衡,从而影响宿主的健康。
免疫系统在肠道健康中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在肠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健康控制一直以来都是猪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肠道是保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器官。
除了吸收养分,肠道也是抵御有害物质和细菌入侵的屏障。
肠道免疫系统也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如炎性细胞被认为起到核心作用,以往,肠道上皮一直被认为是简单的物理屏障。
如今,人们知道肠上皮细胞也是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尤其是在先天免疫系统中。
肠上皮细胞在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肠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共同参与维持平衡反应。
此外,肠道中分布着大量神经末梢,这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其中。
危险因素由于肠道经常暴露于外源性物质(如饲料)下,故而动物机体进化出了一种能够调控炎症与免疫的肠道系统,这不足为奇。
然而,这种机制可以被不良因素击溃。
其中研究最为充分的一种干扰因素是仔猪的断奶。
在断奶期间,仔猪的小肠壁发生着重要的改变。
突然离开母猪、交叉哺乳、转运以及改食更难消化的固体饲料,是断奶仔猪必须面临的挑战。
母乳中高吸收率的养分,被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主要为植物源性的蛋白质替换。
带来的后果是,断奶后的首周采食量下降,并且动员了本就不多的体内能量储备。
肠绒毛长度缩短,以及不成熟肠上皮细胞比例的增加,导致肠道内的酶活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肠道菌群也受到了影响,由于肠道内存在大量未消化的发酵底物,导致乳酸菌群下降的同时,大肠杆菌数目增加。
这种情形会引起肠道稳态失衡,导致消化与营养吸收失衡及腹泻。
从这种意义上说,调节肠道菌群作为改善环境压力的一种手段,渐渐成为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
动物宿主的肠道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会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
肠道里的需氧菌与厌氧菌影响各种解剖学、生理学以及免疫学参数。
正常的肠道菌群由多种细菌菌种组成,相互进行生存竞争,并担当重要的天然防御功能。
早期直接补食微生物(Direct Fed Micro-organisms,DFM)能帮助控制肠道建立有益的菌群,避免出现不希望的失衡。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解析及其对食性和健康的影响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解析及其对食性和健康的影响一、前言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在世界上也备受关注。
大熊猫食性独特,主要以竹子为食,但竹子对于其消化系统的特殊要求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却长期困扰着研究者。
二、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大熊猫的肠道菌群研究历史较短,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研究显示,大熊猫肠道菌群基本包括4个菌门: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其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大熊猫肠道中的优势群落。
此外,大熊猫肠道菌群没有细菌属于Ruminococcus和Fibrobacter,这表明其肠道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植食性动物更简单。
而其肠道内有特殊的细菌,如细胞外多聚物酶子酵素和利益菌Lactobacillus,这些菌在消化肠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竹子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影响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竹子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影响。
研究表明,竹子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降解产生的产物为熊猫需要的营养素。
但是,竹子中还含有一些不易消化的物质,如硅酸盐等,长期食用过多,会给大熊猫带来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
四、大熊猫肠道菌群对大熊猫健康的影响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敏感,长期的竹子饮食也会对其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大熊猫肠道菌群与大熊猫的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中的细菌通过合成某些有益物质,如细胞外多聚物酶子酵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大熊猫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熊猫肠道菌群对其免疫系统也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状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大熊猫免疫力下降。
五、结论大熊猫是一种王国动物,其肠道菌群对于其食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竹子作为其主食,对于大熊猫而言既是好处也是问题,在大熊猫保护的过程中,合理调控其竹子饮食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助于保护大熊猫的健康和生存。
肠道菌群实验设计
肠道菌群实验设计摘要: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实验设计将利用小鼠模型,通过不同干预手段(抗生素、益生菌、饮食等)来探究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宿主的影响,以期在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同时,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肠道菌群,小鼠模型,抗生素,益生菌,饮食,变化,影响引言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肠道菌群的失衡往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肠道炎症、代谢性疾病等。
因此,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
为了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宿主的影响,我们计划利用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干预手段(抗生素、益生菌、饮食等)来探究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宿主的影响,以期在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同时,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验设计1. 实验动物本实验将采用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雄性和雌性小鼠各一半,年龄8-10周,体重20-25g。
小鼠将在动物实验中心的特定病原体自由环境中饲养,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分组时需保证各组小鼠的年龄、性别和体重分布均匀。
2. 实验分组本实验将设计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
实验组分别为:- 抗生素组:小鼠饮用含抗生素的饮用水,用于模拟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
- 益生菌组:小鼠通过灌胃给予益生菌,用于探究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饮食组:将小鼠分别饲养在高脂饮食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条件下,以模拟不同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对照组:小鼠饮用普通饮用水,饲养在标准饲料的条件下,作为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的小鼠将在实验开始前进行无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天津科技大学《功能性食品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院:食品学院摘要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
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
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进行了很多研究和介绍,但多数只局限于它的使用效果上,对其作用机理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总结。
本文主要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为对象,综述了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现状1.肠道菌群概况1.1胃肠道正常菌群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个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
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 1 ],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
胃、十二指肠、空肠细菌的种类及数量极少,主要由于胃酸、胆汁作用及小肠液流量大,蠕动节奏快,细菌在繁殖前即被冲洗到远端回肠及结肠,细菌浓度<103 个/mL,主要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
而回肠末端由于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 ~108 个/mL,主要含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2 ]。
至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浓度为109~1012 个/mL,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
宠物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研究进展
宠物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研究进展宠物动物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家庭成员,在宠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宠物动物的健康愈发关注。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群对宠物动物的健康起着重要影响,影响着它们的免疫系统、消化功能、心理行为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
一、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肠道是宠物动物体内最复杂的微生物栖息地,其中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与宠物动物的肠道黏膜密切接触,形成肠道微生物群。
根据研究,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具有个体差异性,即每个宠物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都是独特的。
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主要成分是益生菌和有益菌群。
这些微生物对宠物动物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帮助消化食物、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等。
同时,肠道微生物群中也存在一些有害菌群,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它们可能引起宠物动物的肠道感染和疾病。
二、肠道微生物群与宠物动物健康的关系宠物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它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首先,肠道微生物群对宠物动物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增强宠物动物的免疫力,使其更抵抗疾病。
其次,肠道微生物群还能影响宠物动物的消化功能。
一些微生物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物质,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还与宠物动物的心理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可能导致宠物动物情绪不稳定和行为异常。
三、调节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方法了解宠物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后,人们开始探索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饲料添加的方式补充到宠物动物的肠道中,以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益生元则是能够维持益生菌生长和活性的营养物质,如低聚糖和纤维素等。
畜牧业中的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
畜牧业中的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在畜牧业中,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与其整体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畜牧业中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常用的管理方法。
一、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直接影响其消化吸收能力和营养利用率。
一个健康的肠道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有益菌群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
良好的肠道健康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细菌性腹泻、肠炎等,保障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在经济效益方面,良好的肠道健康还能减少药物使用,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二、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的常用方法1. 合理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是维持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的基础。
饲料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应适宜,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和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问题。
此外,合理的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酶制剂等有助于肠道健康的添加剂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2. 提供清洁饮水:养殖动物应始终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供给。
清洁饮水可以防止养殖动物摄入病原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维护肠道健康。
3. 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4. 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对维持养殖动物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粪便,防止臭气和有害气体的积聚,在饲养场内做好消毒和杀菌工作。
5. 应激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动物可能会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饲养密度等。
应激管理是预防肠道健康问题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调节养殖环境、提供适宜的饮食等方式减缓应激对养殖动物肠道的不良影响。
总结:畜牧业中的养殖动物肠道健康管理是确保养殖动物健康、促进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饲料配制、提供清洁饮水、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环境卫生管理以及应激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动物肠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系统早期发育的影响
的线粒体 与叶绿体均起 源于细菌 ,表明细菌在早期 生 物进化 中起 着重要 作用 p 】 。相关研 究表明 ,免疫
发 生前的免疫球 蛋 白多样化发生在肠 道或肠道相 关
葛 良鹏,研 究员,E — m a i l : g e l i a n g p e n g 1 9 8 2 @1 6 3 . c o m
真核细胞和 4 ×1 0 ”的 定植 细 菌组 成 ,并 且 真核 细胞
收 稿 日期 :2 0 1 6 —1 2 — 2 0 :修 回 日期 :2 0 1 7 - 0 1 —1 7
资助项 目:重庆 市基本科研 业务 费计划项 目 ( 1 6 4 2 2);重庆市 博 士后科研 项 目特别资助 ( Xm2 0 1 6 0 3 1 )
作 者 简介 :杜 蕾 ( 1 9 9 2 一),重 庆长 寿人 ,硕士研 究生, 主要 从 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 学研 究 , E — m a i l :d u l e i 1 2 7 8 9 9 @1 6 3 c o m
通 讯作者 :刘作华 ,研究 员,E— ma i l :l i u z u o h u a 6 6 @1 6 3 . c o m;
a r e e s s e n t i a l f o r s e x c h r o mos o me i n t e g r i t y d u r i ng me i os i s
[ 4 3 ] Wu W, Qi n
L i Z,e t a 1 .Ge n o me wi d e mi c r o RNA
疫 系统 的早 期 发 育 中起 着 重要 作 用 ,一旦 中 断将 导 致 潜在 、持 久 的免 疫 异 常 ,所 以微 生 物 的早 期 定植 有 助 于提 高机
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益生菌是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的活微生物。
在畜禽生产中,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肠道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动物免疫力下降,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而激素类药物极易在畜产品中残留,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同时由于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微生态制剂以其高效的保健功能、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成为替代抗生素较为理想的产品。
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是从动物或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针对这几年,作为现代畜牧业新型添加剂的益生菌,其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1.益生菌概念及其发展益生菌(Probiotics),亦称益生素、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
其概念最早由Metchnikoff(1907)提出。
1965年,Lilley和Stilboll将益生菌描述为“由一种微生物分泌,刺激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1974年Parker首次使用probiotics—词来描述给动物使用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其定义为“益生菌是维持肠道内微生物平衡的微生物或物质”这个概念1989年,Fuller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仅局限于活的微生物制剂范围内,其主要功能在改善动物肠道中微生态平衡,从而有益于寄主的生长和健康”。
并指出这一制剂应具备5个特点:①必须能对宿生施加有利影响〔即提高生长率和抗病率)的微生物;②必须是无毒的和非致病性的;③必须是活的,含菌量要大;④必须能在肠道环境中存活并进行代谢,即能抵抗低PH和有机酸;⑤必须能长期保持存活和稳定。
在我国probiotics多被译为益生素、益生菌、或译为生菌素、活菌素等等。
1990年Sossard将益生素定义为“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
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屎肠球菌:新型屎肠球菌微胶囊制剂(屎肠球
菌 活菌数 由国家粮食局 B-1)(
≥2 ×1010 CFU/g) ,
科学研究院提供。 屎肠球菌使用 1.5%海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钠
经由 Equl微胶囊发生器进行微胶囊包被。
抗生素:黄霉素、阿散酸,购于山东鲁抗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与饲粮
相比,饲粮中添加 300、500 mg/kg 的屎肠球菌显著提高仔猪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比
率 添加 (P<0.05), 100、300、500 mg /kg 的屎肠球菌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含量 G( IgG)
添加 (P<0.05), 300、500 mg /kg 的屎肠球菌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M( IgM) 含量( P<
500 mg /kg 的屎肠球菌显著增加仔猪结肠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 3)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
中添加 300 mg/kg 的屎肠球菌显著提高仔猪脾脏重量和脾脏指数(P<0.05)。 与抗生素组相
比,饲粮中添加 300、500 mg /kg 的屎肠球菌可显著提高仔猪脾脏重量( P<0.05)。 4) 与对照组
动物营养学报 2013,25(5):1069-1076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3.04.023
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 永 杨维仁* 张桂国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 271018)
300、500 mg /kg 的屎肠球菌对其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作者:李海国文章来源:猪病新干线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09-12-5 9:26:05在动物体内环境中通常有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在正常情况下即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并未表现异常或致病现象,称这一层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和原籍菌群。
这些菌群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益无害的。
1 肠道菌群及其分布1.1 肠道正常菌群的概念在动物体内环境中通常有一层微生物或微生物层,在正常情况下即动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并未表现异常或致病现象,称这一层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和原籍菌群。
这些菌群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益无害的。
1.2 肠道菌群的分布人和动物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90%以上。
肠道个体菌群分为3个部分:⑴生理性细菌与宿主共生关系,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
⑵条件致病菌与宿主共栖,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
⑶病原菌多为过路菌,长期定植的机会少,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如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则可引起人体发病,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常为韦氏梭菌等。
口腔内的菌群高度复杂,但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
胃的酸性环境极大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减少了进入小肠的微生物数目。
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
胃内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
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
在远端回肠中,革兰氏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氏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
这些肠道固有细菌在维持肠道功能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肠道菌群对动物免疫的影响及机理肠道菌群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包括抵御病原体侵袭、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及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
2.1 菌群屏障作用动物的先天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亦即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各种异物,主要依靠机体的屏障作用,包括正常菌群、机体的皮肤黏膜、补体等体液因子抑菌、杀菌、溶菌等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从现代的研究不难看出,正常菌群在机体的屏障作用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于1971年由荷兰微生物学家Van der waaij教授提出,肠道内源性专性厌氧菌抑制消化道中主要属需氧菌的潜在致病菌群数量的能力。
V ollaard认为粪便中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酵母菌的数量可作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的指标。
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作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指标。
2.2 影响黏膜免疫分泌型球蛋白(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可有效中和黏膜上皮内的病原体,捕捉黏膜内层病原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排除体外,在局部的抗感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发现双歧杆菌抑制其他肠道菌的效果与诱生一种抗菌物质——分泌型球蛋白(SIgA)有关。
有人研究证明乳酸杆菌粘附形成的空间占位,是防止其他菌对阴道组织附着的一个重要的保护性机制。
嗜酸性乳杆菌可以在肠黏膜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监视功能。
口服干酪乳杆菌能增强宿主的黏膜的免疫反应,促进肠道分泌免疫球蛋白SIgA),即使饲喂低剂量的干酪乳杆菌也能引起SIgA的分泌。
又有报道短双歧杆菌能促进小肠淋巴组织集合B细胞增生,诱导淋巴组织集合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3 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益生菌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成熟,增加T、B淋巴细胞的数量,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启动免疫应答。
有关研究表明,实验组免疫器官内的淋巴密度密集,数量增多以及浆细胞的数量增多,中枢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和上皮网状细胞数量增多,这标志免疫器官内部淋巴细胞的发育情况和免疫功能的成熟程度,从而向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盲肠扁桃体以及全身各处免疫组织源源不断的输送T、B淋巴细胞。
成熟的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激活、增殖和分化为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激活,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健全全身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功能。
2.4 激活免疫因子有研究报道,益生菌能明显的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介导素的分泌,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
这些因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免疫调节剂,因为它们不仅能刺激造血活性,而且也能增强成熟细胞的功能。
例如IL-1,人类颗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少量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生理作用十分明显,没有致病性,对宿主有免疫原性,抗肿瘤作用明显。
细菌细胞表面结合的细胞因子对细菌调节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发现双歧杆菌能刺激免疫细胞分泌IL-1,IL-6的量增加,而IL-1可促进T辅助细胞分泌IL-2和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也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功能,对人类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同时,IL-6则可促进B 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使之分泌抗体,又可直接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参与了T淋巴细胞、CTL、NK 细胞及LAK的细胞分化。
口服丽珠肠乐后,T淋巴细胞亚群约有不同程度回升,尤以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
嗜酸性乳酸杆菌的细胞壁成分提取物能增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并能促进其产生IL2。
研究短小双歧杆菌作用时发现,靶细胞是巨噬细胞样的细胞,该细胞释放的活性因子直接对B 细胞的分裂发挥效应。
双歧杆菌WPG对T细胞的增殖和IL-2产生没有直接作用,但能诱导TNF-α,IL-β,IL-6,IL-10和IFN-α的mRNA表达。
2.5 干预细胞免疫干酪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可激活巨噬细胞功能,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还通过巨噬细胞和T 细胞、NK细胞活性的增强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活化,有益于增强周围血管和局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免疫,T辅助细胞、NK细胞的增加,可使抑制性T细胞减少。
吸附于人体的嗜酸乳杆菌具有抗菌活性,该菌株能吸附于分化的肠道细胞上,还可在体外抵抗幽门螺杆菌,杀灭入侵菌。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乳酸菌能干预细胞免疫。
乳酸菌、双歧杆菌能阻断许多微生物的入侵和粘附(位组抑制)。
口服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能刺激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乳酸菌的某些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TCC 53103),植物乳杆菌(VTT),乳酸球菌(ARH74),双歧杆菌动物亚种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的强有力的诱导剂。
有些能刺激IL-10的产生,以增强免疫。
2.6 和疫苗混合使用提高抗体水平林志新等(1991)报道,光合细菌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52)混合使用,具有提高实验组鸡的γ-球蛋白和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特异性抗体水平。
也有研究表明,在ND疫苗接种前后饲用益生素,可提高鸡血清中抗NDV血凝抑制抗菌体,延长抗体的高峰期。
2.7 具有免疫佐剂活性Himanen等(1993)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脂磷壁酸(LTA)和肽聚糖发现两者均具有很强的免疫佐剂活性作用。
地衣芽孢杆菌的免疫促进作用是机体经口服芽孢杆菌后,在肠道淋巴组织集合的抗原结合位点上直接作为免疫佐剂,或者通过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物群,尤其是双歧杆菌菌群起主导作用,间接的发挥免疫佐剂的作用,提高机体的局部或全身防御功能。
2.8 菌群失调对动物免疫的影响菌群失调是指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临床上以腹泻为最明显症状,其他如肠道菌群中潜在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如特异性反应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和炎症性肠病等,被认为与菌群变化致肠一屏障功能损害及免疫紊乱有关。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抗菌谱过广,应用时间长,是引起菌群失调的主要诱发因素。
同位素、激素及放射治疗和化疗均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益生菌。
使人体潜在的致病菌定植。
手术、外伤、感染和肿瘤以及环境恶化等均可引起菌群失调。
3饲用抗生素、动物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饲用抗生素在饲用抗生素促生长机制的研究方面,以前人们多从微生物角度出发,认为是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然而,通过分析从前的研究结果,结论并非如此。
佟建明等(2000)采用多次屠宰连续采样的方法对金霉素影响肠微生物的结果以及在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饲用抗生素、动物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的三元平衡的理论假设。
他认为饲用抗生素、免疫系统和微生物(以及其他抗原物质)通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会逐渐建立一个三元平衡,而且这个三元平衡影响着抗生素是否具有促生长作用。
三者之间建立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反应期,在这个时期,新生的畜禽受环境中微生物以及饲料中抗原物质的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产生免疫反应,饲用抗生素对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有的抗生素还可以对免疫系统起直接的抑制作用。
两种作用之和形成免疫屏障,减缓和降低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
饲用抗生素在此期间以此对动物产生相对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二是平衡期,在这个时期,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到正常情况下的最高水平,抗生素与免疫系统联合作用使微生物的数量和免疫反应水平不再增加,三者的正反作用在此时形成相对平衡。
此时抗生素对动物不产生相对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水平宜以预防和促生长作用的剂量而不宜以治疗剂量长期添加。
4 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已被广泛开发研制成微生态制剂,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疫病的防制。
4.1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根据微生态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可分为:微生态治疗剂、微生态多功能制剂即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助长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