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部编新人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4、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张德成、聂士成)
5、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近代化的起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和社会习俗
教育、传媒、文艺。
八年级部编版历史上知识点
八年级部编版历史上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的基础。
在八年级部编版历史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以下是在本学期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历史知识点。
一、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们的崛起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秦朝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秦始皇帝国的统治体系,对秦朝的匈奴征战和修建长城的历史事件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需要重视秦朝的法律制度和对文字的标准化作用。
二、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时期,汉朝的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习汉朝历史,我们需要重视汉武帝的统治,他推行的“肘腋之患”政策为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汉朝的军事发展,包括郦食其之战和巨鹿之战等重要事件。
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这个时期诞生了三个分裂的政权。
在学习三国时期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其背景,分析这个时期诸侯的统治方式,同时也需要关注三国时期的军事发展,如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等。
四、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唐朝政治、文化、科技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学习唐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着重关注唐朝的政治体制和唐太宗的文治政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唐朝的科技发展、经济状况和唐朝对外的开放政策等。
五、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学习宋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宋朝的对外关系,如辽宋关系、金宋关系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宋朝的军事制度和官制,以及宋朝的科技、文化发展,如梁山泊的抗金义士和唐宋八大家等。
六、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和衰落带给中国人民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学习明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明朝初期,如洪武年间的帝王制度建设、靖难之役的发生与王阳明的理学思想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明朝末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崇祯帝的统治、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建立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课程简介《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是人教部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供全国各地初中八年级学生使用。
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了古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点,以及与当今社会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其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农耕时代的兴起•农耕时代的兴起•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转变•农耕时代与氏族社会的出现•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的形成•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奴隶制社会的产生条件•商代的社会形态与阶级关系•周朝的建立与封建体制的形成•郡县制度的建立与中央集权•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特点3.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社会的出现与特征•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的兴起•汉朝的建立与儒家思想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4. 第四单元:唐、宋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唐代的政治特点与军事制度•唐代的边疆政策与外交关系•唐代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唐代的科技成就与文化繁荣•宋代的政治变革与科举制度的推行•宋代的经济繁荣与市场经济的出现•宋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学习建议•配合教材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的背景和内涵,注意细节和重点。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多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做好笔记,整理思路,方便复习和回顾。
•配合历史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背景的了解。
•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进步。
四、总结通过学习《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点,从农耕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立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能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这对他们综合发展和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上历史部编版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部编版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一扇窗口,深入学习历史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历史部编版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第一章人类社会发展史1. 人类的起源与繁衍:人类的起源是非洲的大草原,经过不断的进化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繁衍时期,逐步形成了家庭、部落等社会形态。
2. 农业革命:约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农业时代。
3. 文明的诞生:在农业时代,人类开始进行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社会逐渐拥有了城市、文字、法律等重要标志,形成了文明社会。
第二章古代中国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分别为中国史上的三个朝代,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夏是神权政治制度、商是宗法政治制度、周是封建主义政治制度。
2.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传统:中华文化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以中庸思想、儒家文化为代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 秦朝的统一和建设: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通过对外扩张和内部管理的强化,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和大规模建设,对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章古代国际社会1. 希腊古典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希腊古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以哲学、政治、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造和传承为特点,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罗马帝国的统一和铸造: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国家,通过强大的军事、政治和文化活动,实现了欧洲的统一和重要建设,对待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东西方文化一直存在交流,并逐渐产生了相互影响的结果,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近代化、九一八事变后的中日文化冲突等,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例子。
第四章近代世界1. 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19世纪早期,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如工厂化、城市化等,对全球的历史和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历史是中考的一个科目,我们学好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同时也是为了传承文明。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提纲【钢铁长城】1.人民海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
目前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随着科技发展,空军装备了一批新型飞机。
3.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第二炮兵,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强军战略)【洋务运动】1.什么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了哪些主要军事工业?此外还有什么重大措施?答: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
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新式路海军,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2)北洋海军的命运如何?标志着什么?答: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3)19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从兴办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答: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为军事工业服务。
4)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答:三局一厂。
3.评价洋务运动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外国帝国主义百般阻挠;洋务派所要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与历史的规律与趋势相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知识点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口号及企业(1)军事工业:①时间:19世纪60—70年代②口号:自强③内容: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2)民用企业:①时间:19世纪70----90年代②口号:求富③内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19世纪70年代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6.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背景:(1)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程: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黄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1895)3.结果:1895年春《马关条约》(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瓜分中国狂潮(1)赎辽费: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4)宣传变法:组织学会,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梁)和天津《国闻报》(严)(5)主张:①梁启超《变法通议》“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法”2.百日维新:1898.6.11---9.21(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内容: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③文化: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清单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清单一、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中国近代史:1.一种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两对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侵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4.四条基本线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列强侵华史);近代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近代工业、近代社会生活、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史。
∙1840—1842鸦片战争(开始沦为)1912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1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彻底沦为)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19151898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学制度)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19191921192619271931五四运动(开端)中共一大中共成立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1934红军长征1936西安事变1937194519461949全面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内战)(国共内战)七七事变抗战胜利;重庆谈判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新中国成立(胜利)开始局部抗战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全面抗战)公车上书日本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新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阶级:无产阶级新领导:中国共产党新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①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经过:1840-1842年,关天培、陈化成等壮烈牺牲3.结果:签订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④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关税主权)4.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共8页)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全册共8页)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工业品。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外流,人民负担加重;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危害人民健康)过程:18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爆发: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三、进程:1840年: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逼天津(p5鸦片战争形势图)1841-1842年:占香港岛—攻虎门炮台—占厦门、定海、宁波—犯吴淞—占镇江—达南京。
四、结果: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①赔款2100万银元;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年,签订《虎门条约》: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五、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同步》p1,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三、列强:英法发动,美俄是帮凶四、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五、概况:过程: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
- 背景。
-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而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英国为了改变这种贸易逆差局面,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 经过。
- 1840 - 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定海,直逼天津。
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随后,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
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太平天国运动。
- 兴起。
-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发展。
- 抗击洋枪队。
- 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的率领下,进攻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洋务运动。
- 背景。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 内容。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等。
-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开平煤矿(李鸿章创办)、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等,目的是辅助军事工业。
- 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陆军方面,开始用新式枪炮练兵。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整理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整理本文档旨在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内容,以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知识。
第一单元:文明的起源1.1 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文明的定义: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高度发展和进步。
- 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农业、手工业、文字和制度等。
1.2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文明。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文字为甲骨文。
-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国家进入封建社会。
1.3 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达的城市文明,系统的宗教体系。
-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以金字塔等建筑闻名。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发展了城市、农业和法律制度。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2.1 古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是古希腊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每个城邦都有独立的政治组织和军队。
- 希腊城邦制度的代表是雅典民主和斯巴达军事制度。
2.2 希腊的科学、艺术和文化- 希腊在数学、几何、物理等科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如毕达哥拉斯定理、欧几里得几何等。
- 希腊艺术以雕塑和建筑着称,如帕台农神庙和雕塑家菲迪亚斯的作品。
- 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民主制度和人文主义思想。
第三单元:古代罗马3.1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罗马城市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开始,其发展逐渐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
- 罗马帝国通过征服和吸收其他民族,形成了多民族共存的帝国。
3.2 罗马法和行政制度- 罗马法体系融合了古罗马和各被征服民族的法律,对现代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 罗马帝国采用行政分区制度,实行高效的行政管理。
3.3 罗马的文化和遗产- 罗马文化吸收了希腊文化,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
- 古罗马的建筑工程如竞技场和古罗马浴场都是罗马文明的杰作。
以上整理了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内容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中国的历史综述- 历史的概念和意义- 中华民族的起源-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历史事件第二章:秦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秦朝的建立与辽东之战-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与法家思想- 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与遗产第三章:汉朝的建立与疆域的进一步扩展- 刘邦的与汉朝的建立- 刘邦的政治制度与汉朝的疆域扩展- 汉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匈奴的抵御第四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成就与北方民族的影响第五章:隋朝与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变迁- 隋朝的建立与两次统一- 唐太宗的政治制度和唐朝的疆域扩展- 唐朝的社会经济变迁与文化发展第六章: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宋朝的经济成就与文化繁荣- 南宋与金朝的斗争与经济特点第七章:元朝的建立与全球化时代的开启- 元朝的建立与北方的征服-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变革- 丝绸之路与元朝对外开放第八章:明朝的建立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明朝的建立与朱元璋的开国运动- 明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文化变迁-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海外活动第九章:清朝的建立与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清朝的建立与南明政权的覆灭- 清朝的政治制度与疆域变动- 清朝的社会经济现象与政治改革第十章: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的探索-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变革第十一章:近代中国的政治风云与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袁世凯的- 四·一二政变与国共合作的产生- 北伐战争与北洋政府的覆灭第十二章: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中国的建设- 政治制度与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第十三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高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世界的发展与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科技进步与世界变革- 社会制度与文化多样性-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知识点历史是一史之长河,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是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了解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第一章文化交流与文明发展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互相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断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2.文化的演变:文化不断演变,尤其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会发生转变、交融和创新。
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将中国文化带到了许多国家以及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3.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与融合,需要学生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尊重异己并学会与之相处。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不同王朝和历史事件,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
1.夏、商、周的特点:夏、商、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三个重要的王朝,夏王朝初创时期,为快速发展农业,开辟土地用了牛耕,发明了新的青铜器,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救民。
商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汤建立了文明古国,发明了殷商文化——甲骨文。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有着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例如农家子弟多读书,诸侯用兵必由王命等。
2.秦、汉、唐的特点:秦朝的统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统一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法家儒家思想的统合、将兵权掌握在中央等。
汉朝的统治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它的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期。
唐朝的唐开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不仅是由于唐代经济、科技、文学等方面的繁荣,更是由于它对于后代的影响和启示。
3.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事件对于王朝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复和理解课本内容。
第一单元:夏商周的兴衰1. 夏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地理位置:黄河中下游-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2. 商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地理位置:黄河中游- 特点:青铜器的繁盛时期,商王朝代交替频繁3. 周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地理位置:黄河流域- 特点: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孔子等众多名人活动。
第二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重要人物:秦始皇- 统一六国:秦、齐、楚、燕、赵、魏2. 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 政治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法家政治理念,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等,修筑长城- 军事特点:组建强大的军队,攻占咸阳、洛阳、长安、荥阳等;并缴获各国书籍焚烧- 文化特点:推行“焚书坑儒”政策,统一文字,使文字简化。
万里长城的修建等3.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广泛的农民起义之一,标志着秦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
第三单元:两汉时期的政治与文化1. 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
2.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国号“汉”,史称“东汉”3. 两汉时期政治特点- 实行封建制度,设立丞相和郡县制- 草木、孔明灯、火药、造纸术等的发明4. 两汉时期文化特点- 出现了中医、、等文化- 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单元:三国时期与晋朝的政治与文化1. 三国时期-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魏、蜀、吴- 魏国灭蜀国后,又被晋国所灭(晋朝即灭了魏国建立的政权)2. 晋朝- 时间: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或“晋朝”3. 三国时期政治特点- 三国割据,各自为政,争相互攻- 三国内部也存在着内乱和权力斗争4. 三国时期文化特点- 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的代表作品,如《三国演义》等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进程1. 北朝时期- 北朝:南朝和北朝的共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运用科学技术的领域:农业、水利、冶金、纺织、医药、建筑等。
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流派- 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提倡尊重家庭、重视教育、强调礼仪和道德。
-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强调追求自然和无为而治。
-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和节约。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1. 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
- 封建统治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工、商八个阶级。
2.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农业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发达,粮食种植技术提高。
- 商业与手工业:丝绸、陶器、铁器等商品生产逐渐发展。
- 贸易与交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三、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1.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政治制度- 封建主义的特点:领地制、宗法制和难民制度。
- 封建等级制度:教皇、君主、贵族、士绅、农民等。
2.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与科技- 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教的宗教影响力和文化传播。
- 教育与文化:修道院学校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和古典文化的传承。
- 科技与农业:农业的改良和水力工程的发展。
四、中世纪欧洲的农业与城市1. 农业生产的变革与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三犁轮作制等的应用,提高了农业产量。
- 农地的制约: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和贵族对土地的控制。
2. 城市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贸易与商业:汉萨同盟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市民阶层的崛起:商人、手工业者和城市劳动者的组织与权益维护。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的归纳汇总,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历史是一门既有趣又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训。
在八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变革中国自古以来就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演变。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交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交替过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持续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
3.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4.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如律令制度、郡县制度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单元:非洲的文明与亚欧的交往非洲是一个充满神秘与独特文明的大陆,而亚欧之间的交往又给予了非洲以深远影响。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的泛滥给予了埃及人以丰富的土壤,他们创造了伟大的金字塔和法老王的墓葬。
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的发源地,他们发明了文字和轮子,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亚洲最重要的帝国之一,他们追求大一统,尊重各种宗教,在治理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第三单元:古印度的变革古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哲学思考的国家,他们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梵文化:梵文化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它包含了种姓制度、轮回转世等重要概念,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印度教:印度教是古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相信存在许多神灵,并强调个人的修行和争取解脱。
3. 佛教的兴起:佛教是古印度的另一宗教,它由释迦牟尼创立,强调舍弃欲望和追求内心的平静,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中国清军运兵船3,主要战役2万多人)。
4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影响:5、“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2)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版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时间:1856-1860年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7、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5.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④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7、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积极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0.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爆发: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中国战败,被迫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4、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5、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7、“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8、“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时间:1898年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4.主张(目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百日维新(变法高潮);戊戌政变(变法失败)6、结果: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7、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8.失败原因: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9.启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1.时间:1900年2.2.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3.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4.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要问题: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本质是侵略;中国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争史。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1、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2、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孙中山流亡海外,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各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当全和光复会。
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1、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