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轻声与儿化教案
《儿化》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儿化》教学设计(范文大全)第一篇:《儿化》教学设计《儿化》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听歌辨词,请注意听下列词语的特点,播放歌曲陈红的《小桃红》柳絮桃花榆钱梢黄鹂2、提问这几个词的特点,导出新课。
二、教学流程:1、儿化及相关概念: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这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叫作“儿化”,我们把这种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例如:“花儿”(huār)一词,就是把“儿”(er)与“花”(huā)的韵母uɑ结合成一个音节,简写作uar,这种现象叫“儿化”,uar叫“儿化韵”2、儿化的作用:(一)表示亲切、温和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如:小孩儿脸蛋儿雪球儿将自己的名字后+儿化,会怎样?(二)表示细小、轻微的状态或性质。
如:勺儿碗儿树枝儿(三)区分词性如:画——画儿破烂——破烂儿(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四)区分词义如:头——头儿眼——眼儿(脑袋)(领头的)(眼睛)(小孔)小人——小人儿拉练——拉链儿3、儿化的音变规则:1)ɑ、o、e、ê、u收尾的韵母,儿化时主要元音基本不变,韵母直接卷舌。
如: ɑ-ɑr刀把儿o-or粉末儿ɑo-ɑor火苗儿e-er模特儿u-ur没谱儿ou-our小丑儿2)韵尾是i,n的韵母,韵尾脱落,主要元音卷舌。
如:ɑi-ɑr小菜儿ɑn-ɑr书签儿3)韵母是I,ü的,韵腹不变,原韵母后加er。
如:i-ier米粒儿ü-üer金鱼儿4)韵母是舌尖前韵母一i和舌尖后韵母一i的,将韵母改成er。
如: i(前)-i:er瓜子儿i(后)-i:er没事儿5)韵尾是-ng的,丢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如:ɑng-ɑr药方儿eng-er夹缝儿ing-ir花瓶儿ong-or果冻儿4、特殊音节儿化后的读音变化。
有的词语后面加上了“er”以后,不仅韵母出现了卷舌现象,其声调也发生了变化。
如:早早(zǎozǎo)—早早儿(zǎozāor)慢慢(mànmàn)—慢慢儿(mànmānr)相片(xiàngpiàn)—相片儿(xiàngpiānr)中间(zhōngjiān)—中间儿(zhōngjiànr)相片(xiàngpiàn)—相片儿(xiànpiānr)5、儿尾词与儿化韵的区别:书面上有“儿” 的词语,不一定都读成儿化韵。
小学拓展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教案)

小学拓展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教案)教案:小学拓展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根据所给字、词,准确运用正确的儿化发音。
2. 学生能理解儿化发音的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儿化发音的示范音频和相关课件。
2. 提前准备足够练习的习题和练习材料。
3.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需的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带有儿化的录音,让学生听音辨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死板儿化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展示等方式,详细解释儿化发音的规律和变化,包括以下内容:a) 儿化是在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的后面加上儿音,例如:吃饭 -> 吃儿饭、大人 -> 大儿人等。
b)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字在句子中必须儿化,例如:妈妈 -> 妈儿儿、东西 ->东儿西等。
3. 情境演练(15分钟)教师通过分角色对话、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儿化发音。
例如,学生们可以模拟在家里询问父母吃饭的情景,运用儿化发音进行对话练习。
4. 儿化练习(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儿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可以使用填空题、连线题、判断题等形式,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5. 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儿化发音的理解。
例如,教师将一些字卡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字,在限定时间内将其儿化,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归纳所学的儿化发音规律,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一些记忆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拓展: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区域特色言语的使用者,例如北京话、四川话等,分享他们方言中的儿化发音规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言语特色。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单元七 普通话的儿化(教案)-小学拓展

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教案)-小学拓展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普通话中“儿化”现象进行拓展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功能、发音规则、常见词汇以及儿化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辨识并正确使用儿化音,提高普通话表达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儿化的概念,掌握儿化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儿化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增强学生对儿化现象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语言自豪感。
教学难点1. 儿化音的发音技巧,尤其是卷舌音的准确发音。
2. 儿化词与原型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3. 儿化在口语交流中的自然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录音机或电脑,用于播放标准普通话的儿化音例。
2. 儿化词卡片,用于课堂练习和游戏。
3. 普通话语音教材,作为参考资料。
4.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示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含有儿化音的儿歌或童谣,引起学生对儿化音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介绍儿化的定义、功能,并通过举例说明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和规则。
3. 示范:教师示范儿化音的正确发音,学生跟读练习。
4. 练习:分发儿化词卡片,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5. 游戏:设计儿化词接龙或儿化音辨识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6. 应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鼓励学生用含有儿化音的词汇进行对话练习。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儿化音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要点,包括儿化的定义、发音规则、常见词汇及例句。
同时,板书还将包含练习和游戏的指导。
作业设计1. 学生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化词汇,并尝试造句。
2. 家长协助录制学生朗读含有儿化音的短文或故事,作为课后练习。
3. 学生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儿化词汇,下次课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普通话语音教程第五章第二节,主要讲述普通话中儿化的现象及其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儿化的作用、儿化的分类和儿化的发音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化的概念及其在普通话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儿化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儿化,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儿化的发音方法。
2. 儿化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儿化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儿化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发音方法。
3. 讲解与示范:讲解儿化的发音方法,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读并模仿儿化发音。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儿化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分享心得。
6.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句,讲解儿化在句子中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儿化的定义、作用、分类和发音方法。
2. 儿化发音的口型和舌位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儿化现象,并正确标注。
例句:(1)小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2)昨天我去了一趟菜市场,买了点儿水果。
答案:(1)小鸟儿(儿化音)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2)昨天我去了一趟菜市场,买了几点儿(儿化音)水果。
2. 作业题目:请模仿教材中的例句,运用儿化造句。
答案:(1)小猫儿在沙发上懒洋洋地晒太阳。
(2)她给我寄了一包裹,里面装着一些儿时的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化的概念和发音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可布置一些关于儿化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加强巩固;同时,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普通话,提高口语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儿化的定义和作用是学生理解普通话音变的基础,儿化的分类和发音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儿化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轻声与儿化

教学课题:轻声与儿化教学目的:学习普通话中轻声与儿化的发音规律,培养学生讲普通话好习惯重点:轻声与儿化的发音规律难点:由于方言的干扰,纠正练习有难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让学生读下面两首儿歌,注意里面的轻声和儿化。
1.轻声天tiān 上shàng 的de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天tiān 上shàng 一yì 群qún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 ,有yǒu 的de 站zhàn 着zhe 有yǒu 的de 躺tǎng 。
小xiǎo 白bái 羊yáng 啊a 下xià 来lái 吧ba ,不bù 要yào 在zài 天tiān 上shàng 着zhe 了l e 凉liáng 。
地dì 上shàng 河hé 水shuǐ 清qīng ,地dì 上shàng 草cǎo 儿ér 肥féi ,地dì 上shàng 才cái 是shì 你nǐ 们men 的de 家jiā 乡xiāng 。
2.儿化一个老头儿一个老头儿,清早上山头儿,挥斧砍木头,砍了这头儿砍那头儿。
对面儿来了个小丫头儿,给老头儿送来一盘儿小馒头儿,没留神撞上一块大木头,栽了一个小跟头儿。
二、轻声一、轻声音节:完全失去原调调值,重新构成自己特有的调值,读得又轻又短。
如: 豆腐 柴火 差事苍蝇 眼睛 裁缝节气 伺候 钥匙二、轻声的作用:1、区别词性或词义东西 兄弟 买卖 利害2、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亲切感跑得快 起来 客气 耳朵三、轻声的类型:1、固定读作轻声:助词、后缀、趋向动词、叠音词 他的 桌子 丫头 我们坐下 爸爸2、习惯读作轻声本事 大方 编辑 大爷 大意地道 地方 漂亮 东西 队伍四、常用轻读的词尾或虚词:子、头、们、的、地、得、着、了、过五、轻声词的语音结构:重·最轻1.当前面音节的声调是阳平、阴平、去声的时候,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普通话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教学内容取自《现代汉语》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规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正确运用儿化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的发音规律和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以及正确运用儿化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音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儿化的定义和发音特点;(2)讲解儿化的规律,如:词缀“儿”与词根的音节结合,发音时舌面抬起,舌尖卷起等;(3)分析儿化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儿化音进行对话;(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感受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音的发音方法;(2)学生跟读、模仿,掌握儿化音的正确发音。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发音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化的定义2. 儿化的发音特点3. 儿化的规律4. 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儿化词汇;(2)用儿化音进行一段对话编写;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练习;(2)见教材课后练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运用儿化音;(2)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比赛,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认识儿化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认识儿化音认识儿化音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让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儿化音”。
b.能够正确地读出儿化音,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交流中。
2. 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语听能力,提升识别儿化音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说出带有儿化音的词汇。
3. 情感目标:a.规范学生口语表达,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b.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愿意在公共场合中表达自己。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学习目标:a.学习掌握儿化音的定义和规律。
b.学习掌握带有儿化音的相关词汇。
c.学习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正确地使用带有儿化音的词汇。
2. 教学重难点:a.儿化音的定义和规律。
b.带有儿化音的词汇。
c.如何在口语交流中正确地使用带有儿化音的词汇。
3. 教学方法:a.讲授法。
b.互动式教学。
c.游戏式教学。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为引入本节课内容,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
视频内容应包含带有儿化音的词汇,如“熊孩子”、“菇凉”、“大老板”等等。
视频观看完毕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与学生互动,问学生对视频中出现的词汇是否有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儿化音。
第二步:讲授在学生们对儿化音有了基本认识后,教师可继续讲解儿化音的定义和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a.什么是儿化音。
大多数的人近年来普遍说大人话,即没有儿化音。
而一部分年轻人和儿童还保留着一定的儿化音。
儿化音是指在一些汉字后加上“儿”后,变成两个音节的音。
b.儿化音的规律。
儿化音的产生一般符合某些规律。
主要是以“爸、妈、爷、奶、哥、姐、妹、弟、儿、头、贝”等为词尾的汉字加“儿”就变成了儿化音。
第三步:练习在讲解完儿化音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两种练习:a.练习读儿化音。
小组内的学生,轮流读出给定的儿化音词汇。
其他组员应认真听并判断发音是否正确,纠正并指出错误。
b.练习造句。
小组内学生相互交换儿化音词汇,然后造出完整且准确的句子。
《轻声与儿化》课件

轻声与儿化的练习方法
发音技巧:注意声带放松,气流平稳,音量适中 练习材料:选择适合轻声练习的句子或短文 练习步骤:先读准字音,再轻声朗读,最后连贯朗读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保持自然流畅
模仿:模仿标 准发音,注意 儿化音的轻重
和长短
朗读:朗读含 有儿化音的句 子,注意发音 的准确性和流
畅性
练习:通过练 习,掌握儿化 音的发音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轻声可以区分形容词和动词
轻声的作用:在句 子中起到补充音节 的作用,使句子更 加流畅自然
轻声的特点:轻声 音节短促,发音时 气流较弱,声带振 动较弱
轻声的分类:轻声 可以分为单音节轻 声和多音节轻声
轻声的运用:在口 语中,轻声可以起 到强调、弱化、连 接等作用
轻声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轻声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轻声可以使句子更加自然,增强语言的亲和力 轻声可以使句子更加优美,增强语言的艺术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轻 声 与 儿 化 的 定 义
03 轻 声 的 作 用
04 儿 化 的 作 用
05 轻 声 与 儿 化 的 规 律
轻声与儿化的发音 06 方 法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轻声与儿化的定义
轻声是一种语 音现象,指说 话时声音的强
弱变化
轻声的特点是 声音较弱,发
儿化可以改变词的语气,如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儿化可以改变词的感情色彩,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增强语气:通 过儿化表达强 烈的感情色彩
亲切感:通过 儿化表达亲切、 友好的感情色
彩
幽默感:通过 儿化表达幽默、 风趣的感情色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1. 儿化的定义及分类2. 儿化的发音规律及技巧3. 常见儿化词的认读与运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儿化的定义、分类及发音规律,掌握常见儿化词的发音与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兴趣,增强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的发音规律及技巧,尤其是卷舌音的发音。
2. 教学重点:常见儿化词的认读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体会儿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细节:请两位同学进行对话,一位同学模仿小孩说话,另一位同学模仿大人说话,让学生感受儿化在表达可爱、亲切等情感时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儿化的定义、分类及发音规律。
教学细节:结合PPT,详细讲解儿化的定义、分类及发音规律,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例题讲解:分析常见儿化词的发音,并进行示范。
教学细节: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化词,如“花儿”、“鸟儿”、“儿子”等,分析其发音,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读、模仿,并进行个别指导。
教学细节:播放儿化词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对发音不准确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细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儿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邀请部分小组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细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搜集10个含有儿化词的句子,并进行朗读。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儿化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儿化的定义、分类、发音规律及常见儿化词的运用。
《普通话》教案13-14课时轻声、儿化-张娜

教案课题课时安排轻声+儿化2授课时间课型2017年11月13日讲+练教学目标1."掌握轻声、儿化的读法2.熟悉形成轻声、儿化的因素教学重点1.轻声、儿化的读法。
教学难点1.形成轻声、儿化的因素教学媒体PPT黑板多媒体语音资料板书设计轻声与儿化一、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声调现象。
例如:桌子、椅子。
二、儿化音节末尾的音素是a o e uê的,直接在它们后面加r(卷舌的动作)。
如:号码儿豆芽儿野花儿山坡儿大伙儿风车儿秧歌儿爆肚儿枣核儿半截儿木橛儿小宝儿家雀儿衣兜儿小偷儿足球儿教学内容:一、导入请同学们尝试阅读下面绕口令1.天上有个日头,地下有块石头,嘴里有个舌头,手上有五个手指头。
不管是天上的热日头,还是地下的硬石头,嘴里的软舌头,手上的手指头,反正都是练舌头。
2.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我运运气儿。
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
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二、轻声1.轻声的性质普通话里的音节分别属于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有些音节在词语和句子中使用的时候,失去原来的调值,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例子见《普通话》书中P48页。
2.轻声的词汇语法作用轻声是一种语音现象,同时也具有词汇、语法作用,有些词语,读不读轻声,意思、用1法会有不同。
例如:“大爷”不读轻声,是对爷爷的哥哥的称呼,“大爷”读轻声,是对伯父的称呼;“生气”不读轻声是动词,“生气”读轻声是名词。
轻声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王增伟一、授课题目儿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儿化的定义、作用,掌握儿化的发音规律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读准常用儿化词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同学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儿化的发音要领儿化的作用儿化的发音规律四、教法学法1、讲授法系统、详细地讲授儿化的定义、作用和儿化的发音规律,使学生对儿化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认识。
2、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说出日常口语中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指导正确的儿化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教师示范发音要领,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4、练习法通过对比练习,分析儿化与非儿化音节的不同,从而全面掌握儿化的作用。
5、合作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究儿化的发音规律。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绕口令:小兰儿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豆儿猴儿核儿壳儿块儿球儿(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2、儿化的作用儿化可以区别词义头(脑袋)头儿(带头的人)眼(眼睛)眼儿(小窟窿)信(信件)信儿(消息)儿化可以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画(动词)画儿(名词)儿化可以表示细小、亲爱、喜爱的感情色彩小球儿脸蛋儿纸条儿宝贝儿小孩儿金鱼儿3、儿化音变的规律对比分析①号码儿(hàomǎr)粉末儿(fěnmòr)小猴儿(xiǎohóur)唱歌儿(chànggēr)半截儿(bànjié)打球儿(dǎqiúr)玩意儿(wányìer)毛驴儿(máolǘer)词儿(cér)事儿(shèr)②刀背儿(dāobèr)有味儿(yǒuwèr)心眼儿(xīnyǎr)窍门儿(qiàomér)电影儿(diànyǐr)帮忙儿(bāngmár)③麦穗儿(màisuèr)干劲儿(gànjièr)飞轮儿(fēiluér)合群儿(héquér)儿化音变的规律有:(1)单韵母的儿化①韵母是a、o、e、ê、u的,韵母不变,加卷舌动作r②韵母是i、ü的,韵母不变,加er③韵母是-i(前)、-i(后)的,把-i(前)、-i(后)变成er(2)韵母的尾音是-i、-n、-ng的,去-i、-n、-ng,加卷舌动作r (3)韵母是ui、in、un、ün的,去i或n,加er(三)拓展训练,规范发音(1)词语发音练习:号码儿豆芽儿野花儿山坡儿大伙儿小孩儿宝贝儿一块儿一会儿小米儿小鸡儿小曲儿金鱼儿写字儿没词儿枪子儿铁丝儿头发丝儿帮忙儿竹筐儿小样儿板凳儿电影儿没空儿(2)绕口令练习小哥俩儿小哥俩儿,红脸蛋儿,手拉手儿,一块儿玩儿。
普通话课程教案《音变-儿化》

4.归纳总结:10分钟
5.布置作业:5分钟
课堂笔记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盖章)
年月日
4.儿化后主要元音读作鼻化元音后鼻韵母儿化时丢掉“-ng”,主要元音(a.e.o.i)鼻化,即发音时鼻腔和口腔都通气。如:药方儿(ar)电影儿(ier)板凳儿(er)小葱儿(or)
(正音记字)
1.朗读词语
ar:鲜花儿油画儿笑话儿刀把儿纸匣儿豆芽儿壶盖儿女孩儿一块儿花篮儿
好玩儿花瓣儿
er:山歌儿两个儿小米儿小鸡儿米粒儿
(发音要领)
1.儿化后读作ar(r为卷舌动作,下同)以“a”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儿化时,在“a”的后边快速加上一个卷舌动作。如(括号内是实际读音,不是实际拼法,下同):刀把儿(ar)豆芽儿(iar)石块儿(uar)圆圈儿(var)
2.儿化后读作er或加上er以“e”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儿化时,在“e”后边快速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以“i.v.-i(前).-i(后)”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儿儿化时,在它们后面加上“er”,并快速连读。如:
2.念准下列各组儿化和非儿化词,想一想他们在词性和词义方面有何不同
活尖点调包
活儿尖儿点儿调儿包儿
头鼻钉刺肝
头儿鼻儿钉儿刺儿肝儿
棒画空谱弯
棒儿画儿空儿谱儿弯儿
扣信白面零碎
扣儿信儿白面儿零碎儿
3.朗读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儿化词的作用
(1)这个小女孩儿,红红的小脸蛋儿,真可爱呀!
(2)您慢慢儿走,有功夫再来玩儿!
差不离儿金鱼儿唱曲儿孙女儿马驹儿
一会儿针尖儿花纹儿麦穗儿墨水儿
小腿儿瓜子儿挑刺儿树枝儿锯齿儿
2024版普通话轻声及儿化训练教学教案x

2024/1/28
8
轻声发音技巧指导
2024/1/28
准确掌握轻声发音规律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普通话中轻声发音的规律,了解哪些 词语中的音节会发轻声,并能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注意音节间的声调变化 在发音时,要注意前一个音节对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 以及后一个音节对前一个音节声调的依赖关系,从而准确 地发出轻声。
普通话轻声及儿化训练教学 教案x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轻声发音技巧与训练 • 儿化发音技巧与训练 • 词汇与语句运用训练 • 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训练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8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话轻声及儿化概述
01
02
03
轻声定义
普通话中,一些音节在特 定语境下会失去原有声调, 变为轻声,具有区别词义 和词性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美 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 性。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长
本课程共分为x个课时,每课时xx分钟。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多种 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教学内容
包括普通话轻声和儿化的基本概念、 发音规则、常见例子及实践练习等。
2024/1/28
句子和篇章训练
通过朗读句子和篇章,让学生在更 自然的语音环境中练习轻声发音, 培养其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能力。
10
03
儿化发音技巧与训练
2024/1/28
11
儿化发音原理及特点
2024/1/28
轻声、儿化训练

轻声、儿化训练一.教学目的1.通过训练了解轻声、儿化的性质和作用;2.通过训练一般性掌握轻声、儿化的发音;3.通过训练使测试中涉及的轻声词、儿化词能得到一般性掌握,减少普通话水平测试失分率。
二.教学重点:通过训练一般性掌握轻声词、儿化词的发音,提高测试成绩,从而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教学较为准确地掌握轻声词、儿化词的发音。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1.引入:用生动浅显的测试实例引出。
2.请学生读老师给出的文字材料: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
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注意聆听学生对加点字词的处理。
3.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重点涉及轻声、儿化。
4.解释什么是轻声、儿化:轻生词、儿化词:注意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予以解释,结合实例进行,要言简意赅。
5.轻声、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和词性,举例(略);(2)美化语言,举例(略)。
6.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轻声、儿化的要求(略),读好轻声词、儿化词对测试成绩的影响。
7.怎样读轻声、儿化:强调轻声声调轻、短的特点;强调儿化韵母类型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读音;示例。
8.浙江人说普通话在轻声、儿化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测试实例进行。
问题分析略)。
9.怎样记住轻声词、儿化词:(1)哪些是按规律读轻声的词语,记住按规律读轻声的词语;(2)哪些是没有规律读轻声的词语,如何记住没有规律读轻声的词语;(3)常用轻声词表;(4)儿化词的识别;(5)常用儿化词表。
10.轻声、儿化的训练:(1)轻声训练,训练方式应灵活多样,并注意训练气氛:①读词语,体会轻声轻、短的特点跟头石头里头外头刀子篮子矮子担子松快凉快爽快痛快东边南边左边右边②读词语,体会在不同声调后面,轻声声调的特点一声后:他的哥哥先生折腾拉扯舒服说了休息姑娘二声后:粮食行李玫瑰萝卜明白蘑菇朋友什么完了三声后:比方马虎牡丹打扮眼睛脑袋喜欢晚上显得四声后:畜生任务力气亮堂月饼下巴热闹月亮厚道③读《常用轻声词200条》④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轻声词语a.“你二姐生了啥呀?”“生了个白胖丫头。
学习普通话轻声儿化变调训练讲课教案

学习普通话系列微课
学习普通话——训—轻练—声叠、词儿的化变、调变调
临川三小 华志玉
笃志践行——临川三小吴丽华小语工作室
总之,ABB式形容词的BB连读变调, 是从普通话朗读实践中总结出来,不是 人为规定的,而是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形 成的。
3、AABB词语:
结结实实 漂漂亮亮 马马虎虎
第二个字变读为轻声调,后 面两个音节n zhōu zhōu
对这类词语,应当按照该词典的注音, 一律读变调,也就是说BB要变读阴平。
BB只读本调。例如:
(5)“赤裸裸”的注音是chìluǒluǒ。 (6)“金灿灿”的注音是jīn càn càn。
对这类词语教学中宜采用本调读法, 如果学生读或注音为变调,则宜算错。
• 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指的是 在重叠式后加儿化尾和形容词后 置词重叠以及出现轻读情况时的 调值变化情况。
1、例如: 好好儿的 大大儿的 慢慢儿的
这种加儿化尾情况,重叠式 的第二个音节变调为阴平调。
2、ABB词语中BB变阴平。 例如:
(1)“黄澄澄”的注音是huánɡ dēnɡ dēnɡ
初步学会轻声大班教案

一、教案名称:初步学会轻声大班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轻声的概念,知道轻声的发音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发出轻声的能力。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轻声的运用。
四、教学内容:1. 轻声的概念及发音特点。
2. 轻声的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轻声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平时说话时的轻声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轻声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轻声的发音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轻声的发音规律,如轻声不发音,轻声音调低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轻声的发音。
三、轻声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轻声练习题,如词语接龙、轻声朗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轻声发音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轻声发音练习。
二、深入讲解轻声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轻声在句子中的运用,如助词、量词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三、轻声在词语中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轻声词语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轻声练习。
2. 选择一些词语,练习轻声的发音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轻声发音的掌握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练习题、词语卡片等教学道具。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轻声的发音特点。
2. 运用分组练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轻声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歌词里的轻声词。例: 《白云》 白云上正走动着放羊的小姑娘„„ 5. 旧诗词中的轻声词。例: i. 葡萄美酒夜光杯 ii. 犹抱琵琶半遮面
6. 一些成词的方位词不轻读。例: 楼上、楼下、房前、屋后、路南、 道北„„ 7. 有“零头” 、 “顶端” 意思的后缀 “头”。例: 砖头、尽头、桥头、街头„„ 8. 后缀“家”表示意义时。例: 科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酒家
不能读轻声的词
1. 专有名词、文言词语、新名词和科学术语。 例: 孔子、淮南子、善哉、悲乎、 沙发、氧气、电子„„ 2. 重叠式量词、形容词、副词和象声词。例: 本本、斤斤、暗暗、楚楚、 匆匆、渐渐、丁丁、嗡嗡„„
3. 不是后缀的词尾“子”。例:
i. 书面语或旧称: 半子、弟子、公子、外子„„ ii. 植物和昆虫: 大麻子、风信子、金龟子、五倍子„ iii. 科技名称:超子、因子、原子、 中子„„ iv. 偏正词组:私生子、独子、知识分子„„ v. 并列词组:父子、母子„„
(八) 后鼻音韵母ang、eng、ong、ing儿化时, 一律去掉-ng,把主要元音变成“鼻化元音 〔 ~〕 ” 。
〔ang〕药方儿 (fãr) 〔eng〕板凳儿 (dẽr) 〔ong〕小虫儿 (chõr) 〔ing〕 电影儿 (yiẽr)
唱腔儿 (qiãr) 一横儿 (hẽr) 小熊儿 (xiõr) 眼镜儿 (jiẽr)
轻声与儿化
轻声的定义
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可是在说 话的时候,许多音节往往失去原有的声调,变 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是北京语音的其中一个特点,也就是汉语的特点
之一。 是由于整个音节的弱化,使得声调模糊而形成的。 总是出现在其他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 例: 困难、麻烦、好不好、等一等。 音节不标调。
(六) 韵尾 i、v儿化时,加轻声的er,原韵母不 变,i、v仍然是主要元音。 〔i〕 小鸡儿 (jHer) 玩意儿 (yKer)
〔v〕 小鱼儿 (yMer) 有趣儿 (qOer)
(七) zhi、chi、shi及zi、ci、si的韵母儿化时,把 舌尖元音-i变读为er。 〔zhi〕 〔chi〕 〔shi〕 〔zi〕 〔ci〕 〔si〕 花枝儿 (zhDr) 锯齿儿 (chFr) 小事儿 (shGr) 瓜子儿 (zFr) 台词儿 (cEr) 铁丝儿 (sDr) 墨汁儿 (zhDr) 翅儿 (chGr) 鸡没食儿 (shEr)了 写 字儿 (zGr) 话里别带刺儿 (cGr) 蜘蛛丝儿 (sDr)
9.三字组的姓名、地名、国名 朱建英 马六甲
意大利
10.重叠动词中的“一”和“了” 猜一猜 猜了猜 猜了一猜 试一试 试了试 试了一试
11.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部分 学习 学习学习 商量 商量商量 休息 休息休息 12. 动词紧后面的“在、到” 抄在纸上 住在怡保 回到学院 看到奇景
去过 唱得好
3. 虚语素: 侄子上
4.方位词: 书包里 地下 上头 后面
5. 名词重叠 哥哥
奶奶
婆婆 星星 洗洗 试试
6. 动词重叠后 猜猜 摇摇
7. 三个音节的词组 哈巴狗 糊涂账
亲家母
8. 四字格的第二个字 稀稀拉拉 糊里糊涂 虎头虎脑 正正当当 叽里呱拉 黑不溜秋 干干净净 马马虎虎
儿化韵音变规律
(一) 韵尾a、o、e、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 〔a〕办法儿 (f>r) 刀把儿 (b?r) 〔o〕不错儿 (cuCr) 粉末儿 (mCr) 号码儿 (m>r) 一捺儿 (n?r) 被窝儿 (w@r) 山坡儿 (p@r)
〔e〕唱歌儿 (gDr) 贝壳儿 (kEr) 铅笔盒儿 (hEr)
13. 人称代词做动词的宾语时 叫他来 请你告诉他 让我祝贺你们 14. “动量名”中的量词 喝杯茶 洗个澡 吃块饼
15. 数量结构中的“个” 一个 两个
十九个
16. 一般的双音节单纯词 喇叭 骆驼 牡丹 玻璃 玫瑰 嘟囔 疙瘩 哆嗦 肮(·)脏 琵(·)琶 枇(·)杷 葡(·)萄 哪(·)吒 伶(·)俐 鸳(·)鸯
脖子 簸箕 补丁 不由得 不在乎 步子 部分 裁缝 财主
苍蝇 差事 柴火 肠子 厂子 场子 车子 称呼 池子 尺子 虫子 绸子 除了 锄头 畜生 窗户 窗子 锤子 刺猬 凑合
村子 耷拉 答应 打扮 打点 打发 打量 打算 打听 大方
大爷 大夫 带子 袋子 耽搁 耽误 单子 胆子 担子 刀子 道士 稻子 灯笼 提防 笛子 底子 地道 地方 弟弟 弟兄 点心 调子 钉子 东家 东西 动静 动弹 豆腐 豆子 嘟囔 肚子
轻读 两可情况 “起得来” “起不 拿起来 拿得起来 拿得起
来” 【起来】 //· qJ //· l=i
枪来 【斯文】sHwEn〈书〉
【斯文】sH· wen
指文化或文人:敬 重~| ~扫地 文雅:他说话挺~的。
轻声的规律
1. 语气词: 走吧
你去吗
快走嘛
真重啊
2. 助词: 吃了饭了 挂着 我的 好好儿地干
(四) 韵尾 ie、ve儿化时,把ê变读为e。 〔ie〕 树叶儿 (yGr) 字帖儿 (tiFr)
〔ve〕配角儿 (juFr) 日月儿 (yuGr)
(五) 韵尾in、vn儿化时,去掉尾音-n,改加轻 声的er,i、v仍然是主要元音,要重读。 〔in〕音信儿 (xKer) 脚印儿 (yKer) 〔vn〕小红裙儿 (qMer) 花裙儿 (qMer)
好玩儿 (w=r) 圆圈儿 (qu<r)
〔en〕书本儿 (bFr) 一阵儿 (zhGr) 〔un〕木棍儿 (guGr)
出门儿 (mEr) 花盆儿 (pEr) 齿轮儿 (luEr)
(三) 韵尾ei、ui(uei)儿化时,去掉尾音i,把ê变 读为e。 〔ei〕长辈儿 (bGr) 香味儿 (wGr) 〔ui〕一会儿 (huGr)奶嘴儿 (zuFr)
2. 表示细、小、轻、微的性质和形状。 如:门缝儿、一会儿、针尖儿、 喝口水儿、办了一件事儿„„
3. 表示轻蔑。 如: 小偷儿、小瘪三儿、小流氓儿。 这么件事儿,还办不来吗?
4. 区别词性。 动词和名词的区别
盖 滚 活 画 — — — — 盖儿 滚儿 活儿 画儿 : : : : 把盖儿盖上。 打了几个滚儿,滚下洞里去了。 人活着就得干活儿。 我画了一张画儿。
儿化韵的拼写
词汇 小孩儿 浪花儿 花裙儿 露珠儿 蛋黄儿 树枝儿 木棍儿 刀尖儿 日月儿 瓜子儿 小鱼儿 拼写法 h=ir l?nghu<r hu<qMnr lOzhLr d?nhu=ngr shOzhHr mOgOnr d<oji<nr rKyuGr gu<zJr xi>oyMr 实际读音 h=r l?nghu<r hu<qMer lOzhLr d?nhu=r shOzhDr mOgOer d<oji<r rKyuGr gu<zFr xi>oyMer
〔u〕老头儿 (tAur) 一竖儿 (shOr) 小鼓儿 (gNr) 小兔儿 (tOr)
(二) 韵尾ai、an、en、un(uen)儿 化时,去掉 尾音i、-n。 〔ai〕小孩儿 (h=r) 一块儿 (ku?r) 冒牌儿 (p=r) 乖乖儿 (gu<r)
〔an〕菜单儿 (d<r) 一半儿 (b?r)
儿化韵
儿化就是在一个音节末尾加上一个“儿”,严 格地说,是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这个音节具 有一种特殊的卷舌音色。《汉语拼音方案》规 定在韵母后加一个r表示儿化。如: 唱歌儿 ch?nggDr 麦苗儿m?imi=or 小孩儿xi>oh>ir
儿化韵的作用
1. 表示喜爱、亲切、温婉、温和。 如:老头儿、玩意儿、鲜花儿、 有工夫来玩儿„„
轻声的作用
改变词 性 例: 地道-地下通道。(名词) 地道-正宗的、纯正的。(形容词)
区别词义 例: 大意-大概的或主要的。 大意-马虎。
老子-春秋时的学者老聃。 老子-父亲。(口语)
轻声词的标注法
【意思】 yK· si 【因为】 yHn· wGi 【起来】 qJ // · l=i
形容词和名词的区别 尖 — 尖儿 : 有一个很尖的尖儿。 好 — 好儿 :费力不讨好儿,得不到好效果。 干 — 干儿 :这些葡萄干儿太干了。
5. 区别词义。如: 头 (脑袋) — 头儿 (领导、首领) 信(一封信) — 信儿(消息、信息) 半天(时间长) — 半天儿(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 眼(眼睛)— 眼儿(小窟窿)
轻声的读法
前面声调 阴平 轻声的音变 半低调或中调 (接近轻短的 去声 半低调或中调 调值 2或3 例子 妈妈、桌子
阳平
上声 半高调(像轻 短的阴平) 低调(特别低 降的轻短去声)
2或3
4
爷爷、台子
奶奶、紫的
去声
1
爸爸、绿的
轻声示范
爱人 案子 巴掌 把子 把子 爸爸 白净 班子 板子 帮手 梆子 膀子 棒槌 棒子 包袱 包涵 包子 豹子 杯子 被子 本事 本子 鼻子 比方 鞭子 扁担 鞭子 别扭 饼子 拨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