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梦起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祈梦起源地——石竹山
石竹山,位于福清宏路镇西2.5公里处。

此山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

山上有胜景石竹寺、狮子岩等128处。

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从东张水库管理局东侧走石磴上山,全程1400级台阶,8座凉亭,步行约半个多小时可至石竹寺。

该寺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

石竹山下有鲤鱼湖。

湖面15平方公里,湖内有一小岛形如鲤鱼。

岛上常年栖有数千白鹭,傍晚,白鹭归巢,热闹非凡,平添佳趣。

乘游艇环湖观赏湖光山色。

湖面碧波荡漾,偶见湖鱼跃出水面,此情此景真可谓优哉游哉,如入人间仙境。

石竹寺有两大特色,一是以道教为主,道释儒三教长期共存、和睦相处;二是民间梦文化活动历久不衰。

如九仙阁内供奉“何氏九仙”,是祈梦场所。

寺外崖石上留有“石竹仙山,白日做梦”摩崖题刻。

寺之西侧有蟠桃洞、仙桥、石门、出米石等胜景。

“九仙祈梦”、“祁梦之所”,是石竹山宗教文化一大特色。

山南麓半山腰悬崖峭壁上构筑着橙瓦红墙、精美绝伦的一组古建筑群,即为石竹山道院。

道院内供奉着汉代何氏九仙君,千余年来祈梦文化活动在这里经久不衰是石竹山宗教文化一大特色。

山南麓半山腰悬崖峭壁上构筑着橙瓦红墙结构精致的古建筑群,宛如空中楼阁,蔚为奇观,古殿阁前蹬道蜿蜒,东侧方缆车徐动,人来客往,香烟枭枭,这就是闻名遐迩——石竹山道院,祁梦之所“九仙楼”稳挂正中。

石竹山道院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灵宝观,后改为石竹寺,兼容释儒文化,由仙君楼、观音殿、文昌阁等组成,道院内供奉着主神为主。

2008年10月7日重阳节,由祈梦文化、接春文化、九仙信仰组成的石竹山梦文化历史传承最为悠久、内涵积淀最为深厚、文化影响最为深远。

结合“中华梦乡”石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整理,举办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梦文化为内容的学术研讨会,填补了中国梦文化研究的空白。

每个人都要做梦,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随人之一生。

只要人的大脑之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长久不衰。

做梦不分贵贱、不分长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梦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然而石竹山的梦文化与我们平时的所说的做梦又有所不同。

梦如同人的身影一般,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既虚无缥缈,又真实可见。

若说梦是幻觉,然梦中之人物事件,醒后皆历历在目;若说梦是真实之表现,然醒后难找与梦中人物事件完全一致者。

有时日有所思,夜即梦之;有时梦中所见,日即遇之。

梦之神秘至此,我们的祖先亦早知之,即产生梦文化。

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即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

在术数史上,很难发现解梦之术,列于此,只因梦文化在民间甚为流传,并能从梦中预测吉凶。

石竹山的祈梦非常灵验,由于历史上不少名人都说石竹山神仙赐梦灵验,所以自明朝末期后,很多善男信女都慕名来到石竹山祈求神仙赐梦。

明代首辅叶向高年轻时到石竹山祈梦的故事最为著名。

一年清明节,叶向高到石竹山抽签,“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的签谱令他大为不快。

后来他请了一个老和尚解签。

老和尚告诉他这是好签,并解释说:“富贵无心想,‘想’字去了‘心’不是‘相’字么?”功名两不成,‘戊戌’两字都不像‘成’,这不是预示公子将在‘戊戌’之年官居相位吗?”经老和尚一点拨,叶向高受到极大鼓舞,刻苦求学,最终官居宰相。

叶向高功成名就后重游石竹山时,在“牛蹄洞”题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句:“嶙峋石竹插青霄,病起欢从胜友招。

萝径曲穿云外洞,松门斜接涧边桥。

苍崖月冷仙坛静,碧海天空鹤驭遥。

一自名山传梦后,而今玉带愧横腰。


此外,长乐状元马铎、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清末帝师陈宝琛、海军将领萨镇冰等名人也都与石竹山祈梦结缘。

陈宝琛年少时在石竹山祈梦,日后还乡时特赴石竹山九仙观还愿,并撰写了一副对联:“虽痴人亦能说梦,惟至诚可与前知。

”1986年,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石竹山题写“石竹仙山,白日做梦”。

石竹山“梦文化”由祈梦、接春、九仙信仰等组成。

一年一度民众自发的“接春”活动,使得梦文化浸润着深刻内涵,并广泛影响着八闽大地及海外华人华侨。

所谓“接春”,就是迎接春神、春王。

石竹山因其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以及超强的地磁场时空点感应,使之成为“梦文化的传承地和发扬地”,很早就被封为“行春之治所”。

“接春”的人们于每年立春当天或提前一天到石竹山“候春”。

夜幕降临时,活动开始了,数以万计的人们在童男童女的灯火指引下,虔诚地捧着红斗跟随其后。

此时,香烟升腾,烛光映天,“接春”队伍宛如龙腾蛇舞,煞是好看,形成一道非常壮观的人文景观。

在“接春”活动中,“追春”、“燔柴迎春”、“装接春金斗”、“禳太岁道场”等内容都颇有意蕴。

2008年,福清市政府举行首届“石竹山梦文化节”,吸引众多海内外乡亲参与“接春”活动,场面壮观。

今年1月,由台湾基隆市、福清市共同发起举办的“海峡两岸道教圆梦之旅暨第二届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活动”,被国台办列入对台重点规划交流项目,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群众参与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梦文化盛会。

目前,包括“接春”活动在内的“石竹山梦文化”已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梦文化盛行不衰,有着复杂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人们遇着烦心事时总想找个解决方法,有着前人和周围身边或自己灵验的先例,于是乎祈梦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管祈梦是否真的科学,灵验;但遇事时要冷静地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决定,毕竟凡事都“靠”总有靠不住的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