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翻译

合集下载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

在翻译中,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文化和翻译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实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一、引言翻译是信息的一种语际转换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价值态度等方面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能够准确地用译文表达出原文的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这一因素必须考虑在内。

二、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看,文化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领域,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根据这个广义的定义,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宗教和语言。

从狭义上来看,文化仅仅指的是精神文明。

三、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然而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都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下面列举两个翻译学者对翻译作出的定义。

玛丽·斯奈尔·霍恩(Mary Snell-Hornby)指出“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单纯的词句转码,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活动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在新的情境下对一个文本提供相关信息,并在已经发生改变了的功能、文化以及语言环境下,尽可能接近地保持原文本的各个方面。

”拉尔森(Mildred rson)把翻译定义为“一组具体符号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意义传输。

”根据以上两位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可以看出,翻译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传输,而不是语言的传输。

翻译不再是简单地从一个文本解码到另一个文本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

四、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自然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翻译领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文化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需要翻译者具备文化中介的能力。

在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翻译者需要理解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在文化转换中,也存在着一些悖论,需要仔细思考和解决。

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翻译需要对文化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加深理解。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影响,文化差异,挑战,文化中介,文化意识,重要性,文化转换,悖论,跨文化交流,辨识,应用,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 引言1.1 文化与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定义。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习俗规则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与翻译的联系在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翻译的选择、表达和理解。

翻译则通过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得到更详细的探讨。

1.2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者的选择、传达和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隐含含义,翻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事件等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中英文化互译

中英文化互译





Color - Green
green-eyed 眼紅

S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 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green

在埃及寺庙的地面是绿色的。在希腊和摩尔人中绿 色代表胜利。对于穆斯林来说绿色是神圣的,在前 往圣地麦加朝圣之后他们手拿绿色的旗帜,头戴绿 色的(穆斯林的)头巾。他们甚至把做祷辞用的小 块地毯也设计成绿色图案。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 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 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 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Culture: [ˈkʌltʃə(r)]

n: 文化; 养殖; [生物学] (微生物等的) 培养; 修养 Vt: 培植,培养
Cultur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encompassing language, religion, cuisine, social habits, music and arts.

3.有时 blue 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 如:He is proud of his blue blood. 他因出身名门贵 族而骄傲
white

1.white 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 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 例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 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 (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 white 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 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

文化与翻译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文化与翻译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文化与翻译郭建中[文化与翻译]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问题,把人们对翻译的研究从过去的“语言”层次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从而打开了一扇翻译研究的更为宏观的大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认知科学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包括精神,都是客观物质世界以人的身体为中介,进入大脑所形成的一种体验,是一种主客观互动的产物。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事物特有的认知体验。

这个认知角度下的文化定义,虽然简洁,但包括人们对文化所达成的共识,并且可以从认知起源上对文化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自从翻译研究中举起了“文化转向”的大旗,人们便开始认识到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文化成为了翻译研究中继“语言”之后的第二个“关键词”。

如果说翻译外在形式上表现为语言之间的转换(跨语言),那么,翻译内在本质是实现“文化传真”(跨文化)。

此外,这个翻译概念的中心词是“交际活动”,而交际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所以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强调在翻译这个显性加隐性的转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源文的功能得以保留和实现,也就是要实现奈达博士推崇备至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纽马克先生提倡的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那英汉翻译中如何实现交际的“跨文化”转换?我们可以借鉴孙致礼先生在《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中归纳的三种基本方法:首先,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实行直译或异化翻译。

因为跨语言的转换只是实现了意义的传达,但要满足异域读者的猎奇心理,领略异国情调的东西就得保留源文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其中新鲜生动的意象和文化联想,借此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介绍了西方文化。

例如:1、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A: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作者:王雪甲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6期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而且涉及文化问题。

在翻译中,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文化和翻译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实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一、引言翻译是信息的一种语际转换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价值态度等方面的总和,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能够准确地用译文表达出原文的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这一因素必须考虑在内。

二、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看,文化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领域,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根据这个广义的定义,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宗教和语言。

从狭义上来看,文化仅仅指的是精神文明。

三、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然而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都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下面列举两个翻译学者对翻译作出的定义。

玛丽·斯奈尔·霍恩(Mary Snell-Hornby)指出“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单纯的词句转码,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活动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在新的情境下对一个文本提供相关信息,并在已经发生改变了的功能、文化以及语言环境下,尽可能接近地保持原文本的各个方面。

”拉尔森(Mildred rson)把翻译定义为“一组具体符号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意义传输。

”根据以上两位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可以看出,翻译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的传输,而不是语言的传输。

翻译不再是简单地从一个文本解码到另一个文本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翻译是两个相互关联却又有着独立性的领域。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生活和思想方式的总和。

翻译是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通过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得以交流和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谈论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文化是翻译的基础和原材料。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所属的文化背景,而翻译的内容和对象也是源自于文化。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才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宗教文化,而要想将这种文化精髓准确地传达给外国读者,就需要翻译者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同样,在翻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时,翻译者也需要对原文所属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贴切地表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文化是翻译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文化的支撑,翻译就无法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载体。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而翻译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

人们通过翻译,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技术、文化和思想,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中国的古代文化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中国人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

翻译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

文化与翻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化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而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文化。

通过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价值观和观念得以交流和融合,从而影响和改变了目标文化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佛经和佛教经典都是通过翻译而传入中国的,这些翻译作品让中国的宗教和文化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中国文化和汉英翻译

中国文化和汉英翻译

Definition Four
In 1871 E.B. Taylor defined culture a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s, and m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embers of society." "Culture means the total body of tradition borne by a society and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thus refers to the norms, values, standards by which people act, and it includes the ways distinctive in each society of ordering the world and rendering it intelligible. Culture is...a set of mechanisms for survival, but it provides us also with a definition of reality. It is the matrix into which we are born, it is the anvil upon which our persons and destinies are forged."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文化与翻译
It is not easy to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about culture. There are various definitions about it.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文化和翻译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视为互相促进的。

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成功传达另一个文化的信息需要深刻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变革等方面,越是了解目标文化的细节,越是有可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翻译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最大的准确性。

例如,某个国家对于食物、宗教、政治和其他方面的看法可能会影响某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敏感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减少翻译错误的发生。

翻译是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翻译也可以视为一种文化传播。

翻译是一种建立桥梁、加强相互理解和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

当我们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便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领域。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的差异,还有可能会遇到一些翻译难题。

这些难题来自于翻译的文化差异。

例如,一些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概念和词汇,有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

在这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采取一些适当的步骤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翻译可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们相互了解。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交规范。

这些知识可以成为增强交流的基础,有助于建立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共同点,从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和紧密,突破语言和文化障碍已成为建立和维持国际关系的关键。

另外,翻译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上推广各个国家的文化、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等。

综上所述,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足以证明两者的紧密联系。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同时,翻译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因此,应该把文化和翻译作为双方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
• 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不宜直译成 “ 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

Example 2
Dragon
• In Chinese history, the dragon stood for the emperor. Now we call ourselves “the descendant of a dragon”, so dragon is the deity in Chinese people‟ heart. In a dictionary, “dragon” means a large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the power to breathe out fire.
• Both Eastern language and Western language contain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Idioms are fixed phrases and short sentences which derived from longterm usage of language. Idioms has a wide range, it usually includes set phrases成语, proverbs谚语, sayings格言, colloquialisms俗语, allusions典故 and slangs俚语. Chinese language also includes Chinese Allegories歇后语.
1.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误译:墙上有耳) 2. move heaven and earth 想方设法; 千方百计 (误译:翻天覆地) 3 .child‟s play 简单的东西; 容易的事情 (误译:孩戏)
4.eat one‟s words 误译: 食言 正译: 承认自己说了错话 5.dog-eat-dog
误译: 狗咬狗 正译: 残酷的争夺; 人吃人的关系
1.无孔不入
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 (死译: to get into every hole)
2.开门见山
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死译: 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1)门外汉
误译:a man outside the gate (改译为 the uninitiated 或 a layman ) 2)风凉话 误译: cold words (改译为 irresponsible and sarcastic remarks) 3) 扣帽子 误译:put a cap on sb. (改译为 put a label on sb.)
四.起源于生活风俗和劳作习惯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饥者口中尽佳 肴。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汁。)
No mill, no meal. 不磨面,没饭吃。(不劳 动,不得食。) 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别想把好处占尽。)
4)寻短见 look for a short view (改译成 commit suicide或 take one‟s own life) 5) 炒冷饭 fry the cold rice (改译成 dish up the same old stuff)
• 在对英汉习语互译时,习语在表现文化特 征方面,可分为三种关系类型:对应关系、 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 一、对应(corresponding)关系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这对习语
Example 1
• The English people live on an island and their navigation business was once the world’s best. Therefore, they have a large number of special words concerning water and ships.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is a traditional inland nation, so we can hardly find words related to water and ships.
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率部渡河,下令 焚舟,表示其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当 年项羽渡过河后,让部下破釜沉舟,也 是志在必胜。由此而来的英汉习语都用 来表达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它 们的形象和喻义如此相似,也几乎完全 可以互译。

• • • • • • • • •
to fan the flame(s) 赴汤蹈火 to add fuel to the fire / flame 火上加油 to pour cold water over / on 泼冷水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 骄者必败
倾国倾城
to be exceedingly beautiful
悬梁刺股
to be extremely hard
• Forbidden fruit is sweat. 禁果分外甜 • 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有 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 And the Chinese people believe in Buddhism and Taoism introduced into China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ago. People believe that it is Buddha who control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re are a lot of idioms, bywords literary reference concerned with religion such as” 借花献佛 临时抱佛脚 放下 屠刀,立地成佛“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歇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强 ride out the storm of 战胜风暴,战胜困难 learn the rope 熟悉内幕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朋 友才是真朋友。 Tomorrow comes never. 明日不再来。
Business before pleasure. 工作在先,享乐 在后。
二.起源于寓言、民间传说和民间 故事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出自伊索寓言 《口渴的鸽子》,是从great haste is not always great speed 演变而来的。) (一只口渴的鸽子,飞临陌生城市的上空,为了找水 而焦急、犯愁。当它看到路边一幅广告牌上画着一杯 可乐时,喜出望外,那广告画画得十分逼真,富有立 体感,鸽子并不知道这是一幅广告画,便兴冲冲地振 翅扑过去,结果水没有喝到,却狠狠地撞在广告牌上, 翅膀撞成重伤,掉在地上动弹不得,刚好一只狗从此 经过,顺便把它吃了。)
另外,一种语言里的有些习语是 从另一种语言借用来的,并被广泛 使用,成为借入语的固定习语。 例如: crocodile„s tears 鳄鱼的眼泪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旧瓶装新酒 cold war 冷战 black market 黑市
二、半对应(semi-corresponding)关系 A bolt from the blue和"晴天霹雳"的比喻形象 相同,但汉语的"晴天霹雳"是贬义的,只能比 喻"不幸的意外事情",英语的a bolt from the blue是中性的,可比喻"不幸或高兴的意外事 情
毛遂自荐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南柯一梦
a fond dreams or illusory joy
四面楚歌
to be besieged on all sides
锱铢必较
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初出茅庐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
•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两雄相争, 其斗必烈. (不宜直译成 “ 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顶有一场好斗”)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Culture and idiom translation
英国民俗学家robert chambers (1802—1871) 对谚语的定义是: 通过口头流传的方式, 以相对固 定的格式保留下来的话语。美 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泰勒教授认 为:谚语是“简短、明了、通 俗、古老、富有比喻和含义的 话语”。
英语习语的来源 一.英语谚语很大一部分是从警句、 格言演变而来的。
Dragon
• In western countries, a dragon is Satan, the Price of the Devil, a woman who is very stern and has high vigil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