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输液护理进展论文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临床护理论文
试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85-01【摘要】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操作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使他们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感到身心愉快和舒适,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临床护理老年患者是医院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其特征表现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血流缓慢,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而外周静脉滴注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多例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滴注的观察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7~12月老年患者输液1 558人次,年龄55~89岁,男783人次,女775人次。
复穿109人次,因查对有误造成差错2例,输液时有不适反应35人次,拔针后发生皮下瘀血176人次。
2 护理体会2.1 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准备: 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常感到孤独、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有的存在意识与精神障碍,甚至因对所患疾病无正确认识而自暴自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在工作中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认真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问题,在将行静脉穿刺时,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可适当运用触摸技巧使老人放松,或用肢体语言促进沟通,采取请家属共同参与的方法,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争取患者合作。
另一方面,护士在操作前要调整好自身心理状态,因为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意识状态、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出现判断、感觉失误。
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穿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穿刺时,身体放松,做到镇静自如,操作不慌不乱,无论你所面对患者的血管多么复杂,都要相信自己,这样,也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展
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展周围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具有使用简便,对血管损伤小;管腔平滑,不易扭曲;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较长等特点。
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在10多年前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来替代头皮针[1]。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临床输液时都使用静脉留置针。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留置针的优点,有关使用留置针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也不断出现,现将其综述如下。
1 静脉穿刺1.1 静脉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病情、神志、血管等来选择穿刺静脉,一般粗直、弹性好、不容易滑动的静脉为首选。
临床上成人多选择的穿刺部位为:上肢前臂、手背、足背与颈外静脉。
其中,美国输液协会推荐的最适宜穿刺的部位为上肢前臂[2]。
由于头皮静脉易于固定,婴幼儿大多采用头皮静脉进行注射。
在紧急需要输液、输血时,使用较多的部位为肘部正中静脉。
四肢静脉不易穿刺时可以选用颈外静脉。
王惠仙等[3]对颈外静脉和四肢静脉留置针进行了观察对比,认为颈外静脉使用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患者起床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
在选择静脉时注意尽量避开手腕、足踝处等易活动的关节部位。
而下肢静脉血流较差,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故不宜首选。
此外,为了防止感染,不可选择有皮肤破损的部位。
1.2 消毒选择合适的静脉后进行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范围为8cm×8cm,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
庄倩等[4]认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即穿刺前、穿刺后、拔针前消毒,以达到理想的皮肤消毒效果。
1.3 穿刺临床上有三种穿刺方法。
第一种,刺入血管后退出针芯,再将外套管2/3置入血管内法;第二种,置入外套管2/3后再退出针芯法;第三种,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5]。
为了能成功有效的将留置针管置入静脉中,采用第三种方法较好。
刺入血管后,让针尖退回外套管内,可避免锋利的针尖触及血管壁而刺破血管,同时皮肤外的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能够顺利安全的通过皮肤[5]。
静脉输液论文: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论文: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静脉输液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入患者的血管。
本论文旨在探讨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静脉输液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1.药物输液:静脉输液是给予药物的常用途径之一。
通过静脉输液,药物可以快速而直接地进入患者的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补液输液:当患者体液丢失或体液不平衡时,静脉输液可以用来补充体液。
这在手术后、失血后或脱水患者中特别重要。
3.营养支持:某些患者由于吞咽困难或消化系统问题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
静脉输液可以提供营养支持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肾脏透析:静脉输液在肾脏透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透析液通常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在实施静脉输液时,护士或医护人员需注意以下几点:1.皮肤消毒:在插入输液针头前,必须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2.静脉通路选择: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对于输液的成功非常重要。
护士或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选择静脉通路,如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3.输液速度控制:根据医嘱或患者的情况,输液速度需要合理控制。
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液体负荷过重或药物反应,而过慢的输液速度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4.输液监测:在输液过程中,护士或医护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输液速度、输液器剩余量等,以及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结论静脉输液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施静脉输液时,护士或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其临床应用,并遵守相关的护理原则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的达到。
2023护理专业论文报告: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措施分析6000字
护理专业论文报告: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措施分析目录1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 (3)1.1患者个人因素 (3)1.1.1新生儿 (3)1.1.2婴幼儿 (3)1.1.3缺乏感知的患者 (3)1.1.4老年人 (3)1.1.5重病患 (4)1.2护理人员技术因素 (4)1.3理化因素 (4)1.4药物因素 (4)1.5疾病因素 (4)1.6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5)1.7导致的机体损伤类型 (5)2.1血管损伤 (5)2.2局部组织损伤 (5)2.3深度组织损伤 (6)2.4累积损伤 (6)3输液外渗的预防方法 (6)3.1合理选择穿刺静脉 (6)3.2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6)3.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6)3.4提高穿刺成功率 (7)3.4.1提高穿刺成功率 (7)3.4.2选好血管及针头 (7)3.4.3用药前后注意冲管 (7)3.4.4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7)3.4.5做好患者的宣教 (7)3.4.6及时处理外渗 (7)3.5正确的拔针方式 (8)3.6局部用药保护 (8)4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8)4.1更换输液部位 (9)4.2热敷 (9)4.3冷敷 (9)4.4建立外渗处理记录 (9)4.5心理指导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0)当静脉输液外渗至血管周围组织时,也会根据液体的酸碱等腐蚀程度对患者外渗的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轻则引起局部皮肤肿痛,有轻有重之分,重则引起脉管炎、静脉血栓甚至组织坏死。
因此避免患者疾病以外的痛苦,让患者尽早病愈出院,尽早找出输液外渗的原因,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1.1 患者个人因素1.1.1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均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紫青,很多情况下是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患儿太小可能会造成医务护理工作者心理障碍,可能会增加穿刺失败率,进一步增加患儿痛苦,影响治疗效果。
老年外周静脉输液护理体会论文
老年外周静脉输液护理体会【关键词】老年;外周静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64-01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或是经常使用一根静脉反复穿刺,长期输入较多药物的刺激,浅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炎的化学特性反应,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
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情况,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疼痛。
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减轻痛苦,近来我科对60例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发生。
1 临床资料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我科60例进行静脉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65岁以上,均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肺心病为10%,糖尿病为20%,高血压30%,脑梗死40%,患病史均有5年以上,输液时间在4周以上。
2 护理对策2.1认真观察合理选择血管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病,血管条件差,伴有血管神经病变,血管循环不良,血管脆性大,动脉硬化。
应根据应用药物种类、时间来合理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原则由上至下,由远到近,避免靠近关节、硬化、感染、静脉窦的血管,严禁多次反复穿刺一根血管,保证一次成功,避免感染。
2.2 输浓度高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护理静脉输液前10min给老年患者的穿刺部位用热水毛巾热敷,能使局部表浅血管扩张充盈,减轻血管刺激疼痛及不良反应。
另外使用输液增温器后液体的黏度可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从而使流速增快,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也是预防发生或降低局部症状和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2.3 输液过程中的护理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反应迟钝,言语沟通障碍,输液过程中疼痛、痉挛、渗出,输液不畅发生率较高。
因此要求护士要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外周静脉输液护理进展
外周静脉输液护理进展作者:马贤会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85-01【关键词】外周静脉;输液;护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有研究[1]做过调查,医院中8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接受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在疾病治疗、诊断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就静脉输液前的准备,操作方法及技巧,拔针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输液前的准备1.1 护士的准备操作护士除常规准备如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外,护士情绪的稳定与否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2],心境良好的护士静脉穿刺的时间少于心境不好的护士,穿刺成功率也高。
1.2 穿刺场所的准备良好的操作环境、合适的穿刺光线,更有利于提高其静脉穿刺成功率。
有研究报道[3],不同穿刺场所对护士的心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操作室较病房而言,更适宜操作,尤其对于有一定穿刺难度的小儿静脉穿刺。
因为操作者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压力较小,操作技术水平能得到正常发挥,成功率较高。
1.3 患者的准备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如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脱水类型及合作程度等,并根据年龄、疾病、治疗等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的小儿常采用头皮正中、额浅、颞浅等静脉,3岁以上的小儿及成人常采用四肢远端浅表静脉,在非特殊情况下,以上肢远端的浅静脉为主要穿刺部位[4]。
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
有研究表明,穿刺腕部的桡静脉,发生桡神经损伤率高,所以,美国已立法禁止使用桡静脉腕部作为穿刺部位,如选用桡静脉应尽量靠上,避开关节部位[5]。
手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此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是穿刺的良好部位[6]。
1.4 物品的准备按医嘱备药、消毒用物、输液器具(头皮钢针或留置针)、止血带等。
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
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干预效果。
方法:病例样本取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74例PICC患者,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组)、37例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研究组),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的37例研究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70%较对比组16.20%更低(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得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
结论:在PICC 置管患者中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有助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该干预模式可作为推荐在PICC置管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干预效果引言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指将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穿刺,至靠近心脏大动脉,从而为静脉输液、营养支持以及化疗治疗提供良好静脉通路,用于显著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提升患者生命质量[1]。
但是,在实际静脉输液治疗中发现,若置管维护不佳,可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置管的正常使用,本次研究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74例PICC患者,对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样本取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74例PICC患者,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37例归入对比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均值数(41.59±11.36)岁;37例归入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均值数(42.12±11.28)岁;病例样本具有PICC适应症[2],2组基线资料统计学对比结果: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传统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服务。
研究组配合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首先,选择从事静脉输液护理工作≥3年人员成立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确保其掌握丰富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一)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一)【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进展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痛苦,笔者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一、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静脉输液穿刺的工具一般有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港等几种。
李春燕等1]对北京地区47家医院进行调查,头皮静脉钢针的使用率为100%,而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消了头皮钢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为95.7%;PICC普及率达到91.5%;静脉输液港的普及率仅为10.6%。
头皮钢针是国内普遍使用的输液穿刺工具,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使静脉输液渗透到皮下组织的并发症,如果液体是一种发泡剂,则有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美国INS编写出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版)中规定使用头皮钢针仅限于短期或单次给药治疗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在欧盟国家普及应用。
它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3]。
因此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涉及到家庭及社区。
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受到合作程度、血管因素、疾病因素、护士的操作因素、输液工具因素、护理因素、药物因素等方面的影响4]。
当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进行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长期肠外营养途径,作为血液透析的管道等。
它减少了浅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临床工作量。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CVPAS),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
护理专业静脉输液方向毕业论文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学生:某某某指导老师:某某某2012年5月15日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
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
结果:静脉输液外渗,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输液外渗的现象。
[关键词] 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研究概述静脉输液是根据病情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下经静脉直接输入体内的方法,也是确保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
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危重病员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1[。
因此,作为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当静脉输注液体外渗至血管周围组织时,也将会依液体种类对病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轻则引起局部皮肤肿痛,重则导致血管周围组织炎症以及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于造成组织坏死。
所以为减轻病员的痛苦,令患者早日康复,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2[。
当外渗现象出现时,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开展,更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导致外渗的种种因素,为预防此类现象出现打下基础。
1.1 患者的实际情况1.1.1 新生儿新生儿因全身均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紫青,一般与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养影响,使其易外渗。
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护理进展
精心整理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护理进展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实践活动。
据统计,90%一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为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近年来护理工作者不断对操作环节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良方法。
现报告如下。
操作不够简便,常有一次扎不紧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现选用宽1.5cm、厚0.15cm弹性宽扁止血带,长度可根据患者情况自行选择,弹性宽扁止血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及全身不适,提高护士静脉穿刺速度及成功率,有效弥补了乳胶管止血带的不足,并且更为柔软舒适,方便消毒,使患者易于接受。
2.2特殊患者扎止血带2次:对长期输液且静脉变异或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扎止血带2次,分别用力握拳松拳6次后,可以使瘪血管迅速扩张,既保障了穿刺成功率,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借鉴和推广。
2.3用坐位手下垂代替止血带患者静脉穿刺前,首先嘱患者取平卧位,然后在手背穿刺部位上6cm处扎止血带,5s后观察手背静脉充盈度并作记录,然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
第2次为患者静脉穿刺时,使患者取坐位,手自然下垂置于大腿上,护士左手拇指在上轻握其手心,拇指绷紧注射部位下端皮肤并压住静脉下端穿刺。
由于护患两手相握,不但有助于患者放松,同时起到了制动作用。
3.2增大进针角度进针的角度:应视穿刺部位、静脉深浅、粗细及滑动与否而定。
患者静脉穿刺按60°角进针,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变小,进针压强大、速度快、表皮受损范围小,无痛、微痛者占94.5%,优于传统30°角进针者。
研究表明,35°一40°角进针,具有穿刺后回血速度快、成功率高和损伤程度轻的优点,有推广价值。
3.3快速垂直静脉穿刺:于静脉穿刺时将针尖直接刺入血管,可减少针尖斜面在皮内的刺激和对皮肤机械性损伤面积,缩短了进针长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达到穿刺无痛、微痛、快速、准确的质量标准。
静脉输液护理论文(共2篇)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静脉输液护理论文(共 2 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 1 篇:防范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护理操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病人因静脉输液治疗而引起的护患纠纷有所增加。
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此类纠纷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为此,笔者对本院门诊部 2007 年 1 月-2009 年 1 月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的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院门诊部 2007 年 1 月-2009 年 1 月静脉输液365000 例次,在输液过程共发生纠纷事件 68 例次,其中男 26 例,女 42 例,年龄 28-46 岁,平均(±)岁;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咳嗽、乏力 41 例,消化道炎症、腹泻、腹痛、呕吐 15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头晕 5 例,泌尿道结石 7 例。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由专人负责了解本门诊部静脉输液发生护理纠纷事件情况,根据纠纷登记的洋细记录情况,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结果68 例次护理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原因分类,两年内共发生静脉输液护理纠纷68 例次。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2200字》
2021年4月—2021年4月 确定论文题目,向老师提交论文题目
2021年5月—2021年6月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2021年6月—2021年7月 修改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2021年7月—2021年9月 确定论文初稿,寻求老师指导
2021年10月—2021年11月 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
[5]汤似锡,顾晨艳.静脉炎高危因素与防治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 (32) :3242-3244.
[6]张爽,薛娜,王源源,等.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相关老年静脉炎的疗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3):477-480.
[7]李春营.75%乙醇消毒对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短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9) :948-949.
2022年7月—2022年8月 准备论文答辩
4、研究基础条件(包括预试工作情况、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
文献:1.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图书、报刊、杂志等。2.登陆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专业知识:我已具备对该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运用并进行相关研究。
技术条件:在确定课题研究方向之前检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其中研究的比较多、比较透彻的并且已经没有研究意义的相关课题进行了筛选,选出一些比较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和方法,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防治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方法己经很多,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治静脉炎,对临床防治静脉炎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静脉炎发生机制是临床防治及护理静脉炎的基础,也是其意义所在。营养液致静脉留置针静脉炎防治仍是临床研究的难点,没有针对性指南,需要进一步研究。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
输液治疗 ,而外周浅静脉 留置针输液具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 、 保护血管 、 减少输液局部疼痛 等优点 , 既能减轻患者痛苦 , 又能 方便 临床用 药 , 同时还 能减轻护 士的工作量 , 项护理技 术已 这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查阅 了近 l 0年来 有关 静脉留置针的 相关资料 , 从穿刺部位 的选择 、 穿刺技 巧 、 封管液与封 管技术 、 留置时间 、 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 面进行综述如下。
2 穿 刺 技 巧
留置 时 间 目前 我 国也 无 统 一 的 标 准 , 照 美 国 B 按 D公 司 产
品说 明书的建议 , 留置时 间为 3d 5d 最好不超过 l - , 周。 田春 梅等通过对 2 5例静脉 留置针临床应用研究发 现 , 0 留置针穿刺
后 静 脉 炎 的 发 生 与 液 体 渗 透 压 密 切 置 时 间 最 多 不 超 过 3d 如 病 情 需 要 , 在 3d后 更 换 留 , 可
1 曹新丽 陆关珍 ㈣ 利用 扩张 的胸 、 壁 静脉 , 肝 . 2 、 等 腹 对
311 生理盐水封管 。陆关珍等报道 , . . 用生理盐水封管效 果好 , 封管后无血液凝 固 , 同时生理盐水对血管刺激小 , 可降低 静脉炎 的发生率 , 不但取药方 便 , 重要 的是 解决 了肝硬 化门 更 静脉高压症( H 为肝素钠禁 忌证 的弊端 。 P T) 31 曹新 丽 、 .2 . 金莉 等报道 , 用肝素封管 液封管是安全 使 的,将 2 / L的肝素钠稀 释液 3 5m 5Um - L采用正压封管方法封 管 , 封管效 果 明显优 于生理 盐水 。李 福秀 _认 为使用 浓度 其 l 3 10U m 0 / L的肝素钠稀释液 3m L封管是高脂血症患者 静脉 留置
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创新案例演讲
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创新案例演讲案例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周静脉输液逐渐成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然而,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输液速度难以控制等。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护理质量,我们进行了一项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创新项目。
创新过程1. 需求调研我们进行了需求调研,与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于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方式存在不适感,并且常常无法准确掌握自己的输液速度。
医护人员也表示,在高峰时段需要同时处理多个患者的输液事务,工作压力较大。
2. 技术改进基于需求调研结果,我们决定引入智能化设备来改善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
我们与技术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智能输液泵。
该泵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自动调节输液速度,并能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
3. 测试与优化在开发完成后,我们对智能输液泵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我们在实验室中模拟了不同情况下的输液过程,并验证了智能泵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我们邀请一些患者进行试用,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根据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智能输液泵进行了多次优化。
增加了显示屏上的操作提示,改进了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等。
创新结果经过改进与优化后,我们成功地推出了智能输液泵,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以下是该创新案例取得的一些具体结果:1. 提高患者治疗体验通过使用智能输液泵,患者可以更加舒适地接受外周静脉输液治疗。
由于泵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自动调节输液速度,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减少了不适感。
2. 提高护理质量智能输液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泵可以自动监测输液情况,并及时报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泵还具有记录功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跟踪患者的治疗情况。
3. 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由于智能输液泵可以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并报警提醒,减少了输液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
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滴速过快或过慢),泵会立即停止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外周静脉的护理措施分析
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外周静脉的护理措施分析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外周静脉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进行临床输液治疗的老年心血管患者患例共18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对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外周静脉护理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采取外周静脉护理措施发生轻度刺激症22例(12.2%),发生中度刺激症5例(2.8%),发生重度刺激症0例(0%),无局部坏死、静脉炎等其他并发症出现。
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进行外周静脉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老年;心血管疾病;输液治疗;外周静脉;护理心血管类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随年龄增大而不断下降和减弱,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突出,继而导致患者大脑和心脏等组织器官出现血液类疾病。
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生理特性和疾病治疗需求,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周静脉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
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输液治疗过程中外周静脉护理措施内容及临床效果主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进行临床输液治疗的老年心血管患者患例共180例,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85±2.82)岁,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
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中高血压26例,血脂血管类疾病63例,动脉粥样硬化89例,其他心血管类疾病2例,输液时间6~22天。
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输液时间等对本次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外周静脉护理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外周静脉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对静脉损伤的观看和护理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对静脉损伤的观看和护理【关键词】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静脉损伤护理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医治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及心理经受能力差,尤其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渗出、静脉炎等,为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的损伤,减轻病痛,作者对69例老年患者的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看,针对实际观看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方法,减少了各类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2020年8月至2020年3月,本科收治69例内科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医治,其中男34例,女35例,年龄60~80岁。
69例老年患者均患有2种以上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47例(占68%),高血压脑梗死患者22例(占32%)。
患者病史均在1年以上,输液时刻在1周以上。
2 观看与护理2.1 对老年输液患者的护理评估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多伴有神经血管病变,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皮肤完整性受损。
长期卧床老人常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有下肢疼痛、感觉异样、严峻供血不足,糖尿病足者伴有皮肤坏死现象。
患者因长期患病,常感到孤独、焦虑、抑郁、悲观情绪,紧张、恐惧,有的存在意识与精神障碍。
糖尿病归并脑梗死患者都存在营养失调、反映迟缓、语言沟通障碍,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及感染的危险[1]。
2.2 心理护理第一要制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认真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存在问题。
适当运用触摸技术使老人放松,或用肢体语言增进沟通,采取请家眷一起参与的方式,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认知功能,使其取得平安感、知足感,及早解除紧张、焦虑、恐惧、悲观情绪。
2.3 认真观看和选择血管认真观看血管条件,严格判定静脉炎和血管损伤征象,依照应用的药物种类、时刻,对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次数,进行全面的打算、评估,再进行输液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静脉输液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85-01【关键词】外周静脉;输液;护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有研究[1]做过调查,医院中8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接受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在疾病治疗、诊断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就静脉输液前的准备,操作方法及技巧,拔针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输液前的准备1.1 护士的准备操作护士除常规准备如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外,护士情绪的稳定与否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2],心境良好的护士静脉穿刺的时间少于心境不好的护士,穿刺成功率也高。
1.2 穿刺场所的准备良好的操作环境、合适的穿刺光线,更有利于提高其静脉穿刺成功率。
有研究报道[3],不同穿刺场所对护士的心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操作室较病房而言,更适宜操作,尤其对于有一定穿刺难度的小儿静脉穿刺。
因为操作者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压力较小,操作技术水平能得到正常发挥,成功率较高。
1.3 患者的准备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如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脱水类型及合作程度等,并根据年龄、疾病、治疗等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的小儿常采用头皮正中、额浅、颞浅等静脉,3岁以上的小儿及成人常采用四肢远端浅表静脉,在非特殊情况下,以上肢远端的浅静脉为主要穿刺部位[4]。
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
有研究表明,穿刺腕部的桡静脉,发生桡神经损伤率高,所以,美国已立法禁止使用桡静脉腕部作为穿刺部位,如选用桡静脉应尽量靠上,避开关节部位[5]。
手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此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是穿刺的良好部位[6]。
1.4 物品的准备按医嘱备药、消毒用物、输液器具(头皮钢针或留置针)、止血带等。
1.4.1 头皮钢针在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情况下,头皮钢针是输液工具之一。
至今大部分医院在部分输液治疗中仍沿用头皮钢针,有证据表明[7],使用头皮钢针会增加静脉输液液体渗透到皮下组织的概率,从而导致化学性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增加,如果液体是发疱剂,会有潜在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在许多国家头皮钢针只用于为血管细的患者单次采集血标本,有报道表明,小儿静脉采血采用头皮钢针取血标本,收到了满意效果[8]。
1.4.2 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留置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替代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短导管—安全型留置针[9],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在临床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临床实践中推荐材质为聚氨脂(vialon,万珑)和聚亚氨脂制成的导管,因该类导管使用时间较长且引发静脉炎和渗出概率相对小[10]。
bd公司建议在不影响输液的前提下,选用细、短留置针为宜。
常规留置时间为3-5天。
2 操作方法及技巧2.1 应用止血带在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为了增加静脉的充盈度应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消毒范围以外尽可能靠近穿刺部位[11]。
为防止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结扎时间不宜过长,以40s-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12]。
标准止血带应以易用一只手松开为宜[13]。
有试验表明[14],在不同患者交叉使用时,止血带已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为防止患者间的微生物交叉感染,止血带应一人一带。
2.2 促使外周浅静脉充盈的技巧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患者血管显露程度的影响,为促使静脉充盈可采取以下措施。
2.2.1 握拳法吕学红[15]采用用力重复握拳运动可明显加快静脉充盈的速度。
陈莹[16]采取缚扎止血带后嘱患者做3~6次握拳和伸手相交替运动,静脉迅速充盈,从而满足穿刺的需要。
2.2.2 甩臂法患者上肢下垂并用力往下甩臂时,上肢静脉血液受力学影响,血液贮留在远端静脉,回流减慢。
在肢体下垂状态时扎止血带,上肢远端浅静脉充盈而显露[17]。
2.2.3 双止血带结扎法[18]在穿刺点上方20 cm处先扎1根止血带,待l5 s后,再在10 cm处扎另1根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因用双止血带结扎可以起到双重阻断静脉血流作用,使局部血管压力增高,静脉血管充盈度增加,从而明显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提高浅静脉穿刺的成功。
2.2.4 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法[19]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穿刺前5min用消毒棉签蘸取硝酸甘油(5mg/m1)或2%山莨菪碱适量,涂擦穿刺部位3~5次,5 min使局部浅表小静脉扩张,提高静脉穿刺率。
2.2.5 给指握拳法林霞[20]等采用给指握拳法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成功率。
具体方法是操作者将左手食指、中指轻放于患者掌心侧待穿刺部位下,无名指和小指将患者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并向下按压呈生理弯曲状,食指、中指将患者手掌向上顶,拇指轻压在患者指掌关节上固定,但不拉紧皮肤,可充分暴露穿刺静脉,从而提高一次成功率。
2.3 皮肤消毒静脉穿刺前,对皮肤不清洁者先行皮肤清洁后,再进行消毒。
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剂有乙醇、氯已定、络合碘、碘酊等。
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氯已定消毒皮肤[21]。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如实施留置针,则面积不小于8cm*8cm[22]。
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再行穿刺。
有报道,皮肤消毒棉签平擦式消毒法[23]优于传统的用棉签点状螺旋式消毒[24]。
平擦式消毒时,不用反复转动棉签,不会出现反复污染的情况,因此合格率较高。
且因棉签与皮肤呈10°,符合节力原则,手的稳定性好。
邬勋莲[25]等人认为喷雾法消毒皮肤优于擦拭法,喷雾法消毒成本较低,节约医用材料(如棉签等),操作简便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2.4 穿刺技巧2.4.1 逆行穿刺法有研究发现[26],逆行穿刺可明显减少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指背关节上0.5cm处左右的浅小静脉[27]及对代偿性增粗的下段血管[28]可采取逆心方向穿刺,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韦艳飞[29]对于反复多次穿刺的患儿采用反向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可以充分利用静脉,避免了静脉破坏而造成的穿刺困难。
吴燕[30]等采用对于手背远心端、腕关节、踝关节等部位行留置针离心性静脉穿刺,能充分利用血管,一次成功率高。
2.4.2 快速垂直直入法[31]静脉穿刺时采用直入血管,不走皮肤、穿刺时针头主斜面朝左,针柄大致垂直于皮肤进行穿刺可减轻患者疼痛。
有报道[32],进针角度为40°,患者手掌呈空杯状,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并缩短穿刺进针时间。
3 拔针先慢后快拔针法[33]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护士用右手中指将针柄后方细管反折捏紧,慢慢将针头平行拔至血管壁再快速拔出,用输液帖覆盖穿刺点,采用直压法[34],以减少皮下淤血。
因正常人凝血时间为3~5分钟,而输液后血液稀释,故拔针后必须压迫穿刺部位3~5分钟以上[35]。
4 小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临床护理最常用、最重要护理工作之一的输液治疗技术也为临床医疗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欣慰的是,孜孜不倦的广大护理人,用自己的勤奋、智慧,不断摸索、努力钻研,创造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促进了输液技术不断进步,为临床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静脉输液服务,保证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1]范兔英.液体渗出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256.[2]齐珊.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华夏医学,2007,3(20):605-606[3]王桂华.穿刺场所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中原医刊,2005,12:82[4]和霞,李晓红.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综述[j].当代医学,2010,1(16):92[5]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18[6]王云燕,余红艳.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7l一72[7] tully jl,frriedland gh,baldini lm,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erapy with steel needles and teflon catheters a comparative study.am j med,1981,70:702-706.[8]査明霞.小儿头皮针采血方法的探讨[j].中国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4(1):377-378.[9]刘仲梅.静脉输液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j].长春继续医学教育,2005,6(8):151-158 .[10] dennis g.maki,md & marilyn ringer ,bsn,ms,risk factors for infusion‐related phlebitis with small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s,annals of internalmedicine,1991,114:845-854.[11] 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m]. [s.1].2006:s36.[12]李蔓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3):168-169.[13] standards for infusion therapy forum.november 2005:21.[14]杜林娟.门诊病人静脉输液止血带应用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6(3):38.[15]吕学红,刘辉.两种握拳法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5):45-46[16]陈莹,马彩英.三种静脉充盈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比较[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83-184[17]梁莉娜,何珊,谢绍花. 在充盈不佳血管中甩臂法对静脉穿刺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 2(5) ,16-18.[18]吕艳,张美花,谭柳纯,等.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4):117-118.[19]尹翠萍,张翠兰,李玉凤.静脉输液技巧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60.[20]林霞,王纪霞,庄彩梅.给指握拳法在老年消瘦患者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c):1-2.[21] sharpe,elizabeth l.tiny patients,tiny dresings:a guide to the neonatal picc dressing change.advances in neontal care,2008,8(3):156-162.[22]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92[23]王萍,陈静.两种皮肤消毒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139[24]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邬勋莲,李莉,骆雪英.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50[26]俞珍,张雪芳,封蕾.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技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96.[27]薛晓峰.逆行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 17(1):93-94[28]周廷芬,刘元英,庞小红,等.离心方向静脉穿刺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39[29]韦艳飞.反向头皮静脉穿刺输液[j].临床医学,2004,24(11):66~67.[30]吴燕,杨艳芳.静脉留置针离心性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4a):892[31]李华娟,侯丽红,任向辉,等.2种头皮针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b):15[32]陈泽芳,王美连,吴熹,等.3种静脉穿刺法疼痛程度的比较[j].护理学报,2010,17(7b):50[33]李茂珠.2种手背静脉输液方式的效果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b):40[34]欧少青,钟妹,刘培娟.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再探[j].护理学杂志,2000,15(6):378[35]李翠云,刘彦茹.成功静脉穿刺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l8(2):136作者单位:233000 安徽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