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迷娘曲》导学案 语文版必修5
13.1+《迷娘(之一)》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13.1 迷娘(之一)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本诗复沓叠唱的手法,感受其声韵美,并领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故土、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并理解其作为人类美好情感的共通之处。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蠡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也是最珍贵的瑰宝。
它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美的灵光,也是我们纯粹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歌德的《迷娘(之一)》,让我们一起在诗歌的世界里翱翔。
二、写作背景歌德从一个反叛作家变成了一个封建小朝廷的官吏和宫廷文人,但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为了行政工作他不得不在许多方面对外妥协,对己克制,在他在也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时,《迷娘(之一)》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出的。
1786年他来到早已向往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他游遍各个城市和西西里岛,宏伟的大自然、丰富的文化遗产、纯朴的民间生活,都使他心旷神怡。
三、作者介绍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
他曾短时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
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精品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精品学案【学习指引】《迷娘(之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第一篇文章。
在这首诗中,歌德运用众多意象,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境界。
反复出现的“前往”,犹如一声声急切的呼唤,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反复朗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体会其浓郁的抒情氛围。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经为这首诗谱过曲。
【素养目标】1.了解歌德的生平及作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的意象特点,概括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3.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领悟诗歌主旨并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歌德(1749—1832),德国、。
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
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
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人道主义思想。
重要作品还有自传《诗与真》和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
所作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
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
2.相关背景《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
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
她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4《迷娘曲》课件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4《迷娘曲》课件《迷娘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语文必修五详细内容:本节课将学习《迷娘曲》,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迷娘曲》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 分析《迷娘曲》的抒情手法和意象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迷娘曲》的内容,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和意象特点。
难点: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山水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鉴赏(15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迷娘曲》,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讨论诗人情感。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迷娘曲》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分析其他诗歌。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后练习中的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迷娘曲》意象:山水风光抒情手法:描绘、对比诗人情感:向往美好生活,不满现实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迷娘曲》,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阐述你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答案:诗中的意象有山水风光、月光、星光等,抒情手法有描绘、对比等。
诗人向往美好生活,对现实生活不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2. 请课后阅读一首诗歌,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诗歌的意象、抒情手法和诗人情感。
答案:阅读的诗歌是《春晓》,诗中的意象有春风、花香、鸟鸣等,抒情手法有描绘、赞美等。
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迷娘曲》,让学生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了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迷娘曲》课件
语文
课文结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亲 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这段诗的含义? 【提示】桃金娘是维纳斯的神树,象征爱情;月桂为阿 波罗的神树。这里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既表达了 诗人对意大利这神奇的国度的深情迷恋与无限向往, 流露出隐隐的神秘之美,给人以辽远而朦胧的美好遐 想;也表达了迷娘复杂的情感中对恩人麦斯特的真切 爱慕之情。赋予“桃金娘”“月桂”以象征意义,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种炽热的爱 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戴,又和思乡之情紧 紧纠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 又互相掩映。这两句和上两小节在形式上运用了复沓 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让感情更加地浓郁无比。“走 呵!走呵!”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我愿和你同去” 既表达她返回故国的热望和决心,又表达她对“父 亲”的鼓励和支持。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作品简介
《迷娘曲》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 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 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 的人物。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 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 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 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 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 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 久就去世了。《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4课《外国诗(一)》(迷娘曲)ppt课件1
小结
不管是意大利优美的自然景物,还是曾经生活 过的房子,还是沿途凶险的风光,这一切令人魂悸 魄动的景物,引动了迷娘深深的思乡之情,因此迷 娘一唱叹,催促恩父要一同前去。在迷娘看来,意 大利是她的理想的王国,那里没有痛苦、没有贫穷, 没有欺凌,有的是光明和幸福,自由与欢乐。这实 际上反映着诗人歌德对意大利出自内心的憧憬。正 是他对当时现实和环境不满,追求光明未来的心绪 的—种艺术体现。当然诗人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 在追求一种理想。
自主学习
1.听课文录音,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2.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1)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和感情。 (2)把自己想象成迷娘,体会本诗的内容与 情感。
3.(1)了解这首诗每节正歌的内容。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第一节正歌部分,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 景物。 第二节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 子。第三节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 国的沿途风景。(这条路既是她当初的离乡 之路,也是她将来的归乡之路。)
3.体会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 复沓叠唱这种诗歌结构艺术在我国的《诗经》里早就 被熟练运用。这首诗的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 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大了 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 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 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 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 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迷娘曲》是一首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而久唱不衰 的委婉优美的诗歌。这首诗氤氲优美,感情真挚, 是歌德抒情诗中最著名,也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迷 娘是歌德自传体小说《威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 的一个极富于个性魅力的人物。她本是意大利少女, 很小的时候被吉卜赛人拐走,成为流浪剧团的演员 并来到了德国。《迷娘曲》是迷娘所唱的怀念意大 利故土的一首插曲。
13.1《迷娘(之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①知识点梳理
1.诗人席勒背景
2.诗歌形式特点
3.诗歌内容解析
4.诗歌语言特色
5.诗歌欣赏方法
6.创作练习指导
7.相关文学流派
8.诗歌翻译比较
9.文学批评角度
10.文化背景探讨
②关键词汇
1.席勒
2.浪漫主义
3.诗歌形式
4.主题
5.意象
6.语言特点
7.创作
8.翻译
9.批评
10.文化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迷娘(之一)》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迷娘(之一)》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其他诗人作品的比较阅读、相关研究文章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迷娘(之一)》的诗意、形式和语言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朗读与解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欣赏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朗读与解析等活动,体验诗歌欣赏的乐趣。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迷娘(之一)》的诗意和创作背景。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精品学案共3篇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精品学案共3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精品学案1迷娘,是老北京方言中的一个称呼,意思是被鬼魂附身的女人。
在《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四单元中,我们将阅读由著名作家邱华栋所写的小说《迷娘(之一)》,通过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及语言,带领我们走入一个奇幻的故事世界。
本精品学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课前预热、阅读策略、深入思考。
通过课前预热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说背景及阅读情境;通过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并加强阅读技能;通过深入思考让学生拓宽阅读思路,培养一定的文学素养。
一、课前预热1、探究小说背景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关于“迷娘”这个词汇的来源、意义及文化背景,了解邱华栋写作小说的背景。
2、角色扮演邀请几名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主要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故事情节,带领全班进入小说主题。
二、阅读策略1、预判让学生通过小说的标题、封面、目录等途径,预判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内容,提高阅读兴趣。
2、精读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等途径,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内容,并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
3、模仿请学生模仿小说中的语言表现手法,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和展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深入思考1、哲学阅读通过了解小说中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内涵,进行哲学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2、心理剖析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分析角色的思想、感情、行为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3、创意写作让学生自己创作关于“迷娘”的故事,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技巧。
总之,通过本精品学案的学习,学生将会深入了解邱华栋的小说《迷娘(之一)》,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通过本精品学案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邱华栋的小说《迷娘(之一)》背后的文化背景、主题和人物,同时通过阅读策略的实践,提高了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迷娘导学案
《迷娘》这首诗在段落划分上,可以根据其主题和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节正歌部分,主要描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迷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第二部分,即第二节正歌部分,迷娘转而描述了她幼年生活的房子。这部分内容进一步展现了迷娘对故乡的深情回忆,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同时,迷娘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她的爱情是纯真而执着的,即使经历了种种磨难,她依然坚信爱情的力量。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受到了迷娘内心的坚定和勇敢。
在诗歌的结构上,《迷娘》采用了复沓叠唱的手法,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旋律优美。每一节的开头和结尾都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而持久。
阅读《迷娘》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迷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追求,还能够体会到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
设问与反复是《迷娘》中的显著特色。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既是询问又是追诉,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而反复的修辞手法则加强了询问的力量,加深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程度。每一节的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旋律更加优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人还运用了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主题。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和富有音乐性的词句,诗人构建了一幅幅宁静、优美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多层次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同时,诗歌中选取的意象带有鲜明的意大利景物的特色,与迷娘的情感完美融合,构成了优美的意境,画面有尽而情意无穷,令人陶醉。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ppt3(课件+试题+教学案,打包9) 语文版
浪漫主义风格的桂冠诗人——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柯尔律治、 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 少孤, 就学于剑桥大学,1790 年和 1791 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 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 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 最终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保守派。
二、从现实中积累 20 世纪 60 年代起,乡愁诗人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 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1971 年, 余光中更是凭一首 《乡愁》 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嵌在读者心头, 并由此闻名海内外,因此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从 21 岁 负笈漂泊台岛, 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 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 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 余光中说:“不过我慢 慢意识到, 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 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 个中国的眷恋。”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悄然无语: 形容寂静无声。 (2)密密麻麻: 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3)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断。 (4)心神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辨析正误] 岛内跟码头是完全不同的景致,在白色的沙子路两侧满 是密密麻麻 的树木,道路连绵不断 ,弯弯曲曲,林荫遍布, .... .... 给人一种清凉感或是置身在热带雨林中一般。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 男少女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 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1798 年 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 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在 1800 年《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 言中详细阐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理论,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 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 作品有《不朽的征兆》 ,哲理性长诗《隐者》等。长诗《序 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迷娘曲》教案1
《迷娘曲》教案1.解说单元标题本单元是语文版必修五第二单元。
标题为“番石榴飘香”,它是借用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另一个作家、新闻记者门萨多的谈话录。
这是一个极富有拉美特色的比喻。
香味浓郁,文学作品亦然,可以成为艺术品。
以“番石榴飘香”,意在昭示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文学意蕴与色彩。
2.解说单元内容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选编的课文是《外国诗歌二首》(一)(二)(三),共选了六位诗人的六首诗歌,所选作品都是名家名篇,通过阅读可以领略到不同国度、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作品的神韵,提升审美境界。
德国诗人歌德的《迷娘曲》是本单元的第一篇。
3.解说单元教学目标阅读鉴赏外国诗歌,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内涵,注重审美体验;了解外国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如:象征、复沓、对比等,品位精彩的诗句。
加强诵读指导,加强比较阅读。
4.解说教学设计(一)我的导语导语:(课件展示)学生齐读(2分钟)①这是一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②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中的一首诗歌。
③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④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的诗歌。
师:看来,这是一首相当特别的诗歌。
人们常说音乐是穿透人心灵,震撼人心灵最强烈的东西,而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竟然比音乐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诗人歌德的诗歌《迷娘曲》,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欣赏、去体悟其艺术魅力吧。
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
那我们就先来读读德国诗人歌德的诗歌《迷娘曲》。
★解说导语: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导语中,我选用四组“这是一首……的诗歌”排比句,易于朗读,又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
这几组句子中涵盖了《迷娘曲》的内容美和音韵美外,还包含了作者的神秘感。
〖2021年整理〗《迷娘曲》优教导学案
《迷娘曲》优教导学案【自研课导学】晨读主题:1大声朗读诗歌,读准《迷娘曲》中的每个字的读音;2能够按照诗歌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试着背会诗歌。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学习从早读开始!预习课主题:自读自悟:《迷娘曲》2021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诗歌作者歌德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2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①给生字注音;②理解:和煦、悄然无语、高耸、辉煌、宽敞明亮。
自主积累:搜集有关表达思乡之情的材料,摘抄在综合本上。
自主感悟:默读诗歌两遍,认真思考:本诗的意思和迷娘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展示课导学】学习主题(1分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展示,我能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大体理解诗意;2体会迷娘所表达的真挚感情;3体会诗歌采用复沓叠唱(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妙处。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训练课导学】“日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批阅日期·基础题一、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柠檬()香橙()和煦()悄()然无语·发展题二、默写《迷娘曲》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并依此仿写一节诗。
·提高题三、请采用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自选角度,写一首诗歌。
附:望乡满文军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的是乡愁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哟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哟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培辅课【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要()不要()】培辅内容:效果描述:优()良()差()【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描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优秀导学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与作者相关的诗歌作品。
2、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3、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难点:领悟诗歌主旨并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迷娘”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这首诗是她的唱词。
迷娘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被诱拐到德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卖艺为生,后来被威廉。
迈斯特收留,并爱上了迈斯特。
这首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众多意象,描绘出意大利迷人的景色、宏伟的建筑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神秘,表现了迷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写作背景:《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
《迷娘》(之一)是歌德《迷娘曲》三首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
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
1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在魏玛进行政治改革。
歌德厌倦了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一心想要逃避这种烦闷的生活。
在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在作此诗后的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古老文化中汲取了创作养分。
(二)作者简介: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作为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
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
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
迷娘曲-语文版第五册教案
迷娘曲-语文版第五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2.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情感细节,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导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2.词汇分析:对课文中的生字、熟词、词义和用法进行讲解和练习;3.句型分析: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剖析,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应用技巧;4.课文赏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发现其中的情感细节和生活哲理;5.语言表达:通过讨论和写作,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和演示,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2.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创新学习法:通过引导、激发和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节课时间内容5 min 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学生安静坐好5 min 课前导入:教师引入课文主题,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20 min 词汇分析:教师讲解生字和重点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15 min 课文赏析:教师讲解课文背景和主要情节,让学生理解文本15 min 讨论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5 min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第二节课时间内容5 min 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学生安静坐好10 min 课前问答: 回顾课文要点,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0 min 句型分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和应用技巧20 min 创新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写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5 min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第三节课时间内容5 min 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学生安静坐好10min课前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作品,展示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0min课文评价: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评价,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20 min 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深入的交流和学习5 min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醒学生复习课文,准备下一课的学习六、教学评价1.课前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内容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2.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互动情况,判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态度;3.作业检查:通过批改作业和讲解错题,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4.学生评价: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教学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迷娘(之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忆故乡,长向往——高中语文歌德《迷娘》(之一)教学设计教材解读《迷娘》(之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外国诗歌,是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为小说主人公威廉·迈斯特唱的一首歌。
这首小说中的诗歌,甚至比小说本身更为出色。
德国诗人海涅曾评价这首诗为“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它在短小的篇幅中调动了众多充满浪漫气息的意象,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境界,抒发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威廉的感激、信任和朦胧的爱恋。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年级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过五首诗歌,积累了一些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也存在阅读难点:对诗人知之甚少,不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追求、诗歌风格;如何分析意象的组合与诗人情感的关系;如何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情感;如何着手去观察、分析诗歌的体式特点与诗歌独特意蕴的互动关系,学生在这方面还缺乏较为充分的学习经历。
课前准备了解作者歌德以及《迷娘》(之一)的创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迭宕结构技巧的妙处。
教学过程导入语:这是一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中的一首诗歌;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的诗歌……总之,这是一首相当特别的诗歌。
人们常说音乐是穿透人心灵,震撼人心灵最强烈的东西,而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竟然比音乐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诗人歌德的诗歌《迷娘曲》,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欣赏、去体悟其艺术魅力吧。
01任务一:读中悟情反复诵读,思考《迷娘》(之一)三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活动:①多种朗读方式,主要采用自由地读、结合背景材料读、个性化地读;②找出每一小节中的主要意象,分析意境特点与诗歌的情感。
13.1《迷娘(之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在本次《迷娘(之一)》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来谈谈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他们对浪漫主义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生们不仅对《迷娘(之一)》的意境和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迷娘(之一)》的鉴赏分析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从拓展资源中挑选一首歌德的诗歌,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并撰写阅读感悟,不少于500字。
(3)小组合作,选择一首浪漫主义诗歌,进行创意朗诵表演,录制视频,并在下节课前提交。
2.教学难点
(1)对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对歌德诗歌中复杂情感的处理。
(2)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如如何从意象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如何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在小组讨论中,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见,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举例:学生可能在理解“夜那么黑,那么冷,她却笑得那么甜”这一句时,难以把握浪漫主义诗歌中情感的反差和内涵,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同时,在小组合作中,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以促进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迷娘(之一)》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歌德的其他诗歌作品:《迷娘(之二)》、《迷娘(之三)》等,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歌德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2)浪漫主义诗歌选集: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歌,如雪莱的《西风颂》、拜伦的《唐璜》等,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2024年度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4《迷娘曲》课件
迷娘的形象意义
代表着一种对美好生活和 爱情的向往,是文学作品 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12
迷娘内心世界剖析
迷娘的内心矛盾
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与对 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迷娘的心理特征
内心丰富而复杂,善于掩 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2024/2/3
迷娘的情感变化
从初识到相知,从憧憬到 失落,情感起伏跌宕。
13
人物心理变化对情节推动作用
2024/2/3
爱情观念的多元化
在当代社会,爱情观念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选择。《迷娘曲》 中所体现的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坚持,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自由意志与责任担当
在当代社会,自由意志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但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主人 公在追求自由意志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定,可以激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勇敢 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命运的无常与抉择的艰难
在诗中,命运被描绘成一种无常、不可预测的力量,而主 人公在面临命运的抉择时,也展现出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
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辩证关系
自由意志和命运在诗中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依存。主人公在追求自由意志的过程中,也不得 不面对命运的挑战和考验。
17
当代社会价值观对比和启示
爱情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诗中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面 临着自由意志与命运的抉择,这种冲 突体现了人类情感与理智的复杂交织 。
2024/2/3
16
自由意志与命运抉择问题思考
2024/2/3
自由意志的体现
主人公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和坚持,他不愿意 被命运所束缚,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
创作特点
《迷娘(之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3.1 《迷娘(之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分析意象在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中称呼转变的作用,体会诗歌在抒情方面的艺术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蠡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学习提示歌德的诗《迷娘》(之一)运用众多意象,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境界。
反复出现的“前往”,犹如一声声急切的呼唤,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反复朗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体会其浓郁的抒情氛围。
作曲家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都曾经为这首诗谱过曲,可以找来欣赏。
一、导入新课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一度的“狂飙运动”也让《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成为世1/ 7界文学的艺术瑰宝,他就是——歌德。
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现实的烦恼与幸福,他用一支笔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浪漫、激昂,抑或是无奈与绝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德,走进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一起体悟这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二、作者介绍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
他曾短时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
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迷娘曲导学案
学科:班级:编号制作人姓名《迷娘曲》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借助图书馆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歌德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了解他的创作成就,记住其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①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②能体会出诗歌采用复沓叠唱(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妙处,掌握这种写法。
3、审美目标:能通过诵读,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炽烈的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思念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受到真挚、深沉、哀婉、含蓄的美感教育。
【学习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体会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形式的妙处。
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方法】朗诵涵咏、点拨引路、品赏探究相结合。
【学习时数】一课时[预习导读单]1、作者简介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诗人,伟大的剧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之一。
歌德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思想史上巨人云集的时代,卢梭、康德、黑格尔等都是他的同时代人。
歌德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晚年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整个人类发展的思索方面,使得他的创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长篇诗剧《浮士德》、自传体作品《诗与真》、长篇小说《亲和力》、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等。
歌德一生创作了两千五百多首诗,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仅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一笔最宝贵的文学财富。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民族主义文学提高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德不仅属于德国,也属于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歌德的诗歌,不仅在学习和继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娘曲》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借助图书馆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了解歌德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了解他的创作成就,记住其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①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②能体会出诗歌采用复沓叠唱(重章叠句)结构形式的妙处,掌握这种写法。
3、审美目标:能通过诵读,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炽烈的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思念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受到真挚、深沉、哀婉、含蓄的美感教育。
【学习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体会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形式的妙处。
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方法】朗诵涵咏、点拨引路、品赏探究相结合。
【学习思路】遵照“新课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促进者的精神,教学本诗的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总体教学思路是“扶——引——放”,即教师做出鉴赏示范,对学生“扶上马鞍走一程”,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牵着缰绳送一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鉴赏,学会迁移延展——“放开手脚任驰骋”,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时数】一课时预习导读单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诗人,伟大的剧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之一。
歌德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思想史上巨人云集的时代,卢梭、康德、黑格尔等都是他的同时代人。
歌德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晚年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整个人类发展的思索方面,使得他的创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代表性作品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长篇诗剧《浮士德》、自传体作品《诗与真》、长篇小说《亲和力》、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等。
歌德一生创作了两千五百多首诗,其中有很多珠玉之作,不仅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一笔最宝贵的文学财富。
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民族主义文学提高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德不仅属于德国,也属于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歌德的诗歌,不仅在学习和继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2、题解《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其中以舒伯特的曲子最为有名。
《迷娘曲》创作于1783年11月以前,后收入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歌唱的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
他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
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
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
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
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
《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其中以舒伯特的曲子最为有名。
同学们一定会想,歌德的这首诗歌究竟写什么内容,好在哪里,竟然使这么多大作曲家为之谱曲?是啊,音乐是穿透人心灵,震撼人心灵的听得见而摸不着的最强烈的东西,而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竟然比音乐更能打动人的心灵?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欣赏、去体悟其艺术魅力吧。
二、走近诗歌,整体感知1、文本阅读要求:①范诵诗歌,整体感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和感情,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把自己想象成迷娘,体会本诗的内容与情感。
②感知内容,对话交流。
③以小组为单位,质疑。
2、欣赏品味诗歌鉴赏点拨: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音乐性、想像性、简洁性、象征性。
诗歌都是通过具体感人的意象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因此,我们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抓意象,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寄予在其上的思想感情。
鉴赏示例我们以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来学习诗歌鉴赏方法。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正歌表现“那地方”——故国意大利的优美景物,这些景物的优美主要是通过柠檬花儿、蓝天、和煦的风、悄然无语的桃金娘(桃金娘象征着爱情,为维纳斯的神树)、高耸的月桂(月桂为阿波罗的神树)来体现的。
这些意象的选择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性特征,诗人在这里融进人物对故乡的浓郁的思念之情,使这些景物都成了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再加上诗歌运用音乐的反复艺术——“你可知道那地方”的反复咏唱,就把那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绵长而又强烈难抑。
副歌“走呵!走啊!”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把这种无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极致。
叫谁走?“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这“亲爱的人”既可以是恋人,也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亲人。
“我愿和你同去”既表达她返回故国的热望和决心,又表达她对“亲爱的人”的鼓励和支持。
这种对祖国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催人泪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感情都不是干巴巴、直通通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浸泡过情感的意象表达出来的,需要我们通过诗歌语言、节奏和象征物从心灵深处去深沉地体会,去真挚地感悟。
问题设计⑴你从诗歌中又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⑵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诗诗人都通过哪些意象,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⑶诗的第二节写了哪里的场景?有哪些意象?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⑷诗人为什么写“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⑸副歌结尾怎么又变成:“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了?这种称呼的改变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什么感情?三、作业熟读诗歌,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反思评价】我的收获与反思:问题探究单班名:组名:姓名:一、研读文本,内容探究研读探究目标: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了解这首诗每节正歌的内容及作用。
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由正歌和副歌组成。
2、体会这首诗副歌的作用。
二、研读文本,难点探究1、你认为这首诗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设计目的:体会复沓叠唱的艺术结构技巧。
2、关于诗中的倾诉者和被倾诉的对象。
诗中的倾诉者是迷娘还是谁?而被倾诉的对象是同一个人还是三个不同的人?(让学生自己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三、小结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前后三节构成了一种递进关系,把迷娘思念故乡的美好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每节诗副歌中的“走呵! 走呵!”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把迷娘无法自抑的思念之情推向极致。
四、作业完成课后的思考题。
【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拓展训练单班名:组名:姓名:一、迁移延展,开拓视野,提高鉴赏水平请阅读下面两首《迷娘曲》,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按照我们以上鉴赏的方法进行鉴赏,写出300字以上的鉴赏文字,尤其欢迎个性化的创新鉴赏观点。
【附】迷娘曲(之二)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形只影单;失去了一切欢乐,我仰望苍穹,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苦难!迷娘曲(之三)别让我讲,让我沉默,我有义务保守秘密,我本想向你倾诉衷肠,只是命运它不愿意。
时候到了,日出会驱散黑夜,天空豁然明爽;坚硬的岩石会敞开胸怀,让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谁不愿躺在友人怀中,倾听他胸中的积郁;只是誓言迫使我缄默,只有神能开启我的嘴。
二、真题演练(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古怪的重水叶永烈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
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
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
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
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
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
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
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
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
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
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
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
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
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
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
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
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
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
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
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
当年德国人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
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
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
氘来自重水。
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
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