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合集下载

青铜器鉴赏ppt

青铜器鉴赏ppt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 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 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 的一种器物。进人封建社会以后, 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
司母戊大方鼎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重 875公斤。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说为 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雄伟,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 青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 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 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
青铜器的型制: 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
铲、凿等 乐器:钲、铙、钟、鼓 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
器)鼎、鬲、豆、爵、角、觚、 尊、壶等。
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
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 酒器为主。
炊煮器有鼎、鬲; 食器有簋、盂、豆; 酒器有觚、觯、爵壶; 水器有盘、鉴。
中国古代青铜器 类别及作用
青铜饪食器 青铜酒器 青铜兵器 青铜盥水器 青铜乐器 青铜杂器
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 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 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 宝。大盂鼎属於瑰丽凝重这一类,铭 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现藏 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铭文
内壁有铭文 291字,内容为周王 告盂,殷代因酗酒 而亡国,周代忌酒 而兴,要盂一定要 很好地辅助他,敬 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同时记载给盂的赏 赐。
大克鼎
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 重,重201.5公斤,底部三足已 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 显得沉稳坚实。内壁铸刻的长 篇铭文共计290字,记载了周王 对克的册命辞,重申对其官职 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 奴隶,于是克叩拜谢恩,称颂 天子的美德,并铸造大鼎来祭 祀师华父。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独特,艺术鉴赏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青铜来制作各种器物,如鼎、觚、爵等。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铜矿石,并将其熔炼成铜液。

然后,将铜液倒入模具中,待其凝固后,再进行后续的打磨、雕刻等工艺。

最后,通过上色和抛光等处理,使青铜器呈现出美丽的外观。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所需要的技术和工具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

铸造青铜器需要高温熔炉和精密的模具,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因此,制作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大量的劳动和时间,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这也使得青铜器成为了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只有他们才能拥有并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品。

青铜器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独具特色,其艺术鉴赏价值也非常高。

青铜器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雕刻精细。

其所呈现的图案和纹饰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的是动物形象,有的是人物故事,有的是神话传说。

这些图案和纹饰不仅是装饰,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反映。

通过欣赏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受到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青铜器的鉴赏还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商代的青铜器多以祭祀和宗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则更加注重装饰和华丽,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富裕和奢华。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和变迁。

青铜器的制作与古代艺术鉴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对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有较深的了解。

通过学习与欣赏青铜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同时,青铜器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只有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青铜器,才能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三_春秋战国、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三_春秋战国、工艺、美术

错金银青铜立鸟壶 器身满饰错金银的三角形云纹等,嵌 物还包括绿松石,又有鎏银的乳钉。 所在墓葬虽属西汉,但作品被判定为 战国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几何纹青铜长柄豆
都用以盛放腌菜和肉酱等, 商晚期出现,盛行在春秋 战国。此豆盖钮甚高,扣 盖后,亭亭玉立,高雅出 众
中国工艺美术史
错金银青铜龙凤鹿方案架 最上方的案框由盘绕纠结的四龙四凤支撑,四只梅花鹿各二,伏卧承托最 下方的圆形环座。
河北平山 三汲1号墓 战国中期——中山国王墓——北方民族白狄所建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漆木屏风的底座,表现斑 斓猛虎吞噬幼鹿的惨烈场 面。古代游牧民族的艺术 常以猛兽为题材。 错金银青铜虎噬鹿器座
2 随着礼崩乐坏的加剧,战国 晚期,青铜礼乐器大为衰落 ,日用器已成为主流。更加 轻便绚丽的漆器开始大量进 入上层生活,揭开了两汉漆 器大发展的序幕。丝织业的 发展也开启了中国丝绸艺术 的辉煌。
中国工艺美术史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1 引言 列国频繁的征战导致 了疆界的挪移,也促 进了各地的交流,青 铜器因此显示出共同 的时代风貌。时代新 风是清新华丽,大致 在公元前6世纪后期 ,中国的青铜艺术走 上了第二个艺术高峰 。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2 容器 春秋战国青铜容器的种 类大体包含饪食器, 酒器和水器,它们中 的许多器物还在承担 着礼器的功能,特别 是鼎。
错金银青铜有流鼎:出土在东周王城范围内,应为周器。鼎身设流口, 十分罕见,金银错的四瓣花和顶盖的铺首钮也很新奇。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青铜器//Chinese Bronze Ware

青铜器艺术鉴赏

青铜器艺术鉴赏

各时期代表性作品欣赏
妇好觚(商代) 觚:饮酒器
兽面纹鬲 商代中期
龙虎铜尊(商代) (尊:盛酒器)
龙纹扁足鼎 商
司母戊鼎(商后期)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
高58.6厘米 重近34.5公 斤 上边长 52.4厘米
尊盘
尊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铜敦
青铜方尊 西周早期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
期 ),青铜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
变抽象时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
期,即又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
凤鸟纹
凤鸟纹 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 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 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 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 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 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 祥瑞动物,在“四灵” 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 物,麒麟源自兽类,凤 凰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 岩画、陶器、青铜器、 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大 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 型。在这些凤 凰身上, 有孔雀的影子,有鹰、 鸮的特征且与鸡、 雁、 鸭也有联系。
铜爵(夏代)
通高22.5厘米 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 二里头出土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
商周時期的貴族飲酒有著十分嚴格的制度規定。《禮記• 禮器》記載:“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 卑者舉角。”貴族們使用酒杯,依身份高低貴賤而有嚴 格的區別,只有身份最高貴的貴族才能使用銅爵。在當 時,用銅爵飲酒,並非專爲飲食,更是著重於“禮”。 正因爲貴族們使用不同等級的酒杯,後來出現了公、侯、 伯、子、男五等爵位。 也因爲爵是最高等的酒杯,王能夠賞賜一件青銅爵,對 於貴族來說是莫大的恩寵。歷史上就曾出現過因爲賞賜 青銅爵而致使君臣交惡的重大事件。 那是在2700多年前,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招 來殺身之禍,鄭國國君會同其他各路諸侯勤王救駕,保 護周平王遷都洛陽,立下了汗馬功勞。100年之後,周 惠王在位。鄭國國君厲公設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將王后 使用的鞶鑒(一種有帶子的銅鏡)賞賜給鄭厲公。不久, 另一個諸侯國虢國的國君向惠王要賞賜時,惠王竟然賞 給虢公一件青銅爵。虢公得到賞賜的爵,自然顯得高貴; 鄭厲公沒有得到爵,自然顯得身份遠遠低於虢公。故此, 鄭厲公聞聽此訊勃然大怒,對惠王十分怨恨。後來,鄭 國乾脆不聽從周王的命令,還把周王派來的使者給扣壓 了。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其中一件我感兴趣的青铜器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爵。

青铜爵是一种古代酒器,早在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就已经开
始使用。

它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呈长颈、扁腹、三足的造型。

青铜爵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铸造出来的器物十分坚固,经久耐用。

爵的表面装饰着各种纹样,如龙纹、凤纹、兽面纹等,这些纹样既具有装饰效果,又寓意吉祥。

解析青铜爵的赏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价值:青铜爵是文物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通过研究它的形制、纹饰等特征,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信息。

2. 艺术价值:青铜爵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
风格。

它的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纹饰精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3. 文化价值:青铜爵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之一,它代表了古代社会
的权力、地位和财富。

它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等庄重场合。

4. 时代价值:青铜爵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从早期的简单形制到后来的复杂纹饰,青铜爵的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在赏析青铜爵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并结合历史、艺术、文化等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青铜爵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之国之重器—司母戊鼎鉴赏

中外美术欣赏论文之国之重器—司母戊鼎鉴赏

国之重器—司母戊鼎鉴赏鼎是我中华祖先所创制最早的一种器皿,在发展过程中由食器变成祭祀神器。

千年来,鼎一直被沿用,在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社会含义从而在中华物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铜鼎,有一个更神圣的意义,那就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自夏商时代,那就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我中华,自夏商时代起,就把铜鼎视为国家的宝器。

所谓"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表明只有王室才有权拥有和使用。

久而久之,宝鼎成了国家政府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代,周王室衰弱,诸侯长期混战争霸,无非为争夺政府,取代周王而统治天下。

其是所谓"定鼎中原",就是在中原取得了天下,即立国之意。

把鼎视为国家政府的象征,是人们给鼎所赋于最神圣的社会意义。

1946年6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司母戊鼎是青铜鼎的代表之一.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据考证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此鼎铸成时间约为商后期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形制雄伟,气势宏大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以范料塑模及底范,阴干后即可在其上翻制外范,鼎腹每一面由—块内嵌六块分范的整体范构成,共四块。

六块分范构成鼎腹上、下包括扉棱在内的各一组兽面纹以及两侧的兽面纹,各块分范可分别翻制再嵌入整体范中成复合范。

每一面的鼎腹和鼎足用同—块范形成,采用分范制作纹饰并且整体的铸造连接一气呵成。

司母戊鼎成形技术代表着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从中可窥视二三千年前先人高超娴熟的技艺。

司母戊鼎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

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器形厚重,装饰华美,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此时的饕餮纹已不再是简单的带状布局而是层次分明、富丽繁缛而神秘的新风格,而是占据了器皿较大的空间,向通体满花的方向发展,且向立体多层装饰发展。

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共37张PPT)

20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课件)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共37张PPT)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兽面纹
龙纹
课堂讲授
青铜纹样
几何纹
课堂讲授
青铜器纹样有哪些特点?
眼睛很大,很有神也很严厉。 高贵,华丽。 线条很有力度。 多采用对称构图。
课堂讲授
以上是青铜器的纹样,青铜器上还有 一些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堂讲授
青铜器上常铸或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 又称“金文”或“钟鼎文”。
谢谢观看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 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青铜器的使用流行 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课堂讲授
青铜器给你的第一视觉感受是什么?
庄重、威严、 华丽、神秘
课堂讲授
你知道精美的青铜器是为谁做的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课件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5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青铜器?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处吗?
新课导入
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青铜
2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青铜器
课堂讲授
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途呢?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鼎:炊煮器,同于煮肉。 是等级和政权的象征。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爵:酒器,相当于现在 的酒杯。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青铜器的用途

4青铜器

4青铜器

西周 《折觥(gōng) 》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
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 变得奇巧富丽。 欣赏《 立鹤方壶》,是一种盛酒器,器形高大(高117厘米), 壮丽精美,顶盖上立一展翅欲 飞的鹤,它那要向远方飞翔 的神态,与商、周以来青铜器的庄重、威严的风格截然不 同。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的所有向上援攀的龙兽,相互 印和,给人一种轻盈, 移动的感觉。
《镶嵌图案纹壶》
处于封建社会的开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其风格 产生变革,新的工艺如:鎏金、镶嵌等开始流行。
八、著名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容器——司母戊方鼎,河南安阳出土 最大的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 最早的“冰箱”——曾侯乙冰鉴,湖北随州出土 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 最大的青铜器车马具——秦始皇陵铜车马,陕西
《司母戊大方鼎》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司母戊大方鼎》
铭文
二、青铜器发展简史
铭文
作为国家重器,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均刻铭 文(铭文: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均刻铭文于器 壁以垂昭后世)于鼎壁,属国宝。
一种器物中包含如此重要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的 意义,在世界各民族艺术 中是少见的。此时的青 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王权意识的象征。
(二)几何纹
①线纹 ②绳纹 ③蟠螭纹
(三)人物活动纹
多反映宴乐、舞蹈、狩猎、水陆攻战等礼制生活情景
六、青铜器的造型及纹样
时间
代表作品
艺术(纹样、造型)特色
早商 《饕餮纹鼎》 商代
殷商 《龙虎尊》
西周 《鸟纹卣》
薄胎、造型规整、纹饰简单、单层印纹、多为腹上部一 条装饰带、纹样主要为饕餮纹、结构松散、不表现立 体效果

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赏析

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赏析

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赏析作者:王珂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摘要:古滇国的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风格,以及远古生命初期的原始犷朴之美,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描述着古滇国远古时期人们生活的历史画卷。

尤其是青铜器的造型精美奇特,具有丰富细腻的纹饰,不仅写实性强,构思也十分的巧妙,可谓之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支耀眼的奇葩,同时其中具有的造型艺术、独特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民族宗教信仰与审美思想都值得广大研究者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主要以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艺术为中心进行赏析,以期为现代艺术领域中古滇国青铜文化的美学意义和潜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挖掘和完善提供一些依据和帮助。

关键词:古滇国;青铜器艺术;造型艺术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59-02云南古滇国的青铜器开创了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先河,是对云南青铜时代艺术魅力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古代青铜文化中一支耀眼辉煌的珍宝。

据考证,古滇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

它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

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

古滇国曾长期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显得神秘而离奇。

直至一九五六年,考古学家在昆明近郊的晋宁石寨山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特别是在第六号墓发现的“滇王金印”,结合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零星记录,古滇王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在沉睡两千年后开始露出冰山一角。

一、古滇国的青铜器造型滇系青铜器在世界古代青铜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世界四大青铜文明体系之一。

作为古滇国存在的证据,这些青铜器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记录下古滇人生产、生活、战争、祭祀等场景,有力证明了两千多年前曾有滇人在富庶的滇池岸边择湖而居的史实。

青铜器虽然铜锈斑驳,却难掩古滇国在青铜时代的辉煌,它们代表了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

地下考古资料显示,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

夏朝的青铜器鉴赏与制作工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文化和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夏朝的青铜器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独特魅力,更展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鉴赏价值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来探讨夏朝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鉴赏价值夏朝的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更在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首先,夏朝的青铜器在造型上多具有一种简约而大气的风格,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

例如,夏朝青铜器的器身常呈现出饱满而圆润的曲线,线条简洁流畅,彰显出古人对于和谐与美的追求。

其次,夏朝的青铜器在纹饰上独树一帜,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夏朝青铜器的纹饰多为动植物、人物以及神话传说等元素,这些纹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在研究古代文化与宗教信仰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夏朝青铜器的纹饰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夏朝的青铜器在工艺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

夏朝的青铜器使用的是铜制材料,而在后世的青铜器中常常添加其他金属元素,使得器物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夏朝的青铜器采用了鎏金、鎏银等技法,增加了器物的装饰效果和质感。

制作青铜器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铸造、敲打、雕琢等,这些工艺展现了古代中国人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夏朝的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铸造模具制作、铸造、敲打和雕琢。

首先,铸造模具制作是青铜器制作的第一步。

在铸造模具制作过程中,工匠制作出正、副模具,用于铸造青铜器的器型和纹饰。

正模具使用泥土或木材制作,副模具则用于制作器具的两个侧面。

其次,铸造是青铜器制作的核心步骤。

在铸造过程中,工匠将已经制作好的模具填充上熔化的青铜液体,让其冷却凝固成型。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控制铜液的温度和充填的量,以确保铭文和纹饰能够完整地出现在铜器表面。

接下来是敲打。

在铜器凝固后,工匠需要将铜器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敲打和修整,使其形状更加完美。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二、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
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源自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 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 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形成独特的体系。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 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 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 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 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 个正面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瓜大张 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 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 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君 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 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青 铜 器 分 类
闻名铜器的欣赏
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 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 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 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 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 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 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 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 “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 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 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 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 标志。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期 ),青铜 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变抽象时 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期,即又 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的,而后, 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再到人化的功能演变。青铜器功能内容的演变, 制约并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
传说夏代建国之初,九州 之牧进贡了铜材,于是铸成九个 鼎,上面刻出百物图像,使人民 看了知道趋吉避凶。九鼎从此成 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物。
夏代以后,人们学会了铸造青 铜器,青铜鼎便成为贵族统治者用 以祭祀鬼神祖先的“礼器”。已知 最大的鼎是商代后期的司母戊鼎, 真正从实用价值讲,铸造这么笨重 的大鼎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但 作为权势象征物,它需要借助于巨 大的体量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界 十分活跃,青铜器也走下神坛,成为 贵族“钟鸣鼎食”生活的点缀,风格 趋向于富丽、豪华。而冶金铸造技艺 的进步、铁工具的出现则为青铜器新 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奇巧,手法趋向写实, 纹饰易于理解。
莲鹤方壶(春秋)
十五连盏灯(战国)
春秋时代的立鹤方壶盖顶上清新俊逸 的立鹤被学术界认为是呼唤新时代到来的 象征。壶的周身装饰着一对龙形大耳、四 条飞龙,铸造精工,动感强,像是竞相向 上攀爬。而壶底下弓身匍匐行进的两只小 兽回头咋舌的形态,使64.28公斤重的大 壶给人的感觉变得轻盈了。这些地方都充 分表现出了作者富于浪漫情怀的艺术想象 力和创造精神。
青铜铸造: 青铜是铜和铅、锡的合金,在铸造中有两 种典型工艺:一种是范模法,一种是失蜡法。 范模法是先用黏土做好铸件模型(外为模,内 为范),并烧硬,再用黏土从模型上分片取模 和范,把拼成完整的模和范浇铸并固化后,便 呈现出模型的形状和特征。失蜡法需要用石蜡 先做成一个模型,然后用稀黏土覆盖在模型上, 稀黏土可以填塞至任何细节之中,经过烧制以 后,石蜡流出,留下浇铸的空间,这样就可以 铸造出非常细腻的纹样。
商周青铜器中种类最多, 设计最见匠心的是酒器。其中 主要的有饮酒用的觚与爵,盛 酒的尊、罍、卣、觥,以及铸 成动物形象的鸟兽尊。

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晋侯鸟尊

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晋侯鸟尊

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晋侯鸟尊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晋候鸟尊
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举世闻名的晋侯墓地,晋侯墓地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

在晋侯墓地丰富的文物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晋侯鸟尊这件稀有的艺术精品。

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之一,并且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目录中。

晋侯鸟尊的器物形象是一个凤鸟,周人对凤鸟的崇敬和喜爱还有一个凤鸣岐山的典故。

相传周武王在伐纣的征途中路径岐山,此时山上有金凤鸣叫,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是周武王的文才武德招致而来的祥兆,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之下伐纣大业最终成功,于是更加深了人们对凤鸟的图腾崇拜之情。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
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在此器中,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

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鸟尊确为宗庙礼器。

更多资料: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青铜器中的那些鸟儿——中国青铜艺术欣赏

青铜器中的那些鸟儿——中国青铜艺术欣赏

青铜器中的那些鸟儿——中国青铜艺术欣赏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以动物为造型者在数量上不算很多,却是精品迭出。

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精粹中的精粹。

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周,鹤和凤更为常见;秦、汉文化则常见雁形象。

其中,尤以晋文化偏好美丽的凤鸟和凶悍的鸷鸟,以精湛的设计和制作水准将古代青铜艺术推向极致。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每一件鸟兽尊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鸟形器一般开口于鸟兽的背或头,盖上盖子后,整器浑然一体。

这些器物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们,能够捕捉到鸟最灵动的瞬间,将之凝固于永恒。

看完以下器物,你一定会惊叹于中国古代造型艺术duang duang 的魅力。

山西博物院| 西周| 晋侯鸟尊| 酒器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

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

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山西博物院| 春秋| 赵卿鸟尊| 酒器通高25.3厘米,长33厘米。

1988年山西太原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酒器。

全器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形。

鸟有冠,双角,圆目,尖喙。

细长鸟颈,腹腔中空,颈、头、喙相通,鸟背开小口设一小盖,盖有链条与虎形提梁相连。

鸟足粗壮有蹼,鸟尾下下设一虎形支脚。

通体浮雕翅翼,细刻羽毛,造型独特新颖,装饰富贵华丽,为晋国青铜器代表作品。

山西博物院| 春秋| 鸟盖瓠壶| 酒器高40.8厘米,最大腹径18.2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盛酒器。

壶盖为圆雕的鸷鸟形捉手,鸟喙大张,双目圆睁,全身饰精美的羽翎纹,层次分明;爪抓两条奋力挣扎的小龙。

鸟腹下有子口凸榫,套于壶体母口内。

壶颈长而侧倾于一侧,鼓腹上有一虎形鋬,虎口衔一环,有链条与盖鸟尾连接。

壶口沿下饰一周绹索纹,腹部饰4组乳丁蟠虺纹带。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有矛盾,但又被高度地和谐在一起的两种要素,即在造型基调上呈现的肃穆、威严、庄重的气质与同一器体洋溢出来的活泼、灵动的风格。

正是这样的两种因素,被自然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商周青铜器具有无穷的韵味、艺术的创造力、艺术的震撼力。

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彰显了青铜礼器的庄重之势,因此凡主要部位的纹饰也具有三点特征:图案性强、布局多呈轴对称状且形象威严,最典型者如所谓饕餮纹。

由直线、曲线构成,极其端庄、优美的青铜器,体现出以稳重、雄浑的气魄、庄严的阳刚之气;青铜纹饰是线性艺术的高度提炼,也是艺术与冶铸技术的完美结合。

事实是,中国的青铜纹饰已远远超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宗教和社会文明。

在青铜文化中,我们首先要敬佩原始先民以身边的动物物像为描绘图像,进而抽象的、想象的、夸张的把动物形象变形化、图案化。

其二是有些纹饰已无法辨识和推想是哪类物像,这类纹饰的溯源只能推测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即原始人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的理解和幻想。

这是远古时代各种文化的长期融合与演变,是有意识地选择、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那么,原始先民为何以这种规律化、图案化的手法来表现青铜纹饰呢?答案就在原始思维中所具有的线性特征。

其实,线性特征不只是青铜纹饰的表现特点,而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奥秘和最大形式的特征。

如果要探索研究青铜纹饰的线性特征,第一是原始思维在物象相似律支配下的排列组合,追求繁多事物之间有机统一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大多使所描绘的事物采取线条上的形式排列。

由于原始的技术条件和刻画工具的限制,以及巫术活动的虚幻性,使得线与线性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岩画、彩陶到青铜纹饰(包括玉石器),绘画的线性特征都在竭力地发挥其表现作用,反映出原始人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了建立在生存目的和认知目的基础上的秩序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 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越来越少。秦 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 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1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 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制 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 作。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 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千克 ,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 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 ”三个字而得名司母戊鼎。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 贡献,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 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 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 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 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 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 化。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 称“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乐器、工具和度 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 器物最为精美。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1. 司母戊大方鼎 2. 四羊方尊 3. 曾侯乙编钟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1 司母戊大方鼎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 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 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 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 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 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 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2 四羊方尊
图7-18 四羊方尊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3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 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 的还有其他乐器近百件。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 无缺。古人把不同的钟按照音调 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钟 架上,用木槌敲打,演奏乐曲。
图7-19 曾侯乙编钟
图7-17 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青铜器艺术欣赏
尊,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 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 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 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等。四 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的青铜器,属 于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 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 乡县黄材镇龙泉村月山铺的山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