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在房地产领域的表象
含义及核心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内容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
,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
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
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
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
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线。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
,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
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
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
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长株潭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三市人民甚至全省人民,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
实施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吗,那么这样的“综改区”,
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
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
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
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定位、社区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意味并预示着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理念的一次革命。
因此,在笔者看来,“两型社会”至少应从政府政策取向、产业技术状态、居民生活方式、资源环境状况、科技研发支撑等层面予以定义或描述,即政府制订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财税、土地、科技等政策并得到切实执行;开发并采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及其设备在企业的产业行为中已形成理念上的自觉;消费“两型”产品和两型生产方式的产品以及消费方式本身的两型化成为居民的共识和偏好,厉行资源节约、注重环境保护已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等等。
但这样的描述仍然是概念性的,我们需要结合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权威数据、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熟经验、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国内以及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两型社会”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上述每一个层面都提炼出一组对应的关键变量并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值。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
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
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
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
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
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
能源、环境,是经济
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
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长株潭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三市人民甚至全省人民,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