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型社会怎样做
两型社会的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2、新 的思路和 对策措施
(8)积 极调整水、 热、电、天 然气等的价 格政策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三、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着力 点和突破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 耗、低污染、低排放为 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 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 大进步。
两型社会: 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要全面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 和基本内涵 二、要十分明确“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和战略措施 三、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 着力点和突破口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一、要全面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 和基本内涵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典型案例:从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 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群已成为一种主体形 态。
案例点评:选择城市群这一城市化的主体形
态来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既可避免“摊大饼” 式的城市化模式带来的“城市病”,又可避免分散 型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和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党的十 七大报告提出的“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 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要求。
两型社会:一种正在成长的文明范式
典型案例:洞庭 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案例点评:建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 于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 安全、维持洞庭湖区及 长江的生态平衡、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生 态文明的后发优势,探 索科学发展新模式,引 领全国乃至世界大湖地 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大战略意义。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措施
技术瓶颈
在某些领域,缺乏先进的节能减排 技术,制约了建设进程。
观念差异
部分企业和个人对两型社会建设认 识不足,缺乏参与积极性。
03
02
资金不足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而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政策配套不完善
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影响了建 设工作的推进。
04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研发新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建设 效率。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推广节能技术
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 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
实施减排工程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实施减排工 程,减少污染物排放。
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制定节能减排指标,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 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02
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 角色
政策制定与执行
制定相关政策
地方政府应制定关于两型社会建 设的政策,明确建设目标、任务 和措施,为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 障。
监督政策执行
地方政府需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 ,确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同时 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 的问题。
资源整合与优化
整合资源
地方政府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包括 财政、技术、人才等,为两型社会建 设提供有力支持。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 设措施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两型社会概述 • 地方政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
角色 •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措施
目录
•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 成效与挑战
两型社会活动方案模版(3篇)
两型社会活动方案模版____年是中国两型社会建设迈向新阶段的关键一年。
鉴于科技持续进步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两型社会建设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____年度两型社会活动的策划蓝图,涵盖教育创新、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社区建设及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
教育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核心驱动力。
____年,教育部门将聚焦推动创新型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
在学校层面,这意味着需摒弃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探索并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设丰富的实践机会与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技能,激发创新思维。
环境保护作为两型社会活动的另一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为此,政府将加大环保投入,优化环保产业结构,并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
同时,社会各界亦将积极响应,通过组织广泛的环保宣传、义务植树等活动,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减少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携手共筑绿色生态家园。
再者,城市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方向之一。
____年,将着重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同时,积极培育创意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将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吸引并培养高端人才,推动科技与文化创新,增强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
还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社区建设亦是两型社会活动的重点领域。
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与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社区建设对于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____年,政府将鼓励市民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
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交流活动,增进邻里关系与社区凝聚力。
还将强化社区安全与民生保障工作,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卫生、教育资源丰富、医疗资源便捷高效等,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最后,科技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
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
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
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
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
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
在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
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资源环境节约友好社会当前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是迫在眉睫。
很多企业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来赢得利益,使得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
在这样情景下。
我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两型社会”意识。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
从全球来看,有关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现有石油储量不足2万亿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超过百年;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遭受用水短缺的威胁。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从我国来看,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7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关于建设黄石两型社会的思路与建议
[ 中图分类号 ] 9 2 8 c l.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9 4 3 (0 0 O — 10 0 10 — 7 3 2 1 ) 1 0 2 — 4
0 7年 l 中旬 , 汉 城 市 圈 正 式 被 批 准 为 全 国 资 2月 武 源 节 约 型 和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建 设 综 合 配套 改 革 试 验 区 。 黄 石 市作 为武 汉 城 市 圈 的 重 要 成 员 , 临 建 设 两 型社 会 面
关 于 建 设 黄 石 两 型 会 的 思 与 建 议 社 路
陈大 庆 ,刘 磁 滋 王 毅 民 ,
(. 1 黄石 理 工学 院 经 管 学院 , 北 黄石 湖 4 50 2 黄石 环保局 , 北 黄石 30 0;. 湖 450 ) 300
[ 摘
要 ] 20 0 7年 l 2月 , 汉城 市 圈 申报 综 合 改 革 试 验 区得 到 批 准 , 汉 及 周 边 八 个 城 市 成 为 建 设 两型 武 武
产 业 产 业 产 业
人 口( 万人 )
农 业
人口
比例 非 农 业 比 例 总 人
人口
口
黄 石 3 .2 .3 18 7 8 % 22 5 2 2 % 6 .2 3 .% 46 4 136 6 . % 1.35 .9 12 1 9 9 0 .7 6 .5 4 3 9 .1 3 .6 0 7 5 6 % 24 3 5 .6
为 突 出一 些 。 我们 认 为 , 石 建 设 两 型 社 会 的关 键 思 路 黄
根据 20 0 6年的统 计数据 和黄石 o 4年到 0 6年的统 计数据 。 我们 可 以对 黄石 、 九江 、 波三 个城市 的人 口、 宁 产值 、 产业结构进行 比较( 宁波与 九江在地理气候等 因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建设“两型社会”
护等等利 益协调 的机制 。 而这些 利益协调机制必须与 市场经济体制相互贯通 , 并通过市场运作 和政府宏观
、
更 新 思想 观 念
“ 型社 会” 两 建设必 须 突破 束缚市场 经济发 展的 调控 “ 两只手” 的协 调来实 现 , 既要强调市场机 制效率 体制机制性障碍 , 明确“ 两型社会” 建设试验的指导思 优先 , 又要 在分配中处理 好效率 与公平 的关 系。 显然 ,
在 价值取 向上 ,两型社 会” “ 建设 试验 , 既要 以人
度 变革 、 观念创新等等全局性问题。 因此 ,两型社会” 为本 , “ 考虑 到人 的利益 和创造性 , 又要 “ 天人合一 ”考 , 建设 试验的解放思 想 , 就武汉城 市圈来说 , 就是要 按 虑到 自然生态 的作用和发展 , 就要坚持 以人为本和人 照 湖北 省委省政府关 于进行体制 机制改革 与创新 的 与 自然和谐发展 的生态文 明价值观 。 实质 上 , 就是要
一
个新阶段 , 即工 业文 明之后 的人类文 明形态 , 既要 ( 我 ” “ 包括个 体 、 群体 、 企业 、 至城 市 、 区 ) 甚 地 的利益
问题 。
继 承工业文 明的一 切成就又要避 免工业 文明 的资源 调整 与和谐机制 。 这是“ 型社会 ” 两 试验 和建设 的核心
浪费 、 环境污染的致命 缺限 , 涉及到科 技的转 向发展 、 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 、 经济增长模 式的根本改变和制
得利益 的束缚 中解 放 出来 , 即从 现在 的利 益格局 ( 包 的主导 因素时 , 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 工业 文明向生
豳
20 o 8年 第 l 2期
经济众说
市 国际化 ” 实现 “ ” 圈 ” 五化 ” 。 群 “ “ 是指 态 文明的过渡 。 而在 市场经济 条件下 的“ 资源节 约” 城镇化 、 场化 、 、 在 同一个 城市群或城市 圈 中一体化 发展 。 五化 ”其 “ , “ 环境友好 ” 就是资源 的优化 置 、 , 开源 节流 和能源
什么是两型社会 [关注十七大,建设“两型”社会]
什么是两型社会 [关注十七大,建设“两型”社会]尊敬的外国语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XX年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顺利召开,大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七大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对民生热点、经济、文化、军事、和平统一等问题作出了回答,并提出了战略政策。
面对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不仅是构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均存在管理粗放问题。
中国虽然已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使目前中国面临能源短缺问题。
电力持续短缺,今年最大缺口将达2500万千瓦;煤炭全面紧张,市价一路攀升;缺电造成燃料油和柴油发电增加;天然气出现季节性短缺……一方面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资源有限,巨大的矛盾迫使我们走节约能源的道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资源的高消耗造成环境的高污染,工业污染日趋复杂,农业面临水源污染严重,环境突发事件越来越多,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道路,势在必行。
否则,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将严重阻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两型”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
论“两型社会”建设
论两型社会建设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方向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通过运用综合措施,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合理配臵、与高效、综合、循环利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替代,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
2.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中国必须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两型道路,即要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是相辅相成的,建设两型社会将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和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
3.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
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依赖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并以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为基础。
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生产要素的全球配臵,工业化国家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谋求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势都更加严峻。
建设两型社会讨论提纲
建设“两型社会”从我做起
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1、要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含义
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而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要建设“两型社会”?
(1)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资源过度消费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
(2)环境恶化令人担忧。
国际上,现在全球面临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国内,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的发展。
有三个难以为继: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
所以,我们搞“两型社会”建设不是唱高调,而是我们本身有迫切需要。
3、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第一,要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核心,调整经济与产业结构,大力开发高技术、新能源、新资源;
第二,传统工业要以节能降耗改造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行业、产业的规划与顶层设计,使产业链得以延伸,减少废弃物,同时把废弃物作为另一个行业的原材料。
4、为什么要从自我做起以及如何从我做起?
(1)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办法。
(2)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从公民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为建设“两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从公民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为建设“两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当前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发展。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我党明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这一项重大决策。
建设“两型社会”,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文明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中国公民中的一员,首先我们要深刻了解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只有首先明确了要做的是什么,全面的理解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和要求,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去贯彻落实,从而为建设“两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自身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比如说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节约用电拒绝长明灯、无人灯等;杜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时刻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事看似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这些都是在为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做贡献,同时这也是对公民素质的一种考验、一种提升。
最后,我们应该将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心中,不仅自己要落实这个任务,并且也要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建设,为建设“两型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对身边的浪费以及破坏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每个公民还都应该而且有义务监督和举报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工厂以及其他有悖于建设“两型社会”的行为等。
总之,建设“两型社会”不是一个口号,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
公民应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自觉意识,从我做起,使“两型社会”的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概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含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
建设社会主义两型社会
一、建设两型社
会的科学内涵
资源节约 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 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 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 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 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和谐。
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节约资源
矿物名称
铝
产量高峰年份
2060
世界能源结构中
化石燃料占88%
中国能源结构中 化石燃料占94%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4-5.8℃
温室 气体 排放 量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量 2100年
2009年
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 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
决……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
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
中国的GDP占全球
6%
30%
煤、铁、铝等的消耗
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能源
250 200 150 100 50 0 À Ã Õ È Â µ « ¹ Ð Ö ¡ Ó ¡ Ó « Ä À Ê ú ¸ ¾ ± ú ¸ ú ¸ ú ¸ È ¶ È á ÷Ç ¶ Ä Î Ñ ÷ç Î · ç ½ ù ½ Æ 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 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 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的突出 位置。
1950年——25.25亿 1990年——53.21亿 2004年——64亿
13.5
32% 28% 14%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两型社会
华 中科技 大学文华 学院经济 管理 学部
湖 北 广 电 总 台 卫 视 频 道
湖北武 汉
4 0 4 0 3 7
湖 北 武 汉 4 0 1 0 3 7
【 文章摘要】 两型社 会 建设 对 中部 崛起 意 义重 大,落实这一 战略必须要有政府职能的 转变 作保障 。各地要 结合 实际,分别做
5 、是保 障国家安全 和提 高我 国综合
国力的重要举措 。 6、是推进 社会主义 和谐 社会建设 的 国 高 速 公 路 客 运 中 心 , 将 位 于 中 部 这 一
快会展 中心 、酒店等商务设 施建设 ,增强 内部职 能 关系 的转 变 。 包括地 方政 府与 城 市 商 务 服 务 功 能 ; 彰 显 城 市 宜 居 生 态 中央政 府之 间及 上 下级 政府 间 的职能 如 何 顺 应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要 求 进 行 准 确 划 功 能。 4 、大 力推进城 乡统 筹发展 。推进城 分 和 科 学 定 位 。 当 前 中 部 地 区 地 方 政 府 职 能 主 要 存 乡规 划 布 局 一 体 化 : 推 进 城 乡 产 业 一 体 理 化 、推进 城 乡 社 会 保 障 一 体 化 、推 进 城 乡 在 问题 :地 方 政 府 “ 性 人 ” 角 色 浓厚 ; 政府职 能 越位 、错 位 、缺位现 象依 然严 公共 服务一体化 。 2。 5 、加强土地集 约利用和财 税金融支 峻 ,而 公 共 职 能 不 强 ;市 场 监 管 不 力 【】 ( 二)推进 中部地 区地方政府职 能转变的 持 的新体 制 。 6 大力推进 体制创新 。以加强行政效 思 路 、 1 、科 学 界 定 地 方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地 能监察 ,加 快推 行公 共服 务 外包等 为重 方 政 府 职 能 的 重 心 的 转 变 要 以 科 学 发 展 点 ,深 化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加 快 建 设 公 树 共服务型政府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打造 观作为 指导 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 立全 区域 金 融 中心 ,创 新 金 融 管 理 制 度 ; 以创 面协调 可 持续 的 发展观 ,要 以经济 建设 全面推进 经济 、 政治 、 文化建设 , 新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融 资 机 制 和 加快 城 市 公 为 中心 , 用 事 业 改 革 为 重 点 ,创 新 完 善城 市建 设 管 实 现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全 面 进 步 。 在地 方政 府职 能的 内容 定位上 要依 理 的体制机制 。 7 强 化 城 市 交 通 枢 纽 功 能 ,构 建对 据 经济 发展和 经济 体 制的要 求 同时 结合 、 上级政 府政 外 开 放 的 新 体 制 。 大 力 建 立 四 通 八 达 的 地方政 府职 能二重性 的特点( 立 体 交 通 网 络 , 加 快 实 施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策 目标 的执行 性 和本地 区公 共事务 的 自 主管理 性) 。 项 目,把 中部建 成全 国铁 路主枢纽之一 、 2 、实现政府 管理 理念转换 全 国 航 空 运 输 中 心 、 长 江 航 运 中 心 和 全
建设“两型社会”的演讲稿--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
建设“两型社会”的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演讲稿——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
“两型”社会,是指既绿色低碳型、又创新驱动型的社会。
践行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们青年一代将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我们应该成为新一代“两型”青年,去倡导、实践这样的社会理念。
今天,我想就此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是指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途径实现经济发展。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近年来中国通过推进低碳发展,可以节约的能源资金相当于15%以上,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宣传举办各类低碳环保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理念,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
二、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创新驱动,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以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主要途径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正大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双创”等引领未来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挖掘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学校中,我们应多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活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开放合作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支持自主创新,同时也应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借助各种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实现更加高效的创新发展。
三、做“两型”青年,肩负社会责任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世界多极化背景下,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加重大。
做“两型”青年,就是要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实现“两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应提高环保意识,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从自身做起,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其次,我们应学习科技知识,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两型社区”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两型社区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前言城市社区建设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往,城市社区建设主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便利化,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社区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何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当下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两型社区?两型社区,即智慧型和生态型社区,是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注重智慧化和生态化的理念和实践。
智慧型社区主要体现在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安全感;生态型社区则强调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建设生态环境、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实现低碳、生态的城市社区建设。
两型社区的重要意义推行两型社区建设,可以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注重环保和品质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两型社区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1.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随着智慧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如开设智能自助服务点、电子运营等,可以极大地便利居民的生活。
同时,生态型社区注重环境保护和提高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
2. 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在两型社区建设中,通过数字化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公共资源。
其中,智慧型社区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平性;生态型社区则将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推进城市经济的绿色化发展需要从城市社区入手。
在两型社区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推广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推进两型社区建设的实践推进两型社区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多方合作。
以下为推进两型社区建设的实践措施:1. 借鉴成功案例通过开展调研和学习借鉴市内外先进城市社区建设先进经验,如深圳市宝安区、上海市徐汇区、北京市东城区等,总结推广经验,为其他城市的两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措施
汇报人:日期:•两型社会概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措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措施•创新驱动与智慧型社会的建设措施目•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措施•未来展望与持续改进措施录01两型社会概述两型社会的定义与内涵定义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内涵两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资源节约型社会,强调的是以节约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通过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要性意义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宣传推广地方政府应积极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政策和成果,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规划引导地方政府应制定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监管服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过程的监管,确保各项建设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如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
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的角色02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对地方政府所辖的公共建筑、设施进行节能改造,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灯具、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施节能改造加强环境监管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强化资源节约宣传030201资源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出行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
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低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绿色交通设施加快城市绿道、自行车道等绿色交通设施建设,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两型社会”是指经济适度发展与文明社会建设两者同步发展的社会。
为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创建活动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为大家介绍一份完整的“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我们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能源消耗过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建设一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两型社会”。
本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制定一份可行的“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方案”,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的是为切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创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落实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理念,使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环保、清洁、可持续。
三、方案实施1.全面推进能源革命:着重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减少非常规能源的排放,推广新能源快速充电技术,全面普及可再生能源,降低用能量、能源使用成本和污染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2.节水减排,打造绿色城市:加强水资源保护规划,优化供水结构,对超标预警平台和处理工艺的实施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对天然水源、地下水源、海水淡化技术等技术的利用。
实施联合防治排放源和治理区域的政策,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推动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的减少,为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3.推进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政策,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食品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回收、再利用、再生利用等的资源利用环节,提高物流效益,破除资源浪费的行业壁垒,完善,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4.倡导绿色出行,营造低碳交通氛围: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对使用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引导居民多步行和骑自行车,落实环保优先出行的理念,逐步建立低碳出行的新兴方式。
加速经济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
人 , 有 经 济 的 Ni 发 达 , 不 可 能 建 成 “ 型 社 会 ” 没 度 就 两 。 当 今 性 界 的 现 实 是 , 少 数 发 达 国 家 占有 和 消 耗 着 世 界 £
展 。必 须 把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放 在 T 业 环
化 、 代 化 发 展 战 略 的 突 地 位 , 实 到 每 个 单 位 和 每 现 落 个 家 庭 。” 了 促 进 中 部 地 区 崛 起 , 动 资 源 节 约 型 、 为 推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的 建 设 , 国 家 批 准 了 武 汉 城 将 污 染 严 重 的 产 业 布 局 在 经 济 相
埘 落 后 的 国 家 或 地 区 落 后 同 家 和 地 区 只 有 加 速 发 展 , 增 强 经 济 竞 争 能 力 , 有 望 建 设 “两 型 社 会 ”。 才
节 约 资 源 和 保 护 环 境 : 通 过 资 源 节 约 和 环 境 保 护 更 好
地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
二 、 “两 型 社 会 ”与 积 极 承 接 沿 海 和 国 外 的 产 业 转 移
-
T 具 极 其 简 陋 , 源 的 消 耗 量 很 低 , 自然 环 境 的 影 响 资 对
湖 北 省 目前 面 临 的 主 要 矛 盾 仍 然 是 发 展 不 够 , 当
“ 型 社 会 ”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这 埘 湖 北 来 说 , 是 两 综 既 机 遇 , 是 挑 战 . 为 -充 分 利 用 机 遇 , 须 _ 又 . j - 必 I F确 认 清 处
。
l说 , 1 界 确 实 变 得 越 来 越 平 坦 : 什
但 是 。 种 分 _ 是 建 在 起 点 不 公 平 基 础 之 上 的 市 这 _ f
建设两型社会怎样做
建设两型社会怎样做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科技创新的价值。
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即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相结合的新型社会模式。
一、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以生态环境为核心,推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在绿色发展中,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资源再利用等环保措施得到了高度重视。
1.节能减排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这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降低电力消耗等方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改变能源结构,从传统的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移。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能源管理,提高效率和利用率,减少浪费。
2.清洁能源在绿色发展中,清洁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非化石能源。
清洁能源是一个重要的替代方案,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3.资源再利用资源再利用是一个关键的环保措施。
在绿色发展中,我们需要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这包括水的回收、废弃物的处理、矿产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二、智能发展智能发展是指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相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智能发展中,高效、便捷、智能化的服务是核心。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智能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比如,智能机器人可以替代繁重、危险或无聊的工作,智能家居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
2.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各种设备、传感器、器件连接并相互交互的网络系统。
在智能发展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和人的连接,使得生产和生活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比如,智能家电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智能城市可以实现交通、安防、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伤心会难过,但只会是一阵子你只是个过客03-21∙愛你不是說說而已涐心疼沵的心疼在乎沵的在乎03-20∙每天允许自己放纵一次其余的时间就开开心心地过03-19∙拼了命旳想忘我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03-18∙男人就像大姨妈没有又想有,有了又嫌麻烦03-17∙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了整个世界03-16∙你是我爷们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是03-15∙我们的爱情中主角是、沵和他,所以注定悲伤03-14∙分手也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问题只是我没那个福气03-13∙90后的俄们不是叛逆而是有俄们自己的生活方式03-12∙不够聪明不够听话不够懂事但足够爱你03-11∙爱情是一种怪事开始全身不受控制03-10∙男人你给我听着你是我永远忘不掉的大疯子03-09∙人生最遗憾旳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旳坚持了不该坚持旳03-08∙喜欢雨天那时候的我就算难过也不会有人知道摘要:在论述了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体系,并从筛选绿色技术研发的重点、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关键词:绿色技术;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
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
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
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积极发展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中的绿色技术,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1.绿色设计创新绿色设计创新主要研究所有投入和产出的材料,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做到在资源投入上用材少、可再生性强,在生产流通中能耗低、废弃物少、包装合理,在使用中方便、安全、寿命长、能耗低,在使用后易于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重复使用和翻新。
2.绿色生产创新绿色生产创新,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综合措施。
企业应在生产中引入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合理利用资源,对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并充分考虑绿色产品功能的延伸和再利用,尽量节省原材料,减少废弃物。
同时,还应考虑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方便,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减少或消除消费者在处理废弃物时的麻烦和无意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3.绿色营销创新绿色营销创新要求将绿色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营销环节,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商品流通中贯彻环境责任意识和规避环境负面效应。
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提升环境意识,对有较大负面环境效应的产品,不采购、不销售;营销中选择资源节约的方式方法,场地选择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传授绿色消费知识。
4.绿色消费创新旅游消费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绿色标志创新绿色标志亦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
我国于1993年5月开始实行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并于2003年11月30日起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1998年制订的《ISO14020系列标准》,以指导公众的绿色消费。
6.绿色认证创新绿色认证创新是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准。
目前,我国的绿色认证一是有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的绿色体系认证(ISO14001),也叫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对企业的软件进行的认证。
另外,有绿色产品认证(ISO14024),产品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
三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它是只针对于产品,对产品环境行为做出评定的认证。
四是绿色选择认证,从国际惯例上讲,绿色选择或消费者选择,属于Ⅱ型环境标志。
Ⅰ型环境标志是认证机构对产品给予一种公正的高于产品环境行为的一种评价。
Ⅱ型环境标志是对企业自我声明性质的环境行为给予认可的一种评定,其标志是ISO14022。
目前,已经有美国等国家宣布今后不再采购未带绿色认证的产品。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我国应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指导下,从以下方面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一)加强区域与产业统一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我国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建立现代生态经济园区,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
特别是重视下面几个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
在突出各地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
2.要突出传统工业的绿色技术升级创新,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化工、能源、冶金、轻工、建材和机械等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
3.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
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农业集约生产步伐,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畜禽集中养殖,大力开展家禽养殖污染、渔业养殖排放水的生态化处理,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提倡使用有机肥,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协调区域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的绿色技术创新,鼓励环保型服务业发展。
对现代服务业员工进行绿色营销知识训练和绿色服务培训,使其真正意识到绿色服务的重要性,树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的企业精神,形成绿色企业文化。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5.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环保企业。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
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
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 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
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二)加强引导与规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1.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
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要加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
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2.加快实施绿色技术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的政策,努力推进绿色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对绿色技术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并给予税收优惠。
3.加快构建绿色技术研发的风险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