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2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2版)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国际市场价格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中的价格。
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通常所说的国际市场价格,是指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定时期内客观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在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供求因素,三是通货膨胀或紧缩因素。
这种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在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因为商品的国际价格的变化最终仍然是围绕商品的国际价值来进行的。
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同商品的国别价值即不同国家的个别价值之间存在复杂的矛盾,各国商品只有进入世界市场并且成功地实现其价值,完成国别价值的多元化向国际价值的唯一性的转化,这种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而一国的商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按照国际价值所确定的国际价格出售,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发达国家和垄断性的跨国公司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国际贸易联盟对联盟外国家的排斥,各国对进出口贸易的政策不同及汇率、关税政策的变化等等。
这些现象说明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市场上与在国内市场上是有重大区别的。
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包括哪些?
答:我国对外开发的基本形式有: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贸体制进行了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从而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2)对外资本交流。
在对外资本交流中,我国主要是输入外国资本,即利用外资来进行现代化建设。
在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又适时地步入了积极“走出去”的新阶段,尝试向国外投资,兴办国际化企业。
(3)对外技术交流。
我国在对外技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组织出口技术,改变了长期以来只引进无输出的状况;引进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由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变为以许可证贸易、顾问咨询、生产合作等方式引进为主,软件引进比重明显增加;由现汇引进为主,变为现汇和利用外资等多渠道引进。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我国的劳动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劳动者吃苦耐劳,工资水平又比较低,因此,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上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5)发展国际旅游业等。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
发展国际旅游业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在国际生产关系变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不仅贸易总额绝对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2)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值持续上升,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值急剧下降。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中,西欧、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美国、英国则相对下降。
在发展中国家,石油输出国的外贸发展迅速,非石油输出国所占外贸比值减少。
而像“亚洲四小龙”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扩大,初级产品的比重减少;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的比重增加,纺织和轻工业品的比重减少;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燃料的比重增加,原料和食品的比重减少。
(4)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发展经济已嫌不足,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纷纷成立。
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降低关税、消除或减少关税壁垒、实行相互优惠待遇和多边经济合作等措施使得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急速增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我国对外贸易的沿革是怎样的?
答:(1)改革开放前
在旧中国,西方列强操纵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控制了一切主要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
从19世纪70年代起,旧中国连续七十多年出现外贸入超,洋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备受摧残,宝贵资源被掠夺,工业落后,经济畸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贸易关系,但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及长期“左”的经济指导思想的影响,对外贸易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贸体制进行了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
①第一阶段(1979~1987年)。
这一阶段是外贸体制初步改革的阶段。
一是调整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明确了政府部门对外经贸的管理关系。
二是地方下放外贸经营权,各地方、有关部委成立了一批外贸公司,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开始经营企业产品出口和生产所需物质的进口业务。
三是外贸和生产企业开始由收购制改为代理制。
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外贸体制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②第二阶段(1988~1990年)。
这一阶段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
改革的核心是推动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
通过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央和地方在外汇收入和使用上实行“分灶吃饭”,改变了过去财政统负盈亏、“吃大锅饭”的现象。
但由于受财政体制的束缚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种改革还是不彻底的。
③第三阶段(1991~1993年)。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1年国家开始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外贸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④第四阶段(1994~2001年)。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在1993年11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
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改革方向,通过改革外汇制度,强化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从而强化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加强外贸经营的协调服务机制。
这些改革措施使困扰外贸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规范靠拢。
⑤第五阶段(2002年至今)。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始全面实行WTO规则,履行入世承诺,也借此推动外贸体制全面改革,同国际接轨。
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加人WT0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些严峻的新问题,如出口产品自主创新不足,技术含量较低,总体质量低下,附加价值不高,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同时,我国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使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也反映了我国在经济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在建立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5.开放经济对宏观经济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国际收支失衡会给一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均衡决定了其对内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国际收支的平衡决定了其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对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会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内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看,国际收支记录的外币收付实际上反映了外汇供求的变化过程。
因此,从原则上讲,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贷方所记录的是以外币标价的国际交易,表现为外币的供给。
同样,借方项目所记录的交易表现为对外币的需求。
所以说,国际间外汇的供求最终是由各国国际收支差额决定的。
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外汇供给大于对外汇的需求;当国际收支为逆差时,外汇供给小于对外币的需求。
外汇供求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造成了汇率升降,从而影响到该国商品的进出口和国内总供求。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年的国际收支可能影响到一国明年的贸易和收支,甚至影响到下一年的经济发展。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
答:开放结构就是指一国的对外经济结构。
对于一个开放型的国家来说,由于国内经济结构是在适应国际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优化开放结构也是优化国内经济结构。
开放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了多种因素的经济体系。
开放结构包括进出口结构、利用外资结构、对外投资结构、引进技术结构、开放地区结构等。
它们本身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1)优化进出口结构。
进出口结构即一般外贸结构,它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除了要受到本国的传统生产力结构的制约外,主要形成良好的国际分工体系。
(2)优化产业结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结构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中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信息服务、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咨询、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②在产业内部调整中以高科技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实行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③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压缩、淘汰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低的产品,增加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
④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更多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支持和发展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
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生调整,就要特别强调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创新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3)优化对外投资结构。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要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鼓励引入技术辐射能力强、吸收就业率高、资源节约型的外资企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服务业。
改善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鼓励外资到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
(4)优化引进技术结构。
在引进技术方面,既要注意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也要注意引进适用技术,特别是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有利于中小企业产品转型升级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新技术。
(5)优化开放地区结构。
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
要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上适度放宽中西部地区的外资准入条件,利用外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