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厦门大学 第十五讲里甲、老人、里社:明初的乡村统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二节 夏商与西周(一轮)

第二节  夏商与西周(一轮)
✓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周易》“天行健……厚德载物” ✓ 孟子:“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⑥和而不同
✓ 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孔子:“和为贵”“君主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节 夏商与西周
《纲要上》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5-7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2-3
第八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P44 《选必一》
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P60
第十五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P86
第一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2
第四课 《选必二》
文化载体
甲骨文、铭文
✓ 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兽骨上 的文字(纲上5)
✓ 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纲上5)
✓ 西周何尊青铜器铭文中的“宅 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 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纲上6)
(2021·天津和北区二模·1)下面是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示 意图,考古发现这些遗迹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说明(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 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注:课本笼统地表述为“先秦”)
(三)西周 BC1046~BC771
考古发掘 相互印证 后世文献 “二重证据法”
1.基本历程:BC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利簋
拓片
铭文
作王岁 檀在鼎 公阑,武 宝师克王 尊,昏征 彝赐夙商 。有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4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4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

第14章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14.1 复习笔记一、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明初的政治(1)中书省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形成①明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总管一省军、政、司法。

②废除行省1376年,废除行省,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司法、军政,合称“三司”。

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

③废除丞相制度a.1377年,设通政使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

b.1378年,朱元璋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

c.1380年,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专权谋反事件,废中书省及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④建立内阁a.明太祖仿宋制设立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明成祖挑选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设立内阁。

c.宣宗时,阁臣有票拟权,英宗时,内阁票拟成为定制。

⑤票拟与批红奏章先送到内阁,由阁臣提出处理意见,用墨笔书写在小票上,附贴在章奏上,呈进皇帝,称为票拟。

皇帝看后,撕去小票,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称为批红。

内阁票拟只有经皇帝批红之后才能生效,然后作为正式谕旨下发。

(2)监察制度的建立①都察院朱元璋设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后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②六科给事中朱元璋按六部的建制,分六科,六科给事中负责稽察六部事务。

(3)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的创立①五军都督府a.明初,由大都督府掌管全国军队。

为分散军权,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军府),分管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

b.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掌兵权。

兵部奉旨调兵遣将,但不治军。

五军都督府则治军,而无调兵遣将之权。

②卫所制度a.概述明朝军队分为卫、所两级,卫、所官军皆为世袭。

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视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3.14+明朝的统治+课件+视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中国福建。 清代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载,明万历二十一
年(1593年)五月,福建商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群岛 的吕宋岛,购得薯藤数尺,编入藤篮,混过关卡后, 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
史料研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初年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高达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
(1840年)增至4.1亿。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 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 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 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 当。
材料一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 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整体感知
明朝的建立
打江山
第叁页
思想: 改革科举 政治: 强化皇权
固皇权
经济的发展
促发展
新课导入
从乞丐到皇帝
外号:朱重八 民族:汉
性别:男
职业:皇帝 朱元璋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 年-1344 年 放牛
1344 年-1347 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南都繁晋会商图》(局部)
山“西南的都晋”商指,南是京明,清“时东期西崛两起洋的” 一指大东商洋团和。西晋洋商;主“要西经北营两盐口、”丝指、 粮张食家、口铁和器古、北棉口布。等这军些需招用牌品,以反 及映金了融当典时当南行京业经。营其货活物动的范种围类从繁 黄多河,流交域易遍范布围全广国泛,远是至当俄时国商、品 日经本济、繁东荣南的亚缩等影地。区,号称“足 迹遍天下”。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选择性必修1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15张PPT)

选择性必修1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15张PPT)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中世纪城市图景
3、近代西方国家:乡镇、自治市镇
(1)背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英国
美国
确立
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基础上, 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 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建国后保持地方 自治的传统。
基层组织
自治市镇
乡镇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8 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
(1)特点:村社实行自治
(2)表现: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
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受到克里斯提尼
行政区域管理改革的影响,村民的部落血缘观念渐渐淡薄,
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部落逐渐被村社行政区划代替。
2、中世纪 (1)中古前期——庄园
封建主城堡
教堂
•基层单位:庄园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 法庭审判 •特点: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庄园内 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 农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会社。它将伦敦全区划分为若干区,每区建立一个分支机构和
志愿委员会,主持本区的救济分配工作。继慈善组织会社活动之后,在英美又兴起了
睦邻组织运动。……后来这类组织发展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促进了
社区服务的发展。
——李容芳《社会保障学》
4、二战后:社区
(1)主要方式:社区自治 (2)原因: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 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 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3)表现: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 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城市的规划、土 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4)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中国古代史厦门大学 第五讲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中国古代史厦门大学 第五讲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凡里有手实,岁终具民之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乡成于县, 县成于州,州成于户部。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国有 所须,先奏而敛。凡税敛之数,书于县门、村坊,与众知之。水、 旱、霜、蝗耗十四者,免其租;桑麻尽者,免其调;田耗十之六 者,免租调;耗七者,诸役皆免。凡新附之户,春以三月免役, 夏以六月免课,秋以九月课役皆免。徙宽乡者,县覆于州,出境 则覆于户部,官以闲月达之。自畿内徙畿外,自京县徙余县,皆 有禁。四夷降户,附以宽乡,给复十年。奴婢纵为良人,给复三 年。没外蕃人,一年还者给复三年,二年者给复四年,三年者给 复五年。浮民、部曲、客女、奴婢纵为良者附宽乡。
2020/2/28
10
第五讲 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新唐书》五一《食货一》: [唐初]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丁
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 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十 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 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者租、调皆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
2020/2/28
14
第五讲 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4)、两税法的利弊 a)各州人民负担之税率,轻重不一致;
b)折纳的问题; c)非法苛取之无法杜绝。
2020/2/28
15
第五讲 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部 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20/2/28
5
第五讲 均田制、租庸调与两税法
自王公以下,皆有永业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 上亲,内命妇一品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 官三品以上有封者若县男父子,国子、太学、四门学生、俊士,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同籍者,皆免课役。凡主户内有课口者 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 九品以上官,不课。

《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

《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

《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傅衣凌著作集》共分六册:原已结集出版过的《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依旧各自成册;原《明清农村社会经济》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二书合为一册;原《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二书合为一册;其余各种散见于报纸杂志上的论文合为一册,根据傅衣凌先生生前的意愿,称之为《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

《傅衣凌著作集》六册基本上保存了傅衣凌先生的绝大部分论著,虽然有某些早期的文章,已经很难寻觅,但是相信其数量相当有限。

傅先生还有一些译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日本学者的《新安商人研究》和《宋代牙行考》等,限于体例,此次整理编辑时一概没有收录。

《傅衣凌著作集》的整理出版,相信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前辈学者探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艰难历程,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弘扬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学术风格,无疑将产生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傅衣凌先生早年在母校厦门大学和日本法政大学受过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学术训练,这对于他后来创立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注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关系至深。

20世纪30年代,刚刚步入史坛的青年傅衣凌,在学术研究的探索道路上,正经历着中国社会史论战和农村性质论战的洗礼。

傅衣凌先生有鉴于歪曲中国历史的种种谬说和一般论说流于空泛教条的弊端,立志写作中国农民论、中国农村经济史、中国商业资本史。

他吸收传统学术和日本社会史学、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的长处,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学方法。

1939年傅衣凌先生在永安福建银行经济研究室工作时,根据在黄历乡发现的民间契约文书,整理成三篇文章,编为《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一书,[2]在福建协和大学出版,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引用民间契约文书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著作。

这本小册子,可说是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奠基之作。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后提升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后提升

第十四单元第40讲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

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

该改变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长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答案】B 【解析】战国后期,小农经济建立,因此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解除A项;战国时期并未形成“专制皇权”,解除C项;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解除D项。

2.隋文帝于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用查看相貌的方法核实年龄),户口不实者,里正、保长受流刑。

大功(堂兄弟)以下,必需分家,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中心限制的赋役对象B.建立输籍定样的户籍制度C.发展完善隋朝的政治制度D.防止地方势力的结党营私【答案】A 【解析】“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人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里长、保长等要治罪,此举使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的限制人口和赋税收入,故A项正确。

3.依据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干脆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担当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

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还有部分雇佣关系。

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担当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供应任何形式的荫庇。

由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关系减轻了农夫的赋税负担B.户籍制度把客户进一步固着在土地上C.客户的人身自由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D.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已经产生【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客户仅须要依据契约规定向地主交纳地租,不再须要对地主担当其他义务,客户的人身自由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故C项正确;土地租佃关系是地主与客户的关系,农夫向国家缴纳赋税的多少与此无关,解除A项;材料表明地主对客户的人身限制有所松弛,解除B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除D项。

历史七年级下册十五课笔记

历史七年级下册十五课笔记

历史七年级下册十五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五课的笔记:
第十五课: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
【政治变化】
明初,朱元璋的朝臣们,很多都是进士出身。

他们提倡以士族为主导的文人政治,削弱宗室、征调地主兵役的势力,并进行了多项军制改革,将兵籍转为户籍,统一编制,确保了军队和民众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有机联系。

明朝中期,一些地方豪强利用官府漏洞、干预审判等手段,攫取土地和财富,使得民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有些地方开始出现村民起义。

明朝末年,太监势力开始崛起,比如魏忠贤、李莲英等,逐渐掌握了皇权,导致明朝政治腐败、衰落。

【经济变化】
明代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主要体现在水利、手工业和对外贸易方面。

明初,朱元璋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也对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手工业发达,瓷器、丝绸、棉布等成为重要的商业商品,尤其是景德镇的瓷器和苏州的丝绸更是享誉海内外。

明朝对外贸易较为繁荣,海禁政策的取消和海外贸易路线的拓展,使得与外国交往更加频繁。

【文化变化】
明代的文化变化主要体现在科举制度、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

明代设立了科举制度,使得士人们有了上升的机会,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明朝文学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诗歌、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竞相涌现,其中以《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最为著名。

明代科技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明成祖时期完成了《永乐大典》的编纂,鼓励科技发明创造,如戚继光的军事著作等,给中国科技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以上是中国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五课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汉唐考古十五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汉唐考古十五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汉唐考古十五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士人阶层“士”,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

这一变革发生在()答案:战国时期2.秦王朝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区划为()。

答案:郡、县、乡、里3.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继位后,从“无为”转而“有为”的措施有()。

答案:颁布“推恩令”;独尊儒术;铸五铢钱4.王莽改制的措施有()。

答案:改革币制;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改革中央机构,加强相权、兵权;改革少数民族名称、首领称号5.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在北纬30度附近存在一个“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

一般认为中国的轴心时代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区不包括()。

答案:郡2.记载了汉代“家致数千万金”的坐贾行商大量出现,经济实力“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的文献是()。

答案:《史记》3.以下哪些区域很早就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史前聚落?()。

答案:东亚长江流域;东亚黄河流域4.所谓“夷”,是指以华夏族为中心,在周边分布的较为落后的民族,即一般所说的()。

答案:南蛮;北狄;西戎;东夷5.直至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才最终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以下哪个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答案:迁都长安2.昭武九姓主要代表的是()人。

答案:粟特3.史君墓石椁四面的浮雕具有浓郁的()的文化特征。

答案:粟特;祆教4.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三家鼎立互补的三元格局。

答案:道;释;儒5.秦汉至隋唐时期,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多会有意识地对本朝的统治思想和治国方针进行选定。

()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金石录》是由()主编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30题)1、《东京梦华录》记载:瓦舍中多有……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反映的是宋代哪一社会现象()A.民间技术精湛B.都市生活丰富C.社会分工精细D.边境贸易繁荣【答案】 B2、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B.门阀政治C.地方割据D.内阁专权【答案】 B3、.20世纪中期的一首民歌唱到:“高炉是兵人是帅,生产全凭人安排。

英雄立下凌云志,铁花永远开不败”。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

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C.公私合营的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4、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这则宣言标志着()。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答案】 B5、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位学者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苟子【答案】 B6、《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亦妓馆。

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是()。

A.东汉洛阳B.东晋建业C.唐代长安D.北宋开封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 B8、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

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专题突破卷-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专题突破卷-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

专题25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专题突破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西周部分职官及其职能统计表。

职官职能司民对民众的居住地点、性别,以及每年出生、死亡等情况进行记录司商核计出生者,为其赐族受姓司徒掌籍田,徒役的征发牧人管理从事畜牧的人口司寇掌管治安刑狱,统计罪犯数量据此可知,西周A.基层治理体系进入成熟期B.土地私有制开始取代井田制C.利用户籍管理为统治服务D.已开展大规模户籍编排工作【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

根据材料“对民众的居住地点、性别,以及每年出生、死亡等情况进行记录......掌籍田,徒役的征发.....掌管治安刑狱,统计罪犯数量”可知,西周时期,司民对民众的居住地点、性别,以及每年出生、死亡等情况进行记录,是较早的户籍管理形式,为“司商”“司徒”“牧人”“司寇”等官职的基层治理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西周时期基层治理体系进入成熟期,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西周时期推行井田制,而非土地私有制开始取代井田制,排除B项;已开展大规模户籍编排工作,“已开展”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故选C项。

2.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

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当时()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B.边疆农耕的经济状况C.国家治理向基层延伸的情况D.法律制度的严苛程度【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可知,秦汉时期的汉简上,登记了人口、土地、奴婢等详细的户籍信息,有利于基层的有效治理,印证了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具有统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登录人口、奴婢、田宅等,不能反映具体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政府对户籍登记较为重视,但未涉及法律制度的严苛程度,无法直接印证,排除D项。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1)主要方式:社区自治 社区是反映民意的重要组织,缓和了社会矛盾
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必须组织和鼓 原因 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很快发展
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功能 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
视角2西方主要国家的社区治理 材料 一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早于中国的实践。 社区在欧洲早期的救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 德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济贫改革,其要点就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结合社 区中教育、卫生、福利及宗教组织的力量;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发起社区 睦邻组织运动,旨在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居民自 主自立精神,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借由 “社区发展计划”来推动社区发展,借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 ——摘编自吴晓林等《“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
2.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古时期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 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 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 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 济贫法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六单元 第57讲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十六单元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57讲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主题概览1.中国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既保证赋役征发,又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建立起较为固定的救济制度,其中政府救济以救灾为主,民间救济侧重于对日常生活的赈济。

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西方出现自治市镇和社区组织,现代西方以社区自治为主。

近代西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内容导航一 梳理必备知识二 突破关键能力三 链接高考热点四 课时精练落实梳理必备知识基础性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汉朝西汉时,百姓编户入籍后,便形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①秦汉:县下设乡和里。

乡设三老,里设里正。

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②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③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5单元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5单元第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含解析

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01满洲贵族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国机要由其定夺,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4.密折制(1)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2)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明代:废行省,设三司。

2.清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2)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改土归流〞。

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

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乾隆时期,大局部土司被废。

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稳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本格局。

3.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漫画解史] 丞相与内阁首辅[问题探究] 有人说,明朝的内阁制与之前的宰相制本质是一样的,你怎么认识?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宰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稳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

[巧法妙记] 军机处的特点[思维导图]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轻巧识记] 巧记明清政治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走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二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三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校11月联合调研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处于文明社会的形成时期。

在龙山文化晚期墓葬遗址中,发现中央大墓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而边远的墓葬则只有陶器陪葬,个别墓葬甚至没有陪葬品。

据此可知,该时期龙山文化A.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B.国家形态已比较成熟C.社会阶层分化已出现D.墓葬建筑水平较高超2.两汉在官员考核方面继承了秦朝的上计制度(国家通过预、决算的方式考核地方官吏),且对这一制度加以改革、完善,与监察制度、选举考课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维系着当时的官僚体系。

两汉时期的官员考核A.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B.优化了政府官僚体系C.形成了冗官冗费局面D.杜绝了营私舞弊发生3.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推动了儒家思想在边疆的传播4.用以下两则史料进行互证,可以说明北宋A.商品经济繁荣B.坊市制度形成C.纸币广泛流通D.百姓生活富裕5.清承明制,沿袭了内阁制度。

下表是明清时期内阁职权和阁臣选任方式变化表,表格反映了清朝朝代内阁职掌阁臣选任方式明中期明朝内阁有票拟、拟答、顾问咨询、劝谏、会审之职廷推(内阁推举)、特简(皇帝钦点)等清中期草拟谕旨、办理本章(奏本)、筹办典礼和祭祀、组织修书、收储档籍大学士均由“特简”A.内阁决策权力上升B.官僚体系日臻完备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6.1862年,广州同文馆成立,第一期仅有学生20名,起初主要教授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增加了法语、德语、俄语、日语,且重视与社会挂钩,注重学用结合,由此可知,该馆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B.适应了近代对外交往的要求C.促进了近代革命思想的传播D.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7.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允许华工出国。

2022年高考历史(新教材部编版)一轮复习课件:25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022年高考历史(新教材部编版)一轮复习课件:25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责。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特点
①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 织下,实行居民__自__我____管理。 (2)作用:缓和了社__会__矛__盾__,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特点: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 了更多的___政_府____功能。 (2)作用: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课题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课题随堂演练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项目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主要内容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__户__籍____
实行_分__类__登__记____制度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东汉 末年,户籍散乱 命州县官“__大__索__貌__阅____”,重新核定户籍 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户籍分_主__户__与__客__户___。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 有土地的佃户 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等,统称为 “___诸__色__户__计___”,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 户籍册称“__黄__册____”,以里甲制为基础 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_松__弛_____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史料二 宋代户籍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户籍法律出现了编敕、编例、 敕律并行的状态。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土地私有化程度的提高,户 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如主、客户之划分 和客户入籍,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出现。两宋册籍名目繁 多,地籍与户籍分离,户籍赋税功能分化,从“两税版籍”到“丁口 账簿”及至“五等丁产簿”等,这些册籍记载的内容各有偏重,都是 宋朝征税派役的依据。此外,两宋实行保甲制编户,“十家为一保, 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民”代“兵”,察纠非违, 维持治安,强化了封建国家对乡里社会的控制,消弱了乡里社会的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里社:明初的乡村统治
01. jpg
2020/2/28
1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2020/2/28
一、里甲制 1、户帖
《明史》卷七十七: [洪武三年(1370)]太祖籍天下户 口,置户帖户籍,具書名、嵗、居 地。籍上户部,帖給之民。有司嵗 計其登耗以聞。及郊祀,中書省以 户籍陳壇下,薦之天,祭畢而藏之。
2020/2/28
17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同上: [洪武]十六年,頒行鄉飲酒禮圖式。……一里社每嵗春秋社祭会飲畢, 行鄉飲酒禮。所用酒殽,於一百家内供辦,毋致奢靡。百家内除乞丐外, 其餘但係年老者,雖至貧亦須上坐,少者雖至富,必序齒下坐,不許攙 越,違者以違制論。其有過犯之人,雖年長財富,須坐於衆賓席末,聽 讀律,受戒諭。供飲酒畢同退,不許在衆賓上坐。如有過犯之人,不行 赴飲及强坐衆賓之上者,即係頑民,主席及諸人首告,遷徙邊逺住坐。 其主席者及衆賓推讓有犯人在上坐同罪。
连城县四堡乡社坛
14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明会典》卷八十七,“乡厉”: 凡各鄉村,每一里户内立壇一所,祭無 祀鬼神,専祈禱民庶安康,孳畜蕃盛, 每歲三祭(春清明,秋七月十五日,冬 十月一日),祭物牲酒隨鄉俗置辦。其 輪流会首及祭畢会飲、讀誓等儀,與祭 里社同。
2020/2/28
连城县四堡乡厉坛
2020/2/28
5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2020/2/28
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 粮长制度首先是于洪武四年实行 的,经历了从宣德年间的永充制至 正德以后的轮充制、朋充制的变化; “粮长制度,最初施行于浙江及南 直隶,其后更推广至于湖广、江 西、福建等省。” 何炳棣:编制鱼鳞册的问题
2020/2/28
18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问题 1、试述明初的里甲制度。 2、试述明代的申明亭制度。
2020/2/28
19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参考文献
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中华书局,1961年。 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956]。 栗林宣夫:《里甲制の研究》。东京:文理书院,1971年。 刘志伟:《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
2020/2/28
16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明会典》卷七十八: [洪武]五年,奏定鄉飲酒禮儀。在内應天府及直隶府州縣,每嵗 孟春正月、孟冬十月,有司與學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於學校; 在外行省所屬府州縣,亦皆取法於京師。其民間里社,以百家為 一会,糧長或里長主之,百人内以年最長者為正賔,餘以齒叙坐, 每季行之於里中。若讀律令,則以刑部所編申明戒諭書兼讀之。
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20/2/28
20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何炳棣:《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5 年第2-3期。
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考”。《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第255-267页。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 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第1分(2005年3 月)。
3、粮长制度与鱼鳞图册 《明史》卷七十七: 元季喪亂,版籍多亡,田賦無凖。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鑄等百六十四人 覈浙西田畝,定其賦稅,復命户部覈實天下土田,而兩浙富民,畏避徭 役,大率以田産寄他户,謂之鐵脚詭寄。洪武二十年(1387),命國子 生武淳等分行州縣,隨糧定區,區設糧長四人,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 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册,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册。先是, 詔天下編黄册,以户為主,詳具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之數,為四柱 式。而魚鱗圖册以土田為主,諸原坂、墳衍、下隰、沃瘠、沙鹵之别畢 具。魚鱗册為經,土田之訟質焉;黄册為緯,賦役之法定焉。凡質賣田 土,備書稅糧科則,官為籍記之,母令産去稅存,以為民害。
私顯靈怪,悲號于星月之下,呻吟于風雨之時,憐其慘悽,故勑天下有司,依時享祭,
鄉村里社,一年三祭,仍命禮請本處城隍,以主此祭,鎮控壇塲,鑒察諸鬼等類。其中
果有生為良善,誤遭刑禍,死於無辜者,神必達于所司,使之還生中國,來享太平之福。
如有生為凶惡,身死刑憲,雖獲善終,出於僥倖者,神必屏之四裔,善惡之報,神必無
2020/2/28
12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三、里社坛与乡厉坛 《明会典》卷八十七,“里社”: 凡各處鄉村人民,每里一百户内,立壇一所,祀五土、五榖之神,專為 祈禱雨晹時若,五糓豐登。每歲一户輪當会首,常川潔浄壇塲,遇春秋 二社,預期率辦祭物。至日,約聚祭祀,其祭用一羊、一豕,酒果、香 燭隨用。祭畢,就行会飲。会中先令一人《讀抑强扶弱之誓》,其詞曰: “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禮法,毋恃力凌弱,違者先共制之,然後經官。 或貧無可贍,周給其家,三年不立,不使與会。其婚姻喪葬有乏,隨力 相助。如不從衆及犯姦盗詐偽一切非為之人,並不許入会。”讀誓詞畢, 長幼以次就坐,盡歡而退。務在会敬神明,和睦鄉里,以厚風俗。
2020/2/28
9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六: 洪武十五年八月,諭禮部曰:“天下郡邑申明亭,書記犯罪者姓名, 昭示鄉里,以勸善懲惡。今有司概以雜犯小罪書之,使善良一時過 誤,為終身之累。雖欲改過自新,其路無由。爾等詳議之。”於是 禮部議:“自今犯十惡、奸盜、詐偽、干犯名義、有傷風俗及犯賊 至徒者,書於亭。其餘雜犯、公私過誤、非干風化者,悉皆除之, 以開良民自新之路。其有私毁亭舍,除所懸法令及塗抹姓名者,監 察御史按察司官以時按視,罪如律。”制曰:“可。”
2020/2/28
13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2020/2/28
同上: 祝文 維洪武年月日某府某州某縣某鄉某里某 人等,謹致祭于五土之神、五糓之神曰: 惟神叅賛造化,發育萬物,凡我庶民, 悉頼生植,時維仲春東作方興(秋歲事 有成),謹具牲醴,恭伸祈告(報祭), 伏願雨晹時若,五糓豐登,官賦足供, 民食充裕,神其鑒知。尚享。
左图:祁门县江寿户帖
2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2、里甲黄册 《明史》卷七十七: 洪武十四年(1381),詔天下編賦役黄冊,以一百十户為一里,推丁糧 多者十户為長,餘百户為十甲,甲凡十人。嵗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 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 坊,近城曰廂,鄉都曰里,里編為册,册首總為一圖,鰥寡孤獨不任役 者,附十甲後為畸零,僧道給度牒有田者編册如民科,無田者亦為畸零。 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糧增減而升降之。册凡四:一上户部,其三 則布政司、府、縣各存一焉。上户部者册面黄紙,故謂之黄册,年終進 呈,送後湖東西二庫庋藏之。 里甲制与地方基层组织之关系(都、村)
15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同上,“祭告城隍文”:
某府某縣某鄉某村某里里長某人,率領某里人民某人等聯名謹具,状告于本縣城隍之神:
今來某等承奉縣官裁旨,遵依上司所行,為祭祀本鄉無祀鬼神事。該欽奉皇帝聖旨:普
天之下,后土之上,無不有人,無不有鬼神。人鬼之道,幽明雖殊,其理則一。今國家
治民事神,已有定制。尚念冥冥之中,有等不在祀典之神,不得血食之鬼,魂無所依,
2020/2/28
11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海瑞:《备忘集》卷五,《諭老人》:
贛州府興國縣為推選老人事。欽奉聖制,老人、里長聴各里之訟於申明亭,老人原 非輕任。近日府縣官奉行不謹,不加禮貌,遂至身充里老之人,亦自輕賤,不肯學 做好人,不公不法,刻剥小民。加一老人,反生一害。本縣今日省令,各里里長排 年地方人,推選實是年高有徳之人充當斯任,照舊同里長聴各里訟。本縣隆禮相待, 不敢如前輕視爾等。爾等身為老人,須慎自愛惜,不可妄取小民一分一釐,一升一 合,公直存心,均平處事,捧聖諭“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 各安生理、毋作非為”六事,朝夕為爾里内之人勸諭,必使遵行。凡一里之人,誰 善誰惡,誰貧誰富,誰困苦,誰强梁,誰戸是虚糧虚丁,誰戸是漏丁飛詭,縣官逺 而不能察,爾等近而知之真者,一以公心直言為縣官告,使縣官刑賞不差,政事恰 當,是爾等能稱斯任也。如或不然,是加一老人,生一大害也,律有明條,本縣必 不爾貸。
2020/2/28
21
2020/2/28
10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礼部志稿》卷六十六: 旌善申明二亭紀錄 洪武十七年壬寅,命禮部錄有司官善政著聞者,揭於其鄉之旌善亭。刑 部錄内外諸司官之犯法罪狀明著者,揭於申明亭,以示勸戒。 振飭申明旌善亭 正統三年,户部廣西司主事張清言:“洪武間設立申明、旌善二亭,所 以勸懲善惡也。近年有司視為文具,廢弛不舉,将何以示勸懲?”廣西 樂平府知府唐復亦以為言。行在禮部會議,宜行天下府州縣修葺二亭, 復置板榜於内,如有為善為惡之人,備寫事跡,掲於亭,以勵風俗。上 命有司行之。
2020/2/28
7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同上: 役法定於洪武元年。田一頃出丁夫一人,不及頃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 工夫。尋編應天十八府州,江西九江、饒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圖册。每 歳農隙赴京,供役三十日遣歸。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而田主出米 一石資其用。非佃人而計畝出夫者,畝資米二升五合。迨造黄册成,以 一百十戸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以上、中、下戸為三等,五歳均役, 十歳一更造。一歳中諸色雜目應役者,編第均之,銀、力從所便,曰均 徭。他雜役,曰雜泛。凡祇應、禁子、弓兵,悉僉市民,毋役糧戸。額 外科一錢,役一夫者,罪流徙。
6
第十五讲 里甲、老人与里社
4、里甲的职能 《明史》卷七十八: 即位之初,定賦役法,一以黄册為準。册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 租曰夏税,曰秋糧,凡二等。夏税無過八月,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丁曰 成丁,曰未成丁,凡二等。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 成丁而役,六十而免。又有職役優免者。役曰里甲,曰均徭,曰雜泛, 凡三等。以戸計曰甲役,以丁計曰徭役,上命非時曰雜役,皆有力役, 有雇役。府州縣驗册丁口多寡,事産厚薄,以均適其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