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9年秋[1112]《农业气象学》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作业[1]-15页word资料

农业气象学作业[1]-15页word资料

一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1、平行观测法: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

2、地理播种法:在气候条件不同地区,选择土壤条件相同的地段,于各地最适宜的播种期播种同一品种,进行平行观测。

3、分期播种法:在同一地区,间隔5~10d播种同一作物,根据研究任务,可播5~10期,最少不少于3期。

4、地理分期播种法:将地理播种法和分期播种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试验方法,弥补了单纯地理播种法很难取得地形、土壤、栽培技术完全一致与分期播种法只在一个点上进行试验的不足,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田间试验方法。

5、人工气候实验法: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得出作物要求的定量指标,6、气候分析法:把所需要的农业资料和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求得作物产量或品质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7、统计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8、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第一章大气一、大气的垂直结构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 对流层特点:对流层: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km,在中纬地区平均10-12km,在高纬地区平均为8-9km。

一般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

(1)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0.65℃/ 100m)。

(2)空气具有强烈的上下对流运动。

(3)集中了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4)高度水平方向上的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5)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一层,发生许多地面看到的天气现象,如云、降雨、雪等。

第二章辐射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称为。

一、辐射具有二象性波动性粒子性(一)辐射波动性物体时刻不停的放射和吸收电磁波,其波长(λ),频率(f),波速(v)三者关系为:v = λf通常取光速v =3×108m/s ,λ(nm),f(Hz)或(KHz)频率高的波长短,频率低的波长长。

所以根据波长的相对长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二)辐射粒子性辐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是由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微粒子流组成,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L)与频率或波长的关系式为:EL= hf = hv / λ光量子高的物体,其辐射频率高,辐射波长短;光量子低的物体,频率低,波长长。

西南大学18秋《1112农业气象学》机考大作业

西南大学18秋《1112农业气象学》机考大作业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多项选择题1 2 3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四、问答题1 2 3 4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12)《农业气象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杜海香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 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造成的B.散射作用造成的C.漫射作用造成的D.吸收作用造成的2. 在陆地上,气压最高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3. 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转变为负值的时间出现在()。

A.日落前1小时左右B.日出后1小时左右C.日落后1小时左右D.日出前1小时左右4. 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A.先增大后减小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增大5.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3000~80000nmB.400~760nmC.4000~120000 nmD.150~4000nm6. 大气结构是指大气()。

A.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B.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C.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D.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7. 气层是绝对稳定的条件是()。

A.γ>γmB.γ<γdC.γ<γm8. 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9. 明天少云,最高气温27℃,风向北转南,风力2—3级,这说明明天()。

A.气象好B.气候好C.天气气候好D.天气好10.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

这是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A.基尔荷夫定律B.普朗克定律C.维恩位移定律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11. O3对下列辐射有很强吸收能力的是()。

西南大学大作业(1112)《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案

西南大学大作业(1112)《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案
5、霜冻按发生的天气条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为什么黑霜对作物的危害比白霜严重?
答:按天气条件,可以将霜分为平流行霜冻、辐射行霜冻、和平流辐射行霜冻。
黑霜对作物的危害比白霜严重的原因是:空气湿润情况下发生霜冻时常可在地面物体上看见白色晶体,称为白霜。北方春秋季节空气干燥,发生霜冻时往往水汽不足,很少出现白霜,但地面或植物表面温度同样降到0度以下,仍然可对植物形成伤害,称之为黑霜。由于形成白霜时水汽凝结成冰晶要放出热量,冰霜还有隔热作用,实际上出现黑霜的危害要比白霜更大。
2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②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③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④短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2、中国温度和降水的分布特征如何?为什么说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得天独厚的农业气候条件?
答:一、温度分布特征:1、温度时间变化:(1)温度年差较大。北方大于南方,西部大于东部。(2)春秋温升降北方快于南方。中国春季的增温和秋季的降温都是北方快于南方,内陆快于南海。(3)四季气温日较差各地参差不一。2、温度的空间分布:(1)冷热中心区。隆冬一月有两个高温区和低温区,分别是海南岛南部、**省南端、新疆富蕴和黑龙江漠河;盛夏7月有两个高温区,一个是淮河以南及川东,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京在这一区,另一个是吐鲁番盆地。(2)温度梯度。(3)地形影响显著。
4、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二)多项选择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农业气象学答案..

农业气象学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臭氧层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C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C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A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 B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B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C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C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 10-12 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农业气象学-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农业气象学-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农业气象学-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作业2第1题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单选题]A、清晨转换型B、正午受热(日射)型C、夜间放热(辐射)型D、傍晚转换型参考答案是:C第2题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单选题]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参考答案是:D第3题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

[单选题]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B、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C、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参考答案是:B第4题逆温按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类型。

[单选题]A、辐射逆温B、折射逆温C、散射逆温D、吸收逆温参考答案是:A第5题不是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是()。

[单选题]A、最适温度B、最低温度C、最高致死温度D、最高温度参考答案是:C第6题土壤冻结和解冻;农事活动开始或终止,农业上的界限温度是()。

[单选题]A、0℃B、5℃C、10℃D、15℃参考答案是:A第7题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单选题]A、0-5℃B、20-25℃C、30-35℃D、40-50℃参考答案是:B第8题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单选题]A、-10℃B、20-25℃C、36-30℃D、50℃参考答案是:C第9题土温与作物根系的生长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根系生长比较活跃。

[单选题]A、2-4℃B、5-7℃C、30-35℃D、10℃以上参考答案是:D第10题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梯度的平均值约为()。

[单选题]A、0.55℃/100mB、0.65℃/100mC、0.75℃/100mD、0.85℃/100m参考答案是:B第11题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一般可使垄背土壤日平均温度提高()。

(1112)《 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题卷

(1112)《 农业气象学》大作业A答题卷
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布局农牧业。
5、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措施有哪些?
答: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措施有:
①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无霜期长短和霜冻发生规律,选用与之相当的熟期品种,选择背风、向阳、避冷避冻地形种植霜期作物;
②根据具体作物的霜冻指标和播种到出苗需要的积温,分析历史气候资料,参考历年和当年不同时效的天气预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到“霜前播种,霜后出苗”,使敏感期避开霜冻;
答:①散射质点的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小时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
散射质点的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大或差不多时的散射,称为漫射。
②分子散射的规律即雷莱分子散射定律是散射的强度与辐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辐射波长愈短,散射强度愈大。
漫射的规律是散射质点对于各种辐射光谱具有同等程度的散射能力。
晴朗干洁的天空云少、杂质少,散射质点多为空气分子,散射以分子散射为主。因此,波长较长的红橙光的散射强度较小,而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的散射强度较大。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蓝色。
答:在农业生产中风的人为调节措施有:
①增加地面植被覆盖建造防护林带、防风墙、风障畦、封山育林、育草,以减轻风害,保护土壤和作物。
②改进农业栽培技术选育矮秆、茎秆坚韧的抗倒伏、抗风的优良品种;采用带状种植、合理间套作;调节播种期,尽可能避开风沙期;高秆作物进行培土,作物的种植行向与地区的盛行方向一致等。
③育苗移栽的作物、蔬菜,移栽时间要以避开终霜为准;
④应用生长抑制剂,调节发育速度,降低霜害的危险性;
⑤选用耐寒作物和品种,促进抗寒锻炼,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寒力;
⑥营造防护林、风障和采用覆盖法、加热法、烟雾法、灌水法等临时改善局地小气候条件,使降温幅度减小;
⑦喷施化学保温剂减少地表热量散发,抑制冰核活性细菌,降低冰点温度,减轻霜冻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对】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对】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对】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对】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对】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对】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