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述
1
1953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公历1953年12月6日),我出生在长安县沣河岸边的斗门镇。
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当时他们都在斗门镇工作,因为忙,我刚满月就被送到了乡下奶妈家。在那里,我度过了三年多时光。奶妈、奶爸是普通农民,家境贫寒,没有文化,全家六口人住着两孔小窑洞,可是,他们的勤劳、朴实和善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年后,我回到狮村祖父母身旁,和他们一直生活到18岁参加邮电工作。
狮村,地处长安、西安接壤处,东依白鹿原,西邻浐河水,南边是逶迤起伏、峰峦叠嶂的终南山,北走不远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鲸鱼沟。白鹿原、浐河水、鲸鱼沟、狮村,不仅是一幅幅山水画,而且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狮村是我的故乡,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勇敢、聪明、善良。这些都是我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我一直这样认为,是故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是故乡的文化熏陶了我,是故乡的环境影响了我,是故乡的父辈教导了我。许多年了,如果说我有一点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要感谢故乡和故乡的人。
祖父识字不多,人品很好,在当地享有很高声望。他脾气倔强,性格耿直,对子孙非常严厉,小时候我很少看到他有笑脸。祖母贤惠善良、勤劳且有智慧,脾气出奇地好,和祖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伯
父是私塾先生,三叔父是中学语文老师,父亲是一位国家干部,离休后写了《长安佛寺》和《长安佛寺(增订版)》,分别由旅游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生活,我从小就养成了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并且自然而然地做起了作家梦。
那是个缺少粮食“瓜菜代”的年月,我们家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困难,春节一过就没有粮食吃了,二、三月青黄不接,只能靠麸皮、豆渣、油渣、萝卜、白菜度日糊口,最困难的那几年还用树皮、野菜甚至包谷壳、包谷芯子淀粉来维持生命。这是现在年轻人想都想不出来的。一个雪天,家里终于连这些也吃不上了,我饿得直哭,祖母也急得流眼泪,而祖父在夜很深的时候才进了家门,他满身雪花都没有顾上打,先从布口袋里掏出块苞谷面发糕给了我。祖父是去长安县城找父亲要钱的,要到钱又顶风冒雪步行到西安买了发糕,来回走了一百多里路。
生活如此艰难,可肚子里稍稍有了点东西的时候,我最大的渴望仍然是读上一本好书。可是乡下几乎没书可看,我翻遍了家里的箱箱柜柜,问遍了亲戚朋友,也找不出一本书来。于是,夏夜乘凉时坐在场沿、崖畔听老人们谈古论今,下雨天蹲在生产队饲养室的拐角听长辈们说三国、讲列国,偶尔还会听到《隋唐演义》《聊斋》《水浒》里的故事。
一天,我意外地发现生产大队部的桌子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吕梁英雄传》,另一本是《新儿女英雄传》,都是红卫兵批判“封资修”时从地主家查抄出来的,书的扉页上还写着主人的名字。趁着人们中
午吃饭我把书偷了出来,怕被人发现,草草翻了一遍就从大队部的窗户外面又扔了回去。
那时候,全国只有八部革命样板戏,无论城市农村,也不管专业业余,演的都是这几部剧,就连周围的几个小村子也都排练出了《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我爱看戏,只要哪个村有演出,不管远近都要赶过去。每天中午和晚上,村头的高音喇叭会准时播放样板戏,我就坐在土坎上静静地听,至今《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这几部剧中主人公的主要唱段,我都可以用京剧或秦腔哼唱下来。前些年,有学者说,应该肯定八部样板戏的艺术成就,甚至说它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这评论是否正确,样板戏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扎了根,永远也无法抹去。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在父亲的旧木箱里找到了《创业史》,这是当时在长安体验生活,并挂职长安县委副书记的中国著名作家柳青送给父亲的,书的扉页上有柳青的亲笔签名。捧起这部书我一口气读完还不解馋,读了两遍才放下。因为这本《创业史》,我更爱读书了,常常因此忘了做作业,误了放羊、割草、挖菜。
父辈曾经告诉我,说书中有知识、有黄金,读书可以改变身份、可以改变命运。我只是听在耳朵里。我读书是因为喜欢。
2
1969年,我应该初中毕业,因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一直拖到1970年秋天,我们六九级和七零级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被
推荐到鸣犊中学上高中。
鸣犊中学距我们村有五里路,学生来自鸣犊、魏寨、马兴、炮里四个乡,还有一些蓝田县的孩子,是长安东片唯一的全日制中学。当时,我高兴的程度不亚于后来考入大学,总以为从这里就会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殿堂,去实现我的梦想。没想到报名的第二天,老师就带我们拉麦草、做砖坯,在操场旁边的砖瓦窑里学习烧制战备砖,再用这些砖箍学校的防空洞,以“备战备荒为人民”。
战备砖烧制任务完成后,我们成功烧制了第一批粉笔,在全校产生轰动。我们班的班主任田大本,是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个子虽然矮,但理论水平很高,还喜欢搞化学实验。他带领我们制作的粉笔不但供应本校,还给附近小学送过一些。
不久,我们又高唱着“五七指示放光芒”,挥锨抡镐在浐河里挖沙子、捞石子,然后集中起来,用架子车一车一车送到三十里外的纺织城沙石站。同学们早出晚归,一天跑两个来回,一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那时候学习不是很紧张,这样的活动却很多,晚上躺在宿舍的铺上,大家都感到腰痛腿酸,可是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喊苦叫累。第二天一大早就又都按时起床了。于是,校园的水渠两旁又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这是一条截渗渠,水源来自浐河上游,是当地群众拦截河水、提升水位解决旱地灌溉的产物。这条水渠水流舒缓,清澈见底,恰好穿学校而过,是学校的一道风景。每天早晨,水渠两旁蹲满了洗脸、刷
牙的学生,各种颜色的衣服把学校的早晨点缀得更加生动。
在学校,我们班二十几个男生住两间打通的宿舍,睡一个大通铺,铺的底层统一是稻草,稻草上面是塑料纸,再上面是草席、褥子。冬天室内滴水成冰,夏季酷热难耐,条件非常艰苦。
我的同学多是农家子弟,都能吃苦受累,再困难的日子都能扛住,就是饿起肚子来受不了。那时候,我们每周要回两次家背干粮,夏天的时候干粮会被放得坏掉。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同学们从家里带的多是包谷面饼子、黑面蒸馍,有的甚至是菜团子、麸子疙瘩、蒸红薯、煮萝卜。这些干粮装在布袋里,挂在宿舍的墙壁上,作为上灶伙食不足的补充。每天晚自习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布袋里掏干粮吃。80年代,我读路遥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其中有主人公冬夜里饿得睡不着,跑到学校外面的山坡上,在包谷杆里找包谷穗吃的一段故事。这故事我也同样经历过。
在鸣犊中学,除了这些难以忘却的回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批优秀老师,田大本、权兴安、黄建华、李宽贤、倪宏发……他们多数家庭出身不好,但都毕业于高等院校,素质和修养都很高。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自己创作了一些小戏剧,并排练、演出,得到学校内外的好评。我们组织评论小组写小评论,被校长誉为“兴无灭资的轻骑兵”。我们的诗歌、散文写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被同学们传抄。
许多年以后回忆这段生活,我的感悟是:困难的生活能磨砺出顽强的意志,也能培育人坚毅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