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谈中医火神派医理的思考
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李可)
思路与方法(李可)(2008年3月东莞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
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可以做器官移植。
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
”这是一个重大信号,表明医学的出路,不在西方而在东方!表明我们西方的小弟弟,要向东方老人吸取中华文化的无穷智慧,脱出困境。
我们很乐于助他们一臂之力。
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
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大气所生,并与天地大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易经》是母典,是论道之书,是后世人诸子百家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经过多次与大型瘟疫的斗争实践,产生了《伤寒杂病论》。
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
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先贤首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医中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由于张仲景的不朽功绩,后世尊他为医圣。
我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52年。
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此,她又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18
1.6虚火上燔,火不归原
李可认为,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统领一身气化,是为健康无病。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肾水寒于下,逼真火浮游于上,亦可致火不归原之证。龙火上奔,多见种种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耳痛、齿浮、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灼等(240页)。
肺结核危症 刘某,女,22 岁。19”年5月23日初诊:患干血痨5年多,经某医院诊为肺空洞型肺结核,病危出院,羸瘦脱形,四肢枯细,体重锐减20公斤。骨蒸潮热,昼夜不止半个。双颧艳若桃李,口苦,舌光红无苔而干,食少,干渴能饮,脉弦而数。古今医家,皆谓“痨”为阳火灼阴,火炎水竭,真阴销铄。尤以昼夜皆热为重阳无阴,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乃选清骨散加龟板、黄芩、童便为治:龟、鳖甲(先煎)、地骨皮各30g,知母20g,银柴胡、胡黄连、泰艽、青蒿、黄芩、炙草各3g,童便1杯兑入,水煎分2次服。次日黎明病情突变邀诊。见患者呢逆频频,大汗肢厥,面如死灰,喘不能言,脉微欲绝。其母云:“昨日药进一煎,患者即不思饮食。睡前服二煎,泻稀便一次,随即阵阵汗出,气喘不能接续。半夜服参汤一杯,才勉强支持到天亮。”至此,余已知前方误投。盖患者虽在青年,但3年痨病,其阴阳气血已耗伤殆尽。初诊见其面苦桃李,艳若涂丹,误以为乃痨证必有征象,实则已是浮阳飞越之戴阳危象,当救阳固脱为先,反投清骨散,是为一错。胡连、骨皮、知芩苦寒败坏胃阳,稀便一泄,气从下脱;银胡、秦艽、青蒿之辛寒外散,多汗亡阳于上,尤以鳖甲一物,开破肝气之力甚强,促使肝气外泄,故药后出现上下俱脱之危候。二错在对脉学的书本式理解,“数”面主火、主热,然当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方不致误。肺痨脉多数,瀕危之际,有一分钟120 ~240次以上者,已是七急八败之死脉,何来“火”与“热”之可言!故数脉变局中有“数则为劳,数则为虚”两条。若非躬行实践,绝难领悟。遂急疏张锡纯氏来复汤合参附龙牡求逆汤,以救阳固脱:红参(捣末同煎)、附子各30g,干姜20g,炙草 60g,山萸肉90g,龙牡、白芍各30g。从煎沸10分钟后,频频喂服,余守护病榻,以大艾柱灸神阙,药进5次,约200亳升,半小时许,呃止、汗敛、喘定、厥回,幸得脱险(299页)。
火神派理论要点和现实意义
• “今人亦有知得此方(指四逆汤)者,信
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 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 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 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医理真 传卷四》)。
15
• 郑氏所谓“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
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医 法圆通卷二》),可谓一针见血。
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这 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本人将其归纳为两句通俗 的话: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数附子。广义 上讲,一个医家如果推重阳气,广泛应用附子, 就可以归之于火神派,当然这点, • 其一是阳主阴从; • 其二是独重肾阳。
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 哉? ”
31
• 其二. 全面认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 李中梓所论:“子和一生岂无补剂成功?
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 及之耳。”我们着重推介火神心法,对其 他方面的经验不作过多介绍,绝不意味着 没有,事实上,火神派对阴虚、火热等阳 证的辨治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也颇有 特色,郑钦安将其与阴证是对等论述的, 看看《医理真传》就知道了。
18
• 切不可为这些反应所迷惑而中断治疗,或
改投清凉,误入歧途。初用附子者,必须 要过这一关。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不会 用附子。郑钦安关于服用附子的反应鼓励 我们守定真情,坚持既定方案,“切不可 清润”。
19
三、 详辨阴火,精深独到,是火神派最 精华的部分。
• 单纯的阴证辨认并不难,“阳虚辨诀”指示得非常明确。
32
• 事实上,大多数名医确实都以某一方面的
独到特色而闻名的,象北京四大名医、沪 上十大名医都有一手自己的特长,老百姓 都能说出来,如同京剧四大名旦那样各领 风骚。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三)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三)现代人导致阴盛阳衰态势的原因所谓“病是自家生”,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于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火神派为什么说现代人大多是阴盛阳衰,适合使用回阳救逆的附子呢?请先检讨一下,你有没有自己创造下面的生病条件:(一)内外受寒科技的发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前所未有的享受,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受寒机会。
张景岳曰:“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
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
首先是空调(寒邪犯于肌表)。
在夏天,气候炎热,人的毛孔常常都是处在开放出汗的状态。
外在的寒邪最容易从表面的肌肤入侵。
人们常常是在30多度的室外环境,一步进入到室内空调(大多数在20多度),温差至少在5度以上。
现代所谓的空调病,其实是外感风寒了。
人体早已经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有了一套适应四季的生存规律。
毛孔的收敛开放,也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人为的调控了温度,使到身体毛孔的开合混乱了。
忽冷忽热,就像气候反常的年份,生病的人会增加一样。
空调的普及,也使患病的人增加了。
其次是过食生冷(生冷伤于脾胃)。
冰箱也给我们带来了反季节的享受。
雪糕、酸奶、冰镇饮料、冰镇水果、凉茶,所有让你从内而外凉快的东西,在夏季都卖疯了。
同时,我们增加了古人没有的从内受寒机会(除了贵族以外,所以有句话:财多身子弱)。
冬天吃冷饮,更是雪上加霜。
冷饮损伤的是我们的脾胃,脾胃功能主控着身体吸收营养。
就像粮草对于一支军队(体内的阳气、正气)的重要性,没有粮草供应,军队哪里能抵抗外敌(病邪)。
脾胃受冷,表现为脾胃虚弱,消化和食欲差,或者是胃强脾弱,食欲虽好,但不长肉,只是造粪而已,身体不能在食物中吸收到营养。
从大便可以看到未化的食物。
在中医来说,保脾胃是很重要的,不但是为了吸收营养,而是药物的吸收也要靠强健的脾胃。
药物吸收的好,药到才能病除。
(二)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同样会造成阳气受损。
这也是有赖于电灯和发电机的发明。
古人都是顺应太阳的出入而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乃天人合一。
论引火归原 -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转)
龙火上燔有两大特点:①交节病作,遇阳则动:李可指出,龙雷之火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240页)。如“鼻衄奇案”,病发冬至时节,清晨4时突然鼻衄出血(279页)。②来势暴急,顷刻突变:李可说,龙火上燔往往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突变(241页)。如“白塞氏综合症案”,其口腔,外阴溃疡,每逢冬至当日立刻发病,一两分钟即令人不能忍耐(291页)。
阴盛格阳赵某,女,29岁。因无故头面阵阵发热,服升阳散火汤一剂,变为心悸,气喘,自汗,头面轰热不止,面色嫩红,烦躁欲寐,足膝冰冷,多尿失禁,脉微细而急,120次/分。本属阴盛格阳,误作上焦郁火而投升散之剂,致有此变。幸在壮年,未致亡阳暴脱。予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破阴通阳为治:附子,干姜各30克,葱白 3节,童便,猪胆汁各1杯对入,2剂。次日来告,上药服1剂,心悸喘汗均止,足膝已热,月余之轰热证亦罢。本病病机,为下焦阴寒独盛,格拒真阳不能回归宅窟而浮越于上,故见种种上热假象。以白通汤破阴通阳,因有假热在上,以人尿猪胆汁之苦咸寒为反佐,热因寒用,宣通上下,消除格拒,引浮越之阳归于下焦而病愈(187页)。
按:此戴阳为下元虚极,真阳不能下守,浮游于上,阴盛格阳之危候。又因过用秦艽鳖甲之类,开破肝气,致肝虚不敛。故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合来复汤(山萸肉90克,红参 15克,龙牡,白芍各30克,炙草15克),加油桂固摄下焦,温纳浮阳,重用山萸肉敛肝固脱(23页)。
4八脉失养冲脉上攻
李可认为,奇经八脉病有两大特点,一是久治不愈的“频发痼疾”;二是“定时发作”类病证。经方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症(冲脉病变)的特效疗法(194页)。因奇经八脉病有定时发作和冲脉上攻等特点,与龙火上奔有相近之处,故在此举例证之:
对中医火神派的神效非法处方的思考
劝现在的一些不会用附子的医生多学习,提高识证的准确性,辨证论治时才胸有成竹地“有是证便用是方”.这样你也会认识到,其实大剂量用附子就像给饿极了的那个人喝八碗粥那样简单实用。
对中医火神派的神效非法处方的思考
我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做了一辈子郎中。这一辈子全都花在了学治病,给病人治病,教学生给病人治病上.现在我早期代的研究生都成了医学界的权威了.
元旦那天他们来看我,大家在一块喝荼聊天,其中的一个我代过的博士劝我说:“老师,您年纪大了得注意身体,以后就别接诊太多的病人了.还有咱们用的处方虽然效果很好但按照相关标准,有很多是非法处方.特别是附子,药典规定量是6-9克.我们一用就是30克,45克,60克,100克,200克,见你有时甚至用到300克,这样万一出点问题就麻烦了......”我当时很生气,但看他也四十多岁的人了,现在也是医学界响当当的人物.所以也不好意思当场发作,就没有理他这茬,继续喝茶.他看我不高兴也就没有再往下说下去.
他们走后我却想到了很多:我们火神派属于祖国医学经方学派的一个分枝.宗《黄帝内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师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代代名医辈出,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祺、范中林、刘民叔等个个医界闻名,他们的治病疗效可谓奇好。我见“病例库”网 存有很多他们当年的医案,可以作为鉴证。那怎么看待处方中用大剂量附子的问题呢?我就依据这一辈子的经验来说一下,打个比方吧。一个人饿极了,喝八碗粥就不饿了。有人说了,人再饥饿也喝不了八碗粥。那是你没有经过六零年的饥慌,那个时候能喝十碗粥的也大有人在.如果现在的小青年儿们的爷爷奶奶健在的话,可以问一下他们,他们能证明这一点。那么这个粥就是治饿的药,其可谓神效之方。但是如果你非要让一个吃得正在打饱咯的人喝下这八碗粥的话,那非要了他的命不可。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有是病必用是方”这也是医圣老张(张仲景)的指导思想。那么为什么要用那么大量的附子呢,是因为病人的肾阳虚。附子最善温肾中真阳,可谓无药能比,舍它无能及者也。用它就好比给那个饿极的人八碗粥,但前题是他必须确定他是肾阳虚到了必须用附子,必须用大量附子的程度。就好比你必须肯定那个饿极了的人,是饿得到了必须服八碗粥的程度一样。这样用大量的附子就不会出问题,当然还有一些药物的配伍经验,比如配芍药,配甘草,配干姜,配磁石,配萸肉, 配蜂蜜等,以及适当的煎法.但最主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改变不敢用附子的观点.
李可
李可学术思想和临证体悟李可(1930~),男,汉族,山西灵石县人。
16岁从军,毕业与西北艺专文学部,23岁蒙冤,逆境中学习中医,1978年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50岁后平反昭雪,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是灵石县中医院终生荣誉院长。
兼任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及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广东省中医院特聘心血管病变急症首席顾问及经典临床师徒传承导师。
李师崇尚仲景学说,私淑清末伤寒火神派始祖郑钦安、民初古中医学派鼻祖彭承祖,尽得神髓,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被誉为“中医的脊梁”。
他自创破格救心汤,抢救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各型各类心衰濒危病人百余例,全部起死回生。
自创攻毒承气汤,以急症急治,日夜连报之法,治疗2千余例外科急腹症、多种脓毒败血症,均在30小时内化险为夷。
自创攻癌夺命汤对头部、甲状腺、淋巴系统、食道、胃、宫颈等恶性肿瘤有卓效。
自创头风散治愈各类头痛痼疾数千例。
自创培元固本散对多种老年性退化性病变、中风后遗症、心梗后遗症、帕金森氏病有卓效。
出版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著作。
学术思想李老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他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六经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内涵,创造性的提出了以阳气为主导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体系。
一、学术思想的核心:在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的世界观指导下,李老从当今人类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出发,提出了疾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不外乎阳衰和阳虚,而外因多是寒凝、寒湿。
当今之人阳虚者十占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
寒湿为害,十占八九。
总结其病因病机为:人身皮毛筋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但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火神派李可老中医教你诊脉
火神派李可老中医教你诊脉----《人体阳气与疾病》摘录田原:很多学生觉得脉象学很难,您的中医全部是自学的,在脉诊这方面给他们一些忠告?李可:脉象这个东西啊,主要是要做到能看出来病势、走向,你掌握浮、沉、迟、数四个脉就可以了。
比如说,数,你要掌握他的一呼一吸要超过多少下,超过八、九十下就属于数了。
数在脉经上讲,属热,但是我发现呀,数脉它不但主寒,而且是主大寒,非常危险的寒,正所谓热极必反。
就是当你这个脉搏跳到一百次以上,甚至两百次,这个时候啊,你这个阳气已经没有了,完全外散了。
可它是数脉,对于这种数脉你绝对不能用凉药。
所以学中医的人你要活看,你要结合不同机体的病人,在我身上如果是数脉,可能就是……唉呀,我身上哪一个地方有火,清泻一下就过了,但是有些病人他表现出一种反相,一种假相。
你比如说肺结核,肺结核的病人,他那个基础脉搏数啊,就在一百次以上,他能有什么热?他那个元气都散光了,你要再给他去治热,那他就死路一条了,然后他得感谢你给他治病。
(笑)很多东西并不像书本上写的那么简单、明了,一眼就能看透。
再说迟脉,迟脉主寒,但是有些热极的病,上下关格不通,他那个脉也很迟,那你就要给他通腹,要用大承气去让他泻肚子,一般的迟脉是要扶阳,但是特殊的迟脉就不能一样治了……所以要把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你心中就有数了。
现在把脉一般都是个样儿,看上去是看脉呢,其实脑袋不知道想啥呢。
然后他问你,你怎么回事,你说了半天,他把那个脉早忘记了是啥脉了。
所以判断脉的时候啊,要读那个彭子益脉法,很有特殊启发作用。
他那个方法特殊,病人坐在对面,两个手平放,这六部脉,心、肝、肾、肺、脾、命门,哪一路脉独特,就是那个地方有病。
田原:同时按,然后进行比较?李可:哎,你不比较怎么知道强弱、快慢?所以看病的时候你还要结合望诊。
比如面色晦暗,但是他脉非常快,那就是阳气快完了,绝对不是热症。
田原:是寒症?李可:对。
所以你看那个脉案上写着脉数,数不但主虚、主寒,而且主亡阳,但是脉诀上没给你那么写吧?你要这么讲那别人都得说这家伙是胡说八道,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李可死于阴虚血燥引起的中风爆血管。足以证明火神派是一偏之见
李可死于阴虚血燥引起的中风爆血管。
足以证明火神派是一偏
之见
火神派众贤皆反对在扶阳方中加入熟地之类滋阴药,认为会牵制桂附回阳之力,反而误事。
此即是一得之言,一偏之见。
需知人体证候类型千变万化,阴虚血燥而内寒之人并非罕见,此种体质的人温阳必须加用滋阴润药。
火神派祖师地处寒湿重,雾气湿气重的川渝,水土和气候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他们在当地行医,反对在扶阳方中用熟地类药,也是有些道理的,因当地气候水土寒湿,用熟地易助湿,反损元阳。
但把它作为宇宙真理向全国全世界推广,就是谬论。
李可体型廋薄,此种体质阴分本有不足(廋人多阴虚),他长年服用四逆汤和附子类温阳药,古人说阴分足方能受桂附之补而无害,李可长服温燥之药,又限于郑钦安之论而不敢在温燥药中加用熟地等药以制其辛燥,久久则阴血亏虚,燥伤血管,中风就是因此而起了。
李可:我不是火神派
李可:我不是火神派点标题下蓝字关注中医馆产业新媒体第205 期▼■医馆界半夏有时候跟一些中医大夫提起李可李老有人肃然起敬因为他是力挽危急重症,敢使霹雳手段的大医有人不以为然因为据说他是“火神派” 的,无法认同但是医馆君却在李老生前留下的视频里听到他李老亲口否认自己是火神派李可为自己正名▲视频来源:汉古中医(李可学术传承基地)他在视频里提到只要对症,在临床上也会用大量石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西有乙型脑炎、脑膜炎等大型的发热性疾病发生一天一夜用几十斤生石膏的时候多得很啊”强调自己不是火神派认为火神派某些原则太过了“所以好些人把我划到这个火神派里面火神派有一条原则不但些黄芩、黄连和黄柏不能用就是用个四逆散的时候白芍都要划个问号所以这个东西(火神派)太过啦”希望大家不要再误会他是火神派了温阳、救阳只是中医八法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寒热温凉以及就是我们讲这个中医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那个温阳救阳只是一个部分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不要误会”在网上一搜以“火神派”做关键词搜索难免要牵扯到李可李老牵扯的方式可谓花样百出百度上知乎上有个问答直接把李可划在火神派里微信公号上把李可的名字乱加进去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把李老的照片插在火神派的文章里但中医流派的形成也有其历史原因中医流派之别很早就有流派之多也是数不胜数甚至一个名医,几代中医世家都可自称一派历史上比较明确是以金元四大家为始无论是刘完素寒凉派还是朱丹溪滋阴派都是对宋晚期到金元早期局方流行的“反叛”宋之局方温燥助火伤阴前有刘完素寒凉以纠其偏后有朱震亨滋阴以救其弊而火神派近年火起来的原因也是顺应了纠正流弊的大势一方面是抗生素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也不乏中医清热解毒的流行为了纠偏,李可也多次强调阳气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有田原为他写的传记《捍卫阳气不生病》他的弟子也曾经担心这样会不会把大家引上另一条偏路李老说出他“不得为而为之”的原因矫枉必须过正,不然纠不过来“阳气”和“火神”似乎可以归为一类这也许就是李可被误会为火神派的原因之一吧据李可弟子汉古中医创始人陈长青和戚沁园所说最准确最代表李可学术观点的书应该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摄于汉古中医(李可学术传承基地)如今自称是火神派的中医不少可见火神派的影响力之大同时,火神派更是饱受争议争议的声音大概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火神派本身就是错的“火神”两字本身就是以偏概全传说中的“火神”鼻祖郑钦安可能是有人别有用心的杜撰二是认为火神派本身没有错错得是不得真传就滥用附子的中医在这种争议之下但碰到“火神派”医生,医馆君心里总要打个问号他这“火神”是真对火神派有所体悟还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足够判断力的“火神”据李老的学生陈长青博士所言李老也对大家把他划分到火神派感到无奈其实他更尊崇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认为真中医不应分门立派,而应兼收并蓄无独有偶,肖相如教授也说过“医学不能有“派”,也不需要有“派””▲李可(图片来源:汉古中医)医馆君认为“火神派”的对与错更多是中医学术问题医馆君作为医馆经营新媒体没有资格评论中医学术的是非但是作为中医人医馆君更想强调的是如果只是强调学习各个流派所长,无可厚非但执一派而为之就是过于偏颇中医人强调临床治病要辨证论治怎么碰到自己学习中医的时候反而忘记“辨证论治”,失去判断力了呢参考文章:1.《这么多中医流派我应该学哪一个?》,东至阳生(张东)2.《我一直都在景仰和参悟火神派,我也最恨不得真传就滥用附子的中医》,唐略3.《“火神派”经得起推敲吗? | 戳穿医学的谎言》,肖相如4.《互动讨论 | 再谈“火神派”的危害》,肖相如I 视频来源汉古中医(李可学术传承基地),创始人陈长青博士&戚沁园博士,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李可:火不归原的治疗法则
李可:火不归原的治疗法则至道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输入关键字搜索每个人都曾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是痛起来喝水都疼,非常折磨人的。
普通的口腔溃疡,特别是由实火引发的口腔溃疡很容易治疗,吃点清火的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很快就能治愈,甚至不需要治疗,饮食上清淡一点,几天后溃疡也会自动消失。
折磨人的是那种虚火引发的口腔溃疡,俗话说:实火好清,虚火难灭!今天小编就介绍一味专门治疗这种虚火引发口腔溃疡的药方——引火汤。
引火汤出自清朝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
顾名思义,就是引火归元,把身体上面的虚火引下来,引到肾里面藏起来。
它可以治疗虚火引发的各种症状,比如痘痘、口腔溃疡、咽喉炎、咳嗽、心烦失眠盗汗等等,尤其对虚火上炎引发的喉痹,就是咽喉不舒服特别有效。
方子如下:熟地9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北五味6克。
仅有五味药,方子非常简单。
但效果却很神奇。
熟地滋阴,补血。
入肝、肾经。
常服能使肾精更足,滋肾阴。
阴足了,浮阳就不会上越,虚火就不会乱窜。
这里熟地用到90克,有人可能会担心,但原书上就是这么多。
不过熟地在古代有人是当做食物吃的,因而副作用很低。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
入肝、肾经。
是温补肾阳的一味好药,与肉桂一样,可以引火归元,但巴戟天补而不燥。
方子开头两味药一个滋阴,一个补阳,熟地相当于给油灯加油,巴戟天就相当于引火物,油必须要多,所以重用熟地,引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轻用巴戟天。
巴戟天一点火,熟地这个阴就活了起来,就能补到肾里面去。
大量的熟地与少量的巴戟天搭配,正符合阴阳之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水源不竭。
熟地相当于给油灯加油,而巴戟天就相当于点火,油必须要多,所以重用熟地,点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轻用巴戟天。
巴戟天一点火,熟地这个阴就活了起来,就能补到肾里面去了。
我们看太极图就知道了,阴阳两条鱼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孤立的。
火神派思想及总结
火神派思想及总结
火神派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的思想流派。
它以“火”为象征,强调内外修炼、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是一种追求心灵修炼和身体健康的综合性信仰体系。
火神派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火神派思想强调追求心灵修炼。
它认为心灵是人的核心,而心灵的修炼是达到人生境界的关键。
火神派主张以冥想、瑜伽等方式来修炼心灵,通过打开心灵的通道,使个体与宇宙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心灵的升华与解放。
其次,火神派思想强调身心合一。
它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才能达到健康和幸福。
火神派主张通过锻炼身体、调节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方式来实现身心的统一,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再次,火神派思想强调天人合一。
它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共生关系。
火神派主张个体要积极适应和融入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与他人和谐相处,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火神派思想强调追求真理。
它认为真理是世界的本质和目标,只有认识和追寻真理,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火神派主张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不断向真理靠近,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智慧,实现人生的升华和完美。
综上所述,火神派思想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的思想流派,强调心灵修炼、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和追求真理等核心思想。
它是一种追求内心和谐、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综合性信仰体系。
虽然火神派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它对个体的心灵追求和自我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山水郎中看“火神派”,兼谈李可老中医
山水郎中看“火神派”,兼谈李可老中医有网友在拙帖《中医到底是怎样治病的》后留言“您能发表一下对扶阳学派的看法吗?您对大剂量使用附子有什么见解?用偏性可以完全解释吗?”同时也看到有网友在天涯上发帖说“不要迷信火神派中医”。
就此,山水郎中谈谈对此的看法,希望能给选择中医的病者一个参考,也希望能给中医研究者提供思路。
火神派或者称扶阳派近两年被大家关注,应该说和山西的李可老中医有很大的关系。
我和李可老中医从未谋面,没有任何私交,从出版的李可老中医的书籍来看,我觉得李老中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悟性,加上特定的时代和环境,所遇重病怪病很多,可以说是学验俱丰。
他的经验给死气沉沉的中医学界来了一记惊雷,确有振聋发聩的效果,郎中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
在此表示感谢。
但是,为什么一两个中医给中医界带来的这种震动并不能持续呢?除了为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上立了一块碑以外,对中医的发展和普及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这是值得我们这些为中医的发展在努力在探索的人深深思索的。
下面郎中谈谈自己对火神派的看法。
火神派的起源应该是命门学说。
该学说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既然生命有一个原动力,那么只要增加这个原动力的能量,所有的疾病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样的直指本质的治疗思路就无需考虑平衡问题,也不是用药物的偏性来解释的。
我想,网友给我提的问题得关键是在这里吧。
虽然郎中认同命门之火的存在,但是并不完全认同命门学说的重阳轻阴的观点。
临床上的确有“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有一份阳气就有一份生机”的说法,但是同理也可说“有阴则生,无阴则死,有一份阴液就有一份生机”。
阴阳本是同根互用,如果无阴,阳气又以何为根?所以无阴肯定也是死。
在治疗温病时的确也有“存一份阴液就有一份生机”的说法。
所以,不能据此说阳重于阴,或阴重于阳。
郎中认为,这个生命的原动力虽然称为命门之火,却不能用人体的“阳气”来描述。
因为有阳必有阴,生命的原动力的意思是“生”,如果生为阳,那对应的阴就是死,而不是人体的“阴气”。
评析火神派对糖尿病的认识
评析火神派对糖尿病的认识火神派,即扶阳学派,是与伤寒派和温补派不同的距今约150年的另一新生学派,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以吴佩衡、唐步祺、卢崇汉等为代表人物,理论上推崇阳主阴从,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桂、姜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
今就扶阳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稍做评析,敬请指正。
1病机分析《扶阳论坛·2》涉及到糖尿病的诊治中,李可老中医认为糖尿病虽在三阴,但统于太阴。
消渴者燥热为标,阳虚为本。
《内经》中的“肥人令人内热”之“内热”是表热、郁热,而不是真热、真火。
“过食肥甘,嗜食生冷”先损伤脾胃,脾胃过劳之后,它的运化、升降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继而产生郁热。
这种虚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糖尿病患者午后潮红。
而这种中上二焦之假热,热象之背后却是元气上浮,一则肝阳过度疏泄而不归宅,二则肺胃不降而气不归宅,二者久之,势必伤及元气,影响到肾,形成上实下虚。
郑钦安之“消渴求之厥阴”同样指出厥阴风木在气机升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吴佩衡之长孙吴荣祖也谈到,糖尿病之“下焦水津不固、上焦津液不升”属于“下寒上热、龙腾火浮”。
只是有人在应用扶阳学说解读糖尿病的“阴虚燥热”时,指出“阴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所导致的脏腑的收敛功能虚弱,“燥热”是在元气虚衰情况下人体发挥自救功能的表现,让人如在雾中,似有生理病理混淆之嫌。
总之,扶阳学派对糖尿病的认识摆脱了“阴虚燥热”的藩篱,以阳虚为本为我们重新认识糖尿病开辟了新的思路。
2诊治特点翻阅整个火神派医著,涉及到糖尿病的论述和医案较少,前期的郑钦安、吴佩衡、唐步祺和卢崇汉等均未查到相关案例。
李可的医案中仅有“三消重症、虚寒性糖尿病和糖尿病火不生土”三篇。
在傅文录编写的《火神派当代医家验案集》中也只查到三例,即“糖尿病外感案、糖尿病肾病案和糖尿病案”。
纵观几个医案,大体不出金匮肾气丸之主旨,或阴阳并补的影子。
其中附子用量最大的50g,李可三则中只有一则用了且只有10g,同时还以熟地为君药。
李可主要学术思想
李可主要学术思想
李可老中医学本《内经》、仲景,凡病皆以六经辨证论治,尊火神郑钦安之论,重阳轻阴,为仲景之经方重剂之第一传人,起重疾沉疴,实为天下可师可法之大师,以下简述其学术思想。
李可学术思想的核心
疾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李老认为人之所病,内因不外乎阳衰和阳虚,而外因多是寒凝、寒湿,总结其病因病机为:
1.人身皮毛筋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但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2.阳虚者十占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
3.寒湿为害,十占八九。
李可学术思想的内涵
1.阳气不化——凡一切有形之邪皆阳气不化所致.凡一切阴血之亏皆可以阳化阴。
2.阳虚可助阳,阴虚也可以助阳。
3.阳气可以助人身之一切气化。
4.助阳可以治人身一切病证。
李可学术创新点
1.六经伏寒;
2.三阴同病;
3.统杂病于六经;
4.培源固本;
5.创立新方;
6.破格用药;
7.注重煎服法。
李老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1.理论上:沿袭《易经》、《内经》、《伤寒论》之学术思想,特重阳气、元阳、真气,特重六经气化。
2.诊断辨证上:首辨阴阳,重辨六经,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3.论治上:“但扶真阳,内外二邪皆能治”,“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治疗上但求回阳,扶阳,救阳。
4.用药上:承袭仲景六经用药特点。
简方重剂,大辛大热。
多用四逆、理中类,重用附子、干姜、肉桂。
遵六经以治万病,绝不拘于伤寒。
火神派--李可老中医经验处方36条
火神派--李可老中医经验处方36条火神派--李可老中医经验处方36条_月儿弯弯_新浪博客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
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
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
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
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
李可谈中医火神派名家
中医火神派医理的思考历代医家运用附子的经验郑钦安附子运用: 综合郑氏书中阴证的依据,约有以下13点: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蜷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说,突出在一个“神”字,凡是“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即是阳气虚衰的阴证。
祝味菊附子运用:附子╬羚羊角------羚羊角治脑,附子强心,体虚而有脑症状者最宜。
古方资寿解语汤有之.附子╬石膏------治高热屡效。
二药一以制亢制炎而解热,一以强心扶阳而固本。
附子╬大黄------治阿米巴痢疾其功甚伟. 阿米巴痢疾虽用芍药汤最验,但必须与附子、熟大黄共用,效力方着.以二药治风疹块,尤有特效.附子╬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寒热往来与疟疾.附子╬柴胡当归芍药三棱莪术------治疗肝肿大胁肋胀满,可使肝肿逐渐消失。
附子╬柴胡、控涎丹------治胸膜炎。
附子╬瓜蒌薤白------治风湿性心脏病。
附子╬活磁石生龙齿生牡蛎------(一般用附子15g,磁石50g,生龙齿和生牡蛎各用50g),如此温阳与潜阳配伍,可以监制附子辛燥升浮之弊. 治咯血、失眠、心悸、怔忡、遗精、梦交甚验。
附子╬酸枣仁、朱茯神------取其温阳和营,使温而不燥。
具有强心之效力。
伤寒及杂病病人的心脏衰弱,无不在处方中重用二药。
《祝味菊先生医案》中附子、制川乌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温中达表------卫气源于中焦,中焦虚寒,卫气不达,则表邪留恋,症见发热、苔白、脉虚数或浮缓、浮弦、虚浮等。
用附子、磁石、生龙齿温中潜阳,配合麻黄、桂枝、生姜等,共凑温阳达表之功。
浅谈对火神派的认识
浅谈对火神派的认识火神派是近日中医界掀起的一股新学说,其理论强调「阳主阴从、以火立极」,临床上长期及大量地使用温热性药物,尤其是对附子的应用,更是推崇备至。
本文先透过简要分析火神派的学术思想要点,以展示笔者对火神派的初浅认识,继而进一步探讨当中的问题,以及其与传统中医理论的关系。
而火神派出现之历史背景,亦或多或少与其理论的确立有所关连。
本文第二部份将尝试探讨火神派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它独有的因素。
若能对火神派历史背景及渊源有所了解,我们将能更公正及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
本文的第三部份,则希望提出火神派学说中,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好让我们能对火神派以至传统中医,有一个更清晰及深刻的认识。
笔者认为,火神派与其它学派一样,难免有其片面不足之处。
就其「阴阳理论」、「阴火理论」、「附子用量」、「标本关系」、「对郑钦安原著的理解」以及「对《伤寒论》的理解」等几个方面,笔者将尝试提出一些疑问,藉此抛砖引玉,好让笔者能与各中医药的爱好者们共同学习及讨论。
前言自《思考中医》一书所引起的火神热潮,在民间中医及网上的中医界朋友中闹得火热。
其重视经典的理念、对今日中医界的批判,以及其背后的医学理论及所叙述的巨大疗效,再也不是正规中医教育界能继续充耳不闻、闭门造车地无视下去的。
因此,笔者以下将尝试阐述有关内容,并以《浅谈对火神派的认识》为题,以期更深入地探讨当中的问题。
虽碍于水平所限,或未能有所灼见,但也至少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正视民间及网上中医们纳喊的一步。
1.火神派简介严格来说,火神派只是近几年来在民间及网上才受到关注的一个派别,并没有一个很清晰及严格的定义,大概由《思考中医》一书面世后,始受人们所重视。
这个派别强调「阳主阴从」,强调治病多用、常用、大剂量地使用姜、桂、附,并以宗仲景学说为宗,崇尚使用经方。
被誉为火神派开山祖师的,是四川的郑钦安,清朝道光至宣统年间人。
其著作《医理真传》及《医法圆通》亦成为了火神派最重要的代表学术著作。
扶阳火神派:老中医李可应用附子的经验
扶阳火神派:老中医李可应用附子的经验李可【1933---】老中医,当代著名的火神派特色医家,以擅长应用大剂量附子而著称,崇尚火神派扶阳理念,精研郑钦安阳主阴从之理,重剂应用以附子为主的方剂治疗奇难杂症,疗效卓著,受到当代众多临床医家的研究与学习。
继【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杂病经验专辑】出版之后,又有门人弟子整理出版了【跟师李可抄方记。
肿瘤篇】,【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等,现就其应用附子的经验整理归纳如下。
1.附子的剂量探讨近代由于受教科书的影响,附子的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而且还注明要先煎,这样的方法已经成了当代应用附子的定律,李可认为;为什麽中医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乃生死参半?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历代医家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二是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两倍以上。
则【伤寒论】原方剂量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及近代用四逆汤仅为原方剂量的1/10---1/6。
如现代教科书四逆汤剂量常为制附子6---10克【先煎】,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像这样轻的剂量,李可认为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
李可老中医为了探索附子的用量,历经9年时间,在临床上一步一步地进行摸索,1961年7月,曾治1例60岁垂死老妇,患者四肢冰冷,测不到血压,摸不到脉搏,仅心口微温,呼吸、心跳未停,遂破格重用制附子150克,于四逆加人参汤中,武火急煎,随煎随喂,1小时后终于起死回生。
由此之后,李可认为,凡用经方治大症,一是要辨证得当,见机即投,不可犹豫,二是要掌握经方的基础有效剂量,一次用足,大剂频投,日夜连服,方能阻断病势,解救危亡。
经数十年的临床考究,李可以经方原方折量为准【即按张仲景伤寒论中论述的剂量】,此点又为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所证实,即汉代一两,合现代15.62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火神派医理的思考李可老中医曾与在下有一面之缘.先生曾经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
我问:“李老,您从医多年,阳虚与阴虚之证各占多少?”李可:“我从未见过一个真正的阴虚患者。
”从此,我开始应用附子,从此,我的疗效大副地提高。
感谢李老,所谓一句话,而诲人一辈子,非常地感激。
李老的医案,我是认真地钻研的。
不是学习,是刻苦地研究。
李老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灵活掌握后,就可以触类旁通而可能救人性命。
“从李可身上能见到真正的中医的脊梁。
”邓铁涛语。
此语不假二、大家对于用附子见仁见智.其实本质在于阴和阳。
这已经入了仲景的门径。
可喜。
对于是否该有附子,我想是有严格的指征的。
毕竟这是毒药,用的不好,6克也可中毒。
用的对证,80克生附子可以治愈大病。
我正在用这个方法治疗脑干脑炎,效果奇佳。
而且,我也实在不清楚,如果没有附子,还有什么药可以让四肢萎缩的肌肉恢复过来。
因此,说句实话,用附子,是因为它有适应证。
并非为了逞强作势。
该用而不用,还算是苍生的医生吗?三、余喜欢用附子治病,疗效非常神奇。
以前,用量不敢大,只在十数克范围内。
后来读了《思考中医》,我细细地思量刘博士的观点,觉得阳气非常重要。
当今医生多喜欢用滋阴药,效果不明显,且伤阳。
且更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
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
此皆是阳虚也。
治疗杂证,包括痛证,痹症、内科怪病等,临床我喜欢应用四逆汤以及当归四逆汤。
且制附片一般从25克开始应用,多者至125克(回阳),或至90克,少者也经常在45克,35克范围。
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样的医案好多,有时间我慢慢地发在网上,请大家鉴赏。
月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一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
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
舌淡。
观其面色,环唇一周皆苍白,与其面色不相配。
余即诊为肾阳虚。
以四逆汤合当归四逆汤原方。
其中附片25 克,干姜35克,炙甘草45克,当归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大枣12克,细辛15克,通草15克。
一剂后即症状大减,红肿热痛均减。
三剂后,红肿处自膝下退至小腿一半的位置。
且从脚趾向上皮肤红肿开始上退至踝关节处。
止方再服数剂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观察小腿处有一巴掌大的硬核,皮肤触觉非常硬。
脉仍沉细。
环唇苍白色不褪。
知阳虚未改。
当继续补阳。
上方加制附片为35克,干姜45克,灸甘草55克,继服。
症状继减,再加为制附片45克,干姜55克,炙甘草60克。
服数剂,皮肤红肿继褪。
服数剂后,病人即自述腿特别轻松,走路飞快,女儿几乎跟不上,且上下楼梯轻松异常。
注:制附片先煎30分钟,再合诸药再煎90分钟。
我用附子皆同此。
此症我先是思考了前医的处方。
首诊病人没有带来他医的处方,但根据病状,病人一年治疗没有效果,我猜想到,他医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之剂。
因为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
时医多从热毒考虑。
此为一。
其二,病人脉沉细,右尺特别沉。
典型的阳虚之脉。
且环唇区乃肾区,其色苍白,肾阳虚可知。
其三,服补阳药有效后,再服症状不减。
此时,我曾细细思考,是否补阳已足。
但观其脉,其环唇色泽,知病情仍为阳虚,于是加足四逆汤用量,以恢复病人的真阳。
至今,病人病情稳定,逐渐好转。
目前病人尚在治疗中。
请大家讨论。
关于用附子的指征,我总结了一些,不一定完整。
下次发上来。
感谢各位的支持. 最近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刚回来.关于用附子补阳的问题,我想还是要再补充一点东西。
也算是个人的观点,请大家临床谨慎,慢慢地自己体会。
千万不可莽撞图快,以免伤人。
1、当前之病证,以阳虚者为多见。
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滥用抗生素,激素,过于兴奋运动社会交往以及生冷食物冷饮等,均伤真阳。
而且,表现多为阳虚之证。
脉有力无力是阳虚与否的关键。
有力,多不是阳虚,无力多为气,阳之虚,临证可以细辨。
临床上,我用附子配人参,黄芪,党参是非常多见的。
2、用附子之类药是要有适应证的。
不可见病就用。
需要认真辨证。
阳虚的指征很多。
上面我提到一些。
另外,我有个法门,对于是不是阳虚的患者,如果不明确,可以先试用他法,如果有效,就不必补阳。
如果无效,甚至加重,往往是真阳不足。
这时,可以试用一下补阳之品。
且剂量宜小,宜轻,宜久煎。
一般我的用法是,先煎附子等先煎之品,如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生海蛤壳等半个小时,然后,加其他药再煎一个半小时。
3、生附子尽量不用。
我用生附子最大量是70克,治疗一例脑干脑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缩,效果明显,且也进愈。
但那是剧毒之物,万万不可轻易尝试。
以后,我把这个病例前前后后完整地发上来,请大家欣赏。
4、细辛有没有毒。
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
量如果太大,往往有口麻,这也算是中毒。
但以口麻或舌麻为度。
不可过量。
细辛一般可以用到30克,不会有什么意外。
而且,一定是煎剂。
听闻刘力红博士的观点:细辛根本没有毒。
大家自己不妨多尝尝如何。
5、一般补阳药一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重用了补阳药而且没有效果。
或是量不够重,这就需要经验了,再就是服错了药。
这也需要详细地审证。
千万不可轻易停药,或者换药。
一般有时真的需要重用补阳之品。
一直到300克制附子,都有可能的。
6、补阳药的口味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
我曾经治过一例下肢关节炎的女性患者。
就是四逆汤加当归四逆汤加减。
初服药时,她效果非常明显。
腿痛消失,而且,以前初诊时没有说的症状,如经常掉头发,脸色不红润等,都大大地改观了。
而且,突然有一天,她来跟我说,大夫,今天开始,怎么同样的方子,味道完全不同了呀。
根本咽不下。
我笑着说,行了,病已经好了。
停药就是了。
以后,她带来好多病人,她自己已经不用再服药了。
看大家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7、我曾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听一位老中医讲过关于如何补阴和补阳的问题。
他说,如果不轻易决定是阳虚或者阴虚时,千万不可贸然补阳,恐伤真阴而后果加重。
可先试用滋阴之品,徐徐观察。
那时我奉之为经旨,时时遵行。
久则发现,不全如此。
江南温病派往往视附子为剧毒,其观点有偏,误人不少。
我的观点是,基本上可以先试试补阳药。
当然少量,只开一天,或者两天的量。
看看效果,再决定。
或者,把补阳药中加生地,熟地之属,也属权宜之计。
当然,这只限于辨证不清的情况。
8、劝君多读伤寒书。
少看或者不看温病学派的任何观点。
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你临床用药的效果。
我的观点,温病学派关于滋阴一说,基本上成了现在人们保健的安慰剂。
其实,效果如何,大家也知道的。
但关于用大量石膏的观点,还有急下存阴的观点,则非常之高明。
特别是急下存阴,对于治疗中风急性期,非常之有效。
往往用一次,第二天舌苔就能恢复不少。
这里不作讨论。
9、关于常服补阳药作为保健品的问题。
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接受。
对于素体阳气不足,或者,因病阳虚,或者,久耗真阳之体,均可以小剂量四逆汤常服。
即可保健,又可治疗,还可长寿。
量以小为好。
而且,要注意很多日常生活禁忌。
下次,专文上传。
请大家稍等。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至于临床要不要用附子,我觉得,大家有勇气的话,先自己买来半斤制附片,自己的尝尝鲜的为好。
这样临床最有说服力。
要是口麻,舌麻,上肢麻,全身麻的话,轻则服一两勺蜂蜜即可。
重则速速求治为好。
四、楼上扶摇子的这段话非常精彩:肾中为龙雷之火,火壮则不易起而易息,所以吃上火的东西也不上火。
观世人听患者说吃点上火的东西,就长口疮,便断为火热,不知多有阳虚之人。
这也正是我治疗口腔、咽喉、头面炎症常发不止的观点。
而且,就用四逆汤加味,效果非常神奇。
这次在奥地利见过一位病人,13岁,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
她经常有口腔内腮腺的炎症,苦恼不已。
听西医的话,就切除了腮腺。
两周后即出现耳鸣,腰膝痛。
至今已经大半年。
西医之切除器官之笨法,害人不少。
这样的事情,相信在国内也多见。
而早服补阳药也不至于误事至此。
五、医者佛,你好,看了你的论证很感动!我患者性别:男,28●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脸色黄白,站立时间长会腰疼。
冬天手脚冰凉.双膝怕冷,感觉有冷从双膝盖进入,很快小肚疼,多要拉稀.此症状在早上表现尤其明显。
下肢就是热天也不敢怎么对着风扇吹.舌面黄白,有过敏性鼻炎,脚气,夜尿多,脉沉细,血压低压偏低(只有76mm),经常感觉乏困,不时有四肢局部发酸发困,偶尔手心发热.时常觉得眼睛看东西不舒服,好像眼上蒙有一层灰土;后脑勺也时常觉得像缺氧一样,此时深呼吸才好受或睡觉休息一会。
以前(半年前)有时手淫,现在停了,但有时梦遗,好象射精也来的快.前有阵子服用六味地黄丸,但查资料觉得自己像肾阳虚,所以不敢继续吃.●国庆前去看中医开了杞菊地黄丸和八宝瑞生丸两味中成药。
杞菊地黄丸的说明书注意事项里说: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但我还是吃了十天,没感觉好些,反而早上又拉稀了。
现在又让我吃杞菊地黄丸和金匮地黄丸。
●请问:我这是肾阳虚,还是阴阳两同时虚?我该怎么用药?你说的附子对我有用没?对校医我不放心。
医者佛答:你这是典型的肾阳虚证。
可以用附子之类。
我可以处个方子给你。
但一定要久煮,必有效果。
制附片30克,先煎半小时,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麻黄15克,桂枝30克,当归30克,细辛25克,白术60克,砂仁30克,打碎。
上方附子先煎后,加余药,再煎一个半小时。
早晚各服一碗,饭后服。
如觉舌麻,就加一小勺蜂蜜。
或者,加蜂蜜同煮亦可。
此方入口以舒服为度,如太苦而难以下咽,可不服。
这个方子吃三天,把症状变化回复在这儿,我可再帮你调方。
六、细辛通阳之能,可以彻表入里,上下通行,非附子可比.也非肉桂之类补阳药可比. 李可曾帮我的朋友开过一付药,细辛用量是35克.而且,他说,少了无效.世间有医,唯恐病人中毒,故用药绝对求稳求平。
不知病之为病,皆阴阳五行之理。
观仲景用药,动则生附子两枚,可知治病用药,关键在于证。
用是药,是因为有是证。
有是证而不敢用是药,不是愚医也是庸医。
七、我用附子是有严格的指征的,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下。
脉微细,但欲寐。
这是典型的少阴证的表现。
那是一定要用附子的。
而且,可能要重用。
不重用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但起步可以用25,30克,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渐加大用量。
一般对于重症患者,可以用到上百克。
病人越服越精神。
另外,还有四肢发凉,或冰冷,或大汗出,动则汗出。
或乏力。
或精神不振。
或畏寒畏风。
或面色苍白,或环口唇苍白,或下焦包括下肢无力,发冷,或头顶畏风明显,寒痹等等。
皆是附子的适应证,且可重用。
我这儿还有一些典型的病例,找个机会,发上来请大家提意见。
临床上,我用附子近乎100%,也就是说,大多数病人我都用上了附子。
且效果明显。
大概阳虚是当前亚健康状态的主证吧。
八、我自己就尝试过吃熟附子,用量从10克逐渐增加到100克。
在45克以下,吃完会觉得全身发热,此乃小剂量附子温阳,但尚不能固阳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