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语言中的语义蒙太奇
诗歌中的蒙太奇——析威廉·华兹华斯《水仙》中的意象组合 毕小君
不心神荡漾;/ 我凝视— ——凝视—— —却没有思绪,/ 不 知这美景会给我带来怎样的财富。”接下来是诗人自 己出神地凝视着这美景的情景。大自然的美感染了诗 人也感染了读者,人们没有了烦恼,忘却了忧愁。诗人 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流于简单的对自然的描写,他写 景是为了抒情,赞花是为了传意。在第二节对大自然 的歌颂之后,诗人不忘将其与人和社会联接起来,以 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和物我交感的精神境界。“诗人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动活泼,他以动态 的描摹创造了水仙的意象,既是对美景的勾画,亦是 与自我形象的对照,在诗人笔下,水仙花不仅会翩翩 起舞,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的心情,引发诗人欢 乐、平和的内心感受。”⑦“在这里,物与人、景与情契 合无间,水乳交融。景是情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因 景而生情,缘情而造景,美的意境就这样产生了。”⑧
名作 欣赏
外国文学筅ຫໍສະໝຸດ 诗歌中的蒙太奇—— —析威廉·华兹华斯《水仙》中的意象组合
□毕小君(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关键词:蒙太奇 意象 组合 孤寂 水仙 摘 要: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基本手段,它将电影镜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传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容。诗歌是 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蒙太奇的表现手段早在电影被发明之前已为人们使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又称“湖畔诗人”的威廉·华 兹华斯在《水仙》中用娴熟的蒙太奇技艺将人与景、动与静、过去与现在、天空与大地自然地契合在一起。诗人表达了对大自 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期盼。
1.人与景的蒙太奇 “我独自徘徊,像一片云 / 在山峦峡谷之上高高 飘拂”,诗歌的开头两行就展示了一幅蓝天白云的美 景。蓝白相间的清丽色彩就如诗人清明高傲的个性, 黑 的山脉寓意着纷繁乱世的喧嚣,身处其间的 诗人既忧郁孤寂又无可奈何,只好随风飘荡。悠然的 白云在山谷间徘徊,诗人的思想处于迷茫的状态,但 又似乎在找寻着什么:真理在哪里?人类又会走向何 方?“猛然间,眼前一片 / 金灿灿的水仙,/ 开在湖畔, 开在树下,/ 在微风中摇曳,舞姿轻盈。”第二个意象 是湖畔的大树下连绵成片的金灿灿水仙在风中翩翩 起舞。那夺目的水仙一下子给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抹上了一笔亮色,舞蹈的水仙一起来陪伴诗人寂寞 的心灵。就像两个人的对话,第一个意象先设问,第 二个意象给答案。两个画面的切合承接自如,成功地 将读者拉入了诗歌的主题。 “似明粲的繁星连成一片,/ 闪烁的花影在银河里 时隐时现”,诗人在第二节的开头用到了比喻:一望 无际的水仙就像镶嵌在深邃夜色中的点点璀璨晶莹 的繁星,在碧波荡漾的湖畔耀眼夺目。这时诗人浪漫 主义的情怀彰显无遗。镜头又对准花朵:“她们沿着 一湾绿波,/ 绵绵延伸,无垠无边;/ 抬眼一瞥,千朵万 朵涌入视野,/ 摇着花冠,翩然起舞。”满目的花朵齐 舞,场面壮观宏伟。两个画面的组合揭示了大自然博 大的胸襟和超凡的秀丽。大自然接纳了诗人,融化了 他孤寂的心灵,诗人也在其中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和 人类的归宿。 “潋滟水波在四围跳跃,/ 却怎比得水仙的明艳卓 绝。”下面我们又看到了水波粼粼的湖面,舞蹈的湖水 却比不得水仙妩媚。“有这样明媚的侣伴,/ 诗人怎能
蒙太奇手法在李白诗歌中的运用
涂草莽 ,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 , 圣人不得
已而 用之 。”
是相通的。在文本中的群体意象 中, 读者眼中的 意象排列不一定就如文本所表现 的那么一致 , 在 不 同读者的认识 、 理解 中, 产生不同的感情共 会 鸣,当然 , 中国古代诗歌在不确定性和模糊表征 意义 上面还是要 比作为影像这 样的视觉实体还 要大许多 。 今天我们借用电影 中蒙太奇理论来搜 寻唐诗中的“ 蒙太奇” 镜头 , 从另外一个较新的角
诗人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首诗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太空的奇异景象起伏的山峦江流奔腾的大自然太空景象变幻五个镜头交叉重叠在一起起到了渲染主题深化情感的强烈艺术效果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淮 北煤炭师 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 会科学版 )
对 比式、 平行式、 隐喻式、 时空交错叙述式等。 下面 分析一些具体作 品来说明这些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 李白诗歌 中的运用情况 。
一
、
对 比式蒙太奇手法
森斯坦也提 出了相关性的看法 。 爱森斯坦坚持认
对 比式是把显 然不 同甚至意义相反的电影画
为蒙太奇不仅仅局 限于剪辑 , 甚至也并非一般的 构成主义艺术 ,而是一个 同样存在于传统戏剧 、 诗歌和绘画中的普遍的形式原则。 蒙太奇的原则 应该理解为各个元素之间的冲突。 他宣称镜头应 该视作彼此激 烈冲突的 : 两个对立 的元素经冲击 产生了新的, 超越于原来元素的综合体 。蒙太奇 能够迫使观众感受到元素之间的冲突 , 进而在他
第3 O卷 第 4期 20 09年 8月
古典诗词与蒙太奇
■街
侈螃谤词 蒙东裔
文 ,黄 te
蒙太奇是什 么? 上 网一 查不就
.
知道 了 . 蒙太 奇是 一 种 电影 的 表 现
‘
手法 , 电影摄 像师 根 据 自己 的构 思
先拍很 多镜头 ,
然后再 进行剪辑 ,
让 零 散 的镜 头 成 为 相 互 连 贯 前 、 后
呼应 的故 事情节 。 画 ” 说 的就是 这 个意思 。 所
不 同的是 。诗歌 的画面是通过诗歌语 言表现
的 , 需要 我们读者借助 想象才能看 到 。
“
鸡
声茅
店月
人
.
迹板桥
霜
”
(温
庭
筠 《商
山 早 行 》) 。 读 完 这 两 句 诗 . 我 们 好 好 地 想 一
想 . 脑 中 就 会 浮 现 这 样 两 幅 画 面 :五 更 时 分 ,
曾经 学过 的古诗 印证 一 下 。
诗词 又 有什么关系呢 ?
原 来 我们古代诗人写诗也很 喜欢 用 这 .
种方法 。 他们也 是 先选 择 一 些 可 以 表 达 他想
法 的 画 面 。 然后 把 它们 有 层 次 地 展 现 在 读者
面前 。而 这些 画 面也是慢慢 向前推移的 。 人
们经 常说 “ 诗 中有 画 。 画 中有诗 ” “ 画是无 声
行 路难 , 多歧 路 .今安 在 。 长风 破 浪 会 有时 , 直 挂 云 帆 济沧 海 。 ” 先是现 实生 活 中的场景
( 停杯 投 箸 、 拔 剑 四顾 ) , 继 而 是 想 象 中的景
象 (渡黄河
登 、
太行
、垂 钓碧 溪
梦 “
、
日边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天净沙秋思》的蒙太奇手法漫谈
《天净沙秋思》的蒙太奇手法漫谈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自从问世以来,传唱不绝,一直为初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为何它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从形式上看。
小令中前九个都是名词,倘若仅仅看单个名词也无甚趣味,然这些名词一旦组合,便趣味横生,一经读出,它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图,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那遥远的特定的年代里,可以再现那时的情景,深深体味到旅人那份孤寂的,而又无奈的思乡之情。
其中,前九个景物,都采用了名词,如今这种手法称之为“蒙太奇”手法。
其实,它是古诗词的常用表现方法,其名称肇始于法国,“蒙太奇”是将静止的物体剪辑,组合成为动态的景观;实际上“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有剪辑和组合之意。
后广泛运用于电影,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便构成一个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
后来,它便被移植运用到文学中。
因此,运用“蒙太奇”手法,根据当时的意境,我们的眼前可能会还原当时情景,出现如下一幅画卷:一条荒凉冷僻的驿道,驿道两旁,荆棘丛生,却已失去了生气,它一直延伸到驿道的尽头。
一条条长长的枯藤缠绕在树上。
这是棵早已褪了绿色、饱经风霜的老树;树叶枯黄,在西风中纷纷洒落,有的还打着旋儿,仿佛和秋风嬉戏。
“哇,哇……”一只归巢的乌鸦,在黄昏中拍打着翅膀,栖落在这棵老树上。
它的叫声更衬托出这片古道的寂寥、空旷。
古道的近旁,有一小河,河上横着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桥畔的远处,稀稀疏疏地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的屋顶上正冒着缕缕炊烟。
或许此为归隐者的住处吧。
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耷拉着头,艰难而缓缓地行进,老马身上坐着一位游子,衣服陈旧,面黄肌瘦,无精打采。
洒落在枯藤老树上的最后一抹落日余辉,已渐渐消逝。
漂泊忧伤的游子,你来自何方?人在天涯的你,在这凄凉的古道上,你想起了什么?这嗒嗒的马蹄声,是叹息,是催人行进的鼓点,还是个美丽的错误?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中,此种手法早已有之。
诗歌中的蒙太奇
诗歌中的蒙太奇意境,作为诗歌研究、欣赏中的一个理论概念,虽在一九○七年就为王国维所提出,但王氏并未予以明确的解释。
他在提出应把意境视作衡量诗艺水准的标尺的同时,没能彻底地将那些毫无意境可言的诗赝品排斥出诗坛,他还把创造意境的某些具体手段或技巧(如造句、炼字等)、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全诗的意境创造混为一谈,这就不能不大大地影响了他的意境说的明确性和准确性。
再加上,那以后出现的许多讨论意境的文章,又多着眼于古代的诗歌实践,对半个多世纪来新诗的成绩熟视无睹,使得王国维的意境说未能结合新诗实践获得应有的改造、发展,相当地脱离实际。
当然,到底应作如何的改造和发展,需要专家和诗人们作专门性的研究。
我在这里无非想就一些习见现象重复几句老话头,期望能引起诗界对意境创造的重视。
“画家和诗人有共同的眼睛通过灵魂的窗户向世界寻求意境”(艾青《彩色的诗》)。
诗虽不等于画,然而每首称得上诗的作品,都能提供出画面,有立体感。
其中有新颖的构图,有明晰的线条,有悦目的色彩,有对自然景物风貌的勾勒,有对人物动作造型的刻划,与此同时还常点缀以音响、香味乃至寒凉温热等感觉因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古诗是如此;“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骆驼骆驼背上驮的什么?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枝条儿吗?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公刘《在北方》),“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新诗也是如此。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中出现的画面不象绘画那样静止不动,而是一幅幅流动着的动态画面。
它们互相联络,似断若续,时快时慢,左旋右折,前呼后应,纷然而至,飘然而逝,“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
出入变化,不可纪极。
”(见《白石诗说》)因此,诗中不但应该有画面,而且应该是一连串组合成特定系列的动态画面。
浅析古典诗歌中蒙太奇的意象美
数之积 。” 意象派 的休姆说:两个视觉意象构成一个视觉和弦 , “ 它们结合暗示一个崭新 面貌 的意象 。” 中国古典诗歌 中意象组 合, 可以创造 出特殊 的时间和空间, 创造 出完整的意境。 诗歌蒙
太奇 的巧 妙运 用 使 得诗 人 可 以按照 表 现 主 观感 情 的需 要 , 现 对 实 中 的 时 空加 以改 造 , 造 出特 殊 的 时 间 和空 间 , 创 形成 强 烈 的
生 丰 富的 意象 美 。布鲁 墨 曾指 出 :中 国艺 术 家 通过 散 点 透视 , “ 旋 回观 照 , 入 不 同审美 视 野 中 的物 象 以 蒙太 奇 的方 式 组 合 把摄
二 、 比蒙太 奇 对
对 比蒙太奇是通过键入的对立 , 或强烈 的对照使蒙太奇画 面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 , 最终达到强化情感 的目的。艺术大师
堡 堂
浅 析 古 典 诗 歌 中 蒙 太 奇 的 意 象 美
。 覃 杰
( 贵州省凤 冈县凤凰 中学 ,贵州 凤 冈 5 - o ) 6 2 o 4
蒙太奇是法文名词的译 音 , 最初是建筑学上的术语 , 意 原 指建筑上 的结构和装配 。它被借用到电影中来 , 指镜头的组合 关系和连接方法 ,即按照总的构思把一个个镜头连接成影片 。
很宏伟 , 这里是场景与场景 的并列 , 使得整个画面富有三度空
间 的 立体 感 , 面 向 四周 无 限 延 展 , 直 方 向则 向 深邃 的空 间 平 垂
简的排列组合 , 就是“ 构图” 就是创造新的“ , 情感意象” 诗人马 。
通 过 蒙太 奇 , 电影创 造 出与 实 际 时间 空 间不 同的 电影 时 空 。艺
力量 的稳 健才 得 以使 它站 立 起 来 , 为 活 的意 象 。用 意 象并 置 成
诗词创作中的蒙太奇手法
诗词创作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诗中神妙的剪辑艺术张国鹄唐代边塞诗的典范之作高适《燕歌行》中的蒙太奇就出现过三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三处“蒙太奇”的运用绘制出唐代边塞风云中一幅幅血腥的长卷。
其间将征夫远戍的效命死节与闺中少妇的彻骨相思,以及士卒与将帅的苦乐悬殊,作了鲜明的对照,隐伏着强烈的讽刺与谴责,揭出封建社会的痼疾,传达出广大人民的心声。
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都比较高。
试看明万历年间《虐政谣》:“满斟美酒千家泪,细切肥羊万姓膏。
烛泪滴时冤泪滴,歌声高处怨声高!”真令人触目惊心!作品聚集于豪门宴会,运用“蒙太奇”分镜头技法,一边拍下达官贵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场面,一边又摄下劳苦人民啼饥号寒、怨声载道的场面,强烈的对比中揭示出二者的内在联系:封建统治者腐朽生活原来建筑在劳苦大众的白骨堆上。
更可贵的是,作品不光写虐政与苦难,更写怨忿与抗争:“歌声高处怨声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鲜明地显示出民间文学“刚健清新”(鲁迅语)的原生态的美学风貌。
在当代诗词的原野上,“蒙太奇”的奇葩也在不时绽放,如胡静怡《永州柳公祠》:“一代英贤百世师,雄才初露贬于兹。
十年遭际风云怨,八记情怀草木知。
举世咸吟蛇者说,临江犹戒赣之麋。
永州城外春如海,无复寒江钓雪时。
”“柳公”,即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中坚,因参与王叔文改革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凡十年。
任职期间,关心民瘼,颇有政声,并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
如此繁复内容要在一首仅56字的七律中展现,殊属不易,非有广博学识和高强概括力者莫能为之。
而此篇七律却写得既浑厚致密又灵光四射。
柳宗元在永州十年期间撰写的《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临江之麋》为代表)、《江雪》等名篇,都或明或暗地巧妙地融入其中。
其次便是善用蒙太奇手法:七律前三联记叙的全是旧时代的情事,尽管诗人着意从积极方面运思,然而毕竟写的是悲伤幽怨,字面呈现的自是“冷色调”。
诗中的“蒙太奇”——浅议列锦修辞法
由若丰形象片断, 分类叠加成两幅或两幅以上多 元复合 形象 画面 的造景方式 , 称为“ 多幅式” 。如“ 鸡声 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含两 幅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 , , “ 小 桥流水 人家 。 古道 西风瘦 马” 马致远 《 ( 天净 沙》 , ) 含三 幅画面 ;五月——麦浪, “ 八月——海浪, 桃花——南方, 雪花——北 方” 贺敬之 《 ( 放声 歌 唱》 , 包 含 四幅画 )则 面。显然 。 它们都 是“ 多幅” 造景方式 。 其次 , 若将上列“ 幅式” 景 的前 两例 与第 三例 多 造 各 自内部画面间的关 系作个细心 比较 , 我们还可发现 : 前两例中 , 自的几幅画面之间时空距离较近 , 各 构成彼 此互相映衬的并 列关 系; 幅画面组合在一起 , 几 呈相对 静止的叠印状态 。而第三例则不 然 , 四幅画 面之间时 空距离较远 , 构成有先后 程序的递次关 系; 幅画面依 几 次组接 , 呈相对流动的跳跃 状态。据此 , 依照形象画 面 间的不同关 系, 我们又可 把“ 多幅式” 造景进一 步细分 为“ 并列型” 递次型” 与“ 两个小类。下面再分别举列几 例以资鉴别 : 细草 微 风 岸 . 樯 独 夜 舟。( 甫 《 夜 书 危 杜 旅 怀》 )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
‘、 ‘ 桥流 水人 家 ” -致 远 《 净 沙》 ,水 ” / J ( 5 - 天 )“ 的修 饰语 “ ,孤村落日 流”“ 残霞”白朴《 ( 天净沙》 ,日” )“ 的修饰语
理性与情感的衔接——浅析蒙太奇在英诗中的体现
3理性与情感的衔接)))浅析蒙太奇在英诗中的体现罗薇u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蒙太奇手法与诗歌意象组合研究0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F WX012)。
在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表现最集中、最精炼的莫过于诗歌。
相对而言,诗歌以较强的概括性来反映生活。
再者,诗歌具有抒情性和主观性。
罗伯特#弗洛斯特曾说过:一首诗应该/始于快乐,终于智慧。
0[1]可见诗歌创作既是心灵深处情感的结晶,又是思想理念的产物。
一情一理不仅是诗歌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诗人完整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为了简洁有力、对比鲜明,常常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这种超出特定时间和固定空间的处理方法,就是蒙太奇的组接方法。
本文欲结合典型的英诗来具体探讨利用蒙太奇连接意象群创造意境的过程中,诗人是如何做到把理性创作和情感抒发巧妙、完美地衔接起来的。
一、诗歌)))情感的艺术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它的本质是感性的。
从其定义中不难发现,/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0[2]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对诗歌的抒情本质也都具有相同认识。
诗歌的创作往往来自于灵感的突现,情感的迸发。
诗人比普通人有着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细腻的感情。
一般人看待周围的事物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极其自然的存在。
但再寻常的事物如一片树叶、一根白发却会拨动诗人心弦,引发其联想,并触及他灵魂深处,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诗人便会以诗为载体,用具体方式表达出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而创作时具体的表现手法也都是用来抒发各种情感的,像节奏、韵律、意象、蒙太奇等。
诗歌写作目的是抒情,因此诗歌语言重在表情而非达意,诗歌中的达意是为表情服务的。
诗歌的抒情本质能使读者修养性情,陶冶情感,并借此升华个人情感,提升个人素养和生命状态。
准确地说是诗歌情感能帮助诗人和读者发掘潜能,实现自我。
试论蒙太奇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试论蒙太奇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诗歌与电影尽管传达媒介截然不同,但是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以有限表达无限创造意蕴无穷的意境、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方面与电影通过蒙太奇的方式进行镜头组接产生新的时空和意义,用空镜头进行视觉抒情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和共同性。
蒙太奇是法国建筑行业术语,原意是装配、构成,用于电影艺术后意为“剪接、组合”,即指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的注意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包括声音)合乎逻辑的连结在一起的一种技巧。
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电影通过这种手段能把许多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相承续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产生对比、联想、隐喻、抒情等艺术效果。
电影的这种蒙太奇手法在中国一两千年前的古典诗词中已被无意识的广泛运用。
本文试从古诗词中去寻找“蒙太奇”的身影,以全新的视角感受古典诗词的巨大艺术魅力。
梅雅·德伦曾表示:“电影与诗歌存有共同之处,因为它能够把各种形象予以同列。
”首先,诗歌的意象女团和大幅度弹跳的方式与电影的蒙太奇方式具备相当的共同性。
比如说马致远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二十八字中却排序着十个意象,被当做诗歌意象大跨度弹跳的典范。
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小令中的每一个名词都可以沦为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或画面,其国光电器无疑具备一种蒙太奇的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就是中近景,“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中远景和摇镜头的女团,而从“古道”、“西风”至“瘦马”,从西下的“夕阳”至“断肠人”,则仿佛就是摄影机从远景慢慢地发推至近景,最后则就是“断肠人”的特写或大特写,堪称镜语简洁,镜头固定式摇移自如。
《秋思》正如就是一个编剧工作剧本。
马致远高超的技艺正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不谋而合。
中国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结构方式则很像诗歌意象群的组合结构。
影片通过两性关系的主线,展示了五个年龄段的爱情,连缀起在时空上互不相关的几个人或几件事:情窦初开的少年、正在筹办婚礼的一对青年、萍水相逢的另一对青年男女、准备离婚的一对中年男女、几个寻找“黄昏恋”的老人,五个小故事组成整个影片内容的独特结构方式,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让人感受平凡的生活中的种种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摩擦。
论《诗经》中的“蒙太奇”艺术
2019年 6月 第 37卷第 3期
一、蒙太奇及文学蒙太奇 (一)蒙太奇概述 何为蒙太奇,彭吉象在《影视美学》中这样写道: “蒙太奇,是法文 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构成, 引申用在电 影 艺 术 里 就 是 剪 辑 与 组 接 ”[1]我 国 学 者 许南明等编纂的《电影艺术词典》把蒙太奇作为一种 “构成一 部 完 整 影 片 的 独 特 的 表 现 方 法 ”[2]150,是 一 种“将全片 所 要 表 现 的 内 容 分 解 为 不 同 段 落、场 面、 镜头……然 后 再 根 据 原 定 的 创 作 构 思,运 用 艺 术 技 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 重新组合 …… 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 体”[2]150的创作艺术。 该 书 更 是 认 为 “蒙 太 奇 是 电 影 反映现实的独特的结构方法,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表现 手段,是电影美学的重要元素,形成电影艺术的特征 之一”[2]152。从上述 论 述 中,我 们 知 道 蒙 太 奇 具 有 多 重意义。首先它是一种技术、一种表现手法。电影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Jun.,2019 Vol.37 No.3
论《诗经》中的“蒙太奇”艺术
陈显望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有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诗集中的很多诗篇甚至可以把 文字的描述一一转化为前后连贯的、直观的场景画面,甚至是一个个具有完整情节的镜头,这正是由于作者有 意无意地应用了蒙太奇艺术手法所致。蒙太奇手法在《诗经》中的应用很普遍,主要包括叙事性蒙太奇和抒情 性蒙太奇。在蒙太奇手法的应用中,常常表现出单线式与重复性等特点。
燕歌行中运用蒙太奇的句子
燕歌行中运用蒙太奇的句子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谢灵运的作品,运用了蒙太奇的句子。
蒙太奇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段落
或句子中,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在《燕歌行》中,谢灵运运
用了蒙太奇的句子来突出表达主题和情感。
在诗中,谢灵运通过反复出现的句子“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这种反复的句子构成了整首诗的主题线索,通过对春天景象的多次描述,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深刻。
这种修
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诗
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好景象。
除此之外,在《燕歌行》中还有其他一些句子也采用了蒙太奇
的手法,比如“黄鹤楼前月光寒,玉容飞燕舞腰肢”、“回塘荷影
摇疏翠,倚槛夭桃嫣艳丝”等等。
这些句子的反复出现,使诗歌的
意境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谢灵运在《燕歌行》中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句子,通过反复出现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电影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技术,它可以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产生深刻的感受。
蒙太奇技术也可以用于诗歌中,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蒙太奇技术在诗歌中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例如,诗人可以使用蒙太奇技术来描绘一个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的气氛。
例如,一首诗可以描绘一个晴朗的早晨,描绘阳光照耀的树林,描绘鸟儿在枝头歌唱,描绘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描绘小鱼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动,描绘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活力和美丽,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此外,蒙太奇技术还可以用于描绘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
例如,一首诗可以描绘一个悲伤的场景,描绘夕阳西沉,描绘湖面上的残阳,描绘枯萎的树叶,描绘沉默的湖水,描绘一切都充满了悲伤和凄凉。
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悲伤和凄凉,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总之,蒙太奇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蒙太奇技术可以用于描绘场景,也可以用于描绘情感,从而使诗歌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天净沙·秋思》中蒙太奇手法的分析
《天净沙·秋思》中蒙太奇手法的分析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自从问世以来,传唱不绝,一直为初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为何它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从形式上看。
小令中前九个都是名词,倘若仅仅看单个名词也无甚趣味,然这些名词一旦组合,便趣味横生,一经读出,它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图,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那遥远的特定的年代里,可以再现那时的情景,深深体味到旅人那份孤寂的,而又无奈的思乡之情。
其中,前九个景物,都使用了名词,如今这种手法称作“蒙太奇”手法。
其实,它就是古诗词的常用整体表现方法,其名称发端于法国,“蒙太奇”就是将恒定的物体剪辑,女团沦为动态的景观;实际上“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存有剪辑和女团之意。
后广为运用于电影,它就是电影编剧的关键整体表现方法之一,为整体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便形成一个前后连贯,首尾完备的电影片。
后来,它便被移殖运用至文学中。
因此,运用“蒙太奇”手法,根据当时的意境,我们的眼前可能会还原当时情景,出现如下一幅画卷:一条荒芜生僻的驿道,驿道两旁,荆棘丛生,却已丧失了生气,它一直延展至驿道的尽头。
一条条长长的枯藤织成在树上。
这就是棵早已变白了绿色、饱经风霜的老树;树叶枯黄,在西风中纷纷洒满,有的还打著旋儿,仿佛和秋风玩耍。
“哇,哇……”一只归巢的乌鸦,在黄昏中拍打着翅膀,栖落在这棵老树上。
它的叫声更衬托出这片古道的寂寥、空旷。
古道的近旁,有一小河,河上横着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桥畔的远处,稀稀疏疏地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的屋顶上正冒着缕缕炊烟。
或许此为归隐者的住处吧。
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拖著头,艰困而缓缓地前进,老马身上坐着一位游子,衣服陈旧,面黄肌瘦,无精打采。
洒满在枯藤旧树上的最后一抹落日余辉,已渐渐消逝。
飘泊伤感的`游子,你源自何方?人在天涯的你,在这悲凉的古道上,你想到了什么?这嗒嗒的马蹄声,就是感叹,就是急人前进的鼓点,还是个美丽的错误?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中,此种手法早已有之。
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
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
摘要:
1.蒙太奇手法的简介
2.蒙太奇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
3.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举例
4.蒙太奇手法对诗歌艺术价值的提升
正文:
蒙太奇手法是一种影视艺术手法,最早用于电影领域,后来逐渐被引入到文学创作中。
蒙太奇手法的核心是通过快速切换不同的场景、画面或者意象,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诗歌创作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可以让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通过把不同的意象进行组合、拼接,形成一种全新的、富有深意的艺术形象。
这种手法尤其适合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因为现代诗歌强调的是个体情感的表达,蒙太奇手法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例如,诗人北岛的《回答》中的一句:“我——不——是——你——的——棋——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了蒙太奇手法的诗句。
诗人通过快速切换“我”、“你”、“棋子”这三个不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个体自由的强烈追求。
再比如,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把“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三个不同的意象拼接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
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
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
【原创版】
目录
1.蒙太奇手法的概述
2.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
3.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举例
4.蒙太奇手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正文
【蒙太奇手法的概述】
蒙太奇手法,源于电影艺术,是一种通过快速剪辑不同的画面来产生新的意义和效果的表现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蒙太奇手法也被广泛运用,尤其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把不同的词语、意象和情感进行组合,产生出令人惊艳的艺术效果。
【蒙太奇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
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是指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组合,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电影般跳跃、拼接的感觉,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达到深化诗歌主题、增强诗歌艺术魅力的目的。
【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诗句举例】
举个例子,诗人北岛的《回答》中的一句:“玻璃晴朗,橘子辉煌”,就是典型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诗人用“玻璃”和“晴朗”这两个形容词来修饰“橘子”,产生出一种明亮、辉煌的视觉效果,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橘子,从而引发出读者对生命、美好等主题的联想。
【蒙太奇手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度。
诗
人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组合,把不同的词语、意象和情感进行拼接,产生出新的意义和效果,使诗歌呈现出更为丰富和多元的面貌。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蒙太奇”最早属于建筑学概念,原本独立存在的许多材料如石材、木材、水泥、沙子、玻璃等,经过建筑师的设计,再经过建筑工人的施工,成为浑然一体的高楼大厦。
这种方法运用到电影艺术中,就是电影蒙太奇。
导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按照剧情写出分镜头脚本,然后由摄影师拍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再经过剪辑,完成电影制作。
那一个个镜头,通过电影机连续放映,就形成具有立体效果,有动感、有情节的画面,诠释着整个剧情,传达了电影要表现的内容。
艺术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创作。
在古代,虽然诗人不懂得“蒙太奇”,但是他们在写诗填词时,不自主地也在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抒写人的内心感受。
在这样的诗词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式的”,但是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全篇就有了完整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
最为典型的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开头三句,写了九个物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似乎它们都是单一的,相互之间毫无关联,可是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联系起来,就有了秋日游子思乡的愁绪,有了一种强烈的苍凉感。
而前面看似没有关联的几种物象,就不再是单摆浮搁,而成为构成完整画面不可或缺的元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
”像这样的表现手法还可以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看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可以说,四句诗写了四个场景,也是四个画面,难怪许多画家依据这首诗创作了无数寒江垂钓之作。
不过,这四个场景却共同构成一幅雪景图,而且是“孤舟蓑笠翁”在“独钓”,又有了一番孤高的意味。
像这样的诗句还可以举出许多。
比如:中唐诗人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蒙太奇在诗句里的应用
蒙太奇在诗句⾥的应⽤宋词中的蒙太奇有宋⼀代,诗词俱盛,⽽尤以词拔峰突起,蔚成⼤观。
繁荣之势可与唐诗相媲,故有“宋词”之称。
词之异于诗者,绝⾮仅仅是句之长短与齐整、吟之有乐与⽆乐,也不只是风格上的所谓“诗庄词媚”,⽽是从总体的创作⽅法到具体的表现⼿段上都相互径庭。
特别是在宋朝,品⼀⾸诗与赏⼀⾸词,简直就有如同我们看⼀组幻灯与看⼀部电影这样的感觉上的差别,当然,这种⽐喻不能绝对化。
其原因固然是由于诗与词的根本差异,我认为其中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宋词在表现⼿段上,特别讲究意象的外在关联与衔接,给⼈以画⾯的通体运动感。
借⽤⼀个电影术语“蒙太奇”来说明这个问题,是再⽅便不过了。
“蒙太奇”⼀语,译⾃俄⽂“Montaж”,原为法⽂⼀个建筑术语,意谓结构、组合的⽅法。
当然,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蒙太奇”的外延早已覆盖了⼀切“镜头调度”和“声⾳构成”的技巧,成为表达特殊思想内容的艺术武器。
本⽂只想从⼀些⽐较基本的蒙太奇技巧出发,对宋词进⾏⼀番管窥。
王国维在《⼈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成⾼格,⾃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且看他所举之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斜阳暮。
”“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来花弄影”。
可惜古⼈不知电影为何物。
他们⼀边浅吟低哦,⼀边闭⽬设想着词中境界。
可是,置⾝于电影时代的读者,看了这些词句,⼤脑⾥马上会⾃导⾃演出⼀⼩段影⽚来。
这与古⼈的欣赏过程在本质上实际是相同的。
词家如果不是运⽤了各种“蒙太奇”技巧,就不会造出这些所谓“境界”。
如“云破⽉来花弄影”⼀句,就是主、客体同时运动,包括视距转换、渐隐、渐现及特写等多种技巧的蒙太奇⼿法。
此句的作者张先的另外两个名句“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堕风絮⽆影”也都是⽤了类似的⼿法,才成就了“三影郎中”的美名。
这种镜头的⾃然移动——摇,是宋词中最常见的描写⼿段之⼀。
它的作⽤是能够在镜头所扫描的空间内,展现出⼀个完整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域 。如《 七步诗》 中写 “ 豆与萁 ” 的认知域是 源域 . 描
写“ 兄弟 ” 的认知域是 目标域 。 根据 目标 域是 否在诗 歌 中显现 , 以将 语义蒙太奇划 分为 目标域显现 的语 义 可 蒙太 奇和 目标 域潜藏的语义蒙太奇两种类型 。
盾 的。如 《 关雎 》 a 的语 义 内容 是 围绕 着 “ 中 句 关雎 ”
论诗歌语言 中的语义蒙太奇
张亭 立
( 方 民族 大学 文史 学院 , 北 宁夏 银 川 7 0 2 ) 50 1
摘 要 : 义 蒙 太奇是 诗歌 语 言 中经 常使 用的 手 法 。 义 蒙 太奇 通 过 相 似 性 使 不 同认 知 域 的 事物 得 以 互通 , 语 语 以达 到 说 明 解 释 目标认 知域 的 目的 。 据 目标 域 的 有 无 , 以 将语 义 蒙 太奇 分 为 目标 域 显现 的 语 义 蒙 太奇 和 目标 域 潜 藏 的语 义蒙 太 奇 。 根 可 关键 词 : 歌语 言 ; 义 蒙太 奇 ; 知 诗 语 认
诗歌 的语 义 内容 。
一
、
语 义蒙太奇 的界定与分 类
在 釜 中泣/ 本是 同根 生 . 相煎何 太急? 【 1
( 曹植 《 七步诗 》 ) 《 七步诗 》 我们是 无法通过 诗歌 中的每个 字词的分 析 来解码 的,因 为从字 面上理解 到的语 义 内容绝 非 编 码者所要 表达 的真正 内容 ,诗歌 中描写 的用豆萁 来 煮豆 的语 义 内容并非编码 者的真实语义 内容 。其 中
20 0 9年 1 0月
韶关 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
J un l fS a g a iest 。S ca S ince o ra h o u n Unv ri o y o il c e
— —
Oc .0 9 t 0 2 V0 .O No 1 1 3 .0
第 3 O卷
第 l 0期
描写的认知域 是 目标域 , 以描 写 目标域 的认知域 是 用
了 起 来 , 有 经 过 推导 才 能 理解 , 以“ 石 ” “ 只 所 礁 、白
杨” 只是 源域 , 编码 者所要真 正表述 的语义 内容 才是 目标域 。 语 义蒙太 奇 因相似性 而实现 。 从显 层来看 。 同 不 认 知域 分别 表达不 同 的语义 内容 ,且它们 之 间是矛
宴
.
步深入 。诗 歌中 的任何 信息都 是通过语 言来传达 的 , 有语 言 , 没 诗歌 的任何 语 义 内容都 将无 所依 附 , 所 以任何 解码者都必须通 过诗歌 语言来探 究编码 者
宜 其 家人 。[ ] 州0 ( 诗 经 ・ 南 ・ 天 》 《 周 桃 )
所 表达 的语 义 内容 。而诗 歌语言 所表达 的语义 内容 中常常关 涉到不 同认知域 的 内容 。 认知域 是描写语 “
蒙太奇 原 为 电影 学术 语 , 大为 ( 0 1 引用 蒙 刘 20) 太奇一词并 提 出 “ 语义蒙 太奇 ”用 以阐释认知性 辞 格 。刘大 为所说 的蒙太 奇 。指 的是所谓 的表现蒙 太 奇 : 它把两 个看 来不相 干 的镜 头 画面放 置在 一起 . “
通 常一个镜 头是剧情相关 的 ,另 一个则是 剧情无 关
理解 只能停 留在表层 。
收 稿 日期 :o 9 O 一 3 2o 一 7 O 作 者简 介 : 张亭 ̄ (9 5 )男 , 1 8 - , 山西灵石 人 , 方民族大学 文史学 院硕士生 , 北 主要 从事现 代汉语 研究。
2 7
语义 蒙太奇 关涉到 两个认 知域 ,一个 是源认 知 域, 即源域 ; 另外 一个是 目标认 知域 , 目标域 。所要 即
中图 分 类 号 : 5 H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7 5 4 ( 0 9 1 一 0 7 0 10 — 3 8 2 0 )O 0 2 — 3
对诗歌语 言的研究 ,此前许 多学者重 点放在 了 对 诗歌意境 的探讨 。 阐发其 中所蕴 含 的文 学价值 , 还 有 一些学者联 系诗人生平 以及时 代等文化 因素对诗 歌进行评 析 , 都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 但是从 诗歌 的语 言角度对诗 歌进行解析 的研究 尚嫌不足 ,并有待进
一
系列 句 子和语 篇 , “ 子 ” 将 女 替换 为描 写女子 的一
系列句子 和语篇 , 然后省 略比喻词 。 以《 天》 所 桃 一诗
可 以看 做是对例 1 的扩展 。
例 3 煮 豆 然 豆 萁 , 豉 以为 汁/ 在 釜 下 然 。 : 漉 萁 豆 试运用认识 域的理论并来自以语义蒙 太奇 的视角来解 析
义结构时 所涉及的概念 域 ,它可 以是一个 简单 的知 觉或概念 , 也可 以是一个 复杂 的知识 系统 。 对语义 结 构的描写 即是相对 于这些 认知域 。”1 文主要是 尝 [ ] 本
例 1 比喻辞格 中的明喻 ,女子 ” 是 “ 为本体 ,桃 花 ” “ 为
喻体 ,像 ” “ 为喻词 。 而例 2 所举 的《 桃夭》 一例就可 以 被视为是 将这一 比喻 中的“ 花” 桃 替换为描 写桃花 的
的 。 [ 就是说语义 蒙太奇 即是 在不 同的语义镜 头 ”] 2 也 之间寻求 理解 的一种语 义现象 ,而不 同的语义镜 头 也就是我 们所说 的不 同的认知 域 。
描写 “ 与萁 ” 豆 的认知域看起来 与描写 “ 兄弟 ” 的认 知 域是没有 直接关 系的 。所 以我们必须从诗 歌的句层 和篇章 的宏观 角度来进行 分析 ,否 则我们对诗歌 的
一
本 文所讲 的语 义蒙太奇是辞 格尤其是 比喻 辞格
扩展而体现 到句层 和篇章层 面而 来的一种表现 。如
例 1女子像 桃花 。 : 例 2: 之 夭 天 . 灼 其 华 / a桃 灼 b之 子 于 归 , 其 宜
室家/ 桃之 天夭 .有黄其 实/ c d之子 于 归 .
宜其 家 室/ 桃 之 天 天 , 叶 蓁 蓁 / 之 子 于 e 其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