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文言文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 齐策》

对话体议论文。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政治的失当,严厉电大批驳了齐国使臣的“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全文紧扣题目中一个“问”字,主要写赵威后的七次提问,就鲜明而传神地勾画出一位洞悉别国政治民情、明察贤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义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

文章采取驳论方式,一问到底,在问答中立论,观点鲜明。

1.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发:打开

2.岁.亦恙耶?岁:年成

3.苟.无民,何以有君?苟:如果

4.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顾”,反而之意;通“胡”,哪有,难道

5.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恙:忧患

翻译句子

1)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怎么有舍去根本先问末节的道理呢?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本文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日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采用连锁推理句式,这种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东河。凶:收成不好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弃甲曳兵

..而走。曳兵:拖着兵器

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头的一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栽种名词作动词

谨.痒序之教。谨:谨慎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再三教导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制止涂:路途发:开仓放粮以救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收成斯:这样

解释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2)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本文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运用大量比喻说明

抽象的道理的(类比论证)论证方法。

解释加点字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边辩:通“辨”

望洋

..向若而叹曰。望洋:仰望

拘于虚.也。虚:局限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夸耀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卒:尽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向:像

解释句子

1)东面而视。

面朝东边看。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过上百种道理,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啊。

3)无非至于自制们则殆矣。

如果我没有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我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知识,轻视伯夷的节义。

6)不是稊米之在大仓乎?

不就像小米在大仓中一样吗?

《谏逐客书》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本文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本文利用正反并论,厉害对举的说理方法。采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重点在“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加点字

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来:招来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治强:治理富强

强公室。杜.私门。杜:杜绝

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所以:如果说:通“悦”

此非所以

..也。所以:用它来……的方法

..夸海内、治诸侯之术

《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

本文中心论点:国家的兴亡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本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对比来证明中心论点。使用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解释加点字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谴从事以一牢老告.庙。告:告诉于

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取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系:捆组:丝编的绳索函:木匣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莫:没有谁

解释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有柔中寓刚的语言特点。

解释加点字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聒:声音嘈杂见:初

重念蒙君实视遇

..厚。视遇:看待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举:实行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排除壬:善于巧言谄媚的人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胥:副词相与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膏泽:施恩惠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做做动词

解释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

3)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

5)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弟子“言志”的一段话,本文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解释句子

1)居则曰:不吾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