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分级

循证医学分级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基于临床经验和最新科学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
它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估和应用相关研究的证据,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和有根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为了标识不同研究的可靠性及证据的重要性,循证医学采用了一套分级系统,即循证医学分级。
循证医学分级循证医学分级是根据研究的设计、样本数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因素,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和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者判断不同研究的科学价值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分级系统目前,循证医学分级系统主要有三种:GRADE分级系统、Oxford分级系统和NHMRC分级系统。
GRADE分级系统GRADE分级系统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循证医学分级方法,它将研究证据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等级。
GRADE分级系统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为最高级别的证据,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等其他类型的研究为较低级别的证据;3.结果的可靠性:合理的效应量估计和置信区间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的证据级别。
Oxford分级系统Oxford分级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循证医学分级方法,它将研究证据分为1a、1b、2a、2b和3五个等级。
Oxford分级系统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研究设计:RCT为最高级别的证据,然后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研究和专家意见;2.结果的一致性:多个研究结果一致性越高,证据级别越高;3.样本数量:样本量足够大的研究具有更高的证据级别。
NHMRC分级系统NHMRC分级系统是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制定的一种循证医学分级方法。
NHMRC分级系统将研究证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
NHMRC分级系统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研究设计:RCT为最高级别的证据,接下来是III型病例对照研究、II型病例对照研究、I型病例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2.结果的可靠性:合理的效应量估计和置信区间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的证据级别;循证医学分级的应用循证医学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更准确地评估和应用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是指对临床研究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和分级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判断研究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这种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决策者根据不同证据的质量和效力来制定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的核心原则是“由高至低”的分级方式,根据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结果的一致性和证据的可信度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以下是常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是目前评价治疗干预效果最可靠的研究设计。
该类试验涉及随机分组、双盲或单盲实施、具有明确的研究随访时间,能够有效减少偏倚和提高证据的可靠性。
这类研究的证据级别被认为是最高的,对于临床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人群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人群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属于非随机的研究设计,可以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这类研究可以观察和描述人群中的某一效应或相关因素,但由于存在潜在的偏倚和干扰因素,证据级别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合理选择和设计的人群研究仍然可以提供有限但可靠的证据。
三、专家意见和经验专家意见和经验是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中最低的级别,属于非研究性证据。
尽管专家意见来源于临床实践经验和知识,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临床试验所提供的直接证据支持。
因此,在使用专家意见和经验时,需要权衡其可信度和适用性。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决策者更准确地评价不同研究的质量和证据的可靠性。
在制定治疗方案、制定临床指南或推荐健康管理策略时,将根据证据的级别来决定其在决策过程中的权重和可靠性。
总之,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是评价临床研究可靠性和结果可信度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使用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标准,医学界可以更好地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和改善临床决策和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规范临床决策和指南的制定,而且可以提升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效果。
简述循证护理证据级别

简述循证护理证据级别循证护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人员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
循证护理需要依赖于循证医学的支持,即以系统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为基础,对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在循证护理中,证据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用来表示不同类型的证据对于某个问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了由牛津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制定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分类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循证医学证据分为6个级别:1. 一级证据:来自于系统性综述或Meta分析,并且研究对象数目足够大、质量高、结果一致。
2. 二级证据:来自于至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
3. 三级证据:来自于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如队列研究、临床对照试验等。
4. 四级证据:来自于单组前后对照研究、非对照研究等。
5. 五级证据:来自于专家意见或者临床实践经验。
6. 六级证据:来自于案例报告或者个别观察。
一般来说,循证护理的治疗方案应该以一级和二级证据为主,因为这些证据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级或二级证据,我们也可以根据三到五级证据制定治疗方案。
而六级证据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
循证护理并不是简单地依赖于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将其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
因此,在实践中,循证护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中的证据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来表示不同类型的证据对于某个问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应该以一级和二级证据为主,但是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
循证护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
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评估

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评估引言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为了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和推荐对策的强度,人们采用了一系列标准和指南。
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评估体系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做出更科学、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评估的基本概念、评估标准以及应用范围。
证据等级评估什么是证据等级评估?证据等级评估是一种评价研究证据质量和可信度的方法,它将研究设计的严密性、样本容量、实验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证据的可靠程度。
证据等级的分类根据《循证医学指南》的建议,证据等级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Level I: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Level II:随机对照试验•Level III:非随机对照试验•Level IV:前瞻性队列研究•Level V: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Level VI:横断面研究•Level VII:专家意见证据等级从 I 到 VII 逐渐减少可靠性和可信度,也代表了不同类型研究的严谨性和证据质量。
推荐强度评估什么是推荐强度评估?推荐强度评估是基于证据等级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治疗效果、副作用、成本效益等多个因素,给出治疗或决策的推荐强度。
推荐强度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决策者判断某项治疗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
推荐强度的分类推荐强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强烈推荐:对治疗效果非常肯定,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方案,副作用相对较小,成本效益较高。
•推荐:对治疗效果肯定,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副作用较小,成本效益较高。
•不确定推荐:目前证据不足以支持某项治疗方法的强烈推荐或推荐,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不推荐: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副作用较大,成本效益较低,不推荐使用。
推荐强度评估从强烈推荐到不推荐的级别,体现了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和适用性。
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评估的应用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评估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卫生政策制定等领域。
在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证据等级评估的结果来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推荐强度评估的结果来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在卫生政策制定中,决策者可以依据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评估的结果来制定政策和指南,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证据力 弱、设
计薄 弱、偏 差多。
牛津大学 EBM中心关于文献类型的新五级标准 Level Therapy/Prevention,Aetiology/Harm 等级 治疗 / 预防,病因学 / 危害
Systematic review of RCTs 1a
随机对照的系统评价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1b 随机对照 "ALL-or-none" 1c 全或无病案研究 Systematic review of cohort studies 2a 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Cohort study or poor RCT 2b 队列研究或较差随机对研究 "Outcomes" research;Ecological studies 2c “结果”研究;生态学研究 Systematic review of case-control studies 3a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 of case-control studies
Ⅱ级
单个大样本的 RCT结果。
Ⅲ级
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Ⅳ级 Ⅴ级
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
可靠性排序
级别
临床研究结论
可靠性
Ⅰ级
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系统评价或 Meta- 分析 最可靠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单个样本量足够的 RCT 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 无对照的病例观察 个人经验和观点
RCT)
可靠性较高,建议使用 有一定的可靠性, 可以采用 可靠性较差,可供参考 可靠性最差,仅供参考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
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
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
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
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

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在临床指南中也引入或修订了各自的 证据分级和推荐标准。
局限性:局限于治疗方面,不适于预防、诊断等其他领域
证据的分类、分级与 推荐
授课内容
第一节 证据分类 第二节 证据分级与推荐 第三节 GRADE标准特点及应用
学习目的
掌握证据的分类依据、GRADE证据分级和 推荐标准的内涵和关系
熟悉临床研究证据分级与推荐系统的演进 过程及内容
了解其他领域的证据分级系统
1、飞速发展医疗科研 (尤其是临床研究)导 致大量科研成果产生(海 量信息);全球23000余 种生物医学期刊每年发 表数百万篇文献
1992年AHRQ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
四、SIGN标准
1996年,英格兰北部循证指南制定项目(North of England Evidence Based Guidelines Development Project,NEEBGDP)发布了其制定 的证据分级标准和推荐强度,将RCT,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共同作为 最高级别的证据,这是英国继加拿大和美国之后较系统全面发布自己的 分级标准。
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二、按使用者需求分类
第二节、证据分级与推荐
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决策,使用者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检索和评价证据质量(quality of evidence),只需要充 分利用研究人员预先确立证据分级标准和推荐意见,参考 各种高质量证据帮助科学决策。
1979年,加拿大定期体检特别工作组(Canadian Task Force on the 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 ,CTFPHE)首次 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级并给出推荐意见。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金字塔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金字塔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金字塔是一种评估临床实践有效性和安全性
的工具,它依据证据的可靠性和重要性将不同类型的研究结果分级。
金字塔底部是最低级别的证据,其质量相对较低,而金字塔顶部是最高级别的证据,其质量相对较高。
以下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金字塔的各级别介绍:
1.专家意见:基于专家经验的观点和建议,但这些意见通常并未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或试验验证。
2.案例报告和系列病例研究:这些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通常只适用于个人或小组,因此其结论的适用性和普遍性较低。
3.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这些研究可以检测出因果关系,但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性。
4.前瞻性队列研究:这些研究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性,并且可以估计风险比、风险差异和相对危险度等指标。
5.随机对照试验:这是最可靠的研究类型,可以随机分配研究对象,从而减少偏见和混杂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
在实践中,医生和患者可以使用循证医学证据等级金字塔来参考不同类型的研究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 -。
循证医学分级 (2)

循证医学分级简介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价值观和利益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专业判断,为患者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分级是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证据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将临床实践的证据分为不同的级别。
这种分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医学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并据此指导临床实践。
分级标准循证医学分级通常基于研究的设计、方法学和人群的选择。
常见的循证医学分级标准包括以下几个层次:Level ILevel I 是循证医学中最高级别的证据。
这类证据来自于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研究,也可以是多个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的综合。
由于这些研究采用了科学严谨的方法学,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较高的证据水平。
Level I 的证据大多是基于大样本、随机分组、双盲设计和显著中位数(如P<0.05)统计学分析的高质量研究,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Level IILevel II 的证据来自于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他优质研究,但在某些方面方法和设计上略有不足。
这些研究可能存在一些偏倚,例如缺乏隐蔽分组、不完全遵循双盲设计或没有所需的样本量。
尽管 Level II 的证据相对 Level I 更容易受到偏倚的影响,但在确定医疗决策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Level IIILevel III 的证据主要来自于非随机分组研究,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常规观察研究。
这类研究通常没有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并且在控制偏倚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 Level III 的证据质量较低,但当缺乏更高级别的证据时,它们仍可以提供有关临床实践效果的一些指导。
Level IVLevel IV 的证据基本上是退化到专家经验和个案报告的水平,这些证据没有采用任何科学方法和设计。
这类证据并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常常只是个别医生的主观观点和经验总结。
循证医学分级

循证医学分级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疗决策与临床实践过程中基于最新有效的、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证据而进行的医学实践方法。
在循证医学的实践中,医生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研究证据进行分级,以评估其权威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循证医学分级的概念、目的以及常用的分级标准。
循证医学分级的概念循证医学分级是指根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结果的可信度,将不同类型的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和分级。
分级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决策的依据性,以指导临床实践和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分级使医生能够根据研究证据的等级来确定其权威性,并决定是否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或医疗方案。
循证医学分级的目的循证医学分级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估研究证据的可靠性:通过分级,医生可以判断研究证据的质量和方法学的可靠性,从而决定是否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实践的依据。
2.指导临床实践和医疗决策:循证医学分级可以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基于证据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治疗和决策过程中做出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选择。
3.促进研究质量和方法学的提高:通过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级,可以鼓励研究者进行更加科学、可靠的研究,提高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可信度。
常用的循证医学分级标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常用的循证医学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这是最高级别的证据。
系统评价是对多个研究的全面搜集、评估和综合分析,其目标是提供最可靠的证据,Meta分析是对多个研究的统计方法分析,以获得更精确的估计效应和结果。
2.随机对照试验:这是循证医学中的黄金标准,是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设计来评估治疗效果的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较高水平的证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3.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追踪一组人群进行观察,并收集相关的暴露和结果数据。
队列研究可以提供中等水平的证据,但也存在一些偏倚的可能性。
4.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循证医学证据五类三级

循证医学证据五类三级目录1.循证医学证据的概念及分级2.证据质量分级的划分方法3.证据评价体系的应用4.推荐评价体系在临床指南中的作用正文循证医学是一种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医学决策中使用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以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循证医学证据分为五类三级,对医学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首先,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提出了一个证据质量分级方法,适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该方法将证据分为五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I 级证据、II-1 级证据、II-2 级证据、II-3 级证据和 III 级证据。
其中,I 级证据来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II-1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II-3 级证据来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III 级证据则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另外,英国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了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
而牛津循证医学中心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提出了另一套证据评价体系,适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该体系将证据分为 A 级、B 级、C 级和 D 级四个级别,其中 A 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B 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 A 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C 级证据包括病例序列研究或 B 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D 级证据则是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ppt

-
5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 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 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上述 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 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 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
6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 荐等级
-
1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
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 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 论该医疗行为;
* * 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 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 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 些个体性考虑;
-
8
* * 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 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 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 中心研究)的证据;
* *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 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 级的证据;
* *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 意见。
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
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临床试验为临床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提供了依据,虽同为临床证据,其可靠性是不同的。
1979年,加拿大预防保健工作组(CTFPHC)的Fletche等人首次按临床研究设计将证据强度分为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为Good、Fair和Poor 3级。
之后,又有多个组织制定了证据的分级,如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评估系统将证据分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5级;1996年美国卫生与政策研究机构(AHCPR)将证据分7级,推荐强度分3级;1998年英国约克大学“北英格兰循证指南制定计划”将证据分6级,推荐强度分4级。
他们均将随即对照的临床研究(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定为最高级别的证据,将专家意见定为最低级别的证据。
1999年,CTFPHC重新将证据分为5级。
但上述分级均太概括,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
2001年英国Cochrane中心联合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根据研究类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分级并沿用至今。
这个版本将证据仍分5级,但对每个级别进行了细化。
推荐强度分A~D四级A. 结果一致的Ⅰ级临床研究结论;B. 结果一致的Ⅱ、Ⅲ级临床研究结论或Ⅰ级临床研究的推论;C. Ⅳ级临床研究的结论或Ⅱ、Ⅲ级临床研究的推论;D. Ⅴ级临床研究的结论或任何级别多个研究有矛盾或不确定的结论。
CTFPHC证据分级(1999)Ⅰ 大样本双盲RCT或中样本RCT的Meta分析得出的与临床相关的结果Ⅱ 小样本RCT;未使用盲法的RCT,采用有效替代标志物(surrogate markers)的RCTⅢ 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Ⅳ 专家委员会或相关权威的意见Ⅴ 专家意见UK Cochrane中心证据分级(2001)1a 同质RCT的系统评价1b 单个RCT (可信区间窄)1c 全或无病案系列2a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2b 单个队列研究 (包括低质量RCT,如随访率<80%)2c 结果研究,生态学研究3a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3b 单个病例对照4 病例系列研究(包括低质量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5 基于经验未经严格论证的专家意见牛津循证医学中心Ia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Ib Evidence from at least on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IIa Evidence from at least one controlled study without randomisationIIb Evidence from at least one other type of quasi-experimental studyIII Evidence from non-experimental descriptive studies e.g.comparative, correlation, and case-controlIV Evidence from reputable sources e.g. expert committee reports, opinions, clinical experience, respected authorities其他分级标准I Well-design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II-1 Other types of trials (i.e. Well-design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out randomisation)II-2 Well-designed cohort (prospective) study, preferably from more than one centreII-3 Well-designed case-control (retrospective) study, preferably from several centresIII Large differences from comparisons between times and/or places with or without the interventionIV Opinions of respected authorities bas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 descriptive studies and reports of expert committees其他类型的研究,包括预后、诊断、鉴别诊断/病症流行调查、经济与决策分析,其分级各有不同,请访问获取详情。
循证医学完整版(1)

章节测试11 简述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循证医学的诞生和临床流行病学有直接的关系。
循证医学产生的方法学背景和流行病医学发展的背景密不可分。
流行病学是关于传染病流行的学问,研究其流行及其病因然后进行预防。
上世纪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基于传统流行病学科学研究的概念,随机对照试验诞生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始用于研究病因及预防。
现代流行病学在应对慢性病中诞生,是一种定量地研究疾病、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一般规律的方法论。
当它作为研究临床问题的研究方法时,即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临床实践问题的方法论,其结果可以反过来影响医学实践。
我们需要应用临床应用性研究进行医学实践,依据证据进行实践就是循证医学最核心的思想。
2 试述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的方法。
以下列指标作为参照,对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做出初步的判断:该研究证据是否来自经同行评审杂志、产生证据的机构是否与自己所在的机构相似、该证据是否由某个组织所倡议且其研究设计或结果是否因此受影响等。
以下列指标作为参照,对研究证据的相关性作出初步的判断:1.若该研究证据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是否为自己的患者所关心的问题及其健康有无直接影响;2.该研究证据是否为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其涉及的干预措施或实验方法在自己所在机构是否可行;3.若该研究证据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是否将改变现有的医疗实践。
3 简述最佳证据的特性。
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物美价廉。
4 请简述对循证医学中证据的理解。
证据,和依据一起作为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学习循证医学和进行循证实践必不可少的。
要了解证据,必须了解与决策有关的证据属性:1.相关性,证据必须与临床医学应用具有相关性;2.研究结果的可信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最高,可作为其他条件相同时的最优选择;3.可接受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考虑研究结果对病人的重要性及其效果的大小;4.适用性,即我们的决策场景和研究场景的相似程度;5.我们在判断证据的属性时,并不会得出绝对的结论,这也决定了证据的不确定性。
【交流】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

【交流】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1979年,加拿大预防保健工作组(CTFPHC)的Fletche等人首次按临床研究设计将证据强度分为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为Good、Fair和Poor 3级;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评估系统将证据分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5级;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
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I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
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1996年美国卫生与政策研究机构(AHCPR)将证据分7级,推荐强度分3级;1998年英国约克大学“北英格兰循证指南制定计划”将证据分6级,推荐强度分4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 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以下是美国预防医学 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 * A 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 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 * B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 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 * C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 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 * D 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 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 * I 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 法衡量和评估。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 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 I 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1 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 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II-3 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 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 III 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