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模式
古诗词“1+X”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忆江南》为例
![古诗词“1+X”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忆江南》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083a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1.png)
与之前的教材相比,统编语文教材强调“中国化”与“经典性”,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
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
然而,这对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这一问题,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了“1+X”的教学模式。
他指出,“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指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1]。
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重向课外阅读延伸,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运用“1+X”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呢?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日积月累”板块中的《忆江南》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一、古诗词“1+X”阅读文本的选择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2]。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利用教材里的古诗词作为例子来教读,再从教材外选择一组古诗词作为“X”来进行群文阅读。
从教材中的“1”链接到教材外的“X”,这就让教师拥有了“编者”的身份,有了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
但“X”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则受教师的阅读视野、阅读品位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这也考验了教师的专业功底和素养。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一问题:一是围绕某一主题选择相关的古诗词,二是选择同一作者的相关作品,三是根据古诗词的表达方式选择。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在年轻时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写《忆江南》时,白居易已离开苏州多年,但苏杭的秀丽风景、人情冷暖都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怀念,写下了《忆江南三首》。
统编教材中选的是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小学语文古诗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1a28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2.png)
小学语文古诗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古诗词是汉语言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中一个必修的内容,学习古诗词能够让我们体会汉语的含蓄的美妙,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和时代背景,同时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废除原先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学习古诗词不是靠背诵的,要让学生首先对其感兴趣,愿意去欣赏古诗词。
课上教师要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对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杜绝千篇一律的讲课方式。
教师在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询问学生对此古诗词的理解和想法,或许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正是由于学生的心理认知还不多的缘故,此时老师就能抓住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为立足点展开讲解古诗词。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小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先进行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按照古诗描绘的场景用自己的话对其进行描述,当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表达方式描述时,实际上其已经对课文内容产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在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则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制定不同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的是,相对于过去,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力度加大了,这意味着不同的年段对古诗词的学习目标要有所改变,甚至是要有明显的突破。
低年级学生主要训练古诗词的朗读,体会古诗词的音律美,培养古诗词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则是需要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含义,掌握古诗词的表达风格,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能够把握古诗词的结构、点睛之处,甚至能够对其进行创新,能通过模仿句型写出类似的诗句。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古诗词表述的画面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应用对古诗词形象的演示,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仿佛进入诗词描述的场景里,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情感。
例如通过动画、图片、音乐等方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意境的含义,对古诗词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模式结构图
![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模式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45f4200ed630b1c59eeb5e7.png)
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积累进行系统的梳理。 读中入境,读中悟情,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受到感情 的熏陶。
独学-展示-反馈 独学-组学-展-反馈
拓展延伸
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模式结构图
读通全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创造积极的感情氛围,引入古诗的意境,点燃学生的学 习欲望。
独学-组学-展示-反馈
初读诗词 读出韵味 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运用效果 模式流程
四环导学
独学-展示
设计理念:古诗词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 的诗情画意。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 体味挖掘诗的音乐美、竟境美和语言美。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 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内化、想象、感悟、深化诗的意境美,最终 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背诵古诗 想象诵读 领悟诗情
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
![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94175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4.png)
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等手段,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其次,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自主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另外,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也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结合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拓展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培养综合素养。
此外,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还注重个性化教学。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总的来说,古诗词创新型教学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d687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d.png)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小学古诗教案设计(通用11篇)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
下面是店铺精选的小学古诗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小学古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3402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f.png)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堂上,教授古诗词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四步法。
第一步,导入背景知识。
在开始教授一首古诗词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背景知识。
在教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唐朝的风景画、历史建筑照片,向学生介绍唐朝的盛世景象和宫廷生活。
第二步,理解诗词内容。
在给学生讲解古诗词的词句和意思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在教授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登上过高山呢?你们在高山上看到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体验到登高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为之后理解和感悟诗意做准备。
第三步,分析诗词技巧。
在学生对诗词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针对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在教授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平仄格律、押韵等技巧,并带领学生一起体验这些技巧带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第四步,诗词创作与表演。
在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改编古诗词,创作出新的作品。
在教授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句子,并创作出一个自己的故事。
然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全面地感知、理解、分析和创作古诗词。
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模式设计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模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56bb4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4.png)
低年级古诗词教学模式设计1. 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起步阶段,对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知识。
2. 目标确定在设计教学模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是最基本的目标。
此外,我们还要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感受能力,提升其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3. 教学内容选择在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寓教于乐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
如《春晓》、《静夜思》等经典的古诗词,它们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4. 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使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4.1 朗读与模仿通过朗读和模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跟读,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调和语气。
在模仿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模仿创作,鼓励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改编与接龙,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2 故事讲解古诗词背后通常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因此,故事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深意。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时,可以讲述李白的传奇人生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图画欣赏低年级学生通常对图画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图画欣赏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画内容,再结合古诗词进行对比分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5. 情感体验与创新思维古诗词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古诗文教学模式》课件
![《古诗文教学模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ce1a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7.png)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兴趣。
Part
05
古诗文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小学的古诗文教学
总结词
注重基础,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
该小学的古诗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如字词解释、诗句大意等。同时,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吟唱、故事化等,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让他 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Part
04
古诗文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分析
文化传承
古诗文教学是中华文化传 承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 生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语言优美
古诗文的语言简练、优美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和写作能力。
情感熏陶
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 感和思想,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缺点分析
难度较大
古诗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与现代 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学习起来难
课外拓展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3
阅读相关文献
推荐学生阅读与古诗文相 关的书籍、文章或网络资 源,以扩展知识面和加深 对古诗文的理解。
写作练习
布置与古诗文主题相关的 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模 仿古诗文的风格和表达方 式进行创作。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与古诗文相 关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 ,通过实地感受增强对古 诗文的理解和兴趣。
跨学科整合
将古诗文与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古诗文教 学将更加依赖数字化、网络化等 新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便捷 性和实效性。
小学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模式构建
![小学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模式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61652e1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8.png)
小学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模式构建摘要:情境创设是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探索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化古诗词的学习效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境、多媒体应用为解决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情境创设无疑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探索。
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中,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尝试,在贴合教学主题的背景下,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开拓个人的学习思维,完成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创设工作。
情境创设可以通过静态的图片进行呈现,同样也可以通过动态的视频进行展现,将二者进行结合更能完成情境的丰富化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境创设的途径概括结合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现况进行分析,情境创设的类型主要包括了外部环境、图片文字、语言导入、声音引导等多种形式。
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展开情境创设,从而推动当下小学古诗词教育的效率性。
除此之外,主题活动也是不错的情境创设形式,主题教学活动为背景的情境创设主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主题,比如说节日主题等等,这种创设方式能够为日常教学增添色彩,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古诗词题材,所采用的创设方法也是不同的。
教师需要契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古诗词的基础特点、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缜密地展开分析,方能完成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找准个人的目标定位,统筹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吸取其他优秀课堂的创设经验,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下,呈现出一堂充满乐趣、契合主题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二、利用图片和动画创建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设备和资源,比如说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视频等元素。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9fb5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5.png)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必需的基本素养。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操、历史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与完善。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出发,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和创新能力、社会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语文教育中,核心素养教育应该强调语言、文学素养、文化传承、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在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理解、朗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
1. 提倡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诗词故事会、古诗词鉴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
安排学生走进博物馆、古迹,感受古诗词的历史渊源;组织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朗诵、演出,增强其对于古诗词的情感投入和表达能力。
2.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其语言表达形式独特优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赏析、诗词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示范、语音语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进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审美情感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含蓄、唯美、婉约的风格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
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
![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33de6c6dd36a32d7275816c.png)
小学古诗教学模式新探-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
它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化,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根据具体诗文,能够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感知诗意、解读诗句、领悟诗情、进入诗境,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人们理解事物的一般规律。
理解事物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
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理解过程。
它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
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兴趣是先导,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古诗时,能够用以下方式:1、配乐,教师描绘画面;2、猜谜引入;3、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4、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5、谈话、创设情景导入。
二、感知诗意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相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1、从插图感知诗意。
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
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
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
学生学习古诗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动对新诗的感知。
这时,不必提过高的要求。
比如《夜宿山寺》,学生在朗读几遍后,就能够粗略地知诗的大意。
三、解读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感知后,接下来能够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探索
![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1691c13b14e852459fb5787.png)
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探索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
加强古诗词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新时期下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古诗词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加强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我国古诗词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并不乐观,只有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一、古诗词的概述古诗词是我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其他体裁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古诗词中蕴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都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古诗词的内容体现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真实生活状态,例如杜甫的诗歌,在表达诗人忧国忧民高尚情感的同时,也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描述了诗人身困险境、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
再次,每一首古诗词都有着独特的意境,是诗人真实生活情景与其思想情感充分融合的体现。
最后,古诗词的语言都存在着含蓄、精炼的特点,力求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和内容,并且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通感、象征等手法来增强语意的表达[1]。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上文已经提到,每一首古诗词中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其中的内容中都蕴含着诗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强烈的情感。
在新时期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而对新时期的美好生活充满珍惜,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充满热爱。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虽然描述了当时祖国山河的壮丽,但是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体现出了当时读书人生活环境的窘迫。
另外,大量修辞手法的应用使得古诗词的语言充满内涵与意境。
加强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e74f3f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5.png)
古诗词教学四部曲古诗词教学四部曲是指讲解古诗词的四个环节:内容概述、精读详注、写作指导和活动研讨。
这是一套完整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首先,要讲解古诗词的内容概述。
古诗词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从先秦至宋代出现的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具有艺术性、现实性和思想性。
古诗词的内容主要有记叙、抒情、讽喻等,有时也会涉及宗教或政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介绍古诗词的总体特点,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研究古诗词。
其次,要进行精读详注。
精读详注是指细致地分析古诗词的内在意义,从而深入了解古诗词的精髓。
在精读详注中,我们要着重分析古诗词的内容、结构、语言和诗歌特点,以及古诗词的意义,并且要提出讨论,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从而增强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爱好。
三,要进行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是指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写作技巧,以便更好地体现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在写作指导中,我们要让学生研究如何创作古诗词,如何运用古诗词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把握古诗词的结构特点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古诗词的艺术风格,以及学会写出符合古诗词艺术特色的作品。
最后,要进行活动研讨。
活动研讨是指运用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认知,并让他们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活动研讨可以采用游戏、分组讨论、小组训练、考查答辩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研究古诗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古诗词教学四部曲是一套完整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个模式贯彻到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以便更好地发挥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增强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爱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755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d.png)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案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旨在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重要作用;2.学习背诵和欣赏数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诗词教材、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等;2.学生准备:纸笔、课本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古诗背景音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古诗词的魅力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词的特点和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数首简短的古诗词作品,介绍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3.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合作,进行诗词朗诵和解读。
其中一名学生担任团队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诗词,并陈述他们对该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其他组员可在朗诵和解读过程中配以手势或表演,以提升表达效果。
4.互动游戏(20分钟):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准备事先编写好的古诗词歌曲,播放音乐时,学生根据歌曲里的提示词填写出完整的古诗词,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创作活动(2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自行创作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小诗。
教师指导学生在创作中注重用词准确、意象生动,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写作,提倡多角度的思考。
6.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词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将古诗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体验。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与方法(10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与方法(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fa94b7a8114431b80dd8a6.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与方法(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随着新课改实施,对于语言精练、抽象性较高及年代久远的古诗教学也提出了相对于以往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语文素养。
从创设教学情境、讲解古诗背景、引入表演活动等方式分析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基本策略,望给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古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讲解,教师普遍忽视古诗教学,只是在课堂上通读一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文翻译一遍就算完成教学,并没有深入分析古诗中蕴含的文化素养,这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的。
所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同的特点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创设语言情境渲染古诗美的意境。
古诗中的语言简短且优美,教师在朗读故事时可带有感情地描绘其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情绪,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诗情境中。
例如,某小学教师在讲解《春晓》一课时,就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朗读,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那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
此时学生再读出“天渐渐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让其他学生趴在课桌上做睡觉状),朦朦胧胧地听到外面刮着呼呼的风,一会儿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又睡着了,突然被耳边的鸟叫声惊醒了,你睁眼一看说:“我怎么睡着了?”看着窗外兴奋的小鸟不知不觉地读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再看到楼下花园中树木上的花被刚才的风雨吹得满地都是,又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含义,也体会了诗的意境,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314b2d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f.png)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式;•掌握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古诗选集;•教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古代山水画,并简要介绍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现方式。
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古诗的初步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首先,通过示范给学生朗读一首古诗,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味古诗的韵律和押韵的感觉。
然后,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如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等。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的对仗和押韵等。
讲解时,结合具体的古诗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
同时,给学生分发古诗选集,让他们自己阅读和品味,并标注诗句中的韵律和押韵。
4. 创作体验(20分钟)要求学生以古代山水画为灵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
可以借鉴已学过的古诗结构和韵律,也可以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自然的美好,如山水、花草、动物等,并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5. 分享与展示(10分钟)邀请学生逐一分享自己创作的古诗,并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和同学可以一起品味、赏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与鼓励。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准备朗诵表演。
鼓励学生通过模仿、背诵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体验古诗的美妙之处。
学生可以在课后准备时间内,组织小组朗诵比赛,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开展古诗创作和朗诵的活动,并加以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模板,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04d1e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c.png)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中包括古诗文的读、诵、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本文将从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读“读”是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首先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要学会正确快速地阅读,抓住重点,理解古人的用词和思想意境。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先整体把握,然后逐字逐句理解,并在作业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做到字字句句、语文文言。
二、诵“诵”是指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文,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表达古诗文中的情感和人性。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朗读、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范朗读,清晰地表达出每一个字、句的含义,并利用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逐句逐字、逐个单词练读,达到发音准确、语音流畅、表现力强的目的。
三、吟“吟”是指学生通过诵读反复领悟古诗文中的意境与感情,在口中慢慢咀嚼,反复领会,体会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吟诵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读懂古诗文,同时也可以提高语音语感和声音美感。
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不断地反复认读、随机吟诵,不断增强对古诗文的感悟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真正吟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总之,“读诵吟”是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视听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文,不断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模式
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当前古诗词教学有哪些误区呢?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
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
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
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
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
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一、语言的品味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
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
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
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
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
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
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
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
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1、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
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感情色彩、表现手法。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但不应停留在诗句内容的浅层,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
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
2、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
古诗词的诵读、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朗读。
一些古诗词教学读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
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
读诗先读题,品诗先品题。
《送元二使安西》先让学生自读题,有的学生把“元二使”三个字连着读。
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注释,学生分别理解了“元二”“使”的意思,就读得正确了。
一些成功的课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诵读,学生加深了对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3、教师的示范诵读,是对语言品味的导向。
重新认识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示范诵读的功能。
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领会、感悟、传神。
教师重视范读,而且读的水平很高。
声情并成,既传韵,传达诗的韵味,又传情,传达诗的感情。
有的一次又一次范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不同,或是鲜明对比,或是层层深化。
既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也体现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这就和一些教
师的教学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录音代替范读,有的吝惜到全程仅作一次范读。
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好诗词教学的特点,没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诵读的水平。
二、情感的感悟必须把握好古诗词以诗传情这一特点。
古诗词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情感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维度必须恰当定位。
由于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学生学习时空的距离,“情感态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及其表现手法,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观摩课所执教的一些诗词主题鲜明,情感强烈,情感目标的定位都比较恰当。
例如:如:教杜甫的《春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诵读,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优国优民的情感,引起了共鸣。
2、情感的感悟和语言的感悟要融为一体。
古诗词情感的感悟,必须立足于语言感悟的逐步深化。
随着对语言的感悟,学生对诗词情感的共鸣也不断升华内化。
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
古诗词教学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读悟情。
观摩会大多课例都重视处理好语言的理解品味和情感的体验熏陶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3、教师要提高语言素养。
古诗词教学对
教师的语言有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语言魅力,以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语言,以自己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