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以人为本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体论视阈下的“以人为本”
价 的 方 式 。 2 那 么 如 果 哲 人 们 在 思 考 本 ”l “
体 问 题 时 的 思 维 方 式 - 同 , 应 的 所 产 生 - G 相 的本 体 问 题 也 就 不 同 , 这 里 笔 者 仅 仅 从 在 思 维 方 式 的 角 度 来 探 讨 下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 而 所 谓 的 “ 学 思 维 方 式 , 际 上 就 是 哲 实 (人 ) 学 家 对 哲 学 问 题 的 理 解 、 握 和 评 哲 把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
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作者:王慧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6期【摘要】以人为本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哲学意义有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哲学角度的分析与概括,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一、“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关于“人”,黑格尔在对人的问题上给出了十分重要的概括:“人乃能思维的动物,天生的形而上学家”。
与动物从自然本性上区别开来,认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因而逐步走上了精神上的专制主义。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际上是经过形而上学改装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不过这个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是头脚倒立的。
那么,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马克思看来,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不断发展以及进化的产物。
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从自然力与生命力中获取生存物质以满足肉体需要。
同时,人还要用自然给予其的天赋能力去认识并改造自然,并能动性地创造出自然界本没有的事物。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那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
其次,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
人除了把自然界当成是认识改造的对象外,还把他人及自身当作对象。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再次,人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其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就在于他的自由与自觉的实践上。
虽然动物有时也能表现出来某种活动的计划能力,但这属于生存的本能。
而人却是有目的地去改造自然,突破各种自然的限制,从而使其劳动成为超越生命的活动形式。
再次,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物。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其活动是有意识的。
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人的意识下能动地展开和完成的。
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了一个既物质与精神文明为一体的人类世界。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科学理念,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
因此,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和谐社会一、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西方人本主义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是针对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来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
当时的人本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认为理性、意志和爱是人的本质,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纪观。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
这种人本主义在摧毁封建主义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本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
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是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也就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只是思想家虚构的幻影,而不是现实的存在。
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在于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理论的基础原则。
然而,“人”虽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和最高对象,但他没有真正解决人的问题,没有科学阐明人的本质,更没有正确回答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扬弃了他狭隘的人本主义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最新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一、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科学性,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思想。
(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及他的全部理论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这里的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他通过对黑格尔"理念的人"的反思与批判,发现黑格尔的人"不过是被抽象地思想出来和通过抽象而被产生出来的";而费尔巴哈的"人"则是离群索居的抽象的"类"的概念。
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中考察人,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即"现实的人"。
这里"现实的人"既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的那种"抽象的人",而是指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生命的个人,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断地从事着实践和生活,因而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中行动着的人。
这样的人是被他所依存的社会所规定的,同时又能动地建设和改善着社会,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与意识存在物的统一体,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体[2]。
马克思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个人的生活现实,揭示个人从现实生存条件中解放出来的历史过程,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根本变革,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人,使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内容提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上,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上。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上,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
【关键词】“以人为本”/实践/本体论意义【正文】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
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
但马克思主义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
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与一切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 8。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Wor..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关键字:马克思主义,马克,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人为,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联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A8 A 1002-6908(2007)0820196-0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关于人的思想的一切积极成果,这当中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人本主义思想。
海纳百川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了人类哲学一切有益积极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互通的方面。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实践观的中国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视“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篇一“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内涵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基础;人本主义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都能接受的概念。
仅凭这个概念,人们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所以,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都是唯物主义者。
“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既有其古典哲学的根基,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点。
一、“以人为本”提法的来源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
其本质特征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
根植于这一哲学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人本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概括。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在世界观上,坚持人是世界的尺度;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方法论上,主张从先验的人性出发考察社会和历史;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本位。
历史地看,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实现了从“以皇权为本”“以神权为本”“以物为本” 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作者:王越来源:《卷宗》2015年第12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并始终存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以人为本”就是说人是现实世界、价值以及历史之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将人的主体性回归到人的身上,明确了人世界的根本和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以人为本”就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进行分析。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性质,是与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有助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以及国家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的认识1、人是实践中的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马克思认为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历史条件下的有社会关系的人,如果人没有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形成社会关系,也不能出现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
作为实践的主体,人直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人们改造世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客体作为对人类有用的物体。
其实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并且有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阻碍社会发展的主体之分。
人的主体性在走向自由实践的过程中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实践的客观尺度与主观尺度相结合才能够做出“必须做什么”的选择[1]。
实践的过程和产物直接将人的本质力量呈现出来,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需要借助感性对象以及现实才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展示出来,人的本质其实也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是价值主体马克思将现实世界之本作为是人,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是国家和社会,明确了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主体,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是价值的主体和根本。
以人为本: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
以人为本: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原则和目的。
他说的“人”是指现实的人。
正是把人作为政治的根本,马克思得出政治是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的结论。
然而很多人忽视了马克思的这一原则,认为马克思忽视人,他的政治思想和建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人的内容。
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解。
实际上,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并始终围绕着“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解放来进行理论和实践活动的。
以人为本是他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以及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原则,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
一马克思政治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研究政治现象和构建政治制度的出发点、原则和目的。
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正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马克思展开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并由此而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谈到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时,他说:这种考察“不是没有前提的。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这就指明了他的考察方法与以往思想家的考察方法的根本区别之点。
不可否认,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也是从“人”出发来研究政治的。
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时代本身的限制,他们最终却只能从他们自身的状况出发来抽象出“人”的内涵,并以此做为定义人的标准。
于是得出了政治的人、理性的人、文化的人、感性的人,符号的人,文明的人,原罪的人等等各种人的定义,这些当然都从某个方面揭示了人的特征,也能解释人类社会的某些状况。
但是,当他们把这个定义运用于全人类时,就必然得到与他们的条件不同的人就是非人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摘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认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提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应当符合人的根本利益。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框架,引领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通过不断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理念,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主观能动性,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辩证统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主义,人的根本利益。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特征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根本力量和价值所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即个人的自由发展应当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应当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当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解放和发展被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提倡实现人的解放,让人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即人的意识和行动可以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还提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应当符合人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实现这些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论文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论文推荐文章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热度:当今欧美关系两重性探讨论文热度:探讨初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热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探讨当今住宅景观设计热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热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过去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这种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为本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探讨全文如下:【摘要】论文论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在理清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与以以自我为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这三个关系的基础上,科学深刻地理解人是真实的社会人;是实践的人;是价值主体这三个规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完满落下帷幕,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原则,才不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迷失道路和跑偏方向。
改革体现了我国领导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重点明确、力度空前,改革是义无反顾的,但是理论指导实践,如果在理论上仅仅停留于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提出的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法也很难有质的变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启示
马原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本质规律,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的内涵、对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简要概括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旨在探讨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发展等问题。
这一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1 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这包括个人思想和意识的自由发展,个体能力和潜能的自由释放,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等。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 人的平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人们的平等发展,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
人的平等发展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到相同的机会和待遇,无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或其他因素。
这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打破社会阶层的壁垒,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1.3 人的全面能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发展个体的各种能力。
这包括知识、技能、体力以及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发展。
只有通过全面的培养和教育,个体才能具备综合的素养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教育事业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教育事业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更重要的是,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和教育方式。
2.2 公平与平等的教育机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平等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创造一个公平和平等的教育机会。
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一)
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一)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突出的是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
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科学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
斯密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系统地阐发了劳动价值论。
斯密的理论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而这种财富主要指的是物质产品。
出于对增加物质产品生产的关心,也出于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斯密把劳动看成是一国国民消费的一切产品的源泉。
斯密的学说表明,劳动价值论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一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的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认定人和人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惟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真理性规定,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批判,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反人性、反人道的现象的关注,并借助“应当怎样”的价值理性和“必然怎样”的历史理性对“实然怎样”的实证理性进行批判和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新的历史空间。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物”本经济学,即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
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学 ,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自诞 生 之 日起 , 在 讨 论 物 质 与 意 识 的关 系 . 马 就 而 意 识 的 主体 则 是 人 。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的辩 证 和 唯物 主 义 理 论 、 自 然 的 观 点 和历 史 观 点 都 把 人 做 为 研 究 主 体 和 对 象 。 ” 把 以人 为 本 ” 做 为 研 究一 切 问题 的突 破 口 和落 角 点 。 社会 不 断进 步 的 今 天 . 在 党 中央 提 出 了科 学 发 展 观 , 把 ” 并 以人 为 本 ” 为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核 心 . 做
本 立 足 点 和 出发 点 、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论 的 主 体 、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历 史观 是 是
320 ) 510
互 相协 调 , 使 人 得 以 更 好 的 发展 。在 实践 的基 础 上 . 克思 提 I 才 马 叶 { 了人 的 主观 能动 性 是 改 造 世 界 的动 力 和 源 泉 ,在 社 会 的 发展 过 程 中 , 的 理论 作 用 于 实 践 , 过 不 断 的 实践 , 得丰 会 得 到 发 展 。 人 通 使 十 人 的 意识 则 是 社 会 实 践 的产 物 . 质决 定 意 识 . 会存 在 决 定 人们 的 物 社
一
、
人 是 马 克 思主 义 哲 学 的 基本 立足 点 和 出发 点
马 克思 在 《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文 中指 出 ,意识 从 现 实 的 前 提 德 一 ” 出 发 , 一 刻 也 不 离 开 这种 前 提 。它 的前 提 是 人 , 不 是 处 在 某 种 它 但 虚幻 的离 群 索 居 和 同定 不 变 状 态 中的 人 . 而是 处 在 现实 地 、 以通 可 过经 验视 察 到 的 、 必 定 条 件 下 进 行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的人 。 ” 马 克 在 在 思 主 义哲 学 中 , 始终 是一 切 问题 的立 足 点 和 出发 点 . 人 做 为 意 人 把 识 的 主体 。 对 于 黑格 尔 的绝 对 意 识论 与费 尔 巴哈 的 抽 象论 , 克 相 马
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第 3期 20 0 6年 6月
吉林 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unl f inN r l ie i H maie n oi c neE io ) ora o 1 oma Unvrt Ji s y( u ntsadSc l i c dt n i aSe i
[ 收稿 日期 ]0 6—0 —1 20 4 3
【 作者简介] 王
淼 (97 )女 , 长春人 , 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 院教师 17 一 , 吉林 吉 吉林大 学哲学 社会学 院博士 研究
生, 研究方 向: 马克思 主义哲 学。
一
1 — 8
维普资讯
的本质的科学理 解的思 想形成 历程来把握关 于人 的本质 的思想 的。马克思从 实际活动的人出发 , 出 了“ 的本质是一 提 人
切 社会关 系的总和。人 的本质是在人 的实践过程 中形成 的, ” 并且 由生产力来决定 。人的本质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
人 的本质 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 , 这就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 质发展规律 的观点 。
提 出“ 民为贵 、 社稷 次之 , 为轻 ” 君 的思 想 。苟 子 明 中一些人的思想中不乏真知灼见 , 但是其理论在
确地肯定了人的价值 , 他指出“ 人最为天下贵也” 根本上 却 是 同马克思 主义 对立 或背 离 的。而在 评 。 在 道家的老子也承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老子》 : 价马克 思主 义哲 学 关 于 人 的 问题 研 究 中 , 学 术 《 说
从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对 于人 的本 质 的科学 理解 的思 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 解决人类 自身发展过
想 形成 历程 来把握 关 于人 的本 质 的思想 对 于我们 程 中的 困惑和 危 机 , 学 家 们 也非 常 关 注 人 的 问 哲 更有 效地 执 行科学 发 展观有 着极 其 重要 的意 义 。 题 , 在哲学 领域 出现 了 以人 为 出发 点 和 中心 的研 其 关于 人 的问题 , 很 早 以前 就 引起 了人 们 的 究热 潮 , 中具 有代 表性 的哲 学流 派 为意志 主义 、 在 注 意。在 中 国古 代 哲 学 中 , 多思 想 家都 以人 的 存在 主义 、 许 人格 主义 、 结构 主义和 西方 马克思 主义 问题 作为 理论 研究 的 中心 问题 。如孔 子 的核 心思 的人本学等等 , 这些流派探讨关于人的本质 、 尊严 自由和幸福 、 异化 和解 放 等 问题 。虽 然其 想是 仁 , 而孔 子 的仁 的 主要 意 义 是 “ 人 ” 爱 。孟 子 和价 值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本 主义直 到 费尔 巴哈的感 性人本 主义 ,他们 虽摒 弃 以神 、物 为本 的樊篱 ,重视人 的主 体地位 ,但是他 们都把 人 理解为 抽象 的一成 不变 的存在 ,因而他们
根本无 法真 正揭 示人在 社会历 史 中的主体 地位 。只 有马克 思 的 “ 以人 为本 ”思想从 处于一 定社会 关系
的全 面分析 ,以及对人 的 自由全 面发 展理论的深入探讨 等内容。正确理解和分析这 些 内容,一 方面有助 于我们科
学系统地 掌握 马克思的 “ 以人为本”思想 ,另一方面对我们 实践 “ 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也 大有裨益 。
关键 词 : 马克 思 主 义 ; 以 人 为 本 ;基 本 内 涵
的 区别 ,而 把握 人 的本 质必须 从 第 一个层 面 深入 到
( )一 切社 会 关 系的总 和决 定着 人 的本质 二 马 克思在 承 认人 的一 般本质 的前提 下 ,又 从人 与 人 的 差 别 角 度 对 人 的本 质 进 行 了 更 为深 入 的研 究 。他指 出人 的本 质 不 是单个 人天 生就 有 的东西 , 也不 是 从所有 个 体身 上抽 取 出来 的共 同性 ,而 是在 人 与 人 的社会 关系 中形 成 的 。并 在 《 关于 费尔 巴哈 的提 纲 》 中对 这 一 问题 做 了科 学 的表 述 :“ 的本 人 质 并 不是 单个 人所 固有 的抽 象物 。在 其现 实 性上 , 它 是一 切 社会 关 系 的 总和 。 ”对 于 这一 经 典表 述 我 们 可 以从 以下 几个 方面 来 理解 。第 一 ,表 明 了人 的 本 质 属性 在于 人 的社会 性 。人 和动 物一 样 都具有 自
公共性的真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p b i itr ssi a u l n e e t s n i o t n r r q iieo u l n s .Pr a e u eo u l i h s a i it a i e mo c mp r a tp e e u st fp b i e s c i t s f b i rg t , d m s r t — v p c v n p l t . a d o h rf r so a k o u l n s fe t t e r a ia i n o e p e o in e n s . On y b o o y e c n t e o m fl c f p b i e s a f c h e l to fp o l— re t d e s c z l y
i pr v ng ou a t S g v r n a a lt m o i r p r y’ o e ni g c p bi y,bu l ng a p lc s r c y ov r i idi ub i— e vie t pe ofg e nm e a e l e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n be r a i z p o e o i n e ne s e pl— re t d s . K e r s:M a x s ; p lc s y wo d r im ub i ne s; p lc i t r s s pu lc s r ie;pe p e ore e ub i n e e t ; b i e v c o l — int d
O c . 01 t2 0
公 共性 的真 实 :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对 以人 为 本 的解 读
高 宏 星
( 共 中 央 党 校 哲 学教 研 部 , 京 1 0 9 ) 中 北 0 0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占 I 缸金 } I
20.() 4下 09
.
马克粤主义哲学 的 饭价值取徇
何 盎 辰
摘
冬
要 马 克思 的理论 和 实践 都是 为 了实现人 类 的 自由和解放 这个 终极 目的 的 , 就是 马克 思 主义哲 学 的终极价 值取 向 。 这 我们 党 的 以人 为本 的科 学发展 观 的提 出正是对 马克 思主 义 的以人为 本 的本体论 思 想 的具体运 用 。 以人 为本 的科学发展 观
和 归 宿 来说 , 仅 是要 说 明 世界 和 改 造世 界 , 人类 提 供 认 识世 界 、 不 为 改 展 的最 高 追 求 和 最 高 价 值 。
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根据 , 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要为人类 的自由解
放和全面发展谋利益。
四、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
一
以人 为本
科学发 展观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909 (090 ・8-1 10-5220)415O
的活动而 已” 马克思认为, 。 在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 的过程中, 不但客
、
人 是 社 会 历史 的构 成 之 本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看来, 社会是人 的社会 , 人是社会历 观条件改变着, 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 的手 史 的主体 。人是社会 的构成之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根本任务 段 , 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目的, 人的全面而 自由发展, 是发
人 人没有得到发展, 就不可能建立新的 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唯物史观这个科学就是“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 有改变、 的生存环境没有改善, 历史发展的科 学”。它 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 状态中的人, 而是“ 处在现实的、 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在一定条件 下进行 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就是说 , ”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得 以 生存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 , 社会历史 , 实际上就是人类谋求 生存与发展 的历史 ; 社会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人 的活动规律 ; 离开人 和人的活动去理解社会及其发展是无法想象 的。所 以马克思主义者 在运用“ 以人为本” 首先把具体的、 时,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前提 , 即 把实践作为人 的存在方式。 二、 人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之本 社会历 史的一切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马克思在确立 了人 是社会 的主体的前提下, 非常强调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的作 用。在 马克思看来 ,社会历史是一个不 同于物的存 在的人 的活动世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姜智红 提 要 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当前以及未来长期发展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体现出了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的一致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07)04-0037-03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
(一)为了给人类解放奠定真正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对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作了精辟的分析批判,超出了先前对其法哲学批判的范围,进入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研究奠定了他的关于人、人的自由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哲学,其核心是唯物历史观。
马克思通过自己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对什么是人和人的本质、人的解放有了深刻具体的认识,超出了费尔巴哈关于人和自然的抽象的议论和对异化的抽象批判。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表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①一方面,个人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所以他是个人,却不是抽象的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个人;另一方面,社会也是各个个人生产出来的,或者说它就是这些个人彼此生产的关系,所以它也不是抽象的可以脱离个人而存在的社会。
“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②人类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因为人是劳动的实践的存在,而人在经历了异化之后也能通过人自己的实践来扬弃这种异化,在实践中改变世界,人类才能赢得自己的自由和解放,这就是人类自我产生、发展和实现自身的辩证法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论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
那么,哲学又是什么态度?它是否接受“ 以人为本”呢?这个问题现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
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人是智慧动物,从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超越感觉经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层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
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页)至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同上,第77页)。
所以,我们必须把人的生活世界作为讨论的基点,去追寻什么是现实世界之本。
当我们把视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为世界之本的意识就立即被召唤出来了。
人的生活世界包含三个层面,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它们无一不是人类实践和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5页)。
“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同上,第307页)。
所以人是自然界的奥秘所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价值、需求重塑了自然界,“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的意义”(同上,第336页),只有人才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
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人的集合,社会之本无疑是人自身,因为人以生产实践而生存自立,而“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同上,第300页)。
在生产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关系,“ 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26页) 。
所以马克思又说:“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页),“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 9页)。
人不仅是自然界之本,而且也是社会之本。
而精神和意识本身就是人高度进化的产物,是人的思维的结晶,它以人的存在为载体,自然也是以人为本的。
这样,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就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颠覆:他不仅对旧唯物主义的“人是自然界产物”的历史传统补充以“人化自然”和“人化世界”的崭新结论,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置人于“本”的地位,而且把对人的理解建立在崭新的实践基础上。
在马克思以前,人本思潮并不乏见,费尔巴哈就是一个著名的人本唯物主义者。
但他用生物学的自然主义眼光来看人,和18世纪旧唯物主义者一样,把人仅仅看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理解人的实践和感性活动在自然界和人的生成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说:“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
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
”(同上,第77- 78页)
马克思不仅为现实世界找到了真正的人本基础,而且还对人作了科学的解说,指出实践是包括人在内的全部世界的根基所在。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一般的唯物主义,而是经过划时代哲学革命变革而创生的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作为生命个体和生命需求而存在的人,也就不会有人的实践。
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如实反映,它对一切时代、一切社会都是天经地义、至高无上的。
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肯和认同。
“三农”问题的提出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就映证了这一点。
从我党开始关注“三农”问题起,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 理论,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突出体现在:揭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
由于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形成了近代特殊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关系。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点。
“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
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苏联为鉴戒,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
我国的改革是率先从农村突破,走了一条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安徽、四川等省的农民群众创造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成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与成功,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
要认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发展
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特点。
新阶段新世纪关键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民生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长期战略。
中央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条件。
2004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它的9个部分22个方面都围绕着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和改革成果。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
这三个一号文件都充分体现了中央重视农民利益,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农村改革的新重农思想,体现了稳定、完善、强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农民主体地位的回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
农民工进城部分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经济状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少了主体何以建设?新农村建设除了经济问题还有很多内容,其出路应该还是在农村。
农民进城打工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接受城市的生活气息,但是农村发展依然缓慢。
这既是原因,经济不发展才到城里去,又是结果,发展缺少了主体因素反过来又限制了发展。
日益增多的农村留守人员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
不管农村走城镇化道路还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搞活农村市场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还是发挥地区优势,没有农民主体的回归一切将难以实现。
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智力保障。
教育条件的不平等也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农村的落后不仅是经济的落后还有教育的落后。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知识已经成了发展的核心要素。
如果农民的知识水平依然很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仍停留在较低层次,城乡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条件的改善,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缓。
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多为农民办实事搞好服务。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要条件。
地方政府起着沟通和桥梁的作用,要上传和下达贯彻。
中央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要由地方政府来施行,农业的生态发展,地区作用的发挥要靠地方政府来引导和支持。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是地方政府在新时期要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1983年,人民出版社。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1972年、1980年,人民出版社。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