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一起220kV母线避雷器故障的分析

一起220kV母线避雷器故障的分析

一起220kV母线避雷器故障的分析摘要:某变电站人员白天巡视发现220kV西母避雷器A相泄漏电流值突变,当天晚上就发生了故障,220kV母差保护动作母线失压,造成西母A相避雷器泄漏电流表烧损,解体分析为避雷器下节密封垫有一处未压紧到位,潮气从下部密封面进入内部,造成内部绝缘下降,引起下节贯穿性闪络接地为主要原因,提出了运行中保证氧化锌避雷器安全运行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避雷器;泄漏电流;雾霾;受潮0 引言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对保护主设备安全及电网的稳定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以氧化锌电阻片为主要元件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陡波响应特性好,冲击电流耐受能力大、残压低、动作可靠、无工频续流等特点,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

金属氧化锌避雷由主体元件、绝缘底座、接线盖板和均压环等组成;在正常运行时,由于优异的非线性,它呈高阻绝缘状态;当受到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它呈现低阻状态,迅速泄放冲击电流入地,使与其并联的电气设备上的电压限制在规定值以内,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设有压力释放装置,当其在超负载动作或发生意外损坏时,内部压力剧增,压力释放装置动作,排除气体。

在线泄漏电流表反映的是通过瓷套外绝缘和避雷器阀片的电流和通过避雷器阀片的电流;变电站内的氧化锌避雷器均装设了在线泄漏电流表,以此来监视避雷器的运行状况。

1 故障概况经过2013年2月某日,连续多天雾霾天气,某变电站值班员白天巡视发现:220kV西母避雷器A相泄漏电流值突变,由前一天的0.7 mA增加到1.3mA,纵向比超86%,横向比超100%,其它两相均为0.5mA,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检修导则》(Q/GDW453-2010)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Q/GDW454-2010)规定:泄漏电流指示值纵横比增大100%的“应尽快安排检修。

实施停电检修前应加强D类检修”。

为进一步确定避雷器状态,运维单位安排第二天进行避雷器阻性电流带电检测及红外精确测温,以便确定避雷器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避雷器知识ppt课件

避雷器知识ppt课件

避雷器的日常维护运行
瓷套无裂纹、破损及放电现象,表面有无严 重污秽。 法兰、底座瓷套有无破裂。 均压环有无松动、锈蚀、倾斜、断裂。 避雷器内部有无响声。 与避雷器连接的导线及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 痕迹或烧断、断股现象,接地端子是否 牢固。 避雷器动作记录的指示数是否有改变(即判 断避雷器是否动作),泄漏电流是否正 常(即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正常),动 作记录器连接线是否牢固,动作记录器 内部(罩内)有无积水。
再避雷器两端的工频电压有效值。基本上与系统 的最大相电压相当(系统最大运行线电压除以根 号3),540/1.732=311.8kV<324kV 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即避雷器两端之间允许施加 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正常工作时能够承受暂 时过电压,并保持特性不变,不发生热崩溃。 避雷器的残压是指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其 端子间所呈现的电压 。
避雷器常见故障
避雷器受潮
电力系统中避雷器受潮引起泄露电流增加或 内部闪络事故最为常见 避雷器受潮的主要原因是密封不良或组装避 雷器过程中带进水分。在运行电压和环境 温度的作用下阀片内水分蒸干于阀片外侧 和瓷套内壁,引起沿面闪络。
避雷器常见故障
氧化锌避雷器电压分布不均,导致电阻片老化 500kV避雷器整体较高,必须采取均压措施。目 前生产厂家虽然采用加均压电容和均压环来均匀 整体电位分布,但因设计中缺乏正确的计算和验 证,仍有可能因电位分布不均导致避雷器部分阀 片老化而退出运行。
避雷器均压环
110kV等级上一般使用均压环, 他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瓷式绝 缘子片间的电压分布,使靠 近导线侧的绝缘子电压降低, 从而达到起始电晕电压之下, 不至于发生电晕
变高侧避雷器
避雷器运行监测器
避雷器在线监测器是串联 工作在避雷器下面用来 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和 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的 一种装置。在线监测器 测量出来的是流过 MOA的总电流,其中 包括有功电流及容性电 流,而容性电流再设计 寿命期内是不变的,所 以,可近似地把读数增 加情况看成是电流有功 分量幅值的增加。

避雷器常见异常及处理.pptx

避雷器常见异常及处理.pptx
泄漏电流表为零处理方法:1.用手 轻拍表计看是否卡死,无法恢复时, 应添报缺单,修理或更换:2.用令克 棒将屏蔽线与避防雷器导电部分相 碰之处挑开,既可恢复正常。
异常情况四
泄漏电流表指示偏大:根据历史数 据进行分析,如发现表计打足,应 判断防雷器有问题,应立即汇报调 度,将防雷器退出运行,请检修检 查。
异常情况三 作用,而且可能会引发单相接地。这
种情况,应立即汇报调度,将防雷器 退出运行,予以调换。
谢谢观看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资源库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避雷器常见异常及处理
避雷器常见异常及处理
1
就是在最短时间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 路泄放到大地
避雷器

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
3
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4
下面小编将分享防雷器使用中常会遇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
避雷器常见异常及处理
异常情况一
异常情况二
防雷器瓷套管破裂放电。在工频情况下, 防雷器的瓷套管用于保证避雷器必要的 绝缘水平,如果瓷套管发生破裂放电, 则将成为电力系统的事故隐患。此种情 况,应及时停用、更换。
防雷器内部有放电声。在工频情况下, 防雷器内部是没有电流通过的。因此, 不应有任何声音。若运行中防雷器内 有异常声音,则认为防雷器损坏失去

箱变高压侧避雷器击穿事件经验反馈24页PPT

箱变高压侧避雷器击穿事件经验反馈24页PPT
01.事件概况 02.原因分析 03.经验反馈
1
01
事件概况
2
事件概况
故障的发生与排查
2019年2月26日20:26分,台山隆文风电场后台机报4#集电线路零序过流一 段保护动作,4#集电线路进线314开关跳闸。查故障录波显示CN接地故障 。
20:45将4#集电线路转为冷备用状态,遥测4#集电线路对地绝缘电阻,测 量结果为0。结合当时小风(约3m/s)、无雷雨天气,初步判断为元件损坏 导致线路接地故障。
6
事件概况
线路接地故障点排查经过
13:30恢复48#箱变高压电缆头,收拾工器具回升压站。 16:10抵达广海南34#箱变,16:40解开34#箱变高压电缆头后遥测广海南区 域电缆对地绝缘为0,往升压站方向遥测线路绝缘为5MΩ。(赖俊荣、张镇 威、麦伟强) 17:00解开36#箱变高压电缆头(1组),遥测34#、35#、37#、38#箱变 间电缆对地绝缘合格,绝缘电阻为2500MΩ。此时说明接地故障点发生在 39#、33#、40#—43#共6台箱变电缆之间。 :
13
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工程期间对避雷器安装质量把关不到位,验收时也未能发现隐患。 风电场箱变首次带电运行至今,未及时对箱变做预防性试验,尤其是箱 变避雷器泄露电流和密封性试验,没有及时发现不合格避雷器。
14
04
经验反馈
15
1、故障点排查方法 u当发生线路接地故障,各故障处理人员务必积极认真,负起责任。如本次4#集 电线路跳闸事件,2月27日上午10:10 4#集电线路巡视完毕但未发现故障点, 直到傍晚18:00时才发现。说明运维人员巡视箱变时不认真,不到位,未及时发 现击穿避雷器,误导了分析判断及后续行动,拖延故障处理时间约7小时。 u故障排查过程中分析判断方法、思路、排查重点非常重要,本次故障发生时, 天气晴好,风力不大,初步判断为有元件损坏的思路是正确的,将侧重点放在 箱变高压侧设备。巡查一遍未发现明显故障点后,开始转向对地埋电缆的怀疑, 从思路上说是没有错误的;但在分段排查将故障点锁定在广海南区域后,若能 结合最初的判断分析,再次巡查箱变高压侧设备,将会缩短排查时间。 u本次排查过程中的做法,对后续分段排查故障点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无间隙ZnO避雷器故障案例分析

无间隙ZnO避雷器故障案例分析

无间隙ZnO避雷器故障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辖区内2座220KV变电站两组110KV无间隙ZnO避雷器在运行中发现缺陷后的带电检测及诊断性电气试验分析,对缺陷情况进行了分析判别,并总结相关的技术分析经验,对ZnO避雷器状态检修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无间隙ZnO避雷器带电检测诊断试验缺陷分析Abstract: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a 220 KV substations 2 two groups of 110 KV no clearance ZnO lightning arrester in operation of the defects found after charg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electrical test analysis, the paper analsizes the defects discriminated and summarizes overhaul necessity on爀攀氀愀琀攀搀technical experience on ZnO lightning arrester state .Key Words: no clearance ZnO lightning arrester charge detection diagnosis test defect analysis中图分类号:TG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避雷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重大作用,在我省的系统过电压保护设备配置中,ZnO避雷器因具有保护比小、通流量大、非线性性能好等优点,已逐步取代碳化硅避雷器而处于主流配置地位。

因此对无间隙ZnO避雷器的检修维护就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目前江苏南通地区的氧化锌避雷器主要为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对于早期投运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电阻阀片长期承受运行电压,不同程度的出现老化现象。

一起110kV主变变低避雷器故障分析及对策

一起110kV主变变低避雷器故障分析及对策

一起110kV主变变低避雷器故障分析及对策一起因主变变低避雷器A相顶部金具与外套之间的缝隙封堵不严或封堵老化开裂,导致水汽进到避雷器内部,在瞬时过电压的情况下,避雷器内部击穿故障导致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标签:避雷器;绝缘;故障分析;对策引言2013年4月21日23点24分38秒,110kV花卉站#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动作,跳开变高1101,变低501开关,10kV备自投装置动作,合上10kV分段521开关。

现场检查发现#1主变变低10kV母线桥A相避雷器瓷瓶顶端及放电计数器外壳有放电痕迹及击穿现象,A相瓷瓶有明显裂纹。

A相避雷器阀片被电流击穿、开裂,并有明显工频电流击穿和流通痕迹。

文章以瓷套式氧化锌避雷器为例,论述避雷器在日常巡视中的注意事项,如何发现早期存在的缺陷,避免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

1 避雷器结构110kV变低母线桥避雷器参数:型号:YH5WZ-17/45;额定电压:17kV;持续运行电压:13.6kV。

1.1 避雷器整体结构瓷套式氧化锌避雷器主要由瓷质外套、连接端金具、压紧弹簧、氧化锌电阻阀片组成(图1)。

图11.2 避雷器顶部结构(图2)图21.3 填充物在电阻片与外套之间填充了特制的石英砂,作用是消除空气间隙,提高内部耐压,防止内部闪络。

2 避雷器工作原理避雷器的主要结构是由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片,它主要成分是Zn0。

Zn0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好的非线性电阻特性材料,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微安或毫安级),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达到保护的效果。

这种避雷器和传统的避雷器的差异是它没有放电间隙,利用Zn0的非线性特性起到泄流和开断的作用。

它具有泄漏电流小、动作速度快和吸收能量大的优点。

它的动作特性曲线如图3。

3 避雷器常见的故障(1)避雷器常在室外环境下运行,经历着风吹日晒,外部瓷套受到污秽及潮气影响,导致避雷器表面的电位分布不均匀,从而在其内部阀片与外部瓷套之间形成电位差,导致二者之间出现电流,电位差的增大也会导致相对电流的增加,使得阀片被高温烧熔,导致避雷器的损坏。

避雷器故障培训课件

避雷器故障培训课件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避雷器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设备的电气性能和机械 性能是否正常。
对于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确保设备在下次试验前能够正常运 转。
对于不合格的避雷器设备,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对于避雷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异常声音 、异常震动、异常气味等,及 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避雷器开路故障
故障现象
避雷器开路时,系统电压会升高,严重时甚至会损坏电气设备。
原因分析
避雷器开路故障通常是由于避雷器外部瓷套损坏、内部阀片断裂等原因所导致。当避雷器外部瓷套受到机械损伤 或腐蚀时,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开路;同时,当避雷器内部阀片断裂时,也会导致避雷器失去作用。
避雷器接地不良故障
故障现象
避雷器故障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
定期检查避雷器设备的运 行状态,包括外观、声音 、温度等,确保设备正常 运转。
及时清理避雷器设备周围 的杂物和积雪,防止影响 设备的散热和正常运转。
定期对避雷器设备的电气 性能进行检查,包括绝缘 电阻、介质损耗等,确保 设备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处理建议
加强对接地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保证避雷器的正常运行。同时, 在运行中加强监视,及时发现和
处理异常情况。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培训内容及收获
避雷器的基本原理
避雷器的故障类型
培训中介绍了避雷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使学员了解了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 性和作用。
培训中详细讲解了避雷器的各种故障类型 ,包括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使学员能够 更好地识别和判断避雷器的故障。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避雷器的试验与状态诊断(参考ppt课件)

避雷器的试验与状态诊断(参考ppt课件)
的布把瓷套表面擦净。并用金属丝在下端瓷套的第一裙下部绕一
圈再接到摇表的屏蔽接线柱,以消除其影响(其测量值应大于2500
)。
电 压 等 级 在 3 5 kV及 以 下 用 2 5 0 0 V兆 欧 表 , 3 5 kV以 上 用 5 0 0 0V 兆欧表。
由于氧化锌阀片在小电流区域具有很高的阻值,故绝缘电阻 主要取决于阀片内部绝缘部件和瓷套。进口避雷器一般按厂家的 标准进行绝缘电阻试验。
带并联电阻的阀式避雷器 (包括FZ型,FCZ型和FCD型磁吹避雷 器) 试验主要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试验、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和电导 电流试验,其中电导电流试验可停电试验,也可带电进行测量。
相对来说,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 就主要介绍一下金属氧化物的有关情况。
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介
1)测量环境温度 20±15℃
2)测量应每节单独 进行,整相避雷器有一 节不合格,应更换该节 避雷器(或整相更换),使 该相避雷器为合格
1)发电厂、变
底座绝 电所避雷器每年雷
5 缘电阻
雨季前
2)必要时
自行规定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1)发电厂、变
检查放 电所避雷器每年雷
测试3~5次,均应正
6 电计数器动 雨季前
4—直流微安表;5—试品
试验步骤:先以指针式微安表监测泄漏电流值,升至 1mA 。停止 升压确定此时电压值,再降压至该电压的75%时,测量其泄漏电流,因 该电流值较小,应用数字式万用表来检测。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试验必须与地绝缘,外表面应加屏蔽,屏 蔽线要封口;②直流电压发生器应单独接地;③试品底部与匝绝缘应保 持干燥;④现场测量应注意场地屏蔽。
避雷器的试验与状态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一)避雷器质量不良引起的事故雷雨中某生产厂及生活区高、低压全部停电。

经检查,35kV高压输电线中的B相导线断落,雷击时变电所内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有严重的电弧产生。

低压配电室内也有电弧现象并伴有爆炸声,有一台低压配电柜内的二次线路被全部击坏。

35kV变电所,输电线路呈三角形排列,全线架设了避雷线;35kV变电所的入口处,装设了避雷器和保护间隙。

保护间隙被雷击坏后,一直没有修复;在变电所的周围还装设了两根24m高的避雷针,防雷措施比较全面,但还是遭受到雷害。

雷击发生后,进行了认真检查,防雷系统接地电阻均小于4Ω,符合规程要求。

检查有关预防性试验的记录,发现35kV变电所内的B相避雷器,其试验数据当时由于生产紧张等原因,一直未予以处理。

雷击以后分析认为,造成这起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有:(1)雷电是落在高压线路上,线路上没有保护间隙,当雷击出现过电压时,没有能够通过保护间隙使大量的雷电流泄入大地,而击断了高压输电线路。

(2)当雷电波随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时,由于B相避雷器质量不良,冲击雷电流不能够很好地流入大地,产生较高的残压,当超过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耐压值时,使跌落式熔断器被击坏。

(3)当避雷器上有较高的残压时,由于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是相通的,造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现较高的电压。

低压配电柜的绝缘水平比较低,在低压侧出现过电压时,绝缘比较薄弱的配电柜首先被击坏。

改进措施(1)恢复线路的保护间隙,使雷击高压线路时,保护间隙首先能够被击穿而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到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2)当带电测试发现避雷器质量不良时,要及时拆下进行检测,包括:①测量绝缘电阻;②测量电导电流及检查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③测量工频放电电压。

只有当这些试验结果都符合有关规程要求时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立即予以更换。

(3)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经修复绝缘水平满足要求后才可再投入使用。

(二)避雷器引下线断裂造成的事故雷击落在10kV配电线路上。

当时,离配电变压器仅60m的电管所内,三人围在一张办公桌上随着雷声,一齐倒地。

现场察看和分析。

检查发现配电变压器的10kV侧避雷器有两相已经粉碎性爆炸;接地引下线在离地15cm处原来焊接处烧断,据反映该处烧断已近一年#铁丝缠绕在接地引下线断口的上下8时间。

接地引下线有一个6cm长的断口,而是用一根端,铁丝已严重锈蚀断裂,致使避雷器及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处于无接地状态。

极高的雷电冲击电但强大的雷电流无法入地,尽管避雷器能可靠动作,当雷击线路时,压沿低压配电线路传到屋内,击穿空气引起了三个人同时被雷击的事故。

在现场发现,照明灯离桌面只有30cm高;灯头内的绝缘胶木已严重碳化成粉末状,确认这是一起因避雷器及低压侧无接地而造成的雷击事故。

改进措施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应采取如下防止措施:(1)各供电所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后,集中力量对所辖供电区的变压器及高低压线路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做到所有配变的避雷器和低压侧的中性点都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必须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并保证接地引下线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机械强度。

(2)进一步加强对农电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定期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三)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脱落引起的事故##主变压器附近查看,发现35kV 1L2某变电所1相避雷器主变压器突然发生停电。

到上部的高压引线连同高压接线端子脱离了避雷器本体,并且由于大风吹动致使与Ll相避雷器上部引线相碰,造成相间短路,导致主变压器停电。

进行事故调查,发现L2相避雷器的高压接线端子是由一条扁铁弯成直角(L型)制成,直角的一边用电焊焊接在避雷器帽盖中心位置:直角的另一边上钻一个中10mm的孔,用一螺栓将引线线夹紧固在上面。

寒冬季节,温度很低,线夹上的引线受冷,缩短了长度,使避雷器高压接线端子受到很大的拉力,加上经大风吹动,引线发生扭动,拉力增加,使高压接线端子L型扁铁焊接薄弱的地方发生了裂纹;时间一长,裂纹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差,最后高压接线端子动,脱离了避雷器本体。

改进措施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对避雷器接线固定方法进行改进。

第一种是将避雷器高压引线线夹紧固在避雷器帽盖固定螺栓上。

第二种是将避雷器帽盖卸下,在帽盖中心位置钻一个孔,然后在孔中装上螺栓,螺栓的螺纹部分朝下,螺栓根部与帽盖缝隙处焊牢,防止帽盖渗漏水;接着将帽盖恢复在避雷器本体上。

这样就可以将高压引线夹固定在螺栓上,再用螺帽拧紧。

采取这两种措施之一,无论天寒地冻,避雷器的高压引线拉力都不可能将接线端子从避雷器上拉脱。

此外,在新装或检修时,适当加长引线的长度以减轻寒冷天气引线收缩而造成的端子的受力,将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爆炸事故某变电所l0kV 侧母线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严重。

随后听到警铃响声,C相电压指零,另两相电压升高,断开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源,进行检查。

发现互感器C相线圈烧毁,检修人员随即找了一只新互感器投运。

不到半个小时,忽闻开关室内一声巨响,10kV 电压三相指零又迅速回升正常。

经观察系10KV C相母线避相避雷器上部被炸成两截,上半截吊在原高压引线上,高压引线有C雷器爆炸。

随即停电,严重过热现象;下半截在原地未动。

进一步检查发现,瓷套外表面烧焦,内壁有明显拉弧的痕迹;断口内残存的阀片溶化破损,有二片云母垫发黑。

检查雷电计数器记录,先后三相共动作6次,A、B、C相分别为1、2、3次。

变电所内其他避雷器均未动作。

事故后仍用避雷器进行试验,但C相避雷器因其部分元件炸散,无法重新组装,于是就将原阀片装入A 相避雷器瓷套内,并利用其并联电阻和火花间隙进行测试,两相解体检查,除发现火花间隙上有轻微的放电痕迹外,亦无其他问题。

随后检查并联电阻,正常的并联电阻,每片约在5~8.5MΩ之间,两片串联时约为22MΩ。

经测量,在A、B两相避雷器中拆出的各片电阻值正常,但C相有二片阻值为零:其中一片长度约为完好电阻长度2/3,取同长度的完好电阻测量,阻值均在3~5MΩ之间;另有一片,长度为完好电阻长度的3/5,阻值为0./5MΩ,取同长度完好电阻测量,阻值约4~6MΩ。

由此可知,C 相并联电阻严重损坏,引起避雷器爆炸。

由于此变电所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10kV线路B相断线时,形成单相弧光接地,引起系统振荡,产生间歇性过电压,致使A、C两相电压升高。

因未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使互感器和避雷器长时运行在非正常电压之下,以致互感器一次电流增大,磁通趋于饱和,过载而烧毁。

同时,避雷器也长时间地流过数倍于正常的泄漏电流。

由于并联电阻的热容量较小,在此非正常的泄漏电流作用之下,电阻长期过热,迅速劣化,又破坏了避雷器的正常性能。

当系统中再次发生过电压时,由于并联电阻的损坏、造成了火花间隙内电压分布不匀,不能迅速有效地切断工频续流,使套管内气体游离,压力剧增,终于导致发生爆炸。

改进措施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长时间带接地运行,不但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有害,而且也会造成避雷器并联电阻的损坏,导致避雷器爆炸。

因此,运行人员除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中“35KV及以下无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带接地运行时间不能超过2h”的规定执行以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这种运行时间,以免再发生类似的爆炸事故,直接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雷击爆炸事故某110kV 变电站铁塔遭受雷击,雷电流80kA 左右,由铁塔对导线反击,造成C相闪#发电机母线发出单相接地信3引起单相接地,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上的避雷器爆炸,络,110kV号,主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被迫停机,事后检查发现断路器站内1所示。

铁塔横担上C相导线对铁塔有闪络痕迹,如图大于避雷器当雷电击中铁塔时,变压器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

的最大允许电压,从而使避雷器爆炸。

不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但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此110kV而将变压器中同时又为满足继电保护配合的需要,以利于电气设备按三相短电流值来选择,根据对称分量法分析,造成单相接地时,相闪络,C系统发生110kV 当雷击使性点不接地。

.故障点将出现零序电压U。

因零序电流I仅能通过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而对中性点不接00地的变压器,由于零序电流不能通过,因此,在中性点上就产生了位移电压,其值等于故障点的零序电压U。

0而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为41kV 。

在单相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上位移电压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而使其爆炸。

图1 电气主接线图改进措施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避雷器的选择,最大允许电压必须大于变压器中性点可能出现的位移电压,因此选择时,必须两者相互兼顾才能满足要求。

(六)雷击送电线路事故35kV线路遭受雷击。

电网结构呈树枝分布,共连接35kV变电所5座,量总计59750kV A ,2中箭头处为落雷点及击穿起弧点所示。

35kV 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如图线路基本杆型为上字型,全线路只在距变电所两端1.5km 内设架空避雷线。

线路经过的路径多为半丘陵及水库地带。

暴风雨开始后35kV 线路受雷击。

变电所35kV集坚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及上一级福山变电所35kV 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自动重合动作,重合不成功。

城镇变电所中央信号反映35KVB相接地,A、C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此时又进行了一次强送电,强送不成功,再次跳闸。

集坚线35kV线路出口处,藕合电容器上端与线路阻波器之间引线处发生一大弧光,线路断路器跳闸后弧光消失。

#从断线点查看,B相导线靠近线夹处被电弧烧断落地。

杯杆塔查巡发现,集坚线路52##相绝缘整串被击穿;同杆杆及系直击雷落于导线上,击穿该串绝缘子放电造成。

5152B相耦合电容器上端引线因对杆塔放电而烧断;在同一系统的距B时张庄变电所线路出口处.十余公里的吴庄变电所,C相避雷器也被击穿,其计数器也被烧坏。

电网示意图图2现场调查分析表明,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雷击造成。

35kV供电线路按线路设计规程要求,在距变电所两侧1~2km架设避雷线,线路中间地段则无架空避雷线。

落雷点距城镇站约6.5km,正处在无架空避雷线地段。

由于雷电幅值极高,因此在落雷点处造成整串绝缘子击穿接地。

另外在变电所终端杆的线路高频阻波器与耦合电容之间的引线,由于距杆塔较近(约400mm ) ,也在过电压时,成为击穿放电的薄弱环节,即起弧点,使引线被电弧烧断。

B相落雷的直接原因是,线路主要杆型为上字形排列,B相为顶端相,在运行中起了“避雷线”作用。

该相导线被直击雷击中的概率大大高于处在下部的A、C两相。

##B 相金属性接地。

由于52杆绝缘子被击穿放电,导线被烧断落地,相当于B 线路51、#杆落雷后,城镇站和福、AC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在集坚线52相接地,中性点位移,因此、山站的断路器尚未跳闸的一瞬间,过电压作用于福山站供电的所有35kV变电所,致使A两相上所接的电气设备和部分绝缘子也如上所A、CC相电压高出相电压数倍,从而使各站#由于雷击过电压造成相绝缘子整串也被击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