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deo-287479.html

/show/AK0TwtzhfrFgA4L8IoZPXA...html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概念(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属性(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教育学的发展:

(1)《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谷底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4)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教育》),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学习过程包括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5)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及教学原则和方法。

(6)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

(7)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8)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9)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明主主义》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0)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1)杨贤江(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4.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菏泽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6.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他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7.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骨骼、肌肉、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的出现

(2)高中生身体形态的发育:第二性征发育完成

8.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9.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11.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2.学校教育制度的形式: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1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4.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益性)

15.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组织方式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1)概念: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

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2)特点:A强调只是本位,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出发设计课程

B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

C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综合课程

1)概念: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