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

22 狐狸分奶酪1.生疏“酪、捡、俩”等 12 个生字,会写“奶、始、吵、第”等 8 个生字,会写“开头、过来、认真、生气、公正”5个词语。

2.拓展积存“开头、起始、始终”等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推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推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1.识字写字字形上,依据特点的不同,可以在课文学习中随文识字。

①借助图片。

如,提醒题目时,可借助图片生疏“奶酪”,识记“酪”字。

②借助熟字。

如,在生疏了熊哥哥和熊弟弟后,识记“俩”字,与熟字“两”区分比较,觉察两者的异同。

从而理解“俩”的意思就是“两个人”。

另外,本课要求会写的 8 个字,可以依据字形的构造特点,归类指导书写。

“奶、始、吵、仔、咬”都是左右构造的字,“急、第、公”都是上下构造的字。

2.课文朗读“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能分角色读好狐狸与两只小熊的对话”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

课文中长句子较多,建议在初读时,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句中的停顿。

如,教师可先范读其中一个长句子,再让学生自主尝试读好另一个长句子。

随后,让学生找找文中其他的长句子,自己练读。

教师随机指导,帮助学生读好停顿。

狐狸和两只小熊的对话中,屡次消灭了感慨号。

狐狸话中的感慨号更多代表着自我确实定和炫耀,而小熊话中的感慨号更多包含着不满和生气。

教师要引导学生觉察两者的区分。

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插图,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词语,想象角色的神态、动作,也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理解表达课文的理解可以分两条线来进展。

一条线先抓住小熊兄弟俩的表现。

正是由于这小熊哥儿俩的斤斤计较、贪欲、留神眼,让狡猾的狐狸有机可乘,最终谁也吃不到一点儿奶酪。

另一条线是抓住狐狸的表现。

体会狐狸假装亲切、保护、和蔼,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虚情假意,目的就是想独吞这块奶酪。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新教材语文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复述故事,有了前一课《狐假虎威》这一中华传统寓言故事的学习,对“狐狸”的形象小朋友们有了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可有对比。

学情浅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最为重要的是,本班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对于学习语文兴趣浓厚,朗读水平高,以上特点都有助于本课教学的开展。

设计理念: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无非“听、说、读、写”,因此四个教学环节中均有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以此体现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同时没有忽视对写字教学的指导,在课后练习与拓展资源的设计中是本堂的一个延伸,因为语文不是单纯的教材,而是为孩子们打开一篇阅读的窗,让孩子们有看是书远方与文学。

本课时是在一字一句中为孩子们打牢记住,培养语感,不求华丽,但求务实。

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奶酪、仔细、轮流、公平”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奶、第”两个生字的书写。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进行质疑,拓展思维,学会谦让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1PPT中选取)。

角色扮演的小头饰(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教法与学法:教:谈话法、朗读法。

学:探究法、同桌互助学习法。

教学时间:1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听读课文1.课件出示上一课学习的本课的生字与词语,指读,小老师带读。

2.回顾22课中的那只狐狸是只怎样的狐狸?(指名回答,并评价)。

3.今天,我将于小朋友一同认识另一只来自匈牙利的狐狸,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23.狐狸分奶酪,重点指导:“奶”字的写法,“左右一样高,左右穿插各占一半”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齐读课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狐狸分奶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狐狸分奶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狐狸分奶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主题:狐狸分奶酪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狐狸分奶酪》。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3. 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够正确运用。

4. 能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编。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 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狐狸分奶酪》。

2. 播放器、投影仪。

3. PPT课件、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教师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朗读已学的课文、单词和句子,热身。

2. 新课呈现(1)展示课文标题,让学生观察标题中的关键字,猜测故事内容。

(2)播放课文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聆听。

(3)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理解课文(1)师生共同阅读课文,重点理解故事情节。

(2)利用问题导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问题,并能够回答。

(3)进行课文分析,解释重点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4. 拓展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

(2)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

(3)小组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要点。

(2)布置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狐狸的思维进行讨论,探讨是否公平分配奶酪。

2. 教师可利用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狐狸的习性和食物获取方式,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在小组展示和评价环节中的表现也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小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

小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

小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通用4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课题狐狸分奶酪单元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能力目标1.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的正确读法。

重点1.识字、写字。

2.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懂得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并概括狐狸的品性。

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觉得“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演示第2张幻灯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狐狸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和小熊的课文——《狐狸分奶酪》。

(演示第3张幻灯片)狡猾、机智等。

想。

读课题《狐狸分奶酪》。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主题。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始”的偏旁是“女”“第”的偏旁是“竹”“咬”的偏旁是“口”“急”的偏旁是“心”(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急”、“第”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奶酪拌嘴掰开嚷嚷瞧了瞧仔细轮流公平二、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8张幻灯片)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熊兄弟俩)奶酪),不知道怎样分,(狐狸)看到了,帮兄弟俩分,结果掰开后由于大小不一,(狐狸)就在大的一块上(咬了一口),但另一块又大了一点;这样反反复复地咬,最后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掉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一主题,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狐狸分奶酪》是一个民间故事,讲了狐狸帮助小熊们分奶酪,最终狐狸吃完一整块奶酪的故事。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对的问题多”。

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练习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1、会写“奶、始”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分析狐狸说的话,并表达自我看法。

3、联系生活实际,体悟文章体现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1、通过读好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想法。

2、理解文章体现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奶酪卡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点:理解文章大体内容,感悟道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黑板出示图片磁铁:同学们,请看黑板,我们有四块奶酪,要分给这两只小熊,哪位同学上台来动手分一分?2、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分给每只小熊两块奶酪,两只小熊获得的奶酪数量一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酪、俩”等12个生字,会写“奶、吵、公”。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奶酪、拌嘴、公平”等词语的含义。

3.了解狐狸第一次是怎样分奶酪的,想象情境,练习分角色朗读。

一、趣味导入出示狐狸,学生认读词语:狐狸(轻声)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新客人,看看它是谁?谁能读出它的名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分奶酪(PPT)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酪”解释“奶酪”。

(2)认识偏旁“酉”。

(3)生说“酉”字旁的生字(4)师出示“酉”字旁卡片,生互读(拼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赶快读读课文吧.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补充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谁能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成整。

理解“小哥儿俩”说到熊哥哥和熊弟弟,课文中有一个词既有熊哥哥又有熊弟弟,你找到了吗(小哥儿俩)读好儿话音(2)理解“俩”(两个人)(3)扩展练习:(父子俩)(姐妹俩)(师徒俩)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这对小哥儿俩是怎样得到奶酪的?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认识生字“捡”师:这块奶酪是怎么来的?(捡)创设情境(2)字词卡片(贴)师:小哥儿俩捡到一块奶酪,这下它们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是什么心情?(高兴极了)谁能带着这份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理解“拌嘴”师:这段话中,还有一个“扌”的字,谁找到了?(拌)(贴卡片)做动作(2)贴“拌起嘴来”难道小哥儿俩的嘴搅拌到一起了吗?那是什么意思?(吵架......)(3)语言训练师:为了争这块奶酪.小哥俩会怎样拌嘴?请同桌两个人试着说一说。

b.同桌试读(其余人旁白) c采访小哥俩:拌嘴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段。

师:刚刚小哥俩还那么高兴,拌起嘴来又那么生气,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把小哥儿俩这两种不同的心情连起来,谁找到了?(可是)谁能把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读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一、设计思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二、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小熊的争吵和狡猾狐狸分奶酪,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明白了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的道理。

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白道理,懂得做人要谦让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进入二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上有了很大提高。

他们喜欢听故事,阅读浅显的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朗读、质疑、评价、想象训练,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对待亲人、朋友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谦让、团结、大度。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

会写“奶、使”等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小熊和狐狸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了解课文大体情节。

难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学生以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圆制版代替奶酪教学课时: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瞧、便、剩、整”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吵、咬”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的事。

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让狐狸一次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

最后一块整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他分得很公平。

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他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要吃掉奶酪。

而两只小熊却傻乎乎的,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的用意。

因此,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要互相信任、互相谦让的道理。

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反而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郑宇,在做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时指出: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由于课文的情节简单,通俗易懂,通篇以对话为主,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

2.搜集相关民间故事。

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你还记得吗?你还学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2.教师出示奶酪,介绍“奶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3.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ào,不要读成nào。

4.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狐狸是怎么分的奶酪?他给谁分奶酪?奶酪分得公平吗?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新颖、巧妙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让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教学目标1. 认识“酪、捡”等12 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 理解“公平”的含义,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酪、捡”等12 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 个字。

2.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的含义,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出示奶酪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奶酪的,看看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的停顿和节奏。

3. 学生齐读,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三)深入研读,理解内容1. 学习第1-4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会吵架?(2)出示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奶酪的特点。

2. 学习第5-6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2)理解“公平”的意思。

(3)出示狐狸分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狐狸的表情和动作。

3. 学习第7-9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熊哥哥和熊弟弟对狐狸分奶酪的方法满意吗?为什么?(2)理解“不匀”、“拌嘴”的意思。

(3)指导朗读,读出熊哥哥和熊弟弟的不满。

4. 学习第10-11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狐狸是怎么做的?(2)出示狐狸吃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狐狸的表情和动作。

(3)指导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

5. 学习第12-13 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奶酪最后怎么样了?(2)理解“吃光”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 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狐狸给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2. 引导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与人相处,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争吵,要懂得互相谦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优秀教案第【1】篇〗《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狐狸的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分辨好坏对错,懂得做事要公平合理、过分斤斤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狐狸狡猾、贪吃的特点,深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反映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视频《乌鸦和狐狸》,让学生观赏。

2.刚刚的动画视频好看吗?有哪个同学能说说动画中讲的是什么故事?(学生举手回答)同学们讲得真好。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和狐狸有关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把认读不清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想一想:(出示课件)(1)狐狸给两只小熊分了几次奶酪?(2)最后分奶酪的结果是什么?四、教学生字、词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后鼻音:帮、嚷、剩、整。

(2)三拼音节:捡、俩、瞧、便。

(3)重点指导:“俩”读liǎ,注意与“两”区别。

2.读准词语。

奶酪开始拌嘴仔细第一剩下公平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老师范读,指导读出狐狸和两只小熊说话时各自的语气。

3.分组,分角色进行朗读,并评出最佳朗读小组。

4.梳理课文段落,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一只狐狸为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把奶酪吃得一点儿也不剩的故事。

)(1)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2)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第二课时一、整体复习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狐狸和两只小熊,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生:狐狸为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狐狸、奶酪、老鼠的角色。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故事,并能准确表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简单的故事分析: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认识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动作、情节等。

2.语篇理解:通过故事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情境、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语言表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将其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结构表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通过PPT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主题。

2.故事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提供一些辅助的阅读材料。

3.白板和笔:方便老师进行黑白板讲解和学生课堂笔记。

4.时间观念:在上课前充分安排好计划,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对故事进行简单的讲解,引出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2. 讲故事(20分钟)教师讲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和人物。

同时,注重对故事情境、情感的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3. 课堂讨论和思考(2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由讲述来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和表达。

4. 故事的表演(2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或者情节进行讲述或者表演。

学生自己分组,自己安排的节目,在故事情景布置下,进行表演或讲故事,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哥哥、开始”等6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体会同伴之间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生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对狐狸的做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教师口述:1.教师介绍: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

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所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奶酪: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

2.两只小熊让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板书:22狐狸分奶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出示大家喜欢的动物,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字音翘舌音“剩整”,前鼻音“捡匀便”,后鼻音“凉帮嚷”,边音“酪俩”等。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

2024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相关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1.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分奶酪的做法是否公平。

2.2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3.2 引导学生体会同伴之间应该相互谦让、团结合作,不要斤斤计较,以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二、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会写相关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评判狐狸分奶酪的做法是否公平,体会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态度。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资源•《狐狸分奶酪》课文及生字卡片•狐狸、小熊等动物的图片或动画视频•教学课件(含课文内容、生字新词、图片等)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提问或复习已学内容,引出课题《狐狸分奶酪》。

•展示狐狸、小熊等动物的图片或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字义及记忆方法。

•学生跟读、齐读,巩固生字的读音和记忆。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尝试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对生字词的掌握。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讨论小熊兄弟为何争吵,狐狸是如何介入的,以及他们对狐狸分奶酪的结果有何看法。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并思考狐狸分奶酪的方式是否公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来源、特点和作用;2.理解故事主旨,把握寓意;3.掌握“胆小怕事,不讲信用”和“勇敢诚实,讲信用”的道德价值观,并为之追求。

能力目标:1.提升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2.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课文《狐狸分奶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故事感知道德道理;2.激发学生的良好品德素质。

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寓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猜谜语、分析成语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寓言故事。

练习(10分钟)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铅笔、米饭、文具等奖品,利用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出题,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接触、“发牢骚”等方式,留下“体验成果”和“问道谜底”的欲望。

教学讲解(20分钟)1.底层生物如鼠、兔、蛇等常常在寓言故事中充当家庭中弱势群体,以强化人们对弱者、强者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弱势者不只是势单力薄,还有它们的勇气和智慧。

2.思路:(1)聆听故事,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2)分析故事人物特点及其言行举止,了解故事情节核心。

(3)探讨故事中所寓含的道德寓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意义。

(4)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重复,牢记寓意。

练习提高(30分钟)1.给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基于故事的视点,进行分析。

包括故事结尾是什么、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小鸟身在何方等。

2.在提问之余,鼓励学生从“理解视角”、“分析视角”、“匹配视角”、“拓展视角”4个方面,衍生出问题。

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的能力。

反思(5分钟)教学过程中果断影响教学成效的调整和提问,让学生从小的改变和实践中得到体验,重点是后期的巩固和维护。

教学反思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学生既有建构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有交流合作和分享思考的过程,书写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模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阅读、做动作、拓展等方法,在语境中学习“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奶酪、小哥儿俩、拌嘴”等词语的意思,学会写“奶”等4个生字。

2.能借助关键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聚焦故事起因和结果中的语言和动作感知狐狸的狡猾和初步感知熊哥俩的斤斤计较。

3.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桌互读等形式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并通过朗读、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狐狸分奶酪》,你们有吃过奶酪吗,味道怎么样?2.谁让狐狸分奶酪?(出示插图:熊哥哥和熊弟弟,小哥儿俩,随机进行“俩”正音和拓展)拓展:哥哥和弟弟可以叫兄弟俩,那姐姐和妹妹叫——姐妹俩,母亲和女儿叫——母女俩,父亲和儿子叫——父子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哥儿俩和狐狸之间发生了怎样一个故事?自由的朗读课文,完成填空。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捡到奶酪。

(随机学习“捡”,通过做动作并强调“扌”)(2)拌嘴是怎么样的?“拌嘴”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

(板书:开始拌嘴)在捡到了这么一块美味的奶酪之后,他们会怎么说。

谁来当当小哥俩,来拌拌嘴。

(3)一起说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采用这样填写词组的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通过对生字激红等方式进行随文识字。

在第一板块拓展“俩”教学设计亦是如此,一方面巩固读音,另一方面利用教材进行课外延伸,将识字教学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三、聚焦起因,感知“狡猾”1.师生对读,入情入境从整块奶酪,到最后的一点儿也没剩下,全是因为在小熊拌嘴的时候,跑来了一只狐狸。

教师读狐狸的话:“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学生齐读小哥俩的话:“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第22课《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2课《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2课《狐狸分奶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狐狸分奶酪》。

本课讲述了狐狸利用机智和巧妙的办法,成功地为小松鼠们分配奶酪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的智慧和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狐狸的分配方法,以及公平的含义。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奶酪图片,引发学生对奶酪的联想,进而引入本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同时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3. 精讲课文:a. 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分配奶酪的过程和方法。

b.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狐狸的智慧。

c. 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课堂互动:a.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故事情境。

b.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故事情节,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5. 巩固练习:a. 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书写。

b. 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第22课《狐狸分奶酪》2. 板书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给家长复述故事情节。

1)狐狸为什么要把奶酪分成三份?2)狐狸是如何成功分配奶酪的?3)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a. 生字词答案略。

b. 故事情节答案略。

c.1)因为狐狸知道只有平均分配,才能让每个小松鼠都满意。

2)狐狸先将奶酪分成三份,然后让每只小松鼠挑选一份,剩下的一份就是自己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8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

二、走进故事感悟道理1、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4)指导朗读2、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3、让我们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继续阅读后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题单)4、简单汇报:(1)狐狸和马--聪明的狐狸(2)狐狸孵蛋--善良的狐狸(3)《瞎眼狐清窝》--慈爱的狐狸三、走出故事总结特点1、《狐狸和马》、《狐狸孵蛋》这两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童话)2、童话的特点:(1)拟人化描写(2)想象丰富(3)有趣有理3、学生齐读高洪波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四、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篇篇关于狐狸的故事,感受了狐狸可爱、善良、聪明和慈爱。

这些故事一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一部分是作家创作的,但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五、推荐阅读拓展提升《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板书设计故事中的狐狸狡猾聪明善良慈爱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可以用关键词来概括故事中狐狸的性格。

4.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学要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新单词,阅读正确的发音,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正确而优美地写出单词。

[教学困难]读懂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A部分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打开你们的记忆之门,想想你们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当你们想到它们时告诉我。

狐狸做了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课件出示:狐狸分奶酪二、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并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狐狸又是怎样分奶酪的?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车读拼音,老师会及时纠正。

(4)一起读。

过渡: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三、感知内容1.在自然段中命名和阅读课文,教师和学生应及时评估和指导阅读(如果学生阅读不好,教师应使用相机阅读)。

2、组织学生活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狐狸又是怎样分奶酪的?3、读后交流议论。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狐狸帮助熊哥哥和熊哥哥分奶酪,但最终自己吃掉了奶酪。

(2)先把奶酪分两块,再把大块的咬一口,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过渡: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单词四、指导写字1.课件演示:牛奶、开始、噪音、婴儿、紧急情况、咬伤、第二、男性2。

找出难写的生词。

两个复杂的单词:break,shout 3。

说出难学的生词并进行讨论。

4.练习小组单词(展示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1)说一说识记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方法。

(2)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动脑解决难题或者帮助了别人。

5.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与他人一起思考。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0分钟)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
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
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4.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
狐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
帮小熊兄弟俩的吗?(指导朗
读)
(2)读第6、8自然段,理解两次
“嚷”,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
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指导
朗读)
(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
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
名分别读第7、9自然段。

(4)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
过程。

(5)分角色朗读表演第5~9自然
段。

1.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2.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
的问题。

回答时要尽量避免啰嗦。

3.按要求默读,画出对应的自然段
并读一读。

4.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抓住关键
语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进行朗
读。

(1)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了解狐
狸不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他
的笑是狡猾的笑。

(2)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嚷”的意
思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熊兄
弟俩有些自私,生怕自己吃亏。

(3)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好第
7和第9自然段。

(4)按课文内容演示过程。

(5)一生扮演狐狸,一生扮演小熊
哥哥,一生扮演小熊弟弟,老师旁
白,师生配合表演。

1.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开头
空两格)。

2.引导学生学会边听边想,并说
完整话。

3.提醒学生“默读”的要求——
不出声,圈画自然段序号就可
以。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加上
自己丰富的想象回答问题。

朗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
想象成书中的人物。

分角色朗读
表演前要给学生一些提示和练
习时间。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2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奶、仔、
急、咬、始。

认读后练习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
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引导学生在书写练习中体会怎
样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
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5.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
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1.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音并组
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认真观察“奶、仔、急、咬、始”
几个字的书写特点。

在小组中发表
自己的观点,并练习书写。

(1)“奶、仔、咬、始”这几个字
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书写
要紧凑。

(2)“急”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
“刍”要占多半格。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
书空,然后落笔练习书写。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
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5.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
接受同学的质疑。

1.学生组词时教师要注意倾听,
发现别字要及时纠正并适当区
分。

2.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奶”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
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3.对学生的书写成果教师要及
时给予评价,并注意以鼓励为
主。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
车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
练习说话。

2.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
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
们觉得狐狸分得公平吗?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狐狸分奶酪》
这篇课文。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语,在说句子
的过程中尽量说完整,尝试着说不
同语气的句子。

2.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读
音,对学生组词中出现的别字要
适时进行改正。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
课文内容,再回答。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分钟)1.学习第10、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自然
段,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
两只小熊有什么样的表现?(指
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2)看到小熊兄弟俩生气了,狐
狸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朗读
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狐狸为
什么说他分得很公平?狐狸又
一次“笑”了,这次他为什么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
个自然段。

2.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
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
小熊兄弟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
的?(指导朗读)
用换词法理解“拌嘴”。

想一想:
两只小熊会怎么吵?
(2)自由读第3、4自然段,理解
狐狸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的
用意。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
兄弟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1~4自然段。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再读课文,思考交流:如果你
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1.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交流读后
感受。

(1)两只小熊很生气。

用生气的语
气读第10自然段。

(2)狐狸说自己分得公平的原因是
抓住了两只小熊自私的心理,说
“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
口”,是在嘲笑两只小熊。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熊生气,
狐狸得意、嘲弄的语气。

2.学生读第1~4自然段,分析人
物心理。

(1)两只小熊的情感变化。

捡到奶酪——高兴
怕对方多吃而吵架——生气
认真读文,与同桌模拟两只小熊
吵架的过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2)狐狸之所以叫两只小熊“小家
伙们”是要和他们套近乎,迷惑他
们。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3.一人扮狡猾的狐狸,一人扮憨厚
的熊弟弟进行分角色朗读。

4.先小组内各抒己见,再汇报自己
的想法。

1.要抓住这两个自然段中的重
点词句进行导读,理解狐狸的
“笑”是得意的笑,也是嘲讽的
笑。

在学生理解狐狸和两只小熊
的想法之后,再进行指导朗读。

2.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
要让学生理解两只小熊“拌嘴”
的原因,了解奶酪被狐狸吃光的
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怕对方多吃
一口,自己少吃一口。

3.分角色朗读时可以提示学生
加上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
法,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8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注意“吵、
第、公”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重点指导书写“第”字。

“第”的部首在上面,是竹字头,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
到关键笔画或者易错笔画。

2.跟着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注意老师强调的部分,认真仿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

2.强调书写,加强学生对生字笔
顺的记忆,避免出现错误笔顺。

3.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
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