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5.4身高的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4身高的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4身高的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四节《身高的变化》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四节《身高的变化》。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身高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函数描述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会用函数表示身高与年龄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会用函数表示身高与年龄的关系。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用函数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测量并记录自己和同桌的身高,观察身高是否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高与年龄的关系,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种关系。

3. 讲解示范: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用函数表示。

以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为例,展示如何建立函数模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函数模型,如体重与年龄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与年龄的关系、函数模型、实际应用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身高变化的数学表示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描述身高与年龄关系的函数模型,并画出图像。

答案:假设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可以设函数为y=kx+b,其中x表示年龄,y表示身高,k和b为常数。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收集一组年龄和身高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求得k和b的值,进而得到函数模型。

2. 请分析一下体重与年龄的关系,试着用函数模型来描述。

答案: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能与身高、体质等因素有关。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

2.能够用图表表示身高的变化。

3.能够对身高的变化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身高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对身高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身高的变化图,引入身高的变化。

2. 知识讲解
1.身高的变化规律:孩子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图表表示身高的变化:可以通过柱状图或曲线图来表示身高的变化,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身高。

3.数据分析:通过观察图表,可以了解孩子身高的变化趋势和速度,可以对身高的变化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3. 练习
1.给学生发放身高变化数据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身高变化的图表。

2.让学生观察图表,回答相关问题,如:孩子的身高在哪个年龄段增长最快?在哪个年龄段增长最慢?等等。

4. 拓展
1.让学生自行收集身高的变化数据,并用图表表示出来,进一步加深对身高变化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探索身高与健康、营养等因素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身高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评价
1.考试评价: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绘制身高的变化图表,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作业评价:让学生自行收集身高的变化数据,并用图表表示出来。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让学生分析真实的身高数据,这样更加真实和课堂实践。

2.在课堂中,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5章《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5章《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身高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身高变化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2.引导学生经历对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分组整理数据的作用,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多种能力,渗透推理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针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与数据分析”这个具体问题,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体验分析数据、用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读懂统计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会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而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教学过程】前置作业: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并收集连州市男生平均身高和女士平均身高的相关数据和自己一至六年级身高情况进行比较,制成统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不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1.多媒体出示学生所熟悉的体检视频。

提问:1.视频中所展现的是什么场景?(学生体检)2.你能说说其中有哪些体检项目吗?3.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身高的变化”。

【设计意图: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特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能使学生初步建立“身高变化”的表象,又使新课的导入高效自然。

】二、对比理解,建构概念1.多媒体课件出示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让学生说说自己能从中读懂什么信息?大家还想在这节课研究些什么?2.引导学生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对比、理解,对比出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5.4 身高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5.4 身高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5.4 身高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平均数,并能用平均数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

2. 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2.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 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计算过程3. 平均数在身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班级同学身高数据的平均数- 讨论平均数在身高数据中的作用和意义4. 身高变化的趋势分析- 探讨影响身高变化的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 平均数在身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平均数的计算过程2. 身高变化趋势的分析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身高数据表格、计算器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变化的问题- 展示班级同学身高数据,引发学生兴趣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生分组,收集本组同学的身高数据- 学生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并进行分类3.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 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计算过程4. 平均数在身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讨论平均数在身高数据中的作用和意义5. 身高变化的趋势分析- 学生分析班级同学身高数据的变化趋势- 探讨影响身高变化的因素6.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板书设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3. 平均数在身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4. 身高变化的趋势分析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平均数2. 分析给定数据集的变化趋势3. 探讨影响数据变化的因素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平均数,并能用平均数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

5.3《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己任。

今天,我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3节《身高的情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依据教材第5章《统计》中的第3节《身高的情况》进行。

我会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接着,我会引入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身高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身高数据的规律,并运用统计知识进行分析。

2. 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尺子。

2. 学具:学生身高数据表、统计学具包(包括平均数、中位数等计算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身高数据的规律。

2. 讲解统计知识:介绍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指标,并解释其在身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身高数据,计算平均数、中位数等指标。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统计知识解决身高相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以及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身高数据:160cm、165cm、170cm、175cm、180cm、185cm、190cm2. 作业答案:平均数:(160+165+170+175+180+185+190)÷7 = 176.29cm中位数:将身高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位于中间的数为175cm。

身高分布情况:大部分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个别学生身高较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身高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内容1. 身高变化的现象:介绍身高的变化,包括增长、停止增长等。

2. 身高变化的原因:分析影响身高变化的因素,如遗传、营养、运动等。

3. 身高变化的规律:探究身高变化的规律,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和预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身高变化现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变化的数据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年龄段的身高数据,引发学生对身高变化的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身高变化的规律。

3. 讲解:讲解身高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如何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身高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身高的变化2. 提纲:现象、原因、规律3. 关键词:身高、变化、数学方法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关于身高变化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并记录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分析身高变化的规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身高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身高变化现象,增强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_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_北师大版

4身高的变化教学目标1.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2.经历对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表达得不够清晰,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

初步具备了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认识了复式统计图,会画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经历过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

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重温统计活动的初始过程,使知识形成完整的脉络中国儿童发育行为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要到大连市做一项有关小学生身高变化的研究,需要大家帮忙,愿意吗?工作人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想确定自己六年级的身高在班级里是什么水平,应该和谁比呢?怎样求班级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根据研究的目的,要在一定范围内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收集到的这些数据是杂乱无章的,我们需要整理。

活动2【讲授】自主思考,渗透方法淘气所在的班级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出示统计表。

在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学会观察,你是怎么观察到的?(加手势)我们可以横着看到淘气一至六年级的身高是不断增长的,也可以看到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也是不断增长的。

我们还可以发现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差距。

活动3【活动】思维碰撞,先学后教除了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清晰直观地把一至六年级淘气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数据呈现出来呢?请在方格图上绘制统计图。

绘制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选出本组最能清晰表示出一至六年级淘气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变化情况的统计图并说明理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五章第四节内容,主要是探讨身高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身高数据表格;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身高的认识,以及身高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身高变化的规律: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身高数据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身高变化的规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身高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身高相关的练习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身高变化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身高变化的规律:1.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逐渐增加;2. 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有所不同;3. 身高的变化受到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收集自己和家人的身高数据,绘制身高变化图;2. 分析身高变化的原因,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身高变化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身高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身高的生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科学饮食、运动等方式促进身高的增长。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身高歧视现象,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身高的认识,以及身高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四节《身高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高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二是通过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身高的一般计量单位,了解身高数据的不同统计表现形式,并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高的一般计量单位,身高数据的统计表现形式。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身高数据统计图示例。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学校体检时测量身高的情况,让学生们回忆起身高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

2.身高计量单位的学习接着,我会介绍身高的一般计量单位,如米、厘米、英尺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们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身高数据统计图的学习然后,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类型的身高数据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解释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随堂练习在这个环节,我会给出一些身高数据,让学生们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例题讲解6.身高数据统计图的制作我会指导学生们自己制作身高数据统计图,可以使用纸和笔来绘制,或者使用计算器等电子设备来制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身高的一般计量单位,身高数据的统计表现形式,以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用尺子测量你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你的身高数据。

答案:1.根据个人测量结果填写。

2.根据个人身高数据,可以选择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来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身高的一般计量单位,了解了身高数据的统计表现形式,并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4《身高的变化》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身高与年龄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积极思考,愿意参与探究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身高与年龄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数据,探究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身高与年龄的关系。

2.数据分析法: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身高年龄数据。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身高年龄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儿童身高年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觉得身高与年龄有关系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身高年龄数据写在纸上,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总结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米,请问这个班级中身高最高的学生可能有多少米?”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身高的变化”这一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身高的变化”问题的引入和解决方法。

2. 身高变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 身高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身高的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析身高变化的原因,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计算器、数据收集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身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身高的变化。

2. 数据收集:让学生分组,每组收集一定数量的同学身高数据,并记录在数据收集表上。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收集到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身高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5. 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身高的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身高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身高的变化2. 板书内容:身高变化的原因、身高变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身高变化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调查并分析自己家庭中成员的身高变化情况。

2. 写一篇关于“身高的变化”的短文,内容包括:身高变化的原因、身高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何应对身高变化。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3. 教师应根据课后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身高的情况(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身高的情况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身高的概念,学会用厘米和米来表示身高,并能进行简单的身高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 身高的测量方法3. 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 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高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及计算。

2. 教学难点:身高数据的整理、表示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直尺、卷尺、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身高尺、直尺、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高,激发学生对身高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身高的测量方法(3)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身高计算。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身高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及计算。

5. 作业布置:完成身高测量及计算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概念及单位2. 身高的测量方法3. 身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4. 身高数据的计算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身高测量及计算练习。

2. 收集家人的身高数据,进行身高比较。

3. 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绘制身高分布图。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后反馈,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身高相关知识。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身高相关知识,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5. 教学改进:根据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四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四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四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四课时,身高的变化。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身高的变化情况,并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身高的变化。

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身高数据,如何制作条形图来表示身高数据,并通过条形图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收集身高数据的方法,能够制作条形图来表示身高数据,并能够通过条形图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收集身高数据的方法,制作条形图来表示身高数据,并通过条形图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了解身高的变化情况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纸张、铅笔、尺子等学具,以及一些身高数据的真实案例。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说班级里同学们的身高数据,让学生们了解到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指导学生们如何收集身高数据,如何制作条形图来表示身高数据,并通过条形图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

在学生们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案例,让他们独立地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身高的变化1. 收集数据2. 制作条形图3. 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们收集自己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并制作条形图来表示身高数据,通过条形图来分析身高的变化情况。

答案:根据你们收集的数据和制作的条形图,你们可以分析出家庭成员的身高变化情况,比如是否有人在增长身高,是否有人在减少身高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2023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尺子测量身高,并记录在表格中。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身高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例如如何通过身高变化预测未来的生长发育。
举例解释:
-难点一: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面临测量工具的选择、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难点二:绘制图表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解读图表中的信息,教师需提供指导。
-难点三:预测未来身高时,学生可能对统计方法的运用和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感到困惑,教师需解释预测原理,并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身高的变化》这一章节,整体来看,学生对身高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首先,关于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在实践活动环节,有的学生在测量身高时,可能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不够准确。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提前做好示范和讲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关于图表绘制的技巧。在课堂讲授中,虽然我已经详细讲解了图表的绘制方法,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这说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我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图表绘制的技巧。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能够围绕身高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的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不足或者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信心。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高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掌握把身高转换成数值的方法。

3.理解身高的增加和减少所表示的含义。

4.能够进行身高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电子课件、教具、白板、笔等。

2.学生:笔、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回忆一下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身高和身高的变化的概念。

2.新课讲授(1)学习身高的基本概念和单位1.教师出示一张人体标准尺,并给出基本标准。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理解尺上的相关单位(含厘米、分米、米)。

2.教师拿出一名学生的身高,示范并讲解将身高量化为数值的方法,如:一个学生身高是 1 米 50 厘米,应写成 1.5 米。

(2)学习身高的加法和减法运算1.教师通过身高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熟悉身高的计算方法。

2.在讲解身高运算的同时,要求同学认真理解题目中的身高变化,并用所学的数值方法计算出结果。

(3)拓展应用1.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应用让同学们深入理解身高的变化,比如让同学们根据身高变化制定健康计划等。

2.还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比如让同学们通过实际情境的体验掌握身高及其变化的知识。

3.练习与巩固1.下发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理解题目并用所学的方法解答。

2.课堂布置部分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4.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身高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知道如何量化身高并进行加法、减法运算。

同时,巩固了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讲解为主,结合一些实际情境帮助同学们理解身高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课堂气氛较为轻松,学生也比较投入,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认知能力还不够理解得不够深入,需要接下来继续与他们沟通和训练。

同时,下发的作业也需要更加严格,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测量、比较数据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身高的测量方法。

2. 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3. 身高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4. 身高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比较数据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身高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用数学方法分析、整理和表示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身高测量仪。

2.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高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身高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测量身高。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身高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身高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数据整理与表示:学习用数学方法整理和表示身高数据,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数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变化2. 主体部分:包括测量方法、数据比较与分析、身高变化原因及影响、数据整理与表示等。

3. 配图:身高测量示意图、数据整理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2. 小组作业:分组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整理数据,绘制图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比较数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身高的变化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身高的变化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案:身高的变化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以及身高的增长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成长,关注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生长发育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

2. 身高的增长规律。

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 身高的变化与生活、运动、营养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身高的增长规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身高的变化与生活、运动、营养等因素的关系,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测量尺,教学PPT,相关数据表格。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身高数据,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自己身高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身高的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身高的增长规律。

3. 数据收集:让学生收集自己及家人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5. 案例分析:分析身高变化与生活、运动、营养等因素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关注身体健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身高的增长规律,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2. 身高的增长规律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 身高的变化与生活、运动、营养等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收集并整理自己及家人的身高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 调查身边同龄人的身高变化情况,分析身高变化与生活、运动、营养等因素的关系。

3. 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生长发育计划。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身高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身高的增长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身高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身高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会进行计算,但在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很少想到用平均数。

学生也认识了复式统计图,经历过收集并整理数据、获取信息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表选择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会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分组整理数据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预测。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我们以前学习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出示练习: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师:先看看甲、乙两市上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生:甲市上半年平均气温先上升然后下降;乙市是先下降然后上升。

师: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在哪个月份相差最大?哪个月份相差最小?生:在3月相差最大,在2月和10月相差最小。

师:你还可以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同学们有留意过自己身高的变化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身高的变化”。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有意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发展数学统计观念。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分组整理数据课件出示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应该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生:要知道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师:根据上面的数据,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图。

学生自行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然后与同桌交流。

师: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图,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图,从而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带领学生绘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4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教案:身高的变化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的第4课——身高的变化。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学会用统计图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

我们将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学会用统计图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

2. 能够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

难点: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能够正确解读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身高数据表格。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统计图模板、身高数据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站起来,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2. 讲解身高变化的规律:通过数据表格,引导学生发现身高的变化规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会逐渐变高。

3. 学习条形统计图:用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身高条形统计图,然后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

4. 学习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身高折线统计图,然后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

5. 学习扇形统计图:用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身高扇形统计图,然后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身高的变化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自己的身高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 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并写一篇关于身高变化的小论文。

答案: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2. 关于身高变化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用统计图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的方法,能够分析统计图所传达的信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身高的变化。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身高。

3. 学生能够使用图表和图形有效地展示数据,并从中提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合作收集数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培养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 学生通过绘制图表,提高信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数据的热情。

2. 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敏感性,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学会用数据说话。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身高的变化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探究身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数据的收集: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同班同学身高的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教授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 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身高数据,寻找身高变化的规律。

4. 平均数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身高。

5. 数据的展示: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身高数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

3. 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对身高变化规律的深入理解。

2. 如何利用图表和图形有效地展示数据,使信息一目了然。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统计图表、身高变化相关资料。

2. 学具:计算器、直尺、统计表格、图表绘制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关于身高的变化,引发学生对身高变化规律的思考。

- 展示一些有关身高变化的图表,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

新课导入-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重要性。

- 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收集同班同学的身高数据。

数据整理- 教授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推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每年都会体检,谁说说你体检的时候都检查了哪些项目?(量身高)每年都有身高的测量,谁愿意说说你现在有多高?你的身高和去年相比有了什么样的变化?(生回答长高了多少)看来每个同学的身高同去年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都长高了。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量身高的?有对父子有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情境图,这对父子的测量方法准确吗?(人在长高树也在在长高)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身高的变化”(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一、二年级的身高是多少吗?(淘气身高表)
(出示课件)淘气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他把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身高情况,都整理到了统计表里。

淘气是如何制作这个表的呢?(板书: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他想把自己的身高与全市平均身高进行对比。

(什么是平均身高?)
二、探索合作,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一至六年级的身高与全市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1)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谁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你的想法边指边说(不仅发现淘气在各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还将他与全市平均身高做了一个比较也能发现一些变化)。

2)提问:除了统计表还可以怎样更直观更清楚的表达身高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说出画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

你能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统计图?(拿出学具制作)
说说制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2、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并补充完整。

(出示课堂活动卡)
1
际需要,明确可以按照每格10cm来表示身高。

提问:能看图说一说淘气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
3)如何表示淘气的身高才能与全男生市平均身高区分开呢?
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淘气的身高变化情
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就给与肯定)明确: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量,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或颜色的线来表示两种不同的量,并在统计图的上方标明图例。

5)小结:刚才同学们绘图的过程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图过程。

我们可以逐一绘制两种量,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形式进行区分。

为了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可在每个点的旁边标注数据。

绘制完成后要在统计图的上方标明图例。

6)绘制过程:标题、确定纵轴数据、写图例、点点描述并连接、将你们制作的统计图修改完善(并交流)你能从这幅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3.分析数据。

(出示问题)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
4.预测:你能估计淘气三年后的身高吗?
三、深化巩固
做课本64页第1题。

1、你们想研究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吗?(课前请同学们调查了自己一至六年级的身高)
1)(老师帮你们调查了全县男(女)平均身高)出示全县男(女)平均身高统计表
2)结合自己收集的一至六年级身高数据整理在统计表内
3)根据数据完成统计图(结合这些数据,利用刚才研究淘气身高的变化过程,就你自己的身高做出统计和分析,可以吗?)
4)根据统计图,将自己的身高与本地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记录在纸上)
5)全班交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适当建议。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1.学生分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地整理,并进行记录。

2.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延伸
教师梳理学到的知识。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折线统计图?统计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发现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时,也能运用咱们今天所学知识调查整理进行数据分析。


六、板书设计
身高的变化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制成
统计表、统计图
分析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