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谥号、庙号的由来
年号、庙号、谥号
谥号乃帝王、嫔妃、大臣、士大夫、诸侯
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由后人评他生前 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皇帝谥号(包 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 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 1.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 为其死后的名号。 2.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 有。 3.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 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 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
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 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 叫做改元。一位帝王少则一个年号,多则十 几个,遇到大事(如祥瑞降临等)都要更改 年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自汉代起,每 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 (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之君,清太祖爱新觉 罗·努尔哈赤为王朝奠基人),以后的嗣君则 称太宗、世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古文化知识: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的历史由来及含义
古文化知识: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的历史由来及含义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官方根据他生前事迹、道德修养等情况,给予其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也就是谥号,相当于一个人的盖棺定论。
周朝时,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根据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的考证,谥号制度的形成,应该起源于西周中期,这种观点也得到学界的广发认可。
谥号一开始只有“美谥”、“平谥”,通常表示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恶谥”的开始主要源于周厉王在位期间的倒行逆施死后而被谥为“厉”。
并且从此以后,逐步形成了清晰、明确的谥法,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为了达成将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的目的,编写了《谥法解》一书,这本书也成为后世谥法施行时的重要依据。
到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秦始皇统治时期,他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行为大逆不道,因此废除了谥号;汉朝开始又重新兴起,并且逐渐规范;明清时,谥号管理由礼部负责。
下面是一些和谥号有关的趣事:魏明帝曹睿在世时,就迫不及待的自称为烈祖明皇帝,被后世所嘲笑,按照规矩,谥号只有死后才能获得。
南陈被灭之后,后主陈叔宝被俘虏回了长安,于公元604年去世,由于他做皇帝时候的荒唐表现,被当时的皇帝杨广定谥号为“炀”(著名的恶谥,昏君的代名词),杨广继承时的大隋王朝,强盛繁荣、威震四方,到他临死前,大隋王朝在各路义军的风起云涌下,已经是落日余晖,离灭亡不远了,因此他也被唐朝定了谥号为“炀”,得以与南齐东昏侯、陈后主、金朝海陵王等昏君其名,不知道这位文采绝佳、风姿不凡的帝王知道也得了这么个谥号之后有什么感想。
南宋时,大奸臣秦桧死之后,被朝廷赐予了“忠献”的美谥、赠予了申王的爵位。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古文中的年号·庙号·谥号介绍
古文中的年号·庙号·谥号介绍学习古诗文,经常会遇到“嘉佑”“靖康”“高祖”“世宗”“文忠”“文正”等表示年号、庙号、谥号的词语,然而,有不少同学却搞不清楚年号、庙号和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下面就对它们分别加以解说。
年号是封建皇帝为纪在位之年而建立的名号。
在汉武帝以前,用甲子纪年,帝王都没有年号。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始建年号,称为“建元”。
以后新皇帝即位,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称为“改元”。
自汉武帝建元到清宣统皇帝退位的两千多年间,历代皇帝都建有自己的年号。
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往往多次改变年号,也叫“改元”。
历史上改元最多的皇帝是武则天,前后共建立了17个年号;其次是汉武帝,共建立了11个年号。
明清两代实行一帝一元制,中途都不改元。
例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等。
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中途都不改元,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可以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玄烨为康熙皇帝等。
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皇帝们先后建立了600多个年号。
皇帝们给自己建立年号往往选用吉利、祥瑞的字眼儿,如天、元、永、建、乾、德、光、熙、福、顺等,以应“天瑞”,并借此来显示政德。
在这些字中,使用最多的要算“天”字和“建”字了,都使用了六十次以上;其次是“元”字,使用过五十多次,。
年号绝大多数是两个字的,如贞观、天宝、嘉佑、乾隆等;也有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东汉光武帝刘秀)、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唐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匡义)等;还有六个字的,如天授礼法延祚(西夏景宗李元昊)、天赐礼盛国庆(西夏惠宗李秉常)。
年号是皇帝在位时自己建立的名号,而庙号则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议立追尊的名号。
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等。
汉代承其制,如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宣帝尊武帝庙为世宗庙等。
其后历代封建皇帝几乎都有庙号。
年号谥号庙号帝号国号尊号陵号
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
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
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近似于年号。
中国、蒙古、越南和韩国已经全面废止年号,改用公元纪年。
年号始末综述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
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为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
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
另外朝鲜、琉球为中国藩属时,亦用中国帝王年号。
以朝鲜为例,明亡之后,除与清朝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拒用清朝年号,改用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到崇祯三百余年者,与明郑一直采用永历年号,极为相似。
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
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
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
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
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
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
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
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
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
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
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
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中国的纪年,在汉武帝之前,只有年数,史家以王号纪年,鲁隐公元年等。
庙号、谥号、年号傻傻分不清楚
庙号、谥号、年号傻傻分不清楚我们在学习文史常识的时候,肯定学习过很多帝王的事迹,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有这么几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么这些帝王的称呼都是按什么规则取的名呢?今天就让小马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庙号、谥号、年号。
一、庙号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皇上的名字,比如汉文帝、魏武帝、明成祖、清世祖等等,唐明皇、唐玄宗、开元、天宝这些又是什么呢?庙号,用于皇帝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最早出现于商朝。
西周时期就不再使用了,而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就直接把庙号和谥号废除了,原因在于秦始皇认为“庙号和谥号”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
而到了西汉时期,就又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
与谥号不同是,庙号是君王独有的称号。
例如玄宗、世宗、世祖等都属于庙号。
这里有一个小常识,一般开国君主的庙号多用“祖”字,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其庙号为“高祖”,是为“汉高祖”,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为“高祖”,是为“唐高祖”,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其庙号为“太祖”,是为“宋太祖”。
二、谥号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或者一些有威望的人物在其死后,朝廷或者后人根据一生的行为和品行,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性的称号。
谥号大约在西周时期形成。
谥号又分为美谥、中谥、恶谥,其中美谥多表肯定,例如魏武帝的武,就有“刚彊直理、克定祸乱”等意,汉文帝的文,有“慈惠爱民、愍民惠礼”等意,汉景帝的景有“布义行刚”等意。
恶谥多表批评,例如隋炀帝的炀有“好内远礼、去礼远众”等意,商纣王的纣,有“残义损善”之意。
中谥多表同情,例如汉哀帝的哀,有“蚤孤短折、恭仁短折”之意,唐殇帝的殇,有“短折不成”之意。
这里有一个皇帝的谥号比较有意思,就是乾隆,乾隆皇帝的谥号为“纯”,即“纯皇帝”,乾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呢?显而易见是清朝的皇帝,那么乾隆皇帝的谥号连起来是什么呢?清纯皇帝。
三、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庙号年号谥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占总数的57%左右。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
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
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
谥号庙号年号的变化规律
谥号庙号年号的变化规律
谥号庙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授予祖先或自身的一种礼节,从腓势力到清朝,大约历
经三千多年,这种礼节从最初的单纯地褒扬英雄,到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个表示皇帝的重要
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谥号的用法是相当普遍的。
最早的谥号出现在西周时期,大多是玛姬
或者伊斯兰教的领袖,授予谥号更像是一种赞美或者庆祝他们的英勇行为。
而后渐渐用于
对冥王赞美和对孝子褒奖,以此表明他们的敬意。
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大臣尚书朱熹,曾给
自己授予谥号“君子”,以此表达他对孝顺和贞节的尊敬。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圣贤赐庙号开始出现,南朝宋推行了现代赐庙号的制度,这种制
度使赐庙号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普遍应用于历史人物,包括将军、政治家和知识分子。
很多皇帝都会给自己的祖先赐庙号,以此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荣誉。
末代清朝,赐年号更被应用到皇帝本人,每个朝代的开始,帝王都会赐自己一个新的
年号,用来标识其统治的时期,且年号的变更比较频繁,属于时代的变迁的一个内在的象征。
谥号、庙号、年号,一直在中国历史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用于褒扬官员、将军,在古代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承载了无限神秘的文化内涵。
属于中国古典文化的
组成部分,将永不褪色,一直被历史释放着价值。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看历史,有一个让人经常搞混的难题:年号、谥号、庙号,为啥一个皇帝搞那么多名堂?比如,乾隆爷,真名叫弘历,又叫清高宗,或者纯皇帝;朱元璋,又叫洪武帝、明太祖、高皇帝。
搞那么复杂干啥?其实,这些很容易区分。
年号,是皇帝自己取的,谥号和庙号,都要等皇帝去世之后,别人给他们定。
年号——皇帝的个性签名“年号”顾名思义,是皇帝在位时期区别年份用的。
比如,你穿越到了古代,没有人会告诉你现在是公元多少年,西元多少年,只会说,咱们是康熙十年、贞观十五年、开元六年等等。
▲唐太宗年号起自汉武帝,在武帝之前的皇帝,虽然也有即位改元的说法(元是开始的意思,改元就是从这位皇帝重新开始纪年),但那时候也只是前元、中元、后元的区别。
比如,汉文帝就没有年号,所以史书上只能是“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后二年”“后六年冬”的写法。
到汉武帝时,开创了年号纪年法,一开始,武帝的年号取的也比较普通,如建元、元光、元朔、元封、太初等,基本都只是表示:我开始了,我又开始了,还是我诶……只是改个年号表示新的开始,就像现代人剪头发,从“头”开始一样,属于纪念意义。
领略到年号还可以稍微表达点意思后,武帝也创造了几个,如元狩、元鼎、天汉、太始、征和等,都包含了一定的想法,元狩表示我们要开始打仗了;元鼎据载是当时得到了一个宝鼎,鼎在古代意义重大,如“问鼎中原”,得到鼎就表示得到了上天认可,所以武帝改元元鼎;天汉就是我汉朝是天家;太始,基本是又开始了的意思;征和则表示,不打了不打了……▲汉武帝基本上,年号就像咱们现在的个性签名,改一下,代表自己现阶段的想法和目标。
接下去的汉昭帝始元、元凤、元平,汉宣帝本始、地节、元康,也都比较普通。
汉元帝、汉成帝开始,年号就有所意指了,黄龙、竟宁、绥和,都有各自的寓意。
西汉时期,帝王习惯于动不动改元重新开始一下,到东汉,曾几一度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但从汉章帝开始,又开始频繁换签名。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
庙号、谥号、年号、帝号、国号简介1.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历史上最长的谥号29个字,是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
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一)谥号在我国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特殊称号,这就是谥号。
谥号之事,大约起源于西周初年,当时天子、诸侯死后要避讳其名,需另起尊称,这叫“易名礼”又叫“更名典”,从此便产生了谥号。
像周文王、周武王,这便是谥号。
西周对谥号掌握得比较严格,赐谥权在王室,天子死后才有谥,诸侯死后并不一律赐谥。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
卿大夫和贵夫人也有了谥号,而且还出现了“私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废除“谥法”,到西汉初年,赐谥制度又恢复,经过两汉、魏晋,谥法越来越严密,发展到唐宋达到鼎盛时期。
元代以后赐谥趋于荒滥,并且取消了恶谥,谥号成了名副其实的歌功颂德。
辛亥革命后,赐谥制度也随之废止。
关于给谥的规定叫“谥法”,《逸周书·谥法解》说这个办法是周公旦和太公望创制的。
“谥法”是古代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唐朝王彦威《赠太保于领谥议》说:“古之圣王立谥法之意,所以彰善恶,重劝戒,使一字之褒宠,逾绂(fu)冕之赐,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利,此郅(zhi)家之礼典,向陛下劝惩之大柄也。
”古代根据“谥法”给谥,同时又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不同的称号。
死者生前行为有美善的、平平的、丑恶的三种,所以谥号也就分为褒、怜、贬三类。
1.褒奖表扬的,如:经天纬地日文威强睿德日武辟土服远曰桓布义行刚日景辟地有德日襄服地志强曰庄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柔质慈民曰惠照临四方日明2.怜悯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短折不成曰殇年中早夭曰悼3.贬抑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不悔前过曰戾怙威肆行曰丑壅遏不通曰幽在古代给谥有两种,一种是“公谥”,另一种是“私谥”。
下面分别介绍:1.公谥:这是朝廷赐给的谥号,最为重要。
赐谥对象有帝王、后妃、诸侯、卿大夫以及有特殊贡献的人。
皇帝的谥号由礼部官员议定,在继位皇帝参加下,由朝中最尊大臣在圆丘祭天仪式上称天给谥。
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自从始皇帝建立华夏第一个集权皇朝——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
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
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
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
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而由于唐朝之前的皇帝并非人人有庙号,而谥号从周武曌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又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明帝(隋炀帝),不称庙号。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
怎么区分庙号、谥号、年号?庙号、谥号、年号:1、庙号:就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最早的庙号出自夏代,如“太康”-“少康”等。
最后一个庙号是清末光绪定的“德宗”。
庙号以“祖”为最尊,“宗”次之。
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前者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后者如唐太宗,明仁宗等。
2、谥号: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谥号起自周朝,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根据谥法: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赠予。
谥号用字一般都有褒、贬之意。
如周文王之“文”,汉武帝之“武”,孝文帝之“孝文”,都含褒扬之义;周厉王之“厉”,隋炀帝之“炀”,则贬义;汉哀帝之“哀”,汉殇帝之“殇”却是哀怜之义。
贵族、大臣死后由朝廷赐予的谥号,其用字亦含褒贬之意,如唐魏征赐“文贞公”,宋岳飞赐“武穆王”,褒扬之情不言而喻。
3、年号:就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
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
最早的年号是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年所定的“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代的“宣统”。
年号的作用,一是记载帝王的在位之年,二是表示初登帝位,如汉昭帝的“始元”;三是表示祈求福寿,如武则天身体不适,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四是表示吉祥,如汉武帝见到亮星改年号为“元光’;五是表示重大时事,如汉武帝首次登封泰山,改年号为“元封”。
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
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怎样区分庙号、谥号、年号?一般说来,唐以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
唐、五代、宋、元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两代。
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如嘉靖、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
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
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
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
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
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历史上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历史上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
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
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谥号”产生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
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
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
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
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
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年号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
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
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
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
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
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
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
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
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
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
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古代帝王的尊号、徽号、庙号、年号、谥号有何含义?我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经常听到“同治皇帝”“汉武帝等称呼。
那么,“同治”“武帝”就是他自己名字吗古代帝王身份比较特殊和尊贵,所以,古往今来他们的称呼也非常非常复杂,一般人根本搞不懂其中含义。
其实,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帝王的称呼主要包括尊号、徽号、庙号、年号和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拟定的称号。
称谥起自周代,秦朝一度中断,汉代恢复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
按照制度,帝王的道号由礼官议定后上报新君批准,大臣的道号则由朝廷赠予。
道号用字一般都含有特定的意义,如经天纬地曰“文”、成强睿德曰“武”,文武含有褒扬之义。
乱而不损曰“灵”、滥杀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灵厉、都含有贬义,历史上得此恶说的有汉灵帝、周厉王,隋炀帝等。
除此之外,还有表示同情的道号。
如恭仁短折曰"哀”、慧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等。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地起的名号。
称庙号始于汉代,终于清代。
从汉代起,各朝代的第一个皇帝谥号往往太长,不便称呼,因此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一般来说,开国的皇帝称“祖" ,后继者称“宗”,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 ,如明朝的朱元璋称为“太祖”,第二个皇帝朱棣称为“成祖”;清朝顺治帝福临称做“世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德行尚好和建功立业者方可入庙奉祀。
唐代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如“康熙”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乾隆”就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
帝王称年号由汉武帝首创,用以纪年,其第一个年号为公元前140年所定的“建元”,因此公元前140年又可称为建元元年。
此后,每个朝代的每位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叫作“改元”。
1分钟了解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1分钟了解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翻开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多为记载的是帝王将相丰功伟业和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
理解起来不难,因为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的亲就问小编,诸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徽宗、清圣祖这些称谓,来历是什么?贞观、万历、康熙等又是指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涉及到中国古代帝王非常重要的庙号、谥号和年号等内容。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就让我们放松心情,听小编聊聊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的来历和规定。
一、庙号古代皇帝驾崩之后,为了后世祭祀和敬拜方便,就将列祖列宗用一个称号追尊。
因为要在家庙或太庙里祭拜,每位皇帝在庙里都有个神位,所以称为庙号。
庙号自殷商起开始出现,起初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只有创立基业的皇帝、有突出贡献的皇帝、值得世代祭祀的皇帝才有资格以“始祖”、“高宗”等庙号称呼。
到了秦汉时期,庙号被严格规范,尤其是两汉,非大功大德之君不能冠以庙号。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没有约束开始泛滥,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甚至不止一个。
庙号的启用是想怎么起就怎么起吗?不然,庙号的使用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庙号不能乱起和乱认,否则便犯了欺君之罪。
其规律常用“祖“字或”宗“字。
一般来讲,开国皇帝称“太祖”或“高祖”,后面的皇帝就称“太宗”、“高宗”等。
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等。
但清朝例外,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称“清太祖”、承袭皇位的皇太极称“清太宗”,这都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顺治和康熙庙号分别为“清世祖“和”清圣祖“。
皇太极脾气暴,又重情,虽然创立清朝和对明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临死前也未定鼎北京,所以称为“太宗”并不是“X祖”。
顺治运气很好,在多尔衮的协助下,进入北京紫禁城登上金銮,其功勋被清朝世代传颂,故称为“清世祖”。
康熙帝一生功绩卓越,将清朝统治发扬光大,开创“康乾盛世”,“千古一帝”,所以庙号称为“清圣祖”很契合。
二、谥号谥号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按照生前事迹功过被追封的称号。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在综合知识的考试中人文常识需要日积月累,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年号、庙号和谥号。
首先我们来看年号。
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
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只有一个年号,有些则有多个。
例如,明清两代帝王的年号都只有一个,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年号;而唐朝的皇帝则十分任性,他们给自己弄出来很多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多达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等都是唐高宗使用过的年号。
年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于纪年。
一般改元从皇帝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古代纪年的时候,往往就用当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念,比如说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其中天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就是天宝这个年号使用的第十四年,在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其次我们来对照一下庙号。
早在商王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庙号,但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之后便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又重新被使用,在这期间,庙号被废止了将近一千年。
庙号的使用,通常是在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后世追尊的名号。
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等等,这些称呼都是庙号的称呼。
通常情况下被称为太祖的,多是开国皇帝或者被追封的庙号。
例如汉太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则是被曹丕追封的庙号。
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是太宗,通常情况下称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继任者,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者。
最后我们再来对比谥号。
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
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
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1)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庙号制度被废止。
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佑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间初时常以谥号称皇帝。谥号是帝王死后所上,据《史记 谥法解》:“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由此可见后世对于历史上帝王的评判。如汉武帝、汉灵帝、隋炀帝之类即是称谥号。但后期谥号也越发冗长而失其本,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这般的长度也是不能再为平常人记住的了。所以也就逐渐由称谥号改为称庙号。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极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2)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世间还有以陵号称皇帝的习惯,也即以皇帝所葬的陵墓的名称来称皇帝,比如“茂陵”就常指汉武帝。唐代诗人李贺曾有诗云“茂陵刘郎秋风客”。
作家柏杨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聊。
我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பைடு நூலகம்),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那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称他们为“圣祖”(康熙庙号)和“高宗”(乾隆庙号),就不对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 )、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年号、谥号、庙号的由来.txt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3)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
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会尽量把好的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尊号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并不断加长。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后相应的也有类似的号,名为徽号,如慈禧的徽号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由于尊号太长,所以平民百姓很少称呼皇帝的尊号。至辽、元开始,皇帝的尊号也有从简的趋势。康熙曾言:“加上尊号乃相沿陋习,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以欺不学之君耳!”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宗庙中的称号。庙号在较古的年代是由严格的规定的,必须是有重大贡献的皇帝才配享有庙号,比如在汉代,就只有少数几个皇帝能够称得上“宗”、“祖”,而“宗”、“祖”就是常见的庙号了。不过到了后世,人们不再如以前一般恪守规定,所以几乎后世的皇帝几乎都有庙号,比如唐代诸帝,除了高祖之外,无帝不“宗”。由于庙号相对简洁,所以后世大都称庙号。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