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局部解剖学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32
综上所述,翼外肌的浅面有翼丛和上颌动脉;深 面有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其中耳颞神经向后,翼 外肌上缘有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翼外肌两 头之间有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翼外肌下 缘有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33
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 面部及口腔的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膜
颞浅腱膜 耳前腱膜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7
三、腮腺咬肌区
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
• 境界
上界:颧弓、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 肌上部的前缘
• 层次及内容
皮肤 皮下组织 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8
腮腺咬肌筋膜
• 来源:颈深筋膜浅层 • 解剖特点:
翼内肌后缘 咽旁间隙
向后 咽后间隙
间隙
间隙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45
• 咬肌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19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 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 境界
颞下间隙、翼颌间 隙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28
上os内t外p前mhqfoae界ut侧侧rhxatiep:ilmol界界atgzneo蝶颧ryry::uregoy骨sabofg蝶下tomp大的eotnahra骨i颌e翼下rdewtt.icoi的部的支prnfabgr和颞too翼的mhonce上下fue突上ettseh颌面saem外部sno骨。dspfo侧和po的stmfhhruat板e颧ea颞phlneniebn下。弓ordofiiorsdin面a。Mbrpeltbyleh。.eeolma-endAattnpeihenanooeatrldreilaandyirnlldti-lofhysbrartaue-ohlytrptneef-zhaotmehyceroetgpeiuouoolotonrpemfawoprtlehafespretturhilpcarefotaaerctrieoconhf

美容解剖学全套教学课件

美容解剖学全套教学课件
循环系统 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 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 系统。 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 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 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 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 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 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 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 官以调节其功能。
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 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 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
功能:收缩和舒张
图4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模式图
图7B 骨骼肌纤维电镜像 (蛙)
图14B 心肌纤维及闰盘光镜像 (Hemalum染色)
图19 平滑肌纤维束纵切面光镜像
图20 平滑肌纤维束横切面光镜像
绪论
神经组织
绪论
内分泌系统
是机体的重要调 节系统,
它与神经系统相 辅相成,共同调 节机体的生长发 育和各种代谢, 维持内环境的稳 定,并影响行为 和控制生殖等。
绪论
生殖系统
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 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 的总称。
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 繁殖新个体,分泌性 激素和维持副性征。
绪论
泌尿系统
绪论
神经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 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 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 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对体内各种功能需要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
绪论
呼吸系统
包括呼吸道(鼻腔、 咽、喉、气管、支 气管)和肺。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 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称为呼吸
动物的器官十分复杂,数不胜数。
绪论
(四)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 顺序连在一起构成 系统。
九大系统:
绪论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美容局部解剖学腹部

特点:
无腹肌,
腹横筋膜薄, 腹股沟管浅环 恰在此区。 易发生腹股沟直疝。
四、腹壁手术切口层次
(1)经腹直肌切口(旁正中切口) (2)麦氏切口(阑尾斜切口) (思考题1、 阑尾切除术可选择什么切口?经过 哪些层次可到达阑尾? )
(3)正中切口
(4)肋缘下切口
肋缘下切口 阑尾斜切口
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睾丸和精索的被膜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外层称精索外筋膜,来自 腹外斜肌腱膜; 中层为提睾肌,来自腹内 斜肌、腹横肌; 内层为精索内筋膜,来 自腹横筋膜; 其深面的脂肪是腹膜外 筋膜的延续; 睾丸鞘膜(壁、脏层,鞘膜腔)。
第三节 第四节
腹膜和腹膜腔 结肠上区
包含食管腹部、胃、肝、肝 外胆道和脾、胰、十二指肠 等结构。 一、食管腹部 长约1~2cm,食管右缘与 胃小弯无明显界线,左缘与胃 底间有贲门切迹为界。 食管前面有迷走神经前干, 后面有迷走神经后干走行。 动脉来自膈下动脉和胃左 动脉的食管支。
胃胰韧带
(三)血管与淋巴
1.动脉:有6条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出现率约70%
腹腔干
肝左支
肝右支 胆囊 a. 胃右 a. 肝固有 a. 胃十二指肠 a. 脾支 胃网膜左 a. 胃网膜右 a. 胰十二指肠上 a. 肝总 a. 脾 a. 胃左 a. 胃短 a.
将十二指肠空肠曲悬吊于右膈脚上。
(三)血管
1.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2.静脉:与动脉伴行、同名,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三、肝 (一)位臵与毗邻
1、位臵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 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 季肋区。 2、毗邻: (1)上方:有膈、膈上为右肋膈 隐窝、右肺底、心 (2)后缘:邻食管腹部。 (3)下面:邻胆囊、下腔静脉、 右肾、右肾上腺、结肠右曲、十 二指肠上部、幽门、胃前壁。

美容局部解剖学

美容局部解剖学

第一章概论一.概论M美容局部解剖学:是从美容临床应用的角度,,按照人体的分布,由浅入深的研究人体格局不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层次及相关比邻,进而揭示医学人体美和人的生命活力美感规律的科学。

二.人体层次结构的解剖基础(一)皮肤1.人体结构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骨骼肌、骨、关节以及配布其间的血管神经。

2.皮肤的表面积在承认月1.5-2.0㎡,新生儿约0.21㎡,起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眼睑耳廓乳房和四肢屈侧皮肤较薄,背部臀部手掌和足底皮肤较厚。

3.皮纹:是指有皮肤表面很多自然地细小隆起和凹陷所形成的纹理。

隆起的皮纹称为皮嵴,凹的皮纹称为皮沟或皱襞。

皮纹主要是由皮肤的弹性纤维束和胶原纤维束在真皮内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牵引而形成的,故又称为张力线。

(二)浅筋膜1.在腹壁下部(脐平面以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为Camper筋膜,含有脂肪,向下与股部浅筋膜相连接。

深层为Scarpa筋膜,含有丰富弹性纤维,其两侧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处,附着于大腿阔筋膜,在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间继续向下至阴囊与浅会阴筋膜相连。

2浅筋膜系统(皮下组织):由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两部分组成。

疏松结缔组织交织成筋膜样纤维隔,脂肪组织形成或大或小的脂肪球镶嵌在纤维隔内。

浅筋膜是储存脂肪的仓库,具有保暖和缓冲外力的作用。

皮下组织内有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三)深筋膜1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组织。

面部与腹前壁没有深筋膜,只有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第二章头部一.颅部(一)额顶枕区软组织W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为5层:皮肤、浅筋膜、枕额肌和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2.皮肤特点:①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腺体分泌旺盛②富有血管,易出血,伤口愈合也快3.浅筋膜是由含有较多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此层被许多垂直于皮肤与帽状腱膜的结缔组织小梁分成许多小格,故炎性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张力过大而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局部剧痛4.枕额肌是由前部的额腹(额肌)和后部的枕腹(枕肌)中间的帽状腱膜连成的菲薄扁肌,肌纤维程矢状走向,左右成对。

《美容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美容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局 部结 构 , 师 视 回答 准确 度给 予 打 分 。 教
4 模拟美容手术 , 进行尸体解剖操作
美 容局 部解 剖与 美 容 外 科 手 术 有 着 十 分 密 切 的关 系 , 者 前
( 编辑 : 黄会 龙 )
组 织 学 理 论 与 实 习一 体 化 教 学 模 式 的 探 讨 与 实 践
周 艳 李淑 波 张 媛 潘安 娜 鞠 文博 李大 宁
12 1) 3 0 3
( 北华大学基础 医学 院组织学 与胚胎学教研室 ,吉林
组 织 学 是一 门形 态 学 , 研 究 正 常 机 体 微 细 结 构 及 其 相 关 是 功 能 的 科学 , 一 门 重 要 的 医学 基 础 课 程 。 在 以往 的 传 统 教 学 是
题, 设计了 4项模 拟美容外科手术 的解剖实验 , 即面部的浅层解 剖、 眼睑的解剖 、 鼻部 的浅层 解剖 、 女性乳 房的解剖 。要 求学生
按 照 美容 手术 的操 作 步 骤 、 用 层 次 解 剖 的方 法 进 行 相 关 局 部 运
的解剖 , 把尸体解 剖和手 术操作结 合起来 。如做面部浅 层解剖
“ 指认结构和实验报告” 的方 法考核 。全 部课程 结束后 , 行标 进
本 考 试 。 考 核 的 方 法 是 学 生 随 机 抽 取 试 题 卡 片 后 , 予 给
[] 王 向义. 1 美容局部解剖学 E . M]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02 1 . 20 :- 2 [] 汤桂成 , 2 艾寿坤. 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相结合教学与学生学 习 能力培养E3 医学教育,0 5 ( )5 — . J. 20 ,2 :67 4
学 , 可 以说 是 解 剖 学 的 延 伸 。 因此 , 们 在 实 施 组 织 学 理论 与 也 我

美容解剖学

美容解剖学

美容解剖学面部层次一、皮肤分层面部的软组织基本由五部分组成:(1)皮肤(2)皮下组织层(3)面部表浅肌筋膜系统(SMAS)(4)支持韧带和间隙(5)骨膜和深筋膜面部基本的5个层次面部皮肤含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

除耳廓和鼻翼(这两处皮下即是软骨)外,由于疏松结缔组织层的存在,面部皮肤可有较大的移动度。

面部的皮下脂肪可分为浅层和深层,二者在颜色和特性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

浅层脂肪有颧脂肪、鼻唇沟脂肪等,几乎覆盖了整个面部,肉眼看不见它们的边界。

深层脂肪位于面部肌肉的深层,包括下睑眼轮匝肌下脂肪、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颊脂肪垫和颊部深层脂肪等,被诸如间隔和支持韧带等致密结缔组织分隔。

纤维结缔组织穿过面部脂肪组织,起到连接脂肪组织、面部肌肉、真皮、皮肤和骨骼的作用。

面部浅表脂肪和肌肉面部深层脂肪间隔浅筋膜、皮下结缔组织、脂肪这3种组织位于面部肌肉组织间,起到平滑面部轮廓的作用。

有些区域脂肪组织分布广泛,如颊脂肪垫不仅使脸颊饱满,还向上延伸到头皮和颞部。

面静脉、三叉神经、面神经和面部表浅肌肉都位于皮下。

头部冠状面显示的颊脂肪垫头部水平面显示的颊脂肪垫二、皮肤厚度面部不同区域的皮肤厚度并不相同,上睑、下睑、眉间区、鼻部的皮肤相对较薄,颊部及颏部的皮肤相对较厚。

面部平均皮肤厚度面部表情肌及其运动面部表情肌起自颅面骨或浅筋膜,止于皮肤或皮下组织,肌肉的形状、与皮肤的联系,以及收缩时带来的表情。

男性和女性的面部肌肉形态不同,即使是同性别,个体差异也极其明显,这便是为何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面部表情的原因。

面部肌肉分布广泛,通常按照部位进行归类,可分为额部、眶部、鼻部、口周等,由于颈阔肌参与口周的运动,故也被归于面部肌肉进行论述。

面部肌肉:正面视图面部肌肉:侧面视图面部肌肉:斜侧面视图面部参与形成面部表情的肌肉被称为表情肌,位于浅筋膜或皮下组织内,起自面部骨骼或筋膜,止于面部皮肤,可表达悲伤、愤怒、喜悦、恐惧、厌恶和惊讶等情绪。

关于中医院校美容局部解剖学的教改初探

关于中医院校美容局部解剖学的教改初探

关于中医院校美容局部解剖学的教改初探发布时间:2021-06-30T09:20:13.69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总第370期作者:柯晖[导读] 生理、病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论述,对中医美容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美容局部解剖学》是中医美容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研究以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为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进行了教改研究,以期为中医美容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思路,最终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医学美容美容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一、课程设置背景中医美容学是在传统美学渗透于中医理论系统基础上创建形成的一个以美容为目的的独特的中医诊疗分支学科,也是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即为中医美容学理论的源头,该书对人体解剖学、生理、病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论述,对中医美容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针对中医美容学专业的特点,我校结合中西医在美容专业领域的应用特征,设置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美容局部解剖学》《病理学》、《内经》《美容手术学》《美容康复学》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医学课程。

其中《美容局部解剖学》作为中医美容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对于中西医美容学科都十分重要。

该课程主要介绍与专业相关的人体体层解剖结构,尤其是头面部精细解剖结构等内容,为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如《美容手术学》《中医美容康复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针对目前医学生人数增多、整体教学任务较重,尤其中医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包括中医、西医的所有相关主干课程,相对教学资源变少等情况,我们先以《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为模版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探。

本次研究我们选择2018级中医美容康复专业1班(56人)、2班(58人)。

纳入观察对象的学生均在大一由同一老师讲授《人体解剖学》,且两班该课程成绩均呈现正态分布,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

美容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美容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美容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11100课程名称:美容局部解剖学(COSMETIC REGIONAL ANATOMY)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1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美容医学) 学分:1.5开课部门:医学院考核要求:考试课程简介:进行尸体解剖操作,是学习局部解剖学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要求学生非常重视尸体解剖操作,要珍惜爱护尸体。

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异味刺激。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解剖步骤和操作要求依次进行。

人体表面标志的摸认、器官体表投影的度量、脏器位置毗邻的观察、血管神经走行的辨识以、局部层次的结构以及和美容外科手术密切的软组织结构必须逐一弄清楚。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头部局部解剖1、教学内容1)翻开面部皮肤,剥认表情肌:表情肌位于浅筋膜内,多起于面颅,终于皮下,有的肌纤维,色淡而菲薄,翻皮时不易与皮下组织分清,故修洁时要仔细。

2)寻认面部的皮肤韧带:在颧大肌起点后缘,颧弓前端寻找颧弓韧带,咬肌前缘寻找SMAS颧颊部韧带,口角外上方寻找颈阔肌皮肤韧带,下颌骨下缘稍上方寻找下颌骨韧带;在乳突下方寻找颈阔肌耳韧带;胸锁乳突肌前缘上分与下颌下腺之间寻找颈阔肌悬韧带。

修洁腮腺时注意勿伤及腮腺周缘的神经、血管。

在腮腺前缘,平颧弓下约1厘米外,寻认腮腺导管并修洁至咬肌前缘呈直角弯转穿颊肌处为止。

3)寻认腮腺周缘的神经、血管:(1)于腮腺上缘,近耳根处可见颞浅血管和耳颞神经穿出至颞部。

(2)于腮腺前上缘,寻找面神经颞支并追踪至额肌。

(3)于颧弓和腮腺管之间,寻找细小的面横动脉及面神经颧支,并追踪后者至眼轮匝肌。

(4)于腮腺前缘,腮腺管的上、下方寻找面神经颊支至颊肌。

(5)于腮腺前下缘,找寻面神经下颌缘支,并沿下颌骨体下缘追踪其至降口角肌。

(6)于腮腺下缘寻找面神经颈支至颈阔肌。

(7)于咬肌前缘寻认面动脉及位于该动脉后方的面静脉,并追踪其经口角,鼻翼两侧至内眦止。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题型: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问答题30分名词解释:1.三停五眼:“三停”指面型长度,从发缘点到颏下点的距离分为三等份,即从发缘点到眉间点、眉间点到鼻下点、鼻下点到颏下点各为一份,各称一停,共三停。

“五眼”指面型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宽度为5个眼裂的宽度。

除双眼外,内眦间距为一眼裂宽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一眼裂宽度,共是5个眼裂宽度,称“五眼”。

2.头皮:由于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垂直结缔组织小梁与皮肤紧密相连,三层不易各自分离,故临床上常讲三者视为一层称头皮3.唇珠:为唇谷中央下前方有一结节状突起,在婴幼儿最为明显。

4.鼻中隔:鼻中隔是位于鼻部中线并把鼻腔分为两个侧室的结构,由骨和软骨构成。

5.Whitnall结节:位于眶缘内颧额缝下方的骨性隆起,是眶隔、眦韧带、Lockwood韧带、Whitnall韧带、眼轮匝肌的深头、外直肌的限制韧带共同组成外侧支持韧带的共同交汇点,也是上睑提肌腱膜的外侧角止点。

6.Cooper韧带:乳腺腺叶间有许多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由腺体基底部连于皮肤或胸部浅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也称Cooper韧带。

它们对乳腺起固定和悬吊作用。

7.皮瓣:具有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被转移的部分称为瓣,故称为皮瓣,又称带蒂皮瓣。

8.灰线:眼睑前缘与眼睑后缘之间有一灰色线称灰线,此线将眼睑分为一个由皮肤眼轮匝肌构成的前层和由睑板结膜构成的后层。

9.Ricketts平面:即瑞氏审美平面,指从鼻尖点至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审美平面,也称E线。

10.耳廓外展度:耳廓并非紧贴头颅,其最大横轴与头颅颞面间夹角称为耳廓外展度。

11.SMAS:即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在面颈部皮下脂肪层的深面,存在一个明确的连续性的解剖结构,它主要是由肌肉、腱膜组织排列构成。

12.体型:对人体形状的总体描述和评定。

《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简介

《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简介

《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美容局部解剖学》
英文名称:《facial topographical anatom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教学学时:24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12学时。

学分:1.3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美容
课程目的:以身体的局部为中心.通过理论讲授和解剖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对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课讲透,通过解
剖或示教使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和
临床美容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容貌、体形的素质。

美容局部解剖是从美容临床运用的角度,按照人体的分部,
由浅入深地研究人体各局部结构的器官的形态、位置、层次及相关
毗邻,进而揭示医学人体美和人的生命活力美感规律的科学,是为医
学美容的临床实践研究构筑形态学基础的一门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学
科,是培养美容医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程.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美容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向义,1版,2002年。

主要参考书目:《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张书琴,2版,1997年。

主讲教师:薛黔教授张潜副教授杨胜波副教授兰美兵讲师。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课件.doc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课件.doc

美容局部解剖学重点参考题型: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问答题30分名词解释:1.三停五眼:“三停”指面型长度,从发缘点到颏下点的距离分为三等份,即从发缘点到眉间点、眉间点到鼻下点、鼻下点到颏下点各为一份,各称一停,共三停。

“五眼”指面型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宽度为5个眼裂的宽度。

除双眼外,内眦间距为一眼裂宽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一眼裂宽度,共是5个眼裂宽度,称“五眼”。

2.头皮:由于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垂直结缔组织小梁与皮肤紧密相连,三层不易各自分离,故临床上常讲三者视为一层称头皮3.唇珠:为唇谷中央下前方有一结节状突起,在婴幼儿最为明显。

4.鼻中隔:鼻中隔是位于鼻部中线并把鼻腔分为两个侧室的结构,由骨和软骨构成。

5.Whitnall结节:位于眶缘内颧额缝下方的骨性隆起,是很多韧带的附着点。

6.Cooper韧带:乳腺腺叶间有许多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由腺体基底部连于皮肤或胸部浅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也称Cooper韧带。

它们对乳腺起固定和悬吊作用。

7.皮瓣:具有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被转移的部分称为瓣,故称为皮瓣,又称带蒂皮瓣。

8.灰线:眼睑前缘与眼睑后缘之间有一灰色线称灰线,此线将眼睑分为一个由皮肤眼轮匝肌构成的前层和由睑板结膜构成的后层。

9.Ricketts平面:即瑞氏审美平面,指从鼻尖点至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审美平面,也称E线。

10.耳廓外展度:耳廓并非紧贴头颅,其最大横轴与头颅颞面间夹角称为耳廓外展度。

11.SMAS:即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在面颈部皮下脂肪层的深面,存在一个明确的连续性的解剖结构,它主要是由肌肉、腱膜组织排列构成。

12.体型:对人体形状的总体描述和评定。

nger皮纹:皮纹主要由皮肤的弹力纤维束和胶原纤维束在真皮内按一定方向排列牵引而形成,故又称张力线。

除张力线外,皮纹还有因皮肤自然屈伸或表情肌反复的习惯性收缩所造成的皱襞或皱纹。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

美容局部解剖学下肢

大腿后肌
(三)股后肌群 外侧:股二头肌 内侧:半腱、半膜肌
(四)解剖臀大肌及股后皮神经
切深筋膜:-在臀大肌下缘中 点,纵行切开深筋膜。在深筋 膜深面可找到股后皮神经。 切断臀大肌:-清理臀大肌上、 下缘,沿臀大肌起点外1cm切 开臀大肌,向外侧翻开,注意 有臀上、下血管和臀下神经进 入该肌,可切断。
而形成股疝。
因女性骨盆较男性宽大, 而女性股血管较男性细小, 故女性股环相对男性更大。
【 附】股疝的特点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股疝容易嵌顿
因股环三面均为韧带,缺乏 伸展性;同时股环较小(直 径平均1.25cm)。
(四)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1)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 内下界: 长收肌的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底): 由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 长收肌及其筋膜。 尖:通向收肌管上口
陷窝韧带--------(腔隙韧带)
内面观
位置: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
位于腹股沟韧带 与髋骨之间,是腹、 盆腔与股前区的重要
通道,由髂耻弓分为
二部:
外侧:肌腔隙
内侧:血管腔隙
外面观
肌腔隙:
境 界 :
前界: 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 髂耻弓 后界: 髂骨
肌腔隙通过的结构: 髂腰肌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3.浅淋巴结
纵横两组,T形排列 横的一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 带下方,而纵的一组分布在大 隐静脉的两旁。 其输出管穿筛筋膜,主要注入 腹股沟深淋巴结 收集下肢、下腹壁、臀区、外 生殖器、子宫、肛门和会阴部 的淋巴液
腹股沟浅淋 巴结(横组)
髂胫束 腹股沟浅淋 巴结(纵组)
阔筋膜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

医疗美容实用解剖目录面部解剖面部浅层结构头面部SMAS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头面部分区头面部骨骼面部皮肤面部肌肉面部韧带面部血管面部神经腮腺系统眼部解剖鼻部解剖下颌解剖身体解剖大腿解剖小腿解剖上臂解剖腹部解剖胸部解剖会阴部解剖正文医疗美容实用解剖面部解剖一、面部浅层结构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

移动性视其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紧情况而定,睑部连接疏松,鼻尖等部连接紧密。

面部皮肤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皮下组织、皮下脂肪或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

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

睑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此部位易形成水肿。

浅筋膜内有面肌、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

二、头面部SMAS表浅肌肉腱膜系统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的概念由Mitz 和Peyronie于1976年首次提出,是指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一层连续性肌肉腱膜结构,它的浅面有脂肪组织与皮肤相隔,深面有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相隔。

SMAS向上为枕额肌和帽状腱膜;向下为颈阔肌;向前为眼、鼻、口周围肌;向后为耳上肌、耳前肌、颞浅筋膜和颈浅筋膜。

根据SMAS所含肌肉或腱膜的多少,可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混合区。

SMAS的提出对于面颈部整形美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头面部分区头面部分区:1.额部、2.眶部、3.鼻部、4.颏部、5.口部、6.眶下部、7.颊部、8.颧部、9.枕部、10.颞部、11.头顶部四、头面部骨骼面颌骨(正面观)点图区域表示皮肤筋膜韧带,黑色区域表示皮肤骨韧带。

(淡颜色点图表示附着力较弱,深颜色表示附着力较强,之间颜色表示附着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颜色最深表示附着力最强)面颌骨(侧面观)下颌骨五、面部皮肤皮肤的分层结构毛囊的结构模式图毛囊与皮肤呈一定角度,毛囊的细胞从毛球处向表面生长分化图中可见立毛肌粘附于皮脂腺的下方。

美容局部解剖学颈部

美容局部解剖学颈部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 颈阔肌、封套筋膜。 颈阔肌、封套筋膜。 深面:为下颌舌骨肌、 深面:为下颌舌骨肌、舌 骨舌肌、咽中缩肌。 骨舌肌、咽中缩肌。
20
2、内容: 内容: (1)下颌下腺:被腺鞘包裹。以下颌舌骨肌后缘为界分深、 下颌下腺:被腺鞘包裹。以下颌舌骨肌后缘为界分深、 浅两部。下颌下腺管由深部发出,开口于舌下阜。 浅两部。下颌下腺管由深部发出,开口于舌下阜。
30
③副神经: 副神经:
在其后缘上、 在其后缘上、中1/3穿 穿 出入枕三角。 出入枕三角。
31
④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行于颈A鞘内。 行于颈A鞘内。 分支: 分支: 1)喉上神经: 喉上神经: 内支:穿甲状舌骨膜, 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分 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 外支:支配环甲肌 2)喉返神经 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下 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下 喉粘膜。 喉粘膜。 外支:支配除环甲肌外的 外支: 所有喉肌 心支: 3)心支:2~3支,颈动脉 支 鞘深面下降。常和交感N 鞘深面下降。常和交感N的 心支连在一起。 心支连在一起。右→心深 丛,左→心浅丛。 心浅丛。
2.中层(气管前筋膜): 中层(气管前筋膜): 形成甲状腺鞘。 形成甲状腺鞘。 甲状腺鞘 3、深层(椎前筋膜): 深层(椎前筋膜):
10
附:颈肌
胸锁乳突肌
11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12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13
颈深肌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平舌骨大角
面动脉→二腹肌后腹深面 (2)面动脉:颈外 )面动脉:颈外A--------------→面动脉 二腹肌后腹深面 入下颌下 面动脉 二腹肌后腹深面→入下颌下 三角→腺体深面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 三角 腺体深面→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 腺体深面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
一.概论
M美容局部解剖学:是从美容临床应用的角度,,按照人体的分布,由浅入深的研究人体格局不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层次及相关比邻,进而揭示医学人体美和人的生命活力美感规律的科学。

二.人体层次结构的解剖基础
(一)皮肤
1.人体结构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骨骼肌、骨、关节以及配布其间的血管神经。

2.皮肤的表面积在承认月1.5-2.0㎡,新生儿约0.21㎡,起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眼睑耳廓乳房和四肢屈侧皮肤较薄,背部臀部手掌和足底皮肤较厚。

3.皮纹:是指有皮肤表面很多自然地细小隆起和凹陷所形成的纹理。

隆起的皮纹称为皮嵴,凹的皮纹称为皮沟或皱襞。

皮纹主要是由皮肤的弹性纤维束和胶原纤维束在真皮内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牵引而形成的,故又称为张力线。

(二)浅筋膜
1.在腹壁下部(脐平面以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为Camper筋膜,含有脂肪,向下与股部浅筋膜相连接。

深层为Scarpa筋膜,含有丰富弹性纤维,其两侧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一横指处,附着于大腿阔筋膜,在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间继续向下至阴囊与浅会阴筋膜相连。

2浅筋膜系统(皮下组织):由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两部分组成。

疏松结缔组织交织成筋膜样纤维隔,脂肪组织形成或大或小的脂肪球镶嵌在纤维隔内。

浅筋膜是储存脂肪的仓库,具有保暖和缓冲
外力的作用。

皮下组织内有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三)深筋膜
1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组织。

面部与腹前壁没有深筋膜,只有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第二章头部
一.颅部
(一)额顶枕区软组织
W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为5层:皮肤、浅筋膜、枕额肌和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2.皮肤特点:①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腺体分泌旺盛②富有血管,易出血,伤口愈合也快
3.浅筋膜是由含有较多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此层被许多垂直于皮肤与帽状腱膜的结缔组织小梁分成许多小格,故炎性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张力过大而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局部剧痛
4.枕额肌是由前部的额腹(额肌)和后部的枕腹(枕肌)中间的帽状腱膜连成的菲薄扁肌,肌纤维程矢状走向,左右成对。

枕额肌的枕腹受面神经耳后支支配,额腹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枕腹收缩时牵引头皮向后,额腹收缩时引起横向额纹,并有提眉和提上睑的作用
5.M头皮:由于帽状腱膜借浅筋膜的垂直结缔组织小梁与皮肤紧密相连,三层不易各自分离,故临床上将三者视为一层,称头皮。

6.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位于枕额肌和帽状腱膜下潜在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又称腱膜下隙,出血或炎性渗液易于延此层蔓延扩散,为颅顶部危险区。

7.颅骨外膜:为附于颅骨外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薄层,与骨面结合疏松而易于剥离,但在骨缝处则伸入骨缝并与颅内骨膜相连续,故骨膜下血肿常只限于该块骨范围内。

(二)颞区软组织
W 颞区软组织分为6层:皮肤、浅筋膜、耳外肌和帽状腱膜延续,颞筋膜及颞脂肪垫、颞肌、颅骨外膜。

W 颞筋膜及颞脂肪垫:按由浅入深分为:颞浅筋膜和耳外肌、颞中筋膜、颞深筋膜浅层、颞浅脂肪垫、颞深筋膜深层、颞深脂肪垫。

(三)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1前组:由于滑车上静脉和框上静脉都经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交通,眼上静脉向后汇入颅内海绵窦,故额顶部或上睑的感染灶受挤压时,细菌可随血入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
二.面部分区分型
1.形态面指数=面宽形态面高
×100,国人的形态面指数以80.0~88.19为多,以中面型居多
2.面型的美学观察:出生后的婴儿脑颅远远大于面颅,其比例为8:1,成人为4:1,加之下颌角为钝角,下颌体扁缩,颏不明显,使面部显得短小。

3.影响面型的解剖学因素:主要是头的类型和下颌骨的形态大小,其次是颧骨的过度突出。

三.面部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
I 面部软组织的结构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 )以及位于该系统深面的血管和神经。

按照皱纹产生的原因,面颈部皱纹颏分为三类:
1.M体位性皱纹在人体凡是运动幅度较大的部位都有宽松的皮肤,以适应肢体完成各种生理运动
2.动力性皱纹线动力性皱纹线的产生是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的结果,面部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有:①额纹②眉间纹③鼻根纹④眼睑纹⑤鱼尾纹⑥鼻唇沟纹⑦颊纹⑧唇纹⑨颏纹⑩耳前纹
3.重力性皱纹出现的时间较晚,多在40岁以后逐渐产生。

其产生机制是因骨骼的萎缩、肌肉的松弛和皮肤弹性的减弱,加之皮下脂肪逐渐减少,在重力的作用下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II面部皮肤感觉神经分布
面部皮肤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的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最大分支)。

(二)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
M SMAS:是指连续布于颅顶和面颈部皮下组织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他是中央部含有肌纤维成分的腱膜连接周围部的表情肌在同一结构层次构成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在面神经躯体运动纤维各分支的支配下参与完成情感的表达功能
W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面后静脉、耳颞神经
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分支:①颞支②颧支③颊支④下颌缘支⑤颈支
1颈动脉三角通过: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舌下神经。

一.颈部深筋膜和筋膜间隙
W(一)颈深筋膜分层:分为三层
1颈深筋膜浅层位于经浅筋膜深面,围绕整个颈部
2颈深筋膜中层由胸锁乳突肌深面的颈深筋膜浅层分出,经过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前方,尔后再分为甲状腺浅筋膜以及气管前筋膜,包绕整个甲状腺,前部致密坚实,后部薄弱。

3颈深筋膜深层该层筋膜较厚,位于颈椎前面,覆盖在颈深肌肉群前面,又称椎前筋膜。

其上方附于颅底,下方与胸内筋膜相连续。

(二)颈筋膜间隙4个:
1胸骨上间隙2气管前间隙3咽后间隙4椎前间隙
二.甲状腺
扎上宜紧贴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

扎下宜远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在距离腺体较远处进行,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一.胸部境界与表面标志
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角,可在体表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胸骨角平面是平对主动脉弓起止端、气管叉、食管第2狭窄处、胸导管由右转向左的部位,也是上下纵膈分界的标志。

乳头男性乳头一般在锁骨中线与第4肋间隙交界处,女性偏低,偏向外下方。

胸骨线为胸骨最宽处外侧缘所做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所做的垂直线
锁骨旁线为沿胸骨至锁骨中线两者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线
二.乳房
位置乳房位于胸前壁胸大肌及其筋膜表面,基部直径约为12cm,相当于第2~6肋间,内侧缘可达胸骨旁线,外侧缘接近腋中线。

整个乳房2/3位于胸大肌表面,1/3位于前锯肌表面。

其内侧下部则位于腹外斜肌腱膜表面。

结构乳房主要有乳腺和脂肪构成。

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内又分为若干小叶。

每个腺叶汇集成一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并开口于乳头,故要做放射状切口。

M Cooper韧带:乳腺腺叶间有许多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由腺体基底部连于皮肤或胸部浅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也称Cooper韧带,他们对乳腺起固定和悬吊作用,并使乳房在胸前有一定的活动性,直立时不致明显下垂。

W 乳房的淋巴流向:乳房的淋巴主要引流至腋淋巴结,一部分引流至胸骨旁淋巴结,少数引流至锁
骨上淋巴结、膈下淋巴结等局部淋巴结通过途径:
引流至①腋窝淋巴结②胸骨旁淋巴结③对侧乳房④膈下淋巴结⑤肋间后淋巴结
第五章腹部
一.腹部体表标志
九分法分区:
半月线半月线上起第9肋软骨与肋缘相交处,距前正中线3~4横指,向下逐渐向内侧斜行,经脐-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达耻骨联合两侧,全程略呈凸向外侧的弧形(系腹直肌外侧缘的体表标志)
二.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
腹前外侧壁浅筋膜层脐平面以上的浅筋膜与胸部浅筋膜层连续。

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浅层、深层,胖者尤为明显。

①浅层是脂肪层,又名Camper筋膜,厚而疏松,含大量脂肪,是人体仅次于臀部区与躯干侧部的第三大脂肪储库。

②浅筋膜深层呈膜状,称膜性层,又名Scarpa筋膜。

膜性层薄而含弹性纤维籍疏松结缔组织连于深筋膜层,有支持腹内脏器作用。

缝合浅筋膜时只要缝线贯穿了膜性层就能获得浅筋膜层的稳妥闭合。

三.腹前外侧壁的肌肉
组成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腹直肌鞘和腹白线(位于腹部正中线上,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交织而成)
四.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为腹壁的薄弱区。

W 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所经区域: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方向内下方斜行的肌肉筋膜间的裂隙,长约4~5cm,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M Hesselbach三角:为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区
第六章会阴部
一.会阴的概念
M 会阴广义上讲,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结构,包括肛门三角及尿生殖三角两个区域。

狭义上讲,会阴在女性是指阴道前庭后端(阴唇后连合)至肛门之间的区域;在男性即指阴茎根部至肛门之间的部位。

M 坐骨肛门窝:是位于坐骨与肛管和肛提肌之间的成对楔形腔隙,期内充满丰富的脂肪组织,即坐骨肛门窝脂体。

2010-11-13
Bottom 于昆明呕心沥血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