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其启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英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其启示研究作者:石峰可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04期

摘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曾经污染严重的英国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民众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梳理战后英国环境治理的过程可以发现,民众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染灾难的警醒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生态思潮的兴起与生态政治的推动,新闻媒体的宣传与环境教育的开展,环境法律的规约与绿色理念的倡行,等等。当前,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现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借鉴和吸收英国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关键词:英国;绿色发展理念;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生态文明

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开拓者和先行人,近代英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既为其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给其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在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英国也因此付出了異乎寻常的沉重代价。然而,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与调整,今天的英国早已“旧貌换新颜”,天蓝、地绿、气清、水净的自然环境又重新成为了人们的日常体验,实现了由环境污染异常严重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巨大转变。梳理近代以来英国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一转变的实现同战后英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直接相关,而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无疑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有益启示。

一、污染灾难的警醒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粗放发展使英国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导致了一系列环境灾难。在水体污染方面,由于饮用水受到污染,1832-1886年间伦敦曾四次爆发大规模霍乱疫情,仅1849年一次就死亡14000人[1]。到20世纪50年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多数河流污染饱和、严重缺氧,为河里的鱼类敲响了丧钟,只有少量鳝鱼,因为能直接游到水面上呼吸,才得以幸存。[2]在空气污染方面,虽然浓烟和有害气体严重恶化了生活环境,但由于它不会立即致命,近代英国并未对其进行严肃认真的治理,致使空气污染问题越积越重。战后初期,随着恢复重建的全面展开,空气中的污染物骤然增加。1952年12月5-9日,在低温无风的天气条件下,伦敦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烟雾事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含量达到了平常的10倍,直接和间接导致了12000人死亡。[3]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下无人能做看客。在一系列环境灾难面前,英国政府、企业和民众没有再犹豫,改变过去的粗放发展模式,形成新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战后各界的共识。

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起,英国经济逐渐走出战后的困难时期并趋向繁荣。1946-1952年间,英国人休闲消费支出只占其总支出的7%,而这一数字在1952-1960年间上升到了30%。[4]

与此同时,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英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行业效益下滑,新兴行业和服务业不断出现并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经济的日益繁荣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传统的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们虽然也属于劳动者,但很多人有着体面的职业与收入,被称为“中产阶级”。从60年代开始,在英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背景下,“中产阶级”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是追求整体的更美好的生活,开始关注自己和社会的生存问题,对环境问题关心日甚[5]14。他们不再对环境污染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而是开始公开表达对环境污染的不满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并呼吁政府、企业和民众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和更为理性的方式组织生产生活。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战后英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工业化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污染灾难逼迫的结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虽然其严重程度远远比不上几十年前的英国,但坐视不理的后果想必会比当初的英国更为严重。这告诉我们,要以当前我国环境严重污染及其治理为契机,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决不能重复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战后英国形成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毫无疑问,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战后的英国类似,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更优美的环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这启示我们,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决不能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一时发展的覆辙。

二、生态思潮的兴起与生态政治的推动

近代英国工业快速发展并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的事实,使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并逐渐萌生了最初的生态文明意识。其中,1789年英国人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彭自然史》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工业技术革命后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生态思想的诞生,[6]并对后世的生态文明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后,欧美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大西洋两岸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发展,并在20世纪转向了构建生态伦理的方向。期间,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对推动现代生态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这部著作第一次向“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等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提出了挑战。[7]卡逊的绿色呐喊唤醒了广大民众,欧美世界出现了一大批生态人文主义思想家、生态主义运动和生态主义的政府组织,[6]真正推动了欧美现代生态文明思潮的兴起,“只有一个地球”、“明天和今天一样重要”等信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意识、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

[5]14

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英国公众开始大量关注环境问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管理力度也不断加强,英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政治产生了。其一,环保组织的规模、组织水平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到70年代中期,全国有1000多个社区成立了致力于改善地方环境的团体;70年代期间,地球之友和绿色和平组织英国分部成功组织了欧洲环保年和30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