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经典优秀资料
大地构造与成矿文档
每增加深度100公里,K2O含量约增加1% 。
• 7 、变质作用
• 挤压型板块边界区域变质作用十分发育 ,其
主要特征是双(对)变质带, 由两个互相平行的 高压低温型变质带和高温低压型变质带所组成
• 高压低温变质带: • 即兰闪石变质相,也叫兰闪石片岩或兰片岩 。以具有
分布的地带 ,通常与海沟平行成弧形展布。 • 火山岩的体积自火山弧前缘开始向消减带方向
减少 , 以爆裂喷发作用为特征 ,火山岩中火山 碎屑物质的体积一般都在80%以上 • 类型系列: 根据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 , 可将岛弧火山岩分为三个系列: 岛弧拉斑玄武 质系列; 钙碱性系列; 碱性系列
• ① 岛弧拉斑玄武质系列:
• 大部分在板块俯冲过程中被带走 , 厚度 并不大 ,从几百米到1公里以上。
• (2) 在弧前盆地中 ,沉积类型复杂 , 以 富含钙碱性火山岩屑的复理石建造 、厚 层杂砂岩 、泥岩和缺少碳酸盐岩为特征 。
• 在岛弧后侧 ,弧后盆地分为两种类型:弧间盆 地和岛弧一大陆盆地 。
• (3) 弧间盆地 • 边缘陡峭并以岛弧与外界相隔 ,仅有很薄的深
兰闪石、硬玉、硬柱石、黑硬绿泥石等矿物为特征。 • 通常与混杂堆积、蛇绿岩套相伴生。 • 位于俯冲带上部或海沟的陆侧 , 因为这里是两个板块
• 3 、海沟一 岛弧构有如下构 造单元: 外部隆起 、海沟 、海沟坡折 (又称构造隆起 、构造弧、外弧脊) 、 弧沟间隙(包括弧前盆地) 、岩浆弧 (又称内弧、主弧、火山弧) 、活动边 缘海盆地(又称弧间盆地) 、残余弧 (又称死弧 、第三弧) 、不活动边缘海 盆地等
• 高钾组的火山岩显示更大的粘性 ,含较多的火 山角砾岩 ,构成规模更大的层状火山岩系 。如 安第斯山的成层火山和美国西部第三纪火山区。
板块构造知识点总结初中
板块构造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板块构造的概念1. 板块构造的定义板块构造是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地壳对流的作用下分裂成数块,并以不断运动的方式相互碰撞、挤压和改变形态的过程。
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对地壳构造和地质现象的形成解释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 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1)地壳板块的分布:地壳板块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全球共有7大板块和多个小板块,分布在地球表层。
(2)板块运动的方式: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板块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辐射型、消减型和滑动型。
(3)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挤压、滑动和拉伸,导致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
(4)板块构造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球表层的板块运动会引起地震、火山喷发、地壳变形等自然灾害。
二、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1. 板块构造理论的历史(1)形成阶段:板块构造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以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为基础,经过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火山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板块构造理论。
(2)发展阶段: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一系列重要的地质探测和理论研究,建立了如今的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并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领域。
2. 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贡献(1)对地壳运动的解释:板块构造理论为地壳运动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方式,即地壳板块的运动是地球内部对流的结果,解释了地震、地质构造、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的成因。
(2)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板块构造理论为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对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板块构造的基本过程1. 地壳运动的原因(1)地幔对流:地幔的热对流是地壳板块运动的原因之一,地幔底部的热源不断向上输送热量,使地幔物质发生对流,导致地壳板块产生运动。
(2)地壳内部能量释放:地壳内部的热量、压力等能量不断释放,也是导致地壳板块运动的原因之一。
大地构造与成矿(陆陆碰撞带)资料
2021/2/11
29
Tectonic setting
残余盆地
association 黑色页岩
仰冲的蛇绿岩
genesis
生物化学-化学沉 积 海底喷气沉积
缝合带
仰冲的蛇绿岩
Magmatic
内陆边缘
变质的
区域变质作用,伟 晶岩或霓灰正长岩
变质岩浆 metasomatic
前陆冲断带
构造就位的大陆架 岩石
• 在陆 陆碰撞的最后阶段,两盘地块岩石组成接 近,强度相近,因而在平面上或剖面上发育共 轭剪切断裂,易形成对冲型逆掩断层系
• 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段都表现为对冲,某些地段 以某一种倾向的逆掩断层为主的
• 与对冲型的逆掩断层系相伴随,层状地层就容 易构成扇状褶皱系。当然可以包括正的或倒的 扇状褶皱
2021/2/11
造山带金矿理论对全球造山带型金矿形
成分布时空规律的解释
• 前寒武纪造山带型金矿 ca. 2.8–2.55 and 2.1– 1.8 Ga, 与新生大陆壳的形成时间相一致l
• 前寒武纪造山带型金矿与显生宙造山带型 金矿的地质特点基本一致,有人提出是与安 第斯型俯冲作用有关.
• 但是, 650 Ma以前造山带型金矿的形成是幕 式的,说明总体构造环境在650 Ma 前后是不 同的.
2021/2/11
25
• 1)造山作用的主要动力是机械能,同时因碰撞摩 擦生热,使陆壳熔融产生“S”型花岗岩类并伴 有专属性的成矿作用,如某些含锡花岗岩。
• 2)在高加索造山带分布有钨-钼-钼-铜-钼-汞-锑 和火山-沉积锰矿床及古特提斯板块洋壳残余断 块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矿床
• 3)沿西藏的亚欧大陆与次大陆之间的缝合线, 有构造侵位的蛇绿岩套和铬铁矿、自然铜等矿 床。
板块构造与成矿讲稿
板块构造与成矿背景(讲稿)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目录引言1. 俯冲带环境成矿1.1 俯冲主弧带成矿1.1.1 主弧带及成矿特征, 1.1.2 斑岩型矿床,1.1.3 矽卡岩矿床, 1.1.4 脉状矿床1.2 主弧带内侧成矿1.2.1 主弧带内侧及成矿特征, 1.2.2 接触交代矿床,1.2.3 脉状矿床, 1.2.4 锡钨矿床1.3 弧后带成矿1.3.1 弧后带及成矿特征, 1.3.2 黑矿型矿床, 1.3.3 斑岩钼矿床2. 大洋环境成矿2.1 洋壳环境及成矿特征, 2.2 塞浦路斯型矿床,2.3 蛇绿岩深成岩铬铁矿矿床3. 大陆内部热点成矿3.1 大陆内部热点及成矿特征, 3.2 花岗岩锡矿床, 3.3 斜长岩铁钛矿床,3.4 层状镁铁质杂岩矿床4. 大陆裂谷环境成矿4.1大陆裂谷早期成矿4.1.1 大陆裂谷早期阶段构造及成矿特征, 4.1.2 层状铜矿床,4.1.3 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 4.1.4 岩浆铜镍矿床4.2 大陆裂谷晚期成矿4.2.1 红海盆地及成矿特征, 4.2.2 沉积岩块状硫化物矿床,4.2.3 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 4.2.4 高级变质地体中块状硫化物矿床4.3 被动大陆边缘成矿5. 碰撞带环境成矿5.1 蛇绿岩矿床 5.2 花岗岩锡钨矿床 5.3 花岗岩铀矿床6. 转换断层成矿7. 地质发展与成矿作用7.1 太古代成矿7.2 元古代成矿7.3 显生宙成矿主要参考文献1. A.H.G.米契尔等. 矿床与全球构造. 周裕藩等译. 地质版. 1986. 校图56·571MQE2. 查.赫奇逊. 矿床及其构造背景. 张炳熹等译. 地质版. 1990. 校图56·57HJX3. 弗.索金斯.金属矿床与板块构造.曹开春等译.地质版.1987.56.571SJS4. B.F.温德利. 进化中的大陆. 赵锡文等译. 中国地大版. 1989. 校图56·54WDL5. 金性春. 板块构造学基础. 上海科技版. 1984. 校图56·5411JXC引言板块构造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系统,成功的解释了地壳运动的规律和演化过程,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普及,发现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可能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对矿床的分布总结新的规律性认识。
槽台学说
三、地槽的主要特征 1、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或两个大陆之间,呈狭长 状分布。 2、沉积物分布在长条状的拗陷带内。 3、地貌特征与大陆边缘一致,往往形成山系。 4、晚期构造运动强烈,形成复杂的褶皱和断裂及大 型推覆构造。 5、岩浆作用广泛。 6、变质作用:常出现高压低温变质带和高温低压变 质带。 7、出现与各种岩浆活动有关的矿产。 8、地球物理资料上有明显的异常反映。
地槽的结构剖面
现代地槽的位置以及同裂谷、海沟的关系
二、地槽中几个特征的沉积建造简介 1、flysch formation 是一种典型的地槽沉积建造,它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 巨厚沉积,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呈韵律性交互 出现。这种建造厚度很大,有时可达万米以上。由粗到细的碎屑 物质构成明显的韵律结构,单个韵律厚度自数厘米到数十厘米。 上下两个韵律之间常被冲刷面分隔,在每个韵律的底板上具有特 殊的象形印模。建造中砾岩很少,交错层和波痕罕见,几乎不含 化石,岩石分选性较差。flysch formation韵律的形成可能与一定 规律变化的浊流和节奏频繁的地壳运动有关。 2、molasse formation 是一套以陆相为主的巨厚的砾岩和砂岩的沉积岩层。这套岩 石建造出现于造山阶段之后,其主要分布在地槽褶皱带的各种拗 陷内,在 geosyncline fold belt的外侧和marginal拗陷中尤为发育。
与大陆边缘一致、线状山系 无双层结构 在相对动的沉积环境中的沉积建造有: 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硬砂岩建造和 硅质火山岩建造等 强烈、褶皱紧密 强烈 普遍 以与各种火成岩有关的矿产为主
沉积特征
构造变形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矿 产
四、地台的发展阶段 1、前地台阶段 根据地台的有关定义,一般所指的地台即为古地台,即基底为前寒武纪之前褶 皱的地台。前地台发展阶段即指地台形成以前的发展阶段。因此,其所涉及的问题也 就是一个前寒武纪地质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作为地台基底的前寒武纪地层大部分均已不同程度的变质,加之化石缺乏和 多次地壳运动,使其构造复杂化。因而对前地台发展阶段的研究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然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所认为的地球历史为45 亿年中,前寒武纪就占了39亿年,它涉及了许多重大的地质研究课题:如①、地球的 形成;②、生命的起源;③、地壳演化,地壳运动,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 作用等;④、与前寒武纪有关的矿产研究。 目前尚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 ①、前寒武纪二分,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时限大致划在25亿年。 ②、地壳发展阶段的全球性问题:大的运动期具有全球性;小的则不具全球性。 前地台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下二个阶段: ①、陆核和萌地台阶段:早期为典型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即太古代稳定地块和 绿岩—花岗岩稳定地块。如南非、西澳、北美、印度等地块。
造山带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
造山带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矿产资源和能源历来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支撑GDP快速增长、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大宗矿产和大部分战略性资源日渐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并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深入研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成矿成藏机理,拓展新的找矿领域,增强发现新矿床的能力,是缓解我国当前大宗矿产资源紧缺局面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矿床学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地壳浅表矿床日益减少枯竭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深部矿床勘探和开发能力。
例如,我国大冶铁矿床、红透山铜矿床、铜陵冬瓜山特大型铜矿床、新疆阿尔泰阿舍勒铜、金、锌特富矿床, 会理麒麟铅、锌矿床、山东增城、乳山金矿床等开采深度均已超过1000米, 有的矿床已近2000米(滕吉文等,2010)。
加拿大萨德伯里( Sodbury) 铜-镍矿床已开采到2000米,最深矿井达3050米。
南非金矿钻井深4800米。
更为重要的是找矿勘探实践和地球深部探测实验证实,虽然绝大多数矿床的形成、就位和保存发生在地壳环境,但成矿系统的驱动机制和成矿金属的集聚过程则受控于岩石圈尺度的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深部蕴藏着巨量矿产资源,深度空间找矿潜力巨大。
深部过程与动力学是控制地球形成演化、矿产资源、能源形成,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
因此,深入研究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不仅是提高人类对地球形成与演化、地球系统运行规律认识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和研发新的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 以促进我国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地学界一直非常注重大陆岩石圈结构、深部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研究,并将其作为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主要研究领域。
美国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地壳探测计划,首次揭示了北美地壳的精细结构,确定了阿帕拉契亚造山带大规模推覆构造,并在落基山等造山带下发现了多个油气田。
构造地质学与成矿作用机制的关联研究
构造地质学与成矿作用机制的关联研究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成因和演化规律的科学,成矿作用则是指地球内部矿物质与外界环境作用,形成矿产资源的自然过程。
构造地质学与成矿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对于揭示地球内部运动与物质循环规律,促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地质构造背景中国地处欧亚板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从造山运动到洋中脊扩张,从持续沉积到大陆碰撞,我国地质历史悠久,构造变化频繁。
各种构造活动塑造了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深入探讨地质构造与成矿作用机制的关联,有助于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二、地质构造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地质构造对成矿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构造活动可以改变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促进矿物质的迁移和沉淀。
地质构造还对热液活动和岩浆活动的形成、迁移产生影响。
通过对地球构造与成矿作用机制的关联研究,可以揭示构造对成矿作用的影响机制,为勘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质构造演化与矿产资源形成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不同的构造环境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
例如,在造山带环境下,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变形会促进矿物质的形成与聚集;在盆地环境下,沉积岩的压实作用、流体运移等过程也会催化矿床的形成。
地质构造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二者的关联,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床的形成规律。
四、构造地质学技术在成矿研究中的应用构造地质学技术在成矿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构造地质调查,可以揭示矿床与构造之间的联系,明确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时代。
结合构造解析技术,可以分析矿床的形成演化历史,为找矿勘查提供重要依据。
构造地质学技术为成矿作用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
五、结语构造地质学与成矿作用机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地球构造的演化过程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形成,地质构造对成矿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地质构造与成矿作用机制的关联,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床的形成规律,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板块运动知识点总结
板块运动知识点总结一、板块运动概述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的岩石板块在地球岩石圈中的水平运动,这种板块插入、俯冲、推出及碎裂的现象便构成了地球的许多崭新特征,例如火山、地震及山脉。
板块运动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是解释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重要理论。
二、板块运动的发现与认识1. 认识板块运动的历程19世纪50年代,地质学家开始观察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分布情况,发现南美洲与非洲大陆的南部海岸线非常相似,推断二者曾经是相连接的。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根据地震的分布图,发现地震多发生在地震带上,从而推断地球的岩石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导致地震的发生。
2. 板块运动的发现和证据地质学家根据地壳的磁性矿物特性,发现地壳的年龄是不均匀的,年轻的地壳主要分布在洋中脊附近,而古老的地壳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
同时还发现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证实了板块运动的存在。
三、板块运动的类型和特点1. 陆地板块运动的类型和特点(1)耶稣地壳板块:主要构成地球大陆,密度较低,较厚。
(2)海洋地壳板块:主要构成海岸线和海底山脉等,密度较高,较薄。
(3)板块运动的类型:包括拉伸、挤压、滑移,这些运动形式导致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 海洋板块运动的类型和特点(1)海底扩张:岩浆在洋中脊处剥开地壳,从而形成新的地壳,导致海底陆地板块不断分裂和扩张。
(2)海洋板块俯冲:当海洋板块遇到陆地板块时,较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会向地幔下俯冲,造成地震和火山的发生。
四、板块运动对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影响1. 对地理学的影响板块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地壳的板块构造,包括大洲分裂、板块俯冲、火山喷发等现象。
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等。
2. 对地质学的影响板块运动促进了岩浆和岩石的循环,从而导致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变。
板块运动还产生了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影响。
五、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1. 地震板块运动是地震的最主要原因,当地壳板块移动或摩擦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
青海省板块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
1 1 北祁连板段( L ) Q P I 一 北祁连洋壳沉积带 ( 。f z—O ) N S北祁连缝合带 Q
Ⅱ 塔柴板块 ( Q ) T P Ⅱ塔里木板段 ( K ) l T S
I 一a I 阿尔金基底隆起带( t P)
I 一C I , 阿尔金 裂谷带 ( E—O )
中图分类号 :62 P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2 1 (0 7 0 - 0 —0 10 -5 8 2 0 ) 10 1 9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青海省板块构造体 系简介
青海省地处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 域 的结合部位 , 大陆裂解与拼合 , 大洋扩张与 收缩 , 洋壳俯 冲, 大陆漂移 , 陆陆碰撞 , 陆内裂 陷和 隆升 造 山等一 系列重 大地 质事 件频 繁发
( 裂谷带 、 间) 陆缘活动带 、 弧后 ( ) 前 盆地等成矿构造环境 , 其成矿作 用具 明显 的差异性 ; 在板 块构
造 不同演化 阶段 , 的矿床组合也各不相 同; 形成 多期次 造山活动的叠加 , 对各类 型矿床的改 造作用
明显。因此 , 青海省 内各类矿床的形成具有多阶段和多成 因的特点 。 关键词 : 青海省 ; 板块 构造 ; 沉积环境 ; 成矿作 用
Ⅱ 一a日月山 一化隆基底隆起带 ( t 2 P) Ⅱ 一C 2 宗务隆 山裂谷带( c—P )
Ⅱ 一 欧龙布鲁克基底隆起带 (t 2 a P)
Ⅱ一 2 C柴北缘裂谷带( t O) P—
一
b 柴达木地堑盆地 ( —Q J )
Ⅱ 一a ’ 都兰 一 鄂拉 山基底隆起带 ( t c P— )
第 1 期
伊有 昌 : 海省板块 构造环境 与成矿作用 青 Ⅱ - ( 共和 一兴海地堑盆地( Q) 2 b m) N— Ⅱ — 祁漫塔格弧后盆地( 一 2 1 ∈ 0) Ⅱ 一 东昆仑北坡岩浆 岛弧带( t ) 2 I P—
_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2.板块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本内容
• 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 上可分为性质丌同的 两个圈层。即上部的 刚性岩石圈和下部的 软流圈。岩石圈包括 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 分具有较高的刚性和 弹性。平均厚度7080km;下部软流圈 为高温、高压的低密 度层,具塑性。岩石 圈覆盖在软流圈上做 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板块边 界 类型
板块构造的成矿控制板块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矿床均产于大地构造背景中丌同时期丌同大地构造环境中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就有可以查找的规律
板块构造与成矿
1.研究背景
• 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1960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提出海 底扩学说。 • 1968年,摩根、勒皮雄、麦肯齐、伊 萨史斯,在美国地质学会上正式提出 板块构造学说。
离散型
会聚型
转换断层
主要以大 洋中脊为 主。
海沟岛弧 型
地缝合线 型
仅见于大 洋地壳中
3.板块构造的成矿控制
• 板块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板块构造 演化过程中,矿床均产于大地构造背景中,丌同 时期、丌同大地构造环境中矿床的分布和产出就 有可以查找的规律。 • 构造环境对成矿作用起着最根本的控制作用。
3.1 离散型板块边缘
• 离散型板块边缘的矿化较会聚型简单。洋中脊的岩石组合为 蛇绿岩套,相关矿产主要含铜黄铁矿床和块状硫化物矿床、 豆荚状铬铁矿床。
3.2 会聚型板块边缘
• 会聚型板块边缘可进一步有三种情形:安第斯型俯冲带、日 本岛弧带和陆陆碰撞带。 • 在安第斯型俯冲带,产生钙碱系列中酸性岩浆岩带,包括玄
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随着距俯冲带的远近丌同
,岩浆成分产生差异导致矿产种类也产生丌同的分布,距俯 冲带由远及近依次可出现金矿、铜-钼矿及钨矿、锡矿等。矿 床 以斑岩带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为主。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理论是建立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基础上,将海洋和大陆作为统一整体的全球构造学说,人们在用板块构造理论研究地球动力学及大地构造演化时注意到板块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板块边界的成矿问题。
各种板块边界既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热液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带,同时由于板块边界类型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岩石组合和不同的矿床类型。
近年来,对板块内的热点-地幔柱成矿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各种类型的矿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归纳如下。
(一)板块内部的矿床
1. 大洋盆地内部的矿床
最主要的是深海中的锰铁结核,储量巨大,结核中含锰8~40%,平均20%;含铁2.5~26%,平均16%;还有Co、Ni、Cu、Pb、Zn、Ag 等。
人们正在设法开采这些矿石。
大洋岛弧玄武岩中的磁铁矿矿床。
该类玄武岩被认为与大洋板块内部地幔柱构造有关。
2. 大陆板块内部的矿床
类型较多,成因也复杂,有南非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中的铬矿床,威特瓦特斯兰德金(铀)砾岩矿床,布什维尔德铂族元素矿床,萨德伯利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及蒸发岩矿床,沉积型铀-钒矿床,与大陆溢流玄武岩有关的安卡拉-伊利姆式铁矿床,该类玄武岩被认为与大陆板块内部地幔柱构造有关。
3.被动大陆边缘的矿床
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产出有钛、锆和磁铁矿的砂矿。
此外,大陆架上还形成有磷块岩。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罗镇宽 苗来成 关 康 陈 革(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天津市,300061)摘 要 本文讨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制约。
认为中国华北克拉通化时间较晚,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显生宙又遭受多次板块运动的叠加改造,不利于前寒武纪金矿的形成和保存。
显生宙以来在中国古陆块周边发生了四次大的板块碰撞或俯冲造山运动,即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海西期造山运动;昆仑-祁连-秦岭地区的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西南地区印支-喜山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豫西-鄂西-湘西一线以东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
中国的金矿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这四次造山运动的晚期,特别燕山运动的晚期。
关键词 大地构造演化,造山运动,金矿成矿作用1 引言地壳的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往往伴随着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金矿床的形成。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构造环境下,主要形成绿岩型金矿床。
如加拿大地盾的金矿床,西澳耶尔岗(Yi-l g arn)克拉通的金矿床,巴西地盾的金矿床等。
元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向现代板块构造体系转变的过渡时期,主要形成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如乌兹别克的穆龙套(M uruntau)金矿床;吉尔吉斯的库姆托尔(Kumtor)金矿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麦古马(Meg uma)群中的金矿床;美国阿巴拉契亚板岩带(Slate belt)中的金矿床;澳大利亚东部Ballarat -Bendigo 金矿床,西澳的泰尔弗(Telfer)金矿床;中国江南古陆上的湘西沃溪W -Sb -Au 矿床,德兴金山金矿床,桐柏银洞坡金矿床,粤西河台金矿床等。
在晚古生代 中生代现代板块构造体系下,主要形成沉积岩型(卡林型)、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金矿床。
沉积岩型金矿床主要产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的西南、华南、秦岭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型金矿床主要产在天山-蒙古-兴安岭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中及澳大利亚东部。
板块构造与成矿
海沟发挥了作用;晚期是在边缘海一侧产生了新海沟和大洋一侧的海沟 消失,边缘海逐渐闭合,岛弧也随之朝大陆方向移动,直至与大陆被动 边缘碰撞。 硅铝层上的岛弧,它的底垫是硅铝层。最初形成于大陆边缘上,或 许形成于大体上类似安第斯型大陆主动边缘环境中。它是后来的裂谷作 用过程中,从主要大陆边缘分离开的微型大陆,并形成了边缘海。以后 的发展与上述硅镁层上岛弧相同。这类岛弧.(如日本列岛)上可以包括有 从大陆上撕裂下来的古老地壳碎块。例如西太平洋的某些岛弧,明显地 受过与它们延伸方向平行的裂谷作用。随着弧内盆地的发育,在裂谷两 侧岛弧的各部分,后来逐渐被分开。 (2)矿床类型:现代岛弧如太平洋北部和西部、印度洋东部、加勒比海以 及斯克舍海,地中海的岛弧,是地壳矿化程度最高地段,大陆内部古岛 弧也有丰富的矿产。 现代硅镁层上岛弧比较肯定的有斑岩铜矿床(含金)和含金石英脉、金
第十一讲 板块构造与成矿
板块构造学说以大洋中脊、深海沟、地缝合线、转换断层等标志, 将岩石圈至少划分为12个大板块和30个小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 块边缘则是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作用、造山作用、地震活动以及成矿 作用多集中在板块边界上。
板块边缘的成矿作用
根据板块相对运动的方式,可将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离散边界、 会聚边界和转换边界,其成矿作用如后: (一)离散边缘形成的矿床 离散边缘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处于拉张构造场,是海底活动带,又是 海底扩张中心。沿离散板块边缘在大洋中脊地幔物质涌出,拉斑玄武岩浆强 烈活动,使大洋板块不断增生,形成洋壳。在海底扩张、岩浆活动、海底变
应当指出,在海底成矿作用中,热水活动对金属富集是必要的先决 条件。但热水的高盐度尤为重要:一是高盐度的热卤水,可大量地溶解 淋滤金属组分,使成矿物质得以浓集于热液中;二是高盐度的热卤水, 因比重大能较稳定地长期停滞于海底凹地,使其有充足的时间沉淀下用,使 其不被氧化、破坏,从而把海底矿床保存下来。 海底铁锰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是海底温泉热液的产物。因而 矿液流出海底后的动态,对金属沉淀、矿石分布具有密切关系。而决定 海水中热液动态的主导作用是海水液的比重差。因此,将海底热液动态 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I型:热液比重比海水大。从海底涌出后沿海底地形流动,并迅速地 滞留于凹地中。在凹地通过热扩散的方式进行冷却。热液随着冷却其比 重逐渐加大,因此积存的热液可长期稳定的存在。
第一篇第九章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与矿床类型
内生成矿作用与矿床类型
外生成矿作用与矿床类型
2.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规律
• 成矿控制因素 成矿的化学元素本身的特征 成矿的物质来源及运移 成矿的地质背景
• 成矿规律 矿床形成的时、空、共生组合、成因关系
• 成矿系列:指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 定地质作用有关的不同地质演化阶段中,于不同地质部位,形成 的相互有成因联系的各种矿种、各种类型的一组矿床。
三、与板块作用有关的内生成矿作用
1.裂谷-大洋阶段
• 与层状基性侵入杂岩有关的铬、镍、铜-镍 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矿床
• 碱性花岗岩中的锡-铌-钨及宝石矿床 • 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
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坦桑尼亚、 刚果、 安哥拉、加纳及俄罗斯、巴西等国; 我国山东、辽宁、贵州、湖北发现有该类矿 床。 • 与碳酸岩有关的铌、稀土、磷灰石 • 与蛇绿岩套有关的铬铁矿矿床(产有豆荚状 铬铁矿床和Cu -Ni硫化物)
2.俯冲成矿作用
• 块状硫化物矿床 • 斑岩铜矿床 • 碰撞成矿作用的主要特征 花岗岩的侵入 动力作用-韧性剪切带
• 造山带成矿作用的复杂性 复杂组合 叠加性 多时期、多成因的复杂共存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一、成矿作用与构造作用
1.成矿作用和矿床类型
• 成矿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 叠生(复合)成矿作用
•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endogenic deposit) 外生矿床(exogenic deposit) 变质矿床 叠生(复合)矿床(telescoping deposit)
• 矿床的改造作用 • 成矿预测
二、板块构造与外生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经典共25页文档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经典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经典优秀资料
导语:
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是地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雄厚的资料为基础,系统论述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的内在关系及其经典理论。
一、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个互相移动的“板块”组成。
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球上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现象。
它包括板块的相互碰撞与分离、板块的滑动和互推、板块之间的剪切与扭转等。
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地震、火山、地热等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成矿作用的基本概念
成矿作用是指地壳中元素和矿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形成矿石的过程。
它是地壳中固体物质资源形成和再分布的重要方式。
成矿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和沉积作用等。
岩浆活动是指地壳中岩浆的生成和运动过程;热液活动是指在热水或热气体作用下,地壳中的元素和矿物质发生重新组合形成矿石的过程;沉积作用是指地壳中物质通过沉积过程形成矿床的过程。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板块构造运动通过构造活动改变地球的物理环境,进而影响成矿作
用的发生与发展。
板块构造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地壳的断裂、
抬升、下沉等现象,从而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例如,板块的相
互碰撞会形成造山带和地下深部岩浆活动,进而促使成矿物质的形成。
板块的分离和滑动会导致裂隙和断层的形成,为矿物组分的运移提供
通道。
同时,成矿作用也对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当岩浆活动
或热液活动发生在板块边缘或板块交界处时,其能量和作用力会受到
板块构造运动的制约和调控。
例如,板块构造运动的剪切和扭转会形
成断裂带和拉张带,有利于岩浆的侵入和矿化作用的扩展。
四、经典理论
1. 岛弧成矿理论
岛弧成矿理论是由美国地质学家里特·S·格林希(S. R. Ghentsch)和美国地质学家D·毕晓普(D. M. Bipolos)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岛弧与洋壳的相互作用是成矿作用的重要来源之一。
岛弧形成于板块的相对平行运动阶段,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构造活动
剧烈的冲绳型碰撞带和太平洋型边缘弧带。
2. 克拉通成矿理论
克拉通成矿理论是由美国地质学家哈里·克拉格(H. C. Krug)在20
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克拉通是指盆地或盆山地以外的稳定地区,它是
大陆地壳较老的部分,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克拉通地区。
该理论认为,
克拉通成矿作用是由于地壳深部构造运动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热量减小,地下水在地壳中运动,携带负载的金属元素从有机质分解中释放出来,形成矿床。
五、结论
通过上述对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板块构造运动是地质现象的重要驱动力,它通过改变地壳的物理环境影响和调控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发展;
2. 成矿作用是地壳中元素和矿物质形成矿石的过程,它受到板块构造运动的制约和调控;
3. 经典的岛弧成矿理论和克拉通成矿理论为我们理解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总体而言,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是地球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着地球的演化进程。
通过深入研究板块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演化和资源分布规律,还为资源勘查和矿产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