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授课对象:专业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任务
课程名称: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
《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必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互联网新技术的同时.,基于互联网创业理论分析和实务学习,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理解和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实践和创业活动,从而实现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互联网技术与创新创业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互联网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者素质、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它们既明显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的整体。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互联网新技术的同时,基于互联网创业理论分析和实务学习,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理解和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实践和创业活动,从而实现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
观,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1.能力目标
(1)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演变发展和未来趋势(即门户时代、搜索社交时代和大互联时代),了解全球创新创业活动概况,尤其是中国创业史,熟悉互联网+创业本质。

(2)走进互联网新时代,掌握“互联网+”新技术,解析“互联网+”新思维,发现“互联网+”新市场,开展“互联网+”新营销。

(3)理解商业模式的含义和核心要素,熟悉三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掌握商业模式的合理性检验方法,了解初创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要点。

(4)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互联网创业的前提下,了解创业伊始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新创企业的开办流程,掌握企业成长管理技巧要点。

(5)了解支持企业运营的资源类型,能够识别互联网创业的关键资源,整合各种互联网创业资源。

(6)融入教学实践沙盘,直观体验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了解互联网创业团队的人员结构与组建;了解互联网企业股权结构设计问题。

(7)引导学生不断锤炼和习得各项求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基本流程、签约与就业权益。

(8)引导学生不断开发创新思维,充分理解互联网产品的相关设计理念和流程。

(9)能够执行注册公司的详细流程;能够模拟搭建互联网创业团队;能够对各创业要素进行估值;能够使用股权比例计算公式;能够设计简单的合伙创业协议;能够进行互联网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估;在学习模仿和试错调整中设计商业模式;能够撰写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和进行公开项目路演;能够识别与管理创业风险;能够编制财务报表。

2.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创新创业活动的概况;理解创新与创业相关概念;了解中国创业活动四波创业浪潮;理解“互联网+”创业本质。

(2)了解新兴经济模式;了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
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概念;了解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特点与机遇;理解“互
联网+”新营销的内涵、特征。

(3)认识商业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理解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流程和逻辑;掌握利用商业模式画布的分析使用;熟悉商业模式的设计思路;了解“互联网+”环境下的典型商业模式。

(4)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知晓创业者应做的准备;初创企业的法律和政策须知。

(5)了解融资准备和过程,尤其是创业融资渠道;学会考察调研创业市场;熟悉创业计划制定,以做风险防控。

(6)掌握搭建和建设互联网创业团队的方法;了解合伙创业和合伙人的概念;熟悉互联网行业合伙人的选配方法;熟悉个人贡献与股权分配;了解合作协议与股权设计;理解股权分配的原则和作用。

(7)搜集就业信息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学会简历制作一职场中的敲门砖;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一狭路相逢智者胜;掌握求职礼仪一打造阳光职业形象;熟悉就业流程和权益保障;培养职业素养与适应发展。

(8)了解若干种类创新思维形式和训练方法;重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了解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和互联网产品的精髓;了解专利申请流程;了解互联网+相关各类大赛。

3.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主动思考及团队协作能力;
(2)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3)具备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4)具有责任感与敬业精神。

三、课程结构
1.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能力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个性化差异情况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新形势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对互联网技术创新创业应用进行实训任务层次化设计。

首先,课程将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互联网+”前沿背景模块、互联网创业准备和互联网创新实践拓展模块。

用来
培养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掌握前沿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广度和应用能力。

同时,对每一教学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难易程度梳理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拓展知识(拓展技能)等10个子模块,拓展学生课程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深度。

2.学时安排
各模块建议学时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与要点
本课程共10个子模块专题,32个学时,含课程考核评价(2学时)。

五、课程实施建议
(-)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选择与编写校本教材《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创业实务》。

教材应充分体现采用体现专创融合、任务驱动、模块教学的课程设计思想,要体现通用性、实用性、先进性,项目活动载体的选择要科学。

(二)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
《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创业实务》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讨论启发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翻转课堂与微课在线呈现相结合。

设置“互联网实验室”环节,将相关教学过程情景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方式来组织实践教学,每小组由5至6人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在班级或年级内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管理能力。

(H)教学条件
1.本课程应选择可具实操空间的多媒体,教室建立多媒体、互联网教学环境,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网上教学资源等教学资源。

2.本课程师资团队建议采用校内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和校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任教师或行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行业兼职教师
须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教育教学能力,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完善。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要求
1.采用过程考核与项目作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程提问、项目报告、汇报交流等环节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2.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权重,重视学生在项目作业中的想象力、创造力。

3.注重考核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强调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

(二)评价内容
注:本课程标准将根据行业发展,使用2-3年后进行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