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语文复习 2021高考作文备考 - “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简析及优秀范文点评4篇
2021-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教案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教案【备考攻略】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具备“诗歌思维”意识。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
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对读者来说,鉴赏就是一个反过程,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词语、意象的品味来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读者具备联想与想象力来补充诗歌留白,在品味中领悟诗歌妙处,这就是“诗歌思维”。
不少同学觉得诗歌难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诗歌当成诗歌读,不能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领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鉴赏的时候注意培养这种素养。
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诗歌中所给的意象加以再创造,形成画面感,进而力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缺少联想和想象就会使答案成为诗句的简单扩展,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再如,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2021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全方位解读课件及精选练习(80张PPT)
昭君 下句 不得 仗工 昭君
。
离 写 归 整 不
开 葬 故 , 幸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 确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 达强烈感情, 激发思考。
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使用反问句式,
表达了词人旷达 的情怀。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 征、作用、程度等 作扩大或缩小的描 述。
有更突出、 鲜明地表现 物的作用。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
物来 表达 分为 体、 象、
代 的 部 具 特
替所 事物 分代 体代 征代
要 , 整 抽 本
突 的 言
出 特 简
描 征 练
、写, 含对使 蓄象语。知 应 (梦李令是否清》绿,照)肥知《红否瘦如?。用 代 写 凋 感“出伤“零绿了情叶,怀”叶”烘的和与托。茂““出盛红作花和”者”花分的的别,
手法
说明
作用
教材示例
赏析
设问
先提出问题 接着说出自 的看法。
, 己
开头设 题引入 全篇; 问,承 结尾设 化主题 回味。
上中问 , 问 , 启间, 带 , 令 下设动 人问 深;若 许 满 子 (案贺》?问 城黄铸)一闲 风时《川情 絮雨青烟都,草玉几梅 。,以 一 思问设化为问一具作答体结,可,将感以的实一形写腔象虚愁,。
构技巧、虚写、用典、对比、 欲扬先抑、景与情的关系、
表现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反问、
设问的考查尤多。
主观题
判断句段主要表达技巧,结
合语境赏析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一 辨清“表达技巧”概念 二 掌握审答题技巧 三 熟悉4大类技巧
一 辨清“表达技巧”概念
高中语文试题中“表达技巧”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 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 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一般来说,试题题干中所说的“艺术 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 色”等概念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它包括“修辞手法”“表 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2021高考作文指导-文言文经典妙用
2021高考作文指导:文言文经典妙用阅读这些经典可以给学生带来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
以下是边肖编纂的一些精彩的中国古典名著。
欢迎查看!【妙用文言经典】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
以江苏教育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包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史记选读》《传记选读》在内共有24种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
阅读这些经典可以给学生带来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
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生渴望课外书籍,但时间却绰绰有余。
中国教科书中的经典古文是历经千百年考验的文史瑰宝。
“它是诗歌中最好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
这些作品中先贤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精妙的语言,辉煌的文采,巧妙的方法,也足以为后人树立榜样,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一、背诵积累内化《论语孟子选读》必修课目标明确规定:“读古诗,读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注重积累,而积累是从阅读和背诵开始的。
文言文意美,文字简练,情感真实,意义深刻。
背诵文言文对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量优美动人的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完整集合,从社会历史的传承到节日的风俗人情,从山河隐居到边塞到登高怀古。
大量的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认识到押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文章之深意,还要使优美的词句成为自己语言仓库的一部分,从而丰富写作素材,促进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如果学生忘记了精致的文字和丰富的文化,让知识变得“稍纵即逝”,不去积累知识,内心一无所有,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好话,写不出不好的文章。
古文遣词造句的本质是句子大多言简意赅,节奏清晰,节奏优美。
有大量质量优美的对句、雄壮的排比句、生动的比喻比喻句、哲理警句、情感抒情句、精辟的议论句,如王波的《老而强之,宁动白头之心;穷而强,不落青云之志”,韩愈的“业勤,荒;是被思维摧毁的,欧阳修的“君子朋友同道,小人朋友同利”,苏轼的“古为大者,不但是超材料,而且有毅力和毅力”等。
2021高考语文古诗词优秀9篇
2021高考语文古诗词优秀9篇高考古诗篇一1、考场归来喜心怀,金榜题名囊中探。
喜讯频频捷报传,家人欢喜尽开颜。
斟酌兴趣和专业,理想学府认真填。
祝你继续深造达心愿,事业有成宏图展!2、鲜花盛开丽美艳,桃李天下人皆羡。
寒窗十年喜讯传,震我心房魂魄散。
多年苦心梦实现,名校专业来挑选。
博学多识再考研,学识渊博创辉煌。
祝阳光道阔步前。
3、六月高温似火烤,捷报传来凉爽绕。
金榜题名心中喜,父母亲人开颜笑。
街坊朋友道贺来,喜气盈盈祥云罩。
学府深造学识长,前程似锦在今朝!4、祥云齐聚家门绕,金榜题名全家笑。
满面春风祝贺到,细雨滋润暑气消。
进入学府再深造,梦想实现笑声髙。
他日一展凌云志,建设祖国显功劳!5、鲜花盛放艳阳天,金榜题名乐无边。
捷报到来笑满面,同窗共饮情绵绵。
遥忆当年齐奋斗,今朝牵住梦想手。
再次踏上求学路,展翅高飞乐无数。
愿你前程似锦。
6、六月鲜花灿烂开,捷报似花纷纷来。
花容笑容相辉映,梦想实现好风景。
昂首阔步入名校,范游书海再深造。
只为今朝长才干,明显正当好英才。
愿你的明天灿烂辉煌。
7、阳光灿烂六月天,喜讯传来笑开颜。
好比夏风吹花开,芬芳满园亲友来。
共同庆贺题金榜,十年努力飞梦想。
再攀高峰入名校,人生辉煌在今朝。
愿你有个好前程。
8、十年寒窗,十年磨剑。
十年砥砺,十年坚守。
风雨兼程,逆水行舟。
梦想无怨,青春无悔。
轻装上阵,轻骑突击。
决战高考,决胜未来!祝高考金榜题名!9、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朝一搏,前途光芒道路,需用高考测量,轻松进入考场,努力发挥才智,愿你梦想成真,祝你金榜提名。
10、六月花开皆灿烂,喜报传来笑开颜。
举家设宴请宾朋,席上欢喜话成功。
鱼跃龙门今欢笑,学有所成在明朝。
攀登书林登高峰,美好未来定成功。
愿你前程似锦。
11、十年磨砺一杆笔,十年冬夏练功力。
十年勤奋为梦想,为国为民谋利益。
信心十足迎考试,挥笔锦绣文章奇。
满怀喜悦报佳绩,金榜题名考第一。
祝喜事临门!12、数年苦读获真知,高考场上比高低。
2021高考作文素材:古诗词及释义
2021高考作文素材:古诗词及释义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释义:人活着如果不重视礼仪,那么就如同死人。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释义: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准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释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别人正见能协助自己改正缺点。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释义:简单说,就是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释义:上天降下的灾害还能够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也能够理解为:人的命运是能够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释义:谦虚能够得到益处,自满会招致损失。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释义:从,顺随。
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释义:多做恶事者,必自速其亡。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释义:居,处于;思,想。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应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才能够做到遇意外事不慌张,准确处理。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释义: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释义:能理解别人的叫做机智,能理解自己的才叫做高明。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释义:真实的、值得相信的话语不会用美装扮起来的(也就是花言巧语);花言巧语是不能相信的。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Word最新版)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通过整理的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2021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
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全唐诗》卷277)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 2021高考作文备考 - “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简析及优秀范文点评4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7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这是白话文兴起之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
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次作文的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了2017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用上了“部编本”新教材这件事,这套教材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就是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量增加。
题目要求对这个材料发表看法,其实也就是说,对新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这件事你怎么看?“部编本”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从肯定的角度看,就可以谈这样做有哪些重要意义,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作用,对学生个人成长有何重要作用,对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材有何意义等。
还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谈深谈透,比如说谈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有哪些重要作用,请你列出其中的三条作为分论点展开论述,这样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你若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那一篇文章的提纲就列出来了,并且与前面从几个方面分析相比,显得更具体、更详细,思考得更深入。
也可从消极方面谈,不过要把握好分寸,可以从增加学生负担的角度找一些理由。
比如增加要适度不可过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难易适中等。
也可把前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辩证的看待这件事情,既肯定增加古诗文的意义作用,又中肯地指出编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就使思考更加全面。
1.返璞归真,皈依诗文廖运韬玉容娇花,随意流逝必将老去;盛世浮华,时代更迭终成丘墟。
历史巨轮,浊浪洪流,经三千年打磨,古诗文依旧熠熠生辉,愈发摄人心魄。
古诗文千古流传、兴盛不衰不无其道理。
午后案头,清茗墨香,手捧诗书的一刻,任它沧海霁月,落崖惊风,心中已是另一方天地,另一番乾坤。
高考古诗词鉴赏(2021年整理)
高考古诗词鉴赏(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古诗词鉴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古诗词鉴赏(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古诗词鉴赏金考点与对策鉴赏文学作品的考查,诗歌鉴赏是重点、难点之一。
自1993年开始,选材于中国大量诗词曲的“文学鉴赏”试题开始在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固定下来,几经变化,择题的考查方式改为主观鉴赏题型。
这是一个突破.尽管分值少了一点,由原先的3道选择题9分减少为5分,且暂不考及现当代诗歌,看似降低难度与要求,实则重在考查鉴赏能力,拉开差距,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面对“主观鉴赏”这一新题型,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能力差的望题兴叹,可能不能写一字一句,因为这不是靠“蒙”的,要将鉴赏的感受切切实实写出来;能力强、鉴赏水平高的同学,尽可以发挥,甚至会一挥而就。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考查类似于诗歌读后感,相当于写一则短文,能力高下全在表达的文字里.考试题型发生变化,但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能力要求没有变。
第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第二,“评玠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定位仍然是在“初步鉴赏”这一层面上。
表现在:选取的诗歌是大家热爱的、脍炙人口的,不可能是晦涩难懂、用典较多的.对诗歌的理解一般也是形成共识的,不可能选理解分歧大的诗歌,因为高考试题需要一个统一的答案。
针对这些命题的特点,应该采取哪些应试策略呢?1.要学习掌握有关诗歌的文体常识,为文学鉴赏奠定基础.同时要努力拓宽知识面,诵读一定数量的诗歌名篇。
对教材增加古诗文的看法作文
对教材增加古诗文的看法作文
中国文学传统源远流长,从诗歌文学到古文艺,应有尽有,无论是生活场景还是文化底蕴,都必不可少,在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值得赞美的文字精彩。
古诗文尤为重要,起源于周朝,是一种描写社会现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古诗文的语言表达中,无论是文字形式、金句韵律,还是弦外之音隐晦意境,都可以看到很多个性化特征,便于人们更深刻地体验中国文学精髓,内心深处也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和注入。
因此,增加古诗文到教材中是非常必要的。
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促进学生的艺术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特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感受中国文学的文化精髓,从而更好的接受并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另外,增加古诗文到教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增强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认识,启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自身创造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文学的审美之美。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古诗文内容加以演绎,表现出古诗文美学内涵,进而开发出自己独特的文学观点,进行创作性的文学研究。
当然,在增加古诗文到教材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除了确保教材的质量外,还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即要做好教学计划,让教学充实、实用,合理分配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教材中增加古诗文是非常重要的。
古诗文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激发起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值得教育机构重视。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编者按】曾经连续四年(2021至2021年)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资料,这样做,一是的确喜欢诗歌鉴赏,二是想为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中学师生复习备考提供方便。
今年,我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第五个年头编写诗歌解析资料,目的不变。
资料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于时间紧迫,错漏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黄平科【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天,阴天的时候,阳光渐渐转暗,变成一片荒凉寒冷的庭院。
听那冰冷的声音②,云层很深,没有野鹅的影子③. 更深的人会沉默。
但这堵墙被一盏孤灯照亮了。
酒醒了,如何度过永远的夜晚![注]① 周邦彦(1056~1121):名字叫梅城,号码是清真僧人,来自钱塘(今浙江杭州)。
② 秋叶、昆虫等的声音。
③ 野鹅:古人认为野鹅可以传播书籍。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析这首诗中作者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这个词以时间的变迁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在深秋凄凉寒冷的时候,由于人们去空屋而造成的悲伤孤独。
(2)作者打算写关于精神和情感的状态,但主要的笔墨是写关于环境的。
白昼凄凉的环境,充斥着主人公的凄凉感,午夜的寂静荒凉的环境更是充斥着主人公的孤独感。
[感谢]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最后一部电影描述了黄昏时分的担忧。
在句子的开头,“当秋天多云时,它逐渐变暗”指出了在外面徘徊的季节——秋天、时间——傍晚、天气特征——有时晴朗,有时阴天。
萧沙的《秋》常常是古代学者表达衰落、伤痛、怀旧和思乡之情的触感媒介。
或者“秋风萧瑟,天气凉爽,草木摇曳,露珠化霜……你不敢忘记想起你,也不会觉得衣服上沾满了泪水。
”(曹丕《严歌星》),或“玉露摧残枫树,巫山武侠凄凉,丛菊泪流,孤舟为故乡之心”(杜甫《秋八歌》),或“秋月色水,老客志独”(孟郊《秋怀》),所以刘玉玺说:“自古以来,秋天就是凄凉寂寞的”(秋词)。
2021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及明白汇总(30页)
2021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及明白汇总(30页)2021高考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及明白汇总古诗文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也是一具必得分的题型。
而明白性默写是从14年开始浮现的一具新题型,比起直截了当默写多了对古诗文情感含义的要求,难度也提高了一些。
今天,给大伙儿整理了高中必背64篇古诗文涉及到的明白性默写大全,背了就能得分的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收藏~1.《劝学》1.人们常讲,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别能够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讲》中“是故弟子别必别如师,师别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讲,君子需要经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个儿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别能够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别折;锲而别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不过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别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别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心专一,同时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微小,假如专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
2.《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还是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讲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别知晦朔,蟪蛄别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日子中的非常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照,形象地讲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日子中的实例,经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靠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讲明大鹏鸟的飞行对风的依靠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别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异莫测的描写后继续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不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新高考古诗词试题解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语文I卷试题《寄江州白司马》为例
A u g.2021V o l .41N o .4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1年8月第41卷第4期[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新时期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Z D 2017016)研究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马克,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刘海云,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语文中级教师㊂新高考古诗词试题解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语文I 卷试题‘寄江州白司马“为例ʻ马克 刘海云(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106)[摘 要] 古诗词试题‘寄江州白司马“的难点是 颈 联转折和关键疑难字词㊂根据课标指引,首先梳理诗作脉络,展现古诗词 起承转合 章法,感受颈联 转 的陷阱和趣味;其次解析关键字词含义,并引入理解古诗词中文言字词的常见方法;最后建议古诗词学习重视章法结构,强化知识积累,领悟积累的方法,培育热爱古诗词的灵魂㊂[关键词] 新高考; 古诗词; 语文I 卷[中图分类号]H 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1)04-0121-04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2-8610.2021.04.019 2021年,全国进行第三批 3+1+2 (3指语文㊁数学㊁外语科目,1指在物理㊁历史两门科目中二选一,2指在思想政治㊁地理㊁化学㊁生物4门科目中任选两门)新高考改革,包括广东㊁河北㊁辽宁等8个省份,文化总成绩为750分㊂广东省首次实施 3+1+2新高考,语文科高考卷继续采用新课标全国卷,2021年是I 卷,总分值150分㊂本文就2021年语文I 卷试题‘寄江州白司马“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古诗词教学建议㊂一㊁课标要求与‘寄江州白司马“原题(一)课标对古诗词的教学要求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个方面;按照学习任务群设置,古诗词教学既涉及必修课程,也涉及选修课程;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主要规定了古诗词学习的任务与标准,占2学分,学分值比重高;该学习任务群明确指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㊁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㊂试题‘寄江州白司马“实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的,难度适合高中毕业生的学习水平㊂产生难度的原因是对高中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考生用浅白的语言转述㊁概括诗歌的大意,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诗歌的精髓,准确领会作者与朋友的情境,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古人的优良精神,但并非所有考生具备足够扎实的核心素养,或许在语言重构㊁直接翻译转述方面已遭遇困难㊂从解答诗作相关的两121个试题来说,关键难点应该在主语的转换,也就是情境中人物的转换㊂(二)‘寄江州白司马“原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㊂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㊂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㊂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㊂[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㊂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㊂③莫谩:不要㊂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㊂B.第三句使用 一衣带水 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 天涯若比邻 之意㊂C.第六句中的 病鹤 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㊂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㊂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㊂(6分)二、试题分析(一)诗作脉络诗作的第一㊁二句是关怀友人白居易,作者杨巨源在询问白居易谪居江州担任司马的近况,问询白居易是否喜欢住所附近的庐山东林寺㊂东林寺有特别来历,具有历史故事,东晋高僧惠远曾在东林寺居住,杨巨源故意引出东林寺,希望借助美景安慰白居易被贬谪的心情,最重要是希望白居易坚持乐观的生活态度㊂第一㊁二句诗文亲切㊁轻松㊁生活化,于平淡语气之间更能纾解白居易的心情,拉近与友人聊天的距离㊂第三㊁四句是作者继续在问候白居易的近况,借助传说中的美景询问白居易的生活状况㊂第四句比较好理解,庐峰是风景圣地,因此第四句大意是听说那庐山山峰中,香炉峰景色最胜㊂第三句 曾闻似衣带 很好理解,但是 湓浦 不好快速猜测具体意思,只好结合第四句,加之律诗颔联一般讲究句式对仗,可以猜测第二联都在写美丽的景色,写白居易所处环境之美,同样是借助美景愉悦白居易的心情㊂第五㊁六句转换主语,包括古诗在内,古文常常省略主语,省略主语在古文当中是很普遍的现象㊂这两句没有直接点明主语是谁,但是比较容易判断主语与前后诗句的主语不一致, 病鹤孤 非常沉重㊁悲痛,不可能指友人白居易,也不可能是指与人物无关的自然景物,诗作前四句都是美丽㊁轻松㊁劝导的语言,之后不可能直接打击友人,说友人是生病㊁孤单的野鹤,如果 病鹤孤 指白居易,那是狠心诅咒白居易,非常冷酷㊂如果是这样的意思,那显示不符合常理㊂实际上,第五㊁六句是写诗人自身,作者在跟白居易诉苦,说 我在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我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㊂诗人借助自身处境的悲惨,进一步希望白居易发现生活的美景和幸福感;或许是表达同病相怜的情感,希望也得到白居易的安慰㊂由此看来,诗作之后的选择题很容易排除,正确答案就是 C ㊂第七㊁八句理解难度迅速降低,直接点明诗作意图,告诉友人白居易要继续发奋图强,要坚信前途光明, 青云依旧是前途 意境高昂,情感舒畅痛快,传递青春顽强的浓浓气息,收缩全诗,也表明这是一首寄友人诗㊁劝慰诗㊂从整体形式来看,这首诗是一首精致典型的七律诗,完美遵循了律诗一贯讲究的 起承转合 章法㊂首联㊁颔联紧密相连,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人到景,对仗工整,从不同层次㊁不同画面㊁不同角度舒展美好景象㊁美好生活,展现了生活的幸福感㊁优越感,起到了劝慰友人的效果,达到了诗作目的㊂颈联出现 陷阱 ,七律诗本身也便于㊁也喜欢㊁也需要在颈联设置 陷阱 ,颈联属于 转折 处,就221需要 转 ,如果不 转 ,那会不像律诗,也会失去古诗的味道,减少古诗的风景㊂本首诗颈联转折不同于一般的诗歌,不仅仅是从侧重写景转入侧重抒情,更是转换了人物主角,从重点写友人白居易转入重点写诗人自身,这是本首诗转折的独特魅力,也是理解本首诗的难点,是解答诗作试题的难点㊂尾联讲究 合 ,一般收缩全诗,点明诗作主旨,本首诗尾联劝勉振作向前,既是劝慰友人,也是劝慰诗人自己,属于共勉㊂(二)解决疑难字词解答诗作题目,如果学生积累了扎实的文学语言知识,会感觉更加容易㊂学生扎实进行 语言建构与运用 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掌握语言本质特征和某些规律㊂学生扎实进行 文化传承与理解 素养的培养,会更加热爱语言文字,更加认同文字,更加深刻融入文字的血液,自然形成优秀民族文化气质㊂本诗中几个特殊文言字词阻碍了学生快速㊁准确理解诗作,诗歌题目中 江州白司马 虽然已经给了注释,但如果没有注解,学生也应该能够猜测是白居易,‘琵琶行“是经典篇目,里面深刻讲解了白居易被贬江州的事情,还有一句 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被贬担任司马职务,按照古人的称呼特点,习惯用职务称呼 名 ,甚至沿袭至今,所以白司马应该就是指白居易㊂江州是古代地名,中国古代的江州大概就位于今天的江西,唐宋时期,被贬的官员就常常流落到还不够兴盛的江西等南方地区㊂诗作第四句庐峰指庐山,就位于江西,照应了江州,那么第四句诗就还是在关心白居易的生活环境㊂第三句诗的 湓浦 似乎不太具体,但可以先从字形上猜测,两个字都是水的偏旁,根据中国的造字法,就估计都跟水有关㊂ 湓浦曾闻似衣带 大意是讲 湓浦 很像衣服上的腰带,那么,根据这样的比喻, 湓浦 就可能是江流,也很工整地跟第四句诗庐峰相对应㊂颈联的 岁晏 可以结合常见的成语 海晏河清 或 河清海晏 来理解, 晏 有表示安静㊁安宁的意思, 岁晏 就姑且表示时光清闲㊁安宁的之意㊂ 题诗岁晏离鸿断 讲写好诗作,却找不到传送书信的大雁㊂古代有 鸿雁传书 一说,秋天有大雁,但是秋天之后大雁就很少出现了,那么, 鸿断 就应该是秋天之后,接近岁末了㊂因此,此处的 岁晏 比较特别,可能是岁末的意思,岁末也更加容易感叹时光流逝,不过古汉语词典里面, 晏 并没有 末尾㊁结束 的意思㊂颈联的 阙 指 宫阙 ㊂ 宫阙 这个词语比较常用,苏轼‘水调歌头“里面有 不知天上宫阙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有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㊂阙,可以指代皇宫, 望阙 就是指遥望皇帝,等待朝廷的召唤㊂(三)奇特的佛家思想本首诗情感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次涉及佛家思想,简短56字就写了高僧惠远㊁东林寺㊁佛教讲经的集会雨花社,占据了较多笔墨㊂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鲜明特点,古人在失意时经常借助佛家㊁道家思想排解悲痛情绪,此时失意的杨巨源㊁白居易也是如此,借助佛家思想悦纳生活㊁享受乐趣,不过,他们俩又共勉自己,不要被佛家思想禁锢,仍然要振作㊂白居易与佛家思想有明显的交集,佛家思想在白居易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白居易号 香山居士 ,高中生不仅应该牢记白居易的别号,还应该明白 香山居士 的来历㊂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常常居住在洛阳香山等寺庙中,并自取号 香山居士 , 居士 这种称呼,也常常跟佛教思想相关㊂诗作后边的简答分析题难度较低,从参考答案来看,考生需要准确翻译第二句诗的意思,分析诗句的目的,特别是将目的分析透彻㊂诗句意图分析本身是重点,总分6分,拆分分值,意图分析应该占据4分,需要推进两个目的,不仅需要分析出诗人建议友人快去游玩美景,更需要分析明白诗人希望友人始终乐观向上㊂三、古诗词教学建议(一)融入诗词情境课程标准就古诗词学习给出了5条教学提示,第1条指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321感㊁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㊂从本试题的最大难点来看,学生就是很难判断颈联的语境,难以利用自然语感判断逻辑上的转折,无法迅速明白主人公从友人转换为诗人自身㊂所以,师生共同学习时,需要特别注意整首诗的逻辑,最好能够在头脑中演绎诗歌情境,形成一幅幅自然切换的连贯画面㊂学生要掌握古诗文的章法,懂得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对古诗词的 起承转合 艺术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对律诗的颈联保持警觉㊂具体方法来说,比如发现古诗词的写作章法㊂在任意挑选某一诗句赏析时,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翻译诗句的大意,赏析诗句的修辞手法,欣赏特殊字词的艺术价值,品味诗句的语气和表达风格,融入诗句的情感,也不能忘记琢磨诗句的结构意义㊂就像学习当代小说等白话文或学习写作一样,师生要掌握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间的语义逻辑和结构逻辑,可以尝试更改上下语句的位置或内容,尝试互换上下段落的位置,更清晰理解古诗词语句之间的内在脉络,领会古诗词结构的重要性㊂师生要避免困入诗句的艺术之美中,更要跳出诗句,做一做旁观者,思考怎么样也能模仿创作类似的古诗词,能够依照什么样的结构思维,怎么样整体构思一首类似的古诗词㊂如果直接创作古诗词,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很困难,老师可以让学生做基础工作,在学完每一首古诗词之后,学生尝试根据 起承转合 的步骤,赏析诗词是怎么样 起 ,运用了什么意象 起 ,是怎么样 转 , 转 出了什么变化,等等㊂学生在归纳实践过程中,熟悉了 起承转合 的常见手法㊁意象,应该会清楚一首完整古诗词比较普遍的结构思路,再次赏析陌生的古诗词时,相对会更容易理解古诗词为什么会这样写,会判断怎么样理解古诗词的逻辑更加合理㊂(二)热爱文言字词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8给出了两条教学提示,重点涉及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㊂古诗词不仅是文言文,而且是很精致的文言文,因为是文言文,所以就感觉不太容易理解㊂本试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言字词,甚至出现很难理解的文言字词,一些字词只能依靠逻辑推测㊂所以,我们要能够比较利索地解决特殊的文言字词,掌握一些具体的或者不够具体的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但是,掌握各类疑难字词的关键,都离不开字词积累㊂学习包括古诗词在内的文言字词就是需要积累,逐字逐句查资料,不断深入钻研每一个字,像是比较笨的过程,也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积累多了㊁久了,学生才能够找到积累古诗词知识的诀窍,才能慢慢灵活地化解不容易理解的字词,灵活地掌握古诗词㊂学生要能够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找到独特有效的积累方法,感受到学习的收获和学习进步,不断实现学习的自我肯定,进而形成古诗词知识积累的良性循环㊂这样的学习境界和质量,才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㊂A n a l y s i s 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t h eT e a c h i n g o f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P o e t r y i n t h eN e wC o l l e g eE n t r a n c eE x a m i n a t i o nAC a s e S t u d y o f T oA s s i s t a n tG o v e r n o rB a i i nJ i a n g z h o u i n t h eC h i n e s e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2021M aK e L i uH a i y u n(S h e n z h e nG u a n g m i n g D i s t r i c tH i g hS c h o o l,S h e n z h e n,G u a n g d o n g,518106)A b s t r a c t:T h e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i n T oA s s i s t a n tG o v e r n o rB a i i nJ i a n g z h o u i n t h e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t h e c h a n g i n g o f t h e t u r n-i n g c o u p l e t a n dk e y d i f f i c u l t e x p r e s s i o n s.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N a t i o n a lC u r r i c u l u m,t h r e em e a s u r e sc o u l db e t a k e nt o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F i r s t l y,t h e t r i c ka n d f u n i n t h e t u r n i n g c o u p l e t s h o u l db e f o c u s e do nw h e n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 t h e t y p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 o p e n i n g,d e v e l o p i n g,c h a n g i n g a n d c o n c l u d i n g i n r e g u l a t e dv e r s e.S e c o n d l y,s o m ew a y s o f 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 k e y d i f f i c u l t e x-p r e s s i o n s i n 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 p o e t r y c o u l db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oh e l p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i s p o e m.T h i r d l y,a l o v e f o r 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 p o e t-r y c o u l db e d e v e l o p e dw h e n t h e t y p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b a s i ck n o w l e d g e o f r e g u l a t e dv e r s e i su n d e r s t o o d.K e y w o r d s:N e wC o l l e g eE n t r a n c e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p o e t r y; C h i n e s e e x a m i n a t i o n421。
高考诗歌作文5篇
高考诗歌作文5篇一:[高考诗歌作文]高考作文700字魅力诗文,因为有你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内涵,传至今日已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篇章。
当下,中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增加,体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画卷中我们尽情遨游,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壮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也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认识,在那片无所不有,思想得到解放的净土里,我们游山玩水,乐此不疲。
诗歌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仅得益于其文化内涵,更依赖他所传递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苏轼在赤壁赋里写“唯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世界万物的深刻认识。
不仅如此,许多诗人通过写诗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态度及社会的认知,那些诗文也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的重要参考文献。
诗歌能用其短小的篇幅描绘出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并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取向,实在是令人称赞,诗人用其极大压缩性的字词将思想埋在其中,不知不觉渗透作品灵魂,可见诗人的用心之巧,技艺之高。
所有是也就成了精华中的精粹。
我们品读诗歌,不仅要思考其用词的准确性,也要挖掘诗歌的内在,从而达到从语言美到思想美的突破。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已成为各国的发展趋向,作为文明古国更要彰显其特色,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诗歌用其本身的魅力成就了其在传统文化坚不可摧的地位。
品诗,我们品出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品出了世界的包罗万象,品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诗的美不可言喻,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用思想去磨合,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浪漫无比,因为有你,我的观念豁达开朗。
途径一片诗海,饱览人间繁华。
你知道吗每当我感到沮丧,低头丧气时,你会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鼓励我昂扬向上;每当我感到彷徨时,你会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指引我前行的路;每当我感到迷惘时,你会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解开迷雾。
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看法作文
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看法作文
自古以来,古诗文在中国一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文化传承。
古人有其精妙的语言、惬意的抒情表达以及丰富的意蕴,都使古诗文的文学价值发挥到极致。
在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古诗文更是流芳千古,对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科书应该增加古诗文的篇目,让古诗文的文学精髓及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首先,古诗文的文学精髓博大精深,增加古诗文篇目,有助于学生培养现代人所必备的审美情趣。
古诗文因其凝练的句式、富于寓意的内涵以及节奏感强烈的表达和艺术感,具有博大的审美境界。
学生阅读古诗文,可以从抽象的美学视角去体悟文学作品的完整,从而涵养出充足的审美情趣。
同时,古诗文除了蕴藉着精致的美学之外,其背后所包藏的社会价值更是值得学生深入探究。
古人以言犹在、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当代价值观以及其他社会观念融入到其作品当中,将生活经验以文字抒发出来。
读古诗文,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人们所蕴藉的文学观念及其潜在的社会价值,从而学会了解古人的思想,让学生在思想上更加丰富。
同时,读古诗文能够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让他们有更多的微妙思维。
古人的古诗文中,潜藏着深刻的道理,而这些道理的深刻含义往往需要人们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发现。
读古诗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让他们能够从深层次上去认识古诗文作品,而不只是表面
上的文字。
综上所述,增加古诗文篇目对学生来说,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他们审美情趣的培养,也能够引发思考,让他们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人的思想。
因此,本文支持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深刻内涵,而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收获更多的意义。
高考语文复习:2021年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II卷诗歌鉴赏(课件)
鹊桥仙·赠鹭鸶 作者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全词翻译 栖息在清澈溪水边的白鹭,我特意来告诉你:溪水里的鱼儿寥寥
无几,不堪一数。主人怜悯你,你也要怜悯鱼儿,一定要自然万物与我 能和谐快乐相处。
4
• 在这首诗中,联系后文“起为苍生试一鸣”来看,曾巩这次出山应是为 百姓而出仕从政的,所以这里的“白云”应是指小人。小人们嘲笑我这次出 山是多事之举,殊不知我此行是要为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
•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 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 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然而,他与 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5
•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 •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 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 •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 C 作者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7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这是白话文兴起之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
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次作文的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了2017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用上了“部编本”新教材这件事,这套教材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就是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量增加。
题目要求对这个材料发表看法,其实也就是说,对新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这件事你怎么看?“部编本”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从肯定的角度看,就可以谈这样做有哪些重要意义,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作用,对学生个人成长有何重要作用,对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材有何意义等。
还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谈深谈透,比如说谈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有哪些重要作用,请你列出其中的三条作为分论点展开论述,这样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你若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那一篇文章的提纲就列出来了,并且与前面从几个方面分析相比,显得更具体、更详细,思考得更深入。
也可从消极方面谈,不过要把握好分寸,可以从增加学生负担的角度找一些理由。
比如增加要适度不可过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难易适中等。
也可把前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辩证的看待这件事情,既肯定增加古诗文的意义作用,又中肯地指出编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就使思考更加全面。
1.返璞归真,皈依诗文廖运韬玉容娇花,随意流逝必将老去;盛世浮华,时代更迭终成丘墟。
历史巨轮,浊浪洪流,经三千年打磨,古诗文依旧熠熠生辉,愈发摄人心魄。
古诗文千古流传、兴盛不衰不无其道理。
午后案头,清茗墨香,手捧诗书的一刻,任它沧海霁月,落崖惊风,心中已是另一方天地,另一番乾坤。
任三千里的情怀散聚眉峰,由赤子般的心灵彳亍九天。
曳尾涂中,或神奥或诡诞,转瞬须臾间,便已成为这一方的过客。
席慕容的《戏子》里这般说:“我只是一个戏子,在别人的世界里流着自己的泪。
”古诗文的魅力便在于此,然而,又不止于此。
抛却这图景画卷,方才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真正的魅力,在于它画面之中的情感和文字背后的哲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如此讲:“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只有这般“忘我”地置身于诗文,才能体悟到那千缕忧思、万般柔情。
在山河凋零的残风夕照中,清净若幽谷中的一支蕙兰,热烈如熔炉中一簇火焰,李清照在她的时代,用凉笔寒墨书写淋漓的灵魂,随风渐行渐远,散一路幽香,任裙裾飞扬;用怒火豪情焚尽无尽的黑夜,随火愈燃愈烈,恨女子力薄,谈人杰鬼雄。
经典的古诗文,那是一个诗人的灵魂,一个时代的写照。
这一次课本改革,是对古诗文的高度赞扬,是对国学传统的肯定,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各学段古诗文所占的比例大幅提升,是文学教育,亦是哲学教育。
有了古诗文的熏陶,莘莘学子便能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学会孝敬感恩;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学到豪情万丈;从“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学到互爱友情;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中学会忠贞爱情。
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便会为学子们所理解、接受、传承。
这既是中国教育的回归,也是古诗文的新生。
乔布斯说过:“兴衰荣辱死时随去,世界会记住永远保存下来的东西。
”古诗文便是历史洪流中千淘万漉而来的一颗颗明珠,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的瑰宝,让中国的教育重视古诗文,让学生诵读经典,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诵读古诗文,用经典的智慧浇灌心灵的花朵,用先贤的哲思开启童稚的懵懂,承沐芳泽,欣然若盲之开目,奋然若聋之通耳,见地大物博,怅光阴流逝,如此,方能皈依本心,返璞归真。
本文紧扣材料,对“部编本”新教材增加古诗文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品读古诗文,陶醉在“别人的”世界里,在清茗墨香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感悟那冰冷的文字背后滚烫的感情和深邃的哲思,触摸苍凉的时代里诗人们鲜活的灵魂,在一次次的品读中开启蒙昧,在一遍遍吟诵里熏香心灵,古诗文就这样以她的博大、浩瀚、深厚、轻盈……滋养了一代代人,温润着我们的灵魂。
本文语言如诗,文采飞扬,旁征博引的古诗文名句显示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主体部分由品读、感悟、到受熏陶感染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
2.传承与追寻杨离子“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是因为人们用高铁彰显速度,用智能代替人工,我们踏上飞速发展的传送带能无所顾忌地追求未来。
“最坏”是因为我们在这种速度与激情中遗忘了初心,那些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的需我们认真守护的珍宝与精华,被我们冷落在发展的轨道之外。
今日中国语文教材的重编,的确是“大换血”,它让我们看到传统的重拾,渴望这一举措能使这个信仰缺席的时代重新充满活力。
难怪纪伯伦会慨叹“我们出发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
”几千年的历史风尘,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华大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文化所温润过,滋养过,那些精神之光点亮炎黄子孙前行的迷航,让我们有力量追寻更丰富的文明。
可是,中国自古有返本归元的思想,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们的“根”该是那浩荡畅阔的诗词,是那音韵婉转的诗词,是那深邃深厚的孔孟之道,我们又怎能像不恋家的孩子一样,只是在今天大谈东野圭吾和胡塞尼,只热聊外国畅销而忘却中华传统诗词?阅读传统古诗文,让我们和古代先贤遇合,在某个时空中与之交心,去感受古诗文中描绘的山河锦绣、铁骨英雄、儿女情怀以及善言之光。
就像看到月亮,我们会想到“千里共婵娟”,想到“月上柳梢头”,想到“明月夜短松冈”,想到“晓风残月”……中华传统文化带给我们心灵的净化,让我们还能在机械与繁忙中保留一份冷静与诗意,保持一份矜持与沉稳,当我们的下一代践行着孔子“吾日三省吾身”,陆游的“事躬行”,晓悟了朱熹的“为有源头活水来”,自持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抱有王安石“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无悔矣”的睿智,心中装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和“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坚韧,那么中华民族一定会因这些优秀的个体所迸发出的希望与力量而重新增力,既而更好的前行。
我们回首古人教诲,感受古诗文的深蕴,是我们的一份自信与理性。
愿意自我欣赏与接纳传承,愿意从这个狂热的西方文化浸染的世界中抽离出部分来传承传统文化的清凉,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的觉醒与恢宏,是我们在前进的路上的一次重整,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传统文化本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灵魂的皈依,一个人不管离家多远漂游多久,都不会忘记生养他的故土和影响他一生的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追寻的不止是古时风韵,更有人生意义和生死的思考,它让我们拥有一份坚韧的君子之风,自主自为的生命中气,和生生不息的灵魂之光。
相信我们会因此而前行地更快更远。
要守住我们的根!中华民族绵延千百年,繁衍数百代,生生不息,代代无穷,正是因为我们守住了这条根。
这条根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古诗文。
在这个全球追求快速高效的时代,如果我们迷恋于域外的奇幻诡异,沉迷于海市蜃楼的缥缈朦胧,我们就有可能辨不清方向,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回归古诗文,给燥热一份清凉,还生命一份本真,守住生命中气,承袭君子之风,永葆灵魂之光,展示我中华儿女飒爽英姿,这也许就是新增“古诗文”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吧。
3.传统文化伴我成长张远航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向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千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而不倒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几千年来先民们用实践与思考所凝结出的智慧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再到唐宋时期的鼎盛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便像一颗颗宝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瑰宝是一颗灿烂的明珠,从小时便为我们所熟识。
从幼时朗朗而诵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很早就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古诗文的种子。
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接触了更多的古诗文,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诗人们心中蕴藏的深厚情感,这些或清新洒脱,或沉郁愤懑,或寂寞难耐,或悲怆不已的诗作,好像一个个小小的世界,将我带入了诗人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他们的故事或歌或泣、或喜或悲,都能让我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情感。
传统文化向来是一座架于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桥梁,正是有了这样的桥梁,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与古时的先民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
”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奇妙的心灵旅程,它还能激发我们对人事、世事的思考,从今人角度审视古人古事,这样的思考才会让我们对人生有所体会,才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对自己进行一次次的修正、完善,一次次的自我提升。
如今,各类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层出不穷,《中国诗词大会》更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的浪潮,这样一种综艺与文化的结合能够让古诗词像“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逐渐接触传统文化,逐渐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感受传统文化所独具的那份魅力。
领袖也提出了“树立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口号。
如今,中国文化正以各种方式感染着全世界,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再到屠呦呦提炼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中华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熟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爱上了中华文化。
这样的中华文化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它曾凝结古人的智慧、又聚集今人的思考,将攀登上更加灿烂辉煌的巅峰。
传统文化伴我成长。
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古诗文像一缕柔和的春风,轻抚着我们的肌肤;在默默的吟诵里,她又象一条潺湲的小溪,流淌进我们的心田。
像鲜花一样芬芳,像美酒一样甘醇,令人欣羡,让人陶醉……有传统文化的陪伴,我们从童稚走向少年,从青涩走向沉稳;有传统文化的陪伴,我们会一次次修正、完善、提高自我;有传统文化的陪伴,我们一定会凝古人智慧、聚今人思考,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让传统文明更加灿烂辉煌。
本文语言流畅,行文如行云流水,不事雕琢,浑然天成。
4.传统文化不能忘记卜明雨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一个文明大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忘记根深流长的古老文明。
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将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这正是强化当代青年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度时期,随着外国文化的融入,在当代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盲目崇拜国外文化,而忽略本民族文化的不良现象,所以新课本的出现,正是纠正这一现象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