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政治学基础真题12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999-2016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本质实践2政治思想3公平4经济发展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二简述1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思想的内涵。
5人民群众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论述1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联系实际说明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一、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每题6分)1、哲学与世界观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3、必然性和偶然性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6、公平与效率二、简述题(每题12分,回答要点并简要说明)1、矛盾的同一性含义及其作用2、思维方法的特征及其对思维操作运行的作用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及观点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特征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三、论述题(每题27分)1、联系我国实际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任务的论述与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举措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简答(每题1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是什么?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什么?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是什么?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35分)1、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人民民主专政过渡时期总路线依法治国“三个有利于”标准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质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4、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试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矛盾的同一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商品的价值资本积累金融寡头(金融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为什么说真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原理及其意义3、简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5、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联系实际论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的某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社会现象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物质社会存在金融危机价值规律垄断真理和价值二、简答1、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如何理解人类认识运动过程的辩证原理3、如何理解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4、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5、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三、论述1、联系实际论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关系原理及其重要作用2、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二、简答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及确立的依据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依据以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处理他们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和经验三、论述1、联系实际论依法治国的基本策略2、联系实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30分)矛盾量变与质变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资本原始积累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二、简答题(60分)1、联系及其特点2、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5、“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三、论述题(60分)1、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2、联系实际论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社会主义的本质新的社会阶层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二、简答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现的可能性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内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社会主义民主下,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16字)三、论述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坚持要求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唯物与唯心2、联系与发展3、反映论与先验论4、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5、剩余价值与利润二、简答1、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2、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5、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和教训三、论述1、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论我国的文化建设2、以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论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1、毛泽东思想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4、过渡时期总路线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简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依据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三、论述1、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意义2、联系实际阐述实事求是的内容及意义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简答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主要内容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现的可能性3、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4、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及其基本原则三、论述1、联系实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方针2、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及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及党目前面临的严峻任务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社会形态劳动二重性经济全球化真理标准空想社会主义二、简答1、自然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为什么不能交换?2、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4、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说明"尚和去同"、“执两中用”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便会崩溃?三、论述题1、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2、结合实际论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基础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合集(1998-2005年历年真题)
1998-2005年历年真题华东师范大学(共1页)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招生专业: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社会学,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对内职能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2、我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形式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3、试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4、英国与美国两党制比较。
5、什么是新型民主?什么是新型专政?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主要作用(非政治学专业考题)。
2、资产阶级“社会契约论”述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政治学专业考题)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招生专业: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北约东扩2、欧洲联盟3、托尼·布莱尔4、日美新防卫合作方针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概述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试析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
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理论招生专业: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社会学,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做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国家主义政治学。
2、简述福利国家及福利国家理论。
3、简述“一国两制”及其现实意义。
4、简述近代西方学者的三权分立理论。
5、简述内阁制与总统制。
二、论述题(政治学理论专业做1、2题,非政治学专业做2、3题。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及其解-育明教育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及其解-育明教育
一名词解释:
国家公民意识形态协商民主
二简答:
1.政治权力的主体是什么
2.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3.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4.当代中国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三论述:
1.政治学是否一门科学,请阐明原因;
2.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
1.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下ZF,社会,市场间的关系;
2.以政治学的观点理解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左右派之争
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大强老师认为,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中规中矩,题型、难度均变化不大,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名词解释不仅要答出其内涵同时要解释其外延,有的连同背景等相关知识也要答出。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06马原一1本质实践2 政治思想3公平4 经济发展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二简述1 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思想的内涵。
5 人民群众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论述1 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 联系实际说明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07年马原一名解1 规律和规范2内容和形式3文化和文明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5市场和市场体系二简答1简述真善美的含义及其统一2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社会有机体的特征3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偶然性4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09年马原回忆版,这是我曾经从论坛里找的,然后自己手写在本子上了,现在打在电脑上,希望对你们有用。
因为是回忆版不全,欢迎其他同学补充。
一名解1 矛盾的同一性2必然性和偶然性缺少3 4 5二简答1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2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缺少5 6三论述1 联系实际说明实践决定认识2 联系实践说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09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回忆版)一名解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缺少3 4 5二简答1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2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3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不太确定)缺少45 6三论述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论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09复试笔试名词思政、思政环境、思政艺术、思想品德、简答1、思政学的直接理论依据2、活动载体的依据、功能、运用要求材料分析1有关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让你根据材料自己总结,然后谈谈对思政实践的启示和思考2、对“MPA为了高位,读为MBA了高新”的看法,讲一下读书是为了什么?思政应该坚持什么导向华中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物质、社会存在、金融危机、价值规律、垄断、真理和价值简答: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如何理解人类认识运动过程的辩证原理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论述:联系实际论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关系原理及其重要作用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简答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及确立的依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依据以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处理他们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和经验论述题:联系实际论依法治国的基本策略联系实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复试笔试考试试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 思想品德2思想政治教育3 思政环境4 艺术5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二、辨析1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总和2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三、简答:1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2文化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3 榜样示范法及其运用要求四、论述:联系实际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矛盾2011专业笔试题目:一、名词解释(5*5)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二、判断说明(2*10)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华中师范大学各专业课真题附录
中国教育史 1999——2004
中外教育史 1998——2005(注:2005年有两种)
德育原理 1998,2003
课程与教学论1999——2005
比较教育学2000——2005
特殊教育概论2005
教育心理学1998——2002
心理学院
国际政治学概论2003——2004
国际关系史199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9——2000
战后国际关系史 2002——2008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 20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8——2005
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专业)1998——2005,2007——2008
中国民主党派史1998——1999,2001
文学概论2000
文学评论1998,2000
文学批评1999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文学评论、文学批评史2001
欧美文学史1999
汉语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1——2006,2008
汉语言文字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两部分) 2003——2005,2007
古代汉语 2000——2002(注:2000年有两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5
毛泽东思想概论1999——2000
政治社会学 2004——2005,2007——2008
行政学基础 1998——2000(注:1998试卷名称为“法学、行政学基础理论”)
行政管理学1999——2005(2004有答案)
法理学与宪法学2008
考试学2000,2007——2008
【名校】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卷政治试题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年高考政治学科考前测试卷时限: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
下表是《中国青年》的几个大事件。
1923年10月—1927年10月1939年4月1984年第5期2023年10月从第一期“政治太黑暗了”的浩叹到最后一期“唯有暴动的争斗才真正是民众的争斗”的呼喊,《中国青年》以惊世骇俗的战斗激情度过了灿烂的四年。
《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青年参加抗战,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国青年》发表文章《知之深爱之切》。
为纪念创刊100周年,《中国青年》推出系列专题《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中国青年》《争当主角,敢挑大梁:科技创新青年为先》等。
从《中国青年》的上述事件中可以推断出()①在《中国青年》创刊的前四年,中国青年积极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②《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时,中国青年主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习近平发表文章时,中国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④《中国青年》创刊100年时,中国青年展现出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这()①是因为民营经济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政治基础②要求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③利于国企民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④旨在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某品牌咖啡饮料的瓶身上除传统食品标签外,还贴有一个“数字标签”二维码标签,扫描该二维码,手机上立刻弹出更丰富的信息:产品的外包装图片、商品名称、品牌、种类、净含量、规格、营养成分、企业概况、产品广告视频等,不仅可以放大阅读,还可以语音识读与视频讲解。
2012-2013年华中师大学科教学思政真题
2012年华中师大学科教学(思政)的真题初试真题一、简答:10分1题,6题共60分1、生活化理论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
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
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教学做合一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
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七大原则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生活教育七项措施•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第四,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第六,要培养一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他们是一批“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思政历年真题(07-13年)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是本人整理的历年真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两门专业课,从2007年到2013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2007年2007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共40分)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锁反映、复写、摄影。
2.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讲,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联系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相互作用制约..。
4.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是在对必然即规律的自觉认识和依据此认识对世界能动的改造基础上实现的人的发展;必然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规律性。
5.否定之否定肯定和否定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
指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
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
事物的发展就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即在扬弃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6、偶然与必然是对原因与结果的深化,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与灭亡的两种不同趋势。
偶然是事物联系发展中的摇摆不定的趋势;必然是事物联系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确定性。
7、假象假象是由客观事物本身决定并歪曲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第一性的与错觉不同性质。
8、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伦理思想以及其指导下的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情操等。
(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二、简答(选五题,共50分):1.恩格斯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是脱离的。
华师政治学考题
1.第8题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是A.武力B.财富C.知识D.制度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第9题由于具有超凡的品质和人格魅力而获得权力客体尊敬的政治权力类型是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人格型权力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第10题参与原则是的基本原则。
A.统治B.管理C.公共治理D.领导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4.第11题国家的首要目的是B.秩序C.安全D.利益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5.第12题是指统治阶级上层自觉地健全和完善政治统治体系的过程A.政治革命B.政治改革C.政治斗争D.政治管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6.第20题是儿童脱离家庭后所进入的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化机构。
A.学校B.工作场所C.社会组织D.同辈团体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7.第21题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如果国家没有能力让其疆域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服从其法令,那就意味着存在危机A.认同性B.合法性C.渗透性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8.第22题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的政治权力类型是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人格型权力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9.第23题认为政府的作用只应该限定在保护市场经济的范围内的是A.新古典经济学派B.福利经济学派C.民主学派D.保守学派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0.第24题民主以为基础,一方面是指民主制度制度要靠法律来保护,另一方面是指民主所依赖的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都蕴含在法律之中A.经济B.社会自治C.法制D.自由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1.第31题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去做的权力类型是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人格型权力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2.第32题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用暴力打破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是A.政治革命B.政治改革C.政治斗争D.政治管理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13.第33题在公共治理中,绝大多数公民都有资格来观察,参与和发表意见,政治行动在平等互动中展开。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第一篇: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2012马基一、名词解释1、唯物与唯心2、联系与发展3、反映论与先验论4、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5、剩余价值与利润二、简答1、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2、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5、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和教训三、论述1、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论我国的文化建设2、以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论文化建设2012毛中特一、名词解释1、毛泽东思想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4、过渡时期总路线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简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依据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三、论述1、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意义2、联系实际阐述实事求是的内容及意义第二篇:2013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初试真题马原一、名解(共6对30分)1、物质与意识2、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3、主体与客体4、统一性与斗争性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6、(不记得了)二、简答(共5题60分)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为什么说真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5、怎样理解实践决定认识?三、论述(共两题60分)1、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
2、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飞跃毛中特一、名解(共6题30分)1、邓小平理论2、社会主义法制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简答(共5题60分)1、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内容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及意义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重要意义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及依据三、论述(共2题60分)1、联系实际论依法治国2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第三篇: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真题公共行政学2003年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机关行政2、政府行政过程3、行政发展4、公共产品5、第三部门6、《权利下放法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1、概述研究行政环境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简述行政领导的涵义和要素3、略谈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4、如何认识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论断5、怎样理解当代西方国家建立“企业化政府”的新理念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1、中西政府制度没有多大区别2、首长制行政体制无异于委员会行政体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24分)1、我国行政信息制度的历史发展2、从我国加入WTO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主张管理思想史2003年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大卫.李嘉图的群氓假说2、《管理心理学》(莉莲.吉尔布雷恩)3、梅奥人际关系学说4、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5、目标管理6、切斯.特巴纳德7、PDCA环(戴明环)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1、科特“新规则”的内容2、学习型组织的组成成分及其特征3、新三论及其在管理学上的意义4、坎南“政府失败说”的主要观点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析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管理思想的异同2、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较之传统的管理思想有何新变化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1、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实践2、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面临的新难题第四篇:2013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真题2013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真题1、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 )[单选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答案)2、98. 农村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是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之一。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选题]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正确答案)C.《德意志意识形态》D.《哥达批判纲领》4、第四课2单选题中国梦的本质是(? ) [单选题] *A.国家统一、维护主权、打击犯罪B.民族振兴、社会稳定、经济富足C.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公民幸福D.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正确答案)5、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最早出现在(? )[单选题] *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正确答案)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6、下列不利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是()[单选题] *A.稳中求进为主基调,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B.上海以“进口”为主题举办首届进博会。
C.上海严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D.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征收10%的加征关税(正确答案)7、6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实际意义。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产生于奴隶制社会,从阶级的角度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 *A.奴隶制社会有不同阶级的存在B.调和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C.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正确答案)D.奴隶不断反抗奴隶主的剥削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单选题]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正确答案)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0、第三课? 1单选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的是(? ?)[单选题] *A.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中国共产党八大会议召开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实现重工业的迅速发展11、28.下列不属于感性认识特点的是()。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湖北信息卷2022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湖北信息卷2022答案1、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单选题]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制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正确答案)2、4.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的是(? )[单选题] *A.原始社会(正确答案)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3、实践的客体是()[单选题]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正确答案)4、97.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86. 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是()[单选题] *A.毛泽东思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答案)D.科学发展观7、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单选题] *A.高利贷B.徭役C.缴税D.收租(正确答案)8、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有两项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其中一项是剩余价值学说,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该学说发现概括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B.该学说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概括了资产阶级的特殊运动规律D.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正确答案)9、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单选题] *A.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0、2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平行发展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不相干11、15. 在我国村委会和居委会属于()。
华师附中政治试题及答案
华师附中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财产权答案:D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B. 国家机关C. 政党D. 领导人答案:A5.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各民族一律平等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各民族必须同化答案:D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7.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A. 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人头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A8.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
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实现共同富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 民主集中制B. 集体领导制C. 个人负责制D. 首长负责制答案:A10. 下列关于我国宗教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教信仰自由B. 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C. 宗教与教育分离D. 国家支持宗教活动答案:D1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判断题1、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4、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5、著作权又称版权,是出版社享有的权利()6、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7、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8、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动的()9、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查院行使,所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0、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1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12、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思想行为时根本冲突的()13、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其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主要的功能()14、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15、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仪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二、单项选择题16、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A.社会舆论 B经济基础 C.先进思想 D.政府17、“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祖宗不足法”表现了中华民族的()。
A.不懈奋斗精神B.变革求新精神C.坚贞刚毅精神D.不屈不挠精神1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
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20、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政治学基础真题答案1, 名词解释(每题8分)1、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
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
这些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等。
公民以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主要是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2、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
政治监督具有维护社会成员利益,维护政治决策和组织规则,防止、纠正和处罚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逾矩行为的功能。
政治监督行为的特点是:权力性;合法性;监控性;追究性。
政治监督包含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
3、中央权力中央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它是相对于地方权力而言的,指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服从和认可,从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公共权力。
中央权力具有最高性,唯一性,和不可侵犯性,它统领着地方权力,制约着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维护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即为全国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安全。
4、德治方式即通过社会道德和伦理建构、维护政治统治的方式。
政治权力以道德伦理建构和维护政治统治,必须确立特定社会的公共伦理,同时,必须使其政治统治在价值和规范意义上具有与公共伦理的高度吻合性,以此确立政治统治的道德合法性和正当性5、 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政治态度的特点包括:其一,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它不是心里反应本身,而是对心里反应的一种规定;其二他是综合性心理要素。
即政治态度既不是与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时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
政治态度在政治心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毕经环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
2、 简答(每题15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有其客观内容,是一门科学。
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政党的特点是什么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的建立基础是阶级的利益。
政党产生的条件包括:阶级成员统一联系的技术可能;阶级整体意识的形成;阶级成员进行组织活动的政治可能第二,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体现在:从政党的成员构成来看,政党成员一般是由本阶级政治上最活跃、最积极和最具有政治能力的人们组成;从思想特征来看,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本阶级的意志;从政党对于本阶级的政治作用方面来看,政党通常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本阶级成员的政治代表。
第三,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纲领。
政党的政治目标一般包括一是政权目标,即夺取或巩固社会公共权力;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政治纲领一般包括党对于政治局势、社会状况及其发展方向的分析判断,党的政治社会目标和主张,党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第四,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为了发挥政党作为阶级的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切实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政党必须具有特定的组织原则、组织形式和组织纪律。
3、简述政治改革方式和政治革命方式的不同特点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政治改革的发生原因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性。
一方面,利益关系中的纵向矛盾和横向矛盾,都会反映到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层面,从而要求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并且进而发展为对于政治生活其他方面的调整。
另一方面,政治改革通常只发生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利益矛盾处于可协调和可调整范围之内。
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的调整。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矛盾的协调解决,在政治生活中,必然要求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构成了社会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政治改革是政治权力主体所推行的政治革新运动。
改革的内容与方式、深度与广度、进程和步骤,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政治领导层对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利益矛盾的认识、进行改革的意向以及推动改革的能力。
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政治变革政治改革是由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地有意识的推进的政治变革的活动,整个变革的进程一般都被置于较为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之下。
在改革过程中,改革者有计划地选择改革时机,确定改革目标,制定改革策略,有步骤地推进改革进程,并随时调控改革的规模和速度,力求避免任何突发的和不可控的事件和行为。
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进程。
政治改革是量变的过程。
政治改革是政治领导集团进行的一种有计划的尝试,它需要在不断的实验和调适的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改革者总是在不危及其政治统治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完成改革的任务。
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政治改革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关系的有计划的调试,这种调试基本上是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展开的。
这与政治革命不同,政治改革是按照统治者的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以具体的和局部的改革作为自己发展的阶梯,因此,他从根本上排斥大规模的政治暴力。
1.政治革命是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
政治革命发生的社会原因是利益的冲突和对立。
政治革命表明社会利益关系不可能维持,革命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与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呈现水火不容的激烈对抗状态,从而促使政治革命发生。
2.政治革命是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政治革命是政治力量的对抗,政治革命是在利益对立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政治革命关系到政治权力的归属,因此,政治革命呈现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中的对抗状态。
3.政治革命是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通过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革命力量向着政治权力的转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内容,所以,政治权力的变易成为政治革命的标志。
政治革命以政治权力的变易为标志,意味着政治权力是否变易是衡量政治革命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政治革命通常以政治权力的变易为限度,因政治权力的变易带来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革,是社会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内容。
政治革命不仅意味着政治权力主体的变更,而且意味着与旧有的政治权力相联系的一切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更新。
4.政治革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政治革命是一种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考察历次政治革命,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政治革命的强大的社会动力。
政治革命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他与少数人参加的政治密谋和政治恐怖活动的根本不同5.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是社会发展的剧烈震荡,因此是一种短促而急剧的变革。
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政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发展速度都是超常的。
政治革命这一特征也决定了他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的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一个时期相对较长而缓慢的过程4、政治思想的作用是什么政治思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
政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政治利益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思想正是这种利益要求发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反映。
同时政治思想不但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而且以其精致的形式,论证了其从属的利益主体的政治合理性和正当性,因此,它又服务于这一利益主体。
2.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
政治思想以特定政治力量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它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统治,论证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心灵,从而维护着既有政治秩序。
而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往往是对现有政治统治秩序的否定性论证。
3.政治思想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思想为人们提供政治认识的必要知识和政治分析的方法4.政治思想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
政治思想是一种自觉地理性的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的作用。
3、 论述(每题25分)1、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论述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当特定社会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予以实现时,当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发生矛盾,当该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其他社会群体利益实现之间发生矛盾,并且当这种利益实现和利益矛盾需要由特定的社会范围中形成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加以解决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
可见,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
对于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政治权力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权威性力量。
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政治权力是处理利益矛盾的权威性凭籍和权威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