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9f521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白鹅》读书笔记读完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我被那只高傲又有趣的白鹅深深吸引,也从先生细腻生动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只白鹅,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仿佛有了性格和灵魂。
它的姿态总是那么高傲,“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它的叫声严肃郑重,不亚于狗的狂吠,“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让人觉得它颇有看家护院的本领。
它的步态更是傲慢,“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独特的步态让人忍俊不禁。
丰子恺先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白鹅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比如写白鹅吃饭的场景,“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它吃饭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并且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这种对细节的精准把握,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白鹅进食时的模样。
在描写白鹅的高傲时,先生不仅从外在的形态和动作入手,还通过与狗的对比,突出了白鹅的不可侵犯。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这种对比,让白鹅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从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对动物的深厚情感。
他并非仅仅把白鹅当作一个观察对象,而是将其视为家庭的一员,充满了喜爱和尊重。
这种对生命的平等对待和关爱,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他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让平凡的场景变得充满趣味。
这也让我明白,写作的素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之处。
此外,《白鹅》这篇文章还让我思考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动物往往被视为宠物或者工具,我们很少真正去理解和尊重它们的天性。
小白鹅一文中作者从那四个方面描写小白鹅的
![小白鹅一文中作者从那四个方面描写小白鹅的](https://img.taocdn.com/s3/m/1e07ed0daef8941ea76e05f0.png)
小白鹅一文中作者从那四个方面描写小白鹅的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
品读着丰子恺先生的文字,一股股乡村风情扑面而来,一丝丝幽默风趣跃然纸上,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跳跃。
一只白鹅,一篇小文;一个小动物,一片真情流露。
如何引领学生品味其中韵味,自然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1、“余音绕梁”读叫声在动物界中,鹅的叫声并无什么奇特之处,既没有黄莺般的清脆,又没有画眉般的悦耳,可在作者的心中,却是那样亲切,那样美好。
其实从古至今,描绘声响是最难的。
而作者从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再到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一字一句都隐含着丰富的情感。
以有形之姿写无形之声,以无形之声衬有形之姿,可谓“着语淡淡,却极生动;用笔寥寥,却极传神”。
而此时唯有读,方能品味其中的韵味,在反复的朗读中,层层推进,余音绕梁,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2、“大模大样”学步态鹅的步态这一部分内容是发掘白鹅“有趣、可爱”的一个点,“大模大样”这个词非抓不可,也正是这大模大样的走路,才把白鹅的高傲和傲慢体现得淋漓尽致。
“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丰先生把鹅比喻成京剧中的“净角”,将京韵注入白鹅的形象之中,再加上情感、文化的注解,一只大模大样、憨态可掬的白鹅,在读者的头脑中立刻鲜明起来,立体起来。
读着这样的文字,想着这样的画面,这只有趣可爱的白鹅已经不知不觉走入了读者的内心世界。
3、“一丝不苟”话吃相丰子恺先生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白鹅的吃相,这也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
课文先写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进而举例说,“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这样不厌其烦地描写白鹅的吃相,就是想突出它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白鹅》读后感_3
![《白鹅》读后感_3](https://img.taocdn.com/s3/m/690f20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3.png)
《白鹅》读后感《白鹅》读后感1在这次暑假,我读了《白鹅》,《鸟的天堂》和《猫》这三本书,其中我选了《白鹅》这本写了我的这篇读后感。
这本书是丰子恺爷爷写的散文集,其中最好看的还是《白鹅》这篇。
这篇散文也曾经在我们的语文书上出现过,所以这篇短文对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作者笔下的白鹅形象生动,极其传神。
在白鹅的叫声,吃相和步态可以看出它的高傲,严厉和凶猛。
白鹅的叫声十分严肃,稍微有厉声呵斥的印象。
它还可以像狗一样看守门户:它见了任何人,都会厉声呵斥,有时还会使劲地咬。
白鹅吃饭时,一向需要水,泥和草。
它先吃一口冷饭,再吃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
不管在什么情况,它吃饭的规矩,是丝毫不会改变的。
如果有谁来偷吃它的饭,它必定会使劲地咬它。
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步调从容,大摸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厂。
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会咬那个人几口。
那只白鹅的步态,叫声和吃相不禁让我发出笑声来。
作者描写鹅的傲慢的同时,也表示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
作者与小动物相处,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他对于白鹅的赞美和喜爱,应该是发自他的内心的。
读了这篇短文,使我不禁对白鹅有了一种喜爱之情。
它也给我乐趣和快乐。
白鹅使我感觉到了白鹅的丰富的情趣。
《白鹅》读后感2初识丰子恺,是因为我在语文课上学了先生写的《白鹅》一文,运用恰当的拟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让白鹅别有情趣。
寒假,我细细地品读了先生的《白鹅》一书,再次亲近这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白鹅》一书是丰子恺先生散文的选编本。
这本书,将先生的作品分为“赞美童真”、“艺术理念”、“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四辑,共计三十三篇。
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每一辑之前都有导入语,仿佛将你带入一个个有着精美建筑风格的圣殿。
我最回味的是有着《白鹅》一文的“感悟自然”这一辑。
“感悟自然”主要写了丰子恺先生观赏大自然,对生命的感悟。
如《桂林的山》,桂林山水之美世人皆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心。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6768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白鹅》读书笔记读完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仿佛有一只高傲而又可爱的白鹅在眼前活灵活现,令人忍俊不禁。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姿态高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的“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那模样仿佛是一位正在巡视自己领地的将军,充满了自信与威严。
白鹅走路的姿势更是独特,“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它的步伐稳健,就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那种庄重的气势让人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
这只白鹅的叫声也别具一格。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它的叫声响亮而严厉,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和权威。
这种叫声,既是它对陌生事物的警惕,也是它捍卫自己领地的方式。
丰子恺先生通过对其叫声的细致描绘,让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一声声响亮的“鹅语”。
白鹅的吃相更是有趣。
它吃饭的时候,“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得要有人在旁侍候不可。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这样的吃法,规律而又刻板,让人觉得既好笑又可爱。
而且,如果饭食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种一丝不苟的进食方式,显示出了白鹅的固执和讲究。
丰子恺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白鹅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不仅仅是在写一只鹅,更是通过这只鹅,展现了生活中的种种趣味和哲理。
从这只白鹅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它虽然高傲,但这种高傲并非是盲目自大,而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坚定认知。
它知道自己的领地,坚守自己的生活规律,不轻易被外界所干扰。
这种坚定和自信,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充满变化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同时,白鹅的存在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态、每一声叫唤,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都成为了值得品味的瞬间。
这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特点是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特点是](https://img.taocdn.com/s3/m/476ddc0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a.png)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特点是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以下几点特点:
1、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2、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3、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
4、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扩展资料
《白鹅》这篇文章很典型地体现了丰子恺的这种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
状物文章不但要写出对象的特点,更要写出作者的情怀,没有情怀和寄寓的文章是呆板的,缺乏感染力的。
从工具性层面着眼,《白鹅》这篇文章层次鲜明,写法简洁易懂,很好地体现了状物文章的典范价值。
文章先简单交待白鹅的来历,再用“左顾右盼”一词点明白鹅高傲的.特点。
接着,作者用一个过渡段总起,然后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层面分别刻画白鹅高傲的特点。
在每一个具体层面,作者又以不同的角度展开。
叫声与步态主要运用比较手法,前者主通过与狗的比较突出鹅叫声的严肃郑重,后者则通过与鸭、净角的比较突出鹅步态的傲慢。
在吃相这个层面,丰子恺又从食物、吃法、鹅狗大战三个视角进行描画。
在每个层面,作者又用总起句总括鹅的相关特点。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而具体,形象地展现了结构性思维的魅力,极富借鉴学习意义。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原创5篇)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原创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fba3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6.png)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原创5篇)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篇1读书笔记:白鹅《白鹅》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其淡雅而隽永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中,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只具有个性魅力的鹅。
通过对鹅的描述,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白鹅》的写作风格别具一格。
丰子恺先生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口吻,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
在描述鹅的外貌、性格、习性等方面,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充满了趣味性。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更加丰富多彩。
鹅在*中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只动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在作者看来,鹅的个性魅力体现在它的高傲、傲骨和忠诚等方面。
通过鹅的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传递方式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中的一些细节印象深刻。
例如,作者在描述鹅吃饭时的情景:“我们把它抱出栅栏,放在地上。
鹅便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好像老爷一样显示它的派头。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鹅的高傲和自信,令人忍俊不禁。
此外,作者还在*中写道:“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走路的时候,它高高地抬起脚掌,步子慢而稳重。
”这种细节描绘方式使鹅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使读者对鹅的个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鹅的描述,《白鹅》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示。
丰子恺先生通过鹅的形象呼吁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珍视和热爱生活。
这使我对生活中的美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中的对比手法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不同事物的共通之处,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之,《白鹅》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启发和享受。
通过丰子恺先生的笔触,我们得以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和独特魅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篇2《白鹅读书笔记》《白鹅》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
丰子恺写的白鹅文章
![丰子恺写的白鹅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d2848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5.png)
丰子恺写的白鹅文章1. 嘿,你知道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吗?那白鹅就像个高傲的将军呢。
我家邻居养了只鹅,有次我去他家玩,刚到门口,那鹅就伸直了脖子冲我“嘎嘎”叫,就好像在说:“你是谁?不许靠近!”那架势,和丰子恺写的白鹅一模一样,仰着头,眼睛斜着看我,真把自己当成这一方小天地的主人了。
这白鹅啊,高傲得很,可也有趣得紧呢。
2. 丰子恺写的白鹅可太有意思啦。
我在乡下爷爷家的时候,看到爷爷养的鹅,就想起那文章了。
那鹅走路的样子简直绝了,一摇一摆的,像个喝醉酒的大汉。
我就对爷爷说:“爷爷,这鹅走路咋这么好笑呢?”爷爷笑着说:“这鹅啊,就是这副模样,它可自在呢。
”就像丰子恺写的,白鹅走路不紧不慢,那是它的一种独特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都得按照它的节奏来。
这鹅啊,真是有自己的小世界。
3. 你们看过丰子恺写的白鹅吗?我觉得那白鹅就像一个严格的管家。
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有人牵着鹅散步。
那鹅看到旁边有个小朋友不小心走进了它的“领地”,立马扑腾着翅膀,大声叫着,像是在警告:“这是我的地方,你别乱闯!”我当时就想,这可不就和丰子恺说的一样嘛。
白鹅总是很严肃地守护着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它的那种认真劲儿,还真有点让人敬畏呢。
4. 我跟你们说,丰子恺的白鹅可真是特别。
我记得在学校的课本里读到那篇文章的时候,就特别好奇。
后来去同学家的农场玩,看到他家的白鹅。
那白鹅吃饭的时候,那叫一个讲究。
旁边的小鸡都挤来挤去抢食,可它呢,慢条斯理的。
我就问同学:“你家这鹅吃饭咋这么斯文呢?”同学说:“它就这样,可傲娇了。
”这白鹅啊,就像个优雅的贵族,吃饭都和别的家禽不一样,就像丰子恺描写的那样,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矩。
5. 哇哦,丰子恺写的白鹅真的很迷人。
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小池塘,看到池塘边有只白鹅。
它在水里游得可欢快了,一会儿把头扎进水里,一会儿又高高地扬起脖子。
我忍不住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你看那鹅,游得真自在。
”小伙伴回答:“是啊,感觉它在水里就像个小国王。
丰子恺写的白鹅
![丰子恺写的白鹅](https://img.taocdn.com/s3/m/8846df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2.png)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幽默感。
其中,《白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白鹅》是一篇描绘鹅的生活习性的散文,丰子恺在文章中生动地描绘了鹅的形态、习性以及他与鹅之间的亲密关系。
以下是《白鹅》的部分内容:“鹅,是我们家的一只大白鹅。
它的全身是雪白的,连脚也是白的。
脖子特长,头特别小。
它那隆起的额,和小小的眼睛,颇有些与人类相似。
它常常把头伸到水盆里去喝水,喝足了,又把头伸到翅膀里去擦嘴。
它的翅膀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身体。
它常常展开翅膀,摇摆着,仿佛在跳舞。
它那红色的脚掌,有力地踏在地上,稳健而沉着。
”
“鹅的叫声很特别,它不像鸭子的嘎嘎声,也不像鸡的咕咕声,它的叫声是‘哦哦’的声音,有点像人的笑声。
它常常在早晨和黄昏时,‘哦哦’地叫着,仿佛在唤醒人们。
它的叫声,是那么的悠扬,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富有音乐感,使人听了感到愉快。
”
“鹅是那么可爱,那么有趣,我常常和它一起玩。
我常常把它抱在怀里,它的毛是那么柔软,那么温暖。
我常常用手摸它的脖子,它的脖子是那么长,那么柔软。
我常常和它说话,它仿佛能听懂,用它那小小的眼睛看着我,似乎在回答我。
我常常给它东西吃,它就用它的嘴,轻轻地从我手里接过东西来吃。
我常常和它一起散步,它就在我身边走着,仿佛是我的朋友。
”
丰子恺的《白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鹅的形象,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788d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c.png)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是一篇极富生活情趣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白鹅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而又可爱的白鹅形象。
文章开篇,作者便点明了自己对这只白鹅的“高傲”印象。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一句直抒胸臆,定下了全文对白鹅这一特点的基调。
接下来,作者从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这几个方面,详细地刻画了它的高傲。
白鹅的姿态,总是显得那么“从容”。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在审视这世间的一切”。
那“雪白的羽毛”,那“头上的大红帽”,无不让它显得与众不同,仿佛自带一种尊贵的气质。
而白鹅的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无论是有生客来临,还是篱笆外有人走路,它都要引吭大叫,其声音的响亮和严厉,足以让人感受到它的威严。
这种叫声,仿佛是在宣告自己的领地主权,不容侵犯。
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得有趣。
它“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白鹅的步态与净角的出场相联系,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白鹅的那种不可一世的神态。
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白鹅的吃相。
它“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得要有人在旁侍候不可。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这样的吃法,规律得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容不得半点差错。
倘若饭罐空了,鹅老爷就会昂首大叫,责备人们的供养不周。
作者对这一过程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对白鹅的高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丰子恺先生以他细腻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白鹅的外在形态和生活习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白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尽管白鹅有时显得如此高傲,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作者依然能以一种欣赏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它。
这种情感,并非单纯的喜爱,更像是一种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尊重。
读罢此文,我不禁想到,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像白鹅这样看似高傲、难以相处的人或物。
但如果我们能够像丰子恺先生一样,用心去观察、去理解,或许就能发现他们身上那些独特的魅力和可爱之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知识点+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a171768e009581b6bd9ebd6.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我会写:吠:狂吠狗吠鸡鸣狗吠蜀犬吠日促:急促短促督促局促不安促膝长谈颇:颇久颇佳偏颇颇为不易颇以为然剧:京剧戏剧喜剧剧烈剧痛加剧苟:苟安苟全苟且一丝不苟苟延残喘譬:譬如譬喻取譬晓譬譬若譬说侍:侍候服侍侍立侍从侍卫侍者馆:饭馆宾馆旅馆体育馆图书馆附:附近附和附议附属附耳交谈脾:脾气脾性脾胃脾脏沁人心脾敏:敏捷灵敏敏锐机敏过敏捷:敏捷快捷捷径捷报捷足先登昂:昂首昂头昂贵昂扬激昂气昂昂供:供养提供供需供销添:添加添置增添平添形近字:剧(剧烈)据(根据)侍(侍候)待(等待)供(提供)洪(洪水)多音字:看:kān看护kàn看望伺:sì窥伺cì伺候近义词:高傲——骄傲严肃——严厉奢侈——奢华侍候——伺候窥伺——窥探三眼一板——按部就班敏捷——灵敏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反义词:急速——缓慢从容——慌乱奢侈——俭朴局促不安——大模大样敏捷——笨拙一丝不苟——马马虎虎理解词语:【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白鹅 丰子恺文学作品
![白鹅 丰子恺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6eebda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b.png)
白鹅丰子恺文学作品【最新版】目录1.丰子恺与白鹅的不解之缘2.白鹅的形象特征与象征意义3.丰子恺的文学特点在白鹅中的体现4.白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正文丰子恺,原名丰润,字子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画家、翻译家。
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漫画等多个领域,尤以散文和漫画最为著名。
其中,《白鹅》是丰子恺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丰子恺与白鹅的不解之缘源于他对家乡生活的深厚感情。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桐乡,家乡的水乡风情、风土人情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白鹅在江南水乡是常见的家禽,它不仅是一道美食,还寓意着美好、纯洁和高贵。
在《白鹅》这篇散文中,丰子恺以白鹅为载体,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鹅在丰子恺的笔下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它羽毛洁白如雪,长脖子、红脚掌,显得优雅高贵。
白鹅叫声洪亮,步履蹒跚,时而昂首阔步,时而曲颈低头,给人一种既傲慢又可爱的感觉。
丰子恺通过对白鹅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亲眼目睹这只可爱的白鹅。
在《白鹅》这篇散文中,丰子恺的文学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生活的点点滴滴。
同时,丰子恺的散文中常常融入自己的感悟和哲思,使得文章更具深度。
在描绘白鹅的过程中,丰子恺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揭示了白鹅身上的傲慢与可爱,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白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同时,《白鹅》也是一部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白鹅》还成为了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总之,《白鹅》是丰子恺的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散文佳作。
通过对白鹅形象的描绘,丰子恺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c8ad5f6294dd88d0d26bca.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课文1、高傲,架子足的白鹅。
2、全是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
4、慈爱尽职的母鸡。
13、《白鹅》作者(丰子恺)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高傲)它的高傲表面在(叫声、步态),更是(傲慢)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是一个(架子足)的鹅老爷。
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全文背诵。
易错音:头颈(jǐng)叫嚣(xiāo)引吭(hng)大叫净角(ju)譬(p)如奢侈(shē chǐ)窥伺(kuīs)供(gng)养不周看(kān)守侍(ch)侯局促(c)不安从容不迫(p)14、《白公鹅》作者:(俄国)(叶诺索夫)。
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慢条斯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的派头)(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易错音:掂(diān)量(是ling的轻声)勾当(gu dng)涟漪(lin yī)16、《猫》、《母鸡》的作者都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长大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母鸡》这一课通过前后对比,向我们展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填空:(关联词或课文填空)A、(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所填的关联词说明猫的(贪玩)特点。
B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所填的关联词语说明猫的(尽职)特点)C、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所填的关联词表现了猫(古怪)的特点)。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小阅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有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T工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高傲的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中的雨来留
![T工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高傲的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中的雨来留](https://img.taocdn.com/s3/m/155769c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0.png)
T工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高傲的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中的雨来留丰子恺的《白鹅》的赏析: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的特点:高傲,高超,严肃郑重。
1、《白鹅》这篇课文,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一篇状物类散文。
作者抓住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这三方面为我们塑造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在嬉笑嗔怪的语言中蕴含着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白鹅》又名《沙坪小屋的鹅》,写于1946年夏天。
抗战期间,丰子恺迁居重庆,在沙坪坝正街以西的庙湾租地,自建住房。
那是一所极为简陋的平屋,他把这所小屋命名为“沙坪小屋”。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3、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他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在抗战期间为作者解忧,让作者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4、文章运用了总分结构来布局文章,每一个部分也有一个中心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开头,先交代了白鹅的来历和“我”对它的初步印象——“性格傲慢”。
5、然后,作者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下文,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傲慢”之气。
作者在谋篇布局时还做到了详略得当,详写了白鹅的吃相。
6、写白鹅的叫声时,与狗进行对比;写它的步态,与鸭进行对比;写白鹅的吃相时,与附近的狗进行对比。
在一系列的对比中,不难看出这只白鹅的“傲慢”真是非同一般。
《小英雄雨来》的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291d6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d.png)
《白鹅》读书笔记读完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只高傲、有趣又令人喜爱的白鹅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丰子恺先生用生动且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这只白鹅与众不同的特点。
它的姿态总是那么高傲,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从它的步态中,更能看出这份高傲。
它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那慢条斯理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这只白鹅的叫声也很有特点,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它的叫声不仅展现了它的警觉,也让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它的“存在感”。
在吃相方面,白鹅更是有着独特的“规矩”。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这样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令人惊奇的是,鹅老爷偶然早归,发现饭被偷吃,它必定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丰子恺先生通过对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细致描写,不仅仅是在刻画一只家禽,更是在借白鹅表达一种生活态度。
这只白鹅虽然高傲,但它的高傲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源于它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生活的一种自信。
它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和规律,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坚守自我的精神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被各种琐事和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和原则。
而这只白鹅仿佛在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坚持,不要轻易随波逐流。
它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精彩而有尊严。
同时,通过阅读《白鹅》,我也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
他能够从一只普通的白鹅身上发现这么多有趣的细节,并以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需要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和对生活的无限热情。
此外,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趣味。
白鹅丰子恺课文
![白鹅丰子恺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568f1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f.png)
白鹅丰子恺课文
《白鹅》是丰子恺的一篇短篇童话,文中的白鹅在保护自己的美丽的同时,也教会了人们珍惜自然之美,尊重生命,珍视友谊。
以下是该故事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本文是丰子恺一篇非常经典的童话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传统文化素养。
2. 故事通过白鹅的形象,表达了珍爱自然、呵护生命的主题,寓意深刻。
3. 故事中的主人公白鹅,是一只身披银白羽毛的美丽鹅,它追求的不是外在的美丽,而是内在的美丽和自由。
4. 白鹅在生活中受到猎人的威胁,但它从未放弃保护自己的自由和安全,最终成功逃脱了猎人的追捕。
5. 白鹅的勇敢和坚定,不仅赢得了人类的尊敬,也教育了人们如何珍视生命、呵护自然。
6. 故事中还描绘了白鹅和小男孩的友情,表现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了读者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和保护。
7. 故事揭示了自然界的真相,表达了丰子恺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8. 故事的精华在于人类对自然的畏惧和神化,以及对动物的残
忍对待的警醒和提醒,呼唤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和互动。
9. 故事的艺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色彩鲜明,富有韵律感,文学性、视觉性和思想性都很出色,成为丰子恺作品中的珍品。
丰子恺的白鹅第三章白象读后感
![丰子恺的白鹅第三章白象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e2fce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d.png)
丰子恺的白鹅第三章白象读后感
《白鹅》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自家养的一只白鹅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对生命的深沉理解。
在第三章“白象”中,丰子恺先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一步刻画了白鹅的个性特征,将其比作“白象”,寓意其尊贵与独特。
在这章里,丰子恺先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白鹅的形态、步态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尤其是其傲然独立、庄重严肃的气质,犹如一头尊贵的白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借由对白鹅的观察与描述,寓言式地传达出对生活及人性的独特见解: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尊严,无论多么平凡,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视。
同时,丰子恺先生通过白鹅的形象也传递出一种人生态度——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即使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也要坚守本心,保持那份独立与高傲,这种精神风貌实则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度诠释。
总的来说,《白鹅》第三章“白象”的读后感可以总结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赋予了家禽白鹅以人格化的形象,让我们从中领悟到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个体独立精神的赞美,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50710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d.png)
《白鹅》读书笔记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不禁为先生细腻的笔触和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所打动。
文中,丰子恺先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而有趣的白鹅。
这只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在先生的笔下都显得格外独特。
白鹅的姿态是那样的高傲。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仅仅是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白鹅那不可一世的神态。
它的头总是高高地昂着,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那雪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更是增添了它的高贵气质。
白鹅的叫声也与众不同。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叫声响亮而有力,无论是对陌生人的警告,还是对其他动物的示威,都充满了威严。
这种叫声让人一听就知道它不是好惹的,也让人对它的高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至极。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先生用鸭的步态与鹅的步态作对比,更加突出了鹅的从容和傲慢。
它那慢条斯理的步伐,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是这里的主人,你们都得听我的。
而白鹅的吃相,更是让人觉得有趣。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它吃饭的时候,必须要有三样东西下饭,分别是水、泥和草。
而且,它吃饭的顺序也是固定的,绝不紊乱。
这种一丝不苟的饮食习惯,让人觉得它既讲究又可爱。
丰子恺先生通过对这只白鹅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一只动物,更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态度。
这只白鹅虽然高傲,但它的高傲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源于它对自身的自信和对生活的认真。
它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规矩和秩序,这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能像这只白鹅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活得自信而从容。
同时,先生的文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白鹅》读书笔记
![《白鹅》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4848b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f.png)
《白鹅》读书笔记《<白鹅>读书笔记》读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我仿佛被一只高傲又有趣的白鹅带进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那可真是个有脾气、有性格的家伙。
它的姿态,那叫一个昂首挺胸,就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走路的时候,慢条斯理的,那步子稳得哟,好像在说:“这地盘,都是我的!”每一步都踩得那么扎实,那么笃定。
这白鹅的叫声,也是相当独特。
“厉声呵斥”这个词用来形容它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它就扯开嗓子叫起来,声音又响又尖,好像在警告全世界:“别惹我,我可不好惹!”而且啊,它还特别会“看菜下碟”。
对陌生人,那叫一个凶,叫声里充满了警惕和威胁。
但对熟悉的家人,它的叫声就变得温和了许多,仿佛在跟你打招呼:“嘿,我在这儿呢!”说到它的吃相,那更是一绝。
非得有人侍候着不可,饭得是三样东西下饭:水、泥和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这顺序,那是一点儿都不能乱。
而且吃的时候,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要是饭罐空空如也,它就昂首大叫,似乎在埋怨:“怎么还不给我添饭?想饿死我呀!”那副着急的模样,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丰子恺先生观察得可真是细致入微,把这白鹅的种种习性描写得如此生动有趣。
让我感觉这白鹅仿佛就活灵活现地在我眼前,骄傲地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
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奶奶家见到的大白鹅。
那也是一只让人印象深刻的家伙。
奶奶家在一个小乡村,屋前有个大大的池塘。
那只白鹅就成天在池塘里优哉游哉地游着。
它浑身雪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就像穿着一件洁白的披风。
它的头上有个红红的肉瘤,像戴了一顶小红帽,特别显眼。
每次我去奶奶家,刚走到门口,就能听到它“嘎嘎嘎”的叫声。
一开始我还有点怕它,总觉得它那叫声太凶了。
但时间长了,我发现它其实就是个“纸老虎”。
有一次,我跟着奶奶去池塘边给白鹅喂食。
奶奶拿着一个装满稻谷的盆,刚走到池塘边,那白鹅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飞快地游了过来。
白鹅的读书笔记
![白鹅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aee34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6.png)
白鹅的读书笔记《白鹅》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和吃相上的特点的描写,展现了白鹅的高傲,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叫声十分严肃郑重。
它的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白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这种叫声,让人感受到白鹅的警惕和对领地的守护。
白鹅的步态,更是显得傲慢。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从白鹅的步态中,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高傲自信的形象,它不紧不慢,悠然自得,丝毫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
而白鹅的吃相,那更是有趣。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然而白鹅并不因此而变得小气,它依然保持着那种高傲的姿态,不紧不慢地吃着自己的食物。
丰子恺先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白鹅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只白鹅不仅是一只动物,更像是一个有性格、有脾气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用练习本抄写课后生字,每个 写3遍。 2.回家让爸妈给你听写课后生字 词。 3.回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遍。
其实鹅吃饭时更高傲、有趣、可笑 呢?不信,请你读读课文的5、6、7自然 段。
1、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2、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循规蹈矩,不会变通。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 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好一个高傲的 动物!”
?
白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哪些方面?
叫声 步态
吃相
鹅的叫声, 音调严肃郑重, 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 来,鹅必然厉 声叫嚣;甚至 篱笆外有人走 路,它也要引 吭大叫,不亚 于狗的狂吠。
如果鹅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 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子恺
丰
(1898—1975年)
子 恺
初名丰润,后
先
改名丰仁。著
生
名画家、艺术
教育家,我国
美育教育的先
驱者。
13、
——丰子恺
头颈
狂吠
气 净角
侍候
பைடு நூலகம்
窥伺
一丝不苟
厉声叫嚣
供养不周
倘若
脾
奢侈
譬如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大模大样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高傲是作者对白鹅的第一印象,作者怎 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读了第一自然段, 你 就会明白了。
就连吃饭都这么讲究, 怎能说它不高傲呢?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 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
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
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 再回来吃饭。
“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
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 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有特殊 “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 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如此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一只鹅。 怪不得,它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 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不是高傲的性 格,吃饭时怎会非有一个 人侍候不可?
探究与实践
写出有关动物的成语:
对牛弹琴 虎头蛇尾
龙飞凤舞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龙腾虎跃
呆若木鸡 鸡鸣狗盗
虎背熊腰
姓名:白鹅 性格特点:________ 自我介绍: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大喉咙大 吼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中有五种角 色:生、旦、净、末、丑。“净角”是 京剧中的一种角色,通称花脸。
它常傲然 地站着,看见 人走来也毫不 相让;有时非 但不让,竟伸 过颈子来咬你 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