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作者:王颖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界定问题在学界争论颇多,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研究很有必要。

只依靠意义判定同义词的做法并不科学,两个或多个词有相同的所指才是构成同义关系的关键。

有些词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相互渗透,色彩义已成为其主要理性意义中的一部分,在确定它与其他词是否构成同义关系时,要把标准定在主要理性意义上。

同义词和近义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别开来,区分的依据在于所指是否是同一事物。

关键词:同义词界定近义词区分多年来,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词义、语用等。

目前,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被称为同义词这一点上却莫衷一是,没有得出一致的、公认的说法。

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何关系?同义词就是近义词吗?如何区分二者也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

同义词是衡量一种语言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一、几种流行观点“概念相同说”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词或几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在这一前提下各个词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里所说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

“义位相同说”把义位相同或相近的词看作同义词。

20世纪80年代,国内语言学界引进了“义素分析法”,“义位相同说”便应运而生。

支持此观点的钱乃荣(1995)认为:“词的同义关系就是义位之间一种重要的类聚关系。

”[1]“意义相同说”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称为同义词,比如“母亲、妈妈、娘”等这样的一类词。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等义词当作了同义词。

“意义相同、相近说”认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最多,如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1)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都是以此来给同义词下定义的。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辨析

常用同义词辨析1. acquire 获得。

如:She has acquired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inquire 询问,查询。

常用的搭配有inquire. sb of sth. 询问;如:He inquired of all that were present.request 请求;要求。

如:Visitors are requested not to touch the exhibition.require 需要;要求。

如:We require extra help.2affect, influence, effect, impress这些动词均含“影响”之意。

affect :消极影响。

influence :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指自然力的影响。

impress :强调影响既深刻又持久。

如;The climate affected his health.effect表示效果、效应, 影响。

3. arise 产生,出现。

如:Before they went out, a mist arose.rise 上升。

如: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sunset /sunriseraise 举起,升起,提出。

raise your handarouse 唤醒,引起,激起。

如:His behavior aroused suspicion.(注:四个词中,arise与rise为不及物动词)4. emergency 紧急情况,不测事件。

如:How will the disabled escape in an emergency? urgency 紧迫性,紧要程度,催逼。

如:There is no urgency about this matter.5. extensive 广博的,广泛的。

如:He is a scholar with an extensive knowledge of his subject.expansive 可扩大的,可扩展的。

现代汉语期末必考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必考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必考重点一、词语的用法与辨析1. 同义词的区别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存在着多个词语表达相似的意思,但它们在语义、语用或语气上有所区别。

例如:- 吃饭、进餐、用餐- 快乐、幸福、愉快- 看、瞧、望2.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用法近义词指意思相近的词语,而反义词则是意思相反的词语。

在使用时,需注意它们的词性、语用特点以及搭配情况。

例如: - 懒惰、懒散、懒洋洋- 善良、恶意、善恶- 好、坏3. 词语的辨析汉语中存在不同词语具有相近意义但用法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正确选择。

例如:- 报告、汇报、通报- 需要、必需、必须- 听、听到、听见二、语法知识与应用1. 语法填空在现代汉语学习中,语法填空是常见的题型,要求根据语境和语法规则,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重点包括:- 助词的使用- 代词的指代- 词语间的逻辑关系2. 句子改错在句子改错题中,需要对错误的句子进行改正,包括修正语法错误、词语搭配错误、时态错误等。

要注意:- 词性、词序的调整- 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正确使用- 时态、语态的变化3. 语篇衔接在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需要进行衔接,以保持文意的连贯性。

重点包括:- 连词的使用- 上下文的指代- 词语的复现三、阅读理解与分析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2. 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段落的逻辑关系3. 辨别文章中的事实、观点和作者的态度4. 掌握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方法四、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写作是汉语能力的综合体现,需注重以下几点:1. 表达准确性和流畅度2. 合理使用各类修辞手法3. 巧妙运用连接词来衔接句子和段落4.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总结: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词语的用法与辨析、语法知识与应用、阅读理解与分析以及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掌握这些内容,并进行多样化的练习和应用,以达到理解、应用和运用的目标。

近义词语(成语)的辨析课件

近义词语(成语)的辨析课件

03
按来源分类
近义词语(成语)还可以根据来源分为古汉语成语和现代汉语成语。古汉
语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和经典,而现代汉语成语则多来源于现代文
学作品和口语。
02
近义词语(成语)辨析的方 法与技巧
语义辨析法
通过比较词语之间的语义差异,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 的意义。
语义辨析法主要依据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内涵进行比较,包括 词义的侧重点、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 比分析,可以明确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准确选用 。
词义轻重辨析法主要针对近义词语中含义相近但程度不同 的词语进行辨析。通过比较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或含义的轻 重程度,可以明确词语的使用范围和表达效果,从而准确 选用。
词义范围辨析法
比较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或含义的范围大小,判断其是否可以互换使用。
词义范围辨析法主要针对近义词语中含义相近但范围不同的词语进行辨析。通过比较词语所表达的概 念或含义的范围大小,可以明确词语的使用范围和表达效果,从而准确选用。这种方法有助于理解词 语的内涵和外延关系。
近义词语(成语)的辨 析课件
目录
• 近义词语(成语)的定义与分类 • 近义词语(成语)辨析的方法与技巧 • 常见近义词语(成语)辨析示例
目录
• 近义词语(成语)辨析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 近义词语(成语)辨析的实践与练习
01
近义词语(成语)的定义与 分类
什么是近义词语(成语)
定义
近义词语(成语)是指意思相近或相 似的词语或成语,它们在语义上 存在细微差别。
语境辨析法
根据词语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判断其是否能够替换使用。
语境辨析法强调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通过分析词语在句子或段落中的位置 、作用以及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判断其是否能够替换使用。这种方法有助于 理解词语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同义对释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同义对释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同义对释研究作者:刘伟张志毅来源:《辞书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文章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语文词典和学习型词典使用同义对释的现状,提出在词汇系统的三个梯度中同义对释的使用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普通词语和外围词语中应用同义对释的情况。

根据分类统计的结果,客观地评价了普通词语的同义对释,并重点剖析了其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的“个性”问题。

文末分析了普通语文词典的同义对释与学习型同义词词典同义辨析的不同之处,同时在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比较的基础上,探究了第6版同义对释模式的优化策略。

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词典释义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同义对释语义语法语用一、引言同义对释,作为词典释义的一种模式,颇为国内外词典学家所关注。

之所以如此关注,原因有两个:一是常用,二是大家评价不一。

欧美国家的普通语文词典还在继续使用这一释义模式,学习型词典则很少使用或基本上不用。

例如《钱伯斯20世纪词典》大多用同义对释,旧版《小罗贝尔词典》占15%,《现代法语词典》占3.7%,《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占3.1%,《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则完全取消了。

(Martin 1977)而对于同义对释,目前我国的普通语文词典用得较多,《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广义的同义对释约占39%,狭义的同义对释约占13%[1]。

学习型词典,例如《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汉语教与学词典》用得虽然少了一些,但也比欧美要多。

本文试图在当前国内外语文词典同义对释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汉》第6版1—440页这一封闭域做一调查研究,并深入探讨同义对释问题,从而为我国词典释义方式的优化提出参考建议。

二、同义对释的应用按原型论的观点,现代语言词汇系统可以分为三个梯度:(1)中心词语,包含核心词和基本词汇;(2)次中心词语,指普通(或一般)词语;(3)外围或边缘词语,包括口语的边缘(俗语、土语)、书面语的边缘(不常用的雅语)、术语(行话)、古词、旧词、新词、外来词、方言词等。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答题模板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答题模板

0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0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0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0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0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L0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

“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02、连接、联接:都是动词。

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

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0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0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05、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0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0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近;后者指地方*近。

0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0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导语:在现代汉语中,同义词的使用极为常见。

然而,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却常常让人困扰。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需要对同义词进行辨析。

本文将以"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为中心,对一些常见的同义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深入理解同义词辨析的意义同义词辨析是我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基本功。

正确地选择并使用同义词,不仅可以提高文笔的水平,还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同义词辨析是语言运用的艺术,是一种对细微差别的敏感和把握。

二、常见同义词辨析1.欣赏和赏识欣赏和赏识都表示对某事物的喜爱和认可,但欣赏更注重对艺术、美学价值的认可,而赏识则更强调对某人的能力、品质的认可。

例如,我们可以说欣赏一幅画、欣赏一部电影,但更常用的是赏识一个人的才华、赏识一个人的品德。

2.目睹和目击目睹和目击都表示亲眼看到某个事件或场景,但目睹更强调对事情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观察,而目击则更侧重于对某个瞬间或关键时刻的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说目睹一场交通事故、目击一次抢劫案。

3.忧虑和担忧忧虑和担忧都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担心或不安,但忧虑更强调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安,而担忧则更强调对某种情况的疑虑和不安。

例如,我们可以说忧虑自己的未来、担忧孩子的学习状况。

4.空闲和闲暇空闲和闲暇都表示没有工作或任务的时间,但空闲更强调没有被工作或任务所占据的状态,而闲暇则更强调可以用来休闲或娱乐的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说空闲时间阅读、闲暇时去旅行。

5.创新和创造创新和创造都表示创造性地产生了新的事物或理念,但创新更强调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而创造则更强调从无到有地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例如,我们可以说创新一种产品、创造一种艺术形式。

三、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技巧1.比较法:将同义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语法书,寻找相关的解释和例句。

2.语境法:在实际的语境中观察同义词的使用情况,从中寻找它们的区别和用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同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同义词的运用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灵活。

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在同义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困惑,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同义词辨析开展专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义词。

本文将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义词的用法。

一、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同义词是指在表义上相近或相同,但在语用上可能有所不同的词语。

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同义词的使用极为普遍,因为它们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灵活。

由于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和语境依赖性,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在同义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困惑。

“高兴”和“快乐”都是表示情绪愉快的词语,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不能互相替代;“聪明”和“机智”也都表示智力较高,但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显得格外重要。

正确使用同义词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精确度。

同义词的微妙差别往往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语义和情感色彩,因此学习者若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义词,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和丰富。

通过同义词的辨析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义词的辨析需要学习者具备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敏感度,能够注意到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并能够根据语境进行准确的运用。

在同义词的辨析教学中,学习者不仅能够提高对词语的敏感度,还能够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义词的辨析教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同义词的辨析,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由于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往往微妙而丰富,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词语的细致分析,从而更容易牢固记忆。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开展同义词辨析教学,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基于用法的“词”与“语”的异同辨析

基于用法的“词”与“语”的异同辨析

基于用法的“词”与“语”的异同辨析傅瑛;张永怀【摘要】同义词的探讨多为内省法.我们采用内省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词和语的异同.先从权威的词典释义入手,接着检索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词和语的历时分布,及其在不同语域中的词频分布,特别是不同语域的不同搭配特征,绘制出各自的用法使用图.总体而言,语的用法远远大于词的用法.词的使用不同语域情况各不相同,而语的使用不同语城的情况大致相同.当词与语同义并混用时,词表达的是词作为最小使用的语言单位的释义,强调的是语法或者语义;而语则是作为“语言”这一语义的表现,更注重语用功能.【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7页(P88-94)【关键词】用法;语料库;频次;词;语【作者】傅瑛;张永怀【作者单位】安徽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安徽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一、引言先看如下三个例子:例1:从词源学角度看,语素与词素这两个名称来源于英语的morpheme。

在早期的语言研究中,人们均译为“词素”,将它看作是词要素。

六十年代初,朱德熙在《说“的”》一文中采用了“语素”这一名称,其理由是如果将morpheme译作词素,“会让人感到先有词,从词里头再分析出词素来”的疑惑。

例2:根据《办法(草案)》,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

例3:我们可以说传统的词源学在其变革伊始就遇到了以平面系为其本质特征的旧理论范畴和方法同以历时系统推沿流为其本质特征的语源学科学理想的深刻冲突。

细读以上三例,词素与语素、词汇与语汇、词源与语源的区别说不清道不明,语义可划等号。

词和语除了和其他词素构成相同含义的词,也可一起构成并列结构的名词——词语。

这两种情况中,词与语同义,词即语,语即词。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有疑问,intensifier翻译成强化词还是强化语?marker翻译成标记词还是标记语?determinative翻译成限定词还是限定语?modifier翻译成修饰词还是修饰语?euphemism是委婉词还是委婉语?类似词和语同义的问题特别多,这些问题告诉人们词和语看似同义,但仍有差异。

【现代汉语词汇讲解】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可编辑)

【现代汉语词汇讲解】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可编辑)

【现代汉语词汇讲解】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可编辑)第四节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一、同义词 (一)什么是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

例如:“庆祝”“庆贺”“祝贺”,都有以一定方式对喜庆的事情表示美好心意的意思,但略有不同。

“庆祝”着重表示喜庆或纪念,多用于隆重的事情,方式常常是群众性活动。

“庆贺”着重表示贺喜,适用范围较广,不限于集体,也适用于个人,方式多种多样。

“祝贺”着重表示美好的祝愿,对象也较广,方式或是文字的,或是口头的。

同义词数量很多。

同义词从音节看,有些是单音词同义,如“缺”和“少”、“封”和“闭”,有些是单音词和双音词同义,如“学”和“学习”、“信”和“相信”,不过最多的还是双音的同义词。

双音同义词有三种情况: 1(构成的成分不同: 立即――马上疏忽――大意幽默――风趣掩饰――遮盖凌晨――黎明冷静――镇定 2(构成成分有部分相同(这一类最多): 询问――咨询帮助――赞助策动――策划阻碍――障碍发愤――发奋友情――友谊 3(构成成分相同,但顺序不同: 刷洗――洗刷菜蔬――蔬菜合适――适合灵魂――魂灵感情――情感讲演――演讲要注意多义词有几个意义,这几个意义常常各自有自已的同义词,所以我们说一个多义词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之间是局部的同义。

例如“痛快”一词,在“你这个人办事很痛快”这个句子里,“痛快”与“爽快”“直率”同义;在“今天玩得真痛快”这个句子里,“痛快”与“开心”“尽兴”同义。

又如“平常”一词,在“他外貌平常,可是精明能干”这个句子里,“平常”和“普通”“一般”同义;在“平常他这会儿早来了”这个句子里,“平常”和“平时”“通常”同义。

具有意义的共同性是构成同义词的基础,否则就不能视为同义词。

例如:“改善”和“改良”是同义词,都有在原基础上改得好一些,使能更符合人们愿望的意思;而“改动”跟它们就不是同义词。

“改动”表示改换、变动,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不一样。

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探索

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探索

[作者简介]丁艳,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探索○丁艳(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摘 要] 同义词及其辨析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同义词的内涵及性质,同义词的辨析两个方面对汉语同义词作一论述分析。

其中,同义词辨析涉及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

[关键词] 同义词; 辨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9)12-0160-03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语,它们可以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分不同的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使所表达的意义或情感更加准确、语言更加明朗且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最容易用错的也是同义词语。

同义词的学习及运用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同义词的内涵、性质及辨析等问题加以探讨并作分析说明。

一、同义词的内涵及性质关于什么是同义词以及同义词的性质,语言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论著认为“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做同义词”,然而,“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这个“意义”究竟包括什么?是整个词义还是词的某一项意义?是仅指词的理性意义还是包括词的感性意义?除了包括词汇意义以外,语法意义是否也包括进去?实际上,一组同义词除附加意义有差异外,其概念意义即理性意义常常是核心部分相同,而边缘部分不同。

其概念意义在多大程度上相同或不同,情况各异。

既要取决于彼此间的比较,又要取决于概括的程度。

它们在语义轻重、情感色彩、语法语用等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似乎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论著认为:“凡是意义相近并可互相替换的是同义词,凡是意义相近但不能互相替换使用的则是近义词。

”事实上,即使等义词也不能完全自由地替换,因此用是否能替换来辨别同义词似乎行不通。

我们认为,同义词的“同义”应是广义的,它既包括等义的“同义”,也包括两个以上的词的基本意义的“同义”。

《现代汉语》 第三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三章  词汇
词有多个义项,就是多义词。 一般来说词典中列出的义项,就是词义的最小单
位,是词义的有形单位。
〔二〕词的多义现象 多义词指有多个意义的词,多义词在词典中表现
为有多个义项。这些意义可以分为词的本义、词 的根本义、词的引申义和词的比喻义等不同类别。
三、词的概念义分析 〔一〕表动作行为的词的词义分析 表动作行为的词指表示人或物的动作行为的词。 〔二〕表名物的词的词义分析 表名物的词指动物、植物、矿物、器械、日用器
〞等。 三是用词和结构上保存了古代汉语的痕迹。如“不速
之客〞中的“速〞不是“迅速〞的意思,而是“邀请〞 的意思。
2. 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表达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如“碰钉
子〞“开夜车〞。 惯用语的意义都不能从字面上去简单理解,如“开
后门〞不是“翻开后门〞,“背黑锅〞不是“背上黑 色的锅〞。
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使用,所 以也叫绝对同义词。另一类是近义词,这种同义 词的概念义根本相同,但是也有细微差异,所以 也叫相对同义词。
〔二〕形成同义词的原因 同义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普通话
和普通话吸收方言词构成同义词。 二是本民族词和外来词构成同义词。三是新词和
旧词并存构成同义词。四是随着语言的开展,人 们创造出有细微区别的词语,从而丰富表达的需 要。
3.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幽默、生动
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局部组 成,有时只说前半局部,后半 局部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谚语指多年在民间流传的表达某种深刻含义的通俗 语句。
谚语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社会生活类的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
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假设要人不知,除 非已莫为〞等。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这些词在意义、用法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别。

以下是一些同义词辨析的例子:(一)“轻视”和“蔑视”: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某事物的忽视或轻视,但程度有所不同。

“轻视”可以理解为稍微轻视,程度较轻;而“蔑视”则表示极度轻视,带有一定的贬义和厌恶情绪。

(二)“期望”和“希望”: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未来的愿望或期待,但侧重点不同。

“期望”强调对某个结果的期待和愿望,而“希望”则更侧重于对某个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三)“宽恕”和“原谅”:这两个词都表示对别人的错误或过失的谅解,但语义有所不同。

“宽恕”通常指对别人的错误或过失表示宽大谅解,而“原谅”则更侧重于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表示谅解。

(四)“热烈”和“热情”: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某事物的热爱和关注,但程度有所不同。

“热烈”可以理解为非常热情、兴奋热烈;而“热情”则更侧重于对某事物的热爱和关注,程度相对较轻。

(五)“必须”和“必需”:这两个词都表示必要的意思,但用法有所不同。

“必须”强调必要性和强制性,通常用于命令或要求;而“必需”则更侧重于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必需品或条件。

(六)“权利”和“权力”:这两个词都与力量和权威有关,但它们的意思和用法有很大的不同。

“权利”通常指个人或团体依法享有的利益或自由,如公民权利、财产权利等。

“权力”则指具有强制力或支配力的力量,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政府或公司的统治力量。

(七)“立即”和“立刻”:这两个词都表示非常迅速的意思,但它们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立即”通常用于描述对某种要求的反应或行动,如立即行动、立即回应等。

“立刻”则更强调在时间上非常迅速,如立刻出发、立刻通知等。

(八)“必须”和“必需”:这两个词都表示必要的意思,但它们在用法上有一些区别。

“必须”通常用于表示某种强制性的要求或条件,如你必须参加这个会议、这是必须的步骤等。

“必需”则更强调某种必不可少的需要或条件,如必需品、必需的技能等。

“往往”与“常常”之辨析

“往往”与“常常”之辨析

“往往”与“常常”之辨析摘要: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当中,时频副词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主要对“常常”与“往往”这一对时频副词进行辨析。

通过大量的实例,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字:往往;常常;语义特征;语法特征;语用选择;对外汉语教学“常常”和“往往”一般被认为是一组意义、用法都差不多的同义词。

例如我们可以说:(1)a.写完作业以后,小明常常看电视。

b.写完作业以后,小明往往看电视。

(2)a.粗心的错误常常成为失败的导火线。

b.粗心的错误往往成为失败的导火线。

因为这个原因, 一些人, 特别是外国留学生常会造出类似下面的病句: (3)玛丽早上总是起晚,往往迟到。

*(4)他常常隔两年出国旅游一次。

*可见,这两个词虽然貌似相似,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本文将从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一《现代汉语词典》对“往往”的解释是: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如“他~工作到深夜”。

对“常常”的解释是: (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相隔不久,如“他工作积极, ~受到表扬”。

吕叔湘先生也认为,“往往”是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出现,“常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

在许多情况下, “常常”和“往往”均可译为“often”。

这说明,这两个词在表义及用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1、“常常”和“往往”都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都有“经常”的意思。

在语义上,它们有不少重合之处,因而在许多场合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

(5)天空的薄云, 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天气的预兆。

(6)这里大都是原始森林,往往四五十里不见人烟。

在这两个句子中,“往往”与“常常”可以替换,尤其例(1) 句,“往往”与“常常”的作用及语义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两个词语才错开使用。

2、从语法分布情况看,“往往”与“常常”主要放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充当状语,对后面成分进行修饰限制。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原创版】目录1.引言: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2.现代汉语同义词的概念与分类3.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4.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实际应用5.结论: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意义和价值正文【引言】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入理解文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意思相近的词语,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因此,对现代汉语同义词进行辨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同义词的概念与分类】现代汉语同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语。

根据词性的不同,现代汉语同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等,虚词包括介词、助词、连词和副词等。

在实词中,又可以根据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和语体风格等进行细分。

【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1.从词义的轻重和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

一般来说,词义越重、范围越小的词语,表达的意思越具体;词义越轻、范围越大的词语,表达的意思越抽象。

2.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

有些同义词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贬义或中性,使用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3.从语体风格上进行辨析。

不同语体风格的词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如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词语,在表达方式和语气上会有所区别。

4.从语法功能上进行辨析。

同义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可能不同,如主语、谓语、宾语等,要根据句子结构选择合适的词语。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语境、目的和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同义词。

如在正式场合,我们要使用书面语体的词语;在描述人物性格时,要选择表现力强的形容词等。

【结论】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理论认识问题试析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界定问题在学界争论颇多,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研究很有必要。

只依靠意义判定同义词的做法并不科学,两个或多个词有相同的所指才是构成同义关系的关键。

有些词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相互渗透,色彩义已成为其主要理性意义中的一部分,在确定它与其他词是否构成同义关系时,要把标准定在主要理性意义上。

同义词和近义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别开来,区分的依据在于所指是否是同一事物。

标签:同义词界定近义词区分多年来,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词义、语用等。

目前,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被称为同义词这一点上却莫衷一是,没有得出一致的、公认的说法。

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何关系?同义词就是近义词吗?如何区分二者也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

同义词是衡量一种语言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一、几种流行观点“概念相同说”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词或几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在这一前提下各个词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里所说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

“义位相同说”把义位相同或相近的词看作同义词。

20世纪80年代,国内语言学界引进了“义素分析法”,“义位相同说”便应运而生。

支持此观点的钱乃荣(1995)认为:“词的同义关系就是义位之间一种重要的类聚关系。

”[1]“意义相同说”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称为同义词,比如“母亲、妈妈、娘”等这样的一类词。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等义词当作了同义词。

“意义相同、相近说”认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最多,如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1)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都是以此来给同义词下定义的。

“意义相同、相近说”不仅关注互为同义关系的词之间的相同之处,还分析其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现代汉语同义词的概念与分类2.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3.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实际应用正文一、现代汉语同义词的概念与分类现代汉语同义词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但形式和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语。

根据语义和语法特征,现代汉语同义词可分为以下几类:1.同形同义词:字形相同,意义相同,如“书”和“书籍”。

2.异形同义词:字形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如“美丽”和“漂亮”。

3.近义词: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如“高兴”和“快乐”。

4.反义词:意义相反,如“大”和“小”。

5.修饰同义词:一个词修饰另一个词,形成同义词,如“红红”和“鲜红”。

二、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辨析现代汉语同义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语义分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情感色彩,从而找出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2.语法分析:分析词语的语法功能,如词性、词类、句法结构等,从而确定它们的异同。

3.语境分析:根据词语出现的语境,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4.历时分析:研究词语的历史演变,了解它们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辨析同义词。

三、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实际应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广泛应用,如: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同义词,可以使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2.丰富词汇:学习和掌握同义词,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3.翻译和口译:在跨语言交流中,辨析同义词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4.语文教学:同义词辨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丰富我们的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

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

你不冷吗? 言语行为
(语用意图:请把门关上)
言语行为的类型
1、言内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 。这是一个“以言表意”的行为。
2、言外行为 ——指用说话来体现发话者的意图。这是一个“以言行事行为” 。
(1)退休工人老张昨天去世了。(告诉了受话者一个事实 )
(2)请把茶杯递给我,好吗?(向受话者发出一个请求)
A、那个高个子的老婆跟别人跑了! B、这段时间天气很好,是吗? 4、方式准则——话语的表达方式应该让受话者易于理解。
例如:
(背景: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巧克力,但母亲反对吃)
爸爸: 给孩子们一点零食吃吧?
妈妈: Okay, but I veto C-H-O-C-O-L-A-T-E.
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2):会话礼貌原则
(3)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二)受话者: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例如: A:面条里要放辣油吗?B:我是地道的四川人。
(三)话语内容: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的具体内容。
例如:1.这种药对高血压有好处。2.你好! (问候语)
(四)语境: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构、提炼句意等。 3.周密:修饰恰当、成分完整、表意全面而
生动、句子间有一定的照应等。 4.生动:形象、强调、充分发挥联想等。 二、句式的选择
1.语序的调整 2.句式的变化 3.句子的长短 4.结构的整散 注:句子内部成分、句与句、段与段、篇章结构等的组织。 ★不同话语结构的修辞效果:
1.短句:简洁、明快、活泼、有力。 2.长句:严密周全、精确明晰、委婉细腻。 3.紧句:严密紧凑、容量大而集中。 4.松句:疏松、舒缓。 5.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意义鲜明,气势贯通,常用于诗歌、唱词、抒情散文。 6.散句:丰富多彩,散而不乱,生动感人。 ▲在表达时,根据不同的题旨情景,可灵活地交叉使用。 修辞四讲 辞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资料]程娟教授关于同义词辨析的笔记一、同义动词、同义名词辨析(一)同义动词辨析1、理性义方面的差异我们将动词的释义模式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动作行为的主体,动作行为本身,动作行为的关涉对象。

(1)动词同义词在行为主体方面所存在的主要的差异:①动作行为的主体在人物与动物、植物等方面的区别例如:“喊/叫/嚷”喊嚷叫(人/物)我-了他几声他都没听见。

+ ——你嚷什么?— + +小猫-了一个晚上。

—— +又如“长/生长”。

《现汉》释义为:长1:②生长;成长:杨树~得快|这孩子~得真胖。

【生长】①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

~是发育的一个特性|~期。

我们还可以补充下列例句:例句长生长【2010年语用】山坡上~着一人多高的野生植物。

+ +高山上~着雪杉。

+ +这孩子~得真快! + —单音动词“长”的搭配范围较大,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植物;而双音动词“生长”多为植物。

②动作行为的主体在范围大小方面的区别比如“飞/飞翔”,都可用于动物,但“飞”的范围较大,既可用于禽类,也可用于昆虫;而“飞翔”只可用于飞禽。

其他如“亏/亏损、流/流动、炸/爆炸、成/成功、到/到达、照/照耀”等同义词在动作行为的主体范围上都有较大的区别。

③其他:比如“称/称呼”都只用于人,《现汉》释义为:称1:①叫;叫做。

【称呼】①叫。

但二者在使用上却有一定的差异,单音动词“称”既可用于自己,也可用于别人;而双音动词“称呼”多用于对他人的称谓方面。

比如:例句称称呼他自~诗人。

+ —他足智多谋,人~智多星。

+ —她被人们~为英雄。

+ —他上课经常迟到,~不上是遵守纪律的学生。

+ —你说我该怎么~她?— +我~她阿姨可以吗? + +又如“颤/颤抖”,《现汉》释义为:颤:颤动;发抖。

【颤抖】哆嗦;发抖。

一般来说,单音动词“颤”所搭配的范围较大,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

而双音动词“颤抖”所搭配的对象多是无生命的。

请看下列例句:例句颤颤抖吓得声音都~了。

+ +小羊见到狼之后,四条腿不停地~。

+ +挑起扁担一~一~地走了。

+ —其他同义词如“滚/滚动、败/失败”等。

(2)同义动词在关涉对象方面的差异①关涉对象在范围大小方面的区别比如“问/询问”,《现汉》释义为:问:①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事处|不懂就~|答非所~。

【询问】征求意见;打听:他用~的目光望着大家|向经理~公司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补充以下例句:例句问询问【2010年语用】这道题不会,就~一~同学。

+ —他在~对方的电话号码。

+ +~问题/~路 + —他向当地群众~了受灾的情况。

— +从中可以看出,单音动词“问”的搭配范围较广,可以是大事,也可以是小事;而双音动词“询问”一般多用于大事方面。

其他如“办/办理、比/比较、避/躲避、猜/猜测、唱/歌唱、超/超过、等/等候、调/调动、改/改变、管/管理、交/缴纳、捐/捐献、毁/毁坏、领/带领、抢/抢劫、劝/劝告、忍/忍受、烧/燃烧、属/属于、投/投掷、握/把握、修/修理、演/演出、运/运输、植/种植、掷/投掷、住/居住”等同义词大都属于以上类型②关涉对象在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方面的差异例如:获得得到生日那天我-了一件礼物。

— +他-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

+ +这些年,他-许多荣誉。

+ +例如:有/具有具有有他-一辆漂亮的汽车。

— +他-很高的工作热情。

+ +又如“省/节省”,《现汉》释义为:省1:俭省;节约(跟“费”相对):~钱|~吃俭用。

【节省】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时间|~劳动力|~开支。

我们还可以补充以下例句:例句省节省骑自行车~鞋。

+ —为了买一台计算机,他~吃~喝。

+ —今天我~了两顿饭。

+ —~点精力吧。

+ +再如“缺/缺乏”,《现汉》释义为:缺:①缺乏;短少。

【缺乏】(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一般来说单音动词“缺”既可搭配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搭配抽象的事物;而双音动词“缺乏”多搭配抽象事物。

例句缺缺乏我们这儿人手不够,还~几个人。

+ —庄稼~肥~水就长不好。

+ —~材料/~经验/~锻炼 + +③关涉对象在人物与事物方面的区别比如“练/练习”,“练”包含“练习;训练”等意义,因此可以说“练兵,练毛笔字”等;而“练习”因不具有“训练”的意义,所以一般不可与“兵”搭配。

同样“演/演出”这一对同义词,单音动词“演”包含有“表演技艺;扮演”等意义,所以可以说“演节目,演阿庆嫂”等;双音动词“演出”只能用于“节目,杂技”等食物方面。

④关涉对象在有生命与无生命方面的区别比如“闭/关闭”,一般来说,单音动词“闭”所搭配的对象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而双音动词“关闭”所搭配的对象多是无生命的。

例句闭关闭门窗都紧紧~着。

+ +把嘴~上。

+ —~上了眼睛。

+ —~目养神/~口无言 + —又如“派/派遣”,“派”含有“分配,派遣,委派,安排”等意义,可以说“派人,派车”;但“派遣”的搭配对象只能是人,比如“派遣代表团出访欧洲”。

(3)同义动词在动作行为方面的差异①在动作行为结果方面的不同比如“懂/懂得、记/记得、看/看见、失/失掉、失/失去、听/听见、降/降低”其中双音动词多为动补结构,含有结果意义。

②在动作行为方式或目的方面的不同比如“做/造”:“做”用手工加工原料,造用机械或工具加工原料;“参观/访问”:“参观”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访问”的目的是了解情况;陪/陪同”:《现汉》释义为:陪:陪伴。

【陪同】伴随着一同(进行某一活动)。

双音动词“陪同”所强调的目的意义是单音动词所不具备的,所以单音动词的后面可以不接其他行为动词,而双音动词后如果不接其他行为动词则表义不够完整。

例如今天你哪儿也别去,在家陪弟弟。

(陪同*)陪同客人前往故宫参观。

(陪)③在动作力度方面的不同例如:碰/撞;握/抓;压/按。

④在动作程度方面的不同例如:打听/了解;请求/恳求。

⑤动作行为在规模上的不同采购/买;发动/动员⑥其他动作行为是自主行为还是非自主行为:掉/落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他的肩头。

(自主/非自主)飞机稳稳地落在停机坪上。

2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1)所带结果补语的差异我们以孟宗先生等主编的《动词用法词典》为依据对单双音动词带补语的情况进行考察,据分析单音动词大都可以带补语,而且补语的类型丰富多样,除结果、程度、可能补语之外,还可以是趋向、数量、状态甚至介词短语等。

而双音动词在带补语方面却有较大的限制,大多可以带可能补语、数量补语等,较少带结果补语等。

例如:“帮/帮助”。

补语类型例句帮帮助结果补语 ~错了对象了。

+ —趋向补语他又~上小刘了。

+ +可能补语这么多人学英语,我可~不过来。

+ +数量补语 ~过几回。

+ +其他如“背/背诵、喊/喊叫、关/关闭、谈/谈话、【2010年语用】偷/偷窃、忘/忘记”那么同义的双音动词为何较少带结果补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结果补语结构特点的制约。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指出:“由结果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是一种粘合式述补结构。

”“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后头可以带动词后缀“了”或“过”。

例如:学会了开车∣打破了一个∣看见过鲨鱼∣从来没喝醉过。

从这一点看,这一类述补结构跟述补式复合词没有什么不同。

”第二是韵律上的制约。

我们认为冯胜利先生对复合词韵律方面的解释也同样适合于动补结构。

他指出“我们知道动宾跟动补式复合词在汉语中是相当能产的。

可是我们很难发现由双音节动词加上单音节宾语或补语构成的复合词,譬如:提高 *提拔高站稳 *站立稳压碎 *压挤碎改正 *修改正……”“我们必须解释为什么不存在[2+1]式动宾/补复合词?不从韵律学上来观察,不承认原始复合词必须首先是韵律词,也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第三是语体上的制约。

刘月华先生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指出:“结果补语是口语中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

单音词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所以多带结果补语;而双音动词多用于书面语体,因此较少带结果补语。

第四是构词法的制约。

双音动词一般较少带结果补语的情况对单双音同义词来说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不仅是针对词位义相同的同义词,也可以包括词位义相近的同义词。

有些双音动词是述补结构,该类词则很难再带结果补语。

比如:出/出来、出/出去、进/进来懂/懂得、记/记得、看/看见、听/听见、熄/熄灭、降/降低等。

(2)所作体词性成分的差异一般来说双音动词在语用中除可以作谓语等谓词性成分之外,还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体词性成分。

有的双音动词作体词性成分的比例较高,比如“谈话、洗涤、花费、朗读、学习、办理、害怕、谈论、检查、等待、等候”等;有的则很低,比如:“忘记、记得、听见、起来”等。

单音动词作体词性成分的情况很少。

(3)所带宾语的差异所带宾语的差异远不如上文所论述的所带补语和所作体词性成分两个问题那么普遍,只是涉及部分动词。

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①是否可以带宾语有些动词是离合词,一般不可带宾语,而单音动词多可带宾语。

这样的同义词如“谈/谈话、睡/睡觉、聊/聊天、考/考试、讲/讲话、叹/叹气、帮/帮忙”等。

有些动词虽不是离合词,但也不可带宾语,而单音动词多可带宾语。

这样的同义词如“变/变化、赌/赌博、喊/喊叫、流/流动”等。

例如:几年不见,孩子已变了模样。

(变化*)打赌就打赌,你说赌什么?(赌博*)孩子又流鼻涕了。

(流动*)他掉到水里,拼命喊救命。

(喊叫*)②带名宾还是谓宾有些单双音同义动词都可带宾语,但所带宾语的性质不同。

有的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有的侧重带谓宾。

比如“停/停止”:“停水/停电”(名宾);“停办”(谓宾)“停止营业/停止比赛/停止调查/停止供暖/停止广播”(谓宾)单音动词“停”所带宾语可以是名宾,也可以是谓宾,而双音动词“停止”只可带谓宾。

又如“遭/遭到”,单音动词“遭”既可带名宾,如“遭了毒手、遭了水灾、遭这个罪”,也可以是谓宾,如“遭人暗算”等;而双音动词“遭到”多带谓宾,比如“遭到打击、遭到破坏、遭到摧残、遭到轰炸、遭到折磨”等。

其他像同义词“省/节省”也属于以上情形,单音动词“省”可带名谓宾,而双音动词“节省”只可带名宾。

(4)在句类或句型等方面的差异①常用于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句式比如“畏/畏惧”,单音动词“畏”的前面常加否定副词“不”,而双音动词“畏惧”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例如:他们不畏艰险,投入到抗洪救灾斗争中去。

(畏惧)与韩国队相遇,个别足球运动员有一种畏惧心理。

(畏*)②常用于主动句还是被动句比如“爱/喜爱”,二者都可用于主动句,但双音动词“喜爱”还可用于被动句中。

他很喜爱游泳。

(爱)他受到大家的喜爱。

(爱*)③是否用于某种特殊句型比如“陪/陪同”,双音动词“陪同”只能用于兼语句,而“陪”则无此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