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FIR指标浅析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经济的发展以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为前提,金融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可以给予有效支持,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金融发展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的保证。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联机制,并对1990年—2009年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上海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实证研究一、文献综述有关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关系的开创性研究始于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1969),他的相关研究表明: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伴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加快。
levine(1997)经过研究提出: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 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 反之, 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也比较发达。
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是从宏观方面开始的。
杨琳和李建伟(2002)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范方志和张立军(2003)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域,分别研究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出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的结论。
张文云和徐润萍(2004)对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进行分析, 得出在珠三角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 金融支持体系在有效聚集和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结论。
叶耀明和纪翠玲(2004)将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得出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傅进和吴小平(2005)从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以及信用催化机制角度论述了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刘赣州(2005)以中部地区为例,得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区域金融的超常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的结论。
惠晓峰和沈静(2006)将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各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
关于金融发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理论回顾
一、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理论回顾(一)格利与肖的金融发展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其金融体系也得以迅速发展。
而与此同时,那些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却相对缓慢,其金融体系也相对落后。
于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便成了不少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格利(J.G.Gurley)与肖(E.S.Shaw)先后于1955至1967年发表了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格利与肖认为,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的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关系。
格利与肖指出:“在不发达社会,可贷资金的交易是在极不完善的市场里由最终贷款人与最终借款人面对面地磋商完成的。
在较成熟的社会里,这种分割成细小部分的市场上的个别贷款只是全部发行量的较小部分。
金融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替代面对面贷款的方法,从而借款人和贷款人或者双方都能从可贷资金交易中获得利益。
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中介技术的发展,不仅银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也纷纷设立,并迅速地发展起来。
这些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非货币间接金融资产而发挥中介融资的机能。
于是,金融资产的种类更进一步增多,金融资产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这种创新无论是在分配技术方面还是在中介技术方面都能扩大可贷资金的市场广度,提高资金分配的效率,从而提高储蓄和投资的水平,最终使经济增长也得以提高。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雷蒙德·戈德史密斯(P.G.Smith)是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人,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做了广泛的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研究。
戈德史密斯率先提出了综合全面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
他认为所谓金融结构,就是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
其中,“金融工具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而金融机构则是“一种资产与负债主要由金融工具组成的企业”。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发展在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中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分别运用上海市52-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中国21个省、1952-200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5个金融发展指标,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各指标在上海样本与全国样本中存在明显差别,只有贷款增长率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说明中国经济还是严重依赖于金融系统的贷款,金融系统配置资源等其他职能还未能发挥作用。
标签: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经济增长与金融的关系至今未有定论。
R·W·Goldsmith提出金融结构的变化决定金融发展道路,能加速经济的增长。
Edward S. Shaw和R. I. Mckinnon提出并论证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
King和Levine利用IMF提供的77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对金融中介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结论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资本形成和经济效率之间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并且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一阶滞后性。
谈儒勇认为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陈刚等人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银行贷款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
而韩廷春实证分析的结论则有所不同,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一、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假设某地区的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CD生产函数,则其形式为:(1)其中y表示人均产出,A 表示人均资本的边际生产率,k表示人均资本的投入数量。
在方程(1)两边对时间t取微分,得: (2)在方程(2)两边同除以y,则可得经济增长率方程:(3)方程(3)表示地区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边际生产率和投资率的乘积。
中国金融业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中国金融业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摘要:伴随着的与国际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的金融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利就有弊在发展中也慢慢的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分析中国金融发展的经验,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国家可以更好的更快的速度和国际经济社会靠拢。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资源一、金融结构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金融发展建立。
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书中提出,它是发现一国金融结构金融理论的责任,经济要素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流股。
史无前例地提出了金融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判定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得出了一个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增长的也是相互减少的,可以说是相互相承的基本结论,为金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相关分析的方法,也成为了从70年代之后的各种的金融发展理论发展和产生和重要来源。
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这2书的出版,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的研究对象。
二、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本文用周立的思想来进行计算,而不是金融资产证券的银行信用额度,采用点的计算方法来判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模的数量,膨胀速度和一些不同的地方。
国内现有的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没有解释在rfir指标当中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计算指标和解释探究上面了。
事实上,根据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来说是比较特殊的,针对这种情况,这样就对对rfir指标的形成具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理性。
金融资产未来收益的债权凭证,从流动性的角度的来分析,对股票,债券和广义货币可以形成一个金融资产。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占主导的,在我国银行业也是龙头老大,它最直接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中国rfir指标主要的注意的是区域存款对金融资产形式的影响。
金融事件量表 (FIS)
金融事件量表 (FIS)概述金融事件量表 (Financial Incident Scale, 简称 FIS) 是一种用于评估金融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工具。
该量表旨在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应对金融事件。
背景金融市场中的事件和事故可能对金融系统和经济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评估和分类金融事件的严重程度。
FIS 的设计和结构FIS 采用了一种基于事件性质、事件规模和事件后果的三维评估模型。
它将金融事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并为每个等级赋予了相应的权重。
事件性质FIS 将事件性质分为三个维度:市场性事件、信用事件和操作风险事件。
每个维度都有不同的指标和评估标准,以帮助确定事件的性质。
事件规模FIS 使用一种量化的方法来衡量事件的规模。
该方法考虑了事件的经济影响、市场影响和机构内部影响等因素,并综合计算得出事件的规模得分。
事件后果FIS 还评估了事件的后果,包括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和系统风险。
这些后果将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估,并为事件的后果赋予适当的权重。
使用 FIS 的好处通过使用 FIS,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金融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这将有助于他们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危机应对计划和监管措施,以减少事件对金融系统造成的冲击。
此外,FIS 还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使得不同机构能够更好地协同应对金融事件,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结论金融事件量表 (FIS) 是一种有助于评估金融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工具。
通过使用 FIS,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措施。
这将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firr 基准收益率
firr 基准收益率fIRR基准收益率文档一、引言在金融投资中,基准收益率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投资业绩和确定投资策略的指标之一。
fIRR(flexibl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基准收益率是一种综合考虑资金的弹性、市场流动性和未来现金流等因素的评估方法。
本文将对fIRR基准收益率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定义 fIRR基准收益率是指在金融市场中,资金在特定时间段内的预期收益率。
与传统的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不同,fIRR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流动性和资金弹性在投资收益中的作用。
fIRR基准收益率主要用于评估投资组合或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帮助投资者合理制定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资金配置。
三、计算方法计算fIRR基准收益率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资金的弹性:资金的流动性和弹性对投资收益有重要影响。
如果投资者可以灵活调整资金的投入和退出时机,他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市场机会,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因此,fIRR基准收益率需要反映资金的流动性和弹性因素。
2. 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在任何时间以合理价格交易的程度。
市场流动性越高,投资者越容易买入和卖出各类资产,从而提高投资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fIRR基准收益率考虑市场流动性的好坏,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预测投资回报。
3. 现金流:fIRR基准收益率需要考虑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和金额。
现金流的大小和时机对投资收益有重要影响。
fIRR基准收益率将对现金流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资金的收益率。
计算fIRR基准收益率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投资期限和投资金额。
2. 按照预定的时间段,记录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3. 分析资金的流动性和弹性,评估市场的流动性。
4. 根据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和金额,计算fIRR基准收益率。
5. 结合市场情况和预测,对fIRR基准收益率进行调整。
四、应用 fIRR基准收益率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探究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探究作者:卢胜容来源:《经济师》2015年第02期摘要:采用1995—2008年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农村投资比率(RI)、农村储蓄率(SR)、贷存比(RLD)、金融相关率(FIR)和农业生产总值(RGDP)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结果表明RI是RGDP值的格兰杰因素,反之不然;RLD与RGDP互为格兰杰因素;SR、FIR与RGDP互不为格兰杰因素,即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321,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177-02一、引言“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两者间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更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国内外对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有信贷补贴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等。
鉴于农业体系的差异,国内外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国外学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研究侧重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或者土地回报率的角度,国内则侧重于实证研究,研究其特征、原因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经济学中,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资本和劳动力,且存在正相关关系,撇去劳动力和政府基础性投资因素,金融的发展,能够带动资本在该区域的投入,进而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金融的发展带动资本的投入在农村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的融资,即能否转化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量。
假设农村金融机构从本地吸收农民存款后,再转化为贷款返还到农村,作为资本投入促进农村农业发展,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有益于产出的增长,则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从金融危机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金融危机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股票、债券和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等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如何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汲取东南亚和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活动总是由虚拟经济成分和实体经济成分组成。
实体经济是指人类生产、服务、消费和流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指在货币、证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质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征。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内在的内需,同时也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但是,经济运行最有效的状态就是均衡。
一旦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市场将会出现“金融抑制”的后果,造成经济萎缩;反之,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或超前发展,则会产生虚拟经济将实体经济“挤出”市场的现象,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实例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房产市场的严重泡沫化。
(一)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源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股市市场价格剧烈震荡。
东南亚国家采取的高利率、高汇率“双高”政策,汇率被严重高估,吸引了大量外资以维持本国经济的高增长,刺激了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
金融危机前,泰国股指从150点升至1600点,马来西亚由700点涨到1200点,印度尼西亚由不到100点涨到600点,但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述国家的股指出现了大幅下降,跌幅分别达80.66%、63.67%和32%。
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急涨急跌”现象。
中国金融相关比率分析及启示
中国金融相关比率分析及启示作者:赵清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27期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近二十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相关比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从金融相关比率研究中对危机后的中国提出一定的金融理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问题提出美国金融危机发生至今,虽然全球经济都正在缓慢地远离危机过后的负面影响,但是留给金融学术研究的任务却远远不能结束。
如果由此追溯深刻的理论根源,曾经盛极一时至今仍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在本质上与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1969年,戈德史密斯出版了《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其中呈现了他对于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通过对35个国家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探讨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戈德史密斯提出了一系列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
金融相关比率是指一国广义货币余额(M2)与GDP之比或者金融资产总额与GDP之比,表现了经济社会中金融总量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
之后的金融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金融发展的水平,金融自由化理论产生并流行以后,人们也普遍以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经常作为金融自由化指标体系中一个基本指标。
在考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过程中,研究最基本的金融相关比率是有意义的。
中国金融相关比率实证研究(一)变量选择本文对于中国金融相关比率的实证分析关注该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该比率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金融相关比率选取最基本的广义货币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广义货币余额(M2)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经济增长水平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指标。
本文同时对金融相关比率与居民收入进行实证分析,居民收入采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
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总结
138457. 1 14652.7 123804.4 30653.35 14565. 83 16087. 52
3374. 0
311202.34 24032.82 287169.52 50610.2 39979.69 10630.51 15226
762866.1 44628.17 718237.93 219138 67879.1 151259 50482
票市场发展好?
五、债券市场发展指标
? 规模指标:债券余额/ GDP
?
? 效率指标:债券市场的交易额/ GDP ?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企业债比重偏低,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 。
? ——我国企业债的发行由金融机构做担保, 企业债与金融债的利差不能反映不同经济主 体的信用风险差异。
六、爱德华.S.肖的金融深化指标
四、金融资产总值 1757.9 67764. 88172484. 4 377038.2 1032486
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
? FIR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化水平,从我国金 融发展情况看,我国的FIR处于上升趋势, 2007年达到310%。从总量上看,我国通过 FIR显示的金融深化是显著的;但从结构上看, 支撑FIR上升的因素主要是“现金+存款”, 而股票、债券占比低。
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的变化 单位:亿元
1978年 1995年 2000 2005年
2010年
一货币性金融资产 流通中的现金 各项存款
二、有价证券 债券 股票
三 、保险类基金
1512.5 212 1300.5 245. 4 245. 4
61747. 5 7885.3 53862.2 1216. 56 1170.66 45.9 1036. 96
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利率市场化(一)
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利率市场化(一)摘要:我国金融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仍未突破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并在存款利率等方面形成新的金融压抑,存贷款利差扩大不利于银行创新改革;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
运用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理论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在实行赶超型金融发展战略中,为不被旧的路径锁定,使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减少金融改革中银行业的风险,必须在既有路径中边发展、边修正改造,调整金融结构,变银行主导型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职能也应及早转变,促使政府主导的供给型金融向市场主导的需求尾随型金融转变。
关键词:金融,利率市场化,路径依赖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在它产生的当初往往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容的,因而能支持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依赖型的路径往往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想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路径,或结合新的经济发展特点对旧路径进行改造。
当前我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面临着既有路径依赖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整个金融业的改革都至关重要。
我国建国后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初期为迅速组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建设中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经济建设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后,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不用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了。
其后虽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其他金融市场虽有发展,但仍处于配角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仍相当有限。
而根据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一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非银行金融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并且能分散经济增长中的风险。
中国金融风险指数FRI的构建及经济预测的检验
作者: 武鹏;胡海峰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统计与决策
页码: 120-12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 金融风险指数FRI;金融形势指数FCI;风险监测;向量自回归VAR
摘要:文章构建的金融风险指数FRI是在原来FCI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对短期利率、股票价格指标的调整与修正,并加入货币因素、社会融资规模,进而融合原有的房地产价格、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等指标,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估计各个指标的权重而得到最终结果。
实证经验表明,其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具有很高的动态相关性,可以作为中国宏观经济以及金融领域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对江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了测度,并对研究结论:江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不存在收敛,区域内差异在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区域间差异是江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等结论进行了理论分析。
据此,提出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差异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使用地级这一更为微观的地域单元作为基本空间单元,不仅能够分析地带间的差异、地带内的城市间差异以及对整体区域差异的贡献,而且还能分析对省内差异的贡献,这对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分析极具现实意义。
区域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和样本数据来源(一)区域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在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上,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比率”(FIR),它的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
由于我国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是存款和贷款,所以国内学术界在计算金融相关比率时,一般采用银行的存贷款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计算,本文也借用这一方法,本文所测算的区域金融发展的泰尔指数即为金融相关比率的泰尔指数。
(二)研究的空间单元及数据来源江苏是一个地区间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区域化特征的省份,其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在我国具有典型性。
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区域金融发展的省内差异、省内地带差异变化,并揭示差异变化的区域构成原因,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选择地(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江苏13个地级市),然后选择省内不同地带(苏南、苏中、苏北)为较大尺度的空间单元。
数据来源于江苏各地区相关年度统计年鉴。
泰尔指数及其分解(一)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设Yi是第i个地区的GDP,Y为所研究总体的GDP,DLi是第i个地区存贷款之和,DL是所研究总体存贷款之和,则区域金融发展的泰尔指数可定义为:按照2000年最新划分标准,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和泰州;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和宿迁。
中国金融FIR指标浅析
357《商场现代化》2007年1月(中旬刊)总第491期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额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最重要,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
现有的很多文献中都把M2/GDP或者金融资产总量/GDP的比值作为FIR,这样的表达其实和戈德史密斯最初的表达有所出入,都会夸大FIR的数值。
利用现有资料计算出的实物资产总和,我们可以计算中国历年的FIR值。
对资本存量的衡量关键在于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值:基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额和折旧。
汤向俊根据邹至庄(1993)估计的固定资产的积累指数在1952至1978年间将基本保持不变,直接采用1978年年末的资本存量值作为初始资本值为11292亿元(1978年不变价)。
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确定,成为核算资本存量存在争议的关键点之一。
因为国家统计局直到1992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数据。
(Hsueh, Li,1999)得到国家统计局的支持,取得每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统计报告,核算出1952年~1995年间的直接投资递减指数。
汤向俊认为这是最为可信的数据,因此1995年之前以他的数据核算,对于1995年以后的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因此推算1991年~2003年实物资产总额(亿元)为:金融资产总量的计算上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考察货币、债券、股票和保险四大类金融资产。
货币资产以M2来计量;债券资产以即期余额来计量;股票资产以即期市价总值来计算,保险资产以当年保费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1991年~2003年的金融资产总额如下(亿元):根据前人计算所得的实物资产总额,以及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得出的金融资产总额,中国1991年~2003年的FIR数值如下:中国的FIR数值并不高,但是就趋势而言,中国的金融资产增加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股权资产的增加迅速。
金融业评价指标体系
自
区域融资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贷款额/自筹资金
身
融资
非金融企业贷款融资/融资总额
发
结构 企业融资结构 非国有企业贷款/国有企业贷款
展
票据融资余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项贷款余额
保险业效率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
地区 A 股新增开户数/全国 A 股新增开户数
金融 效率
证券业效率
地区股票成交额/全国股票成交额 A 股流通股市值/GDP 存款增长率
银行业效率
贷款增长率 存款/GDP
贷款/GDP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发展指数(RCDI)
环
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
境 其他资金支持和影响差异 财政支出
对外直接投资(FDI)
金融业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对应指标
金融机构数
金融总量
金融机构职工数 金融总资产
金融机构资金总额
资产 结构
总量结构 所有制结构 区域结构
金融相关率(FIR) 非国有金融机构资产/国有金融资产(RFMR) 地区金融资产总额/全国金融资产总额
资金 资金来源结构 金融机构总金额/各项存款余额
金融 结构
结构 资金运用结构 (有价证券及投资+外汇占款)/各项贷款余额
ifi指标 -回复
ifi指标-回复什么是ifi指标?IFI,全称为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Index,是指基础设施融资指数。
它是一种评估国家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的指标体系。
IFI指标主要用于指导政府和投资者,以便评估一个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环境和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引导投资。
IFI指标的衡量方法IFI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进行评估:1. 融资环境:评估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政府信用评级和政策的稳定性等因素。
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将为基础设施项目吸引更多投资提供有力保障。
2. 融资来源:评价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来源,包括政府预算、国内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股权融资、私人资本等。
多样化和稳定的融资来源将有效降低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风险。
3. 投资环境:考察国家的政治稳定、法治环境、国际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
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吸引更多外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4. 项目管理:关注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和运营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合理的项目管理将有效避免项目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
IFI指标的重要性IFI指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指导作用:IFI指标可帮助政府了解当前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引导投资,提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 投资决策参考:对投资者来说,IFI指标可提供有关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的信息,为其做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3. 项目风险管理:IFI指标评估了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的多个方面,为投资者评估项目的风险提供参考,降低投资风险。
4. 国际合作交流:国际上各国可通过IFI指标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和能力,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IFI指标的改进和发展为了提高IFI指标的评估准确性和适用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发展:1. 指标的权重设置: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合理设置IFI指标各项指标的权重,注重特定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差异化因素。
中国金融FIR指标浅析
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额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最重要,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
现有的很多文献中都把m2/gdp或者金融资产总量/gdp的比值作为fir,这样的表达其实和戈德史密斯最初的表达有所出入,都会夸大fir的数值。
利用现有资料计算出的实物资产总和,我们可以计算中国历年的fir值。
对资本存量的衡量关键在于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值:基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额和折旧。
汤向俊根据邹至庄(1993)估计的固定资产的积累指数在1952至1978年间将基本保持不变,直接采用1978年年末的资本存量值作为初始资本值为11292亿元(1978年不变价)。
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确定,成为核算资本存量存在争议的关键点之一。
因为国家统计局直到1992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数据。
(hsueh, li,1999)得到国家统计局的支持,取得每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统计报告,核算出1952年~1995年间的直接投资递减指数。
汤向俊认为这是最为可信的数据,因此1995年之前以他的数据核算,对于1995年以后的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因此推算1991年~2003年实物资产总额(亿元)为:金融资产总量的计算上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考察货币、债券、股票和保险四大类金融资产。
货币资产以m2来计量;债券资产以即期余额来计量;股票资产以即期市价总值来计算,保险资产以当年保费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1991年~2003年的金融资产总额如下(亿元):根据前人计算所得的实物资产总额,以及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得出的金融资产总额,中国1991年~2003年的fir数值如下:中国的fir数值并不高,但是就趋势而言,中国的金融资产增加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股权资产的增加迅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额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最重要,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
现有的很多文献中都把m2/gdp或者金融资产总量/gdp的比值作为fir,这样的表达其实和戈德史密斯最初的表达有所出入,都会夸大fir的数值。
利用现有资料计算出的实物资产总和,我们可以计算中国历年的fir值。
对资本存量的衡量关键在于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值:基年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额和折旧。
汤向俊根据邹至庄(1993)估计的固定资产的积累指数在1952至1978年间将基本保持不变,直接采用1978年年末的资本存量值作为初始资本值为11292亿元(1978年不变价)。
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确定,成为核算资本存量存在争议的关键点之一。
因为国家统计局直到1992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数据。
(hsueh, li,1999)得到国家统计局的支持,取得每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统计报告,核算出1952年~1995年间的直接投资递减指数。
汤向俊认为这是最为可信的数据,因此1995年之前以他的数据核算,对于1995年以后的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因此推算1991年~2003年实物资产总额(亿元)为:
金融资产总量的计算上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考察货币、债券、股票和保险四大类金融资产。
货币资产以m2来计量;债券资产以即期余额来计量;股票资产以即期市价总值来计算,保险资产以当年保费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1991年~2003年的金融资产总额如下(亿元):
根据前人计算所得的实物资产总额,以及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得出的金融资产总额,中国1991年~2003年的fir数值如下:
中国的fir数值并不高,但是就趋势而言,中国的金融资产增加速度十分迅速,尤其是股权资产的增加迅速。
考虑股票总市值而非流通市值的话,2003年的fir值已经达到0.9,而且中国的股票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且是试点工程,90年代才开始有所发展,因此虽然增长速度迅猛但由于基数原因,占比还是较低,可以肯定的是,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中国的fir水平很快就可以达到1以上。
中国的金融资产/gdp较高,恐怕iocr,即增加的产出与投资比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后的中国经济在80年代经历了“增量改革”所创造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性改善之后,似乎开始表现出“粗放”增长的特征:相对于产出的增长,资本的形成加快了。
从理论上说,在以“增量改革”或者以新兴工业化来推动产出增长的初始阶段,增长将会更多地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这是配置效率或经济结构改善的结果。
但在不断加速的市场化的进程中,产出的增长率将可能出现递减。
可以理解为持续的“工业化”导致资本的生产力递减的结果。
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资金的投向引导作用就十分重要。
按照一些经典文献,发展中国家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经济效率会提高。
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结构的失衡很明显,这就会影响到其量上的增长对经济效率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