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

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不用报班了···(整理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视频,资料是北师大的老师主讲,北京和天津版的教材完全适用,以后继续整理下载地址,一下是中学版的视频·小学版的以后更新)

教育学(中学):在线观看

教育心理学(中学)(第三讲没有找到)

第1讲第2讲第3讲第4讲第5讲第6讲第7讲第8讲第9讲第10讲第11讲第12讲第13

讲第14讲第15讲第16讲第17讲第18讲第19讲第20讲第21讲第22讲第23讲第24讲第25讲第26讲第27讲第28讲第29讲第30讲第31讲第32讲第33讲第34讲第35讲第36讲第37讲第38讲第39讲第40

讲第41讲第42讲

教育学(小学)西南师范大学-幺加利版本:在线观看(这个版本全点)

教育学(小学)学易培训版:在线观看(最近的就一讲以后会更新,知识点详细)

2010年中、小、幼儿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汇总

以下是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中小学的)

教育学:

填空选择

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制度

2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3 古代希腊教育有: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

4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

5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6 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以及“产婆术”

7 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8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主张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9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杜威

10凯洛夫主编的《教与学》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11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政治制度

13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14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可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1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8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神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0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2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研究型

2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24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2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开设哪门课程

26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27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

2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0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学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32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3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4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5我国的与的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3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

名解

1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4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7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及进程安排。

8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9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

10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1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1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4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5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6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8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学生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9教学策略: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0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与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1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3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5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