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组1.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力2.固体草酸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作用力3.在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二氧化硅B 氦C 氨D 铜4.在单质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 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C 共价键D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5.下列物质晶体中,同时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的是A SO3B H2OC C2H5OHD C2H66.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④⑥D ①②③⑥7.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内共价键B 分子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8.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HCl溶于水B I2升华C H2O电解D 烧碱熔化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碘和碘化钠B 金刚石和重晶石C 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D 干冰和二氧化硅10.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易溶于CCl4的是。

A NH3B HFC I2D Br211.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VA、ⅥA、ⅦA旅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A、B、C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氯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B选项例如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是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点。

2.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A.HCl B.NaOH C.NaCl D.O2【答案】B【解析】离子键一般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共价键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所以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点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B【解析】A、HI中化学键为共价键,NaI中化学键为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B、H2S中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CO2中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相同;C、Cl2中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Cl4中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D、F2中化学键为共价键,NaBr中化学键为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是()A.NaOH B.Na2O2C.H2O2D.HClO【答案】D【解析】A.NaOH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错误;B.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错误;C.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错误;D.HClO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内的化学键的知识。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a2O B.NaCl C.HCl D.NaOH【答案】C【解析】Na2O、NaCl中均只含有离子键,HCl中只含有共价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考点】考查化学键类型。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能是单质如H2,还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错误;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错误;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D.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机物中标有“·”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A.sp、sp2、sp3B.sp3、sp2、sp C.sp2、sp、sp3D.sp3、sp、sp2【答案】B【解析】有机物中标有“·”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sp3、sp2、sp,故选项是B。

【考点】考查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的知识。

=CH-C≡N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CH2A.3个键,3个π键B.4个键,3个2π键C.6个键,2个π键D.6个键,3个π键【答案】D【解析】共价单键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H=CH-C≡N含6个σ键和3个π键,故选D。

2【考点】考查了共价键的类型。

3.能用键能知识解释的是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HCl气体比HI气体稳定C.干冰易升华D.HF熔沸点高于HCl【答案】B【解析】A.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由于原子是2电子或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错误。

B.由于非金属性Cl>I。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结合的越牢固,键能越大,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HCl气体比HI气体稳定。

正确。

俗称干冰。

是分子晶体,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升华时破坏的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C.固态CO2由于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弱,所以易升华。

与化学键的键能单质无关。

错误。

D.HF、HCl但是分子晶体,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在HF分子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熔化或气化消耗的能量比HCl多。

因此熔沸点高于HCl。

但是这与分子内的化学键的键能大小无关。

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化学键的键能的关系的知识。

4.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原子半径N>O。

但是由于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较难,所以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1.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下列各组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Li,F B.Na,Cl C.Na,F D.Mg,O【答案】C【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键成分越多,含有共价键的成分就越少。

在已知元素中,金属性、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F,所以二者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

故选项是C。

【考点】考查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形成的化学键的知识。

2.下列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A、σ键都是轴对称图形,正确;B、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2倍,错误;C、分子中有共价键时,至少有一个是σ键,正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具有不饱和性,而只含σ键的化合物不具有不饱和性,二者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分子的结构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3.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答案】D【解析】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不一定只有极性键,如H2O2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错误;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如二氧化硅为共价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熔点比氯化钠高,错误;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错误;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键和晶体类型。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B.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D.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导电【答案】A【解析】A.同种元素形成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而不同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如HCl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C.CaCl2 NaOH H2S D.NH3H2O CO2【答案】D【解析】 A.HCl是共价键; MgCl2是离子键; NH4Cl是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错误;B.H2O是共价键;Na2O是离子,CO2是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错误;C.CaCl2是离子键; NaOH是离子键、共价键; H2S是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错误;D. NH3、H2O 、 CO2都是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相同,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2.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O2、H2O B.C2H4、CH4C.Cl2、C2H2D.NH3、HCl【答案】B【解析】A.CO2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H2O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错误;B.C2H4、CH4都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正确;C.Cl2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2H2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错误;D.NH3、HCl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分子内的化学键与分子种类的分类的知识。

3.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的是A.C2H6B.C2H2C.BF3D.C2H4【答案】A【解析】A、乙烷分子中C原子周围是4个共价单键,所以C原子是sp3杂化,正确;B、乙炔分子中的C原子的周围是一个碳碳三键和1个共价单键,所以σ键的个数是2,所以是sp杂化,错误;C、BF3分子中的B的最外层电子都参与成共价单键,所以是sp2杂化,错误;D、乙烯分子中的C原子周围有2个共价单键和1个碳碳双键,σ键的个数是3个,所以是sp2杂化,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分子中原子的杂化方式的判断4.正硼酸(H3BO3)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单元第2课时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测评(含解析)苏教版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单元第2课时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测评(含解析)苏教版

第2课时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2升华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2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破坏,A项不符合题意;NaCl颗粒被粉碎破坏的是离子键,B项不符合题意;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和Cl-,破坏的是共价键,C项符合题意;刺激性气味是NH4HCO3分解产生的氨气气味,NH4HCO3分解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D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变化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不选;酒精溶于水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B不选;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共价键被破坏,C项符合题目要求;氯化钾熔化电离出钾离子和氯离子,离子键被破坏,D不选。

3.下列变化过程中,其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2O2熔化2溶于水2O2熔化,破坏离子键,不破坏共价键,A不选;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B项符合题目要求;酒精溶于水不发生电离,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共价键,C不选;BaCl2是离子化合物,BaCl2溶于水破坏离子键,D不选。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离子键被破坏,A不符合题目要求;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氢离子、氯离子,化学键被破坏,B不符合题目要求;碘单质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不被破坏,C符合题目要求;氯化钠溶于水破坏离子键,D不符合题目要求。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错误;生石灰、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的作用,B、C错误;D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与在水中电离时,破坏的化学键完全相同2O比H2S稳定,是因为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NaCl和HCl汽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故二者沸点不同D.碘沸点低、易升华,是因为分子中的I—I键作用力较小解析NaHSO4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 O42-,破坏了NaHSO4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只破坏离子键,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 O4-,A错误。

高中化学 九月初赛最后专题之氢键练习竞赛

高中化学 九月初赛最后专题之氢键练习竞赛

氢键专题1、在水溶液和醇溶液中的溶解性如何?说明理由2、下面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疏水效应和疏水作用的本质。

芳香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其实也不是很小,这取决于相互间的氢键作用,该氢键是因为什么而产生?_________;Na+,K+等阳离子能与有些芳香化合物很好的互溶取决于。

3、液体氟化氢是酸性溶剂,具有相当强的的Lewis酸性和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

HF是离子型物质的优良溶剂,但其高活性和毒性给操作带来困难。

LiF溶于HF产生两种离子;从物质结构作用力考虑能够发生这个反应的原因是。

4、(1)比较下面的等电子系列的熔点,说明H3N-BH3熔点高的原因并图示之。

H3C—CH3 H3C—F H3N-BH3-180℃-141℃ 104℃(2)图示出OO分子间及C N分子间的氢键5、聚脲是分子主链中含有----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最初是由于其具有高强高模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解性而得到发展的。

芳香族聚脲分子链刚性很强,熔融温度非常高,一定程度限制了它的应用。

这是因为这种物质结构上的特点;6、H2O的沸点(100℃)比HF的沸点(20℃)高,请解释原因。

7、超分子自组装是指一种或多种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地结合起来,形成分立的或伸展的超分子。

氢键是超分子自组装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子间相互作用。

①列举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最重要的通过氢键自组装的超分子。

②右图A和B在分子的3个方向上形成分子间通过氢键组装成大片薄饼状的超分子。

写出A、B的结构简式和合成A、B的简单物质。

③除氢键外,哪些作用也可形成超分子④C、D、E、F是简单的芳香酸,他们通过氢键作用:C形成二聚分子;D形成直线状超分子;E形成锯齿状超分子;F形成蜂窝状平面超分子(类似右图)。

画出C、D形成的分子的结构图;写出E、F的名称。

8、开关性系统一直是超分子化学所研究目标,美国加州大学圣地歌分校的研究人员曾经发现1,2-二芳基取代的尿素与苯的硝基取代产物(A和B)可以形成可逆性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测试卷试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测试卷试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组1.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力2.在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二氧化硅B 氦C 氨D 铜3.在单质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 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C 共价键D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4.下列物质晶体中,同时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的是A SO3B H2OC C2H5OHD C2H6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④⑥D ①②③⑥6.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内共价键B 分子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7.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HCl溶于水B I2升华C H2O电解D 烧碱熔化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碘和碘化钠B 金刚石和重晶石C 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D 干冰和二氧化硅9.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易溶于CCl4的是。

A NH3B HFC I2D Br210.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VA、ⅥA、ⅦA旅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A、B、C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氯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

11.请写出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哪种作用力有关?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正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错误;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因此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考点】考查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的知识。

2.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BaCl2B.H2O C.Ca(OH)2D.Na2O【答案】C【解析】A、氯化钡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B、水中只含有共价键,错误;C、氢氧化钙中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O与H之间是共价键,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正确;D、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中化学键的判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碳60(C60)晶体②硼晶体③Na2O晶体④ CaF2晶体⑤P4O10晶体⑥碳化硅晶体。

其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

(2)有下列分子:HCN、P4、SO3、PCl3、BF3,其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3)有下列离子:SO32-、SO42-、CO32-,其中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杂化的是。

(4)CaO晶胞如右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与每一个钙离子距离最近并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____个;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 401 kJ/mol、NaCl:786 kJ/mol。

高三化学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

高三化学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1.不存在氢键的是A 纯H2O中的H2O分子之间B 液态HF中的HF分子之间C NH3·H2O分子中的NH3与H2O之间D 可燃冰CH4·nH2O中的CH4与H2O之间2.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C 冰、水中都存在氢键D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3.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在293K时为2.5g/LB 丙酮在已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C 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D SbH3的沸点比PH3高4.在解释下列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 与硅相比,金刚石的硬度大,熔点高B HF、HCl、HBr、HI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 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D H2、O2、H2S在水中的溶解性为难溶、微溶、可溶5.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A C-FB C-OC C-SiD C-Cl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两个π43的是A N2O,CO2,N3-B N2O,NO2,N3-C N2O,CO2,NO2D NO2,CO2,N3-7.N2O4中存在着A 一个π43 B 两个π43C 一个π86D 两个π868.估计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 NH3B NO3-C NH4+D NCl39.下列物质中,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LiFB NaFC KFD CsF10.第二周期元素A与氢形成的如下化合物中的A-A键的键能(kJ/mol):CH3-CH3 346, H2N—NH2 247, HO-OH 207试问:它们的键能为什么依次下降?11.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N2的键能为942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不可能组成离子化合物②构成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③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⑤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⑥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A.①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D.只有④【答案】D【解析】①项,离子化合物一般是由金属和非金属(或金属与原子团)组成,但有些非金属也能构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NH4Cl、(NH4)2SO4等;②项,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它们所构成的分子晶体中没有化学键;③项,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可以是极性键,也可以是非极性键),一定不含离子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对于复杂离子化合物还可能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如NaOH、Na2O2、NH4Cl等;⑤项,非极性键不仅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而且多原子单质分子(如O3)、化合物(如H2O2、Na2O2)中也存在非极性键;⑥项,不同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只含极性键,但多原子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如H2O2)。

所以④符合题意,①②③⑤⑥不符合题意。

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D.每生成1.8gH2O消耗2.24L O2【答案】C【解析】A、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二氧化碳结构为O=C=O,为极性键,错误;C、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其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正确;D、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

【考点】以除甲醛气体为新的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分子结构、化学键以及气体的体积等相关知识。

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①⑦B.①⑤⑦C.⑦D.②⑦【答案】D【解析】①H2O2中存在非极性键;③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但属于离子化合物;④SiO2、SiC的熔点比一般离子晶体的熔点高很多;⑤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失电子,也不易形成阴离子;⑥N2、Cl2等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2.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X可能为H、Li,Na;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可能为O、S。

X、Y可形成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H2O,A对;X、Y形成的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为H2O2,B对;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2O、Na2O2、Na2S等,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C错;X、Y形成的双核离子为OH-,形成的四核离子为H3O+,D对。

3.SF6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用于灭火。

SF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呈正八面体型。

如果F元素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SF6的不同分子种数为 ( )A.6种B.7种C.10种D.12种【答案】C【解析】F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时,按两种同位素在该分子中的个数不同形成的不同结构,可列表为共10种。

4.已知CO2、BF3、CH4、SO3都是非极性分子,NH3、H2S、H2O、SO2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知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分子中不含氢原子C.在ABn分子中,A元素为最高正价D.在ABn型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已成键【答案】D【解析】结合所给出的例子进行分析,可知当A元素最外层电子均已成键时,分子无极性,此时A的化合价也均是最高正价。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1,在293K时为2.5 g·L-1B.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C.水结冰体积增大。

D.SbH3的沸点比PH3高【答案】D【解析】A.甲酸是有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由于在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其在液态时的密度较大,错误;B.氨分子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由于在二者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溶液形成一水合氨,错误;C.在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水结冰时分子的排列有序,因此体积增大,错误。

D.SbH3和PH3由于原子半径大,元素的电负性小,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二者的熔沸点的高低只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正确。

【考点】考查氢键的存在及作用的知识。

2.下列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A、σ键都是轴对称图形,正确;B、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2倍,错误;C、分子中有共价键时,至少有一个是σ键,正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具有不饱和性,而只含σ键的化合物不具有不饱和性,二者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分子的结构与共价键、键能的关系3.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键B.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答案】B【解析】A.在丙烯分子有6个C—Hδ键和2个C—Cδ键共8个δ键及1个碳碳∏键。

错误。

B.在丙烯分子存在C—C非极性键和C—H极性键。

-全国地区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化学键(14页83题)

-全国地区中学化学竞赛试题化学键(14页83题)

化学键A组1.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 11和8B 6和8C 7和8D 12和92.下列物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 可溶于水B 水溶液能导电C 具有较高的熔点D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3.下列各组微粒相互作用,结果形成离子键的是A NH4+、OH-B Ag+、NH3C H+、S2-D Ba2+、SO42-4.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递增顺序排列,且两微粒电子数相同的是A K+—Ca2+B S2-—Cl-C Na+—F-D Al3+—S2-5.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半径之和最大的离子化合物是A NaFB NaClC SO2D CaCl26.在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样的是A CaOB KClC MgCl2D CaS7.下列物质中,具有离子键的是A NH4NO3B NH3·H2OC HFD Na8.下列过程能生成离子键的是A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B 镁在空气中逐渐失去金属光泽C 硫磺在空气中点燃D 氢碘酸与氯气反应9.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①NH4HCO3②NH3③BaSO4④KAl(SO4)2·12H2O ⑤Ba(OH)2⑥H2SO4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④⑤D ②⑥10.X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的熔点较低B Z可表示为X2YC Z一定溶于水D X形成+2价阳离子1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示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 6和8B 16和8C 12和9D 6和161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A H2B NH3C H2OD CH41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H2OB CaCl2C NaOHD Cl214.下列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A CH3COOHB NaOHC NaOHD MgCl215.六氧化四磷的分子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是A 10B 12C 24D 2816.下列微粒中,哪一组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①C2H6②H2O ③CH2Cl2④NH4+A ①②③④B 只有②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②③17.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Br2B H2SO4C (NH4)2SD (NH4)2SO418.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 将SO2通入水中B 火碱溶于水C 将HCl通入水中D 硫酸氢钠溶于水19.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 NH4Cl NH3↑+HCl↑B NH3+CO2+H2O=NH4HCO3C 2NaOH+Cl2=NaCl+NaClO+H2OD 2Na2O2+2CO2 =2Na2CO3+O22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 Na2O2+2H2O=4NaOH+O2B Mg3N2+6H2O=3Mg(OH)2↓+2NH3↑C CaC2+H2O→Ca(OH)2+CH≡CH↑D NH4Cl+NaOH NaCl+H2O+NH3↑21.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从上到下,其沸点逐渐升高B.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C.非极性键不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含有阴离子的物质一定含有阳离子【答案】D【解析】A. 除了第ⅤA的氨气NH3、ⅥA的水H2O、ⅦA的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高,反常外,同一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从上到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其沸点逐渐升高,错误;B.在惰性气体的分子中只有一个原子,不存在共价键,错误;C.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也可以存在离子键如NH4Cl中含有离子键,错误;D.含有阴离子的物质一定含有阳离子,但是含有阳离子的物质却不一定含有阴离子,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化学键及组成的知识。

2.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B.PH3是非极性分子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答案】A【解析】A.在PH3分子中的P原子上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正确;B.PH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错误;C.PH3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失去电子,所以是一种强还原剂,错误;D.PH3分子的P-H键是极性键,错误。

【考点】考查膦的结构、性质的知识。

3.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Cl—④CN—⑤CO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①在H2O 的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②在NH3的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③在Cl—的Cl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④在CN—的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⑤在CO的O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正确。

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微粒结构的分析的知识。

2.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A、分子式为C3H3N3O3,错误;B、该分子中没有非极性键,错误;C、正确;D、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

【考点】化学与STS、基本概念、物质结构3.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

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l+3CO2↑+9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含有离子键、等化学键。

(2)生成物中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 (写分子式),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反应物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写出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

(4)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Al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一个晶胞中Al 原子的数目为;Al晶体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检测题(学生)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检测题(学生)

A. 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 |从F 2到|2在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范德华力逐渐增大C. 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 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 4. 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 B. 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 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D. 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素 5.H2O 与H2S 结构相似,都是 V 型的极性分子,但是的沸点是100°C,H2S 的沸点是-60.7 o G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范德华力B. 共价键C.氢键 D. 相对分子质量6.下列两种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的是( ) A.HF 和 H2OB.HCl和 PHC.HCl和 CHD.H2S 和 HCI 7.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冋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 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8.水分子间可通过“氢键”彼此结合而形成(H2O )n ,在冰中n 值为5,即每个水分子都被其他 4 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四面体,由无限个这样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分子 晶体,即冰 如下图所示的 -- (H2O )5单元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冰中有4mol 氢键 B . lmol 冰中有4X 5mol 氢键 C. 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2个氢键D. 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 5/4个氢键b kJ • mol ,氢键为c kJ • mol ,贝U a 、b 、c 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 •下列物质中离子键最强的是 A.KCI B.CaCI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3. 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检测题( )D.Na2O(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MgO9.范德华力为a kJ • mol ,化学键为 A.a>b>cB.b>a>cC.c>b>aD.b>c>a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B. 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 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D. 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1. 下列实验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乙醇可以与以水任意比互溶B.H20的热稳定性比H2S 强C. HF 能与Si02反应生成SiF4,故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瓶里D. 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是一种具有许多空洞结构的晶体 12.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键是一种相对比较弱的化学键B.通常说氢键是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C. 氢键是由氢原子与非金属性极强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D. 分子内形成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B.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共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与范德华力有关()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 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键15.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16. 下列对化学键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 化学键可以使原子相结合,也可以使离子相结合 C •断裂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形成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D.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均属于化学键17.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形成的是()A.2Na2Q + 2HO===4NaCHH 0 fB.Mg3N2+ 6H2O===3Mg (OH 卩 + 2NH f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14. 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A.HCl 、 MgCl2、 NH4ClB.H 20、 Na20、 C02C. CaCl2、 Na0H 、 H20D. NH 3、 H20、 C02C.Cl 2+H2O===HClO+HClD.CaC 2+ 2f —>Ca(0H)2 + C2H2 f周期元素的气态化物沸次升高,其原因是B 、C 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答案:1 C 2 B 3 B 4 D 5 C 6 A 7 C 8 C 9 D 10 A D 11 A D 12 B C 13 A B 14C 15D 16 B17A 18 D 19 C 20 a d 一般,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第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18. 现有如下各种说法在水中氢、氧原子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 )②、化学键是成键原子间的强烈吸引作用 ③、 离子化合物通常条件下是固体④、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根据电离方程式 HkSQ=2H + SO42,判断H2SQ 中存在离子键 均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⑦、 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H 2分子和Cl 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 H2、Cl 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原子,而后HCl 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A 、①②③正确B 、都不正确 C、⑥⑦正确,其它不正确、仅③正确 19. ( 2012年天津)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 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 DNA 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 H2Q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20.右图中A 、B 、C D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 的气态物的沸点,其中表示VIA 族元素气态氢化沸点的疋;表示IVA 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其原因是()IVA 、VA VIA 、;同一族中第 3、4、5。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1.(18分)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化学物质,有关水的反应有很多。

(1)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水分子自身作用会生成阴、阳两种离子,其中阴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2)如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计算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___________。

(3)标况下将a 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的溶液密度为b g·cm﹣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4)已知M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将44.8 g M完全溶于很稀的过量硝酸,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烧碱并加热,放出6.72 L(标准状况)气体。

M溶于该很稀的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M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1g气体吸热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当前味精生产主要采用淀粉发酵法,其中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为单糖。

①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中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应选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 (填字母)·A.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B.H2SO4溶液、氨水、AgNO3溶液C.NaOH溶液、CuSO4溶液D.H2SO4溶液、CuSO4溶液【答案】(1)角型(或V型、折型);(2)1×10-4mol;(3)NH3+H2O NH3.H2O NH4++OH-;mol/L(4)8Fe+30H++3NO3-=8Fe3++3NH4++9H2O,3Fe(s)+4H2O(g)Fe3O4(s)+4H2(g) ∆H=+8aKJ/mol(5)①②A、C【解析】(1)在水分子中两个H—O键之间的键角为104.3°,所以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角型(或V型、折型);水分子自身作用会生成阴、阳两种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组1.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力2.固体草酸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作用力3.在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二氧化硅B 氦C 氨D 铜4.在单质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 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C 共价键D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5.下列物质晶体中,同时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的是A SO3B H2OC C2H5OHD C2H66.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④⑥D ①②③⑥7.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内共价键B 分子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8.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HCl溶于水B I2升华C H2O电解D 烧碱熔化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碘和碘化钠B 金刚石和重晶石C 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D 干冰和二氧化硅10.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易溶于CCl4的是。

A NH3B HFC I2D Br211.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VA、ⅥA、ⅦA旅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A、B、C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氯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

12.请写出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哪种作用力有关?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B组13.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 冰B DNA分子C 液氨D 液化气14.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 H2SB HClC PH3D SiH41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 冰、水中都存在氢键C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16.不存在氢键的是A 纯H2O中的H2O分子之间B 液态HF中的HF分子之间C NH3·H2O分子中的NH3与H2O之间D 可燃冰CH4·nH2O中的CH4与H2O之间1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8.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 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9.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 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 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20.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水中,每个氧原子周围有4个氢原子,并分别与之形成氢键B 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C 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D 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21.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在293K时为2.5g/LB 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C 丙酮在已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D SbH3的沸点比PH3高22.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时的因素主要是分子间的各种作用力。

硝基苯酚的分子内和分子之间都存在氢键,邻硝基苯酚以分子内氢键为主,对硝基苯酚以分子间氢键为主,则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沸点比较正确的是A 邻硝基苯酚高于对硝基苯酚B 邻硝基苯酚低于对硝基苯酚C 邻硝基苯酚等于对硝基苯酚D 无法比较23.下列可用氢键来解释的是A浓的氢氟酸溶液中存在HF2-和H2F3-B SiH4沸点比CH4高C 水和乙醇分别与金属钠反应,前者比后者剧烈D H2O比H2S稳定,前者1000℃以上才分解,后者300℃分解24.美国《科学》杂志12月17日评选出2004十大科学突破中,有多项与水有关,其中之一是关于对水的研究有新进展,一些科学家对于水分子如何聚合以及电子及质子如何在水中溶解等问题上,都有了新发现。

另据2004年4月14日中科院网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王恩哥小组他们首次证明存在一种稳定的二维冰相。

它是由四角形和八角形的氢键网格交替组成的,研究人员把这种新的冰结构命名为镶嵌冰。

有趣的是,这种镶嵌冰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

有关这种镶嵌冰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A 镶嵌冰密度可能比4℃水大B 镶嵌冰中四角形环比八角形环中水分间的氢键键能强C 每个水分子形成两个氢键D 镶嵌冰属于分子晶体25.已知I2易溶于KI溶液中,HF易溶于NaF溶液中,即某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通过缔合易溶于该元素的化合物中。

下列叙述中属于上述情况的是A Br2易用于溴苯中B S易用于CS2中C S易溶于Na2S溶液中D AgF易溶于水中26.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A F2、Cl2、Br2、I2的溶点、沸点逐渐升高B HF、HCl、HB 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 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D NaF、NaC 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27.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 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 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28.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NH3·H2O 分子。

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H2O的结构式为A B C D29.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A 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 氢键;氢键;极性键C 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30.右图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请问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几个氢键A 2B 4C 8D 1231.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

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

请回答温度低时溶液呈色,温度高时溶液呈色,因为32.为研究分子极性问题,设计如下实验:(1)让蒸馏水通过酸式滴定管慢慢下流如线状,将摩擦带电的玻璃棒靠近水流,发现水流的方向发生偏转,说明水分子是:;(2)把盛在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置于强磁场的两极之间,蒸馏水的体积:(填写增大、缩小、不变),这是因为。

33.下面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上述数据可以说明,结构相似的一类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规律是;结构相似的一类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规律是;固体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呈现上述规律的原因是。

345(1)a为色液体;b的分子式为:。

(2)写出②系列中物质主要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任写一种):;能够说明该递变规律的化学事实是:(任举一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除极少数情况外,上述四种系列中物质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是。

(4)上表中,和两种物质的沸点较同系列其它物质反常,反常的主要原因是。

35.当加热下列物质时,对比它们发生的可见变化:(1)一个装有冰的试管;(2)一块巧克力;(3)哪一种变化属于非晶态固体表现的特性?(4)试找出其他三种常见的非晶态材料。

36.氢键是一个氢原子在两个强电负性原子之间所架的桥,它以共价键和其中一个原子结合,又以纯粹的静电力与另一个原子结合,因此它比一般的偶极-偶极作用强得多,所以对化合物的沸点和溶解度影响很大。

下列化合物中,你预计哪些是缔合液体?画出其可能存在的氢键的结合方式。

①CH3OH ②CH3OCH3③CH3F ④CH3Cl ⑤CH3NH2⑥(CH3)2NH ⑦(CH3)3Al37.有下列四种化合物a,b,c,d,它们的结构相似,并且都为分子晶体,但各自的熔点却有较大差别,为什么?(a)(b)(c)(d)mp=266℃mp=309℃mp=388℃mp=273℃38.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1)写出①~⑦种化合物的化学名称。

(2)从它们的沸点看,可以说明哪些问题?39.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每个水分子都能被其他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如右图所示的四面体单元,由无数个这样的四面体再通过氢键可相互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冰。

(1)氢键的形成使冰的密度比水,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平均每个水分子最多形成个氢键。

(2)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 kJ/mol,而冰的熔化热为 5.0kJ/mol,说明。

(3)干冰的外观和冰相像,可由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液态后再急剧膨胀而制得。

右图为干冰晶体结构示意图。

通过分析,可知每个CO2分子周围与之相邻等距的CO2分子共个。

一定温度下,已测得干冰晶胞(即图示)的边长a=5.72×10-8cm,则该温度下干冰的密度为g/cm3。

40.CF4和PF3具有相同的电子数(42个)它们的分子量也相等(88),但性质却不同,例如:CF4的溶沸点为m.p.-184℃,b.p.-128℃;PF3为m.p.151.5℃,b.p.-101.5℃;再如:它们与水的作用也不同。

请给予解释,写出有关反应式。

41.H2S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H2S和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2.(1)H2O的沸点(100℃)比HF的沸点(20℃)高,这是由于。

(2)气态氯原子与一个电子结合比气态氟原子与一个电子结合放出更多的能量,这是由于。

43.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材料、生化、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很高重视。

不久前,美国Texas A&M 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已知的路易斯酸——三聚(邻四氟代苯基)汞溶入沸腾的苯中,冷却后析出的晶体是苯和该路易斯酸的超分子,由苯分子夹在两路易斯酸分子之间堆砌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