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合集下载

隧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隧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隧洞质量通病防护措施隧洞施工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列举如下并相应采取一些措施。

一、洞内渗透漏水目前,隧洞的渗透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其原因是隧洞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

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造成渗漏水,对衬砌结构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隧洞的渗漏水会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

形成原因:(1)拱顶衬砌不密实,导致拱腰部位衬砌出现纵向拉裂,拱顶衬砌压碎掉块,导致渗漏。

(2)支护技术不过关,工程上常采用的先拱后墙法施工,循环进尺短、衬砌紧跟、以衬代支,致使衬砌接缝过多,且接缝处理不能达到防水标准,导致接缝渗水。

(3)振捣不到位在混凝土衬砌的过程中,有时存在衬砌不到位的现象,形成透水的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密实泌水过程中,析出水分部分被挤向上面,部分聚集在集料颗粒的下面,导致衬砌混凝土存在泌水管路。

(4)混凝土中有空隙由于施工顺序不当或沉降或衬砌混凝土中存在杂物等原因,导致衬砌混凝土中存在空隙。

(5)腐蚀性天然水对衬砌混凝土有腐蚀性,可能造成漏水孔隙,甚至导致衬砌混凝土剥落开裂。

渗漏水整治的指导思想是以排为主、以防助排,引水泄压、断绝水源,设多道防水线。

渗漏水的预防措施:(1)设计预防措施在隧洞设计时应首先做好水文地质勘测,根据透水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流量、补给条件及洞顶地面形状等制定防水措施,以保证衬砌的使用寿命。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隧洞防排水设计的宗旨。

( 2 )结构自防水措施在设计中应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不能片面强调混凝土抗压等级,一味加大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将会使混凝土水化热和收缩量增加,导致混凝土裂缝,破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力。

对变形缝及施工缝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们往往是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的薄弱部位,通常变形缝形式有:嵌缝式、粘贴式、埋入式。

橡胶止水带在施工中稍有不慎易走形,导致止水效果降低,应确保施工接缝严密、不渗不漏,变形缝应密封止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

隧道的施工通病及防治

隧道的施工通病及防治

隧道的施工通病及防治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通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隧道施工通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1. 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包括岩体裂隙、地下水渗漏、地质构造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如坍塌、滑坡和涌水等。

防治方法:- 在施工前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探,对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 采用合适的地质工程方法,如注浆、锚杆等,增强岩体的稳定性。

- 针对地下水问题,可以采用降低地下水位、加固衬砌等措施。

2. 施工设备故障施工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

这包括钻机、掘进机、输送设备等。

防治方法:-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准备备用设备,避免设备故障时施工中断。

- 培训和提高工人的设备操作技能,能够及时应对设备故障。

3. 安全事故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如坍塌、火灾、氧气不足等。

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工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治方法:-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 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如紧急疏散通道、灭火器等。

- 进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施工污染隧道施工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污染物,如噪音、振动、尘土等。

这些污染物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防治方法:- 使用噪音和振动减振设备,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实施尘土控制措施,如覆盖、湿化、喷雾等。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区域,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总结:隧道施工中的通病和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过前期调查和规划,合理的设备维护,严格的施工操作和安全管理,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字数:278)。

隧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隧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青海省S312线珍秦—称多段公路C标隧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一、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通病1、施工通病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不及时、不准确,里程不连续,不能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原因分析:⑴、部分施工人员对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⑵、没有专人负责,相关测量仪器和设备配备不齐。

⑶、操作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不够。

2、预防及处理办法⑴、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安全中的指导作用要有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⑵、必须由专人负责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相关仪器设备配备齐全。

⑶、对操作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⑷、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按设计要求施工里程要连续,并且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

⑸、对初支变形量较大的断面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尽快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二、洞门施工通病1、洞门施工通病⑴、洞门坍塌。

⑵、洞门表观质量差。

2、洞门坍塌病因分析⑴、地表水渗透或雨水冲刷使隧道洞门边、仰坡失穏,造成洞口坍塌。

⑵、洞门边、仰坡开挖采用大爆破作业方式,对隧道洞口围岩产生扰动,造成隧道洞口坍塌。

⑶、洞口围岩松散软弱,自稳性能差,进洞施工方案不妥。

⑷、洞口边仰坡开挖后防护不及时。

3、预防及处理办法⑴、洞口工程施工前,首先做好洞口范围内地表防排水工作,填平洼地和积水坑,防止地面水渗透。

⑵、及时施做洞口工程系统截水沟、排水沟,尽可能与洞口路基排水系统形成整体。

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⑶、隧道边、仰坡土石方开挖作业尽可能采用非爆破或弱爆破方法自上而下分部进行,减少对洞口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

⑷、隧道门端墙处土石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洞门端墙及挡护工程。

⑸、洞门施作尽量避开雨季进行,尽早施作洞门和洞口段衬砌,保证洞门边坡稳定。

⑹、施工期间,保持对边仰坡及洞顶山坡体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掌握洞口的安全状况,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

4、洞门表观质量病因分析⑴、洞门立模不稳,不平顺,混凝土灌注质量差。

隧道施工通病及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通病及处理方案

隧道施工通病及预防处理措施所谓隧道施工通病就是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或多或少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质量缺陷,隧道施工常见通病为超欠挖、初衬背后空洞、结构渗漏水、二衬砼的内实外美。

下面就以上述通病形成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一、超欠挖1、形成原因(1)钻孔精度低(2)爆破技术不合理(3)施工组织管理落后(4)测量放线精度低(5)地质条件变化影响2、预防措施土层隧道开挖时应预留人工开挖层,层厚20~30cm;岩层隧道按下述方案处理。

(1)提高钻孔精度,主要提高周边眼的钻孔精度,通过每钻一孔后插入炮钎或竹杆控制外插角、间距、平行、深度均匀一致。

(2)通过试验确定最合理的爆破参数,优化爆破参数,实行光面爆破。

(3)科学现场组织与管理a)钻孔作业采用定岗、定位、定钻、定孔的方式,有利于保证钻孔精度和提高钻孔效率。

b)及时测量和反馈,有利于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和及时总结提高。

c)加强对爆破工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作业素质及责任心。

d)对超欠挖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经济考核,奖罚兑现。

(4)提高测量放线精度全断面开挖时采用每炮一次圆心法画轮廓线,严禁使用各类五寸台法,画轮廓线时注意掌子面里程同步。

对底板超欠情况要特别注意,每次放线时对底板超欠情况作标识,水沟位置要醒目也标识,以利对底板的控制。

(5)地质条件的影响爆破参数要与地质条件相适应。

2、处理措施超挖补喷砼或模筑砼回填,欠挖补炮处理。

二、格栅或拱架的初衬背后空洞1、形成原因(1)开挖时超挖过大或围岩暴露后失稳而形成的坍塌。

(2)溶洞或其他地质条件自然形成的空洞。

(3)格栅或拱架喷射砼时拱背用石棉瓦或木板等遮挡。

2、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超挖。

土层开挖时应预留人工开挖层,石层开挖时一方面要提高钻孔精度,另一方面要根据钻孔情况判断前方围岩状况,视围岩情况确定钻孔深度以灵活处理爆破进尺,以利于围岩稳定,避免围岩坍塌形成超挖。

(2)格栅或拱架喷射砼时拱背严禁用任何物体遮挡。

满喷砼。

隧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隧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隧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在隧道工程中,质量问题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任务。

质量通病的存在可能导致工程延误、成本增加以及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供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1.地质条件不明确地质条件是隧道工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明确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的困难。

为了预防这个问题,我们建议:- 在设计前进行地质勘察,确保对地质形态和地下水分布的了解;- 建立合理的防水措施,以阻止地下水进入隧道;- 根据地质条件调整施工计划,降低风险。

2.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隧道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损坏或不稳定。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建议:- 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提供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进行材料质量抽检,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建立严格的验收程序,拒绝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使用。

3.施工工艺不合理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质量问题,例如渗水、裂缝等。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建议:-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严格遵守;- 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避免操作失误;- 进行全程质量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监理不到位监理在隧道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到位的监理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为了改善监理工作,我们建议:- 确保监理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及时了解施工进展和问题;- 建立监理制度和规范,明确监理职责和权力。

5.不合理的维护保养隧道工程建成后需要进行维护保养,不合理的维护保养可能导致隧道结构的老化和损坏。

为了有效维护隧道质量,我们建议:- 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定期巡视和保养;- 及时修复隧道结构的损坏和缺陷;- 定期评估隧道结构的性能,进行必要的更新和改进。

总之,隧道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原 因 分 析
预 防 措 施
锚杆安装不牢固、抗拔力不够。
1、锚固长度不够;
2、砂浆注不饱满;
3、砂浆包裹锚杆厚度不够或根本没有;
4、孔眼内杂物没有处理干净;
5、孔眼深度同锚杆长度不配套。
1、钻孔直径应现锚杆直径相配套;
2、严格按设计孔深钻孔;
3、压浆前用压力风及压力水冲净孔眼;
4、锚杆除锈、矫直,安装时确保锚杆与孔眼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注浆从孔底开始,均匀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中断;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隧道开挖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现 象
原 因 分 析
预 防 措 施
隧道在掘进开挖过程中,发生上、下、左、右轮廓超标。
1、测量不准,放线偏差较大;
2、布孔位置偏差较大;
3、炮孔钻眼过程中孔眼不直发生斜孔超限;
4、爆破参数选择有误,装药量过多或不合理。
1、保证测量工作的换手复核制;
3、受喷面滴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未处理;
4、间隔喷砼前一层喷面未用风、水清洗浮碴。
5、风压与喷射距离不协调。
1、清除松动岩石,清除受喷面浮碴杂物;2、对喷水、淋水、集中出水点的受喷面采用凿槽、埋管进行引导疏干处理;
3、喷射砼前进行试喷,确定风压与喷射距离之间的协调关系。
隧道锚杆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现 象
2、精确计算爆破参数,正式进洞前进行工艺试验,地质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有关参数;
3、钻孔过程中控制孔眼位置及其方向。
隧道喷射砼脱层隆起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现 象
原 因 分 析
预 防 措 施
砼喷射层与岩面不粘结,砼喷层之间粘结不好。
1、受喷面松动岩石未清除;

市政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隧道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市政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对隧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缺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缺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是市政隧道施工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充分研究隧道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导致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技术不科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勘察和设计阶段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二、材料使用不合理市政隧道施工中,材料使用不合理也是常见的质量通病。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导致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施工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

三、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是市政隧道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一些施工单位虽然有施工经验,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施工过程管理不规范施工过程管理不规范也是市政隧道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严格,存在施工进度和质量把关不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结论市政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包括缺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材料使用不合理、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和施工过程管理不规范。

为了提高市政隧道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研究和设计阶段的工作,选择优质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洞口端墙、翼墙及洞口挡土墙开裂
1)洞口位置、高程及结构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虚渣、杂物、积水、软泥必须清除干净;
3)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沉降缝;
4)墙背后回填应密实;
5)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
洞口边、仰坡不稳
1)边、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地质条件良好时,宜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3)隧道不应欠挖,当有欠挖超过规范允许值时应采用小型机械凿除或补充小炮爆破。
超挖回填不密实
1)超挖在允许范围之内的部分可采用喷射混凝土回填或在衬砌时采用与衬砌同材料一次施工;
2)超挖大于规定时,要用片石砼、浆砌片石或喷射砼回填,禁止泥、石、废木等杂物充填。
初期支பைடு நூலகம்不及时,格栅钢架间距大
1)隧道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的支护形式配合开挖及时支护,保证施工安全;
2)洞口边、仰坡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
3)边、仰坡以上的山坡危石应全部清除,不留后患;
4)边坡、仰坡、坡面和坡脚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超挖、欠挖
1)隧道开挖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办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并根据爆破效果调整爆破参数;
2)应采取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2)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3)控制拆模时间,拆模不宜过早;
4)拆模后应加强养护。
3)防水层施工前应加强对初支的注浆堵漏,防水层不应带水作业;
4)防水层应按规范精心施工,当存在漏焊、假焊或烤焦、焊穿现象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5)防水层应与初支混凝土表面密贴,不得有明显的拉扯、空鼓、折皱和水囊;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1、洞口工程1.1 常见质量通病边仰坡防护开裂、脱落,洞口塌方、滑坡、崩塌、偏压。

1.2 原因分析2.1 常见质量通病超欠挖。

2.2 原因分析(1)测量放样不精确;(2)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掉块;(3)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开挖轮廓边缘;(4)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5)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⑥超前支护施做不到位。

2.3控制与防治措施(1)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2)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1)原材料不合格或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材料堆码不符和要求、堆码混乱,钢材锈蚀。

(2)锚杆长度、数量不足,间距超标,角度未垂直与岩面打设,未装螺母、垫板或与岩面不密贴,注浆不饱满。

(3)钢筋网片未按要求挂设,搭接长度不足,焊接不牢固。

(4)拱架架间距超标,拱架扭曲或、倾斜,连接板厚度、尺寸不满足要求,连接螺栓安装不全、连接不牢固,拱架脚悬空或落在墟碴上。

(5)锁脚锚杆(管)未按设计要求打设,焊接不牢固。

(6)喷射混凝土厚度、强度不足,喷射不密实、有空洞,拱顶脱空,拱架保护层厚度不足。

(7)分层喷射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主要成因: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挂网应尽量密贴开挖面;②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砼;③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砼覆盖后铺设;④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⑤开始喷砼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以0.8-1.0米为宜,喷射角度不小于750,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厘米;⑥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砼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理;⑦施工中严格控制钢筋网片的预留搭长度,必须保证钢筋网片间搭接1~2个网格,焊接牢固;⑧确保钢筋网的钢筋数量、网格间距。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质量能符合相关标准,对盾构法施工的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均应严格控制,保证各关键技术参数达到能控制工程质量标准的范围。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在进、出洞过程中,施工环节多,工作量集中,各工种交叉施工频繁,设备、人员众多,工作零乱,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尤其重要。

1、现象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盾构基座发生变形,使盾构掘进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原因分析⑴盾构基座的中心夹角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平行,盾构在基座上纠偏产生了过大的侧向力;⑵盾构基座的整体刚度、稳定性不够,或者局部构件的强度不足;⑶盾构姿态控制不好,盾构推进轴线与基座轴线产生较大夹角,导致盾构基座受力不均匀;⑷对盾构基座的固定方式考虑不周,固定不牢靠。

3、预防措施⑴盾构基座形成时中心夹角轴线应与隧道设计轴线方向一致,当洞口段隧道设计轴线处于曲线状态时,可考虑盾构基座沿隧道设计曲线的切线方向放置,切点必须取洞口内侧面处;⑵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能克服出洞段穿越加固土体所产生的推力;⑶合理控制盾构姿态,尽量使盾构轴线与盾构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保持一致;⑷盾构基座的底面与始发井的底板之间要垫平垫实,保证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4、管理方法⑴先住手推进,对已发生变形破坏的构件分析破坏原因,进行相应的加固。

对需要调换的部件,先将盾构支撑加固牢靠,再调换被破坏构件;⑵盾构基座的变形确实严重,盾构在其上又无法修复和加固时,只能采取措施使盾构脱离基座,创造工作条件后对基座作修复加固。

1、现象在盾构出洞过程中,盾构后靠支撑体系在受盾构推进顶力的作用后发生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或者位移。

2、原因分析⑴盾构推力过大,或者受出洞千斤顶编组影响,造成后靠受力不均匀、不对称,产生应、力集中;⑵盾构后靠混凝土充填不密实或者填充的混凝土强度不够;⑶组成后靠体系的部份构件的强度、刚度不够,各构件间的焊接强度不够;⑷后靠与负环管片间的结合面不平整。

3、预防措施⑴在推进过程中合理控制盾构的总推力,且尽量使千斤顶合理编组,使之均匀受力;⑵采用素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填充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除充填密实外,还必须确保填充材料强度,使推力能均匀地传递至工作井后井壁。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1. 锚杆质量问题隧道工程中的锚杆是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

锚杆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锚杆直径、长度、布置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锚杆固结强度不足等。

2. 衬砌质量问题衬砌是隧道工程的主体结构,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衬砌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不足、衬砌厚度不足、衬砌裂缝、混凝土蜂窝麻面等。

3. 防排水质量问题隧道工程的防排水系统是保证隧道工程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防排水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管道堵塞、防排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等。

4.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问题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设备选型不当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5. 施工管理问题施工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质量检测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工程的整体品质。

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措施1. 加强锚杆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锚杆原材料质量,加强对锚杆制作、安装过程的监督,确保锚杆直径、长度、布置间距等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提高锚杆固结强度,确保锚杆的支护作用。

2. 提高衬砌质量加强衬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在衬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衬砌厚度和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3. 优化防排水施工合理设计防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施设置合理、排水管道畅通。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防排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防排水效果。

4. 提升施工工艺水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规范施工操作,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控制与防治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控制与防治

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1、洞口工程1.1常见质量通病边仰坡防护开裂、脱落,洞口塌方、滑坡、崩塌、偏压。

1。

2原因分析(1)排水系统不完善,截水沟未及时施做或质量不满足要求,出现开裂现象,造成地表水下渗,引起边坡失稳.(2)边仰坡未按设计刷坡,坡度较陡。

(3)边仰坡防护未按设计要求施工。

1.3 控制及防治措施(1)边仰坡刷坡前,必须做好洞顶截水沟,完善排水系统,杜绝地表水下渗引起边坡失稳.(2)进洞前按洞口设计里程,高度刷坡,使边坡稳定。

(3)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边仰坡防护。

(4)易滑坡段,可采取地表锚杆、深基桩、档墙、土袋或石笼注浆、超前锚杆等加固措施。

(5)易崩塌,可采取喷射砼、地表锚杆、锚索、防落石棚、水泥、水玻璃等注浆加固措施.(6)偏压,可采取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或对偏压上方地层挖切分部开挖、弱爆破、打超前锚杆、管棚等措施,以减少偏压力。

2、开挖2.1常见质量通病超欠挖。

2.2 原因分析(1)测量放样不精确;(2)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掉块;(3)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开挖轮廓边缘;(4)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5)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⑥超前支护施做不到位。

2.3控制与防治措施(1)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2)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3)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4)严格按设计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外插角、间距、数量、长度、搭接长度,防止因超前支护施做不到位造成超挖;(5)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6)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7)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3、初期支护3.1 常见质量通病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做临时支护;锚喷支护强度及稳定不满足要求;钢拱架、钢筋网强度与稳定不满足设计要求;分层喷射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喷射混凝土背后有空洞。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精品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精品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隧道开挖、初支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岩面凹凸起伏明显,超欠挖严重原因分析①“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使开挖轮廓线的无谓扩大。

②周边眼间距控制不当,钻孔精度低;②装药量控制不当,没有采用控制爆破技术;③没有做光爆试验或试验后没有及时总结。

④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⑤开挖轮廓线测设精度控制不好;⑥地质条件随掘进而不断变化。

防治措施①改变“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树立“少欠少超”的观点。

避免开挖轮廓线的无谓扩大。

②提高钻孔技术水平,主要控制周边炮孔的外插角θ、开口位置误差和钻孔深度。

③进一步解决爆破技术参数的合理匹配,尽量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从减少超挖,改善开挖成形看,预留光面层、导洞先行的爆破方式较全断面一次爆破、台阶法爆破要好;每座隧道对不同围岩段都要做光爆试验,取得最佳爆破参数;④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把众多的因素置于可控的状态,达到爆破的基本要求;⑤采取激光指向仪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提高中线和标高的精度,提高轮廓线放线精度,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增强责任心。

⑥在施工中,紧跟开挖面对围岩进行观测描述,并对围岩节理裂隙状态进行预测,据此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或采取局部内移炮眼、局部空孔不装药、加密炮眼、局部调整起爆顺序等措施。

2、隧道进洞塌方,掘进受阻原因分析①仰坡及边坡刷方太多且坡度太陡,防护不及时;②洞口段地质条件差,未采取适宜的掘进方式;③洞口段地下水或坡面水太大,未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④洞口段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未及时变更掘进及支护方式。

防治措施①应尽可能的早进洞,晚出洞,减少洞口段的刷坡数量和高度;②对地质条件差的洞口段,应采取“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测量”的十八字方针,真正做到开挖一榀,支护一榀,稳扎稳打;③对地下水和坡面水丰富的洞口段,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防止坍塌;④当洞口地质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变更与之相适应的掘进和支护方式。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隧道工程通病防治(一)边、仰坡防护不及时、不到位1.表现形式:边、仰坡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发生坍塌。

2.原因分析:(1)防护工程施做不及时、不到位或措施不当。

(2)边、仰坡排水设施缺失或措施不当。

3.防治措施:(1)边、仰坡防护工程应紧随开挖实施,防护措施及范围应符合现场实际。

(2)洞口开挖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排水设施。

(二)明洞衬砌开裂1.表现形式:拱部、边墙、基础开裂。

2.原因分析:(1)明洞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或地基承载力不均时,沉降缝设置不合理。

(2)明洞地基超挖后,未按要求进行处理。

(3)明洞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基底虚渣、积水、杂物等未清理干净。

(4)衬砌未达到设计强度即进行回填或回填不规范。

(5)拆模时间过早。

3.防治措施:(1)明洞基础浇筑前,应对基坑进行核查验收。

(2)基底出现超挖时,应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或同级混凝土回填,或按设计要求处理。

(3)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应先清除基坑虚渣、积水、杂物等。

(4)根据现场不均匀的地质条件,调整沉降缝位置或增设沉降缝。

(5)明洞回填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且明洞两侧应分层对称回填。

(三)超挖、欠挖严重1.表现形式:开挖后轮廓线与设计轮廓线相差较大,开挖轮廓表面严重凹凸不平、超挖、欠挖严重。

2.原因分析:(1)控制爆破审计参数不合理,或未随围岩条件变化调整控爆参数。

(2)开挖放样不精确。

(3)爆破钻孔偏位。

(4)局部欠挖未进行处理。

3.防治措施:(1)加强爆破工程师与钻孔人员的信息沟通,针对不同围岩条件动态调整爆破参数。

(2)及时校核导线,并应在每循环开挖前准确放样。

(3)严格按设计间距与数量打设钻爆孔,特别要注意控制周边眼钻孔位置与角度。

(四)台阶法施工步距不合理1.表现形式:上台阶距离过长或下台阶距离过长,二次衬砌后,导致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甚至坍塌。

2原因分析:(1)人、机、料组织不匹配,工序安排不合理,施工组织不当,片面追求开挖速度。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第一节开挖一、隧道洞身的超、欠挖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程度,是隧道施工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之一。

1.现象(1)实际开挖断面的轮廓大于或小于设计开挖轮廓线的部分,就是超控或欠挖。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cm;拱角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2)在实际施工中,超标准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仅程度不同。

超挖不仅提高隧道的造价,还加大了对围岩的拢动深度和范围,影响围岩稳定;超、欠挖使隧道内壁不平整,给后续的网喷、防水、模筑混凝土的衬砌工作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对隧道的超、欠挖应引起足够重视.2。

原因分析(1)施工技术管理检查、复核制度执行不严,特别是测量放线误差。

目前,多数隧道控制开挖断面的测量方法采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由人工在岩面上画线,这就存在误差,更有甚者,在放样时人为放大轮廓尺寸.(2)钻孔精度.钻孔时的开孔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机具设备由钻爆设计确定,但实际操作时只能凭司钻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易出现超、欠挖。

(3)爆破技术。

一是凿岩机体构造的影响.用凿岩机钻眼时,由于构造的原因,凿岩机机体与周边岩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作业空间,为了避免欠挖,则钻杆必须有一个外插角,实际开挖成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锯齿凹入岩壁部分即构成超挖。

二是爆破方法与参数。

实践证明爆破方法不同超挖量亦不同,普通爆破比光面、预裂爆破法超挖量大很多,如果参数不合理、缺乏小直径药卷或超爆雷管段数过少等都会使超挖量加大。

(4)地质条件变化及其他。

遇有围岩与炮孔方向夹角较小的竖向或水平成层的层理或节理时,因夹制作用不同,会引起钻杆外插角变化,水平成层围岩形成门框形断面,而在框角处超挖最多,竖向倾斜岩层则易在两拱脚形成超、欠挖,节理发育的围岩,更容易形成局部超挖。

根据开挖循环调查统计:钻孔精度对超、欠挖影响最大,占44。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洞身开挖过程中围岩的超挖、欠挖1.形成的原因(1)钻孔时周边眼大小、分布不准确。

(2)爆破时装药量不精确。

(3)测量放线的误差。

(4)地质条件差。

(5)施工管理不善。

2.防治措施:(1)周边眼应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

(2)提高钻眼精度。

(3)控制装药量。

(4)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

(5)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喷射混凝土回弹量过大、强度不足1.形成的原因(1)选用的配合比不准确。

(2)砂石材料不合格、级配不好。

(3)选择的喷射方式不当。

(4)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2.防治措施:(1)提高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性(2)根据作业条件的要求、现场维修能力以及粉尘和回弹量的限制程度,正确选择喷射方式。

(3)及时清除岩壁面的粉尘和杂物、必要时应冲洗干净。

(4)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5)工作人员操作时,喷头喷射方向应与受喷面垂直,偏角小于10度;喷头与受喷面距离控制在0.6-L2米之间,喷头应均匀缓慢移动。

三、洞身坍塌1、形成原因(1)地质原因;如隧道穿断层及破碎带、通过各种堆积体、通过薄层岩体形成的小褶曲及错动的发育地段、通过岩层软硬相间段等情况。

(2)施工方法和预防措施不当;如施工方法选择不当、锚喷不及时、钢支撑安装不牢固、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处理危石措施不当等情况。

2、防治措施(1)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积极的防排水措施。

(2)严格按照“短开挖、弱爆破、早封闭、紧支护、勤观察、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3)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四、隧道衬砌后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等1、形成原因(1)施工的排水系统不畅通、排水管堵塞;(2)铺设的防水板破损;2、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原则进行施工。

(2)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保证排水系统不堵塞、不淤积,防水板不破损;加强排水系统的经常检查。

(3)杜绝不合格排水材料进入工地。

五、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1、形成原因(1)水灰比较大。

(2)拆模时内外温差较大。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第一节开挖一、隧道洞身的超、欠挖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程度,是隧道施工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之一。

1. 现象(1)实际开挖断面的轮廓大于或小于设计开挖轮廓线的部分,就是超控或欠挖。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cm;拱角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2)在实际施工中,超标准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仅程度不同。

超挖不仅提高隧道的造价,还加大了对围岩的拢动深度和范围,影响围岩稳定;超、欠挖使隧道内壁不平整,给后续的网喷、防水、模筑混凝土的衬砌工作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对隧道的超、欠挖应引起足够重视。

2.原因分析(1)施工技术管理检查、复核制度执行不严,特别是测量放线误差。

目前,多数隧道控制开挖断面的测量方法采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由人工在岩面上画线,这就存在误差,更有甚者,在放样时人为放大轮廓尺寸。

(2)钻孔精度。

钻孔时的开孔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机具设备由钻爆设计确定,但实际操作时只能凭司钻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易出现超、欠挖。

(3)爆破技术。

一是凿岩机体构造的影响。

用凿岩机钻眼时,由于构造的原因,凿岩机机体与周边岩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作业空间,为了避免欠挖,则钻杆必须有一个外插角,实际开挖成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锯齿凹入岩壁部分即构成超挖。

二是爆破方法与参数。

实践证明爆破方法不同超挖量亦不同,普通爆破比光面、预裂爆破法超挖量大很多,如果参数不合理、缺乏小直径药卷或超爆雷管段数过少等都会使超挖量加大。

(4)地质条件变化及其他。

遇有围岩与炮孔方向夹角较小的竖向或水平成层的层理或节理时,因夹制作用不同,会引起钻杆外插角变化,水平成层围岩形成门框形断面,而在框角处超挖最多,竖向倾斜岩层则易在两拱脚形成超、欠挖,节理发育的围岩,更容易形成局部超挖。

根据开挖循环调查统计:钻孔精度对超、欠挖影响最大,占44.2%,爆破技术占20.3%,施工管理占17.6%,测量放线占7.6%,地质变化占6.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隧道水害的防治一、水害的成因(一)隧道穿过含水的地层].砂类土和漂卵石类土含水地层。

2.节理、裂隙发育,含裂隙水的岩层。

3.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

4.浅埋隧道地段,地表水可沿覆盖层的裂隙、孔洞渗透到隧道内。

(二)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1.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2,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3.防水层(内贴式、外贴式或中间夹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经使用数年后失效。

4. 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5.衬砌变形后,产生的裂缝渗透水。

6.既有排水设施,如衬砌背后的暗沟、盲沟,无衬砌的辅助坑道、排水孔、暗槽等,年久失修阻塞。

二、水害的防治1.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2.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3.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4.水害整治的关键:分析病害成因,对症整治;合理选择防水材料;严格施工工艺。

二隧道衬砌腐蚀病害的防治隧道衬砌腐蚀病害的成因如下:一、隧道衬砌物理性腐蚀1.冻融交替冻胀性裂损:产生的条件是隧道在寒冷和严寒地区衬砌混凝土充水部位。

2.干湿交替盐类结晶性胀裂损坏:产生的条件是隧道周围有含石膏、芒硝和岩盐的环境水。

二、隧道衬砌化学性腐蚀1.硫酸盐侵蚀。

2.镁盐侵蚀3.溶出性侵蚀(软水侵蚀)4.碳酸盐侵蚀5.一般酸性侵蚀以上几种腐蚀有时是同时发生的。

三、隧道衬砌腐蚀病害的防治1.坚持以排为主,排堵截并用,综合治水。

2.用各种耐腐蚀材料敷设在混凝土衬砌的表面,作为防蚀层。

3.在各种腐蚀病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除采取排水降低水压外,同时采用抗侵蚀材料作衬砌,使防水、防蚀设施与结构合为一体。

4.在隧道的伸缩缝、变形缝和施工缝都设置止水带,从而达到防蚀的目的。

三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一、隧道衬砌裂损原因(一)设计方面的原因隧道设计时,因围岩级别划分不准、衬砌类型选择不当,造成衬砌结构与围岩实际荷载不相适应引发裂损病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和评定摘要:我国高原、丘陵和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9%,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以其特殊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也相对较难保证。

充分认识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止,对提高隧道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高原、丘陵和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9%,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以其特殊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也相对较难保证。

充分认识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止,对提高隧道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隧道工程质量病害主要有:
一、洞内渗漏水
目前,隧道的渗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

其原因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

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内部,造成渗漏水。

隧道的渗漏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而且会降低隧道内各种设施的功能,恶化隧道内的环境,严重时对形成安全以致对结构的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必须根据隧道围岩和地下水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设计,并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才能避免隧道渗漏水。

评定标准要求洞内无渗漏水现象,如渗漏视其严重程度,高速、一级公路减5—10分,一般公路隧道减1—5分。

二、衬砌裂缝
隧道拱、墙的裂缝主要有环向的、水平向的、斜向的和网状的裂缝,其性质分受力和非受力裂缝。

非受力裂缝主要是因混凝土的配合比、洞内温度的变化,施工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引起。

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压力、隧道围岩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以及施工方法管理等因素有关。

隧道产生裂缝轻则缩短使用寿命,重则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隧道应进行动态施工。

由于受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一般隧道在设计前对一些因素很难准确确定,因此在施工中要随时观察掌子面,对围岩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及时调整和完善设计。

评定标准要求混凝土衬砌不得产生受力裂缝,因施工养护不当产生裂缝,每条裂缝扣05—2分。

三、拱墙背后脱空
实砌背后存在一定规模的空洞或空洞回填不密实是经常遇到的病害。

据雷达检测表明,拱墙背后脱空现象比较普遍,尤以拱顶脱空较为严重,个别甚至达到人可在其中爬行的程度。

引起脱空的原因除管理不力外,超挖过大,未回填或回填不到位,或未采用压力泵送回填混凝土等有关。

墙背脱空使衬砌和围岩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同时对二次衬砌产生一定的威胁,围岩落石砸穿衬砌的事故也曾发生过。

评定标准作为基本条件提出,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因严重超挖和塌方产生的空洞要制定具体处理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四、衬砌厚度不足
衬砌厚度包括初衬和二次衬砌厚度。

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代表的初期支护是新奥法施工的精髓,初衬的厚度不足将直接影响围岩整体的稳定,也对二衬施加了压力。

二次衬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衬砌厚度达不到设计厚度的二分之一,严重削弱了衬砌应有的承载能力。

衬砌层厚度变化趋势普遍为从墙脚至拱腰到拱顶逐渐变薄,在施工中应特别注重拱顶的衬砌厚度。

评定标准要求抽查中任一断面衬砌厚度都不小于设计值。

五、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隧道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有的错台严重,蜂窝麻面超标,有的强度不足,高散性大。

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认为隧道是要装饰的,因此对浇筑工艺的要求不高。

混凝土浇筑出现的病害,轻则容易引起渗漏水,重则影响结构的安全。

评定标准要求混凝土表面密实,任一延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 5%,不符合要求的,每超过05%减05—1分。

六、喷射混凝土支护不平整
喷射混凝土支护表面经常出现葡萄状、波浪状、丘岭状等不平整现象,其原因有的是没有采用光面爆破,超挖过度引起的,有的是铺设钢筋网、格栅拱、钢拱架不平引起的,有的是喷
射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引起的。

初期支护不平整,对铺设防水板等防水材料不利。

因此,在喷射前,要做好“填平补齐”工作,喷射中要控制好水灰比和喷射距离,喷射后要注意养护和修整。

评定标准要求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粘结,结合牢固,不能有空洞,发现一处空洞在本项不得分。

七、锚杆支护不规范
锚杆支护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砂浆锚杆、药包锚杆、中空注浆锚杆、自由式中空注浆锚杆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共同存在的问题是锚杆孔内砂浆不饱满,锚杆垫板不密贴,锚杆方向与围岩和岩层主要结构角度不合理,拔力试验频率不足等。

其原因是对锚杆支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锚杆施工的工序较复杂等。

锚杆支护不到位,就违反了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就不能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支护能力,这将对隧道的整体稳定带来影响。

评定标准要求钻孔方向应尽量与围岩和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与岩面紧贴,不符合要求时本分项工程减1—3分。

同时拉拔试验的频率不小于1%。

八、限界受侵
建筑限界是保证车辆安全通过隧道的必要断面。

限界受侵不仅有隧道高度、宽度受侵,也有初期支护变形侵入二衬空间的现象。

有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松软地层等情况,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避免塌方,仓促衬砌,忽视断面界限,使建筑限界受侵。

有的是衬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的强度、刚度不足,出现走模,导致限界受侵。

限界受侵对安全行车带来影响,评定标准中规定,净高有一点不合格时,即得零分。

九、路面抗滑性能差
隧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好,目前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人认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洞内除潮湿,漫反射率低外,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遇火灾会产生有毒气体,因此目前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较快。

其原因一是工艺问题。

如采用拉毛压槽,切纹工艺不到位,方法单一等;二是养护问题。

隧道内空气流动慢,汽车尾气的油烟沉积在路面上,使路面逐渐形成油膜;三是材料问题,如路面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表面灰浆厚,路面磨损快。

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摩擦系数,是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疑似因摩擦不足引起车毁人亡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评定标准要求抗滑措施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十、通风照明不良
在部分运营隧道中,由于通风、照明不良,使隧道中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洞内照明昏暗,影响司乘人员健康和视线,威胁行车安全。

造成隧道通风与照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欠妥;器材质量不佳;运营管理不善。

对长隧道、特长隧道的通风照明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必要时应设立监控系统。

其质量应参照有关专业规定进行质量评定。

以上列举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