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周长的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周长》的第三课时,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封闭图形周长的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认识周长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图形周长计算中,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估算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周长相关教学软件、尺子、绳子。

-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不同形状的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边,进而引入周长的概念。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不同形状的卡片,要求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3.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4. 课堂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几个基础的周长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提高: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尝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教师指导解题策略。

6.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以下要点:- 周长的定义- 计算周长的步骤-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实例展示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 基础题: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 提高题:估算并计算生活中常见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

- 学生在测量和计算周长时的操作技能。

-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学习的情况。

- 对教学难点的处理和学生掌握情况。

-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1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钉子板活动记录单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

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

还有很多,是吗?(是)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

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

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编辑有缘人为大伙儿整编的9篇周长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

什么是周长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看一看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学生回答(感知“边线”)3.爬一爬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1.摸一摸(1)摸树叶的周长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

教师指导(强调:边线)(2)摸桌面的周长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2.找一找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二、联系生活,加深认识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课件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

较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三、练习巩固,逐层提高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划一划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课件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3、比一比(1)师:(课件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年级数学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教材78、79页,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提示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抽象概括能力,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过程与方法: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成就感,体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图片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同图形的“周长”,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周长的?生: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的长叫做图形的周长。

师:如果我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或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我们都用什么方法?生:把图形各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课件出示图片师:下面请看一张图片,谁来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谁来大胆的猜一猜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师:你怎样来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复习,使学生方便快捷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深入探究.师:要想证明自己的猜想,就要计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提示:大家要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生:我们首先要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四条边的长怎么找到?生:方格纸上,一格表示1厘米,图形的边经过几个格就是几厘米.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全班学生汇报各自结果:师: 先说说长方形的周长吧。

人教版数学第3课时 圆的周长 (优质) 电子教案

人教版数学第3课时 圆的周长 (优质) 电子教案

第5单元圆
第3课时圆的周长(2)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何关系?
【新知探究】
例1、一辆自行车的轮子半径大约是33厘米,它转动一同,大约可
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
多少圈?
C=2 r
2×3.14×33=2.7.24≈2(m)
1km=1000m
1000÷2=500(圈)
答:………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小数三上p42-43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3、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正确计算周长教学难点: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同桌一份(小棒6厘米4根,4厘米8根,3厘米4根)若干,尺,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摆摆、想想、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一)长方形的周长1、我们学过了那些图形?2、①你会用小棒围长方形吗?(出示长方形)真的会吗?那听清要求:一定要同桌合作,每根小棒代表长方形的一条边,围出的长方形要大小不同,看那对同桌是最佳搭档,又好又快?②发现特别快的,让他们说说你们怎么围的这么快?为什么你用两对一样长的小棒?③量一量你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大约是几厘米?3、指名介绍你摆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大约是几厘米?教师出示学生摆出的长方形的放大图,标出长和宽的长度。

4、那么要知道你围出的每个长方形的小棒的总长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你会算吗?那么我们先来算第一个。

①可以在本子上写出算式,也可以同桌合作说说算法和想法②指答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摆小棒帮助理解③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些?为什么你认为它要简便?④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正方形的方法?得出公式:(长+宽)×2⑤对这个方法还有不理解的吗?5、那就用这个方法计算另外2个长方形的周长,再出示学生的作业校对,说说想法。

(二)正方形的周长1、刚才我们围了长方形,正方形你们会围吗?那就用小棒围出不同的几个正方形,开始围。

2、反馈摆出的正方形的边长(说出正方形的特征)(出示放大的图)3、你们能算出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吗?选一个先算①独立计算②反馈说说计算方法,为什么乘于4?4哪来的?③计算正方形的方法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形成公式:边长×44、独立用公式计算其他的正方形的周长,板演校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总长度。

2. 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和加总图形各边的长度来计算周长。

3. 周长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例子,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剪刀、图形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一个封闭图形,如圆形桌子,让学生估计桌子的周长。

2. 讲解周长的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封闭的图形,如正方形,解释周长的概念,即边界线的总长度。

3. 演示计算周长的方法:用直尺测量正方形各边的长度,并将结果相加,得出周长。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和计算教室内的其他封闭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圆形等。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计算周长的例题,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并分享彼此的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计算周长的作业题目,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总长度。

周长的计算方法:测量各边长度加总长度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图形:正方形边长:4厘米答案:周长 = 4厘米× 4 = 1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公开课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第二课时游园【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

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

第三课时花边有多长【知识点】: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

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2、在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

第四课时地砖的周长【知识点】:1、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到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

2、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3、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求篱笆长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实验园地的周长。

第五课时练习六【知识点】:1、练习六中的1——8小题通过计算各种图形的不同周长,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而第9小题则是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发现这四幅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2、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三个周长的大小,并说出估计的过程或理由,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

可以独立测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对其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周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及其应用。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 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出周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4. 例题讲解:讲解例题,展示周长公式的应用。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及其应用。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 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周长公式。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公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足,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总计:约20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手段,自己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图形的边长有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周长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三课时长方形周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模型、直尺、圆规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长方形的特点。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用量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 教师讲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强调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独立计算它们的周长。

2.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让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

板书设计:长方形周长 =(长+宽)×2作业设计:长方形1:长8厘米,宽4厘米;长方形2:长6厘米,宽4厘米;长方形3:长10厘米,宽5厘米。

周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周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周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以周长计算为主题的数学课程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包括基础形状(如矩形、正方形、圆形)以及组合图形的周长计算。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基础形状(矩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3. 组合图形的周长计算4. 实际问题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篮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边缘。

然后引入“周长”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周长就是物体边缘的长度。

2. 讲授新知:(1)首先讲解基础形状(矩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

(2)然后讲解组合图形的周长计算,强调要先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基础形状,然后再分别计算其周长,最后相加得出总周长。

(3)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都应设计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提高: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周长计算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关于周长计算的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习题解答、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周长计算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对于理解和应用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五、教学反思: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周长》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周长》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躯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独立摸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周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会测量和运算周长。

四、教学具预备: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故情况境、引入新课1.谈话: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小动物们正积极进行预备。

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出示:草地上三只小兔子在练习跑步。

2.提问:请大伙儿认真观看,它们跑的路线有什么不同?(三只小兔子分别围着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草地跑。

其中两只围着四边形、三角形的草地跑一周,而围着五边形跑的小兔子只跑了三条边。

)3.那大伙儿明白吗?前两只小兔子跑的这一圈儿,实际上是这两块草地的什么?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就与小动物们跑步路线有关,大伙儿有爱好吗?(二)明白得周长的含义1.概括周长的含义(1)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块四边形草坪的周长是指什么?学生边指边说,课件显示:草地隐去,显现四边形。

观看:看一看,发觉了什么?那个四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2)提问:这块三角形草地的周长是指什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描一描。

学生边说边描,之后实物草地隐去,显现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是指什么?(3)讨论:第三只小兔子跑出的图是那个草地的周长吗?想一想什么是周长呢?归纳出:没有缺口的图形或者说“密封”的图形,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它的周长。

2.请你描出各图形的周长。

3.指出实物的周长(1)同学们看,一片树叶、一面国旗,它们都有周长吗?说一说并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是指什么?(2)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三)动手操作、探究得到周长的方法1.提出要解决问题小蜜蜂为运动会预备了四种不同形状的奖牌。

屏幕出示:2(1(2)提出: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它的周长呢?(3)出示学习建议:·可利用手中学具。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图形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用字母C表示。

2. 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利用直尺或软尺测量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将图形的边长相加。

3.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周长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软尺、圆形物品(如硬币、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周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周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测量其周长,并记录数据。

4. 活动二:引导学生发现周长与图形边长的关系,总结周长的计算方法。

5. 活动三: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6.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与周长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2. 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操场跑道的周长。

3. 拓展题:探讨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3.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3课时 周长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3课时 周长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周长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 让学生在描一描、围一围、量一量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 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会测量周长。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情境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几何卡片。

学生准备:直尺、绳子、树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3图片)师:你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学生自由发言)师:说一说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预设:一周的长度。

师:没错,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提出问题。

这样把思考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带着问题研究新知的意识,培养其想探究、要探究的意识和会探究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认识周长1. 认识“一周”。

(课件动画演示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师:从起点开始沿边线画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一周。

请你们在书本上描出例题中树叶、三角尺、数学课本、钟表图一周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描一描,使学生对一周的认识由前面实物表面过渡到平面图形。

先描直边图形,再描曲边图形,打破学生“只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式。

2. 明确周长的含义。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封闭的图形。

师:你能用铅笔描出这些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 说一说图形的周长。

师:你能用周长的概念说一说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例:围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1)设计一个长方形,使其周长为某个给定数值,如30cm,并计算出长和宽的值。
(2)比较两个圆形,一个半径为3cm,另一个半径为4cm,哪个圆的周长更长?请计算出两个圆的周长。
3.拓展作业:
(1)思考并讨论:周长与图形面积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请举例说明。
(2)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树叶、云朵等)的周长?请提出至少两种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伊始,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如操场、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周长的存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周长。
2.探究新知,分层递进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总结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测量工具实际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作业布置,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全班交流讨论,共同总结规律。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周长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计算规律。

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12篇

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12篇

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12篇认识周长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 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1. 剪一剪。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欢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学生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头像。

2. 说一说。

讨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学生互相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

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互相指一指)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

(板书:认识周长)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1. 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 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学生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1. 自主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看这三件物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

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

(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教师引导)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周长计算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周长计算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周长计算9篇周长计算 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发扬创新精神。

设计理念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制作奖状边框的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创设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这样的数学活动,首先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借助直观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维,交流学习的体会,得出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先让学生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到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策略;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及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比如,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学生注意策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后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前不久,我们学校刚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发扬了拼搏精神,赛出了很高的水平。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的精彩表现吧。

(课件出示)经过拼搏,x同学为我们班夺得了60米赛跑的第一名,这可是我们集体的荣誉,为了把这幅奖状长久的保存起来,我们可以想到什么方法呢?那如果老师想要事先了解到制作镜框大约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材料的话,先要知道什么呢?对,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有关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周长”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周长的定义;2. 周长的计算方法;3. 实际情景中的周长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壁、桌面、椅子等物体的周长,引导他们发现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通过示例,讲解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 演示周长的计算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计算周长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技巧。

4.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1. 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2. 计算方法:(1)直线图形:将各边长度相加(2)曲线图形:将各段长度相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2)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图形,并用直尺测量其周长。

2. 答案:(1)正方形周长:4a(a为边长);长方形周长:2(a+b)(a、b 分别为长方形的长和宽);圆周长:2πr(r为圆的半径);三角形周长:a+b+c(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2)根据所画的图形,测量其周长,记录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周长的概念,再通过讲解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篇1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1.说一半是多少:(1)全班同学的一半(2)一组同学的一半(3)一个圆的一半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

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

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

于是派孙悟空去找。

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

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难点
会用多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故事导入(课件演示):羊历3131年,青青草原上,羊羊族群的羊都幸福快乐地生活。可是,在对岸的森林里,灰太狼带着他的妻子红太狼却对着一群群的肥羊咽着唾沫。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懒羊羊等一班年轻的羊正在村前玩,村长慢羊羊为了防止灰太狼耍什么花招,叫来了喜羊羊和懒羊羊说:“喜羊羊,你把西边的房间用铁栏栅沿四周再围一圈,懒羊羊,你把东边的房间用铁栏栅沿四周同样也围一圈。”懒羊羊看看自己的房,生气地说:“我围的房间比喜羊羊的长,不公平。”同学们,懒羊羊说的对不对呢?你有办法判断出谁围的栅栏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
教学反思
周长的计算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用若干个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周长越短。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学习中,更应该让数学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
二、积极自主,经历探索与思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周长的计算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依据本课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了几个习题,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周长。
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他们两个围的栅栏同样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5+3)×2
=8×2
=16(米)
答:这个花坛的周长是16米。
求花边的长度也就是求这个正方形桌布的周长。
20×4=80(分米)
答:花边的长是80分米。
已知“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求问题是“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用若干个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周长越短。
圈的栅栏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我把这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6+4+6+4=20(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
长方形的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宽的总长度。
6×2+4×2
(15+5)×2
=40(厘米)
我这样拼,周长是40厘米。
第一种拼法周长长一些。
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练习,以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所学。
课堂小结
(1)由4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四边形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用16张纸拼图形,有不同的拼法。
怎样拼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16+1)×2=34(分米)
我这样拼,周长是34分米。
(8+2)×2=20(分米)
我这样拼,周长是20分米。
4×法拼出的图形周长最短。
通过拼摆,我发现没有其他的拼法了,只有这三种拼法。
5×12=60(cm)
=12+8
=20(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
长方形的周长包括2个长和宽的和的总长度。(6+4)×2
=10×2
=20(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
圈的栅栏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我把正方形的4条边加起来。5+5+5+5=20(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米。
求正方形的周长也可以用乘法计算。5×4=20(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米。
4、解决问题。
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1)阅读与理解
已知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
课件演示:
(3)回顾与反思
只有这三种拼法吗?
5、做一做
把12和右面这样的保鲜膜捆在一起,怎样捆最节省胶带?
课件演示:
6、小结: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从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生的情景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讲授新课
1、求长方形的周长。
谁围的栅栏比较长?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
(1)求长方形的周长的第一种方法: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2)求长方形的周长的第二种方法:
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
(60+5)×2
=65×2
=130(cm)
我这样捆,胶带的长度是130cm。
5×6=30(cm)
5×2=10(cm)
(30+10)×2
=80(cm)
我这样捆,胶带的长度是80cm。
5×4=20(cm)
5×3=15(cm)
(20+15)×2
=70(cm)
我这样捆,胶带的长度是70cm。
这种捆法最省胶带。
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演示:
(6+3)×2
=9×2
=20(米)
答:篱笆长20米。
先求剪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0+5)×2
=15×2
=30(厘米)
答:剪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8×3=24(厘米)
(24+5)×2=58(厘米)
我这样拼,周长是58厘米。
5×3=15(厘米)
(3)求长方形的周长的第三种方法: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2、求正方形的周长。
你喜欢哪种方法?
(6+4)×2=20(米)
5×4=20(米)
这种方法最简便。
3、做一做。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正方形桌布(如右下图),要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学习者有了探究问题的需要、兴趣、积极愉悦的情绪之后,灵活有效的思维、自主的研究,是使探究具有实际价值的保证。亲身的经历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也为总结周长公式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总结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一点在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应该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方面。我引导学生们回顾: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把自己探索的方法和大家交流,然后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最后根据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再总结出周长公式。随后,孩子们用这个学习方法小组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效果十分理想。可以预见,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此类的学习任务,他们一定也能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并且,如果学生有了积累学习方法的意识,并在不断的积累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大步的提升。
巩固提升
1、做一做。
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求篱笆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把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剪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件演示:
3、拓展提高。
把三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下面哪种拼法的周长长一些,长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