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作文考前提示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作文考前指导一.作文审题立意二、标题设计的知识1.作文拟题的要求:(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也就是命题者能给的材料和材料后的提示语及其话题这三个部分。
否则就偏题,离题。
(2)要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文章内容,暗示自己的思想,或者写作对象或写作线索等。
(准确)(3)要扣住话题,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范围,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最小最佳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觉,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4)要简洁明了,不能过长,否则,显得松散,拖沓,不集中。
(一般不超过10个字)2.作文拟题的方法:(一)前附后加法:在所给的话题前面、后面或前后面同时加上适当的词语。
这种方法比较省事、可靠,不会跑题,范围小,不宽泛,简单而实用。
(二)巧用修辞法:就是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段去拟标题,或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法.(2)比拟法(3)反问法:(4)对偶法(5)对比法(6)引用法: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有仿用、套用、化用成语、广告词、诗句、歇后语等。
①引用名诗句:不落俗套,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
②引用歌词:(流行)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标题,既显得生动活泼,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三)借用符号法数学符号: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的特点。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反常法:独树一帜,逆向思维,意思独特,新颖3.作文拟题的注意点(一)与文体切合1.记叙文标题:有以写人记事为主,以故事性为本,故事性较强等内容的词。
2.议论文标题:有以辨析事理为主,表明作者观点为本等内容的词。
3.散文标题: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等意味的词。
(二)与主要选材切合三、开头及文采方法有人说:“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
2013年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 学生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2年江苏卷(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即物抒情
寓情于事
附情于理
描写
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
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2009年全国卷2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拟
人
2010年天津卷18.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分)
2012年山东卷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分)
【答案】(1)思路:顺叙。(2)好处:内容: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结构:④点题。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景物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心情(心理、品质、性格、感情)
(3)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4)寄托(表达)人物感情
(5)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6)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
201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修
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阅
读
要
领
人
物
形
象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2013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是重点,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1.答题方法: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①从形旁入手。
如“弩nǔ”和“驽nú”,“肓huāng”与“盲máng”。
②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③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
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
④从成语的出处入手。
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2.答题知识①因形近而错。
如将“病入膏gāo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zhì人口”写成“脍灸jiǔ人口”,“不胫jìng而走”写成“不径jìng而走”等。
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错。
如“一筹chïu莫展”写成“一愁chïu莫展”等。
③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
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
④因音近义通而错。
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
⑤因音同音近而错。
如“籍jí贯”写成“藉jí贯”,“销xiāo赃”写成“消xiāo赃”等。
二.题型设计预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脉搏/平添造型/摄像机强档/轻歌慢舞B. 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返聘/凤毛麟角C. 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戏谑 /张皇失措D. 贸然/夜宵竣工/终身制熨贴/扶老携幼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lài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fēi 然、脍kuài炙zhì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得体题考前指导____安乡一中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得体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
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注意:①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②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
谦辞①“家”字一族。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②“舍”字一族。
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③“愚”字一族。
如愚兄;愚见;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④“拙”字一族。
如拙zhuō笔;拙著、拙作;拙见。
⑤“鄙”字一族。
如鄙bǐ人;鄙意;鄙见。
敬辞①“令”字一族。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兄;令弟;②“惠”字一族。
如惠存;惠临;;惠允;惠赠。
③“垂”字一族。
如垂爱;垂青;垂问、垂询;垂念。
④“贵”字一族。
如贵干;贵庚gēng;贵姓;贵恙yàng;贵子;贵国⑤“高”字一族。
如高见,高就;高龄;高寿;高论。
⑥“光”字一族。
如光顾;光临。
⑦“雅”字一族。
如雅教;雅意;雅正。
二.强化训练1.措辞得体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â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下列各句,最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dàn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chǎng开的衣襟jīn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论述类__实用类)阅读考前指导(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考前指导一.总体解题技巧解答高考现代文小阅读题,通常采用三遍阅读法,即①第一遍:阅读全文,把握思路,领会主旨,勾画关键句;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②第二遍:结合题干,重点阅读,勾画相关信息;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③第三遍:对照题干和原文,辨明干扰项,找出选题依据。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①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②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③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④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二. 干扰项设置方法1.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2011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
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第一类: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描写: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
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其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受、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揭示、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采用人物心理独白,如自言自语、评价抒情等,以第一人称直接坦露内心世界也是常法。
还可运用梦境、幻境来表现人物心理。
如契诃夫的《万卡》给乡下祖父写信后睡熟了,做了一个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擦火柴取暖时的幻觉描写。
陈国凯《代价》中阿峰思恋人的梦幻。
还可通过人物外部情态,折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理。
如《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就义时的景物描写,《祝福》结尾用音响衬托人物内心活动。
其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06湖北16 07海南林冲见差拨133.外貌描写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辑录(表达技巧型)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型一.写作手法(技巧)(一)描写景物的方法: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二)描写人物的方法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三)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四)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二.答题公式: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或者: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三.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四.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五.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然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章阅读(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章阅读(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一.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1.提取信息要准确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
2.准确理解文章语言这是从筛选的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
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
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
因此,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介绍事物属性的语句。
准确理解表述作者见解、观点或传递新知识的语句。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即范围;③在相应区间选取关键词语或句子;④根据目标要求运用提取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构建完整的判断或陈述。
1.获取信息:①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
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②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
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③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写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
这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
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要注意作者对材料所作的评述,注意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
2.整合信息: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二.答题方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
其命题形式是:①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②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2013年高考语文排序题考前指导____安乡一中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排序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①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②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
③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
寻找和利用语句中的关键词语①指示代词:这,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她,其,其中,此,彼,等等。
②暗示性词语:也,又,再,同时,过去,现在,例如,相反,其实,可见,首先,其次,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等。
③重复出现的词语。
④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等。
二.知识归类(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意思要表达连续、完整,陈述对象必须保持一致,这是句子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中途改换陈述对象,势必造成句子语气、语意的中断或阻隔,因此,陈述对象一致是语句衔接的重要条件。
(主语保持一致)例1:填到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最佳的一项是()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了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例2: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_____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2)句式是否统一所谓“语句结构”,这里指句式结构和短语结构。
“语句结构一致”就是强调衔接句和其前后语句结构和短语结构要一致,破坏了这种一致性,也就失去了语句的连贯。
在特定的语境里,应保持句式结构的一致或相似,字数大体相同,句子形式对仗整齐,尽量运用相同的句式,这样能够使语言气势增强,叙事抒情透辟,节奏鲜明,连贯流利,读来顺口,听来悦耳。
例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
2013年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 教师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拟人。以这种生动形象的手法赋予书以人性,暗示了书所包含着的人类性和社会性,更有利于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书店里的书所体现的寓意,拓展了表达空间,大大增强了全文的人文色彩和文字力度,最大程度地吸引了读者,启发读者共鸣与深思。
第2段说:“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第一问:拟人、比喻
第二问: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1)而在这一万余株古柏之中,最让我常常想起的就是孔林门前这棵“逼”得道路绕行的老柏树了。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柏树”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2007年全国卷2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2011年广东卷)(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2012年湖北卷(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2011年重庆卷14.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类试题答题规范指导(学生)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类试题答题规范指导一.常见的提问方式1.考查词语、句子作用的。
如“×××词语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有什么艺术效果?”2.考查内容作用的。
如“作者写了×××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章写了×××景物×××特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叙述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文章中详细叙述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妙处)?”“文章写了×××,用意何在?”“写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文章×××段描述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3.考查结构作用的。
如“本文在构思上具有×××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4.考查修辞的作用。
二.答题注意事项1.答题内容形式上先观点后分析。
2.内容表达要分要点来答题。
3.要从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两方面来答题(除非试题只要求回答其中之一)1)从文章结构方面来答题。
这主要是从词语或句子的位置来考虑。
一般情况下,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基本上遵循如下规律,或者说,可以套用如下相关思路来答题(但只有这些空洞的词语是不能得到满分的,还要结合以上1和2答题)。
①句子在文章(段落)开头(第一段):或定下文章基调,为后文做铺垫,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或思考,或是文章的中心,等等。
②句子在文章(段落)中间:或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或是强调观点的作用。
③句子在文章(段落)收尾:或起到升华、强调主题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画龙点睛,或引起思考,等等。
2013年高考语文病句辨析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病句辨析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单句:紧缩主干看成分,成分齐备看搭配,搭配正确看语序,语序正确看结构,结构清晰看表意,表意清楚看逻辑。
复句:首先看看关联词(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再缩主干看成分。
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词于前。
(句群同复句)1.常见语病类型:①语(词句)序不当(注意多项定语、多项状语语序和句序),②搭配不当(主干的搭配、修饰语、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③成份残缺或赘zhuì余(主谓宾残缺、关联词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注意介宾短语前置可能会缺少主语,虚词多余包括堆砌和重复),④结构杂糅róu(A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 B话说一半另起话题 C藕断丝连),⑤表意不明(代词指代不明,一词多义、缺乏交待、停顿不同造成歧义),⑥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不清、分类不当[种属或交叉关系误用]、否定失当和两面一面)2.解题方法:①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②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常见13类语病句子模型:⑴博会机构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审、包装、征集。
⑵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⑶该厂两次获省级大奖,三次被授优质产品称号。
⑷能否做好救灾工作,关键是干部作风要好。
⑸该地区推广用棉籽饼菜籽饼喂猪。
⑹通过大家批评教育,使我明白了这个道览理。
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消费者所欢迎。
⑻县里通知我们15日前去参加培训。
⑼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10)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向雷锋同志学习吗?(11)雷锋精神当然应赋予它新的内涵。
(12)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
2013年高考语文成语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成语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1.答题方法①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②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③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④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⑤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2.答题经验①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②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③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3.成语辨析的角度和常见错误类型:①感情失当褒贬误用(叹为观止、处心积虑)②修饰失当语意重复(感到爱莫能助、被人贻笑大方)③不合逻辑词义不当(首当其冲)④形近、义近误用(不负众望与不浮众望、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⑤错用对象张冠李戴(汗牛充栋、石破天惊)⑥语法错误功能混乱(栩栩如生地看到、逼得穷途末路)⑦轻重失度(日理万机)⑧望文生义(付之一笑、文不加点、不刊之论、万人空巷)⑨敬谦误用(破镜重圆、鼎力相助、抛砖引玉)平时复习要注意从以上角度区分积累成语。
二.知识积累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lì: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一.文言文整体阅读五要求1.明确人物及其主要事迹史传文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记叙,阅读时可从四个方面把握:①明确主要人物是哪方面的人,如朝廷官员、功臣烈士、文人高士等。
②明确所记是哪方面的事情,如官场运作、官职升迁、对上进谏、宽爱士卒等。
③理清事情的时间、地点、情节、人物的动机和态度。
④分析事情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人生意义。
2.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精神品质人物及其主要事情基本清楚后,还要认真分析这些事情表现了人物哪方面的性格特点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高考选文思想性较强,一般突出表现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近年高考文言文出现的人物,或保持操守、善于破案,或处事高明、勇而有谋,或清正廉洁、性行俭素,或重视教育、举荐人才,或严于执法、惩治恶霸,或勤于治政、劝民农耕,包含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
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就必须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特点,仔细分析人物话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所体现的社会意义。
3.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本传记除了主要人物外,还涉及了哪些次要人物,这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何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这些都不能忽视。
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无疑有较大的帮助。
搞清了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对梳理文意、分清文段的层次,认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就会有较大的帮助。
4.熟悉用语造句、叙事行文的特点①史传文一般先介绍主要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和才识,再围绕人物性格、品质叙写主要事迹,叙事概括简练,常用语言描写,少有细节描写,常把人物置于矛盾中表现其思想品质,常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这些特点都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此外,官职变动的词语在文段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②咏物散文往往托物言志,表现作者的情操追求和价值取向。
③议论文往往夹叙夹议,就事言理,富于论辩等等,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加以总结。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前指导(一)字音题:输赢均在积累!答题指导1.多音字要注意“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
①随义定音。
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
例如:“蹊”字,读“qī”时表示“奇怪”的意思,像“蹊跷”中的“蹊”;而读“xī”时意思则为“小路、小径”,像“独辟蹊径”中的“蹊”。
②词性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
例如:“处分、处理、处变不惊”中“处”都是动词,读“chǔ”,“处所、处长、心灵深处”的“处”都是名词,读“chù”。
③语境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
例如,“宿”字可以放在下列语境中记忆:他在宿(sù)舍里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
④区别口语与书面语。
如“露”字,在口语中读“lî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等;在书面语中读“lù”,如“露骨、露水”等。
2.形声字要注意不读声旁的情况,如:箴言”中“箴”读zhēn,不读jiān;“粳米”中“粳”读jīng,不读gēng等。
①要注重分析形旁、声旁,同时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对于形声字的考查,命题者常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字的声旁已经不能代表该字的读音,如“龃龉”读jǔ yǔ,不读zǔ wǔ;②是以相似的字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如“谪”读zhã,不读zhāi。
3.形近字读音的细微差别。
①从字的部首和声旁入手,结合字义,正确认读。
如“箴”和“缄”为同声部字,但前者从“竹”,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为主,读zhēn;“缄”从“纟”,是封闭的意思,读jiān。
②有些形近字字形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和笔画略有不同,可以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加强记忆。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指导(学生)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指导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②表提升的:擢zhuï、拔、陟zhì、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xǐ、转、改、放、出、出官;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zhã、逐、贬、诎qū(黜)⑤表罢免的:夺、黜chù、罢、免、去、废、蠲juān;⑥表恢复的:复、还⑦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⑧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lù、秩zhì、饷xiǎng⑩知(典、主) 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yuàn 丞洗沐乞骸hái骨致仕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hàn 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chù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有司: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2013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考试说明 安乡一中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分析综合C
分析作品的主题表达和结构特点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D
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思想内涵及语言艺术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学类文章阅读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C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正确断句
(5)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腾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陈情表李密
湘夫人屈原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考前复习指导(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考前复习指导答题指导现代文阅读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划出文中表明文章结构的词、句。
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寻找答题的区位,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位置,根据分值和字数限制来组织答案。
第三遍主要是核对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题旨。
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①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④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阅读题答题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细节①留意信息提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第一类: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描写: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
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其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受、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揭示、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采用人物心理独白,如自言自语、评价抒情等,以第一人称直接坦露内心世界也是常法。
还可运用梦境、幻境来表现人物心理。
如契诃夫的《万卡》给乡下祖父写信后睡熟了,做了一个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擦火柴取暖时的幻觉描写。
陈国凯《代价》中阿峰思恋人的梦幻。
还可通过人物外部情态,折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理。
如《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就义时的景物描写,《祝福》结尾用音响衬托人物内心活动。
其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06湖北16 07海南林冲见差拨133.外貌描写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有效的人物外貌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个具体的人,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此,有人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其作用人物的外在特征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某些性格、情趣、爱憎、喜怒等4.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
其作用言为心声,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5.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指把人物的行为、动作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它包括描写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劳动过程、体育比赛。
作品往往借助于对人物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跃然纸上……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去写。
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其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跃然纸上……6.细节描写它是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细节要求真实、典型、细微、传神。
张贤亮《绿化树》写劳改中的章永邻拿农妇马缨花给他的白面馍馍时有这样一个细节: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它就在白面馍馍的表皮上,非常非常地清晰,从纹路来看,它是一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噗!我一颗洁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馍馍上去了。
细节描写以真实为生命,它来自于对生活的精细观察,反复提炼和加工。
细节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其它各种描写,如许地山的《落花》对落土的花瓣的描写.其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08上海7 08湖北 167.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一种间接方法,主要用来写人物。
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和评价,达到间接表现人物的目的。
《陌上桑》写采桑女罗敷的形象。
通过行人、少年、耕者态度的反映,生动传达其出众的美貌。
其作用间接表现人物8.环境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1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对以上这些的描写就是环境描写。
由于人在感知周围环境的时候无非是动用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因此,作者们要让读者感受到他所描写的环境,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情绪体验,就必须也从这些方面去描写,比如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这些描写恰好相对应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其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9.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构成场面描写须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必须有产生各种关系的人物,单个人构不成场面;其二是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才能构成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其作用为人物的塑造。
情节的展开提供具体的背景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说明: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韵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miǎn腆tiǎn;夏雨滂püng沱tuï,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chün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xÿ沥lì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qiâ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jǔ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cuün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juý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fâi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8分)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
第二问(4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234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1.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有相似之处。
比喻要求喻体和被比喻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而象征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也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所区别的是比喻属于修辞范围,象征则是艺术手法。
其次比喻的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但是象征只是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义,其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体会。
06辽宁高考题: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mî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
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
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
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4分)【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
(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
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2分)短短一句话,由两个小句子构成。
理解其含义,先是解剖“春的神意”,再是解剖“垂杨”的性格特征,最后两相结合,得出答案。
2.衬托(烘托)行吟阁遐想黄秋耘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
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
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huán了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