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后现代文化研究
中文考研经典论著推荐
中文考研经典论著推荐众所周知,中文考研所考察的知识范围特别广泛。
因此,我们必须在详细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尽量多看一些经典论著。
只有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答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鉴于这样,勤思中文考研团队的老师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经典论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中国古代文学1、褚斌杰《儒家经典与文化》《诗经全注》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八代诗史》《诗歌高潮与盛唐文化》5、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6、夏晓红《晚期社会与文化》7、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8、丁夏《咫尺千里--明清小说研究》9、袁行霈《中国文化概论》二、中国现当代文学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2、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3、王瑶、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4、戴锦华《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5、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1921:谁主沉浮》6、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7、王晓明《潜流与漩涡》《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8、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现代文学研究论衡》《美的偏执: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10、吴晓东《文学的诗性之灯》《从卡夫卡到昆德拉》11、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第三版)1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现象》13、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1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鲁迅作品十五讲》《心灵的探寻》《对话与漫游》15、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16、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1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18、温儒敏《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文学史的视野》《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方锡德《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三、中国古代文论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注意:重点了解《毛诗大序》、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
后现代主义评介
文史哲园地后现代主义评介张文瑜摘 要 理论学家通常认为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反拨。
但要确切理解两者的关系需从美学和社会学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
现代主义源自广义上被称为现代主义!的美学运动。
后现代主义吸纳了现代主义的美学观点,但它在对待许多趋势的态度上根本不同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关注知识的组织这一问题,后现代主义似乎提供了进入全球消费文化的一些方法,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方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
我们很难给它下定义,因为它是出现在艺术、建筑学、音乐、电影、文学、社会学、交际学、技术等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一种文化倾向,是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
该术语本身就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后!产生的时间划分问题;二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两者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本文主要从美学和社会学这两个层面就这两个问题对后现代主义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
在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间上,理论家们各持己见,至今未达成理性共识!。
荷兰学者汉斯∀伯斯顿对此问题提出了比较中肯切实的意见。
他在与佛克马合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1986年)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经历了四个衍化阶段。
1934~ 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禀有了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1972~1976年,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
这一发展轨迹显示出这样一种内在逻辑:后现代主义既具有颠覆精神和反文化姿态,以及对传统的绝决态度和价值消解策略,同时在一定情境下,他自身具有的悖论性格使它反对自己。
根据种种说法,基本上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30年代)中,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母胎撕裂,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
浅谈术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史
浅谈术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史摘要:德国哲学新锐大师沃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从现代主义走出的道路》中对“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追根溯源,详细介绍了它的源起和发展史。
在“后现代主义”一词频频闪现的今天,这个有些令人费解的术语已挤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它越来越多地作为“新奇特”和“时髦”的代名词被人们所接受,当有人将“后现代主义”当作哗众取宠、不合逻辑的笑料,笑称“看不懂的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一面受追捧、一面遭误解的“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意欲何为。
被称为德国哲学新锐大师之一的沃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试图解释这个问题,并在他编著的《从现代主义走出的道路》[1]的前言中对“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追根溯源,详细介绍了它的源起和发展史。
本文试概括介绍他在该书中对“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源及发展的解答。
一、源起韦尔施提到,作为一个形容词“后现代”最早出现在1870年。
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钱普曼(John Watkins Chapman 1832-1903)提出,他和他的朋友要将油画绘画方法推进到“后现代”油画时代。
“后现代”油画是他在个人画展中提出的口号,他以“后现代绘画”(Postmodern Painting)一词来表示对当时法国印象派,即所谓“前卫”画派进行超越的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但韦尔施同时也指出,这个术语的首次出现并未对后世产生影响。
“后现代”的第二次出现是在1917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潘维兹(Rudolf Pannwitz)在《欧洲文化的危机》一书中提到“后现代”这个形容词。
他在书中提到“后现代的人”的概念,将“后现代的人”描绘成是一个超越“现代”危机的形象。
(引文见 A3Z5-8:“那个经过体育锻炼的、有民族意识的、有军人素养的、受宗教激发的后现代的人是一个在颓废野蛮环境下披着坚硬外壳的软体动物,他从欧洲虚无主义极端革命所产生的巨大的颓废而难产?的漩涡中奋力游来。
_平面化_表征的提出及产生语境_金哲
美国的费德勒、苏珊·桑塔格、丹尼尔·贝尔、法 国的罗伯-格里耶等人,就已经分别涉及到“平 面化”概念的某些内涵,而詹姆逊则正式提出了 这一概念,因此有必要追溯一下相关的论述。
美国的艺术批评家莱斯利·费德勒在《新的 变型》、《先锋文学的死亡》两篇文章中,指出当 前大众的流行文化已经成熟,它具有“趣味的、 愉快的、民主的”特征,对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 的权威地位构成了挑战。1968 年他更明确地喊 出 了 那 句 著 名 的 口 号 : “ 跨 越 边 界 — ——填 平 鸿 沟”,呼吁人们转向日常生活和商业文化,试图 把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的界限打破。显然
身的感官经验上取得更新,如果不能从传统经 验中走出来,就无法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当代艺术致力于把观众拉进到艺术活动中去, 共同参与,取消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贝
理论视野 2013·01 文艺评论 33
尔所提出的“距离的消蚀”已经十分接近平面化 (或无深度)这一概念,而且区分得较为详细,但 同样并没有认为它是整个后现代社会文化的最 基本表征之一。
性”。③贝尔将“距离的消蚀”分为三种情况:社会 距离的消蚀、心理距离的消蚀、审美距离的消 蚀。他分别指明: “社会距离的消蚀,意味着礼俗 的消失,文明礼貌的腐蚀,这已经使人与人之间 的接触容易处理了,而且允许个人有自己的‘步 伐’”,④而“心理距离的消失意味着时间的暂 停”,⑤就是指内在时间(即心理意义上的时间) 的暂停,并不是说外在的客观时间停滞不前,一 些极端后现代主义者就认为后现代社会的人们 就处于时间的暂停状态。“审美距离的破裂意味 着一个人失去了对经验的控制— ——即退回来同 艺术进行对话的能力”,⑥这句话道出了现代性
张差异。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我们应怎样看待差 异与总体性的关系。尽管詹姆逊始终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总体化主张,但与此同时,他又意识到 当下社会正发生着新的变化,体验到新的文化 现象的种种刺激,这就启发他以一种新的理论 眼光来看待这些带有差异性质的因素。詹姆逊 接受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雷德蒙·威廉斯 的文化主导因素理论,威廉斯认为在一个社会 的文化系统中存在着多种文化因素: “既存在着 主导性的文化因素,又存在着过去社会文化的 残留因素,同时还有正在不断被创造出来、但处 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新的意义、新的价值观、新的 实践、新的人际关系等等。”輥 輯 訛据此理论,当前现 代时期的古典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时,现代主 义则处于边缘地带,但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它在 现代社会时期一跃成为主导性文化,原先的前 现代文化则成为残存因素,失去了主导性地位, 依照同样的规律,詹姆逊认为在当下的晚期资 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着多种样式的文化,前现代、 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由于时代的发展 阶段决定了当下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是后现代文 化,那么从这一理论的角度来看,应当这样理 解,詹姆逊的平面化或无深度表征概念仅是对 后现代社会中的主导性文化的概括,而不是代 表整个当下社会的所有文化,尽管詹姆逊本人 没有这样明确说明过,但这样来把握平面化概 念无疑就避免了将这一特征完全总体化的嫌 疑。所以,我认为平面化这个概念既是差异性 的,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总体性。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系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A类: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8.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10.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14.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15.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17.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3. 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4.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7.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9. 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0.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11.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4.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5.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史学史书目3
(三)有关专著1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一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2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卷第三四分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3 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年4 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 宋瑞芝等:《西方史学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6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 张广智:《克莱奥之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8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9杨豫:《西方史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杨豫:《西方史学史》,台湾云龙出版社,1998年11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夏祖恩:《外国史学史纲要》,鹭江出版社,1993年13侯振彤等:《欧美史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4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1989年15绍特韦尔:《西洋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16班兹:《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17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18陈勇、罗通秀:《西方史学思想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9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0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21郭小凌:《克莱奥的童年——古典西方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2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23默雷:《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24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25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学史》,东北师大历史系编印,1986年26雷家骥:《中古史学观念史》,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27孙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8卢文中:《西方史学史》(近代部分),东北师大刊印稿,1985年29苏联教育部:《欧美近代现代史学史》(上下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30维诺格拉多夫:《近代现代英国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1年31德门齐也夫:《近代现代美国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32张广智:《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3陆象淦:《现代历史科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34董进泉等编:《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35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36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1996年37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8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华夏出版社,1989年39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0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41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2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3吉伯特、克劳巴德:《当代史学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2年44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45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6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47何兆武、陈启能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48鲍绍霖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9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50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51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2罗凤礼:《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53斯坦纳德:《退缩的历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4科瓦利琴科:《计量历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55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6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57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8年58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59张玉洁:《历史学的新领域》,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60石田一良:《文化史学:理论与方法》,台湾淑馨出版社,1998年61余德慧:《生命史学》,台北云龙出版社,1998年62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63唐德刚:《史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4余精一:《世界历史学说批判》,台北联鸣文化公司,1981年65塔克曼:《从史著论史学》,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66王德昭:《历史哲学与中西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67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8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69启良:《史学与神学——西方历史哲学引论》,湖南出版社,1992年70朱孝远:《史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1赵干城、鲍世奋:《史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72张广智:《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商务印书馆,1981年73张广智:《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74费里埃:《圣奥古斯丁》,商务印书馆,1998年75斯金纳:《马基雅维里》,工人出版社,1985年76奥西诺夫斯基:《托马斯·莫尔传》,商务印书馆,1984年77博克:《蒙田》,工人出版社,1985年78阿尔塔莫诺夫:《伏尔泰》,商务印书馆,1987年79葛力、姚鹏:《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80刘绍学:《理性之剑:重读伏尔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1赵雅宏:《伏尔泰:思想解放号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82丁子春:《伏尔泰》,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83戴金波编著:《伏尔泰》,辽海出版社,1998年84尤利伟:《伏尔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85张学哲:《伏尔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86肖雪慧:《理性人格:伏尔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87孟华:《伏尔泰与孔子》,新华出版社,1993年88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89范进:《康德文化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90陈元晖:《康德的时空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91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2王连喜:《黑格尔历史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93朱谦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94薛华《黑格尔对历史终点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95古留加:《黑格尔小传》,商务印书馆,1978年96凯内:《卡莱尔》,工人出版社,1987年97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98郑海瑶、陈引驰:《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丹纳的<艺术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99王锦圆、盛志光:《精神世界壮丽日出的画卷——<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0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01张雄,陈鸣达编:《文明:充满生死搏斗的神秘剧——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02阎沁恒著:《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与文化史观》,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103巴宾:《弗洛伊德——科学时代的解梦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4曼诺妮:《弗洛伊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5沃雷姆:《弗洛伊德》,昆仑出版社,1999年106斯通:《弗洛伊德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07王小章等:《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8徐信华:《弗洛伊德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9文聘元:《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作家出版社,1997年110陈婉莹:《弗洛伊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111郭良:《弗洛伊德》,开明出版社,1997年112欧文:《弗洛伊德传:心灵的自白》,华龄出版社,1997年113胡金林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114江畅:《开拓心灵的大陆:弗洛伊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15李铮:《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黄山书社,1988年116克拉克:《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些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17洪丕熙:《弗洛伊德生平和学说》,重庆出版社,1988年118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19斯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大师》,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120杨恩寰:《弗洛伊德:一个神秘的人物》,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121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2高宣传:《弗洛伊德传》,作家出版社,1986年123奥兹本:《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三联书店,1986年124彭刚:《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5巴德考克:《莱维—施特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126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7德勒兹:《福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28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129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30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31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3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33麦克尼:《福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34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35谢里登:《求真意志——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36刘述先:《文化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37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138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三联书店,2000年139达夫里扬:《技术·文化·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40卡西勒:《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141李秋零:《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42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43陈宣良:《理性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44科廷汉:《理性主义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45柯林斯:《理性主义者》,台湾小知堂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146刘易斯:《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147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版社,1998年148霍勒:《浪漫主义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149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150水上洋子:《浪漫主义》,台北小畅书房,1991年151田文信:《论浪漫主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52杨江柱、胡正学主编:《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年153格兰特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历程的追踪》,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5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55罗刚:《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56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57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58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1997年159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60滕守尧:《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161肖烨:《知识的双刃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162姜静楠、刘宗坤:《后现代的生存》,作家出版社,1998年163曾艳兵:《东方后现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64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三联书店,2000年165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66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67张立波:《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民族出版社,2002年168姚大志:《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年169塞德曼编:《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新视角》,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70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71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72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73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74赵光武主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年175尚杰:《解构的文本:读书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76文聘元主编:《破碎的镜中像:后现代哲学》,鹭江出版社,1999年177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78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179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80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81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82伯格:《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83高立民,赵军:《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84王宾:《后现代在当代中国的命运:主体性的困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85河清:《现代与后现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18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87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88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189汪亚明等:《后现代学科与理论》,台北生智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190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191梁燕城:《巨变时代下的沉思:绿色、民主与后现代思潮》,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90年192叶维廉:《解读现代、后现代: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思索》,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193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五四书店,1989年194陈荣灼:《“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8年195梁浓刚:《快感与两性差别: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一些侧面》,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196钟明德:《在后现代主义的杂音中》,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89年197哈山:《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3年198高宣扬:《后现代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99张国清:《后现代情境》,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200康纳:《后现代文化导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201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202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203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04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05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06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07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08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09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10加迪编:《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211吴国盛:《时间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12列文:《时间地图》,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213炊格尔:《时间与传统》,三联书店,1991年214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215夏基松等:《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216卡尔霍恩:《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217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218刘仲亨:《社会科学与当代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19王正萍等:《社会科学简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220康马杰:《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221夏军:《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222夏军:《非理性世界》,三联书店,1993年223王守昌:《新思潮:西方非理性主义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224李步楼:《非理性主义与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225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226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人民出版社,1985年227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228胡木贵、郑雪辉:《理解——现代人的困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229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30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31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232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233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234俞吾金:《思考与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3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236杨寿堪:《冲突与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37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238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三联书店,1997年239郑福林,李秀峰主编:《现代西方四大社会思潮》,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240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241何景熙,王建敏主编:《西方社会学说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242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243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244宋正海、孙关龙:《边缘地带: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学苑出版社,1999年245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学林出版社,2002年246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三联书店,2003年247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48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49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50纳日碧力格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5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52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53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三联书店,2002年254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55伯恩斯、皮卡德:《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6麦卡拉:《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7塔克尔:《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史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8斯威特:《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59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260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61张广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一位东方学者关于西方史学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2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3韩震,董立河:《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64于沛:《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 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265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266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267郑智鸿:《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学》,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7年268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 年鉴学派,192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69崔艳红:《古战争: 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270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 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71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272易兰:《兰克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273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274杜维运:《变动世界中的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75汪荣祖:《史学九章》,三联书店,2006年276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277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278王笛:《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79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80林芊:《历史理性与理性史学: 伏尔泰史学思想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年281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82海登·怀特:《元史学: 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译林出版社, 2004年283李勇:《鲁滨逊新史学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年284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285赖建诚:《布劳代尔的史学解析》,台北县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286张广智,陈恒:《口述史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87艾伦·阿克塞尔罗德:《历史学家箴言录》,海南出版社, 2003年。
后现代主义
自启蒙主义开始,理性就被现代哲学尊为至上的权威。(而后现代把对理性的怀疑态度作为其最重要的标识)。但当代哲学对理性的责难却并非始于后现代的发端。在启蒙诞生阶段,经验论者就与理性论者有过激烈的争论;后来康德(Kant)虽然构造了一套完整的理性认知体系,他却首先对启蒙思想的知行观(即理性认知经验主导一切的说法)进行批判,提到人的先天认知能力的局限性(Habermas,1971,Knowledge&HumanInterests,p4-14);接着,黑格尔对认知的历史局限性的思考和对知识的异化问题(知识对人的控制与奴役)的初步探索都成为使“现代性”产生动摇的关键(ibid);到了19世纪末,尼采提出非理性主义,对现代理性发动总攻,其后激荡出了以彻底反传统、反理性、反整体性为标志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王岳川,1992,《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P151)。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种子生发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态势。从对黑格尔的继承来说,先有法兰克福学派对知识异化 的进一步阐释,继而导致马尔库塞(Marcuse)将矛头直接指向工业社会与科技进步的左派激进革命和福科将矛头指向话语权利的新保守主义的一部分(右翼); 马尔库塞
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道德;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这样,男性传统的解释就被女权主义者和被边缘化了的解释者解构了。 后现代主义 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在灵命生活里,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有舒服的感觉)。但后现代主义的反“元解释”和“文本意义”也暗示着它本身的存在也大有问题。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淫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在这种消极主义将价值颠 后现代主义
中西会通的学术旨趣与人生境界——论王岳川教授的前沿学术研究和创新
代表一切 , 但是他坚信 , 伟大的学术成就必然是 由数量作为台基的。因为金字塔没有宽 阔的底 座 就无 法保 证 它 的高度 ,如果 没有 E积 月 累所 t 思 所写 的数 量 累积 而达 千万 字 , 而要 成 为 “ 量 从
釜
皙
多万字的《 ,由于劳累过度而持续一周
的 正是 因为 有他 “ i ( 止 ” 高 ir j n 的学术 , 也有 他 “ 游 t 玄” L , 太 的艺 术 。在某 种 意义上 说 , 王岳 川 既具 I
1 高 乎丢了 命。 想见, 他如此 命 H 蠢 烧几 性 可以 让 拼
命三郎” 的代价 是 :94年 7月 , 19 王岳 川 为 2 0 0
现 代 主 义 文化 研 究》 北 京大 学 出版 社 ,9 2 。 ( 1 9 )
此 书 写 于 18— 9 1 . 国 内第一 部 全 面介 9 9 19 年 是 绍 反 映在思 想 、 学 、 哲 文化 、 学 、 学等 领域 的 诗 美
万 物 , 求 上下 古 今 中外无 所 不通 , 力 最终 在 “ 德 体器用” 中达 到“ 以贯 之 ” “ ” 一 之 道 !王 岳 川 正
是 这样 一位 学者 。作 为 一位具 有 前沿 拓展 意 识
诗 歌 意境美 》 出色地 完 成 了大学 学业 , 由此 也可 知 王岳 川 当年枯 坐 图书 馆善 本 书室 苦读 苦 写 的 学 术艰 难 和论 文 分量 , 更 令人 感 动 的是 , 而 6年 后 他在 北 京 大 学 获得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的 时候 , 其
・
西方后现代主义重要学术专著 , 开时代之先河 。 这本 书 思想 缜密 深邃 。行 文 言简意 赅 ,条 理 清 晰, 对后 现代 做 了全 景式 的扫描 , 后现代 主 义 是 研究 的重要 参考 书 , 影响甚 大 。其二 , 系统 地 他 给 中国学术 界提 供 了后学 研究 资料 ,主编翻 译 了 中 国学 者 编译 的 第 一 部 后 现 代 主 义 文本 选 集— — 《 现 代 主 义 文化 与 美学 》北 京 大 学 出 后 ( 版 社 ,9 2 。该 书选 译 了西方 后现 代 主义重 要 19 ) 思 想家 的代 表著 述 。为 中 国后 现代 主义 的研 究 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照。其三。他全面清理了 中 国后现 代 ( 殖 民) 后 主义 话语 , 出版 了第 一 部
无法弥合的事鸿沟——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及运用其解读中国文本
内容摘要美国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作为“新叙事理论”的一个派别,具有后经典叙事理论所共有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理论派别的独特方法和视角。
它无疑是一种教化哲学,体现了后哲学文化的精神向度和理论品格:坚持反基础论的观点;注重交流与对话;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
修辞性叙事理论将严谨的叙事形式考察与对叙事接受语境,特别是阅读伦理、意识形态的关注结合起来,将文本内部的形式审美研究与文本外的社会历史环境结合起来,注重作者、文本和读者在叙事的动态进程中的互动和协同作用。
修辞的概念随着人们对语言、观念、信仰以及世界的认识的变化有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模式以其多维的观察角度,动态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构成了西方后经典叙事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中国缺乏解构主义传统,汉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解构主义所揭示的语言的修辞性和与意识形态的关联等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隐藏在中国文本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一刻都未停止过,费伦的理论对于我国的叙事理论和批评实践,也颇有可资参照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修辞性叙事理论;叙事形式;意识形态;中国文本AbstractAsagroupofnewnarratologies,AmericannarrativetheoristJamesPhelan’Srhetoricalnarrativetheoryhasgeneraltraitswhichpost—classicalnarrativehaveincommon.atthesametime.Italsohasspecialmethodologyandperspective,whichisdifferentfromothertheorygroups.Itdoubtlessisanedificatoryphilosophy,andembodiesaspiritualdirectionandtheoryqualityofpost-philosophjcalculture:insistsontheviewsofanti—basictheory;emphasizesexchangeanddialogue;emphasizespragmatismandillumination.Therhetoricalnarrativetheorycombinestheprecisesurveyofnarrative—modeandthefocusonthenarrativereceiving—context,especiallyonthereadingethicandideology.theaestheticstudyingofinternaltextandthesocialhistoryenvironment,whichisoutofthetext.Itnoticesreciprocalandcommunalfunctionofwriter.textandreaderinthemovablecourseofnarrating.Theconceptofrhetorichasacomplexevolutionalcoursewithpeople’Sknowledgeaboutlanguagethoughtbeliefandworldchanged.Withmultiformperspective,movableinsightandwide—fieldeyesight.Jane’SPhelan’Srhetoricalnarrativetheorybecomesanimportantpartofthepost-classicalnarrativetheories.Asthoughchinalacksthetraditionofdestructuralism,asoneofmanylanguages,theChineseexistsobjectivelytherhetoricoflanguageandrelationtotheideologywhichthedestructuralismdiscovers.thestrugglesamongideologieswhichhideintheChinesetextneverstops.Phelan’StheoryhassomevaluetOrefertoandassimilateforChinesenarrativetheoryandcriticismpractice.Keyword:rhetoricalnarrativetheory;narrative·mode;ideology;Chinesetext2绪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叙事理论呈现出结构主义叙事学受到冲击之后多种研究方法并存的多元局面:如以丁·希利斯·米勒的《解读叙事》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叙事理论:以苏珊·s·兰瑟的《虚构的权威》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以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叙事》为代表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以戴卫·赫尔曼的《新叙事学》为代表的多种跨学科叙事理论;以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为代表的后现代叙事理论等等。
王岳川书法
王岳川书法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55年9月生,四川安岳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4年列为“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列为北京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1996年列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评审专家,1997年列为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1998年到日本金泽大学任客座教授两年,2006年在韩国当选为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现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学术著作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文艺现象学》(译著),《艺术本体论》,《书法艺术美学》(合著),《思·言·道》,《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目击道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散论》,《中国镜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全球化与中国》,《中国书法文化精神》,(韩国版),《王岳川文集》(十卷本,韩国版),《发现东方》,《中国文化身份》,《诗性东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主编著作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60卷),《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9卷本)。
《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两卷本),《一生的读书计划》(20卷),《季羡林学术精粹》(4卷),《中国后现代话语》、《西方艺术精神》,《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大文化书法研究丛书》,《中外名家书法讲演录》。
后现代理念与新世纪诗歌生态状况
生了重要 的影响 。为 了适应 多元文化需要 , 权威刊物进 行改版 , 民 间刊物增 多 , 各类诗 歌年鉴 出版 ; 互联 网的迅速
发展 , 也影响了诗歌的走向 , 政府 的诗歌 活动频繁 , 诗歌奖项繁 多 , 诗歌写作与研 究 、 翻译 呈多种形 态。后现代观念 影响诗歌生态 的同时 , 也有负面作用 。 关键词 : 后现代 ; 宽容 ; 多元 ; 歧见 ; 诗歌生态
在 。这份 刊物 相对 民 间刊 物 来 说 , 更 关 注 国 家 意识 形态 , 一 直 都 以刊 发 名 人 诗 歌 为 主 。但 也 要 肯 定 ,
义” , ② 在6 0 年代 中后期 , 表现出“ 与现代主义作家
的精英 意识 彻底 决裂 的精 神 ” ; 7 0年代 末 至 8 O年 代
58
有所了解 , 这并不是艾青 的优秀之作。在这一期发
文 的著 名人 物 有林 凤 眠 ( 画 家) 、 苏叔阳 ( 小说 家 ) , 周 良沛 ( 诗歌 研 究者 ) , 卞之 琳 ( 翻 译 奥登 的诗 ) 、 臧 克家、 公刘 、 雁翼( 三人 答 问) 、 蔡其 矫 ( 司 空图《 诗 品 选译 》 ) 、 丁国成 ( 编辑) 、 何达 、 李瑛 、 杜运 燮 、 任 洪渊 等 。发 表诗 作 的大 多不 是诗 人 , 写 诗 的在 《 诗刊》 发
2 0 1 3年第 4期 第2 6卷 ( 总 1 3 0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HAI NAN NO RMAL UN I VER S I T Y
No . 4 2 0 1 3 G e n e r M No . 1 3 0 Vo 1 . 2 6
目设计尽量“ 亲民” , 如第 6期的下半 月, 就有“ 少年 诗星” 、 “ 双子星座 ” 等, “ 中国诗歌版图” 中有地方
从_解构_到_建构_20年_后现代主义_在中国的接受述评
理 论 探 讨从 解构 到 建构20年 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的接受述评范方俊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D C 霍伊在谈到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联时,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后现代主义可能被看作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最近思潮。
而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后现代主义被正式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回顾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密切关联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一、20世纪80年代:早期介绍与杰姆逊的影响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文艺领域正值西方现代主义大规模引入时期。
正是在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系统性的译介过程中,在中国出现了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最初介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外国文艺 1981年第6期刊登的汤永宽的译文 展望后期现代主义 和 国外社会科学 1982年第11期发表的袁可嘉的 关于 后现代主义 思潮 。
展望后期现代主义 (The P ros p ect o f Post m o d ernis m)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文学批评家阿兰 罗德威(A llan Rodw ay)综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关联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阿兰 罗德威罗列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上 流露于个人的痛苦 的特征以及它在方法和方式上 着迷于虚构 的试验主义艺术手法,并举实例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作家与20世纪20年代以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之间存在着明显 重复 、 延伸 以至 相似 。
在袁可嘉的 关于 后现代主义 思潮 一文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 后现代主义 (Post m oder n is m)是6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文化思想界、理论批评界讨论得 最热烈的 话题之一。
袁可嘉在文章中表示对后现代主义是否可称为 一个独立于现代主义以外的运动 还需打上一个问号,这显示出作者已经注意到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分野和区别。
后现代主义
文化的构建之路——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于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孕育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在欧美达到巅峰。
它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其影响相当深远,不仅在欧美各国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而且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引发了一股仿效的热潮。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四个基本的审美特征: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距离消失。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第一次见面,是1985年由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詹姆逊在北大讲授他的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
北大教授王宁于1991年主持翻译的《走向后现代主义》一书,则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门前沿科学。
之后,由王岳川、尚水于1992年编选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一书,更为系统地译介了后现代文化和美学方面的主要文献,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迅速蔓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蔓延兴盛迅速扩展到除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后现代主义特征最为明显的领域是文学与前卫美术,如当时的现代派和寻根小说)。
于是,一批在文艺理论界有声望的学者激情宣称: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来临了!且不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单就是否在中国产生了真正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十分可疑,而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却为当时的理论界所忽略,至少也可以说对这一根本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源于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
当西方生产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体生存方式与生产活动的限制,个体的生存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被纳入了固定的程式之中,引发了个人对人生意义的消极对待。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的生存发展构成了胁,使得一部分的思想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学术目标发生了重大的偏离,使其对西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信任发生了根本动摇。
关于“后学”文化理论的反思性批评--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文艺学博士生、硕士生讨论会纪要
Ⅵ . 1 No 2 3 .
关于“ 后学” 文化理论 的反 思性批评
— —
北 京 大 学 中文 系部 分 文 艺 学博 士生 、 士 生 讨 论 会 纪 要 硕
王岳川 ( 主持 )
( 书大 学 中立 慕,北京 10 7 ) 北 0 8 1
【 要】 泰纪要中, 摘 主持人及与畚者肌不同侧面对我耳当代后现代理论杜评者的观点做了阐释。 对后
清一些复 杂 的 问题 . 逐渐 接近 “ 事情 本 身 ” 。这 次 讨论 的主题是 后 现代 理论 的批 评者 , 因此 , 对推进 者 和客观研 究者 的观 点暂不 予审 理 。
选择后 , 启蒙 应当再次在中 国复苏 ; , 其三 他强调
了“ 批判” 一词的本真含义。他认为批判首先是来 自于批评者对 自 身所处传统的批判, 也就是说, 批 判首先 应该是 自我批 判。但 是后 现代主 义 的推 进 者 只批 西方 现代 性 , 对 中 国当 下语 境 缺 乏反 思 却
5 ・ 0
维普资讯
中国也 产生 了“ 现 代主 义 ” 后 。把别 人 所 谓 的 “ 后 现代主 义” 文学 的特 点一二三 四加 以归 纳, 与我 们 自己的现 当代 文 学作 一 番对 照 , 后轻 易地 得 出 然
值, 它完全 囿于 主观主 义 、 怀疑 主义 、 对主义 、 相 虚 无主 义, 时髦 的游戏代 替严 谨 的学术 。 用 面对 中国 的后 现代 问题 , 另一 位 学 者邓 晓 芒 不仅 从哲学 角度 、 时也 从 文 学 角度 做 出 了 自 己 同 的 回答 。他认 为 , 在后 现代 的讨论 中, 们将作为 人 时代 的“ 现代状 况 ” 后 与作 为 一 种 思 潮 的“ 现代 后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
后 现 代 主 义 小 说 的 研 究 现 状 述 评
任 红 红
( 州 交 通 大 学 文 学 院 , 肃 兰州 兰 甘 707 ) 3 0 0
摘
要: 国内外后现代主 义小说 的研 究成果 可谓 汗牛 充栋 , 国外学 者对后 现代 主义 文学地研 究起 步较早 , 是伴 随
“ 现 代 主 义 ” 念 及 其 特 征 辨析 与界 定 开 始 地 。 国 内对 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地 研 究 始 于 1 世 纪 8 后 概 9 O年代 , 现 代 主 义 与 小说 地 译 介 与 研 究如 影相 伴 , “ 小 说 ” “ 色 幽默 ” 如 新 和 黑 等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流 派 , 存 在 主 义 小说 、 识 流 小说 等 一 和 意 起 被 引进 。纵 观 近 二 十 多年 以 来 国 内外 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的研 究成 果 , 要 研 究领 域 包括 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的 总 体 特 主
疑 和 批 判 — — 接 受 — — 理 性 批 评 等 几 个 阶 段 。研 究 后 现 代 主义 小 说 的 学 者 越 来 越 多 ,0 2 2 0 2 0 — 0 8年 间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 研究的顶峰 , 得了相 当的成就 , 取 有多部 专著 和上千 篇 论文 问世。专著如下 : 王钦峰 著《 现代 主义 小说论 略 》 陈 后 、 世丹著《 国后现代 主义小说 艺术论 》 胡全生著《 美后 现 美 、 英
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 的研究成果 可谓是汗牛充栋 , 国 外学者对后现代主义 文学地研 究起 步较早 , 伴随“ 现代 是 后 主义” 概念与特 征辨析与界定开始地 。国内对后现代 主义小 说地研究始于 1 世 纪 8 9 O年代 , 与现代 主义小说地译介与研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如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年代。
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从北京、纽约到巴黎,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
这一激进主义也反映在西方学术界。
自那时以来,西方文化便开始为一股思潮所缠绕,其代表人物是极具批判性的福柯、德里达、布希亚等人,而他们的矛头则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
到了70年代,人们开始将这一思潮统称为“后现代主义”,其影响力也开始触及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
受此影响,许多自文艺复兴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信仰和概念开始为人所怀疑。
到了目前,这一趋势似乎呈现一种淡化的趋势,有人甚至开始讨论所谓“后后现代”。
,第4—15页。
)但在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退却,正好表现出它的一些思想概念,已经开始潜移默化,逐渐在人们的态度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从“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蔓延来看,也有一个过程,开始在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学、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
可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疑问和挑战的最后堡垒,就是西方的现代历史学。
更确切一点说,后现代主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它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
虽然有一些关注史学理论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有所关注,但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当在90年代中期左右。
在1989年便在美国的《历史与理论》上发表了历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论文,见28:2,第137—153页。
但是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关系的专着则直至1990年代中期左右才出现,如托波尔斯基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历史学:对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贡献》。
另外Joyce Applyby,LynnHunt, Margaret Jacob的《论历史学的真相》也谈到后现代主义,并非专论。
)这一时期的中文学术界,特别是文学界,也已经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出版了不少翻译和研究的着作。
如果要想作一个比较的话,可以发现这么一个不同:台湾学界更注意经典原着的翻译,而大陆学界则偏向于评述,并且多数持一种批判态度。
浅析后现代哲学如何体现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1
浅析后现代哲学如何体现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由上可见,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于西方传统和现代哲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要否定人类所有的文明,而是通过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批判来改变人们对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的传统的、单一的和确定不变的看法,从而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起来。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在终结西方传统和现代哲学的同时也在建构着新的价值基准。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每个流派都在追寻着各自理论不同的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仍然体现着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后现代”的“后”其实是一种“辩证性的反”,也就是指它的存在跟前面出现的原因、现象等是具有连续性的,它在这种连续性中以一种反省的态度,尝试去反抗前面的现象。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后现代”的“后”,又具有叛逆、抗拒、颠覆的意味。
“后现代”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发展到一个巅峰后的一种逆转。
一旦社会发展到一个高峰,人便会开始反问:“这样的社会好吗?”人们感激机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又开始厌烦机器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为此,他们想把机器一脚踢开,重新生活于田园,回归大自然。
后现代哲学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以人的生存价值为研究对象,在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情怀,为人们观察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使世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探究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从人自身出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投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象征意义。
只有在活生生的生命中,在比较纯粹的意识体验里,人们才能获得一种关于人生活意义其问题回答的可能;人们才能理解,意义乃是人对于世界之整体的一种体验。
正因为人是意义,所以才会有意义的世界及意义的结果,从而在根本上反叛虚无。
哲学只要存在,它就会随着人性的发展而发展,但它的发展方式是自我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
从今天对人的本性的反思和理解来说,就会看到人之为人的那个本性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属于人的“自为的”本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景观后现代主义已经来临, 这一事实谁也不可能否认。
然而 , 面对后现代主义 , 人们感到过去所依持的价值态度和观念体系开始崩塌 , 精神走向发生偏移。
于是 , 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 : 后现代主义究竟是极端的现代圭义 , 还是否定的现代主义 ? 它同现代主义究竟具有一种什么关系 ? 它大体构成一种怎样的理论景观 ?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20 世纪 60 年代初 ,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 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阶段 , 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 , 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 , 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 , 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 , 各种文化 ( 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 ) 倾向更迭汰变。
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 , 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 , 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的 " 显学 " 。
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 , 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 " 反动 " 和 " 承续 " 的逻辑必然性。
因此 ,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 20 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 ,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
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 , 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 ; 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 , 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 ?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 , 使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 50 年代以后 , 现代主义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 , 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
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 , 它一出现 , 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 , 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
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
这种看法既不准确 , 又与后现代发展的事实相悖。
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 , 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谊取向的问题。
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 , 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 " 语境 ", 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 , 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 , 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化危机 ( 利奥塔德 ) 。
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 , 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 , 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
从此 , 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 ,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 , 商品禀有一种 " 新型 " 的审美特征 , 而文化则贴上 7 商品的标签。
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在后现代兴起的时间上 , 理论家们各持己见 , 至今未达成理性 " 共识 " 。
但撮其要 , 其主要说法有以下几种 :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家伊哈布·哈桑 (Ihab Hassan) 在《后现代转折》 (1987 年 ) 中认为 , 后现代主义一词的 " 源头 " 最早可以追溯到弗·奥尼斯(F- Onis), 他在其 1934 年出版的《西班牙暨美洲诗选》中 , 首先采用Postmodernism 一词。
随后 , 费兹 (D.Fitts) 在 1942 年编辑出版的《当代拉美诗选》中再次使用此词。
这个词同样也曾出现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
哈桑一直是 " 后现代主义 " 这一术语和概念的最坚决的捍卫者 , 他认为 , 后现代主义真正兴起的时间是以乔伊斯 (James Joyce) 的《芬内根的守灵》 (1939 年 ) 为其上限。
而评论家奥康诺 (Frank O'Comer) 在《大学新才子和现代主义的终结》 (1963 年 ) 一书中 , 将英国 50 年代的 " 大学新才子 " 为中心的文学运动作为 " 后现代主义 " 的开端。
理查德·沃森 (Richard Wasson) 在《论新感性》 (1969 年 ) 中 , 则把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品钦和 " 新小说 " 家阿兰·罗伯一格里耶 (Alain Robbe-Grillet) 看作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标志。
德国当代文论家 M. 柯勒 (Michael kohler) 在《后现代主义 : 概念史的考察》中 , 更进一步地检讨了后现代主义一词的历史沿革 , 并提出了对 " 现代 " 、 " 后现代 " 、 " 当代 " 三个术语划分的严格标准。
当代重要思想家和理论家伽达默尔 (H.G.Gadarner) 、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福科 (Michel Foucault ) 、罗兰·巴尔特 (Roland Barthes) 、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哈贝马斯 (Jiirgen Habermas) 、利奥塔德 (Jean-Francois Lyotard) 、杰姆逊 (Fredric Jameson) 、斯潘诺斯 (William Spanos) 也对分期问题提出各自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看法。
伽达默尔和德里达都认为后现代主义产生于 60 年代 , 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 , 以新解释学和解构哲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现代思想舞台的 ; 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随 T 后工业社会 " 的来临而兴起的 , 是社会形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 因此 ,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 60 年代 ; 哈贝马斯则认为后现代主义兴起于二战以后 , 是一股反现代性的思潮 , 必须加以反抗 ; 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知识状况的集中体现 , 因此 , 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对 " 元叙事 " 的怀疑和否定 , 所以 , 他把后现代的兴起看成是 60 年代中期的事 ; 杰姆逊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症候, 标志着对资本主义深度模式的彻底反叛 , 其兴起时间是 50 年代 , 与消费的资本主义有 . 着内在逻辑一致性。
当代美国思想家斯潘诺斯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 " 复制 ", 其世界观是一种重偶然性、重历史呈现性的 " 机遇 ", 其兴起时间应追溯到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的存在哲学。
在后现代主义兴起问题上 , 提出比较中肯切实意见的 , 是荷兰学者汉斯·伯斯顿(Harls Bertens) 。
他在与佛克马合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 (1986 年 ) 一书中 , 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经历了四个衍化阶段。
1934-19 气 4 年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阶段 ;60 年代中后期 , 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 , 禀有了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 ;1972 年一 1976 年 , 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 , 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
这一发展轨迹 , 显示出这样一种内在逻辑 :"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 , 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
在某种情境中 , 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槟弃的、艺术风格 , 而在另一种情境中 , 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 ①总结上述种种说法 , 基本上可以认为 ,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 ( 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 ) 的产物 , 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 (30 年代 ) 中 , ②并在二战以嗣后与母胎撕裂 , 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 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前期。
其声势夺人并震摄思想界是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
这一阶段 , 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大师级之间的 " 后现代主义论战 " 。
到了 90 年代初 , 后现代主义开始表现出狂躁以后的疲惫 , 声势大减。
据此 , 杰姆逊认为 , 后现代之 " 后 ", 将是 " 新历史主义 " 登上历史舞台。
但这一看法 , 并未得到其它学者的证实。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 , 使当代西方各种问题和困境在大暴露的同时 , 又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场 " 革命的冒险 " 和 " 后现代转折 " 。
这种颠覆性的逆转和标新立异 , 已远远超出艺术领域和文学领域 , 而深达哲学、科学哲学、心理学气宗教、法学、教育学领域。
可以说 , 当代一流思想家元一不是站在思想最前沿问题上展开后现代主义论争的。
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裹挟的各种先锋性、多元性的哲学观念、美学理论和艺术流派 , 使得对其加以清晰描述遭遇到困难 , 然而 , 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它那 " 耗尽 " 般的喧嚣和骚动 , 去把握其主要的理论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特征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主旨转变, 是由某种内在逻辑或内在动力主宰的。
这一转变除了时间、分期及其领域形成的不同意见以外 , 在后现代主义是认识论还是本体论的问题上 , 在后现代主义反元话语、反中心论、反二元论、反体系性 , 重过程性、重意义的确定性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 , 也形成某种程度的分歧 , 并通过论争达到一定的共识。
在后现代究竟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问题上 ,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理查·罗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 那种自启蒙以来的" 镜喻哲学 " 和人的 " 镜式本质 ", 在新解释学和解构哲学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兴起以后遭到了空前质疑。
这种镜喻哲学的实质在于标榜认识论 , 而其中心则是一套去除差异而求同一的整体性观念 , 也就是寻找一种驭万为一的、把握现象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本体论根源。
因此 , 传统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不可分的 , 因为 , 哲学就是一种把握变中不变者、辨析流动中恒定者的观念体系。
哲学这一中心性的规范性目的 , 为人类话语设定了本体论轴心。
然而 , 在走向后现代的历程中 , 那种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 ( 本体论 ) 问题或认知 ( 认识论 ) 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已经终结 , 在新解释学与解构哲学声势夺人的今天 , 再认为存在一门只关心具有根本性问题的超级科学己值得怀疑 ; 再抱持在人类生活的思想和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一种 " 第一原理 " 的看法 , 已显得相当可笑 ; 再固守有独立于历史和社会发展之外的 " 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 似乎就有些荒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