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讲义上
有机化学讲义
可加用括号表示基团的连H接H,以H 使H其进一步简化。
(4)骨H 架H式H—H—H省略凯库H勒–式C–中C的–CH–C–H
H–C–C–C–C–C–H HHHHH
H HH H–C–H
H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C–C–C–C
CH3(CH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3 C–C–C–C–C
CH3
弯曲键没有实现最大重叠,弯曲程度越大,稳定性 越差。弯曲键的结合力小于σ键大于π键。
600 109.50
1040
对环烷烃稳定性的解释——拜尔张力学说(1885年)
① 以正四面体角109.50成键,是最稳定的结构。 ②假设成环C原子共平面。那么,环的几何角和 109.50相差越大,则环越不稳定。 ③由于这种角度差而产生的复原力称作——角张力
一、杂化轨道理论
原子轨道:s
p
d
f
杂化——在成键过程中,能量相近的几个不同类型的
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新轨道的过程。 ①杂化轨道的
s轨道 p轨道
sp杂化轨道 形状不同于原
1 +3
杂化 4 sp3
轨道
1 +2 1 +1
杂化 3 sp2 杂化 2 sp
②杂化轨道的 数量和原轨道 总数相等
2s
2p
杂化
sps杂ps2p杂化3杂化化2p2p
①协加均同成裂反:A应·:C·=XB+C A–BAH· –+HBX·自-由AC基-BC- X–A活+泼B ②异裂 A ·H· BX A+ + B-正过离渡子态、负离子 中间体
分由消步自除反由:-应基C:引-①发C的X-反+ 应A––—HBX—自由CX基=+反CA应+ B+ HX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大纲和讲义中药化学及基础化学教研室2006.05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理论课内容的补充,它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1.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3.配合课堂讲授,验证、巩固和扩大基本理论和知识。
4.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略)详见教材三、实验室的安全有机化学实验所用试剂多数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仪器又多是玻璃制品,此外,还要用到电器设备、煤气等,若疏忽大意,就会发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事故。
但只要实验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事先了解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的性能、用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范,就能有效地维护人身和实验室安全,使实验正常进行。
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下列事项。
(略)详见教材四、有机化学实验室简介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备一些安全装置和实验常用的必要设备,有机实验室必备的装置大致有下列几种。
(略)详见教材五、有机实验常用仪器及装配方法详见教材和仪器清单,老师在实验室详细讲解并示范具体装配方法。
六、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应准备一本实验预习本(也兼作记录本),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是思考,不仅仅是读!),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做好实验记录是培养学生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加入原料的量和颜色,加热温度、固体的溶解情况、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出现,产品的量、颜色、熔点或沸点、折光率等等。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义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义引言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讲义来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义,以供参考和使用。
案例一:绿色有机化学的应用案例描述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而有机化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也备受瞩目。
本案例将介绍有机化学在绿色能源、生物医学和环境清洁方面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研究目标- 了解有机化学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 探索有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 理解有机化学在环境清洁领域的应用案例。
案例二:有机化学的产业发展案例描述有机化学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案例将介绍有机化学在塑料、医药、化妆品等产业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研究目标- 了解有机化学在塑料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探索有机化学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理解有机化学在化妆品产业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三:有机化学与社会发展案例描述有机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案例将介绍有机化学在新材料、环境治理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研究目标- 了解有机化学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案例;- 探索有机化学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案例;- 理解有机化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
总结《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义的设计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引入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深圳大学材料学院(2012)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1实验须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求要求。
在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本书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及一些常用仪器设备。
在进行每个实验以前还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知道所用药品和试剂的毒性和其它性质,牢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细心观察和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凡实验所用物料的质量、体积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等所有数据,都应立即如实地填写在记录本中。
记录本应顺序编号,不得撕页缺号。
实验完成后,应计算产率。
然后将记录本和盛有产物、贴好标签的样品瓶交给教师核查。
实验台面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不是立即要用的仪器,应保存在实验柜内。
需要放在台面上待用的仪器,也应放得整齐有序。
使用过的仪器应及时洗净。
所有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或下水道,以免堵塞。
有异臭或有毒物质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作风,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积序。
实验进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耍认真,不得擅自离开,要安排好时间,按时结束。
实验结束后,记录本须经教师签字。
3.遵从教师的指导,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镇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4.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时做到桌面、地面、水柑、仪器四净。
有机化学授课讲义-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教学重点: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化合物类名§2.1有机化合物分类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目前已有一千万种以上,每年以万计数目增长。
为了便于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
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也在发展,有多种分法。
通用的是按分子的碳架结构和有特征反应的官能团两种分类方法。
一、按分子碳架分类按碳架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开链化合物2.碳环化合物在碳环化合物分子中,根据环的结构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族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与脂肪族化合物的相似,故称为脂环族化合物。
如2)芳香族化合物化合物中含有苯环,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脂环族化合物不同,有芳香性,故称为芳香族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组成的环骨架的原子除C外,还有杂原子,这类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如:二、按官能团分类按分子中含的官能团对化合物进行分类,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分为一类。
请参阅P35表2-1,一些常见官能团及其名称表。
这个表的顺序要记牢,命名时要用到。
从上到下,优先次序依次降低。
在教科书中,一般是把这两种另类方法结合,先按碳架分类,再按官能团分子为若干系列。
(插入3页)1§2.3系统命名法教学目标:掌握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最低系列原则,顺序规则,官能团优先顺序一、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的基本步骤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分四步完成:选择主要官能团,确定取代基在主链上位次,确定取代基列出顺序,写出全称。
1. 选择主要官能团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多种官能团,要从中选择一种做为主要官能团,按主要官能团确定化合物类别定名称。
选择主要官能团的方法是按P35中“一些常见官能团及其名称表”里列出的官能团顺序进行选择。
习惯上把排在前面的官能团选做主要官能团,命名时称为某某化合物,排在其后面的官能团看成取代基。
《认识有机化学》 讲义
《认识有机化学》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吃的食物,如面包、水果、肉类,到穿的衣服,如棉质衬衫、聚酯纤维的运动服,再到使用的各种塑料制品、药品、燃料等等,无一不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学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通常被归类为无机化合物。
而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乙酸等,则是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复杂多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种类繁多,这是因为碳原子能够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形成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结合,还可以与氧、氮、硫、磷等多种原子结合,形成直链、支链、环状等各种结构。
例如,在烃类化合物中,就有烷烃、烯烃、炔烃等不同的类型,它们的性质也因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2、易燃性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易燃的特点。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含有较多的碳氢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溶解性差异大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各不相同。
有些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如乙醇、乙酸等;而有些则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等。
三、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我们可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连接方式、官能团的种类和位置等信息,从而准确地确定其结构。
2、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旨在通过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从简单的原料出发,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不仅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3、有机反应机理研究有机反应的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
《认识有机化学》 讲义
《认识有机化学》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到衣物的纤维材料,从药物的合成到塑料的制造,有机化学无处不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机化学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有机化合物,就是那些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通常不被认为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
它不仅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比如碳原子如何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相连形成各种不同的分子构型;还深入探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性、稳定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使得它们与无机化合物有所区别。
首先,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碳原子能够形成长链、支链、环状等多种结构,而且还能与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结合,这就导致了有机化合物的数量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据估计,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了千万种。
其次,有机化合物大多具有可燃性。
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含有碳和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能量。
再者,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与无机化合物相比,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这使得它们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够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另外,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极性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有机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要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就必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它能够通过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共价键的类型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是由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双键是由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三键则是由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仅包括共价键的类型和数量,还包括分子的空间构型。
例如,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乙炔分子是直线结构。
有机化学讲义--第十三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羧酸和取代羧酸
羧酸(carboxylic acids):分子中含有羧基 (carboxyl)(-COOH)的有机化合物。羧酸 的官能团是羧基,除甲酸( HCOOH)外,都 可以看作烃中的氢被羧基取代的烃衍生物。
取代羧酸(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 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 团取代后的化合物。
一、分类和命名
羧酸是由烃基和羧基两部分构成。
1 、按照与羧基相连的烃基不同:脂肪酸、脂环酸和 芳香酸
2 、按照羧基数目不同: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3 、按照烃基饱和程度不同:饱和酸和不饱和酸;不 饱和酸又可分为烯酸和炔酸。 4 、取代羧酸包括卤代酸、羟基酸、氧代酸(羰基酸) 和氨基酸等。各类取代羧酸又可根据取代基和羧基的 相对位置,分为α-,β-,γ-,δ-等取代羧酸。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优先次序为: (优先,作母体)羧酸 > 磺酸 > 酸酐 > 酯 > 酰卤 > 酰胺 > 腈 > 醛>酮>醇>酚>胺>醚>烃 (后者作取代基)。
二、羧酸的制备
1、醇、醛的氧化:KMnO4, CrO3, 子中其他不饱和键没有影响) Ag2O(用于醛且对分
( O ) R C H O H R C O O H 2 ( O ) R C H O R C O O H
+ ( O H )
O R C O H+H L
H R C N R C O O H H O 2
三、物理性质
溶解性:丁酸以下与水混溶,5-11碳部分溶解;羧酸盐 溶解性好(表面活性剂)。 熔点呈锯齿状上升,偶数碳原子的熔点比它前后相邻两 个奇数碳原子同系物的熔点高,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甲烷的氯代〔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解释:生成卤代烃2.石油的分馏〔别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别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别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乙烯的性质实验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有机化学第三章讲义
第三章环烷烃【基本要求】掌握环烷烃的通式、异构体和命名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环烷烃的Bayer张力掌握环己烷的构象以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熟悉其它环烷烃的构象,理解三元环的成键方式 掌握螺环烃和桥环烃的结构和命名【重点难点】环烷烃的Bayer张力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环己烷的构象以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三元环的成键方式❑环烷烃的通式:烷 环烷烃的通式: C n H 2n取代环烷烃的通式:C n H 2n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环烷烃的异构:顺反异构体构造异构: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构象异构:化合物围绕单键在空间旋转产生的异构现象的不一样产生的异构现象 立体异构:原子或则基团在空间排列方式的不样产生的异构现象❑构型vs构象构型: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称为化合物的构型,其中因为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构象。
C6H12的环丁烷思考题:C6H12有哪些四元环构造异构体?同时请写出每个构造异构体可能的顺反异构体。
环烷烃的异构:C6H12的环丙烷CH3CH3CH3CH3CH3CH3CH3CH3CH3❑环烷烃的命名:烷根据环中的原子称为环某烷烃如果有取代基,则在母体环烃的名字前加上取代基的名称和位置如果有取代基则在母体环烃的名字前加上取代基的名称和位置如果有多个取代基,遵循取代基之和最小原则,优先的基团次序在后如果取代基为长碳链,则将环最为取代基,把烷烃作为母体来命名则将环最为取代基把❑环烷烃的命名:对于有顺反异构体的化合物,要在化合物的名称前加上顺反构型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烷烃的键线式键线式是一种常用的简便表达方法表示一个与之相连的❑烷烃的键线式: 顶点表示个碳,与之相连的氢常省略不写用加粗的实线表示伸向纸面前方键线式末端的点表示甲基❑命名下列化合物或者写出相应的结构:1141,1-二甲基-4-异丙基环癸烷1,2-二环丙基丁烷3-2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环烷烃的熔点沸点随着分子量增大逐渐增加 环烷烃的熔点比相应分子量的链状烷烃高❑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三元环和四元环不太稳定,容易开环发生化学反应氢解(还原反应):)❑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加溴:三元环:开环取代反应❑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加溴化氢:Why?h?氧化:三元环对氧化剂比较稳定3-3 环的张力:环烃由于偏离了正常的成键角度,而像被压缩的弹簧一样,具有恢复形变的张力,这种张力即Bayer张力。
基础有机化学讲义59页PPT
(1)碳原子以四价成键。
甲烷的形成:
C 4HX
H X
H XCX H X H
反应原子间以电子对互相结合在一起 形成的键,称为共价键。共价键也是 一种静电吸引力,是键电子和两个核 之间的吸引力。
(2)碳原子可以互相结合成键
H
H
HC CH
H
H
单键
HC CH
H
H
双键
H C C H
C2l
C3H -CC H2H C3H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 共价键
a. W. Pauli不相容原理 每个轨道最多只能有两个电子,且这两个 电子必须自旋相反,通常用2个箭头表示。
b.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首先排满能量最低的轨道,再排高能 级的轨道。原子轨道离核越近,受核的静 电吸引越大,能量就越低。
3S 2S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 都含有碳原子(CO、CO2、H2CO3等除外)。 2. 种类繁多。
3. 碳原子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共价键。(包括 直链、支链、环状、单键、双键、三键等)。
4. 易燃(最终燃烧产物为CO2和水)、熔点 低、难溶于水。
5. 反应速度慢、易发生副反应。
C3H -C2H C2H C3H Cl2 C -CH 2H C2H C3H Cl
C.Schorlemmer (1874 )
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能 与合成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与人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
合成香料 炸药
胶卷染料
染料
液晶显 示材料
高分子 材料
有机化合物
涂料 杀虫剂
石油 中草药、西药 肥料、除草剂
生命科学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全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琚辉2006年12月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2.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3.学会利用蒸馏的方法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二、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沸腾、沸点的概念。
蒸馏:所谓蒸馏就是将液体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如:将沸点相差30℃以上的混合液体蒸馏时,沸点较低的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物质留在蒸馏瓶,这样可到达别离和提纯的目的。
纯液体有机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围很小0.5~1℃,所以可以利用蒸馏测定沸点。
气化中心与沸石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升降台的作用,电热套的使用与考前须知,选用适当容积的蒸馏烧瓶,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冷凝管的种类与使用,承受器和前馏分。
仪器的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如图安装磨口局部连接严密,与大气联通。
1.250ml低烧瓶参加100ml乙醇水溶液,参加1-2粒沸石,通入冷凝水2.翻开电源,节电压至100v3.溶液沸腾,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4.收集馏分,72-78℃5.量取收集馏分体积,计算产率6. 仪器的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四、实验重点1.蒸馏的原理2.仪器的合理使用3.沸石的使用4.产律的计算5.仪器的安装和拆除6.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实验二熔点测定与温度计的校正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熔点仪测定有机物的熔点。
2. 掌握绘图法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3. 通过测定有机物熔点,判断物质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熔点:通常把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可以从固态转变液态,此时的温度就为该晶体的熔点。
纯洁的晶体从开场熔化〔其现象为塌落并有液体产生〕即为始熔,至完全熔化〔其现象为晶体完全消失变为液体〕即全熔的温度围叫熔距或熔程。
当达熔点时,纯化合物晶体几乎同时崩溃熔化,熔距很短,一般在0.5~1℃;不纯的化合物晶体,即当有少量杂质存在时,其熔点一般会下降,熔距增大。
因此,测定固体物质的熔点可鉴定其化合物的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正丁醚 苯胺 乙酰苯胺 环己烯的制取).
实验四正丁醚[内容提要]本实验以正丁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为脱水剂来制备正丁醚。
由于原料正丁醇和产物正丁醚的沸点都比较高,因此在实验中采用控制加热温度、并将生成的水或水的共沸物不断蒸出的方法来促使平衡的移动,以提高产率。
使用分水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实验包括回流、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水分离器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目的要求]1. 掌握醇分子间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学习使用带有水分离器的实验操作。
[实验关键]1. 控制好反应温度。
2. 碱洗时,不要剧烈地振摇分液漏斗,否则会形成乳浊液而难以分层。
3. 洗涤时,一定要除净粗产物中未反应的正丁醇。
4. 粗产物要干燥完全。
[预备知识]醇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溶剂和萃取剂。
脂肪族低级单纯醚通常由两分子醇在酸性脱水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分之间脱水来制备。
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此外,还可以用磷酸、芳香族磺酸或离子交换树脂等作为脱水剂。
该法适用于从低级伯醇制备单纯醚,反应室SN2反应;用仲醇制醚时产量不高;用叔醇为原料,则主要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的反应。
该类反应时可逆反应,因此,在实验操作上通常采用蒸出反应产物(醚或水)的方法,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醚的方向移动。
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减少副产物烯烃剂二烷基硫酸酯的生成。
此外,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时,由于浓硫酸的氧化作用,往往会有少量氧化产物和二氧化硫生成。
混合醚和冠醚通常用Williamson合成法制备,即用卤代烷、磺酸酯及硫酸酯与醇钠或酚钠反应,该反应是一个SN2反应。
工业上常采用在脱水催化剂(氧化铝、硫酸铝等)存在下进行气相醚化来制备醚。
[反应式]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 2O+H2O可能的副反应有: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H2OCH3CH2CH2CH2OH→CH3CH2CH2COOH+SO2+ H2OSO2+ H2O→H2SO3[药品]正丁醇5毫升0.054摩尔浓硫酸1毫升无水氯化钙,碳酸氢钠,氯化钠。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第2章烷烃上课讲义
纽曼式
楔形式
模型
锯架式
纽曼式
楔形式
2. 两种极限构象的位能变化
• 稳定性比较:交叉式>重叠式
思考
如何分析交叉式构象和重叠式构象的 稳定性?(原子的空间分布、位能)
三、正丁烷的构象
围绕C2— C3单键旋转形成各种构象
1. 四种极限构象式的表达
对位交叉式(反叠式)
部分重叠式(反错式)
邻位交叉式(顺错式)
二、乙烷的构象 1. 两种极限构象的表达
重叠式(顺叠式) eclipsed conformation
前后两个碳上的氢 原子处于重叠位置
交叉式(反叠式) staggered conformation
前后两个碳上的氢 原子处于交叉位置
思考:写出重叠式和交叉式构象的楔形式、锯架式 和纽曼式。
模型
锯架式
溴代:3°H ∶ 2°H ∶ 1°H = 1600∶82∶1
(2)根据反应活性,推测异构体产率(自学) 思考:为什么氢原子的卤代反应活性顺序为
3°>2°>1°?
第七节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reaction mechanism)
反应历程(或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或过程。
研究内容: ① 反应步骤 ② 反应中心 ③ 价键变化 ④ 影响因素
• 次序规则是为了表达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立体 化学关系,需决定有关原子或基团的排列次 序。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 单原子取代基按其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大 者为“较优”基团。若为同位素,则质量 大的为“较优”基团。例如:
“>”表示“优于”
②多原子取代基则逐个原子顺次比较,排出 优先次序。
丁基
Hale Waihona Puke 异丙基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 相同(C、H、H),则比较第二个原子: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周玉行李菊梅编景德镇陶瓷学院2002实验一 乙醇─水溶液的分馏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馏原理及其应用。
2、正确掌握简单分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蒸馏和分馏都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然而普通蒸馏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而分馏是分离和提纯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对蒸馏的馏出液经过反复多次的普通蒸馏,也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
但这样做,操作既烦琐,费时又浪费很大,而应用分馏则能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分离效率。
分馏操作是使沸腾的混合物通过分馏柱,在柱内蒸汽中高沸点组分被柱外冷空气冷凝成液体,流回烧瓶中,使继续上升的蒸汽中含低沸点组分相对增加。
冷凝液在回流途中遇到上升的液体,两者之间进行了热量与质量的交换,上升的蒸汽中高沸点组分又被冷凝下来。
低沸点组分继续上升,在柱状晶中如此反复地汽化、冷凝。
当分馏效率足够高时,首先从柱上面出来的是纯度较高的低沸点组分。
随着温度的升高,后蒸出来的主要是高沸点组分,留在蒸馏烧瓶中的是一些不易挥发的物质。
分馏原理也可通过二元沸点一组成图(如下图)来说明。
图中下面一条曲线是A 、B两个化合物不同组成时的液体混合物沸点,而上面一条曲线是指在同一温度下,与沸腾液体平衡时蒸汽的组成。
例如某化合物在90℃沸腾,其液体含化合物A56%(mol ),化合物B44%(mol ),见图中V1,该蒸汽冷凝后为C2,而与C2相平衡的蒸汽相V2,其组成A 为90%(mol ),B 为10%(mol)。
由此可见,在任何温度下气相总是比与之相平衡的沸腾液相有更多的易挥发的组分。
若将C2继续经过多次汽化,多次冷凝,最后可将A 和B 分开。
但必须指出,凡能形成共沸组成的混合物都具有固定沸点,这样的混合物不能用分馏方法分离。
三、试剂和装置试剂:60%乙醇水溶液100mL 装置:下图为分馏装置。
温度/℃105020B 0 20 40 60 80 100A 100 80 60 40 20 0 组分% V1V2C1C2 C3图分馏装置四、实验步骤1、按上图安装好分馏装置。
有机化学第一章 绪论
双原子分子:键能=离解能 例如:Cl2 Cl. + Cl. E=242KJ/mol. 多原子分子:键能=平均离解能,例如 :
CH4 CH3 CH2 CH CH4
CH3 + H
435.1KJ/mol
CH2 + H D2= 443.5KJ/mol
CH + H D3= 443.5KJ/mol
2020/3/2
四、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医药学(药物化学,病理学,生化分析等) 农业(农业化学,农用化学品等) 石油(石油化工等) 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功能材料等) 食品(食品化学,营养学,添加剂等) 日用化工(染料,涂料,化装品等)
2020/3/2
§1-3 诱导效应 一、定义
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两个成键原子的 电负性大小不同,成键原子的电子云的分布偏向 电负性大的一方,产生极性共价键。例如:
δδδδ + δδδ + δδ + δ + δ CH3 CH2 CH2 CH2 Cl
由于极性键C-Cl 的影响,使得C1带部分正 电核,C2带更少的部分正电核,C3带更更少的 正电核,这种现象称为诱导效应。
C + H D4= 338.9KJ/mol
C + 4H
H=
D1+D2
4
+D3 + D4=
415.25KJ/mol
2020/3/2
4、共价键的偶极矩:在共价键中,由于成键的 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不同,使得成键的电子云 偏向电负性大的一端,电负性大的原子具有部分 负电核δ-,电负性小的原子具有部分正电核δ+。 由此定义偶极矩:µ=q.d
有机化学讲义)
实验一苯甲酸[内容提要]本实验以甲苯为原料,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来制备苯甲酸,反应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粗品苯甲酸用水重结晶。
实验包括加热回流,搅拌,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目的要求]1 掌握芳烃通过氧化反应制备羧酸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掌握重结晶提纯产物的方法。
[实验关键]1 控制好反应条件和反应温度。
2 重结晶时,控制好溶剂的用量。
[预备知识]制备羧酸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氧化法及羧酸衍生物水解法。
氧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广泛应用的反应。
高锰酸盐氧化是常用的氧化反应之一。
高锰酸盐对各种可以被氧化的基团都能进行氧化,是一种通用的氧化剂。
由于高锰酸很不稳定,高锰酸钠容易潮解,一般都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
高锰酸钾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氧化时,锰原子由正七价降为正四价,生成二氧化锰,不溶解而沉淀出来:2KMnO4+H2O→2MnO2+2KOH+3[O]Mn7++3e→Mn4+ (1)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氧化时,锰原子由正七价降为正二价:2KMnO4+3H2SO4→2MnSO4+K2SO4+3H2O+5[O] Mn7++5e→Mn2+ (2)虽然反应(2)比反应(1)多放出两个氧原子,但这并不表示高锰酸根在酸性液中氧化性能比在碱性液中强;实际上,有些反应在碱性液中氧化性能反而较强,反应速度也较快.同时,反应(2)只在强酸(如浓度大于25%的硫酸)中才能发生,这样的条件是不常用的,在稀酸或弱酸(如醋酸)中,反应仍按反应(1)那样进行.按照反应(1),在中性,碱性和弱酸性介质中,两个高锰酸钾分子可以给出三个氧原子,如每一个甲苯分子需要三个氧原子,即是每一摩尔甲苯需要两摩尔的高锰酸钾;而每一摩尔的乙苯需要四摩尔的高锰酸钾.比较甲苯和乙苯的反应可知侧链上每多一个-CH2-,就要多加两个分子的高锰酸钾,才能氧化成为羧基。
高锰酸钾不能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多在水中进行反应,有时可加一些乳化剂或悬浮剂,使有机物在乳液状态或悬浮状态进行氧化,新方法是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溶解被氧化物,与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形成两相,加入少量界面迁移剂,在搅拌下进行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 论(Introduction )1.1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的产生和发展一、有机化学的产生有机化学经历了萌芽(如造纸术、本草学)、产生(有机化合物的提纯、生命力论的破灭)、近代发展(有机化合物分类系统的建立、有机合成的发展——煤焦油的工业利用、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的建立)和现代发展(有机化学原料路线的转变、天然有机合成的发展、现代分子结构理论的建立、分子结构测定技术等)四个阶段。
在古代,人们把自然界分为动物、植物和矿物三界。
把从动植物中得到的物质称为有机物,人们早就发现染料、糖、酒、醋和奶油,并且注意到一些来自动植物的物质可以治病。
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医疗化学家们蒸馏了许多类型的天然物质,分离出较纯的有机化合物,如从醋里得到醋酸,从蚂蚁中得到蚁酸等。
此时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实际上是天然产物的研究。
有机化学的产生约在19世纪初,至今有200年的历史。
随着科学的进步,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技术和分析方法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被研究。
人们发现许多性质和类型有很大差异的有机物都是由少数几种元素组成,它们同从矿物中得到的无机物在性质和组成上有很大不同。
瑞典化学家Bergman 将化合物分为“无机”(inorganic compound )和“有机” (organic compound )两大类,1806年J. Berzelius 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其含意是研究有机体内物质的化学,以示与无机化学的有别。
18世纪中后叶,人们还只能从动植物中取得有机化合物,代表人物是瑞典化学家Scheele (1742~1786),他一生提取和提纯了不少有机物,如酒石酸(1770)、草酸(1776)、乳酸(1780)、尿酸(1780)、柠檬酸(1785)、没食子酸(1786)。
由于不能合成,对于有机物如何在有机体内形成也缺乏认识,因而产生了“生命力”论。
认为有机物只能靠神秘的“生命力”在活体内制造,而不能用化学方法制得,特别是不能由无机物制备有机物,把有机与无机截然分开。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放弃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努力。
但是科学总是前进的,1828年F. Wohler 在实验室里希望用氰酸钾和硫酸铵制备氰酸铵时,却意外地获得了尿素:尿素是有机物,硫酸铵和氰酸铵是无机物,说明有机物可以由无机物合成,不需要“生命力”的驱动。
虽然尿素的合成在当时是重要的发现,但是“生命力”论的抵抗是顽强的,由于当时氰酸和氨还不能从无机物制备,所以就连Wohler 本人也认为这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合成,还有一些属于有机界的东西在起作用,是它们促成尿素合成的成功。
但是,自从Wohler 合成尿素起“生命力”论虽未完全被抛弃,却也开始动摇,随后1840KOCN (NH 4)2SO 4++H 2NCONH 2K 2SO 4NH 4年H. Koble合成了醋酸,1854年M. Berthlot合成了油脂,1861年不特列洛夫合成了糖,彻底否定了“生命力”论,于是有机化学开始逐渐从生物体的化学离开,进入合成时代,人们不仅可以从无机物制备与天然有机物相同的物质,还可以合成有机体不能合成的、比天然有机物更好的物质。
200年来,人工合成了700多万个有机化合物。
这样,“有机”一词已失去它原来的含义。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仍用它来称呼一类具有许多共同特性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尽管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它们遵循着共同的变化规律,但在组成和性质上确有许多不同之处。
如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绝大多数含有氢,还有一些含有氧、氮、硫、磷、卤素等,因此,L.Gmelin(1894)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C. Schorlemmer则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习惯上把碳本身和简单的碳化合物,如CO、CO2、CS2、HCN等通常被看做无机化合物。
现代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有机化学的发展随着有机纯品的增加,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对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1858年德国F. A. Kekule和英国A. S. Couper提出有机物中碳是四价的概念和碳原子可以相互连接的学说,为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就是说一个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数可以很多,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一个不同的连接就是一个化合物,所以有机化合物数目巨大。
1861年俄国化学家布特洛夫(A. M. Butlerov)提出了“化学结构概念”,指出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不是机械堆积,而是按一定化学关系结合,化学结构决定化学性质。
1874年荷兰化学家J. H. V ant Hoff和法国化学家J. A. Lebel建立了分子的立体概念,提出了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原子是四面体构型,很好地解释了一些有机物的异构现象。
从Wohler合成尿素后的将近200年来,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到了20世纪,更是蓬勃发展。
1917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 N. Lowis)用电子对说明化学键的生成,1931年德国化学家休克尔(E. Huckel)用量子化学的方法讨论共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1933年英国化学家英果(K.Ingold)等用化学动力学的方法研究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等等,这些研究工作对有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确定化学键的本质、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取得伟大成就后,有机合成手段和技巧也日益完善和提高。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物理方法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质谱、X衍射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的研究,使有机分子的测定已成为一个常规工作,并可以用来监测反应进程。
有机化学从宏观研究进入到微观探索,合成由常量、半微量进入到微量和精细合成,新的合成反应、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
1965年9月,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上海有机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协作,历时六年九个月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相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的结晶蛋白质。
1968年起,由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所、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所、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上海生物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协作完成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这种核糖核酸由76个核糖核苷组成。
1979年底,对其中一个片断——核糖四十一核苷酸合成成功,1981年合成另外三十五个核苷酸,至同年11月终于全合成成功,这是利用化学合成和酶促法相结合的方法全合成,在当时国外只能合成出九核苷酸。
1978年日本报道了三十一核苷酸合成成功,所用方法与我国基本雷同。
R. B. Woodward 和世界上100多名著名有机化学家通过90多步反应,经过11年,1976年成功合成了维生素B 12,是近代有机化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合成出来C 60,C 60为球状结构(Long 状结构),球面上由五元环和六元环组成,球面由一个大π键连接。
1.2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和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化学,人体本身的变化也是一系列有机物质的变化过程。
人类生活中所需的材料如染料、洗涤剂、粘合剂、添加剂、农药、医药等的合成离不开有机化合物。
例如合成纤维,己二胺与己二酸反应,制得轻柔结实的聚酰胺纤维,取名“尼龙”,其韧性、弹性和耐磨性都是出类拔萃的,尼龙丝既可以织成袜子、手套、衣服等,又可以制成传送带、渔网、缆绳等。
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它们的单体都是有机化合物,合成的橡胶机械强度远远超过天然橡胶,而且克服了天然橡胶受热发粘、冷却变脆的缺点。
药物(芬必得): ; 炸药(TNT ):农药(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即DDT ,世界禁用):有机化学是应用学科的基础。
有机化学任务任重而道远,例如,在生物中,即使最低等的细菌也能容易地制造B 12,从而促进仿生合成的兴起,并且取得许多喜人的成果,将会给有机化学带来崭新的面貌。
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生命化学、材料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等均与有机化学相关,形成了许多与有机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
可以相信,有机化学将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
今后的有机化学工业将与自然及生命相适应,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也将随之获得巨大的提高和改善。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异构有机化学是碳的化学。
碳原子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自身相互连接成链或环,最少可以两个碳原子相连,最多可以成千上万,而每一种不同的连接就是一个不同的化合物。
碳原子越多连接方式也越多,因此,有机化合物的数目非常庞大。
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有机物有许多不同于无机物的特性。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当它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包括碳原子自身)结合形成分子时,很难用失去或CH 3NO 2O 2NNO 2CH 3CHCH 2CHCOOH CH 3CH 3Cl CHClCCl 3接受4个电子的方式达到惰性气体的电子结构。
因此,碳采取了与其相连的原子各自贡献相等数目的电子,双方共享的方式成键,这种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叫做共价键。
碳原子可以共价单键、双键和三键与其它元素(也包括碳本身)的原子相结合。
饱和碳是四面体结构,4根键指向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
碳与其它4个原子结合时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呈四面体形,例如甲烷(CH4),它的碳原子处在四面体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4个顶点(如图1.1)。
当碳链增长时,特别是连接的原子不同时,就会出现各种Array不同的连接方式和次序,以及不同的空间排列,从而造成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的多种异构现象(isomerism)。
分子式相同但各原子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次序或在空间的排布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这图1.1 甲烷的四面体结构种异构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共价键的刚性和方向性所决定的。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可以分为构造异构(constitutional isomerism)和立体异构(stereoisomerism)两大类,每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归纳列入表1.1。
以后各章中将分别论。
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中连接各原子的化学键绝大多数为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许多特性都是由碳和共价键的特性造成的。
共价键与离子键和配价键不同,共价键的成键电子对是两相连原子各贡献一个、且为两原子所共享,双方都没有失去或获得电子。
但是共享电子对在两原子间的位置与两成键原子的电负性有关。
当两个相同原子结合成键时,共享电子对(或电子云)均匀地分布在两原子之间,正负电荷重心重叠,这种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如果结合成键的两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即电负性)不同,则共享电子就或多或少地靠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这种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