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病难”
相比之下,英国90%的门急诊由全科医生首诊, 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 完成治疗。也就是说,英国患者大部分就诊是在 家门口的诊所完成,中国的大部分患者要到二三 级医院极不方便地排长队看病。
中英现状对比
这是中国特有的“看病难”现象,与此相伴随的则 是中国特色的“看病贵”问题。北京市三甲医院
建立“社区守门人”制度
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有利于强化医 保第三付费功能,为积极探索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创造条件。一方面,通过强化基本医疗保险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从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上引导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合理分流;另一方面, 通过绩效工资政策的优化,从医疗服务提供方引导基层医药卫生机构 “多劳多得,有劳有得”,促进病人合理诊疗。此外,要加强存量资 源的整合,提高综合使用效率。按照“调整存量资源,强化纵向协作” 的思路,切实加强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协作体制,推进县乡村 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问题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根源在 医疗体制上,即我国现行医疗 体制所导致的“看病难,看病 贵”,也是医患矛盾激化的根 本原因。正是没有形成良好的 分级诊疗体系,患者不得不大 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 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 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 诊体验,这一切都是造成医患 冲突的最直接诱因。 因此,建立运转良好的分级诊 疗体系,既是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缓 解目前严峻的医患冲突局面的 根本性措施
改革的措施
改善医疗资源配置
建立“社区守门人”制度
管理上注重集约化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公共管制改进空间与具体对策:
1、在医院等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方面应适度放松管制,有效增加医疗服务 供给。
2、在价格管制方面应该将政府限价与政府补贴、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3、建立覆盖全民的、强制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所谓:分级医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 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
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
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
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80%卫生资源集中于城市,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于大 中型医院,而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从2010年卫生费用角度分 析,城市人均卫生费用2176.6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562.0元,城 市人均费用是农村人均费用4倍。 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2010年占医院总 数40.46%的一级医院,七诊疗人次仅占总诊疗人次的2.75%,住 院人数仅占总住院人数的5.35%。加上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之和占 总诊疗人次的53.29%,住院人数仅占总住院人数的64.31%,而不 到10%的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之和住院人数却分别达到41.30%和 35.69%(可见基层医疗的首诊制刚性不足,制约了分级诊疗的健康 发展)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况
中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直接表现
看病难
看病贵
北京市2012年全市总诊疗1.92亿人次,包括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所有基层门诊机构 完成了30.8%,其中社区中心(站)完成 21.3%;二级医院完成了20.8%,三级医院承 担的量最多,达到42.1%。上海市2011年总诊 疗2.02亿人次,二三级医院承担了58.9%,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诊所等基层门诊机构完 成了36.6%。京沪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大多 数门诊都是由医院完成。
2.在医疗服务市场由公立机构主导的情况下,医疗资源包括作为 核心资源的医生,也包括与之相对应的医生薪酬等,都必然按照行政 等级分配。行政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获得的优秀医生越多,处于越高 等级医院的医生获得的资源和薪酬越高,而处于最底层的基层医疗机 构获得的肯定是最差的医生,他们的薪酬也最低,可支配的资源也最 少,这是行政主导体制的必然结果。国内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等计划式 的行政手段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等,并基于此分配资 源。
Biblioteka Baidu
1.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高水平医生集中在高等级医院,从 而患者就医过度集中在高等级医院,是中国特有现象。这种局面形成 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医疗体制:首先,国营医院利用行政力量垄断 医疗服务供给,此格局迄今未变。中国的医生则不是自由执业者,而 是拥有所谓事业编制身份的“国家干部”,或者通俗说法是“单位人”而 非“社会人”。
2013年均次门诊费用已经超过500元,平均接诊
时间不足10分钟。
“看病贵”
1.基本药物制度的存在,导致可用药少,妨碍了 正常的诊疗和医治。 2.缺少骨干医生或者难以调动骨干医生积极性。 3.医技人员不足。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提高,医 技人员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例如一些技术科室 如检验、药房、影像、B超等只有一人,工作人 员超负荷工作,无法轮班休息,更谈不上到上级 医院进修学习了。 4.普遍存在“推病人”的现象。
4、下决心促使国有医院“去行政化”,探索医院更多以“市场主体” 身份在市场机制之下提供医疗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医疗产品与服务) 的可行与有效方式。 5、医疗机构的建设布局应该优化。 6、引导合理改进、优化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比如可以考虑延长与 优化医院营业的时间等。
改善医疗资源配置
指所有享受公费医疗或者社会医疗保 险的民众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 诊,在社区医院医生诊断之后才能向 大中型医院和专科医院转诊,这样一 种制度安排避免了民众大小病都涌向 大中型医院的弊端,从而促使医疗资 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管理上注重集约化
据新华社电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 稿)》提出,医改要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 贵”问题入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 员易于掌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 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直接配送覆盖面力争达到80%。合理确 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基本用 药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