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人员聘用方面,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打 破身份界限,实现人员能进能出。
05
改革成效方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化了人员结构,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02
岗位设置方面,实行岗位分类管理,设置管理岗位、专业 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
04
绩效考核方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 果与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 调研报告
目录
CONTENTS
01 调研背景和目的
02 调研对象和方法
03 改革措施和成效
04 存在问题与挑战
05 对策建议与展望
06 结论与总结
调研背景和目的
调研背景介绍
01
事业单位改革: 国家对事业单位 进行改革,以提 升公共服务质量 和效率
02
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的 重要内容,涉及 人员聘用、考核、 晋升等方面
调研对象和方法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01调研对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调研范围:全国范围内各类事业
0
单位
2
0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访谈、实
3
地考察等
调研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
0
12月
4
0
调研样本: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
5
员共计10000人
调研结果:收集到有效问卷9800
0
份,访谈记录100份,实地考察报 告20份
作要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对策建议与展望
对策建议的提出
01
完善法律法规,为改革提供 法律保障
0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事 业单位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是必然的选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其中涉及诸多问题和复杂性,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1. 制度僵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为僵化的现象,总体上以机械化、程序化、刚性化为主,对人才的选拔、使用、激励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人事管理中存在着一刀切、一岗一制、不分轻重缓急的问题,使得人员流动不畅、人才匮乏。
2. 人事管理模式过时现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依然以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的导向。
这种模式在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激励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事业单位薪酬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人才流失问题长期存在。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人才常常流失到其他行业或者民营企业,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4. 管理体制不合理现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管理体制过于僵化,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决策不够科学和及时,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5. 激励机制不健全现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的激励机制相对不健全,工资福利的激励效果有限,使得人才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应打破制度的僵化和机制的僵化,创新人才的选拔、使用、激励等环节。
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选拔机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和人才特长进行灵活配置,实行轮岗、交流等措施,激发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
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薪酬体系,提高人才的待遇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事业单位。
2. 推行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应推行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导向型管理,激励优秀人才,引导员工不断提高工作业绩,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为促进和推动自治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了解掌握事业单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根据局党组的安排,6月1日—6月10日,局领导带领政策法规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工资处工作人员,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州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工作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所调研的十个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普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践,有的改革是单项的,有的改革是多项的;有的进行了岗位竞聘的改革,有的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有的进行聘用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有的进展较快,有的进展较慢。
改革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伊宁卫校,主要表现在改革的意识强、气氛浓、内容项目多、步子大、进展快,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已制定,七月中旬以后将在全校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度。
一、认识到位,领导重视,组织保证。
各试点单位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态度积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所调研的八个试点事业单位均成立了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各试点单位领导班子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识比较明确,思想比较统一,思路比较清晰,认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对改革充满信心,态度比较积极。
二、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做了大量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积极推行中层领导竞争上岗制度。
伊宁卫校XX年首先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进行了轮岗,XX年对校中层干部进行竞聘上岗,实行下聘一级,由科(室)负责人优化组合科室工作人员,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伊犁州中医院、伊犁州新华医院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一年一聘,年终考核群众满意度低者即可解聘。
伊犁日报社对中层本文来自之音,海量精品免费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缺岗实行竞争上岗,伊犁晚报社、伊犁电视台对全部中层岗位全部实行了竞聘上岗,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的用人氛围。
机构编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机构编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机构编制改革是指国家对政府机构的功能设置、人员编制和机构职能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需求的变化。
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组织形式,在机构编制改革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机构编制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
在机构编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流动性较低,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
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限制和职业稳定性,导致人才流动性相对较低,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造成人才结构和能力的不平衡。
2.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员工激励机制不足。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相对较为滞后,员工激励机制不足,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人事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市场化的管理需求。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机制相对较为守旧,难以适应市场化的管理需求,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组织效率和管理水平。
4.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化和规范化。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相对较为混乱和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规范,难以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3. 灵活调整人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适应性。
通过灵活调整人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适应性,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管理需求。
1. 优化编制机制,引进灵活用工政策。
优化编制机制,引进灵活用工政策,放宽编制限制,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单位的人才层次和组织执行力。
4.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规范,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 加强人才引进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和灵活的用工政策,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的人才层次和组织执行力。
2. 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摒弃“铁饭碗”思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勤奋工作、努力创新。
分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与改革思路

分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与改革思路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工作单位,每年都有大批新工作人员涌入,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传统管理制度缺乏变革,给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普遍存在岗位过盛、职能混乱、没有自主权、人才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亟需管理制度上的改革。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伴随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以致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可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传统人事管理方式存在一系列弊端,虽经历数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依然没有解决关键问题,改革仍需新的思路。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非盈利的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一般是由国家承办或者主管,其人事管理也多有国家政策规定,导致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有许多地方不同于其他商业单位。
(一)人事指派所谓人事指派是指事业单位的许多岗位工作人员的选定,并不是事业单位自主决定的,而是由上级直接指派。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额领导岗位上,由上级直接指派的事业单位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像公安局的局长、各大医院的院长等等。
(二)思想考核思想考核是我国事业单位独有的一项人才评价制度,在国家政府机构中更是尤为普遍。
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马列哲学、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考核,以思想考核成绩评定一个人的政治觉悟,断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三)工作人员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以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逐渐过渡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逐步加大,一些事业单位积极与外界开展多种合作,联合各界人士成立各级分支机构,以便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公益性服务,这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员极其复杂,有自愿者、有工商企业的加盟者等。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倡导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以后,我国各个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对其制度展开了积极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趋势展望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趋势展望-———以昆明市为例【择要】作为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事业单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昆明市自1995年开始在部分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到2006年7月在全市所有事业单位全面展开的人事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就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情况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区、各部门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制定并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性政策措施.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试点工作,在试点中抓住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这两个重点难点问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现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方面。
因此,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性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几乎都反复提出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问题。
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阐述可以概括为四大指导方针:一是在结构性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体思路,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都先后一致地强调这一主题。
二是给予企事业单位必要的人事自主权。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应该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人标准不透明、层级关系复杂等,这导致了人才流失,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因此,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二、改革的目标1. 透明、公正的用人标准。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用人标准往往不够明确,造成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之间的用人标准存在差异。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应该建立透明、公正的用人标准,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选拔和任用人才。
2. 简化、优化的层级关系。
事业单位的层级关系繁杂,决策过程缓慢,导致效率低下。
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应当简化层级关系,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3. 激励、保障员工权益。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应该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完善薪酬制度、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也要保障员工的权益,建立健全的职业保障制度。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1.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该建立科学、客观的员工评价体系,通过考核和评价,选拔出具备优秀能力和潜力的人才。
评价体系应根据不同岗位,制定相应评价指标,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避免片面追求指标之外的综合能力。
2. 实施内部竞聘制度。
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往往只重视员工的资历和工龄,缺乏竞争机制。
改革后,事业单位应当推行内部竞聘制度,鼓励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进步。
通过内部竞聘,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表现获得晋升机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3. 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制度。
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应该与员工的业绩和贡献相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薪酬调整。
此外,也应该建立灵活多样的福利制度,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从事业单位改革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从事业单位改革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而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三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岗位管理制度的改革过去,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存在着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
改革后,实行了岗位分类管理,将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并明确了不同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和晋升渠道。
这使得岗位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聘用制度的改革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单位与员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聘用合同的签订,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机制。
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
改革后,建立了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晋升、奖惩等挂钩。
这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薪酬制度的改革薪酬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并就我国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困难和解决方法。[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革 岗位设置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推行聘用制改革是核心。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一项新的基本用人制度,它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就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明确事业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平等人事主体地位,通过签定聘用合同,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单位和职工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使事业单位的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淡化原来固定干部、工人身份终生制的概念,使的优秀工人能够走上管理或技术岗位,乃至领导岗位;使虽然具有固定干部身份,因个人能力或工作需要等原因不能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可以调整到其他岗位,包括工勤人员岗位去工作,真正做到干什么事,享受什么待遇,能上能下,能工能干,能干能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聘用制体现了公平、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解决了旧有机制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的问题,调动人员积极性。而聘任制的核心,就是竞争、优胜劣汰。可以说,竞争也就成为带动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增加活力的一个根本动力。与此同时,实行全员聘任制以后,还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同行之间有了竞争。竞争激励机制搞的事业单位,肯定是事业兴旺,人往高处走,谁都愿意到好的单位,好的环境中工作。所以如果有的单位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就只有走下坡路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实现由固定用人制度向合同用人制度的转变;②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③实现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④实现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⑤实现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⑥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2000年开始,各地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聘用制度改革试点,想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在聘用过程中,单位与个人签订聘用合同,权利与义务都写在合同条款上。但都是形式上的合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按合同进行管理,并不能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择业也无法实现。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未能取得预期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滞后。许多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是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岗位培训、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是人事聘用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于是在2006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要通过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分配制度,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三类。经过3年的改革,目前仍有部分省区未实现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阻力很大。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还未落实的情况下,国家又下发文件,2010年所有事业单位将实行绩效工资。2009年1月,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师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i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费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他两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更不知道何时解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困难也不小。三、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主要难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这项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设置困难,表现在:一是中级职称人员较多的单位,一部分同志受岗位设置比例限制而得不到应聘。二是一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既是管理人员又是专业技术骨干,并有副高以上的技术职称。但此次改革政策规定一人只能担任一个岗位,不能实行双肩挑。可是如果走管理岗位,那么工资就要降下来,如果走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就会缺空,造成单位无法人的新问题。三是一部分单位由于人员少,技术岗位设置困难,尤其是既当法人又有任多年副高以上职称的同志,只能强求给予设置为管理岗位,如果设置为技术岗位,也只能设为7级,而按任技术职称年限又可设为5级,矛盾极为突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有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调动广大事业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事业的发展。四、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解决事业单位改革岗位设置及工资待遇矛盾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特事特办,着力合理解决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方法有四:方法之一:允许一人双岗。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事业人员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既担任领导职务又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要允许一人双岗,工资待遇由个人选择一个岗位。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可按结构比例设岗为兼任。既然政策允许,完全可以在个别特殊情况的单位实行一人双岗。方法之二:破例设岗。由于人员极少而限制设置高等级岗位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技术岗位按其人员的任职年限,破例设定对应的等级岗位,不能让这部分人员受单位行政级别和人数限制而降低岗位等级和待遇。方法之三:统筹使用。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在系统内统筹使用岗位设置指标。方法之四:增编设岗。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加大投入的相关要求,给人数极少的单位增加编制,使其符合岗位设置比例。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尽快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参考文献:[1]常荔,韩冰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9(09)[2]冯蕾.浅谈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集体经济. 2010(21)[3]张澍.我国事)[4]吕秀惠.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北京水利. 2003(05)[5]吴学明.宁国市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08)[6]刘丽娟.浅谈如何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青岛医药卫生. 2003(04)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了解改革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员工对人事制度改革的了解程度和态度,然后通过电话访谈和现场观察,了解了各单位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对20个单位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00份。
调查结果如下:1.员工了解人事制度改革的程度87.4%的员工知道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但只有45.2%的员工对改革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员工对改革的态度绝大部分员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能够提高单位工作效率,促进员工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员工对改革情况表示不满意,认为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电话访谈和现场观察我们对10个单位进行了电话访谈和现场观察,了解了这些单位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1.改革措施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优化职称评审制度。
取消不必要的评审环节,简化评审程序,提高评审效率。
(3)实行公开竞聘。
通过公开竞聘激励员工的内部竞争,从而提高人才选拔的水平和质量。
(4)建立健全薪酬体系。
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动力。
2.实施效果各单位改革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主要表现在:(1)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多数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2)促进员工发展。
通过优化评审制度和建立薪酬体系,员工的职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薪酬待遇。
(3)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竞聘、绩效考核等制度的实施,优秀员工得以选拔、激励,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1)组织领导不够重视。
一些单位在改革过程中,缺乏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影响了改革效果。
(2)改革措施不够实际。
2024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谈

2024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人事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的挑战与对策以及改革的展望与期待等方面,对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浅谈。
一、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不活、用人不公、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效率。
因此,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建立起更加科学、公正、高效的人事制度,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作为。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其次,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工作。
同时,要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四、改革的挑战与对策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思路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也需要随之改革。
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新形势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可以建立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招聘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加入事业单位。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支撑企业的发展。
二、优化人事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优化人事管理体制,建立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适时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推行人性化管理在新形势下,人性化管理成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趋势。
人性化管理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成长空间,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
可以通过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提供更多的员工福利、建立更加和谐的员工关系等方式来实现人性化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加强绩效管理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优秀员工和惩罚不良员工,实现人岗匹配,提高工作绩效。
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绩效管理的公正和公平。
五、优化人事信息化建设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事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事业单位可以整合信息化资源,建立更加完善的人事信息系统,实现人事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
六、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在新形势下,人才流动和交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内部人才流动和外部人才交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员工的多元化发展。
机构编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机构编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机构编制改革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机构的编制和人员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提高机构效能、优化管理体制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机构编制改革也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这一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部门的一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以机构编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为主题,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组织依法设立的,用于承担教育、科研、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公益性活动,员工一般以公务员、工勤人员等身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相较于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在招聘、薪酬、晋升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管理模式和规定。
2. 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动性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较为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员工流动性较低。
一旦进入事业单位,往往难以转岗和调动,导致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激励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相对固定,晋升机制相对滞后,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不高。
(3)人才管理相对滞后:相较于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
3. 改革的方向和意义在机构编制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建立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效率,也对我国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建立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僵化和不灵活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改革。
(1)改变人员聘用方式:采用合同制、岗位制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用人机制,鼓励员工之间的流动和转岗。
2024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人事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管理效能,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对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人才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公正、人事管理流程繁琐、人事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等。
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事业单位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体系,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目标1.建立现代化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人才的公正评价和选拔。
2.简化人事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减轻单位及员工的负担。
3.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评价体系,激励人才的发展和进步。
4.加强干部选拔和管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
5.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改革内容1.改革人才选拔机制(1)建立公正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评价,推行岗位竞争制度。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开放式招聘平台,吸引和选拔各类优秀人才。
(3)推行个人能力和业绩评估制度,注重岗位绩效评价,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渠道。
2.简化人事管理流程(1)优化人事管理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材料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推行信息化人事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和信息系统,方便员工查询和管理。
3.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评价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和方法,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
(2)将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建立灵活多样化的薪酬制度。
4.加强干部选拔和管理(1)推行干部选拔工作公开透明,注重能力和业绩的评估,确保选拔工作的公正性。
(2)增加干部培训和岗位轮岗机会,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
5.优化人才培养机制(1)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

岗位管理更加规范, 减少了岗位设置不 合理的现象
岗位管理更加透明, 提高了员工的满意 度和归属感
岗位管理更加灵活, 提高了员工的创新 能力和积极性
薪酬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员工薪酬 水平得到提高,增强了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满意度
薪酬公平性提高:பைடு நூலகம்酬分配更加公 平,减少了员工之间的不公平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招聘结果:公 示无异议后, 签订聘用合同, 办理入职手续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 考核方式:采用量化考核、定性考核等多种方式 考核周期:定期进行考核,如每年一次或每半年一次 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调薪、奖惩等的依据
PART FOUR
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岗位评价不科学:岗位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岗位晋升通道不畅:岗位晋升通道狭窄,晋升机会有限 岗位培训不足:岗位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 促进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事业单位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管理难度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编制管理、岗位设置、薪酬分配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 优化事业单位人员结构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促进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PART THREE
岗位聘任:实行公开招聘、竞 争上岗,提高岗位聘任的公平 性和透明度
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设置标 准,优化岗位结构
岗位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岗 位考核机制,激励员工提高工
作绩效
岗位培训: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提升组织效能、激发人才活力、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然后分析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现状分析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长期以来扮演着稳定社会、服务公共、推动科研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人才流动机制不够灵活。
事业单位往往存在人员编制固定、岗位调整困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人事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往往过于注重行政级别的晋升和职称的评定,而忽视了对员工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评价。
这导致了一些员工过于追求职位晋升,而忽视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也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过于简单、片面,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人才流动、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未来,我们应通过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事管理制度、改进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进和深化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
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研究报告

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研究报告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本报告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承担着教育、医疗、科研等重要职能,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机制机制、人事待遇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亟须进行改革。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1. 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内部监督,推动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
2. 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加强对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
合理调整事业单位编制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协同发展。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任务1.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激发各类事业单位发展活力。
2. 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建立灵活多样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3. 推动事业单位财务改革。
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财务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路径1. 加强跨部门协同。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
2. 推动法律法规配套。
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3. 深化改革试点。
在部分地区、行业开展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总结经验,推广复制,形成改革发展的示范效应。
五、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景展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决策、实施有效措施,必将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探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探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成为了热门话题,各地方各部门也在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这是因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拔机制不规范、待遇水平不合理、晋升渠道不畅、管理模式滞后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效率、服务质量和职工积极性等方面。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开展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服务质量和职工积极性等方面。
2. 研究内容(1)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概述和演变;(2)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国内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4)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分析;(5)未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改革经验等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其次,针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2. 研究步骤(1)资料搜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情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
(2)问题分析: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其根源和成因,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3)调查设计: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设计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4)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5)结果总结:根据以上研究过程,得出本研究的总结结论,为未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9T21:00:23.4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作者:何捷
[导读]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逐渐凸显其优势,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前行,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道路管理二所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逐渐凸显其优势,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前行,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以往不合理的人事制度,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事业单位的变革要求。
本文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并需要服务社会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特定组织机构。
由于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很强,且存在着它的固有特点,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目前,事业单位应当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人事制度实行积极的改革,选拔出更为优秀的人才,让凭能力上岗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真正的得以实现,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才是事业单位实现人事制度公平竞争的最终目标。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政府政策不完善
尽管事业单位已经推行了诸多改革,但是新的政策并不能解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上的关键问题。
人事制度一直是在量的过程中产生变化,而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例如,在养老保险制度等细节和措施方面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在被解雇的员工的安置问题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诸如此类的矛盾和问题比比皆是,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政策的缺乏,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层出不穷,阻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二)人事管理制度的缺陷
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上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首先,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建立并不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标准没有建立。
许多进入到事业单位的人才虽然是通过合理的考试和招聘进入的,但是内部招聘、萝卜招聘等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关系人情到处存在,就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难以做到公平,招进来的人才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岗位的条件。
其次,事业单位合同的履行、解除、终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每个单位的人事制度也不尽相同。
再者,事业单位的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这种不健全的人事制度没有激发出人才的效用,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疏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的人事争议处理依据,在立法上难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这让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的改革过程中难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明确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许多事业单位已经开始积极的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希望在未来的人事制度上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跟紧时代的潮流,让人才能够得到最大化的重用,也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一味的喊口号,让事业单位难以达到相应的改革效果,同时员工在口号的号召下,虽然对事业单位抱有强烈的人事改革期望,但是现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看到实效,很容易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产生失望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到本职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策略
(一)改革思想,实现人事制度的顺利改革
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上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固有的陈旧观念限制了改革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并不是特别完善,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加强思想意识的转变,改变原来安于现状的思想,从本质上扭转原有的错误思想,让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始终贯穿全程。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要加强理念的宣传,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口号下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明白积极工作不仅是为了服务社会,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的价值,能够让自己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二)稳中求进,尊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渐进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由来已久,一直都是遵循着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阻力。
改革后的人事制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在这方面事业单位一定要有所准备,要将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看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遵循稳中求进的群众路线,让改革更加透明化,更加尊重工作人员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在长久的改革实施过程中得到员工的支持,也能让事业单位能够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从而让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体现人事制度的公平公正性,让员工更加信服。
(三)协调关系,厘清事业单位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科教兴国,因此在科教文卫四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业单位的发展让社会得以进步,但是人事制度的弊端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是仅仅的喊口号便能实现的,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考虑到自身单位的体制,懂得内部改革的需要,找准改革和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在能够促进单位发展的同时还能发挥人才的效用。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是需要每个部门齐头并进,互相协作的,单位领导一定要会协调好单位内部的关系,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的管理,对改革的流程实施监督,才能让人事制度改革真正的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用人标准和制度,这也是事业单位长期沿用党政机关人事管理模式的最大的特点。
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这一特点却出现了诸多的弊端。
由于事业单位本身是属于公共服务性质的,他的目标是为社会
提供服务,但是采用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和工作方式,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难以达到真正的实效,而且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的采取良好的举措来实现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丽,陈亮,柴媛媛.探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人力资源管理,2018(05):398.
[2].淄博:落实“放、管、服”改革努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转型升级[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03):20-21.
[3]谢九轰.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认识管理工作优化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161-162.
[4]白金明. 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政策举措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N].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03-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