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分析
经济管理12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分析丁先宏 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教育培训中心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单位岗位设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如何科学设置岗位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解决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常见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129-01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概述(一)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内部分配制度的目的就是完善分配制度,构建鼓励人才创业创新、与业绩密切关联、符合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使职工的工资与其的实际贡献、工作业绩、岗位职责等所产生的效益相联系。
可以说,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就是以岗位为基础对薪酬加以确定,即通过分析评估各类岗位,明确岗位的职级和重要性,才能准确掌握岗位工资的级差系数,制定等级与类别不同的岗位工资[1]。
其次,有利于推行聘用制。
聘用制主要是择业个人和用人单位利用合同签订的方式对人事关系加以确立,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职责,核心在于按照岗位聘用,这也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
如果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往往不能进行岗位评估与分类,无法考核聘用人员的履职情况,导致制度流于形式。
最后,有利于岗位管理制度的完善。
岗位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岗位管理的主体,其涉及考核考评办法、解聘辞聘办法、公开招聘办法、竞聘上岗办法、岗位设置办法等内容,其中岗位设置办法是制定其他制度的前提,如果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则不能顺利实施解聘辞聘、公开招聘、岗位竞聘等。
总之,事业单位岗位的科学合理设置,能够形成能下能上、择优竞争的用人机制,实现以岗定酬、竞聘上岗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二)常见问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常见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传统资历观念的影响。
事业单位管理规定问答(3篇)
第1篇一、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其经费一般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二、事业单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 公益服务原则:事业单位应当以社会公益为宗旨,提供公共服务。
2. 独立自主原则:事业单位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主经营权。
3. 民主管理原则: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4. 效率原则:事业单位应当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5. 廉洁自律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三、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层级:1. 领导层:包括事业单位的正、副职领导。
2. 管理层:包括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3. 执行层:包括各岗位工作人员。
四、事业单位的招聘和录用有哪些规定?1. 招聘原则: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2. 招聘条件:应聘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技能等条件。
3. 招聘程序:包括发布招聘信息、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环节。
4. 录用:经考察合格的应聘者,由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录用手续。
五、事业单位的工资和福利有哪些规定?1. 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
2. 福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3. 津贴补贴: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需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可以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
六、事业单位的考核和评价有哪些规定?1. 考核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当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2.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
3.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
4.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惩、晋升、培训、辞退等的重要依据。
岗位设置相关问题解读
岗位设置相关问题解读1.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置?(1)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2)政策依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沪委办发〔2009〕40号)、《上海市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法》(沪教委人[2010]68号)的文件精神。
2.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20字方针)(1)按需设岗以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的需要,兼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现状和未来控制目标,合理设置岗位总量,科学确定各级各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目标任务。
(2)科学高效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和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大的实际,着力优化人员队伍的构成,不断加大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管理岗位的人员素质,逐步核销和缩减一般工勤岗位,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人员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合理的目标。
(3)动态调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增强公益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内,根据办学实际对各级各类岗位进行动态管理和适时调整,确保岗位设置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
(4)依法管理严格按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各级各类岗位设置。
(5)积极稳妥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实施,关系到学校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校教职员工收入分配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用人机制上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重大转变,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积极推进的同时,必须严格程序,依法依规操作,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3.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的背景是什么?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是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组成部分。
深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及信息系统使用常见问题解答
深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及信息系统使用常见问题解答(一)一、岗位设置、实施的业务问题(一)岗位设置问题。
1.机构编制文件未核定雇员员额和临聘员额,能否不设置非常设岗位?如不设,现有临聘人员如何处理?——答:未核定员额的,非常设岗位设置为0,为方便管理,单位仍可为非常设岗位划分等级(等级数为1-20,自定义),每个等级的岗位暂设为0。
单位可编制岗位说明书。
现有临聘人员可以超岗位聘用,并与相应岗位说明书挂岗。
2.岗位设置方案审批同意后,能否修改?如何修改?——答:单位确有明确变更理由的,可以修改。
其中如需变更三类岗位比例的,需向同级人事部门报送《三类岗位比例申请表》,人事部门重新下达专技岗位数并导入系统,事业单位在系统中重新发起“设置岗位数量”业务并在系统中报批;如不需变更三类岗位比例的,由事业单位直接在系统中发起“设置岗位数量”的业务并报批。
新岗位设置方案经审批同意后生效,原设置方案自动失效。
3.部分处级(五级或六级)单位没有内设机构,按机构编制文件规定除了处级干部之外其余人员就是科员、办事员,人员晋升通道产生断层,能否设置管理类七、八级非领导岗位?——答:按国家规定,首次岗位设置暂不允许设置管理类七、八级非领导岗位(包括五、六级非领导岗位),待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后才允许设置。
现有七、八级岗位的人员按“超岗位聘用”的办法处理。
4.单位内设机构的名称能否修改?能否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增加内设机构?——答:内设机构的名称可以修改。
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增加设置纯专业技术类的内设机构,纯专业技术类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只具有专技岗位岗位级别,不具行政级别。
5.行政管理类内设机构能否设置专技岗位?——答:可以。
如办公室的财务。
6.能否将行政管理类的内设机构(如正科级<七级职员>内设机构)转为专业技术类内设机构(如副高级内设机构),不再保留行政级别?专业技术类内设机构的领导如要晋升为副处,任职资格如何确定?——答:可以。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解释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解释一、什么是岗位设臵管理?岗位是一个单位为实现其工作目标进行组织分工的基本单元。
每个岗位都应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相应和任职条件。
岗位设臵管理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岗位设臵,一个是岗位管理。
岗位设臵就是事业单位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设臵各类岗位。
岗位管理就是事业单位在完成岗位设臵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择优聘用各类岗位工作人员,并按照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进行管理。
通过岗位设臵管理,可以优化事业单位人才资源配臵,改善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臵管理?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主要聚集地,是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为此,近年来国家先后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推进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特别是在2006年,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及《实施意见》,决定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臵管理工作。
实施岗位设臵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沿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身份管理贯穿于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
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就是要打破身份管理,搞活用人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建立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的重要基础。
人员聘用以岗位空缺为前提,合同管理以岗位职责为依据,考核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为标准,工资待遇根据岗位等级和完成岗位职责任务情况确定。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政策问答样本
黔南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立管理工作政策问答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立1. 事业单位岗位设立所称岗位是什么?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依照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立工作岗位, 应具备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原则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的而进行组织分工成果, 详细到每个单位而言, 岗位是千差万别, 每个岗位均有详细职责任务、工作原则, 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
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需要出发, 从适应各个层次事业单位, 适应各个层次岗位出发, 提出通用岗位级别;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 将本单位详细工作岗位相应到相应岗位级别, 以便规范管理、拟定相应工资待遇。
2. 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立?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中发[]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任制度意见》(国办发[]35号), 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也迫切规定制定岗位管理政策规定, 使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派制度改革, 对制定岗位设立管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规定。
详细来说有三个方面: (1)履行聘任制度需要。
科学设岗是履行聘任制度前提和基本, 履行聘任制度需要岗位管理方面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需要。
岗位设立是岗位管理重要环节, 是顺利实行岗位管理, 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前提和基本;(3)事业单位收入分派制度改革迫切需要。
收入分派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 将岗位作为拟定工资重要因素, 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立管理规定, 为实行收入分派制度改革提供根据和基本。
当前, 规范岗位设立已具备了基本条件。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逐渐进一步, 以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要内容新型用人机制逐渐形成, 岗位管理已被诸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
在实践中, 诸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对岗位管理进行了摸索, 获得了较好经验和效果, 为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立管理有关规定提供了宝贵经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问题与方法探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问题与方法探讨对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中岗位设置是将人才作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科学运用。
人力资源岗位设置工作能够为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提供强大支撑。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过程中,应该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更好实现岗位设置和管理,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意义岗位设置作为我国现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等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应该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进行积极管理,并实施聘用制度,从事业单位固定用人方式逐渐转变成合同用人方式,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身份管理方式逐渐转变成岗位管理方式。
并且,事业单位还应该构建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格局,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设置创新及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有序进行。
对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方式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规划和发展,并关系着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自身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通过事业单位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用人体系,从而激发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和潜力,对实现事业单位等公益性组织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作用(一)实现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工作岗位的转型和升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下,人才的聘用和身份管理模式在各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而言,岗位设置就是对所聘人员进行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工勤岗位的有效划分,并从各工作岗位的职能出发,将所聘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在事业单位完成工作人员招聘工作之后,还应该全面分析和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分类管理所聘人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真正实现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工作岗位的转型和升级。
(二)保证事业单位的全员聘用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设置工作的分析,使聘任制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
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稳定的就业渠道,在过去几年里备受青睐。
然而,很多人在对事业单位的了解上还存在一些疑虑。
本文将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类型机构相比,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较为灵活,不受行政区划、职务层级、行业分类等限制。
在岗位的设置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像是职务、职级、技术等级、工作经验和资源要求等。
另外,事业单位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特定情况制定相应的岗位设置方案。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目的是什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在维护本单位的发展和利益的同时,保障公民的权益。
岗位设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运转,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
岗位设置还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让各种专业人才得以施展才华。
同时,岗位设置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一种向外界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
三、如何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而在制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需要重点考虑:1. 需要哪些人才?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时,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来考虑需要哪些人才。
具体的,需要对招聘条件和相关培训等进行准确定义。
2. 岗位设计岗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岗位设置合理、科学和有效。
需要确定不同职能领域的职责、权限、义务和要求,在设岗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和岗位的人力资源配置。
3. 确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时,薪酬制度是关键的一环,它会直接影响人才的选择和留存率。
如果薪酬制度过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如果薪酬制度过高,则会造成单位的负担过重。
4. 岗位评估岗位评估是指对各个岗位能力要求的评估,帮助企业确定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等要素。
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各项评估标准需要尽可能地抽象化、客观、公正和有效。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政策问答 2015
附件1: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政策问答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1.事业单位所设岗位有哪些特征?答:(1)岗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
组织机构中的岗位是由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等因素确定,而不是由工作人员来确定。
(2)岗位数量是有限的。
岗位数量受组织机构规模、职能、任务繁杂程度、经济、科技发展状况,以及经费预算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岗位数量是有限的。
(3)岗位具有相对稳定性。
岗位一般不随工作人员的变动而变动,同一岗位在不同时间里可以由不同的人来任职。
(4)岗位是可以调整的。
组织机构规模、职能、经费预算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等都可以引起岗位的调整。
(5)事业单位岗位的确定,包括总量控制、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必须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依据其职能和职权分配来确定。
2.哪些事业单位要按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答: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臵管理。
3.哪些单位参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答: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4.哪些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答: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
二、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5.事业单位岗位分哪几类?答: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6.什么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
7.现行的管理职务如何对应管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答: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1、岗位的概念2、设岗的基本依据(原则)3、岗位分类4、事业单位实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岗位管理”5、工资标准6、岗位管理与工资管理中对岗位的计算结果不一致7、专业技术岗位总量计算基数的确定方法8、编外人员暂不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9、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原则1、岗位的概念岗位,是将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任务进行分解之后,能承载某些工作任务和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基本单元,它一般以一个..人能胜任的饱满工作量..........为标准而设定的。
具体的一个岗位,其承担的各项工作内容(任务)可能是同一类型的,也可能是不同类型、区别较大的。
2、设岗的基本依据(原则)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应当遵循“因事设岗”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和任务设岗,确定岗位的类型和数额。
3、岗位分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有必要将其所有的岗位划分为几大类,如中小学教职工可分为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等四类岗位。
常用的“三分法”就是将各类岗位划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三大类,当然,这只是宏观理论框架上的分类基础;在具体的事业单位,这三大类岗位之间往往存在任务内容重叠、交叉或互相渗透的现象。
比如,近年随着现代电子自动化设备的普遍应用,许多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日常操作和一般性技术维持工作,也可由工勤技术人员来完成。
又比如,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不大,加上不属于该单位向外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范畴,因此,会计人员常被根据实际情况列归管理岗位进行管理。
还有,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如医院的科主任、科技机构的总工,他们并没有脱离专业技术工作,相反,实际上是承担着对专业技术工作进行专业管理职责的第一线。
岗位工作内容多样化的现象是客观地普遍存在的。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三分法”的优点和短处,灵活、合理地处理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管理、岗位工资标准的选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4、事业单位实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岗位管理”“因事设岗”、“按岗用人”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原则性的基本要求。
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问答的通知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吉人社联字〔2010〕42号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白山管委会党群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在全省事业单位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吉人社联字〔2009〕25号)精神,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关于事业单位岗位核定的范围问题根据《实施意见》的范围规定,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在实施范围之列。
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均在核定的范围之内,须按管理权限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
二、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任的执行日期问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聘任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勤岗位,其工资待遇从聘任后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
三、关于未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问题未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严格按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吉人社联字〔2009〕2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推行新的岗位管理制度,核定各类人员的岗位。
各类人员所任职务已超新核定岗位结构比例数的单位,通过设置临时岗位自然减员、调出等办法逐步消化解决。
各类岗位有一定比例空额数的单位,可开展相应岗位的聘用工作。
四、关于职员岗位聘用问题职员岗位除各级组织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外,原则上都要实行聘任制,签订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人员的聘用问题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的人员,在设置岗位时,应按其职级设在相应管理岗位。
在首次岗位聘用时,对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可按其已聘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计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基数,计算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占相应等级岗位的结构比例。
二、关于核定专业技术岗位数多于已聘人员时的首次聘用问题在设置岗位时,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行业结构比例控制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在确定首次聘用岗位时,以本单位已聘专业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高中初内部各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三、关于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未核定内设机构,但事实上已存在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聘用问题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人员较多、且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虽然机构编制部门未核定内设机构,但由于管理的需要已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置了内设机构的,对其在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可比照“双肩挑”有关规定执行。
1四、关于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问题鉴于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由当地政府负责,对这些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委托当地人力社保部门核准,执行当地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其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认定情况,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关于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问题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实行城乡统筹,符合《义务教育法》关于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的规定,因此,应按下达的行业结构比例执行。
但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考虑到地区和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可在下达的结构比例基础上,根据各类高中的发展现状作适当调控。
对省重点高中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40%以内,以使全省高中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平均水平与省制定的行业结构比例基本一致。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热点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热点问答1、什么是治理岗位?治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治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治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我市事业单位治理岗位原则上设七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四至十级职员岗位。
2、治理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现行的治理职务如何对应治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答:治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治理水平。
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治理岗位四到十级职员岗位。
3、什么是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
4、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答: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进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哪三个层次的岗位?各层级岗位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其中:高级岗位分七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三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分别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如何确定所包含岗位的等级?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8、什么是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哪两种岗位?各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爱护、后勤保证、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一般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即一至五级。
一般工岗位不分等级。
9、工勤技能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答: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爱护技术,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问答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具体到每个单位而言,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
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治理的需要动身,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治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2、事业单位什么原因要进行岗位设置?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对事业单位岗位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迫切要求制定岗位治理的政策规定,使岗位治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专门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制定岗位设置治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1)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
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推行聘用制度需要岗位治理方面的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治理制度的需要。
岗位设置是岗位治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治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治理向岗位治理转变的前提和基础;(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
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要紧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置治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当前,规范岗位设置已具备了差不多条件。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聘用制和岗位治理为要紧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逐步形成,岗位治理已被专门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同意。
在实践中,专门多地点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同意。
在实践中,专门多地点和事业单位对岗位治理进行了探究,取得了较好的体会和成效,为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治理有关规定提供了宝贵的体会。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人员的聘用问题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同时任职的人员,在设置岗位时,应按其职级设在相应管理岗位。
在首次岗位聘用时,对符合“双肩挑”条件的人员,可按其已聘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计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基数,计算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内部各等级岗位,占相应等级岗位的结构比例。
二、关于核定专业技术岗位数多于已聘人员时的首次聘用问题在设置岗位时,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行业结构比例控制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在确定首次聘用岗位时,以本单位已聘专业技术人员基数,计算高中初内部各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三、关于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未核定内设机构,但事实上己存在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聘用问题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人员较多、且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虽然机构编制部门未核定内设机构,但由于管理的需要已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置了内设机构的,对其在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可比照“双肩挑”有关规定执行。
四、关于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问题鉴于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由当地政府负责,对这些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委托当地人力社保部门核准,执行当地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其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认定情况,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关于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问题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实行城乡统筹,符合《义务教育法》关于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的规定,因此,应按下达的行业结构比例执行。
但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考虑到地区和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可在下达的结构比例基础上,根据各类高中的发展现状作适当调控。
对省重点高中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40%以内,以使全省高中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的平均水平与省制定的行业结构比例基本一致。
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篇: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若干问题的解释1、岗位的概念2、设岗的基本依据(原则)3、岗位分类4、事业单位实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岗位管理”5、工资标准6、岗位管理与工资管理中对岗位的计算结果不一致7、专业技术岗位总量计算基数的确定方法8、编外人员暂不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9、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原则1、岗位的概念岗位,是将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任务进行分解之后,能承载某些工作任务和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基本单元,它一般以一个..人能胜任的饱满工作量为标准而设定的。
具体的一个岗位,其..........承担的各项工作内容(任务)可能是同一类型的,也可能是不同类型、区别较大的。
2、设岗的基本依据(原则)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应当遵循“因事设岗”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和任务设岗,确定岗位的类型和数额。
3、岗位分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有必要将其所有的岗位划分为几大类,如中小学教职工可分为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等四类岗位。
常用的“三分法”就是将各类岗位划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三大类,当然,这只是宏观理论框架上的分类基础;在具体的事业单位,这三大类岗位之间往往存在任务内容重叠、交叉或互相渗透的现象。
比如,近年随着现代电子自动化设备的普遍应用,许多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日常操作和一般性技术维持工作,也可由工勤技术人员来完成。
又比如,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不大,加上不属于该单位向外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范畴,因此,会计人员常被根据实际情况列归管理岗位进行管理。
还有,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如医院的科主任、科技机构的总工,他们并没有脱离专业技术工作,相反,实际上是承担着对专业技术工作进行专业管理职责的第一线。
岗位工作内容多样化的现象是客观地普遍存在的。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三分法”的优点和短处,灵活、合理地处理事业单位在岗位设臵管理、岗位工资标准的选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岗位设臵问答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臵1、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所称的岗位是什么?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臵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具体到每个单位而言,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
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出发,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2、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臵?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迫切要求制定岗位管理的政策规定,使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制定岗位设臵管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1)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
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推行聘用制度需要岗位管理方面的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
岗位设臵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前提和基础;(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
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臵管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当前,规范岗位设臵已具备了基本条件。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逐渐形成,岗位管理已被很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
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
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对岗位管理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效果,为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相关规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答: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臵,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一般组织机构的岗位能级,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岗位、管理层岗位、执行层岗位、操作层岗位。
在任何组织中,其岗位的能级结构都是呈梯形结构的,合理的能级结构是发挥组织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能级既体现在职务上,也体现在业务水平上,当确定具体岗位时,必须兼顾到这两个方面。
事业单位设臵岗位,从事业单位在设定岗位时就毋庸臵疑地与本单位的职能、任务、目标直接挂钩,即所谓因事设岗。
在设臵岗位时,不能孤立地、局部地重视某一类别或子系统的岗位设臵,而应该从各类别或子系统之间,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从总体上去把握设臵。
因此,在考虑设臵岗位时,不仅要强调向主业岗位倾斜,还要考虑到辅助或支持系统的岗位设臵。
岗位设臵的关键在于高、中、初能级结构比例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岗位作用发挥出经济、协调、科学、高效。
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设臵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意协调配合。
在事业单位设岗时,要根据单位的性质与特点,使各类能级岗位层次,高、中、初级岗位结构体现出层次的合理与适当。
岗位管理要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这是在制度层面确保岗位设臵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各个岗位的人员协同配合工作的基础。
聘用制度为岗位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制度基础,所以岗位管理必须与聘用制度相结合,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系列文件4、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文件包括几个层次?答: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政策文件包括《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
5、岗位设臵不同层次文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是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依据。
岗位设臵管理行业指导意见对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岗位名称、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臵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指导行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岗位设臵的具体程序、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以及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
6、为什么要制定分行业的岗位设臵指导意见?答:事业单位是我国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全国125万个事业单位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为实现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应该制定岗位设臵管理的分行业指导意见。
7、行业指导意见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答:待业指导意见要着重解决本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基本问题,主要是:适用范围、岗位名称、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岗位基本条件等。
三、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8、事业单位岗位分哪几类?答:事业单位岗位分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9、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通用的岗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10、什么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
11、管理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答:管理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12、现行的管理职务如何对应管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答: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3、什么是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14、专业技术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答:专业技术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哪三个层级的岗位?各层级岗位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分别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1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如何确定所包含岗位的等级?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8、什么是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哪两种岗位?各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答: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
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工勤技能岗位设臵的原则是什么?答:工勤技能岗位的设臵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20、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如何对应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答: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什么是特设岗位?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臵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22、特设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区别是什么?答: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臵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特设岗位实质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的一种,不是单独的一类岗位。
四、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23、什么是岗位结构比例?岗位结构比例分哪两类?答: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同岗位占岗位总量比例的一种表示方法。
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
《实施意见》既提出了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也提出了不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24、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答:首先事业单位要完成本身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的工作人员配臵,这需要有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
同时,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长,构建合理的发展阶梯。
另外,合理的结构比例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工资总额控制的要求。
25、确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间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原则是什么?答: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26、对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答: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7、对主要承担社会事业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答: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8、对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答: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29、对事业单位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是否设臵工勤技能岗位?答: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臵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30、什么是岗位最高等级控制?答:事业单位的岗位最高等级控制是指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对事业单位可设立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进行限制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