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江城区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理解题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理解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理解题到海中去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想探索海洋的奥秘,(a)海中的宝藏,(b)海中的珍肴美味。

因此,人们一直在不断(c)到海中去的办法。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曾提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让人脚上系石头、头上戴面罩潜入水中,通过一根露出水面的短管呼吸。

这种设想颇有趣,但并不理想。

通过短管呼吸,在浅水中还可以,在深水中就困难了。

1538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次有趣的表演:两名潜水员进入一口又大又重的钟,钟内点着蜡烛;人们把钟放进河里;10分钟后把钟拉出水面,潜水员不仅还活着,而且所有的衣物都是干的,蜡烛还燃烧着。

这个奇迹轰动一时,使那些迷恋潜入海底的人倍受鼓舞。

1590年,英国人制造了一个潜水钟,并下潜到水下20米深处,停留了半小时。

这只钟高3米,有几个窗口,钟内有潜水员的座位,潜水员们呼吸的是预先装在钟内的两口桶中的空气。

为了能使潜水员能在钟外活动,又制造了一些小钟,潜水工作时,潜水员可用管子呼吸小钟里的空气。

后来,有人觉得钟过于笨重,为此做了一个大空气袋,,试图让潜水员在水下呼吸袋内空气。

但空气袋浮力太大,潜水员会被它带着浮上水面。

1819年,英国制造了一套潜水装置,但潜水员万万没想到,在水下稍有不慎,空气就会从头盔中冒出来跑掉,有的潜水员因此被淹死。

经过重新设计,一根供气软管从船上直通潜水员的头盔,空气再不会从头盔逸出了,潜水员也能较自由地工作。

1844年,法国一位科学家戴着这种头盔去海底探险,带回许多有趣的动植物,大开了人们的眼界。

人能否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游动呢?1943年法国潜水家利用自己发明的水中呼吸器,穿着脚蹼,在地中海进行了潜游。

1962年,这位法国人又在马赛港附近10米深处建立了一座水下住宅“大陆架I”号,两名潜水员在里面生活了一星期,呼吸的气体和用电是由水面船供给的。

]963年他又在11米深处建立了“大陆架Ⅱ”号水下住宅,曾有5人在里面生活了1个月。

语文版八上《海洋是未来的粮仓》word同步测试

语文版八上《海洋是未来的粮仓》word同步测试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栖息(qī)磷虾(líng)B.开辟(bì)潜力(qián)C.维生素(wēi)捕捞(bǔ)D.浒苔(hǔ tái)鹧鸪(zhè gū)二、下列形近字组词错误的一项是()A.虑:深思熟虑虚:谦虚B.资:资本姿:姿势C.鳞:波光鳞鳞嶙:嶙峋D.维:维护惟:惟心三、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的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来说是生死攸关的。

海洋被污染,森林被砍伐,人类在不断地索取,也在不断地破坏。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面对着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失去了我们的生存所需时,我们——至高无上的人类才会意识到自己都做了什么。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盲目的幻想。

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的迫近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们必须为自己敲响警钟。

1、生死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满目疮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危言耸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课文,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并说明理由A.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海洋的研究开发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B.海洋能提供给我们的藻类、浮游生物、鱼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食物。

C.深海和远洋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16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16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16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海洋是未来的粮仓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危言耸.听(sǒng)海zǎo(藻)捕捞.(lāo)qián(潜)力 lín(磷)虾鹧鸪..(zhè gū)不言而yù(喻) 浒苔.(tái)2.根据释义写成语。

(1)或者生存,或者死亡。

形容事关重大或者形势极端危急。

(生死存亡)(2)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危言耸听)(3)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不言而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教育部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继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B.在《我是歌手3》总决赛中,谭维维携手“摇滚教父”崔健合作上演了一场惊艳四座的《鱼鸟之恋》。

C.仁川亚运会上,自由泳100米的决赛竞争激烈,中日韩三国选手你争我赶,最终宁泽涛夺冠,这个成绩不仅跻身世界前三,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D.2014年12月21日,恩施大峡谷景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湖北旅游的新亮点,被授予2014国际“最佳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

(解析:B项“携手”与“合作”语义重复;C项语序不当,“跻身世界前三”与“打破亚洲纪录”应互换;D项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应在句末加上“的称号”或将“授予”改为“评为”。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地球才形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是将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海洋是将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海洋是将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以下说明文答复以下问题。

〔13分〕海洋是将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将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缺乏,粮食消费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将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应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可以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假如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生疏。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拟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进步了20xx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宏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消费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消费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假设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那么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拓远洋渔场,开展深海渔业。

八年级上册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阅读试题

八年级上册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阅读试题

19 海洋是将来的粮仓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地震①地震是大地的振动。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承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②地球的构造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间隔叫震源深度。

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可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涉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③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方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者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请你根据第②段加点句子的提示,在后面的引号内填充相应的词语。

2.请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②的括号里。

3.请你根据第③段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4.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记载过一次地震的经历,其中写道:“某处进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北易向;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结合上文的相关知识来看,你认为蒲松龄当年所经历的地震属于什么类别的地震?5.这次汶川大地震,使无数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

请在以下挽联中任选一那么,并填充完好。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内容预览:语文版八上第19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当堂训练(含答案)一、积累运用,我最棒!1.你能正确拼读下列加点的字吗?妥善()石莼()潜力()鹧鸪()捕捞()褐藻()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危言耸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死存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下列病句。

(l)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

(2)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

(3)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改进了2000多倍。

(4)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发展远洋渔场,开辟深海渔业。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二十世纪最伟欠的发现,荚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拯救地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问题。

①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②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

二、阅读分析,我能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节选)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鹤鸩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鼓、游苦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附答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附答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附答案《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附答案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

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

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1.(3分)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2.(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3分)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4.(3分)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答案:1.(3分)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八年级语文上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一)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一)语文版

word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同步练习(一)第一局部: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6分〕2•解释如下句子中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危言耸听:⑵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⑶去年,《财富》杂志说,近 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 1万亿美元,而 这个增长速度还在〔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 ⑷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地训练,他们就可以跳跃 式学习。

〔3•请写出如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 3分〕世界上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作者认为,二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是什么? 〔 4分〕 5•作者认为“科〃与“技〃的关系可以用三个“制宜〃概括,即 、 、 。

〔3分〕6.指出如下句子的说明方法与作用。

〔 6分〕⑴一些海洋专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⑵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到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 去。

〕 屡屡出现〔 〕 光纤〔 〕 趋势〔 〕 芯片〔〕 聘用〔 其巨大潜力是不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缩微书籍"的介绍发言,请将他们说的内容选出适宜的加以概括,给“缩微书籍〃下个定义,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5分〕甲:微缩书籍,又叫袖珍书籍。

乙微缩书籍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的内容缩拍到胶卷上的一种书籍。

丙:一般要缩到原书的48分之一。

丁: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可以放大到原书的大小。

缩微图书:8•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

(含标点,不超过30字)〔5分〕某某 ------------------ 某某J ----------------(早晨7:30)(下午3:00)第二局部:〔一〕神奇的深海世界海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最早的故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习题课件(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习题课件(语文版)

④科学家发现,海天使在每年食物丰盛的温暖春季,除了摄取大量 脂肪外,还会从其他物质中自行合成脂肪,以便用于繁殖或作为储备 粮食,以度过食物缺乏的冬季。【A】更神奇的是,它还能缩小自己 的身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以减低体内能量的消耗。【B】当弹 尽粮绝时,海天使还能消化身体里与生存不相关的部分组织,以求保 存最后一线生机,等待春天降临时重生。【C】海天使饱食一顿后, 可以忍饥长达200多天。这种能屈能伸的求生能力,就是海天使族群 在南北极海域可以生生不息的超能力!
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 了解海洋、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 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 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 体的一项是( )(阿C凡题 1069332)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③海天使的名字主要来自其身体两侧的一对翅膀,这让它看起来就像 翱翔在空中的天使,再加上它体内有个红色的心形消化器官,十分甜美 可爱。但是,它其实是凶狠的掠食者。发育期的它,喜欢捕食微小的浮 游藻类;长大后却个性突变,成为凶狠的掠食者。海天使攻击时,会从 头部伸出3对触手,先紧紧抓住猎物硬壳,将猎物的壳口朝向自己,再伸 出带刺的吻,勾住猎物身体吞入腹中,只留下空壳。
9.说说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 海天使个子小,但运动能力强(很善于运动)的特点。 10.第④段的【A】【B】【C】三个句子顺序错乱,请重新调整这三 个句子的顺序(只填字母),并简要说说调整的理由。 【C】【A】【B】(排序错误即不给分)【C】说的是海天使可以忍受饥 饿的时间,【A】说的是能量不够时,海天使能缩小身教躯,减低能耗, 【B】说的是弹尽粮绝时,海天使居然能消化自身组织求生。这样调整, 就按逻辑顺序逐步深入地说明了海天使求生能力之强。

八上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文同步讲解(附答案语文版)

八上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文同步讲解(附答案语文版)

八上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文同步讲解(附答案语文版)八上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文同步讲解(附答案语文版)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

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

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

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

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中运用的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3.增强“海洋意识”。

作家作品严济运,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气象局研究员,曾与卢嘉锡一起主编《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

本文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它是非常经典的少年科普读物,为无数好奇的少年打开了一扇瑰丽的科学世界大门,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科学的奥秘。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妥善(tuǒ)鹧鸪(zhègū)石莼(chún)浒苔(hǔtái)捕捞(bǔ)鳞虾(lín)★形似字辨析仓仓库沧沧海苍苍茫沦沦陷藻海藻噪噪音燥干燥躁急躁★熟语积累(1)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

形容事关重大或者形势极端危急。

如:国家到了~的关头,我们不能再犹豫不决了。

(2)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如:这可不是~,世卫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

人口剧增①,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二)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二)语文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二)第一局部: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妥善〔〕褐藻〔〕鹧鸪〔〕石莼〔〕2.解释如下句子中的词语:⑴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生死存亡:⑵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危言耸听:⑶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3•判断如下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⑴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倔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⑵人们比拟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类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4.“一些海洋专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这一句用了列数字和作比拟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5.请写出如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世界上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6•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那么它将会为人类储存什么样的粮食呢?7.—种观点,一种意见要表示出来。

用表情表示出来叫表〔丨;用语言表示出来叫表〔丨;如果用语言表示时还对自己加以解释,叫表〔丨;用举手、投票表示叫表〔丨;用示X动作表示叫表〔〕。

第二局部:我国的水资源①终究什么是水资源呢?广泛一点说,天上的降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里的地面水,以与隐蔽在地面之下的地下水,因为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水资源。

也就是既包括淡水,也包括咸水。

可是有的人认为,水资源不应当包括咸水,因为咸苦的海水难以直接使用。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水资源是指可以供人们经常取用的、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

这样,不仅咸水不算在内,连千年难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局部地下水也被排除在外了。

②具体一点说,我国平均每年降水约6万亿立方米,其中56% (即3.4万亿立方米)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又回到了大气中,余下的44% (即2.6万亿立方米)在江河中奔波流入海洋或消失于沙漠里。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2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2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维度A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B剧增:剧烈的增加C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

D生态平衡: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2.“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哪些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的。

3.说说下列语句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想想有什么作用。

①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②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可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划线的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5.本文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6.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①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

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

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

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②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

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

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

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③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

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

《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

《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

16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说明文语言【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

(1)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的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都要准确无误。

(2)要注意运用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一般”等词语。

(3)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答题指导】(1)加点词(一般是限定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该词原指……,文中指……,准确生动地写出……(本段中心句或本文主题),去掉后就显得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补充:限定词原意积累:比较、几乎、相当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表估计,多、有余表数量)(2)能否用A词代替B词?为什么?不能,B词原指……,文中指……,写出……(本段中心句或本文主题),而A词指……,换后意思发生……改变,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01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读下列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wēi yán sǒng tīng(危言耸听)的说法。

(2)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hǎi zǎo(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3)尽管近海的鱼虾bǔ lāo(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kāi pì(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2.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3.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多亿吨。

删去“多”。

(2)仁川亚运会上,自由泳100米的决赛竞争激烈,中日韩三国选手你争我赶,最终宁泽涛夺冠,这个成绩跻身世界前三,还打破了亚洲纪录。

将“不仅跻身世界前三”和“打破了亚洲纪录”调换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江市江城区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6题;共30分)1. (2分) (2017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田圃(pǔ)诘难(jié)恣睢(suì)强括不舍B . 灰烬(jìn)狡黠(xié)星宿(xiù)铬尽职守C . 阴晦(huì)汲取(jí)赔偿(sháng)自知之明D . 晌午(shǎng)襁褓(qiǎng)拮据(jié)涕泗横流2. (4分)(2019·广东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何满子却yǐn nì________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shǒu________时间。

(3)街上行人mójiān jiēzhǒng________,络绎不绝。

(4)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zhòng 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3. (2分)请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________②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________4. (2分)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 . 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 . 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 . 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5. (5分)口语交际。

(1)八年级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每天起早训练打球的小齐看了成绩单后心情很沉重。

下课时班主任老师找到小齐询问不开心的原因,假如你是小齐,面对老师你该怎么说呢?小齐说:(不超过30个字)。

(2)从办公室里一出来,小齐碰到他的好朋友小新,小新看出了他的心思,假如你是小新,该如何劝说小齐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不超过30个字)就劝他说:。

6. (15分)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初,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在一篇题为《减负“马拉松”》的新闻报道中写道:“减负”已经不算是一个新的话题了,早在1988年5月11日,国家教委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今年已经整30年了。

30年来,“减负令”也颁布了一道又一道,那么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吗?材料二“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

”3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校外培训广告时如是说。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有家长投诉孩子学业负担太重,另一方面却有不少家长在抱怨“作业少了真让人不放心”。

在减负政策实施后,大部分家长就东奔西走为孩子咨询辅导班、家救、提高班等,各大书店里到处是家长们的身影。

一位家长说,他也是出于无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所以觉得只有带着孩子在外面充足了电才觉得心里踏实。

材料三(1)请你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说新闻标题“减负‘马拉松’”的含义。

(2)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材料二中所说的情况一定有深刻的体会。

请结合材料三图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3)结合你的经历、体会,请就“减负”这个话题,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二、美文品析 (共1题;共9分)7. (9分) (2019七下·越秀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他是启蒙刘慈欣科幻梦的偶像……许旸凭《三体》成为首位摘得世界科幻荣誉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今年春节档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如今,刘慈欣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但你知道,启蒙大刘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是什么吗?原来就是上世纪50年代引进出版的凡尔纳《地心游记》。

读小学的刘慈欣从床底下将父亲的一箱书籍翻出来读,“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打开了窗户。

也就是这些当时被视为‘不务正业’的闲书,一下子为我打开了广阔的世界,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

”刘慈欣记得,那是个很热的夏天黄昏,一口气读完《地心游记》,深受震撼;之后他又读到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科幻文学作品……后来的故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青少年时期对于经典科幻作品的大量汲取,就没有大刘日后科幻创作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说到大刘科幻启蒙第一人,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他手。

当然,高产并不是他唯一的标签,既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一是可怕的想象力。

并不仅仅是天马行空,更在于对未来的精准预估。

回头去看凡尔纳所在的150年前的欧洲,进化论刚刚被提出,元素表还在门捷列夫的脑子里,诺贝尔还在玩火,电还没有进入工业取代蒸汽动力,更不要说各种基于电能的技术了。

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啥都没有。

中国那个时候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抗击第二次鸦片战争。

但那时候凡尔纳的书里已经有了什么呢?有伟大的潜艇鹦鹉螺号,有罗比尔的直升飞机信天翁号,有巨大的钢铁浮岛,有磁悬浮的高速铁路,有太空旅行……有些即使是10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大多最终成为了现实。

他的小说不仅是科学的幻想,更是科学的预言。

如果不是穿越者,那只能说明,凡尔纳站在1860年代,对未来百多年科技发展,有着透彻的认知。

也难怪法国科学家奥泰胜曾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他的预言附之实践的过程。

”凡尔纳另一个厉害的原因在于,他有着生动的文笔。

在他的书中,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原理,这个世界也不是让人恐惧的赛博朋克。

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19世纪中期科技大爆炸年代那令人无比向往的热情——到天空去、到海洋去、到地心去、到宇宙去,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阻挡主人公的脚步,只要我们有想去的热情。

在他的故事里,这个世界有苦难,有风险,甚至有死亡。

但永远不缺少的,就是勇气,勇气是引领我们每个人投入科学之路,去探究这个世界的必须要素。

(选自《文汇报》2019年03月16日,有删改)链接材料:我落后尼摩船长二十步的距离,这时我看到他突然转身向我扑来,用他强有力的手将我按倒在地。

同时他的伙伴也把康塞尔扑倒。

起初我不知道突然袭击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看到船长也躺在我身边一动不动,才安下心来。

我平躺在地上,正好躲在一丛水藻后面。

当我抬起头,就窥见两团庞然大物声势浩荡地从我跟前游过,闪着磷光。

我血管里的血都凉了!我们正躺在两只可怕的鲨鱼身下。

这可是大青鲨,一种致命的食人鲨,巨大的尾巴,暗淡的眼神,口鼻部周围布满圆孔,分泌出磷光物质。

这种怪兽可以用它的铁颔轻易将人搅成肉酱!我不知道康塞尔是不是还惦记着分类,但是我看着他们银白的肚皮,长满尖齿的血盆大口,一点儿科学的兴致都没有——作为弱者的恐惧远压过一个自然历史学教授的专业兴趣。

幸运的是这种食肉动物的视力不怎么样。

它们径直游过,没注意到我们。

棕色的鱼鳞从我们身边擦过。

我们奇迹般的躲过此劫。

在鹦鹉螺号的电灯指引下,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船边。

外门已经打开,我们鱼贯而入,尼摩船长最后关上舱门。

然后按下按钮,我听见水泵启动的声音在船内响起,身边的水位慢慢下降,几分钟后舱内水就排空了。

里面的舱门开启,我们回到军火库中。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 . 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为童年时期的刘慈欣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幻世界的大门。

B . 儒勒·凡尔纳创作了许许多多经典的科幻作品,高产,是他身上诸多标签之一。

C . 直升飞机、太空旅行……凡尔纳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科技,最终都成为了现实。

D . 凡尔纳的作品不是冰冷冷的数字和原理,而是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出现了一个陌生词汇“赛博朋克”。

网络对这个词作了如下介绍,根据语境,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这是借助外语发音演变成的外来词。

B . 这代表了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

C . 其反映的时间与现实有极大的距离。

D . 其塑造的人物对未知世界充满热情。

(3)作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结合链接材料分析。

三、写作练笔 (共1题;共5分)8. (5分)本课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

请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颂某人对工作、学习的热爱,注意用词的精妙。

(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6题;共30分)1-1、2-1、2-2、2-3、2-4、3-1、4-1、5-1、6-1、6-2、6-3、二、美文品析 (共1题;共9分)7-1、7-2、7-3、三、写作练笔 (共1题;共5分)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